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种中药对温和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五倍子对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五倍子对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李忠琴;关瑞章;郭松林;刘宏伟;黄文树【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1(047)012【摘要】采用试管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五倍子对鳗鲡养殖中致病性气单胞菌(威隆气单胞菌K17、肠棕气单胞菌G03、豚鼠气单胞菌R37和嗜水气单胞菌G06)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再采用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五倍子在0.25、0.5、1、2、4倍于各菌MIC时对鳗鲡4株致病性气单胞菌K17、G03、R37、G06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五倍子在0.25、0.5、1、2、4倍MIC值时对鳗鲡4株致病性气单胞菌均具有一定的PAE,且PAE与药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25~4倍MIC)呈剂量依赖性,当药液浓度达4倍MIC时,PAE明显延长(P<0.05);五倍子对各致病菌株K17、G03、R37、G06的PAE值在1倍MIC浓度以上差异显著(P<0.05),在4倍MIC时对于致病菌株K17和R37的PAE之间差异较小.结论:试验结果提示,在养殖鳗鲡病害防治中设计投药方案,选用中药五倍子治疗由致病性气单胞菌感染所造成的烂鳃、肝胆肿大、败血症等疾病时,除了考虑药代动力学和MIC指标外,还应考虑PAE因素,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降低药物对鳗鲡的副作用及对其摄食量和生长的负面影响.【总页数】4页(P54-57)【作者】李忠琴;关瑞章;郭松林;刘宏伟;黄文树【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鳗鱼现代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鳗鱼现代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鳗鱼现代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鳗鱼现代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育部鳗鱼现代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4【相关文献】1.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J], 李莉;曹延超;谢旭阳;陈颖;戴文婷;孔祥会2.5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 [J], 范晶晶;单奇;杨元昊;尹怡;李毅;刘书贵;李丽春;郑光明3.五倍子对鳗鲡4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J], 李忠琴;关瑞章;韩金钢;汪黎虹;刘宏伟4.氟苯尼考对3种海洋致病性弧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J], 李晖;李健;孙铭;梁俊平5.氟苯尼考对鳗鲡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 [J], 李忠琴;关瑞章;汪黎虹;骆曼娜;刘宏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5种中草药对普通变形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水产科技情报 2019,46(6)
329
di)、青 皮 (CitrusreticulateBlanco)、黄 芩 (Scute- llariabaicalensisGeorgi)、乌 梅 (Prunusmume)、石 榴皮 (Pericarpium granati)、半 枝 莲 (Sculellaria barbata)、覆 盆 子 (Rubusidaeus)、冬 青 (Ilex chinensisSims)、杞子(Fructuslycii)、丹参(Dansh enroot)、重 楼 (Rhizomaparidis)、苏 木 (Lignum sappan)、菊 花 [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 Tzvel]、香附 (CyperusrotundusL.)、艾叶 (Folium artemisiaeArgyi)、紫苏叶(Perillafrutescens)、天葵 子(Semiaquilegiaadoxoides)、杜仲(Cortexeucomn na)、红 藤 (Sargentgloryvinestem)、金 樱 子 (Rose laevigataMichx)、苍 术 (Rhizomaatractylodis)、鸡 血 藤 (Spatholobussuberectus)、红 花 (Carthamus tinctoriusL.),均购于佛山市国丹堂药店。营养肉 汤、营 养 琼 脂 等 购 于 广 东 环 凯 微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药液制备
328 doi:10.16446/j.cnki.1001-1994.2019.06.007
水产科技情报 2019,46(6)
陈言峰1,2 杨映1,2 于辉1,2 关婉婷2 李焯莹2 刘枫2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佛山 528231;
单一中草药以及复方中草药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单一中草药以及复方中草药体外抑菌效果研究【摘要】本文研究单一中草药以及复方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效果,主要研究对沙门氏菌、猪肠道大肠杆菌等的体外抑菌效果,并做好复方中草药和单一中草组方工作,试验期间需要提取白头翁、黄连、何首乌等中草药的提取液,采用的吸食方式为微量二倍和双层琼脂扩散法,测定单一中草药和复方中草药对有害肠道菌的抑菌效果,通过研究可知采用单一大黄、黄芪、黄连药物的中草药能够达到最好的抑菌效果,大黄、黄芪、黄连组成的复合中草药能够达到更好的体外抑菌效果。
【关键词】单一中草药;复方中草药;体外抑菌中草药本身有着低残留、绿色、安全的优点,是绿色饲料的重要添加剂,能够有效提升体外抑菌效果,常见的中草药制作方式为水煎煮方式。
本文采用20多种中草药进行抑菌分析,采用二倍稀释方式,最好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等的分析工作,采用二倍稀释方式降低药物浓度,分析复方中草药和单一中草药在体外抑菌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黄连、大黄对原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佳,艾草、五味子等具有较高的抑菌敏感度。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黄芪等八种中草药购买于药材市场。
