采访老教授文稿
人物采访稿采访大学教师

人物采访稿采访大学教师欢迎来到,以下是聘才XX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采访稿范文采访大学教师三尺讲台上的阳光八零后;记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他,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以;徐雷1982年出生,分别于XX年和XX年;时间都去哪儿了;“科研重在创新,创新有别于创造,但也都需要一个综;“我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导师是川大的徐玖平教授;如何对待科研,怎样管理业余时间,徐雷有他自己的体;徐雷博士不断探索、追求学术的精神,也使他在三尺讲台上的阳光八零后记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他,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以自身充实的经历演绎了生活的色彩。
他就是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
徐雷1982年出生,分别于XX年和XX年在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并于XX年获得四川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徐雷博士目前主要从事管理经济学、系统科学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
勤奋与好学使他在来校工作的两年时间内,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师生的各方面认可,成长为一名年轻的系主任。
时间都去哪儿了“科研重在创新,创新有别于创造,但也都需要一个综合集成、持续循序探索的过程。
”认真的眼神,诠释出徐雷对于科研工作的执着。
“我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导师是川大的徐玖平教授。
徐教授身为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在学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教研室里还是长期留下他不倦的身影。
”导师的言传身教,也使徐雷博士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交给了科研。
“记得去年春节期间,在万家灯火的夜晚,徐教授仍坚守在教研室,与我们一同讨论学术问题。
”回想当时的情形,徐雷至今印象深刻。
如何对待科研,怎样管理业余时间,徐雷有他自己的体会。
“工作保持节奏,也需要感知生活的乐趣,不把科研当作一件枯燥的事务性工作来看待。
钱学森曾说过,科学与艺术是共鸣的。
在平日,我也喜欢画画素描,听听音乐,也坚持跑步健身。
我真切体会到,身心的愉悦能使人心态平和、精力充沛,也是工作、生活、学习的有力保障。
大学生采访专家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在XXX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XXX教授,与我们分享他的学术见解和生活感悟。
以下是我代表同学们对XXX教授的采访发言稿。
---采访者:尊敬的XXX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我们都知道,您在XXX领域的研究成果斐然,能够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成就吗?XXX教授:谢谢大家的欢迎。
我主要从事XXX领域的研究,这一领域涉及XXX(简要介绍研究领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了一些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研究项目。
我所取得的一些主要成就包括XXX(列举具体成就)。
采访者:非常感谢教授的介绍。
接下来,我想问一个与当前社会热点相关的问题。
近期,XXX(提及热点事件或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以及它对我们大学生有哪些启示?XXX教授:我认为XXX现象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首先,我们要关注社会动态,了解问题的本质。
其次,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去解决这些问题。
采访者:非常赞同教授的观点。
那么,在您看来,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XXX教授: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方向。
其次,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等。
最后,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不断突破自我。
采访者:教授,我们知道您在科研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吗?XXX教授:当然可以。
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关键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信念。
当遇到困难时,我会先冷静分析问题,然后寻求导师和同行的帮助。
同时,我也会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采访语文老师的采访稿

采访语文老师的采访稿前言在大家的学习生涯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文老师作为学生们的引路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育人的良师。
为了更好地了解语文教育的现状和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心得,本次我们采访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以下是采访的内容和总结。
采访正文采访人:小明受访者:赵老师(化名)小明:赵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采访到您。
首先,我们想了解一下您是如何对待语文教育的?赵老师:你好,小明。
对待语文教育,我一直以激发学生兴趣为首要任务。
我相信只有学生对语文充满热情,才能够在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和成长。
