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中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及预防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及预防作者:郭正华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8期郭正华祥云县人民医院外三科,云南大理 672100[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甲状腺手术中RLN(即为: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
方法 2008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我科接诊需做甲状腺手术病人201例,在这201例做甲状腺手术者中,12例甲状腺炎(桥本氏),53例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11例甲状腺癌,123例甲状腺肿(结节性)。
为了防范RLN损伤,在这201例做甲状腺手术者中,63侧(腺叶部分切除手术)经区域保护法(喉返神经)医治,158侧(腺叶全切除、腺叶次全切除)经解剖喉返神经疗法医治。
结果在这201例做甲状腺手术者中,63侧经区域保护法(喉返神经)医治,显现RLN损伤的有3侧(2/63,3.17%)。
158侧经解剖喉返神经疗法医治,显现RLN 暂时性伤损的有2例(2/158,1.27%)。
结论依照不同术式、病变特性选用预防RLN损伤的手段,可使RLN损伤明显减少。
[关键词] 喉返神经损伤;预防;甲状腺手术[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b)-0090-02喉返神经又称“RLN”,RLN损伤属于最常见的甲状腺术中重型并发症。
据临床统计,一般显现RLN损伤的概率为2%~3%,但是有时显现概率为14%。
倘若是单侧损伤,会引致病人饮水呛咳,说话时声音嘶哑。
倘若是双侧损伤,则会引致病人窒息、呼吸困难及死亡[1]。
因此防范RLN损伤是当前甲状腺手术的注意点。
2008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我科接诊需做甲状腺手术病人201例,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我科接诊需做甲状腺手术病人201例,男性37例,女性164例,年龄:15~79岁,平均:44.67岁。
在这201例做甲状腺手术者中,12例甲状腺炎(桥本氏),53例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11例甲状腺癌,123例甲状腺肿(结节性)。
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体会

膜 之 间 进 行 。先 结 扎 甲状 腺 中静 脉 ,然 后 紧 贴 腺 体 切 断 甲
状 腺 悬 韧 带 ,向 内侧 牵 拉 腺 体 ,在 侧 叶 背 面 找 到 甲 状 腺 下
( 收稿 2 1 — 52 ) 0 00 — 1
甲状 腺 手 术 中预 防喉 返神 经 损伤 体 会
徐 宏 立
河 南桐 柏县 人 民 医 院 桐柏 4 4 5 77 0
【 要】 摘
目的 总结 甲状 腺 腺 叶切 除 术 中显 露 喉 返 神 经 预 防 损 伤 的 经 验 和 体 会 。方 法
【 关键 词】 甲状 腺 腺 叶 切 除 术 ;喉 返 神 经 损 伤
【 图 分 类 号】 R 8 中 51 【 献 标 识 码】 B 文 【 章 编 号】 1 7 — 1 0 2 J ) 10 7 —2 文 35 1 (0 0 2 —000 6
甲状 腺 手 术 后 喉 返 神 经 损 伤 (eurn rn el ee rc r t ay g a n vr e l i r ,R N) 发 生 率 各 地 的 报 道 有 所 差 异 ¨ ] 一 般 为  ̄uy L 1 , 0 5 ~5 0 ,是 甲状 腺 手 术 中严 重 的 并 发 症 , 一 侧 损 . . ] 伤 后 出 现声 音 嘶 哑 ,双 侧 损 伤 后 造 成 不 可 逆 呼 吸 功 能 障 碍 , 严 重 影 响 患 者生 活 质 量 甚 至危 及 生 命 ,故 术 中 预 防 喉 返 神 经 损 伤 显得 非 常 重 要 。我 院 2 0—1 2 0 —7共 施 行 甲状 0 60 ~ 0 90 腺 腺 叶切 除术 6 8例 ,均 采 用 显 露 喉 返 神 经 的 方 法 ,仅 有 1 例发 生 喉返 神经 损 伤 ,报 道 如 下 。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及损伤预防

游 离时 ,切 除时牵拉 张力 不要过 大 ,防止 喉返神经 连同 甲
状 腺后被膜 一同切 除。⑤避免 超声刀直接 接触神 经或距离 神 经过近 切断组 织 ,以防热 力对神经 损伤 。Ma d e a等 报 道 由于超声刀头与喉 返神 经太近( 3 m) 约 r 而引起暂 时性 喉 a
[】 Ma d S i z Mia ,ta . ie —asse e k 3 e a S, hmi K, n miS e 1V d o si d n u t c s r ey fr t y od a d p r t y od dsae [1Bime u g r o h r i n a ah r i i ssJ. o d e P amaoh r 0 2 6 (u p ) 2 5 h r c te ,2 0 ,5 S p l 1 :9 —9 .
