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浅谈采暖通风设计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采暖通风设计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节能工程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建筑节能工程中,采暖通风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采暖通风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本文将就采暖通风设计在建筑节能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借鉴。
一、采暖通风设计在建筑节能中的重要性1.1 减少能源消耗建筑的采暖和通风系统是整个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
合理的采暖通风设计可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 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优化采暖通风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供暖和通风的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从而实现节能目的。
1.3 改善室内环境合理的采暖通风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使室内空气清新,温度舒适,有效提高室内环境品质,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舒适度有积极的影响。
2.1 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设施在采暖通风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设施至关重要。
比如在采暖系统中,选择高效的锅炉,采用地源热泵等能源节约型设备,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在通风系统中,采用新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设备,可以提高空气品质,减少通风损失。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设施,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
2.2 优化建筑结构和材料在建筑设计中,采暖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考虑建筑的结构和材料,尽可能减少冷热桥的存在,改善建筑的保温性能,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透光材料,可以增加室内的自然采光,减少室内照明的能耗,实现节能效果。
2.3 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建筑的采暖通风系统中,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能源消耗的精准控制,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因素合理调节采暖通风设备的运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4 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在采暖通风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根据气候条件合理设计建筑的采暖通风系统。
例如在寒冷地区,需要加强建筑的保温设计,设置地暖系统等措施;在炎热地区,需要采用合理的通风方式,减少室内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也越来越重要。
通风设计是我们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良好的通风设计可以为住户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
一、通风设计的意义在建筑设计中,通风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通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氧气和污染物的含量。
如果房间内不处于一个正常的通风状态,建筑物内部就容易产生不良气味、潮湿、有害气体和病菌等。
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住户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通风设计还可有效预防室内氧气含量不足导致的吸入性损伤和有害气体的辐射影响。
因此,通风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通风方式的选择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同时考虑到外部环境、使用功能和使用场所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
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风方式之一。
此方式利用窗户、门、隔板和风口等为住户提供室内外空气交换。
设计者可以设置不同尺寸和位置的窗户,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同时,在夏季,通过装置遮阳板、通风屋檐等设施,可以提高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方式优点明显,比如气流清新、成本低廉、不受电力限制等。
此外,自然通风方式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积聚,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2、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以通风设备为主要依托,通过设备的贩换作用达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在选定机械通风设备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需求和通风机械的性能。
机械通风装置有利于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干净度等因素。
在气候恶劣的时候,采用机械通风也能有效地避免污染物积聚,提高住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三、通风设计的关键点为了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设计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点。