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小明:非常理解您的观点。
那么,您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教学方法或者策略吗?赵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此外,我也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和电子板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小明:这些教学方法听起来很有启发性。
那么,在您的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呢?赵老师: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评价,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除了平时的笔试和口试外,我还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学习情况。
小明:这样的评价方式确实全面而细致。
那么,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呢?赵老师: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会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
比如通过自编故事和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明:您的方法似乎都很实用。
最后一个问题,您对于未来的语文教育有什么期望和建议呢?赵老师:我期望未来的语文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刘强教授采访提问稿

关于采访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刘强教授的访前准备1、关于刘强教授的一些资料整理【职务职称】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工学博士,教授,博导。
【院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高性能运动系统设计与控制、数控加工动力学仿真优化与虚拟加工、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等【个人简介】1983年在中南矿冶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分别于1989年和2000年在北航学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1998年公派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机械工程系留学。
兼任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及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产工程学会、航空工艺学会等学会理事和《中国机械工程》、《现代制造工程》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
曾在法国国家信息自动化研究院(INRIA)、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ASM Pacific Technology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运动系统设计与控制、数控加工动力学仿真优化与虚拟加工、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际合作及校企合作开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科技教育奖、《机械工程学报》50周年优秀论文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获台湾长谷奖教金、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航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教育成果奖;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利2项。
主讲本科生“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生“机电系统建模、辨识与控制”、“动力学系统建模与控制”等课程。
2、问题提纲1您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好多年了,我想已是桃李满天下了,想必其中有不少社会精英。
从他们的大学期间在校表现到社会上的卓越成就。
您有没有发现他们的一些共性呢?而且您认为是什么使得他们如此成功?2您曾经留学于加拿大,有机会感受国外的学术氛围。
采访稿样稿

孜孜以求:为良师,为益友——记省级师德先进个人吕萍教授作者: 陶莎人物名片:吕萍,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2年,因在“九五”期间,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实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浙江大学奖教金获得者,负责的有机化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有机化学双语教学》项目获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该课程成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以新荧光分子设计合成和应用为主题,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JACS、AFM、APL、OL、JOC、JPCB等SCI杂志上共发表论文70余篇,世界专利2项,中国专利2项。
刚联系上吕萍老师时,手机的另一端传来一个冷静而又有几分严肃的声音,她告诉笔者当天下午只有半小时时间可以接受采访。
联想到吕萍老师的专业背景——化学,笔者脑中顿时勾画出一个理智又严谨的理科教授形象。
直到见面后,笔者才发现了这位理科教授亲切随和又不失睿智的一面。
所谓良师益友,大抵如此吧。
难怪有学生会发出“听不到吕老师的课了,感觉很遗憾”的感慨。
她有魔力让基础课散发魅力吕萍老师是有机化学这一课程的任课教师。
该课程在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是理科、生物、医学、药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有些抽象又需记忆,因而必须花费学生平时不少的时间与精力。
