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7课 汉字与书法2-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7课 汉字与书法2-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7课 汉字与书法2-岳麓版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二章一节32-35页出版社:岳麓书社

【课程标准】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1、概述汉字的演变过程及演变特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探讨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提高书法、篆刻艺术的审美素养。

2、通过阅读分析相关历史材料,知道汉字的演变与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并认识到汉字演变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通过对书法与时代背景关系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基本史实中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3、认识到汉字和书法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教学重点】汉字的演变发展,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规律,时代背景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理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分析法;作品赏析法

【课文核心知识】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本组把课文的核心知识理解为: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书写特点。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它和时代风貌的关系。

【课文知识要点】

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2、认识小篆和隶书的书写特点:

(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

(2)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

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

1、秦汉为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魏晋南北朝进入自觉阶段。

2、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艺术特点

3、行书、草书、楷书的特点

(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2) 草书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狂放。

(3)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注重规范法度。

4、印章篆刻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两个古代壁画遗址,并提问:“当你站在这些壁画面前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知识点学习>

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让学生归纳课文)

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引导学生辨别各种汉文字的形体及特点?”并用“马”字的演变过程来突破知识点。)

2、小篆、隶书的书写特点。(教师介绍,多媒体展示,甲骨文、金文的书写特点不做具体介绍。)

(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

(2)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

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

1、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及其影响他们的时代风貌:(表格由学生共同完成)

朝代书法名家艺术特点时代风貌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代

明代

(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2) 草书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狂放。

(3)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注重规范法度。

3、印章篆刻(教师展示,学生欣赏)

<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写好的汉字体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写四个字,让学生辨别汉文字属于哪种汉字形体?”)

<课堂练习>:

1、甲骨文的笔画粗细不一,方笔居多,有锐有钝。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隶书笔画圆匀、古朴、凝重。汉字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书写的工具和文字的载体有别

B、时代背景不同

C、书写者的个性爱好不同

D、经济能力的差异

2、早期的隶书与篆书比较接近,晚期的隶书与楷书比较接近。下列不能说明的是:()

A、汉字演进发展的某段历程

B、隶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C、汉字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体现了不同的特点

D、摒弃传统才能创新树异

3、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是中国书法艺术

②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③它突出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④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4、汉字能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其原因不包括:()

A、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B、知识群体的推动

C、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D、统治者的喜好

5、东晋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飘逸潇洒,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王羲之一定崇尚道家思想;②王羲之的《兰亭序》强调了对个性和法度的共同追求;③王羲之一定是有着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士人阶层;④王羲之的《兰亭序》体现了形和神的完美结合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感性认识。(作品不需要很高的艺术水准,只要达到提高学生的兴趣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