1、设计合理的通风量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风量的大小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太小就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太大就会浪费太多建筑能源,增加建筑物的制冷、制热负荷和造价。
当代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

当代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变得愈发重要。
自然通风是一种可持续和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和布局,利用自然风力来实现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住宅的舒适性。
然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还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将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现状分析1. 当代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意义自然通风是一种传统的设计理念,能够有效地改善建筑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在当代,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日益增加,对自然通风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自然通风可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人工通风系统的依赖,同时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室内温度,提高居住舒适度。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至关重要。
2. 当代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
一方面,受到建筑规划和土地利用的限制,一些建筑无法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资源;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师和开发商更倾向于使用机械通风系统,认为自然通风方式难以控制和预测。
尽管自然通风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仍有待提高。
三、存在问题1. 缺乏对自然通风的充分认识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
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开发者对于自然通风的原理和效果并不清晰,导致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自然通风的潜力。
在建筑教育和培训中,对自然通风的相关知识也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2. 自然通风设计标准不足目前,我国对于自然通风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较少,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力。
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往往面临着如何计算自然通风效果、如何选择合适的通风口设计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自然通风设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3. 自然通风设计与建筑风格不协调在实际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设计往往与建筑风格不协调,导致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布局的不一致。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技术研究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技术研究在现代社会,建筑不仅仅是单纯的居住场所,更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建筑的通风技术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建筑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通风效果不佳,甚至有的建筑将自然通风排除在设计之外。
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研究自然通风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一、住宅建筑的自然通风技术概念自然通风技术是指通过设计建筑的通风结构,利用自然风力使空气在建筑内流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和节能。
与人工通风相比,自然通风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支持。
同时,自然通风还能给居民带来更为自然的通风体验,是一种环保、舒适的通风方式。
二、住宅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技术适用条件1. 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周围环境对自然通风技术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周围环境废气排放量大、噪音较高,不仅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也不利于通风。
同时,建筑周围环境的建筑高度、密度和朝向等因素也会影响自然通风效果。
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因素。
2. 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对自然通风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
建筑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应该布置在建筑的两个相对位置上,同时建筑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建筑物遮挡。
此外,建筑朝阳面宜设置防晒装置,减少太阳辐射对建筑室内温度的影响。
3. 建筑的通风结构:在建筑自然通风技术设计中,设计的通风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其特点在于可以依赖建筑本身,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通风结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建筑的需求,考虑出入口设计、天窗、空气净化器等方面。