而吕萍老师的课是双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这课的难度。
但纵使是这样一门基础课,吕萍老师也有“魔力”让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魅力之一便是吕萍老师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
十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用英语授课,配套的习题和考试也是全英文。
“现在同学们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了,听懂应该不成问题。
”而上这门课的同学也表示,一年来的双语课程学习使大家英文听力和阅读有了较大的进步,那本英文教材也从一开始的晦涩难懂,慢慢变得使人能比较轻松愉快地阅读下去。
魅力之二是她清晰流畅的板书。
“板书虽然古老,但有魅力!”吕萍老师喜欢用板书而非PPT等多媒体手段来授课,“PPT信息量大,但无法使人记住细节,而板书可以给同学们一个理解的过程,比如板书中可以将电子对转移的流向演示得十分清楚。
大学生采访专家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有幸采访到了我国著名XX领域的专家,XXX教授。
在这次采访中,XXX教授就大学生在学术研究、职业规划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问题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
以下是我整理的采访发言稿:---采访者:尊敬的XXX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研究领域以及您在其中的主要成就。
XXX教授:非常感谢你们的邀请。
我长期从事XX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简要介绍研究领域和成就)在这段时间里,我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了多次报告,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采访者:那么,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呢?XXX教授:选择研究领域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过程。
首先,要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其次,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选择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领域。
最后,要勇于尝试,不怕失败,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选择。
采访者:在学术研究中,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XXX教授:培养科研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打好基础,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要勤于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三是要勇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四是要学会合作,与团队成员共同进步。
采访者: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XXX教授:职业规划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行动计划。
同时,要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此外,要关注行业动态,了解市场需求,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采访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如何平衡学业、工作和生活?XXX教授:平衡学业、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首先,要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其次,要学会放松,给自己留出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最后,要学会寻求帮助,与家人、朋友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采访语文老师的采访稿范文

采访语文老师的采访稿范文采访时间:[具体时间]采访地点:学校语文组办公室。
采访者:[你的名字]被采访者:[语文老师姓名]一、开场白。
我(满脸笑容):老师,您好!今天可算是逮着机会来采访您啦。
您在我们心中就像语文知识的“大宝藏”,我这带着好多好奇的问题就来挖掘宝藏啦。
二、关于语文学习。
我(眼睛亮晶晶):老师,您说这语文学习,好多同学都觉得阅读理解特别难,就像在迷宫里转,找不到出口。
您有啥独家秘籍能传授传授吗?语文老师(推了推眼镜,笑着说):独家秘籍啊?其实也没那么神秘。
阅读理解就像交朋友,你得先了解这篇文章的“脾气秉性”。
先把文章通读一遍,就像和新朋友打个招呼,知道个大概。
然后再仔细看看题目,带着问题再回到文章里找答案,这就好比你根据朋友的一些特点深入了解他。
还有啊,平时多读点书,各种类型的书都看看,见得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上去了,就像你认识的朋友多了,打交道的本事也就强了。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作文呢?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我都感觉脑袋空空,像个干涸的小池塘。
怎么才能让这个小池塘满起来,有好多灵感可以写作文呢?语文老师(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哈哈,你这个比喻很有趣。
想要让作文有灵感,首先得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
生活里到处都是素材,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比如说吧,今天早上你在上学路上看到的一朵小花,它的颜色、形状,还有它在风中摇曳的样子,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再就是多读书,读书就像给你的小池塘注水,书里的好词好句、写作手法就像各种各样的水源,注得多了,池塘自然就满了。
