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量公差习题

几何量公差习题
几何量公差习题

一.填空题

1.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其( )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采用基孔制。

2.轴承套圈承受固定负荷时配合应( )些,承受旋转负荷时配合应( )些,承受摆动负荷

时一般与承受旋转负荷配合相同或( )一些。

3.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配合,公称尺寸为Φ60,孔的偏差代号为J ,精度7级,

则该配合在装配图上应标注为( )。

4.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 )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 ( )表面。

5.光滑极限量规按用途可分为( )量规、( )量规和( )量规。

6.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Ф10022.00

+ 的孔时,若安全裕度A=0.02,则该孔的上、下验收极限分别是( )和( )。

7.测量mm 010

.0060+φ孔用工作量规通规的最大极限尺寸为( ) mm 。(已知量规制

造公差T=6μm ,位置要素Z=9μm )

8.按GB/T10095.1、2-2008的规定,圆柱齿轮的精度等级分为( )个等级,其中( )

级精度是各级精度中的基础级。

9.齿轮精度指标Fr 的名称是( ),是评定齿轮( )的指标,。

10.一齿切向综合偏差Δfi ′是用来评定齿轮( )的非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11.齿距累积总偏差ΔFp 是用来评定齿轮( )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12.螺旋线总偏差ΔF β是用来评定保证轮齿( )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13.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 )是控制( )的指标,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 )是

控制齿轮副( )的指标。

二.单项选择

1.滚动轴承内圈孔与轴颈的配合为基孔制,其上下偏差分别是( )。

A.ES >0,EI >0

B.ES <0,EI <0

C.ES >0,EI=0

D.ES=0,EI <0

2.滚动轴承外环外圆与外壳孔的配合为基轴制,其外环外圆的上下偏差分别是( )。

A.es >0,ei >0

B.es <0,ei <0

C.es >0,ei=0

D.es=0,ei <0

3.若滚动轴承内圈与轴一起旋转,外圈固定不动,当它承受一个大小﹑方向均不变的径向负

荷时,则内圈相对负荷方向的关系是( ).

A.固定

B.旋转

C.摆动

D.摆动或旋转

4.加工一批孔,其尺寸在靠近最大实体端呈偏态分布,则其验收极限方式应为( )。

A.双向内缩

B.上限内缩

C.下限内缩

D.不内缩

5.在零件制造过程中,操作者对零件进行检验所使用的量规称作( )。

A .验收量规

B .工作量规

C .校对量规

D .标准量规

6.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定形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用它来控制工件的( )

A.局部实际尺寸

B.形状误差

C.体外作用尺寸

D.位置误差

7.向心球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 )

A. 2,4,5,6,0

B. 0,2,5,4,6

C. 6,5,4,2,0

D. 0,2,6,5,4 8.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遵守包容要求的轴时,检验结果能确定该轴()。 A.合格与否;

B.形状误差值;C.实际尺寸的大小和形状误差值;D.实际尺寸的大小

9.齿轮副的侧隙用于()。 A.补偿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B.储存润滑油;C.补偿热变形;D.储存润滑油和补偿热变形

10.光滑极限量规止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

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

11.齿轮齿距累计总偏差ΔFp用来评定()。A.齿侧间隙;B.轮齿载荷分布均匀性;

C.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D.齿轮传动平稳性

12..齿轮的齿厚极限偏差用来评定()。

A.齿侧间隙B.传递运动的准确性C.传动的平稳性D.载荷分布均匀性13.单个齿距偏差(±f pt)影响齿轮()。

A.运动精度B.平稳性精度C.接触精度D.齿侧间隙

14.齿轮副的最小侧隙j nmin与齿轮精度等级的关系是()。

A.与精度等级有关B.与精度等级无关C.精度等级越高,则越大D.精度等级越高,则越小

15.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用来评定()。

A.齿侧间隙B.传递运动的准确性C.传动的平稳性D.载荷分布均匀性

三.判断题:

1..如果与滚动轴承的外圈相配的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为H7,则该配合为基孔制。

2.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3.当滚动轴承套圈承受摆动负荷时,其配合应与套圈承受旋转负荷方向相同或稍松些。