例 ( /1 ) 5 8。
1 2 手术方法 .
采 用气管 插管 全麻 。取 仰卧 位 ,头稍后
气 雾阻挡光 线及镜 头时可适 当放气 ,及 时退镜和 清洗擦拭 镜 头。④喉 返神经在 环 甲关节下 方入喉 ,当 甲状腺 已基本
仰 ,两 腿分 开 ,术者 站 在患 者两 腿 之 间。在 乳 沟 区胸骨
中 国 乡村 医药杂 志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及损伤预防
叶 晓明 洪 晓 明 周连 帮 滕 晓平 ( 波市鄞州第 院 350) 宁 二医 1 0 1
甲状 腺背 侧并显 露喉返 神经 。
笔者认 为 ,为避 免喉返 神经损伤 需做 到 以下几 点 :① 不做远 离 甲状 腺组织 的 甲状腺 下动脉 的集 束结 扎。在 分离 甲状腺 后部组织 时,上翻牵拉 甲状腺组织 的张力不要过 大, 以免造成神 经组织水 肿 。②充Hg,1 mmHg=0. 3 Pa 1 k o在 左 右 乳 3 晕 上边 缘做 切 口,于乳 腺前 皮 下置 入套 管 ,直 视 下用超
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及其防治

2020/8/14
1. 病理分型
甲状腺疾病的病理分类与手术中喉返 神经损伤有明显的关系。 甲状腺恶性组织易于向周围组织浸润侵 犯,造成了手术难度增大;同时,手术 范围增大,也增加了喉返神经损伤机会。
2020/8/Biblioteka 42. 手术术式和次数2020/8/14
2020/8/14
右侧非返性 喉返神经
CA 颈总动脉 VN 迷走神经 NRLN 非返性喉返 神经 Cartilage 甲状软骨 Trachea 气管
4.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1)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之间并不存在某 一恒定的位置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以下5种类型:
❖ 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前方 ❖ 喉返神经穿行于甲状腺下动脉两分支之间 ❖ 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后方
越靠头侧分支的机会越多 ❖60 %分布在甲状腺下极平面以上 ,与之距
离10.1±7.2mm。 ❖ 8%在甲状腺下极平面 ❖2 %在其平面以下与之距离8.6±5.5mm
2020/8/14
3. 喉返神经的变异
非折返性喉返部神经(nonreccurrent laryngeal nerve)
❖ 不常见,但却非常重要的变异,发生率为 0.39%-0.79%.