多种中草药的复配组合以及黄芪.黄连、大黄的复配比例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确定。
供试细菌为猪大肠杆菌、猪沙门氏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提供。
普通肉汤培养基:牛肉浸膏3g.蛋白胨10g、NaCl5g,加纯化水至1000ml,pH值为7.2-7.4。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NaCl5g,琼脂20g,加纯化水1000ml,pH值为7.2-7.4。
1.2药物制备分别称取中草药l0g,按1:10比例加入100ml蒸馏水,浸提24h。
浸提后转移到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20min,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再用文火加热煮沸10min,过滤后对药渣进行二次提取,合并两次提取的药液放人60C的水浴锅中浓缩。
过滤、离心沉淀,最后浓缩至含生药1g/ml。
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研究

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研究摘要: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标准菌株ATCC7966和分离自养殖水环境及患病鲫鱼的气单胞菌(Aeromonas)为试验菌株,通过肉汤二倍稀释法研究二氧化氯的抑菌及杀菌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在低浓度时能抑制气单胞菌的生长增殖,高浓度时能杀灭细菌,其对ATCC7966、T1、T3、T4、T5、T6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 mg/L,对T2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4 mg/L;二氧化氯对ATCC7966、T1、T3、T4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为96 mg/L,对T2、T5、T6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为384 mg/L。研究结果能为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关键词:二氧化氯;气单胞菌(Aeromonas);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Research on Bacteriostatic and Bactericidal Effect of Chlorine Dioxide on AeromonasAbstract: Aeromonas bacteria strains, including the standard bacteria Aeromonas hydrophila and the Aeromonas bacteria strains which isolated from the culture water or diseased fish,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bacteriostatic and bactericidal efficacy of chlorine dioxide to Aeromonas bacterium by double broth dilu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lorine dioxide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bacterium at the lower concentration, and killed the bacterium at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of chlorine dioxide to seven Aeromonas bacterium are 12 mg/L to strians ATCC7966, T1, T3, T4, T5 and T6, and 24 mg/L to strain T2; The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of chlorine dioxide to Aeromonas are 96 mg/L to strians ATCC7966, T1, T3 and T4, and 384 mg/L to strains T2, T5 and T6. These results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Key words: chlorine dioxide; Aeromonas; MIC; MBC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A. caviae)及温和气单胞菌(A. sobria)等已被确认是多种水产动物重要的病原菌,常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二氧化氯作为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消毒剂,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的数量,而且不损害浮游生物,对水体具有消毒、增氧作用[2],对鱼类的出血性败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水霉病和对虾的弧菌病、病毒病等均有显著疗效。经农业部新渔药临床试验检测认定,稳定性二氧化氯无刺激性、不损伤水生生物,能改善水质,与其他对照药物相比,具有杀菌时间短、副作用小等优点,可用于水产品育苗[3-10]。本研究以嗜水气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7966、分离自患病鲫鱼和养殖水环境中的气单胞菌作为试验菌株,研究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的抑菌及杀菌效果,为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二氧化氯制剂(购自四川华强渔牧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 g/袋,含8.0 g亚氯酸钠);培养基为牛肉膏液体和固体培养基,pH (7.0±0.2),中和剂(5 g/L硫代硫酸钠和5 g/L吐温-80);试验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供试菌株嗜水气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7966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保藏中心;气单胞菌T1和T2菌株分离自患病鲫鱼;气单胞菌T3、T4、T5和T6菌株均分离自养殖水环境。1.2 方法1.2.1 菌悬液的制备将各供试菌株纯培养物用单倍营养肉汤培养,经增菌摇床过夜培养,取24 h新鲜培养物加甘油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备用,试验前1 d取出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28 ℃恒温培养24 h后取出,用胰蛋白胨生理盐水溶液(TPS)洗下菌苔,制成菌悬液,分别取各菌悬液与有机干扰物(3%牛血清白蛋白)以1∶1的体积比混合制备成试验菌悬液,备用。