4.塞规是检验孔用的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

5.齿距累积总偏差允许值Fp既可控制几何偏心引起的误差,也可控制运动偏心引起的误差。

6.环规是检验轴用的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

7..当滚动轴承套圈相对负荷方向旋转时,配合应松些。

8.用塞规检验包容要求的孔时,合格条件为通规能够通过一部分,而止规全不能通过。9.轴承内圈与轴颈采用基孔制配合,轴承内圈尺寸的下偏差为零。

10.量规是一种检验孔、轴尺寸是否合格的通用量具。

11.检验孔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通规,检验轴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止规。

12.用以检验工作量规的量规是校对量规。

13.齿廓总偏差ΔFα是用作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14.在齿轮的加工误差中,影响齿轮副侧隙的误差主要是齿厚偏差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15.齿向误差主要反映齿宽方向的接触质量,它是齿轮传动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控制指标之一。

16.齿轮的一齿切向综合公差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项目。

17.齿形误差是用作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综合指标。

18.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19.0级滚动轴承应用于转速较高和旋转精度也要求较高的机械中。

四.解释下列概念及符号

1.泰勒原则

2. 公法线长度偏差Δew 7.齿轮精度标注: 7 GB/T 10095.1-2008

3. 齿轮精度标注: 8–8–7 GB/T 10095.1-2008

六、计算题

1.试画出检验Φ60H7 工作量规的公差带图,计算量规尺寸及偏差。

(已知:IT7=0.03mm,T1=0.0036mm,Z1=0.0046mm)

2.试画出检验Φ60h7 工作量规的公差带图,计算量规尺寸及偏差。

(已知:IT7=0.03mm,T1=0.0036mm,Z1=0.0046mm)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一、判断题 1.(T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 F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 F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T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 F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F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 7.(T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 8.( F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9.( F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它是符合要求的。 10.(F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 F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 F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 F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 F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 F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并知系统误差为+,则该尺寸的真值为。 16.(T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 F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 F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T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T )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1.( F )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22.( F )对于普通螺纹,所谓中径合格,就是指单一中径、牙侧角和螺距都是合格的。 23.( F )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24.(T )内螺纹的作用中径不大于其单一中径。 25.(T )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26.(T )圆锥配合的松紧取决于内、外圆锥的轴向相对位置。 27.(T )测量内圆锥使用塞规,而测量外圆锥使用环规。 28.( F )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29.(T )在齿轮的加工误差中,影响齿轮副侧隙的误差主要是齿厚偏差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30.(T )圆柱齿轮根据不同的传动要求,同一齿轮的三项精度要求,可取相同的精度等级,也可以取不同的精度等级相组合。 二、选择题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C.大批量生产D.协作化生产 2.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 A.ES B.EI C.es D.ei 3.30g6与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几何公差测量 试题库_标注题:答案

六、标注题: 1.将下列精度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内孔尺寸为Φ30H7,遵守包容要求; (2)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mm,母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3)圆锥面对内孔的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4)内孔的轴线对右端面垂直度公差为0.01mm。 (5)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6)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6.3μm,其余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μm。N 2.如图所示零件,试在图样上标注各项形位公差要求。 (1)、孔Φ1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2)、外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4mm; (3)、圆锥孔Φ2对孔Φ1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2mm; (4)、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 (5)、左端面对孔Φ1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12 12 A 0.03A 0.01 B A 0.02 0.05B0.04