三、住宅建筑自然通风技术的设计策略1. 合理控制通风口的位置和大小:在设计过程中,对通风口的位置和大小的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着合理、科学的原则,建筑师可以通过分析建筑周围的环境因素和居民的需求,确定通风口的位置、数量和大小。
2. 建筑物细节设计:在建筑物的细节设计方面,建筑师应该结合自然通风的原理进行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流线阻力。
基于节能的建筑自然通风设计探讨

传 统 的建筑 平屋 顶屋 面使 用砖 架空的 隔热 层隔 热 , 法利 用热压 主动 通 无 风。 设于坡 屋顶 的隔 热夹层 , 屋面受 太 阳辐射 时 , 在 夹层 内空气 温度 升高 , 热空 气沿着 倾 斜屋面上 升 , 冷空 气从 屋面 下檐 补充 , 热压及 风压 的作用 下形 成 自 在 然通 风 , 走了 太阳对 屋面 的辐 射 热量 。 带
3 、风帽 风 帽是 自然进 排风系统 的入 口或出 口, 利用风力 或温度差造 成的正压 或 它 负压 , 强进 排风 能力的 一种 装置 。风 帽可 以装在需 要局 部通风 的地方 , 加 也可 以装在 屋 顶上 , 促进 全面进 排风 。进风型 风帽 是在外 界风压 的作 用下 , 向内 能 部空 间引风 的风 帽。 点是 能利 用任何方 向吹来 的风 , 特 将室 外气 流导 向内部 空 间。排风 型 风帽是在 外界 风压 的作用 下 , 风帽本 身产生 负压 , 空间 内部 向外 从 排风 , 特点是 从任何 水平方 向吹来的 风作用在风 帽上 , 风帽都产 生吸力 , 向外排 风。 4 、附加 通风 窗 这 是 一种灵 活的解 决 自然采 光与 自然通风 矛盾的方 法 。有时建 筑表 面上 开的 采光窗 的面积虽 然满足室 内 自然 采光的要求 了 . 但在某个 时间段如 夏季 即 使将 窗户完 全打开也 无法满足 室 内自然通风的要 求 , 时可 以设计一些 附加通 这 风窗 。 他们 是不 透光 的保 温隔热 材料 制成 的 , 以 自由开 闭 , 可 平时 关闭不 用 , 在 室 内无法 满足 自然 通风要 求 时才 打开 使用 3 与 建筑 的 自然通风 相关 的几 个问题 l 自然通风 与机械 通风 相结 合 , 并不 是所有 建筑都将 自然通 风的设计 作为设 计考 虑的 重点 。 于一 些大 对 型的 体育 场馆 、 览馆 、 业建 筑等 , 展 商 由于 通风路 径较 长 , 空气流 动 阻力较 大 , 单纯 依靠 自然通 风不 足 以实现 自然通 风 同 时 , 些建筑 环境 、 筑功能 可能 某 建 对建 筑通 风有特 殊的 要求 , 如研 究所 或实验室 , 时需要考 虑机械通 风 。 这 因此 , 当我们为 建筑 的 自然通风 设计 寻找合 适的策略 时 , 要清楚 它可 能产 生的不 足 。 自然通风 与机 械通 风结合 设计 时 , 当使 自然通风 取得尽 可 能大的 成效 , 应 从而 节 省能 源 。 护环境 。 保 2 、风 的垂直 分布 带来 的 问题 风的 垂直 分布特性 使 中庭 、天井 等空 间 比较 容易实 现 自然通风 。但在建 筑 内部 , 果设 计有高度 较高的 中庭 , 囱效应使得 下层 热空气上 升, 往导致 如 烟 往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内外温度和风压差异,通过建筑结构和布局,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它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通风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常用的自然通风原理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自然冷却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自然冷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
通过利用夜间和清晨较为凉爽的温度,采取适当措施将室内热量排出,达到降温的效果。
建筑设计中常见的自然冷却方式包括:1. 屋顶通风:在建筑屋顶设置通风孔、排气扇等设施,利用自然气流将室内热空气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
2. 空气流动: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引导自然风流进入建筑内部,将热空气带出。
可以采用屏风、飘窗等设计元素来促进空气流通。
3. 水体利用:通过建造水景、喷泉等水体景观,利用水的蒸发和风的吹拂,增加室内的湿度并获得降温效果。
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在建筑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对电照明的依赖,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自然采光原理有:1. 大面积窗户:在建筑立面设置大面积窗户,使室内得到充足的自然光照,减少使用人工照明的频率。
2. 采光井:在建筑内部的核心区域或中庭设置采光井,通过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实现室内的自然采光,并促进室内的空气对流。
3. 庭院设计:合理利用庭院布局,使得自然光可以从外部透过庭院进入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源和舒适的视觉环境。
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进行室内空气对流,实现空气更新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它能够有效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包括:1. 垂直通风:通过楼梯间、通风井等垂直结构,在建筑内部形成气流,促进室内空气的对流。
2. 水平通风:利用建筑的布置、开放式空间设计等,形成自然的气流路径,将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室外。
3. 气窗设计:在建筑立面设置可开启的气窗,能够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实现空气流动。
简述自然通风特点

简述自然通风特点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交换的一种通风方式。
与机械通风相比,自然通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效能节能:自然通风不需要额外消耗电能,完全依赖于自然气流进行室内空气的更新,因此能够大大减少电力的使用,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少能源消耗的环保效果。
2.环保减排:由于自然通风不需要使用机械设备,不会产生噪音和空气污染。
相比之下,机械通风往往会伴随着机械设备的能耗和噪音污染。
自然通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自然通风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使室内气氛清新、舒适。
室内空气不会因为受到机械通风的干扰而变得干燥或潮湿。