1.2.2 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用蒸馏水将二氧化氯制剂稀释成8个浓度梯度的受试液,折合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3、6、12、24、48、96、192、384 mg/L;依次取各稀释度受试液2.5 mL加入到含2.5 mL双倍浓度营养肉汤的试管中,然后接种0.1 mL含菌量约为108 CFU/mL的菌悬液,作为试验组。以同样方法接种各供试菌株菌悬液于不含二氧化氯制剂的营养肉汤中,作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只含营养肉汤,不接种细菌。28 ℃恒温培养24 h,观察结果。通过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确定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的MIC。当阳性对照组有细菌生长(浑浊),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透明),试验组中无菌生长的最低二氧化氯浓度即为二氧化氯对该供试菌株的MIC。1.2.3 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在MIC测定试验的基础上进行MBC的测定,MIC测定试验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分别吸取试验组中无菌生长的抗(抑)菌剂0.5 mL于含4.5 mL中和剂溶液的试管中,混匀,作用10 min;吸取中和后的样液2.5 mL加入到含2.5 mL双倍浓度营养肉汤的试管中。同时设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中和剂对照组。28 ℃恒温培养24 h,观察结果。当阳性对照组有细菌生长(浑浊),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透明),中和剂对照组无菌生长(透明),试验组中无菌生长的最低二氧化氯浓度即二氧化氯对该供试菌株的MBC。2 结果与分析2.1 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各菌株在含有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的营养肉汤中培养24 h后观察二氧化氯对各气单胞菌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阳性对照组试管均浑浊,表示7种供试菌株在24 h内均能存活或增殖,阴性对照组各试管均透明,表示培养液无菌。试验组各试管在不同浓度下表现为透明或浑浊现象,其中二氧化氯浓度在 6 mg/L及以下浓度时,试验组各试管(T2菌株除外)均表现为浑浊现象,表示二氧化氯在该浓度下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而二氧化氯浓度在12 mg/L及以上浓度时,各试管(T2菌株除外)均表现为透明现象,表示在该浓度下细菌的生长被抑制;T2菌株组在二氧化氯浓度为12 mg/L及以下浓度时表现为浑浊现象,在24 mg/L及以上浓度时,二氧化氯能抑制T2菌株的生长。2.2 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的杀菌作用在二氧化氯抑菌试验的基础上,加入中和剂中和二氧化氯制剂的残留作用,在营养肉汤中继续培养24 h后观察二氧化氯对各气单胞菌菌株的杀菌作用,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阳性对照组各试管均浑浊,表明7种供试菌株在24 h内均能存活或增殖;阴性对照组各试管均透明,表明培养液无菌生长;中和剂对照组各试管均透明,表明中和剂无菌。试验组各试管在不同浓度下表现为透明或浑浊现象,其中ATCC7966、T1、T3、T4菌株在二氧化氯浓度为48 mg/L及以下浓度时,而T2、T5、T6菌株则在二氧化氯浓度为192 mg/L及以下浓度时,试验组各试管表现出浑浊现象,表明该浓度下的二氧化氯只是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不能杀灭细菌,在二氧化氯的残留作用被中和剂中和后,细菌重新开始生长增殖;而ATCC7966、T1、T3、T4菌株在二氧化氯浓度为96 mg/L及以上浓度时,T2、T5、T6菌株则在二氧化氯浓度为384 mg/L及以上浓度时,试验组各试管均表现为透明现象,即在二氧化氯的残留作用被中和剂中和后,培养液中无细菌生长繁殖,表明在该浓度下细菌已被杀灭。2.3 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的MIC和MBC根据二氧化氯对气单胞菌的MIC及MBC的评判方法,抑菌试验中无菌生长的最低二氧化氯浓度即为二氧化氯对该供试菌株的MIC,杀菌试验中无菌生长的最低二氧化氯浓度即为二氧化氯对该供试菌株的MBC。二氧化氯对7种供试菌株的MIC和MBC见表3。在本试验所设定的浓度梯度下,二氧化氯对各气单胞菌菌株的MIC为12 mg/L(对T2菌株的MIC为24 mg/L);而二氧化氯对各气单胞菌菌株的MBC有所不同,其中对ATCC7966、T1、T3、T4菌株的MBC为96 mg/L,但对T2、T5、T6菌株的MBC为384 mg/L。3 讨论气单胞菌广泛存在于养殖水环境中,是重要的水生动物病原菌之一。二氧化氯是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消毒剂之一,目前应用于池塘水体消毒的二氧化氯有一元二氧化氯和二元二氧化氯两种。二元二氧化氯对水生动物致病菌的抑菌及杀菌效果的研究已展开,江为民等[3]测定了二氧化氯对10种甲鱼致病菌在营养肉汤中的MIC和在池塘水体中的MBC,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在营养肉汤中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其中6种致病菌的MIC小于25 μg/mL;二氧化氯对池塘水体的杀菌效果较理想,对其中7种致病菌的MBC小于6.25 μg/mL,以作用30 min杀菌效果最佳,认为二氧化氯在甲鱼病害防治上是一种较有前途的药物。艾晓辉等[4]在13~15 ℃条件下,测定了二氧化氯制剂(亚氯酸盐与酸性活化剂质量比1∶1)对嗜水气单胞菌9120和T3菌株、鱼害粘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G4菌株、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A.punctata f. intertinalis)58-20-9菌株、荧光极毛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56-12-10菌株、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 punctata sub. punctata)ST78-3-3菌株、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E3-11菌株等7种水产养殖动物致病菌作用30 min的MBC分别为 3.12、3.12、1.56、12.50、25.00、6.25、12.50 μg/mL。