2020/8/14
一. 喉返神经临床解剖
❖喉返神经的行程 ❖喉返神经的分支及变异
喉返神经的分支 非折返性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
2020/8/14
迷 走 神 经 在 颈 部 的 分 支
2020/8/14
迷 走 神 经 在 颈 部 的 分 支
2020/8/14
甲状腺手术中的喉返神经保护

北京同仁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钟琦
喉神经保护的重要性
•喉神经: 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侧支
•喉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 呼吸、吞咽、发音障碍
✓初次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率约为0.5~3%
✓再次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率高达3~10%
喉神经解剖
手术中神经未能正确辨认而易损伤
位者,或可疑为非返性喉返神经者; • 已存在单侧喉返神经麻痹,对侧甲状腺需行手术者
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目前国外较普遍地使 用(40-50%);国内仅少数医院应用
喉返神经监测示意图
记录
刺激
气管 插管
记录电极
患者
参考电极
神经刺激探针
监测仪 连接装置
神经监测仪
神经监测 硬件
C2 术中神经监护仪
C2术中神经监护仪可支 持多达8通道。它具有 节省空间、可携带及方 便易用等特点。同时C2 术中神经监护仪既价格 合理又安全可靠。
•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
分支交叉处至甲状软骨下
易 损
角(神经入喉处)的区域为喉
伤 部
返神经最易受损的部位。 位
1. 从甲状腺下动脉总干深面通过(58.7%) 2. 从甲状腺下动脉分叉深面通过(16.4%) 3. 从甲状腺下动脉总干浅面通过(10.4%) 4. 从甲状腺下动脉分叉浅面通过(1.5%) 5. 从甲状 腺下动脉分叉中通过 (11.9%)
参考电极SDN Electrode Ground
EMG Electrode Mini Box
记录电极 SDN Electrode pair
单极刺激电极
重复使用单极刺激电极
重复使用单极刺激电极
一次性单极刺激电极
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岭南现代 临床外科 2 0 年 6 07 月第 7 卷第 3 L g nMoe Ci c r r, n 2 0 , o 7N _ 期 i r dm l i i S g yJ . 0 7 V 1 o nm n sn u e u . 3
术 中出血 。
1 . 麻 醉 方 式 3
31 喉 返 神 经损 伤 的原 因 .
喉返 神经与 甲状腺在 解剖 上关 系密切 。 右侧迷走 神经 绕过 锁骨 下动脉 、 侧迷 走神 经绕过 主动 脉 弓后返 回到颈 左 部形 成喉 返 神经 , 在气 管 食管 沟 内上 行 , 甲状软 骨 下角 于 的后方 进入 喉壁 。在 甲状 腺手 术 中 , 喉返 神经最 容易 损伤 的部位 是在 甲状腺 背后 , 自喉返 神经 与 甲状腺下 动脉 分支 交叉处 至 甲状 软骨 下角喉 返神 经进 入喉壁 处 , 一区 域亦 这
后 3个 月才恢 复 , 考虑 术 中钳夹 挤压 损伤 弓 起喉返 神经麻 f 痹。 另一 例则是 术后第 2天 出现声 嘶 , 经服药 治疗 和理疗 . 2个 月基本 恢 复 , 虑 为术后小 血肿及 瘢痕 收缩所致 。 考
3 8例 中出现 喉 返神经 麻 痹 2例 , 05 %。 7 占 .3 经药 物治疗 甲状 腺 良性 病变 手术 喉 返神 经损伤 与手 术方
20 2月 3 8例 甲状腺 良性病 变手术 临床 资料 。结 果 07 7
均可恢 复 , 永 久性 喉返 神经 麻 痹 、 声 、 吸困难 病 例 。结论 无 失 呼
中在处理 下极 上钳 时发现 患者 即声 音嘶 哑 ,即予松 钳 。 术
① 双侧 甲状腺 次 全切 除 : 颈前 低 领 弧形 切 口。 切开 皮
肤 , 体肿 大 明显者 分离皮瓣 , 腺 腺体 较小 者不 分离 皮瓣 。 结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附50例报告)

28 5
准海 医 药 》 2 1 00年 5月 第 2 8卷 第 3期
JH ahi d Ma 0 0.o. 8 N . ui a Me . y2 1 V I 2 . o3
甲状 腺 手 术 中喉返 神 经 损 伤 的预 防 ( 5 报告 ) 附 O例
许 向 东, 李
【 摘
一
平 , 日进 汪
胸廓上 I汇人头臂静脉 , S I 与气管前 壁有较 宽间隙, 与气管侧方
的喉返神经有更远的距 离 , 其问充满疏松组织。续上述 操作 , 将甲状腺 向内上方牵引 , 以蚊式钳 在 甲状腺 下动脉进入 甲状 腺处 的下方作 数次短距离纵 向分撑动作 , 将疏松组织分 开, 则
极 易 暴露 喉 返 神经 , 喉 返 神 经 向上 紧贴 甲状 腺 后 壁分 离 , 顺 可
贴甲状腺 固有筋膜由外 向内紧贴 两层 被膜之 间进 行分离 , 在 固有筋膜上结 扎切断小血管分支 , 将结扎血管 、 松结缔组 织 疏
连 同外 科 包 膜 一 并 推 离 甲 状 腺 , 与 上 下 极 的 处 理 相 接 续 。 并
13 手术方 法 .