3 .如图所示为圆锥齿轮的毛坯,试在图样上标注各项形位公差要求。 (1)、齿轮轴孔Φ1采用包容原则; (2)、齿顶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2mm; (3)、齿顶圆锥面的斜向圆跳动度公差为0.04mm;(4)、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5)、右端面的全跳动度公差为0.03mm。 11 E A B 0.04A0.02 0.05B 0.06A 4.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A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mm; (2)Φ50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1mm; (3)Φ65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3mm; (4)Φ50和Φ65两孔心线分别对它们的公共孔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5)Φ50和Φ65两孔心线分别对A面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15mm。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 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 +0.019 mm ,下偏差为 -0.019 mm 。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相同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浮动的 。 5.φ 30 +0.021 mm 的孔与φ30-0.007 -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 基孔 制 间隙 配合。 6.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0.05 。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尺寸 。 8.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过盈 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 间隙 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 在被测要素为 最小实体状态 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 Φ9.972 mm 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 0.02 mm 。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 过渡 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基孔制 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 允许间隙或 过盈的变动量 ,它表示 配合精度 的高低。 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 Re 、 Ry 、 Rz 三项。 15. 含义是 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 的垂直度公差是 Φ0.1,且 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 16.φ 45+0.005 mm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 ,φ50-0.050 -0.11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050 mm 。 17.完全互换是指 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做任何的选择;装配时不做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 18.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17μm ,最小极限尺寸是Φ47.958 mm 。 19.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 ,其ES= +0.100 mm ,EI= 0 mm ,es= +0.050 mm ,ei= -0.050 mm 。 20.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 公差带形状相同 ,不同点是 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 21.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半径差为公差值 t 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 22.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 )是控制 传递运动准确性 的指标,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 )是控制齿轮副 侧隙 的指标。 23.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尺寸 。 24.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 过盈 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 间隙 配合。 25.齿轮标记6DF GB10095-88的含义是:6表示 第Ⅰ,Ⅱ,Ⅲ公差组的精度等级 ,D 表示 齿厚上偏差 ,F 表示 齿厚下偏差 。 27.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 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 。

几何量精度想象与检测复习题参考答案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互换性; 2. 先疏后密; 3. 十进等比级数(数列); 4. 标准化; 5.互换性; 6.检验; 7.统一; 8.功能;9.3;10.R5;11.位置;12.较低;13.基轴制;14.最大实体尺寸;15.正态分布;16.类比法;17.键;18.小于等于(不大于);19.形状公差;20.唯一的;21.位置;22.几何要素;23.变动量;24.最小条件;25.加工经济性;26.1;27.波纹度;27.5;28. 取样长度;29. 小径定心;30. 载荷分布均匀性;31. 循环负荷;32. 键宽;33. 传递运动准确性;34. 局部负荷;35.基轴制;36. 齿侧间隙;37. 以下(之下);38. 位置度;39. 载荷分布均匀性;40. 对称度 二、选择填空题 1.B; 2.C; 3.C; 4.C; 5.D; 6.B; 7.C; 8.D; 9.D; 10.A; 11.B; 12.A(基轴制);13.C; 14.B;15.C; 16.D; 17.D; 18.D; 19. A(基轴制); 20.D; 21.A; 22.C; 23.B; 24.A; 25.C; 26.A; 27.A; 28.B; 29.A; 30.C; 31.D; 32.D; 33.C ; 34.D; 35.A; 36.B; 37.A; 38.B; 39.A; 40.D 三、简答题 四、标注与改错题 1.标注题 2. 标注题

3. 标注题 4. 标注题

5 .改错题 6. 改错题

7. 改错题 8. 改错题 五、计算题 1. 解:因为Ts=es-ei 所以ei=es- Ts=-0.040-0.021=-0.061mm 由Xmax=ES-ei=+0.013-(-0.061)=+0.074mm 有Xmin =-Xmax+2 Xav=-0.074+2×0.057=+0.040mm 则Tf= Xmax- Xmin=+0.074-0.040=0.034mm 由Ymax=EI-es 有EI=Ymax+es=+0.040-0.040=0 则Th=ES-EI=+0.013-0=0.013mm 由此可知: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尺寸公差带与配合公差带图如下: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重点

