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部分市售食品中糖精钠和甜蜜素的调查分析
食品安全状况分析报告

食品安全状况分析报告•相关推荐食品安全状况分析报告(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食品安全状况分析报告(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食品安全状况分析报告1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健康食品,在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20xx年开发区食品安全办公室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食品飞行抽检。
今年的食品飞行抽检覆盖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酱腌菜、肉制品、粉丝、干货、膨化食品、水产品、糕点、乳制品、茶叶、调味料、面条、蜜饯、消毒餐具等十几大类;抽检范围涵盖全区主要的大超市、卖场、批发集贸市场、街道作坊、零售商铺和宾馆酒店,共抽取各类食品合计503个批次,其中合格批次数为458,不合格批次数为45,总体合格率为91%。
为更真实的体现辖区食品安全状况,在不同时间段有针对性的对特定食品展开了突击抽查,现将情况分析如下:5月上、中旬,在辖区小吃店和集贸市场抽查了12个批次的米粉和10个批次的热干面食品,主要对其中的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汞、镉、亚硝酸盐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其中11个批次的米粉样品和9个批次的热干面产品因微生物超标不合格,米粉和热干面的合格率分别只有8.3%和10%,这主要是因为米粉、热干面营养丰富、水分含量较高,在温度较高时易滋生微生物,因此对生产、运输和保藏的条件要求较高,而本次飞行抽检中抽查的几家小吃店和集贸市场的摊贩中在售卖过程中没有进行冷藏,直接放在外面,并且直接用手接触,很容易滋生微生物,说明部分小吃店和集贸市场的从业人员质量意识还有待提高,并且售卖的场所环境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5月下旬,在辖区集贸市场内抽查了12个批次腐竹、11个批次干粉丝产品,主要进行了二氧化硫项目的检测,其中腐竹不合格批次数1个,合格率为91.7%,干粉丝全部合格。
某市市售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检出含量与超标情况分析

某市市售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检出含量与超标情
况分析
市售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检出含量和超标情况是一个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下面将对市市售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检出含量和超标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抗菌和防腐。
然而,苯甲酸的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据研究,苯甲酸超标摄入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
因此,人们对市售饮料中苯甲酸检出含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针对市市售饮料的苯甲酸检测结果,可以对超标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食品安全措施。
其次,山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水果和果汁中的有机酸,也是市售饮料中常用的酸味剂。
虽然山梨酸没有经过严格的毒性研究,但超量摄入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据相关研究,山梨酸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肠胃不适、酸中毒等问题。
因此,市售饮料中山梨酸的检出含量也需要加以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食品安全措施。
最后,糖精钠是一种低热量的人工甜味剂,被广泛用于市场上的无糖或低糖饮料中。
然而,糖精钠的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表明,糖精钠可能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并与一些癌症的发生有关。
因此,在市售饮料中,糖精钠的检出含量也需要加以关注,并采取措施确保其安全性。
综上所述,市市售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检出含量和超标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市场上饮料的安全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食品安全措施,以保障公众的健康。
同时,相
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市售饮料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市场上的饮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糖精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糖精钠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糖精钠的鉴定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糖精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甜度高的特点。
在酸性条件下,糖精钠会分解产生糖精,糖精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具有甜味。
本实验通过加入酸性溶液,使糖精钠分解,观察其溶解情况和颜色变化,从而鉴定糖精钠的存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糖精钠、无水硫酸铜、盐酸、蒸馏水。
2.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
四、实验步骤1. 取少量糖精钠置于试管中。
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使其溶解。
3. 向溶解后的糖精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
4.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出现蓝色,则说明糖精钠已溶解。
5. 用滴管吸取少量盐酸,滴加至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6. 若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则说明糖精钠已分解产生糖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加入无水硫酸铜后,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糖精钠已溶解。
在滴加盐酸后,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说明糖精钠已分解产生糖精。
2. 结果分析:糖精钠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产生糖精,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鉴定糖精钠的存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鉴定了糖精钠的存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糖精钠的鉴定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接触。