陈超然等[5]测定了二氧化氯对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GCR-9061菌株和SC-2菌株的MBC分别为1.56 mg/L和0.78 mg/L;对嗜水气单胞菌BS-6菌株和ZHB-7菌株的MBC分别为1.56 mg/L和0.78 mg/L;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J-O-1菌株和K-3菌株的MBC分别为3.13 mg/L和1.56 mg/L;对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Et)EF-1菌株和ET-12菌株的MBC均为1.56 mg/L。刘小燕等[6]测定了二氧化氯对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柱状曲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的MIC分别为0.17、0.17、0.06 μg/mL,MBC分别为0.23、0.23、0.17 μg/mL。而本试验所用二氧化氯为一元二氧化氯,其规格为100 g二氧化氯制剂中含有效成分亚氯酸钠8.0 g,在试验设定的浓度梯度下,二氧化氯对各气单胞菌菌株的MIC为12 mg/L(对T2菌株的MIC为24 mg/L),而二氧化氯对各气单胞菌菌株的MBC有所不同,其中对ATCC7966、T1、T3、T4菌株的MBC为96 mg/L,但对T2、T5、T6菌株的MBC为384 mg/L;但是,由于试验观察到从浑浊变为透明的浓度范围较大,如T2、T5、T6菌株MBC的范围为192~384 mg/L,所以二氧化氯对7种供试菌株的MIC或MBC实际值可能要低于本试验确定的数值。一元二氧化氯配制方法简单,使用相对比较安全,但受含量的限制(不得高于10%),其施用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二元二氧化氯含量高,为A、B 两种分装,A主要成分为亚氯酸钠和稳定剂碳酸钠,B的主要成分为活化剂柠檬酸等。本试验分别采用嗜水气单胞菌的标准菌株ATCC7966、分离自患病鲫鱼以及养殖水环境中的气单胞菌为试验菌株,研究二氧化氯作为水产养殖上常用消毒剂的抑菌及杀菌效果,这一结果可为二氧化氯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参考文献:[1] 陆承平.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及其所致鱼病综述[J]. 水产学报,1992,16(3):282-288.[2] 吴垠,马悦新,祝国芹,等. 二氧化氯改善养殖水环境效果的研究[J]. 水产科学,1998,17(4):10-13.[3] 江为民,吴礼龙,康惠,等. 10种甲鱼致病菌对二氧化氯的敏感性测定[J]. 内陆水产,1999(1):2-3.[4] 艾晓辉,杨先乐,毛爱民,等. 二氧化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杀菌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4):367-370.[5] 陈超然,孟长明,陈昌福. 几种消毒剂对鱼类4种致病菌的杀菌效果比较(上)[J]. 渔业致富指南,2003(23):59-60.[6] 刘小燕,王冬武,杨志. 二氧化氯和三氯异氰脲酸对鱼类3种致病菌的杀灭试验[J]. 内陆水产,2005(7):38-40.[7] 叶素兰,余治平. 六种水产药物对草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J]. 水产科学,2007,26(10):564-566.[8] 张耀武,陈万光,郑建武. 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J]. 水生态学杂志, 2009,2(1):122-125.[9] 查智辉,许文军,谢建军,等. 几种常见水产药品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水生态学杂志,2010,3(5):66-71.[10] 谭树华,赵丽萍,官鹏飞. 5种水产药物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52-18854.。
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ST-3-3抑菌作用的研究

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ST-3-3抑菌作用的研究
曹红峰;宋靖芳;李国庆;黄文芳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7(13)5
【摘要】目的:筛选出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结果: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 ila)ST-3-3对试验的101种中草药极为敏感的只有五倍子,高度敏感的有丁香等6种,中度敏感的有甘草等23种,不敏感的有穿心莲等71种。
结论:五倍子等30种中草药可以用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病。
【总页数】3页(P86-88)
【关键词】中草药;嗜水气单胞菌;抑菌作用
【作者】曹红峰;宋靖芳;李国庆;黄文芳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医学院;广州开发区中学;南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4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中华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J], 郭秀平;何有根;林明辉;彭勇鳌;曹少卫;潘厚军;石存斌
2.中草药及其配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J], 张文青;龚一富;金思;孙喆君;章
丽;童丽娟
3.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J], 王教玉;张亚斌;程福亮;刘丽晖;韩文瑜
4.21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试管内抑菌作用 [J], 高汉娇;陈昌福
5.21种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J], 陶健;李绍戊;刘红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芩等六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黄芩等六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王德成;张翠婷【摘要】应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了本地常见清热型中草药黄芩、青葙子、五色梅、一点红、鸡蛋花、少花龙葵等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黄芩、一点红和鸡蛋花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在1/40~1/10之间;对少花龙葵呈中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为大于1/10;而对青葙子和五色梅不敏感.大肠杆菌K88对黄芩、一点红、鸡蛋花和少花龙葵都呈高度敏感,黄芩和鸡蛋花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20~1/10;一点红和少花龙葵大于1/10;对青葙子和五色梅不敏感.大肠杆菌26和大肠杆菌40除对黄芩呈高度敏感外,对其他5种中草药均不敏感.【期刊名称】《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年(卷),期】2010(035)006【总页数】3页(P26-27,44)【关键词】中草药;体外抑菌试验;抑菌作用【作者】王德成;张翠婷【作者单位】东莞市黄江兽医站,广东东莞523770;东莞市黄江兽医站,广东东莞5237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5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动物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用化学药物防治疾病,不但可使动物抗病力减弱,而且可在动物体中残留蓄积,产生毒副作用,危及动物和人体的健康。