4、国标规定了包含项值1的十进等比数列为优先数系,并规定了四个基本系列 R 5、R10、R20、R40和一个补充系列R80。统称为 Rr 系列。同一系列中,每增r个数,数值增至10倍。 5、R5中的项值包含在R10中, R10中的项值包含在R20中, R10中的项值包含在R40中, R40中的项值包含在R80中。 P258 附录1-1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 §1 概述 1、米的定义主要采用稳频激光来复现 2、 2、量块(P10) 量块的精度等级:量块的制造精度分为五级:K、0、1、2、3级,其中K级精度最高,精度依次降低,3级最低。量块生产企业大都按“级”向市场销售量块。 量块的检定精度分为五等:1、2、3、4、5等,其中1等最高,精度依次降低,5等最低。量块按“级”使用时,应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包含制造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以检定给出的量块中心长度的实际尺寸作为工作尺寸,排除制造误差的影响,仅包含检定的测量误差。 故量块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比量块按“级”使用时高。 3、量块的尺寸组合:量块组合时,为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力求使用最少的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组成量块时,可从消去所需工作尺寸的最小尾数开始,逐一选取。 第三章孔、轴公差与配合主要考计算和标注参考例题 P33 例一 1、配合的分类: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2、基孔制的孔为基准孔,它的基本偏差(下偏差EI)为零。 基轴制的轴为基准轴,它的基本偏差(上偏差es)为零。 §2 常用尺寸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1、国标规定的标准公差等级分为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 2、…、IT18。从IT01到IT18,等级依次降低,而相应的标准公差数值依次增大。参考例题P48 例9 §3 常用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2、配合制的选择 ·优先选用基孔制:采用基孔制配合可以减少孔公差带的数量,从而减少定值刀具和塞规的数量,这显然是经济合理的。 ·特殊情况下采用基轴制:冷拉钢材直接作轴、结构上的需要、以标准零部件为基准选择基准制、必要时采用任一孔公差带与任一轴公差带组成所需的配合。 3、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基本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的公差等级。 4、配合种类的选择 参考习题 P249 习题3-4 第四章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检测 参考习题P251 4-8 1. 要素按检测关系和功能关系分类 (1)被测要素即注有几何公差的要素。●单一要素注有形状状公差的要素。●关联要素注有方向或位置公差的要素。(2)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要素。同时,该要素也是被测要素。 2、表4-1 几何公差的分类、特征项目及符号 P62 着重看P63-68(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3、几何公差带是用来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4、几何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和方位等特性。 5、形状公差带P70-71(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方向公差带P77(典型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带的定义和标注示例)、位置度公差带P83

机制05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 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2. 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______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几何公差测验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30分) 1.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决定;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孔轴公差等级皆分为 20 个等级。 2. 齿轮副的侧隙的作用在于储存润滑油和补偿热变形等。 3. 表面粗糙度幅度特性评定参数有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的最大高度(Rz)两个,其中通常选用Ra。 4. .齿距累积总偏差是被测齿轮的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的综合结果 5.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Ф50JS8,已知IT8=39μm,则该孔的上偏差为 +0.019 mm,最大实体尺寸为 49.981mm,最大极限尺寸为 50.019mm 。 6.端面全跳动可以用端面垂直度来代替,它们体现的设计要求相同。 7.直线度公差中,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直线;给定一个方向的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形状为圆柱面。 8. 用来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必检指单个齿距偏差(Δf pt)、齿廓总偏差(ΔFα)。 9. 零件的实际尺寸处处都做成了最大实体尺寸,形位误差又正好等于图样上的公差的给定值,该零件处于实效状态。零件处

于该状态时的作用尺寸是实效尺寸。 10.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Ф60(072.0053.0++)mm的轴,要求安全裕度为2μm时,该轴的上验收极限为 60.070 ㎜,下验收极限为60.055 ㎜。 3页 11.在图样上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遵守独立原则。此时尺寸 公差只控制实际尺寸的变动范围, 不控制形位误 差。 12.测量表面粗糙度时,选择和规定取样长度的 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 面波度 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 响。 13.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需标注轴颈的公差带代号。若内圈相对于符合方向旋转,则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较紧。当轴颈选用h5公差带时,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性质为过度配合。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2. 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______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docx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程飞月 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 2006年 6月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量仪,用量块作为长度测 量基准,按比较测量法来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尺寸。 图 1-1 为立式光学计外形图,它由底座1、立柱 5、支臂 3、直角光管 6 和工作台 11 等几部分组成,光学计是利用光学 杠杆发大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光学系统如图1-2(b)所示。照明光线经反射镜 1 照射到刻度尺 8 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 3,照射到反射镜 4 上。由于刻度尺 8 位于物镜 3 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 3 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 3 后成为平行光束。 若反射镜 4 与物镜 3 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焦平面,