甲状腺 次全切 除 2 7冽, 中 3例行 双侧 甲 其
侧 后 方 寻 找 。 喉返 神 经 行 走 于 甲 状 腺 外 科 包 膜 背 侧 , 们 在 我 甲状 腺 手 术 中 , 理 中静 脉 、 下 极 血 管 后 , 甲状 腺 内 翻 , 处 上 将 紧
12 麻 醉方 法 .
麻醉 采用 颈神 经丛阻滞麻 醉 1 , 2例 气管插
管全麻 l , 9例 颈神经丛阻滞麻醉 +气管插管全麻 1 。 9例
状腺次全切除 ; 一侧 甲状腺腺叶切除 t 例 ; 1 甲状腺肿块切除 9 例, 其中 l 甲状癌术后复发 , 例 再次手术 ; 一侧 甲状腺 全切除 , 对侧 甲状腺次全切除 3例。术 中均常规解剖暴露喉返神经。 14 手术结果 . 本组病例 中, 进行 各类 甲状 腺手术共 5 O例 , 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 损伤 1 , 例 甲状癌术后复发再 次手术 者 , 术后声音嘶哑 , 术后 3个月内恢复 , 随访 6个 月内恢复正常发
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研究

严重并发症 , 可严重影 响患者 的工作和生 活, 尤其是在 甲状腺 再次 手术 时 , 喉返 神 经损伤 的发 生率更高 。因此 , 外科 医师应 高度重视 甲状腺 手术 时喉返 神经 损伤 的
预 防和 处 理 。本 文 主 要 探 究 甲状 腺 手 术
仍未恢复 , 发音 不满 意或无 进 步者 , 则 以
CH } NE SE C0 MI V I UN| TY D oC T O RS
论著 衔 床论坛
甲状 腺 手术 中 预 防 喉 返 神 经损 伤 的 研 究
刘 宝剑
差 。另外 , 即使单 侧 喉返神 经 损伤 , 亦 可 产生相 当 于 3 0 % 气管 狭 窄 的通 气 障碍 , 且此类患 者易 于发生 感染 和心脏 应激 反 应 。因此认 为 , 甲状腺手术后立 即出现声 嘶者 , 除术 中曾显露 喉返 神经 全程 , 证 明
缘 有 一 定 距 离 。为 防 止 切 除 后 甲状 腺 内
神 经 损 伤 的 易 发 部 位 及 原 因 喉 返 神 经 损 伤 常 发 生 于 甲 状 腺 软 骨
下角与神经跨 过 甲状 腺下动 脉之 间 的部
位, 特 别 是 在 其 行 程 的 1 / 3 , 甲 状 软骨
也会影响声带功能 。笔者经验 , 首次手术
或牵拉 。
神经损伤手术 修复 的关 键在 于准确 无损
地 寻 找 出 喉 返 神 经 。首 次 手 术 时 , 由于 解 剖关系改变 , 加上组织 粘连 , 水肿 , 给 寻 找
深, 在神经进入 下咽缩肌的附近将其钳夹 或缝 扎。手术治疗 2 5例神经 均为机械性 损伤所致 。
点。
中喉 返 神 经 损 伤 的 预 防 和 方 法 , 以 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手术中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预
防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
方法对88例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无喉上神经损伤病例发生,喉返神经暂时性功能损伤1例(1.14%)。
术后3周恢复正常。
结论熟悉喉上、喉返神经的解剖,精细的手术技巧,可有效防止甲状腺手术中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的损伤。
【关键词】甲状腺;喉上神经;喉返神经;损伤
由于甲状腺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且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分别与甲状腺上、下动脉关系密切,若术中不慎损伤神经,将影响病的发音。
200001~200901我们共进行甲状腺手术88例,在熟悉解剖学的基础上,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8例中男35例,女53例,年龄28~72岁。
巨大甲状腺腺瘤,患侧腺叶全切28例。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患侧腺叶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侧腺叶大部切除24例,其中10例为
再次手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一侧腺叶全切、对侧腺叶大部切除18例。