细菌引起的家畜疾病经常发生,其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积极开展抗菌中草药的筛选和应用研究对于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对本地广泛分布的中草药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和经济意义。
本试验旨在探讨应用本地新鲜中草药对常见家畜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希望能找到新的抗菌资源,为天然药物及抗菌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药敏实验待检药物黄芩:黄芩的根,有较广的抗菌谱,体外试管试验黄芩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对大肠杆菌较差[1]。
青葙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物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
厚朴酚和黄藤素对鱼类3种常见致病菌的抑制效应
厚朴酚和黄藤素对鱼类3种常见致病菌的抑制效应牛国一;王秋举;李珊珊;张曦;张晓;邓君明【摘要】采用二倍稀释法和滤纸片法,分别将厚朴酚和黄藤素两种植物活性成分配制成6种不同质量浓度的药液,并制作成药敏滤纸片,对鱼类3种常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旨在研究厚朴酚和黄藤素对鱼类3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应.结果表明:厚朴酚和黄藤素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厚朴酚质量浓度为3.125 mg/mL时对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13±0.29) mm,(15.70±0.34) mm,具有高敏感性;随着黄藤素质量浓度的降低,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抑菌圈直径逐渐减小.厚朴酚和黄藤素对温和气单胞菌均无抑菌作用(P>0.05).【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0)003【总页数】6页(P402-407)【关键词】厚朴酚;黄藤素;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抑菌试验【作者】牛国一;王秋举;李珊珊;张曦;张晓;邓君明【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2养殖水体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水产动物的健康,当养殖水环境质量下降时,其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增加,直接危害着水产动物的健康,造成经济损失。
使用抗生素防治病害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解决办法,但是大量的使用会加剧水环境的恶化,提高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更重要的是导致抗生素在水产品中的残留超标,降低了水产品质量。
13种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13种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高晓华;肖雨;张明辉;安伟;何正侃;邵玲;张海强【摘要】[目的]探讨13种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amonas fluoroscens)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其在鱼类赤皮病防治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检测荧光假单胞菌对13种中药提取液的敏感性,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选择抑菌效果最佳的中药为试验药物,进一步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和静置时间对中药杀灭荧光假单胞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荧光假单胞菌对乌梅、大黄高度敏感,对芦根、黄柏、青皮、车前草、熟地黄、地榆等中度敏感,对柴胡、决明子、贯众、麦冬、青蒿等不敏感.不同中药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排序为:乌梅>大黄>熟地黄=地榆>车前草>黄柏>芦根=青皮,其中以乌梅的杀菌作用最强,MIC和MBC分别为7.813和15.625 mg/mL.随质量浓度的增加,乌梅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杀灭效果不断增强,14.00~18.00 mg/mL的乌梅提取液能迅速杀灭病原菌,且静置32h后仍具有较强的药效作用.[结论]乌梅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在14.00~18.00 mg/mL的条件下能够快速杀灭病原菌,在实际生产中可适当加大使用剂量,充分发挥其迅速有效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47)005【总页数】5页(P748-752)【关键词】中药;荧光假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作者】高晓华;肖雨;张明辉;安伟;何正侃;邵玲;张海强【作者单位】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研究意义】荧光假单胞菌(Pseudamonasfluoroscens)为革兰氏阴性菌,是引起淡水养殖鱼类赤皮病的主要致病菌(耿晓修等,2006)。
32种中药及其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