刻度尺像 7 与刻度尺 8 对称。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 5 推动反射镜 4 绕支点转动某一角度 , (图 1-2a),则反射光线相对于 入射光线偏转2, 角度,从而使刻度尺像7 产生位移t (图1-2c),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物镜至刻度尺8 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 ,设b 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 s 为测杆 5 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 K 为: tftg2,K,, Sbtg, tg2,,2,,tg,,,当, 很小时,,因此: 2fK, b 光学计目镜放大倍数为12,f,200mm,b,5mm,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 为: 2f2 , 200n,12k,12,12 ,,960 b5 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时,在目镜中可见到0.96mm的位移量。 1.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根据被测零件表面的几 何形状来 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所以,测量平面或圆柱面工件时, 选用球形测头。 测量球面工件时,选用平面形测头。测量小于10mm的圆柱形工件时,选用刀口形测头。 2.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题3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0.019mm,下偏差为-0.019 mm。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相同,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固定的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浮动的。 5.φ30 +0.021 0mm的孔与φ30-0.007 -0.020 mm的轴配合,属于基孔制间隙 配合。 6.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0.05。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8.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mm,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最小实体状态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Φ9.972mm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0.02

mm。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渡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 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Re 、Ry 、Rz三项。 15. 含义是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的垂直度公差是Φ0.1,且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16.φ45+0.005 0mm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φ50-0.050 -0.112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 为 -0.050mm。 17.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做任何的选择;装配时不做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8.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17μm,最小极限尺寸是Φ47.958 mm。 19.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 +0.100 mm,EI= 0 mm,es= +0.050 mm,ei= -0.050 mm。

公差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 2 一、填空 1、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 2、按互换的程度不同,零部件的互换性可分为互换和互换。 3、配合的选用方法有、、。 4、公差类型有公差,公差,公差和。 5、向心滚动轴承(除圆锥滚子轴承)共分为:、、、、五等级,其中级最高,级最低。 6、配合是指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的关系。 7、光滑极限量规简称为,它是检验的没有的专用检验工具。 8、根据配合的性质不同,配合分为配合,配合,配合。 9、用量规检验工件尺寸时,如果规能通过,规不能通过,则该工件尺寸合格。 10、按照构造上的特征,通用计量器具可分为,,,,(气动量具),(电动量仪。) 11、形状公差包括,,,,,。 1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 13、位置公差包括,,(),(),(),(),(),()。

14、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真值代替被测量的真值,例如,用量块检定千分尺,对千分尺的示值来说,量块的尺寸就可视为真值。 15、螺纹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螺纹,螺纹和螺纹。 16、表面粗糙度Ra、Rz、Ry三个高度参数中,是主要参数 17、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有,、( ), , ,。 18、当通用量仪直接测量角度工件时,如果角度精度要求不高时,常用测量;否则,用光学角分度头或测量。 19、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有:()()、(、()。 20、键的种类有()()()。 21、平键配合是一种()制的配合,配合种类只有三种,()键连接,()键联接和()键联接,其中()键联接是间隙配合。()键联接和()键联接是过渡配合。 22、角度和锥度的检测方法有( )()和() 23、平键和半圆键都是靠键和键槽的(面传递扭矩。 24、检验工件最大实体尺寸的量规称为()。检验工件最小实体尺寸的量规称为(。 二名词解释 1.基本尺寸: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套

一、填空题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________。。 2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__。 3.配合基准制分______和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___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__、____ 、_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A. 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A.?? 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A.上偏差 B.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D.上偏差或下偏差 5.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个项目。 A.8 B. 12 C. 14 D. 16 6.垂直度公差属于()。A.形状公差 B. 定位公差 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 7.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 A.??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 B.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C.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 8.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9、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A圆柱度B圆度c同轴度D 线的位置度 10、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程度。A.加工难易 B.配合松紧 C.尺寸精度 三、判断题 ()1 .在ф60H7/f6 代号中,由于轴的精度高于孔,故以轴为基准件。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4套)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___________ 。。 2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 μ m ,在零件图上标注为_ 3. ________________ 配合基准制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 _______ 。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 、_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公差原则分 ________ 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 _____ 、____ 、_____ 、—四种。 9.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 二、选择题 1. 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2 ?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A. 实际偏差 B.基本偏差C.标准公差 3 ?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 ?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 ?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 ?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 基本偏差是()。A.上偏差 B.下偏差 C.上偏差和下偏差 D.上偏差或下偏差 5. 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个项目。 A. 8 B. 12 C. 14 D. 16 6 .垂直度公差属于()。A .形状公差 B.定位公差 C.定向公差 D.跳动公差 7 ?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 A.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 B.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C.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 8、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9、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A圆柱度B圆度C同轴度D线的位置度 10、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程度。 A.加工难易 B.配合松紧 C.尺寸精度