还有啊,多写多练,别怕写不好,写着写着就顺了,就像学走路,刚开始走不稳,走得多了就健步如飞了。
三、关于语文教学。
我(调皮地眨眨眼):老师,您教语文这么多年了,您觉得教语文最有趣的地方是啥呀?语文老师(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最有趣的地方啊,就是看到你们这些小家伙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点点成长。
有时候你们对一篇课文的理解会让我特别惊喜,那种感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采访老师的采访稿范文(精选十七篇)

采访老师的采访稿范文(精选十七篇)采访老师的采访稿范文(篇一)时间:5月日下午第六节课地点:民生小学采访对象:学校老师小记者:小记者兴趣小组的所有成员采访内容:一、采访老师小记者 (1):老师,您好!我是民生小学小记者兴趣小组的学生,我叫。
今天很荣幸能过采访您,希望能请教您一些问题,可以吗? 老师:可以!小记者 (2):老师,您在责任心上的见解让我获益良多,没有责任心,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没有自身的发展。
您认为怎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老师:责任就是能做好分内的事,认准位置。
无论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作为一名班主任,都要认真、实事求是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小记者 (1):嗯!如您在刚才所说,作为一位既优秀有受爱戴的老师是一件难事,请问您是如何开展工作,和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呢?老师:怎么说呢?又会联系到责任心。
责任心重的一个人才会成功,我会去找学生交谈,让他们找到目标,也找到自己的目标,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去做好一个让学生可以信任可以爱戴的老师。
小记者 (2):老师,我想请问一下你认为作为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老师:主要有三条。
第一,要有责任心,只有有责任心,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第二,要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父母,体谅他人的关爱。
最终以爱的一点就是要勤奋。
努力勤奋学习,要学会与老师交谈沟通。
我觉得这三点对每个同学都很重要。
小记者 (1):老师,正如您刚才说的勤奋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很多同学努力了得不到效果,我想,勤奋也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可当局者迷。
请问老师,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老师:对!很多同行学都是这样的,所以同学们应当找老师交谈,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光盲目的学习,是没有成效的,所以,只有找准方法才能正确学习。
小记者 (2):老师您是教语文的。
我想请问一下老师,到了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许多同学的语文成绩开始下降了,许多同学很困惑,对于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老师:从基础抓起,基础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现在从事这方面工作是辈分越高越值钱吗?就是威望越高越值钱吗? T:不一定,不能一概而论。 S:这次活动是林学院为了培养下一批党员而举办的,我们作为积极分子参加活动,院里就给我们准备了这次活动让我们采访您。 T:你们就是党校的成员吗? S:对,就是红日社。 S:先问一个和党有关的问题。 T:你们团委老师联系我时我对她说说‘你们找我不对呀,我自己不是党员啊,我怎么和你们准备入党的人去交流呢,不合适吧。她问我那你过去要没要求入过党呀,我说要求过呀,她说你们那时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可以和现在同学交流交流,我说这可以呀。’我们就相当于你们爷爷奶奶辈的,我出生于一个老红军的家庭,按过去的要求,我本来是应该入党的,但我始终也没入过党,我要求过,当然里面遭到过很多挫折,因为我们那时和现在大不一样。 S:当时是什么情况 T:我们那时入党非常难,但对某些人来说还可以。 当时新中国建立时也有三座大山。第一座山是“唯阶级论”。也就是红五类,工农兵学商的子弟要求入党,具备了条件就可以入,对于黑五类,你表现再好也很难。第二座山是“唯成分论”。那时流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就是说家庭出身好的就是好人,家庭出身不好的就是坏人,那你入党是相当难的。第三座山是“个人崇拜论”。全国人民崇拜毛主席。当时有“两个凡是”。对具体各级单位一把手说了算,对想入党的人介绍人说了算。十天半个月向组织写一次思想汇报,而且在介绍人面前、组织面前只能报喜不能报忧。对于有从众心理、人云亦云的人而言做到这点不难。但我受的教育是做个正直的人,坚持真理,不能你做错了我说你做对了,因此这对我而言就很难了。我上的是干部子弟学校,高岗是名誉校长,我们是见过世面的。干部子弟是有傲气的,当时崇尚自由、异想天开思想的人难入党。我不拍马屁,也做不到每十天半个月写报告。后来业务上出点头,更不让入党了。90年代时想不通,觉得自己工作认真,家庭成分好,凭什么不能入党。21世纪时觉得不入党也可以,现在胡作非为的很多,不像21世纪时党性很强。天津原来的市长、市委书记贪污了一万就枪毙了。 S: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呀? T:就是50年代的事。 S:因为他们是党员吗? T:对,就因为他们是党员。所以我觉得不入党也挺好,起码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过去入党难,发展也慢。 57年反右,毛主席规定的是抓百分之一,最后抓了百分之三。抓的右派,大都是文艺界、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当时主席放出来的话是你们提意见我们欢迎,现在分析就是织了一张网。历代都有焚书坑儒,没有焚农民,焚工人的吧,就是因为有知识看得明白才敢说话。很多人都打成了右派,那时候真是株连九族啊,右派本人下农村改造,家属、子女的就业、入学、入党都成问题,影响很大。 58年大跃进。那时我刚入学,我是北京农业大学的,入学教育是去香山那种水稻,那天晚上下雨,从学校黑灯瞎火的走过去,学校给我们一人一碗S糖水。