32种中药及其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彭金菊;马驿;罗伟英;余丽转;邹晓芬;安守文;曾令军【摘要】嗜水气单胞菌(Aleromonas hydrophila)由于可以导致人的腹泻而引起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后被发现其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
随着水产养殖方式过渡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水【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1页(P53-53)【作者】彭金菊;马驿;罗伟英;余丽转;邹晓芬;安守文;曾令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嗜水气单胞菌(Aleromonas hydrophila)由于可以导致人的腹泻而引起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后被发现其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
随着水产养殖方式过渡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水产动物疾病也日益增多,其中气单胞菌病是罗非鱼最常见细菌性疾病之一,而嗜水气单胞菌就是引发该病的病原菌之一。
治疗细菌性疾病,目前最常用的是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但这些药物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还易导致残留,影响水产品安全。
我国传统中药因其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能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等优点,人们希望能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活性成分,以取代部分高残留药物。
本试验选取常用的32种中药制备药液,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各药液对嗜水气单胞茁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探讨中药合理、有效的使用剂量,为中药防治动物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栀子等8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抑菌作用,8种主药与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药分别组成复方,其中五倍子、诃子、乌梅与其他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抗菌作用增强,同时主药与主药组成的复方后抗菌效果明显提高。
蛙温和气单胞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蛙温和气单胞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作者:曾彦钦,等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第1期曾彦钦林秋娟潘平陈震林福忠蔡鹤鸣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 350008摘要从漳州3个牛蛙养殖场分离出18株蛙温和气单胞菌菌株,分别进行了18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结果显示,庆大霉素、氟苯尼考为相对高效药物;中效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阿米卡星、蒽诺沙星、新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低效药物有红霉素、强力霉素、多粘菌素;无效药物有复方新诺明、四环素、阿莫西林、氨卞西林、头孢噻吩、杆菌肽、链霉素。
关键词蛙温和气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相对高效药物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31(2019)01-0025-02The sensitivity test about strains of Aeromonas sobria from Rana grylio to 18 kinds of antibioticsZeng Yanqin Lin Qiujuan Pan Ping Chen Zhen Lin Fuzhong Cai Heming( F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08 )Abstract Eighteen strains of Aeromonas Sobria from Rana grylio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frog field in Zhangzhou. The sensitivity tests about 18 strainsof Aeromonas sobria from Rana grylio to 18 kinds of antibiotics have been conducted separately.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Gentamicin and florfenicol are therelatively potent drugs;Amikacin 、enrofloxacin、neomycin、ofloxacin、ciprofloxacin and norfloxacin are the middle-efficacy drugs from high to low in turn;Erythromycin、doxycycline and colistinsulphate are the Inefficient drugs;Sulphamethoxazole-trimethoprim、tetracycline、amoxicillin、ampicillin、cefalotin、bacitracin and streptomycin are invalid drugs.Key words Aeromonas sobria from Rana grylio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 The relatively potent drugs美国青蛙(Rana grylio),俗称牛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50种中药对温和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专业:XXXXXXXXXX 学号:XXXXXX 姓名: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 摘要: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鸡血藤等50种中药对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有较强抑菌效果的26种中药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药对温和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木瓜和玫瑰花的抑杀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其中木瓜的MIC和MBC相同,为7.81 mg/ml,玫瑰花的MIC为 7.81 mg/ml ,MBC为15.63 mg/ ml;儿茶、白芍等5种中药有中等强度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薄荷、远志等4种中药的抑菌强度弱;而柴胡、茵陈等39种中药无抑菌作用。 关键词:温和气单胞菌;中药;免疫防治;MIC;MBC