原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双侧腺叶大部切除18例。
1.2 甲状腺的显露 (1)全麻下肩部垫高,头部后仰,使下颌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
(2)在胸骨上缘一横指处作与皮纹平行的横弧形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内缘。
(3)在颈阔肌下游离皮瓣,上达甲状软骨切迹,下至胸骨上窝和锁骨上缘,并向四周牵开固定。
(4)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将该肌与带状肌分离,直视下在带状肌中下1/3处缝扎颈前浅静脉的远近两端,在缝扎线之间逐层切断带状肌直至甲状腺外科被膜,在内、外被膜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游离带状肌群,上至舌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并向上、下牵开固定。
此时,整个甲状腺的轮廓便清晰的暴露在手术野内。
1.3 甲状腺叶的游离充分游离甲状腺叶,使其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甲状腺上、下极的显露,在操作时,既不易损伤有关血管造成出血,又便于保证相关神经不受损伤。
我们的具体方法是:(1)紧靠峡部上缘切断结扎锥体叶(若为癌肿,应将锥体叶切除),显露峡部上缘的气管前筋膜。
(2)紧靠峡部下缘切断结扎气管前的脂肪组织和血管,显露峡部下缘的气管前筋膜。
(3)将峡部从气管前筋膜游离,紧靠两侧腺体内侧用7号线结扎(缝扎),在两线间切断峡部,使气管前壁完全暴露。
(4)紧靠甲状腺上极内侧腺体的前方用小弯钳分离、切断、结扎甲状腺悬韧带。
(5)用食指轻柔的在甲状腺内、外被膜间作钝性分离(囊外操作法),游离拟切除的腺叶并向内牵拉,显露并结扎、切断甲状腺中静脉。
此时,甲状腺腺叶除了和气管侧方的筋膜及甲状
腺上、下动脉有牵连外,基本处于游离松弛状态。
1.4 喉上神经损伤的防范措施喉上神经来自迷走神经,多数位于甲状腺上动脉主干的后内方,距上极3~4mm,仅少数在甲状腺上动脉的分支之间通过。
如在距上极较远处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或连同周围组织大块钳夹结扎或二次手术因粘连严重解剖关系不清或处理上动脉不慎引起出血时盲目钳夹止血等,均可引起喉上神经损伤。
内侧支(感觉支)距甲状腺上动脉较远,分布在喉黏膜上,一旦损伤可引起饮水呛咳。
外侧支(运动支)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同行,支配环甲肌,一旦损伤,引起声带松弛,音调变低。
临床上常见的损伤发生在外侧支,只有甲状腺上极位置很高时,才可能损伤内侧支。
因此,我们同意在手术中不需常规解剖暴露喉上神经的观点[1]。
具体措施是:(1)紧靠甲状腺上极作牵引线并向下牵拉,充分显露出甲状腺上极及血管。
(2)用“花生米”将上极周围疏松结缔组织推开,显露上血管,远离环甲肌,紧贴上极结扎,切断上极血管。
(3)腺体较大,上极位置过高时,可以紧靠腺体逐一分别结扎上血管诸分支,不必勉强处理血管主干。
若为良性疾病,可先用小弯钳从上极腺背面穿过,引出一根7号线,将上极甲状腺组织结扎、离断,保留少许上极的甲状腺组织。
本组尚未发生喉上神经损伤病例,说明这些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1.5 喉返神经损伤的防范措施喉返神经亦来自迷走神经,白色有光泽,质地柔韧,直径为1.5~2mm。
沿气管食管沟内或前面上行,于甲状软骨下角的后方入喉,入喉前(或后)分成前后两支,支配声带
的内收和外展。
若喉返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单侧或双侧等,可引起声嘶、失音甚至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左侧喉返神经解剖位置较为恒定,且在食管气管沟内前方的表浅部位,右侧神经则靠近气管后方,位置变化较多。
神经损伤的原因除了术者不熟悉其解剖特点外,主要是盲目钳夹、结扎甲状腺下血管,或甲状腺下极周围组织游离过深或缝扎过深。
在用止血钳做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的标志线时,若过度向后深入腺体背面,亦可能伤及喉返神经。