2. 在滴加盐酸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溅出。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以便及时得出实验结论。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糖精钠的鉴定,使我们更加了解糖精钠的性质和用途。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操作方法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此次实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添加剂污染事件及分析技术

食品添加剂污染事件及分析技术一、概述食品添加剂行业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在近一、二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
二十年来,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很大发展,并作为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料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
对改善食品色、香、味、形;调整营养结构;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滥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时有报道,在食品中添加禁止加入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屡禁不止。
食品添加剂已经和化肥、农药、重金属、微生物等污染源一起被列为食品污染而成为社会、政府、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一)滥用添加剂引发的食品污染事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各种化学制品的使用越来越密切相关。
然而,必须引起关注的是,近年来非食用化学品在食品加工中被滥用和食品添加剂超标使用等问题十分严重,已成为威胁消费者健康的公害和隐性杀手。
一些非食用化学品在食品加工中的滥用甚至成为一些造假者赖以发财的“秘方”,由此引发的一些食品污染、中毒事件骇人听闻。
1998年元月,山西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白酒,大量批发、零售,造成多人伤残、死亡,引发了山西假酒大案。
2000年10月,河南原阳县不法分子在大米中掺入“工业基础油”,冒充优质米,引发了一场全国紧急追查有毒大米事件。
“工业基础油”还被不法分子用来加工饼干和芥末油。
2000年12月,湖南岳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查获了绝迹百余年的“阴光茶”,这种在低档茶叶中掺入滑石粉、化学颜料、白蜡等有害物质制成的茶叶,由1886年皖南不法茶贩“首创”,外表酷似高档毛尖。
2001年年初,某市质监局对市场27个面粉品种进行质量抽查,其中22个品种增白剂超标,有的甚至超标一倍以上。
而增白剂的化学名称叫“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损害人体肝脏的化学物质。
另据报道,在猪饲料中过量添加用于促进生长和提高瘦肉率的化学物质“盐酸克伦特罗”,从而对人体造成二次中毒,这一问题也已受到媒体的关注。
2023年甜蜜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甜蜜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甜蜜素是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和药品等行业。
本文将对甜蜜素行业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甜蜜素行业市场概述甜蜜素是一种无热量、高甜度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
目前,常见的甜蜜素主要有蔗糖醇、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苯丙氨酸甲酯等。
甜蜜素的特点是甜度高、热量低,使其成为许多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
二、甜蜜素行业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甜蜜素市场规模巨大,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甜蜜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甜蜜素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2. 市场竞争甜蜜素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多个品牌的甜蜜素产品。
目前,全球甜蜜素市场的主要品牌有迈克斯、赛诺菲、安赛蜜、蔗糖醇等。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广告宣传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3. 市场供应链甜蜜素市场的供应链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终端销售商等。
目前,国内外甜蜜素市场的主要生产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等地。
供应链上的环节紧密配合,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甜蜜素行业市场需求分析1. 国内市场需求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中国甜蜜素市场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消费者对低糖食品的需求量大,使得甜蜜素市场的增长受到推动。
2. 国际市场需求全球甜蜜素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欧洲和北美地区是甜蜜素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但随着新兴市场的增长,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四、甜蜜素行业市场前景展望1. 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甜蜜素作为一种低热量的甜味剂,将继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 新产品的推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甜蜜素行业也会出现更多新产品的推出。
例如,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天然甜蜜素的替代品,具有更健康的属性,这将为甜蜜素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食品中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食品中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一些添加剂的使用不仅能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和质感,还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但是,如果添加剂的用量不合理或者质量不达标,就会对消费者造成威胁。
因此,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和分析已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是四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
然而,这些添加剂的毒性和致癌性已被证实,并被列为预防类致癌物。
因此,开展这四种添加剂的检测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食品中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方法,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指导。
