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A. 形态的改变
B. 语法范畴的消长
C. 词类的发展
D. 语序的变化
标准答案:D
2. 借词“啤酒”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
A. 音译
B. 音译加意译
C. 半音译半意译
D. 意译
标准答案:B
3.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A. 生理属性
B. 物理属性
C. 心理属性
D. 社会属性
标准答案:D
4. 元音和辅音的本质区别在于:
A. 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
B. 紧张与否
C. 气流强弱
D. 舌位高低
标准答案:A
5. 在各个语系中,()是研究的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
A. 汉藏语系
B. 印欧语系
C. 南亚语系
D. 高加索语系
标准答案:B
6. 世界上的语种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
A. 英语
B. 汉语
C. 俄语
D. 法语
标准答案:B
7. 下列选项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A. 阿哥
B. 语言
C. 电灯
D. 是非
标准答案:A
8. 语言学概论这门课就属于:
A. 历时语言学
B. 普通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应用语言学
标准答案:B
9. 现代语言学建立于十九世纪初,以()的产生为标志。
A. 结构主义语言学
B. 转换-生成语言学
C. 历史比较语言学
D. 共时语言学
标准答案:C
10. 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
A. 音位
B. 语素
C. 词
D. 句子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1. 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受到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
B. 受到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
C. 要考虑到社会使用习惯的制约
D. 完全按照理性来判断
标准答案:ABC
2. 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区别:
A. 人类语言具有单位明晰性特点
B. 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
C. 人类语言是一种开放系统
D. 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
标准答案:ABCD
3. 下面对音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
B.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C. 属于同一音位的音素彼此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音位系统。
标准答案:ABCD
4. 语境功能有:
A. 匹配功能
B. 定位功能
C. 填补功能
D. 生成功能
标准答案:ABCD
5. 地域方言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它的形成有三个具体原因:
A. 地理条件
B. 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
C. 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
D. 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标准答案:ABC
6.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
A. 稳固性
B. 能产性
C. 全民常用性
D. 变动性

标准答案:ABC
7. 语言中的文化遗迹表现为:
A. 从语词的出现证明古代文明
B. 从词义的变化看科学技术的进步
C. 从亲属称谓了解婚姻制度
D. 从借词看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
标准答案:ABCD
8.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
A. 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交际工具,也是人类伟大的创造。
B. 没有阶级性
C.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D.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标准答案:AB
9. 表意文字的特点:
A. 字量多
B. 字形有表示意思的结构成分
C. 字的笔画比较复杂
D. 管音节或语素表达的意义如何,相同的音节或音素(位),用同一的符号来书写
标准答案:ABC
10. 名词的语法范畴:
A. 体
B. 性
C. 数
D. 格
标准答案:BCD
11. 词语的特殊组合有:
A. 转义组合
B. 反义组合
C. 歧义组合
D. 变形组合
标准答案:ABCD
12. 下列关于交际工具的地位与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C.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D. 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
标准答案:ABCD
13. 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A. 条件性
B. 时间性
C. 地区性
D. 随意性
标准答案:ABC
14. 下列对音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
B. 韵母又可分韵头、韵腹、韵尾。
C. 根据韵母开头的口形,韵母又分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四类。
D. -i(前)-i(后)属合口呼。ong属合口呼。iong属撮口呼。
标准答案:ABC
15.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上层一般分为:
A. 音位
B. 语素
C. 词
D. 句子
标准答案:BCD
16. 近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规律为:
A. 浊音声母的清音化
B. 鼻音声母的减少和消失
C. 声母舌前化的作用
D. 收尾辅音的消失和合并
标准答案:ABCD
17. 洋泾浜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它的发展前途不外两个:
A. 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失
B. 发展为混合语
C. 发展为社会方言
D. 发展为地域方言
标准答案:AB
18. 语法的特性:
A. 抽象性
B. 生成性
C. 稳固性
D. 民族性与普遍性
标准答案:ABCD
19. 符号由()两个部分构成。
A. 形式
B. 意义
C. 正面
D. 反面
标准答案:AB
20. 形态学分类法根据语法结构特点把人类语言分为:
A. 孤立语
B. 屈折语
C. 粘着语
D. 复综语
标准答案:ABCD
21. 各国人语言不通,但看球赛时欢呼、鼓掌,说明:
A. 语言是民族性的
B. 思维能力是全民性的
C. 语言

是全民性的
D. 思维是民族性的
标准答案:AB
22. 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带有:
A. 任意性
B. 强制性
C. 稳定性
D. 可变性
标准答案:CD



三、判断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 表音文字根据符号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可以分为音节文字和音素(位)文字两个小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2. 任意性与线条性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3. 语言发展的各种规律,归根到底是由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本质所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4. 言语交际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完成言语交际过程不需要交际双方的配合。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5. 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6. [p]部位双唇,方法清塞音。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7. 语言是自然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8. 语言符号有两大特点:任意性;线条性。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9. 语言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10. “驸马”、“太监”等等,在现代人的日常口语中不再有人使用了,原因是人的思维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1. 英语和德语都属于罗曼语族,从属于印欧语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2. 音位是自然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3. 汉语音节中,以元音为主,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韵腹和声调一定不能缺。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4.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15. 调位属于音质音位。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6. 语素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也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7. 一个音素可以由一个音位构成,也可以由一组音位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A
18. 人类的几种古老文字,如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古文,都是开始创造于氏族社会或奴隶社会初期的。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