最新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 验

实验一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实验报告 仪器名称分度值 (μm) 示值范围 (mm) 测量范围 (mm) 器具的不确 定度(μm) 被测零件 名称 图样上给定的极限尺 寸 (mm) 安全裕度 A (μm) 器具不确定 度的允许值 (μm) 最大最小 验收极限尺寸 (mm) 基本尺寸 (mm) 最大最小 形位公差(μm) 素线直线度公差素线平行度公差 测 量 示 意 图 测量数据实际偏差 (μm) 实际尺寸 (mm) 测量位置Ⅰ—ⅠⅡ—ⅡⅢ—ⅢⅠ—ⅠⅡ—ⅡⅢ—Ⅲ 测量方向 A A' - B B' - A A-' B B-' 形位误差(μm) 素线直线度误差素线平行度误差合格性结论理由审阅

作图求直线度误差: 35 35 30 30 25 25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0 ⅠⅡⅢⅠⅡⅢ -B - B' A A' 35 35 30 30 25 25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0 ⅠⅡⅢⅠⅡⅢ B-' A-'B A

实验二用内径千分表测量孔径实验报告 仪器名称 分度值 (μm) 示值范围 (mm) 测量范围 (mm) 器具的不确定 度(μm) 被测零件名称 基本尺寸 (mm) 图样上给定的极限尺寸 (mm) 器具不确定度 的允许值(μm) 最大最小 安全裕度 A (μm) 验收极限尺寸 (mm) 最大最小 形位公差 (μm) 圆度公差 (μm) 测 量 示 意 图 测量数据实际偏差 (μm) 实际尺寸(mm)测量位置Ⅰ—ⅠⅡ—ⅡⅢ—ⅢⅠ—ⅠⅡ—ⅡⅢ—Ⅲ 测量方向 A A' - B B' - 圆度误差f0= (μm) 合格性结论理由审阅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汇编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 一、判断题 1.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2.公称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尺寸精度应越高。() 4.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5.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6.某尺寸的上极限偏差一定大于其下极限偏差。() 7.公称尺寸相同时,公差等级越低,标准公差越小。() 8.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9.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10.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公称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 11.尺寸公差通常为正值,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为负值或零。() 12.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相应取得越小。() 13.凡在配合中出现间隙的一定是间隙配合。() 14.被测要素只能是组成要素而不能是导出要素。() 15.无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 16.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17.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1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19.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应尽量越小越好。() 20.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公称尺寸一定相等。() 21.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 22.若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μm,配合公差为30μm,则该配合一定为过渡配合。() 23.方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要素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 24.表示过盈配合松紧程度的两个特征值是Xmin和Ymax。() 25.孔、轴配合中若出现很大的间隙,则说明孔、轴的精度很低。() 26.某一尺寸的公差带的位置是由基本偏差和公差的等级确定的。() 27.只要几何误差小于、等于形状公差,被测要素合格。() 28.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29.直线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30.只要孔和轴能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 31.代号为H和h的基本偏差都等于零。() 32.无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则尺寸的精度就相同。 33.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 34.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因而一个公差带基本偏差可能出现两个。() 35.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件的尺寸为合格。() 36.标准化是指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过程。() 37、只要误差在公差范围内,零件就合格。() 38、只有几何量合格才能保证零部件在几何方面的互换性。() 39、被测实际要素对其公称要素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 40、由加工形成的在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即为被测要素。()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课后答案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课后答案(第九版) M >1 Q.b aifli 0.筋?0.4. 0,?3*, L0* 1, 6, X B, 4.0, B. X10.13? 2E.40, (13,100> 解H製点r优先祸珂向两个方向无限疑伸,表中值乗以lOffJiE整》^?或负整》5后即可得隊ft十谨対琐值.(^皿17.6 ->7.5 10 解魁耍庖,參考衷2 h折収a块?殖是衷叩所&含的. 3-1乳的公#尺^D = SQmm>上ftft尺寸久?.-血燧加阿,下?限尺寸= 5tK035m/w ,求 孔的上《苇/?&*下舟矗他 m井■出孔去差带承童图' 帝£、==-□ = 50底7-50 = 0屈7 mm;Ei =0.“ - D = 50,025-50 = 0.025 mm; 7; = ES —Ei = 0.DK7 二(W25 = 0.062 mui; -37 一pm 1