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又称威隆气单胞菌(A.Veronii),属于弧菌科(Vibrionaceae)气单胞菌属,广泛生活于海水、淡水、污水、土壤中,营腐生,能引起水生生物腹泻、败血症等疾病,是危害我国淡水养殖业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同时也能引起爬行类、两栖类等冷血动物的出血性败血症[1,2] 。同时,该菌也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能引发腹泻、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症状[3] 。 传统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最常用药物是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但其会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等缺陷,同时国际上对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也开始有所限制。由于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缺陷及其受到的限制,探讨中药对各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变得越来越重要[4] 。 与抗生素相比,中药在动物体内不蓄积、无残留,而且,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病原微生物不易对中药产生耐药性,提高了其抗菌效力[5] 。中药是天然药物,具有毒性低、易降解、安全环保等特点,含抑菌物质,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6] 甚至杀死细菌,有些中药还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使得中药在水产养殖动物的防治抗病方面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4] 。由于不同的中药对不同的细菌的抑制作用不同,同种中药的不同浓度对同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也不同,所以需要进行试验筛选出抑菌作用最强的中草药,以便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本次试验广泛选取了50种中药对温和气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以期为实际生产中由温和气单胞菌引发的常见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2 -
1 温和气单胞菌对渔业的危害 近几十年来,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很快,尤其是特种的水产发展,随之而来的疾病给淡水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6-9]。而在淡水养殖病害中,温和气单胞菌占有重要位置,致病力甚至强于嗜水气单胞菌[10]。淡水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也被称为细菌性出血症、出血症、出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等,该病是我国水产养殖历史上危害鱼类多,受害鱼类规格范围大,流行区域广、季节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体侧和鳍条基部轻度充血,肠内有少量食物。发病严重时,病鱼体表充血严重甚至出血,眼眶周围发红充血而出现突眼现象,全身肌肉充血呈红色。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淡黄色透明或是血红色浑浊的腹水,肝、脾、肾肿胀,肠膜及肠壁充血,空肠,肠内充气且有大量粘液,部分鱼鳃器官色浅,呈贫血症状。主要发病在一冬龄的鱼种和成鱼;流行水温以28-32℃为高峰,6-7月份易急性暴发。严重时其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可达90%以上。苏应兵等人从表现出血症状的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病菌,测定结果显示致其急性死亡的致病菌为温和气单胞菌。张晓君等人从患细菌性烂鳃病的草鱼体内分离出了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其中温和气单胞菌占占主导地位[15]。 同时,随着养鳖业规模的扩大及集约化养殖的普及,鳖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危害日益递增,其中以气单胞菌引起的危害最为严重,能引起鳖的赤斑、红脖子、出血性肠坏死、穿孔、腐皮、疖疮、白点等多种病症,导致的死亡率高达80%,严重制约养鳖业的顺利发展[10-12]。 2 温和气单胞菌的防治 2.1 中药防治 2.1.1 防治优势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病原菌的抗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日益严重,导致临床上使用的抗菌药物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使用抗菌中药及其制剂来防治鱼类细菌性疾病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手段。中药是天然绿色植物,作为我国特有的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产物,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著称,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甚至杀灭细菌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还能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在机体内无残留,不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孙红祥等人报道的由多味中药材加工研制而成的复方制剂鳖保宁,对鳖病害有显著 - 3 -