3. 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1)总结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和规定标准。
2)选取适当的食品样品,制备样品并进行预处理。
3)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
4)优化检测方法的参数,确定检测极限、可重复性和精密度。
5)对不同样品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2 研究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应用和检测方法。
2)样品制备和处理法:选取不同种类和类型的食品样品,按照相关方法制备标准的样品,并采用适当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净化和提取。
3)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样品检测,采用不同的检测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
4)统计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和推动作用,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提供分析结果,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本研究将面向消费者,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和添加剂问题的关注和认识,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和加强相关监管提供思路和借鉴。
基于食品中甜蜜素的应用及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106实验研究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会让食品的口味变得更加独特,从而使食品更受大众欢迎。
甜蜜素作为一种常见的甜味剂,在目前的食品生产中被广泛地利用。
分析甜蜜素的应用现状发现,其虽然能够改变食品的口味,使食品更受大众欢迎,但如果食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过多,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非常显著的危害。
基于危害控制的需要,强调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具有必要性,所以对现阶段具有突出检测效果的几种食品甜蜜素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意义显著。
1.气相色谱法在食品甜蜜素检测实践中,气相色谱法的具体利用有突出价值。
就概念理解来看,所谓的气相色谱法具体指的是以惰性气体为载体将样品带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的色谱法。
这种方法在现阶段食品检测中被广泛地利用,能够检测出多种食品添加剂,所以其是目前甜蜜素检测的主要方法。
1.1材料与方法气相色谱在食品甜蜜素及检测实践中进行应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在检测的过程中,具体使用的材料包括仪器、试剂和试样等,所以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需要准备检测过程中的各类仪器、需要使用的试剂以及具有标准性的试样。
在材料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的具体使用做讨论,强调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分析,比如材料的具体使用方法、试剂的用量等等。
总之,要想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甜蜜素,必须要基于材料问题的解决和方法专业性的考虑,强调相应的准备工作。
1.2色谱条件色谱条件对最终的检测结果显示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对色谱条件进行规定。
基于检测实践做分析可知,在气相色谱法的具体利用中,色谱条件需要满足如下标准:色谱柱毛细管柱db-1701(30×0.25mm×0.25μm);柱温:70℃;柱流量:1.5mL/min;气化温度:200℃;进样方式:分流,具体的分流比为10∶1;检测器fid250℃:氢气401.5mL/min,空气400mL/min,尾吹15mL/min。
1.3测定方法确定了材料和色谱的条件,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便是进行测定。
甜蜜素在功能性糖果中的应用及其对糖果品质的影响评估

甜蜜素在功能性糖果中的应用及其对糖果品质的影响评估糖果作为一种受人们喜爱的甜食,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功能性糖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其中甜蜜素在功能性糖果中的应用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甜蜜素在功能性糖果中的应用,并对其对糖果品质的影响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甜蜜素的性质和种类。
甜蜜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它能赋予食品甜味,常用于替代糖类来降低热量,并且在功能性糖果中具有多种应用。
常见的甜蜜素有三种,分别是糖精、阿斯巴甜和赤藓糖醇。
它们的特点是甜度高,热量低,并且在一定浓度下不引起血糖上升。
甜蜜素在功能性糖果中应用广泛,对糖果的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它可用于调整糖果的甜度。
相较于传统的糖类添加剂,甜蜜素的甜度更高,可以以较少的用量给予糖果足够的甜味。
这对于功能性糖果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大部分功能性糖果在保持口感的情况下需要降低糖分含量。
甜蜜素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功能性糖果的甜味感。
其次,甜蜜素在功能性糖果中还能提供多种口感和口感模拟效应。
不同种类的甜蜜素在糖果中的应用可以模拟出不同的口感,例如糖精和阿斯巴甜在一定浓度下会产生微苦的感觉,而赤藓糖醇则具有结晶的效果。
这些口感的调整可以丰富糖果的口感体验,使功能性糖果更具吸引力。
此外,甜蜜素对糖果的保鲜和防腐作用也值得关注。
糖果中常含有高含糖量的原料,在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甜蜜素作为一种防腐剂,可以有效地延长糖果的保质期,降低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糖果品质下降的风险。
然而,甜蜜素在功能性糖果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首先,部分人群对甜蜜素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研发和生产功能性糖果时,需要对甜蜜素进行充分的安全性评估,确保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甜蜜素的长期摄入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在功能性糖果中使用甜蜜素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摄入限量来控制。
为了评估甜蜜素对糖果品质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部分市售食品中糖精钠和甜蜜素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黑龙江省部分市售蔬菜酱腌制品、烘烤/炒制坚果与籽类和水果蜜饯类食品中糖精钠和甜蜜素的使用状况。
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5009.28-2003和gb/t5009.97-2003分别对3类食品中糖精钠和甜蜜素进行检测。
结果:共检测3类食品样品136份,糖精钠的合格率为92.6%,甜蜜素的合格率为100.0%。
结论:蔬菜酱腌制品食品中仍有个别产品糖精钠超标,应加强监测和安全管理。
【关键词】食品;糖精钠;甜蜜素;食品添加剂