自然通风能够有效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4.促进人体健康:自然通风能够有效排除室内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有助于保护呼吸系统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5.被动调节室温:自然通风可以通过调节室内外气流的流动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在夏季,通过合理开启门窗和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换气,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在冬季,通过限制室内外气流的流动,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室内的温暖。
6.增强室内外空气的交流:自然通风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流,有效降低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减少室内外空气的质量差异,使室内空气更加新鲜、舒适。
同时,室内外空气的交流还可以有效排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7.减少室内潮湿和霉菌生长:自然通风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减少室内局部湿度的积聚,防止霉菌的滋生。
室内干燥的空气流通可以防止建筑物内部墙壁和家具等受潮,降低了建筑维修的成本。
尽管自然通风具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自然通风对于建筑物的形状、朝向和位置有一定的要求。
建筑物的形状应该能够利用气流的动力来实现通风效果;朝向应该能够充分利用日照和自然气流的方向;位置应该远离污染源和噪音源,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风能利用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风能利用在建筑中的应用节能是当前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建筑节能成为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风能是一种广泛存在且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的节能效果。
本文将探讨风能在建筑节能方案中的应用,并介绍相关的施工技术和措施。
一、风能在建筑中的利用方式1. 风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可以应用于建筑中的电力供应。
传统的风力发电机通常是大型的机组,不适合安装在常规的建筑物上。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针对小型建筑的风能发电系统。
例如,可以通过在建筑顶部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通过捕捉和利用建筑物周围的气流来产生电能,以满足建筑内部的部分用电需求。
2. 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是利用建筑物周围的自然气流来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通风的一种方式。
通过设计建筑物的窗户、门窗等开口,合理布置建筑的布局,可以利用风力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放。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机械通风设备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3. 风能照明系统风能照明系统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用于建筑内部的照明设备。
通过安装风力发电机和储能设备,可以在风能充足的时候向建筑内部供电,提供所需的照明。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电力供应的依赖,还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照明效果。
二、风能在建筑节能施工方案中的应用措施1. 建筑外立面设计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利用风能进行能量回收。
例如,通过在建筑外墙安装风能收集装置,可以将风力转化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供应建筑内部的设备。
2. 通风系统的改进对于现有建筑,可以通过改进通风系统,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
例如,可以增加或优化建筑物的窗户和通风口,增加自然气流的进出口,提高通风效果,减少对机械通风设备的依赖。
3. 绿色屋顶的应用绿色屋顶是一种在建筑屋顶上种植植物的设计方式。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性,还可以利用植物的生长来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的关系摘要:风能与太阳能、生物能等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 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应当引起建筑师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自然通风的原理、作用等作了简单的阐述,介绍了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使在今后学习和相关工作中得以借鉴。
关键词:自然通风建筑节能关系
0 引言
风在古代人的观念中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之一。
长久以来,风(即空气的流动)已经被广泛地用来使室内变得凉爽和舒适,可惜有关这方面的许多传统技术和方式在工业革命后被抛弃了。
但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得到重视的今天,人们重新开始研究如何利用风来取得降低能耗的效果,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使室内人员感到舒适并保护他们的健康。
近年来,在对节能技术广泛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建筑师们在一系列建筑创作中做出了探索和实践,其中自然通风是一项成熟而低廉的技术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合理地加以使用。
1 自然通风概述
建筑内部的通风条件是决定人们健康、舒畅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通过空气更新和气流的生理作用对人体的生物感受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对室内气温、湿度及内表面温度的影响而起到间
接的影响作用。
自然通风最基本的动力为风压和热压。
通常的作法为利用建筑物外表面的风压,利用室内的热压,以及风压与热压相结合。
1.1 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所谓风压,是指空气流受到阻挡时产生的静压。
当风吹向建筑物正面时候,受到建筑物表面的阻挡而在迎风面上静压增高,产生正