当时人民日报上宣传大丰收、亩产万斤。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孩踩在水稻田里掉不下去”等话。稻子、水稻都是草本植物怎么掉不下去呢?我想不明白。后来高年级同学带我们把十亩地水稻拔起来并到一亩地上,载不下,就用粗棒子把根、土打得石头那么硬,这就相当于水稻垛,别说小孩掉不下去,大人也掉不下去呀。 后来就是大炼钢铁,全民炼钢。拿什么来炼呢?就让我们捡废铁,当时哪有啊,就动员老师把家里的铁锅、水壶贡献出来,这些都是极左的东西。58年丰产不丰收,晒米没晒成,自然颗粒无收。东北旺白薯从前都用镐刨,那一年就直接用一种工具过,小的都烂在了地里。 S:为什么要那么做呀? T:当时就推崇“快、丰产”呀! 59年反右倾。中央老领导说大跃进这种做法不成,尤其是彭德怀,他家是农村的,给主席上书反对。主席当时个人崇拜太严重,不许别人有不同意见,就说他们是右倾。我也说大跃进不好。当时种麦子翻地2米深。 S:为什么翻这么深? T:瞎指挥呗,毁了经济。再把土填进去,上边一亩地播种500斤麦子,当时一亩地都打不了500斤麦子。上面覆土还很厚,麦苗太密,结果颗粒无收。 T:麦苗非常密,就顶着土壳上来了,难以想象 S:种子太密了吗? T:颗粒无收啊,结果是。我说大跃进不好,那时候你在班上就受批判了。说假话的受到赞扬,说真话的受到批判。从此以后我觉得政治太没意思了,就远离政治了。全身心扑在学习上,只专不红,在任何运动中有一点小的错误就难以入党。60年代开始农村和工矿企业搞四清运动,知识分子下去就是劳动改造,回来后在密云一个小山村四清了一个寒假多一点,到东北红旗林场搞了半年多,65年回来听课带实验,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到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学生停课,工厂工人停产,都来闹革命,文化大革命由文斗发展为武斗,72年913林彪自毁了,到了76年又出现了四人帮,这是毛泽东开始做了好几次检查,把停职的中央老领导全请回来了,邓小平出来主事了。你想想那时候谁能在运动中不犯一点错误呢,那时大家都谨小慎微,天天提心吊胆啊, 我们学习69年迁到云南,八年抗战还要长,我们林学系军宣队工宣队决定把我们下放云南,我们林学系首当其冲,到了昆明,当地军宣队接手,想把我们就地解散,送到各个林场去。学生具有反抗精神的,赶紧给学习的森工系和园林专业打电报写信通知他们,教师也在后面出谋划策,云南省看这帮人实在难搞,就派了昆明公安局的人下来,把教师和学生隔离了。那时不是讲道理,是硬性的,你不下也得下,大概待了三天熬不过去了,最后还是下去了。派代表回去给林业部反应情况,说绝不可能解散林学院,那是首都唯一的林业方面的院校怎么能没有呢。后来通过各种方法,最后不解散了。最早我们大家被下到最边远的林场劳动,后来我们搬了几次家,越搬离昆明越近,我们就知道形式大好了。后来和云南林学院的一部分人合并了,叫做西南林学院。 你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尤其十八大以后,习主席这几项通令一下,那些高档饭店就向平民招手了。尊老爱幼的行为也多了起来。我觉得现在不一样了,过去一些年轻老师见了临退休老师连招呼都不打,现在也有了变化。 问:您认为成长成才或者说成才表率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T:成长,人人都在成长;成才,你看这个“才”怎么定义,并不是说能挣大钱能当领导干部的人就是才,做一般的事就不是才,这是错误的概念。360行,行行出状元,一个踏踏实实的人,什么都是从小事做起的,现在经济体制是多样化的,原来都是计划经济,都是计划分配,我们那时候没有骄娇二气,那时都是祖国哪艰苦,我们到哪去,如果分配不到边疆都是一种遗憾,因为一直受党的教育,我们这一代人也看到了历史,共产党人是通过流血,牺牲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我们做点牺牲算什么呢?那时的人都很穷 T:男同学30斤,女同学28斤。 S:一个月吗? T:嗯,那现在十五斤我都吃不完啊,对不对啊?得看什么条件呢,那时候,我们一个月3两油,半斤肉,半斤点心片。除此以外,没了。 S:这个当时就是完全不够嘛。 T:对啊,现在3两油,吃油多的人一餐就吃完了。你肚子里一点油水没有,那就吃的更多了,所以老吃不饱,开始的时候酱油没有定量,所以男同学呢,还有女同学吃得多的,就买酱油,冲开水喝,后来酱油定量了,就买醋冲开水喝,后来醋也定量了,完了就喝白开水。你想想人能不浮肿吗,它整个水代谢都紊乱了,但是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我们没有一个同学叫苦,还是去努力学习。学校为了减轻大家负担呢,没钱买肉吃,睡觉养精神。对不对啊,那时候就希望大家能多睡点觉。所以我们上半天课,下午睡觉。睡2个小时后,班里组织大家去东北旺挖野菜去。然后上交食堂,食堂晚上就把野菜煮了,放点面粉,做成糊糊卖给我们。男学生喝3大碗大概也饱不了。说实话,在那种情况下,大家的斗志一点都没减。不像你们,现在都是家里的少爷小姐,出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哭鼻子。然后就产生各种心里问题。所以那天我就跟你们团委老师讲,本来我是我们学院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成员之一,我愿意跟青年学生在一起。我在我们学院当了六七年班主任。跟同学们关系很好。到现在还有很多同学跟我联系。班主任有很大责任做学生们的心里素质。但是现在很多人做不到,那时候我们也有班主任费,一个月40块,一年也有480块。虽然不多,那时候我基本上把钱用在班里,有时候还会用自己的工资。我记得有个学生带了一双筷子来的。我知道以后,立刻把他带到设备处给他打扮了一套,用的是我的科研经费。当然我也不要什么回报,只要他们上进。后来他有什么问题也跟我谈,就跟我说,老师,我从农村来的,吃的不如人家,穿的也不如人家,我就跟他说,你来大学是干什么来的,是来学本事的,你的成绩如何,能升大本吗? 后来真的升大本了。所以我觉得你们现在也有不利条件,当然经济发展了,就业岗位也多了。不想当时,分配到哪里就是哪里,而且当时校规上规定不准谈恋爱。 S:大学也不可以吗? T:那时候不准,所以你即便偷偷谈了,到分配的时候也得把你们分开了。就是这极左的事。现在的学生跟别人谈工作,2000不干,4000不干,非要6000,7000.做一个人,首先要自立。大学毕业,不能因为找不到高薪工作就不就业,在家里吃父母。你是一个成年人。那国外人家18岁就不养你了。有的人老说,英雄无用武之地。首先,你是不是英雄,大英雄还是小英雄。不要攀比,你看我们这一代跟年青教师就完全不同,现在的人搬一次家,装修豪华,你要是自己赚的,我不反对,但是用父母的养老钱是不应该的。小英雄并不比大英雄差。我这个人一生做了很多工作,我效率比较高,所以那时候工作的时候,一到年底,别人问,你怎么完成这么多工作。我在林学院教了11门课,9门课是本科生的,只有4门是原来有的,其余的是我新开的课,这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人的本性就是又禅又懒的,所以做人要踏踏实实,任何一个人,要从小事做起。我给你们举个例子,我曾经有个学生说他想当官,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