ffl号公差代号?*ia£标冷公差另一??K僞垃横限何0(?ttA K合公差K合种类 O60H6 EI-O iTe-19 ES-+19 /祕7 1 Tj *3 2 niH洽 ?60<6 e?—10 IT5-I3 el—23 心严0 ? 30H7 81=0 IT7=21 0+2] J-35 2 T$ =34 过砒合 03Op6 fllM-22 rr6-i3 —36 Q50IUt BS=+12 IT8=39 EI=-27 3 T$ =B 4 过we合 Q60h7 08*0 IT7-25 >;?严27 eiWWT ES—S8 117-36 El—M 4 Tf -S7 tt?C合 OlOObe esM) ITR=22 ?—22 eistB El=0 ITW ES^+8 5 r^?i3 配合 O18b4 ■E IT4=6 ei^5 ?48UH tun 1T8知ES-+39 九y 6 过?配舍 O4fij87 ?kl2IT7-25 ?ITS 有一斟I ?的孔■输£合 ?公*尺寸D =25mm ?T\ = 2I/zm *Xg = +740. 心=+47/"? 试求代轴的极K?差、R合公差.并■岀孔辑公差带示童图.说明其思合种类? ?| .V^=2K X^--¥_=47X2-74=20/Z/^I, 0 =耳 + 町 M Xg - X? =74-20 = 54“E I T, =7>-7; =54-2I = 33;zmt £/ = 0| ES = £7 + 7^ = 330(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试题一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极限尺寸。 2.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为6.3μm,在零件图上标注为 6.3 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基轴制和__基孔制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基孔制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基孔制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基轴制制。 5. 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____准确性_____、 __平稳性______ 、_____载荷分布的均匀性____、___此侧间隙_____________ 。 6. 普通螺纹结合的基本要求为____开环___、___闭环_______。 7. 零件的尺寸合格,其___加工误差_____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8.公差原则分__独立原则____和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包括__包容要求__________、 ___最大实体要求____ 、__最小实体要求_____、__可逆要求______ 四种。 9. 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降低,公差数值逐渐增大。 二、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时,其配合性质为(B)。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2.公差带的大小由(C)确定。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3.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A)。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 4.基本偏差是(D)。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5.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C)个项目。A.8B.12C.14D.16 6.垂直度公差属于(C)。 A.形状公差 B. 定位公差 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习题及答案14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 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 +0.019 mm ,下偏差为 -0.019 mm 。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相同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浮动的 。 5.φ30 +0.021 0mm 的孔与φ30-0.007 -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 基孔 制 间隙 配合。 6.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0.05 。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尺寸 。 8.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过盈 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 间隙 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 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 最小实体状态 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 Φ9.972 mm 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 0.02 mm 。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 过渡 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基孔制 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 允许间隙或 过盈的变动量 ,它表示 配合精度 的高低。 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 Re 、 Ry 、 Rz 三项。 15. 含义是 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 的垂直度公差是 Φ0.1,且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 16.φ45+0.005 0mm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 ,φ50-0.050 -0.11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0.050 mm 。 17.完全互换是指 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做任何的选择;装配时不做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 18.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17μm ,最小极限尺寸是Φ47.958 mm 。 19.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 ,其ES= +0.100 mm ,EI= 0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卷及答案电子版本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 卷及答案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试题一 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1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极限尺寸 。 2. 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为6.3μm ,在零件图上标注为 ____________。 3.配合基准制分_基轴制和__基孔制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基孔制_。 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基孔制制,而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采用基基轴制制。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6.3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4.基本偏差是(D)。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5.标准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共有(C)个项目。A.8B.12C.14D.16 6.垂直度公差属于(C)。 A.形状公差 B. 定位公差 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 7.如被测要素为轴线,标注形位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B )。 A.与确定中心要素的轮廓线对齐 B.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C. 与确定中心要素的尺寸线错开 8. 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D )。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9. 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 A )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A. 圆柱度 B. 圆度 C. 同轴度 D. 线的位置度 10、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B)程度。 A.加工难易 B.配合松紧 C.尺寸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