压区,气流再向上偏转,同时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在这些面上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形成负压差,风压就是利用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力差,室内外空气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流动。
1.2 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
烟囱使室内的烟不用机械方式而有组织的排出室外,大大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这就是常说的“烟囱效应”(chimney effect)。
所谓热压通风,就是利用该原理,根据建筑内部由于空气密度不同,热空气趋向于上升,而冷空气则趋向于下降的特点,促进自然通风。
热压作用于进风和出风的风口高度差,以及室内外空气温度差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度差愈大,温度差愈大,则热压通风效果愈明显。
1.3 利用热压与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往往是热压与风压共同作用的结果,热压作用相对稳定,烟囱效应拔风的产生条件较容易实现,而风压作用常常受到大气环流、地方风、建筑形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
有不稳定性。
所以,当风压与热压同时作用的时候,还可能出现减弱通风效果的情况。
2 自然通风与节能
2.1 自然通风节能的原理
通风这一概念,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换热”与“换气”。
而从其方法来讲,亦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
由于强制通风的技术问题大多属于设备工种的研究范畴,即其所采用的方法,大多属于非建筑方法。
所以,自然通风节能将限制在“换气”这一范畴内,并侧重于如何通过建筑方法来减少采用强制通风之必要。
基于这样的考虑,用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加以分析,自然通风节能的原理如下:
⑴减轻形成负荷的作用因素的作用
⑵利用设备以外的作用因素
⑶降低要求条件
2.2 自然通风的节能方法
2.2.1控制作用因素的产生
⑴水蒸汽
除采暖和加湿之外,作为浴室,厨房以及其他燃烧器具的排气,可排出室外。
采暖可以使室内的各种物体或建筑部位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提高了空气的绝对湿度,只要进行采暖,这种现象就是不
可避免。
空气过于干燥,对于人的呼吸器官不好,但过分地使用加湿器加湿,又会有损于建筑物。
⑵尘埃和砂土
可以防止把尘埃和砂土带入室内,防止在室内产生尘埃,以及一旦有尖埃等落在地板上,可以防止它再次飞扬起来,并且,要防止其成为二次尘埃发生源。
⑶气味
对各种会产生不良气味的东西应予封闭,并对这些场所进行防臭处理或空气净化处理,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室内恶臭气味的“浓度”,从而减少使用通风设备的必要。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控制室内没有恶臭源。
2.2.2 控制气流的扩散和传播
对于散发在室内空气中的气味等作用因素,可以采取措施,防止气味从发生源向有人的地方传播。
污染空气的物质,在空气中传播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扩散”和“气流传播”两种。
⑴扩散的控制
大致来说,控制扩散的方法有两种,即“切断空间”和形成超过扩散速度的逆向气流。
关于逆向气流,将合并到⑵中介绍。
下面对切断空间加以简述。
只要把空间隔开密闭起来,气味或尘埃等污染空气的作用因素,就不会传播到其它空间。
但是,对于有污染源的空间,也需要采用
通风的方法,防止污染空气传播到其它房间里去。
具体来讲,可以采用减压的形式,使有污染源的空间形成负压。
⑵气流传播的控制
方法有两种,即不使空气产生气流及利用气流的方向性两种方法。
前言实际上属于⑴的内容,后者在可忽视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一般,可采用设置障碍物的方法,来改变风速和风向。
2.2.3 稀释
气味不达到一定的浓度,人不会有感觉。
另外,热气进入室内之后,室内的温度不发生一定程度以上的变化,也不会有影响。
关于其他作用因素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浓度不达到允许的最大限度,就不会成为通风的负荷。
如果作用因素在达到允许的最大限度之前就已停止发生,且散发出的物质已被吸附、排出或分解,就不需要再进行通风。
这一点与通过热来提高室内温度时的蓄热效果有些相似。
3 强化建筑物自然通风的途径
3.1 利用环境条件
3.1.1地形
一般说,每个地区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全年风玫瑰图和夏季风瑰图,这种风玫瑰图对建筑物的朝向的选择和房间的自然通风能力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必须注意的是,往往同一地区的风玫瑰图,由于各种具体条件的不同,使该地区的局部主导风向
与当地总的风玫瑰图所示的主导风向发生偏离,甚至出现相反的那象。
因此,在确定某一具体地段的主导风向时,还应对该地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3.1.2 树木
房间周围树木的布置位置往往也能在—定程度上引导风的方向。
当在沿房屋的长向迎风一侧植树木时,如树木在房屋的两端向外延伸,则可加强房间内的通风效果。
当沿房屋长向的窗前种植树木时,如果树丛把窗的檐口挡住,则往往会使吹进房内的风引向顶蓬去。
但如树丛离开外墙尚有一定距离时,则吹来的风有可能大部分或全部越过窗户而从屋顶穿过房子。
3.2 朝向、门窗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3.2.1 体形
一个简单的、畅开的长方形平面,并使其长向的前后两墙的窗户垂直于当地的夏季主导风,则是通风效果最好的一种平面布置形式。
当在这种平面内要求把房间进行分隔时,可尽量利用高窗、百页板等设施,以利于房间之间空气的对流,当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为门形或l形时,应尽可能使其凹口部分面向夏季主导风。
3.2.2 门窗
房间门窗的布置以及门窗的开启方法等对房间的通风效果也能起到极大的影响。
3.2.3朝向
当房间的朝向位置不能很好利用当地的主导风向进行通风时,也可设置一些不同型式的窗、遮阳板或“迎风墙”等,以设法把风更好地引导到房间里去。
3.2.4 其它
当设计的为多层建筑时,往往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把各层房间的空气通过楼梯井或走廓局部开设的金屑透空网格等引到顶层,通过屋顶排气天窗或排气孔或通风屋脊等排出屋外。
4 结语
自然通风是一种廉价的生态节能技术,建筑设计者应该从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到构造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仔细考虑自然通风,确保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的热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