本组仅出现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功能损伤(1.14%),且为二次手术者,发生几率显著低于文献资料,我们的防范措施为:(1)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精细手术操作,不盲目大块组织钳夹、切断和结(缝)扎。
(2)在甲状腺下极做缝线,向上内牵拉腺体,充分显露腺体下极,紧贴甲状腺组织,即在真被膜的表面分别结扎、切断甲状腺最下静脉和下动脉的分支,不结扎其主干,同时保留后被膜,在真被膜囊内切除腺叶(甲状腺囊内结扎法)。
(3)除甲状腺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巨大甲状腺腺瘤和胸骨后甲状腺肿等行腺叶全切除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外,对腺叶部分切除者不去显露神经。
甲状软骨下角与喉返神经的解剖关系恒定,是寻找该神经的可靠标志,从该标志前下方约5mm处开始向前下方解剖1~2cm,可发现喉返神经分成两支(或一支主干)入喉,然后将该神经连同甲状腺外被膜一起从腺体背侧全程游离下来,直至所被切除的腺叶完全与喉返神经分离。
(4)在二次手术的病例中,由于组织粘连,喉返神经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条状的结缔组织粘连被离断,故必须小心辨认并把其从腺叶侧背面游离下来,不要随意加以离
断。
2 结果
本组88例甲状腺手术,未发生喉上神经损伤。
仅出现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功能性损伤(1.14%),为二次残留腺体切除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人,手术结束后发现声音嘶哑,术后3周恢复正常。
3 讨论
由于甲状腺血供丰富且与颈部重要血管神经相毗邻,在施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时可发生喉上、喉返神经损伤。
据文献资料报道,喉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3%~4.3%,通常在1%左右,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3%~10.7%,通常在2%左右,若为二次手术,可达14.3%[13]除了双侧喉返神经同时受损可引起失音及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后果外,喉上神经损伤或单侧喉返神经损伤一般不会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对于完全依赖自己发音的人,特别是教师、播音员、演唱者等却是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有:(1)术者未掌握甲状腺与其相毗邻的神经血管的解剖特点。
(2)神经在解剖上发生变异或二次手术时由于粘连位置发生变化。
(3)操作粗疏,盲目结扎组织或止血。
(4)术后局部水肿或血肿的压迫。
为此,我们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有效的防止和降低了神经损伤的发生率:(1)熟悉甲状腺及与之毗邻血管神经的解剖。
(2)良好的麻醉(全身麻醉)。
(3)布帘状带状肌切断与游离,使整个甲状腺的轮廓清晰显露在手术野内。
(4)依次切断结扎峡部、悬韧带、甲状腺中静脉,使甲状腺叶充分游离并处于较
松弛的状态,以利甲状腺上、下极的充分显露和处理。
(5)甲状腺囊内结扎上、下极血管,既可预防出血,又可防范神经损伤。
(6)在甲状腺真被膜囊内切除腺叶并保留后被膜。
(7)遇到创面出血时,不要盲目钳夹、结扎,可先用纱布压迫数分钟,确认出血处无神经后再小心结扎。
(8)喉上神经不需要常规显露。
但对甲状腺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状腺肿及巨大腺瘤等施行腺叶切除时,必需常规显露出喉返神经,其中以甲状腺软骨下角为标记寻找神经的方法较为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盛国胜.喉上神经损伤的预防[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3)10:605.
[2] 赵铭,孟昭忠.甲状腺肿瘤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研究[J].普外临床,1997,(12)3:176.
[3] 王陆林.普通外科手术意外与并发症[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