防治疗效。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鳖保宁及其相关单味药对养殖鳖主要病原菌温和气单胞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鳖保宁的作用最强,明显高于单味药[10]。 2.1.2 有效成分及防治机理 中药对细菌之所以有抑菌作用是由于其内含有某些抑菌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类、鞣质、黄酮类、油脂类、树脂、有机酸、色素、氨基酸、多糖类以及萜类等。如玫瑰花含有多酚类、黄铜类多种化学成分[19-20]。这些化学成分有减少和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抗血栓、抗癌、抗炎、抑菌、降血脂、免疫调节作用[21-22]。木瓜果实主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三萜类、皂角类、糖类、酚类、鞣质等[23-24]。这些化学物质有抗凝血、抑感染、御放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25]。其中鞣质类特别具有收敛作用,能使皮肤黏膜、溃疡等局部蛋白质凝固;能加速血液凝固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能沉淀生物碱,对生物碱中毒有解毒作用。黄酮类具有消除活性氧自由基,防止生物膜脂质被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氧化的功能,在抗氧化、抗癌、放肿瘤方面有明显作用。萜类化合物具有消炎、清除自由基、抗突变、抑菌、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转氨酶、纠正体内异常蛋白代谢、防止肝硬化、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多糖类具有抗凝血、抑感染、御放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 2.1.3 应用前景 中药在水产养殖中有防治疾病、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报酬、提高成活率、促进繁殖、作诱食剂、改善水产品、减少应激、增加动物的耐受力、防霉防腐等作用[16-18]。此外,中药具有标本兼治的特性,这一优势契合了中医所说“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的精髓。更重要的是,中药治疗水产动物疾病不会引起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的产生,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其他控制手段 温和气单胞菌在水和土壤中广泛分布,主要宿主是冷血动物。故此病的关键是预防,即加强对养殖用水的消毒净化以杀灭病原。故平时要定时清塘;选用健壮亲鱼进行繁殖,并严禁近亲繁殖;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保持优良水质及底质;投喂优质饲料,提高鱼体抗病力;食场周围定期泼洒消毒液进行消毒;加强巡塘工作,每月对鱼进行抽样调查1-2次,发现病情及时进行防治;在该病流行季节,定期用显微镜检测鱼体,杀灭鱼体外寄生虫;发病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不能到处乱扔等。 在使用各种药物进行温和气单胞菌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我们还应当重视生态养 - 4 -
殖。生态养殖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提高综合效率,而且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有效地预防水产病害的发生,从而减少渔药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快生物渔药的研制,利用争夺水生病原微生物的栖息条件,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繁衍,以及直接吞噬病原微生物或与其进行种间的生存竞争,来达到控制水产病害的目的[13]。 3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1.1 菌株 试验用温和气单胞菌为本实验室保存菌株。 3.1.2 实验药物 50种中药(如表1及图1所示),购于四川省宜宾市老百姓大药房。 3.1.3 培养基 本试验采用 pH 为7.2-7.4的普通酵母培养基,其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 g、酵母5 g、氯化钠 5 g、水1000 ml。固体培养基为每100 ml液体培养基加入2 g琼脂。 表1. 中药名录 Tab. 1 Test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中药 科名 产地 药用部位 拉丁名 鸡血藤 艾叶 陈皮 北豆根 玫瑰花 薄荷 大枣 紫苏 牡丹皮 茯苓 远志 天冬 地黄 豆科 菊科 芸香科 防己科 蔷薇科 唇形科 鼠李科 唇形科 毛茛科 多孔菌科 远志科 百合科 玄参科 广西 四川 湖北 河北 四川 四川 河南 四川 四川 湖北 山西 贵州 河南 藤茎 叶 橘皮 根茎 花蕾 茎叶 果实 茎叶 根皮 白茯苓 根 块根 根
Millettia dielsian Artemisia argyi Pericarpium Citri Rhizoma Menispermi Rosa rugosa Herba Menthae Fructus Jujubae Perilla frutescens Cortex Moutan Poria Radix Polygalae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Rehmannia - 5 -
薏仁 姜黄 牛膝 金银花 石韦 栀子 山楂 桑叶 漏芦 降香 柴胡 决明子 石菖蒲 大蓟 木香 玄参 何首乌 侧柏叶 五加皮 茵陈 鱼腥草 泽泻 重楼 山慈菇 银杏叶 青黛 木通 川芎 白芍 禾本科 姜科 苋科 忍冬科 水龙骨科 茜草科 蔷薇科 桑科 菊科 豆科 伞形科 豆科 天南星科 菊科 菊科 玄参科 蓼科 柏科 五加科 菊科 三白草科 泽泻科 百合科 兰科 银杏科 爵床科 木通科 伞形科 毛茛科 贵州 四川 河南 四川 湖北 四川 河北 四川 湖北 广东 湖北 四川 四川 四川 云南 四川 四川 四川 吉林 四川 四川 四川 云南 四川 山西 福建 四川 四川 安徽 成熟种仁 根茎 根 花 叶片 成熟果实 成熟果实 叶 根 心材 茎叶 成熟种子 花、叶 根 根 根 块根 叶 根皮 干燥幼苗 地上部分 块根 根茎 假鳞茎 叶 茎、叶 果实 根茎 根
Semen Coicis Rhizoma Curcumae Achyranthes bidentata Flos Lonicerae Folium Pyrrosiae Fructus Gardeniae Fructus Crataegi Folium Mori Radix Rhapontici Lignum Dalbergiae Root of Chnese Catsia tora Acorus gramineus Herba seu Radix Common Vladimiria Figwort Root Fallopia multiflora Platycladus orientalis Cortex Acanthopanacis Herba Artemisiae Herba Houttuyniae Rhizoma Alismatis Rhizoma Paridis Cremastrae Pseudobulbus Folium Ginkgo Indigo Naturalis Caulis Akebiae Rhizoma Ligustici White Pae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