an investigation of sodium saccharin and sodium cyclamate in sold food from heilongjiang-province’s market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ion sodium saccharin and sodium cyclamate in sauced/salted vegetables,
baked/fried nuts and seeds and fruit preserves food from the marke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method sodium saccharin and sodium cyclamate in samples were detected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s methods gb/t5009.28-2003 and
gb/t5009.97-2003,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sodium saccharin and sodium cyclamate in 136 food samples were detected. the qualified rate of sodium saccharin in food is 92.6%, and sodium cyclamate is 100%. conclusion the sodium saccharin in
several sauced/salted vegetables products was unqualified, and the monitoring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words】 food; sodium saccharin; sodium cyclamate; food additive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0172-02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越来越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甜味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大类,目的是增加食品的甜度和品味,其中糖精钠和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两种合成甜味剂在食品中的使用最为广泛。
动物实验表明,糖精钠和甜蜜素能促进膀胱癌的发生[1,2],长期过量的摄入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国家对糖精钠和甜蜜素在不同类别食品中使用最大量做出严格规定[3]。
本文对糖精钠和甜蜜素在黑龙江省部分食品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购买自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超市、食品商店、农贸市场等居民主要消费点所售3类食品:蔬菜酱腌制品、烘烤/炒制坚果与籽类和水果蜜饯类,共136份。
1.2 检验方法:食品样品中糖精钠采用国家标准
gb5009.28-2003第一法液相色谱法[4]进行检测,甜蜜素按国家标
准gb5009.97-2003第一法气相色谱法[5]进行检测。
1.3 评价标准:按国家标准gb2760—2007中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标准对监测样品进行评定。
2 结果
2.1 食品样品中糖精钠检测结果:在136份检测食品样品中,糖精钠检出样品67份,检出率49.3%,超标样品10份,总体合格率为92.6%(表1)。
超标样品均为蔬菜酱腌制品,最大检测值为0.52 g/kg。
国家规定蔬菜酱腌制品中糖精钠最大使用量为0.15 g/kg,最大检测值是国家限量值的
3.5倍。
按不同采样地对检测食品样品中糖精钠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检出率从低到高依次为超市、农贸市场、食品商店,分别为90.8%,94.4%和95.2%。
超标样品中8份购买自超市,超市样品不合格率为9.2%,其余2份分别来自农贸市场和食品商店。
2.2 食品样品中甜蜜素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甜蜜素检出食品样品73份,检出率5
3.7%。
甜蜜素蔬菜酱腌制品、烘烤/炒制坚果与籽类和水果蜜饯类3类食品中的检测值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中最大使用量,合格率为100.0%。
3 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136份蔬菜酱腌制品、烘烤/炒制坚果与籽类和水果蜜饯类食品中普遍使用糖精钠和甜蜜素。
甜蜜素的合格率为100%,表明上述3类食品中甜蜜素的使用情况较好。
糖精钠的总合
格率为92.6%,超标食品集中在蔬菜酱腌制品,蔬菜酱腌制品中糖精钠超标率为83.3%,略高于与其他地区酱腌菜糖精钠监测结果[6,7],但是最大检测值是国家限量标准的3.5倍,表明某些酱腌菜生产企业为了增强产品的口感或降低生产成本,甚至没有严格生产控制程序,盲目违规加大糖精钠的使用量,长期食用将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此外,从样品采集地分析,10份糖精钠含量超标样品中8份来自超市,超市采集样品糖精钠的合格率为90.8%,低于其他样品采样地。
可见应保持对超市销售食品卫生状况的警觉并加强其销售食品的监督和监测。
针对上述食品中甜味剂的使用情况, 建议对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进行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普及, 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合成甜味剂等添加剂在安全使用量范围内使用和食用;食品生产企业了解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甜味剂的用量及使用范围的控制管理, 鼓励使用新型天然甜味剂,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食品监督部门应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监督力度,定期对各类市售食品进行监测,对不合格食品进行销毁处理并作出处罚,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j. m. price, c. g. biava, and b. l. oser et al. bladder tumors in rats fed cyclohexylamine or high doses of a mixture of cyclamate and saccharin. science. 1970, 167(3921):
1131-1132
[2] f.j.c. roe, l.s. levy and r.l. carter. feeding studies on sodium cyclamate, saccharin and sucrose for carcinogenic and tumour-promoting activity. food and cosmetics toxicology. 1970, 8(2):135-4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5-26, 67-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5009.28-2003食品中糖精钠
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223-3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t5009.97-2003食品中环已基
氨基磺酸钠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687-93
[6] 吴春峰, 刘弘, 吴燕等. 上海市售酱腌菜中苯甲酸、糖精
钠检出情况调查.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7, 19(2):83-84
[7] 胡建英, 李倩, 陈涛. 2010年银川市售酱腌菜中防腐剂和
糖精钠含量分析. 宁夏医学杂志. 2010,32(11):1072-3 作者单位:150030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