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草药汇总
中兽医学中草药及方剂常识Ⅱ

方中起调和作用的或将药物引达病所的药 物。如牛膝、桑枝、甘草。
精选ppt
24
三、方剂的加减变化
1.药味的加减 主证未变时,随兼证的多少而
加减药味。
2.药物配伍的变化 方剂中主药不变而与之
配伍的其他药物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也可
造成方剂主治功能的改变。如:
黄连 + 吴茱萸—左金丸 肝炎前期
五味中,辛、甘(淡)味属阳,酸(涩)、
苦、咸味属阴。
精选ppt
3
2.五味的作用
(1)辛味 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表邪、行气活 血之功效,适合于表证及气滞血瘀之证;
(2)甘味 能补能缓又能和,具有缓急、补益、 和中之功效,适合于虚寒证及拘急、疼痛之 证;
(3)酸味 能收能涩,具有止汗、止咳、止泻、
固精缩尿之功,可用于体虚多汗、泄泻不止、
精选ppt
9
三、归经
1.归经的概念
一定的药物对一定的脏腑、经络疾病有
特殊的医疗作用,而对其他脏腑,经络的疾
病则作用很小或没有作用。药物的这种作用
特性称为药物的归经。本概念可以理解为药
物作用的选择性。
精选ppt
10
药物的归经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以 临床实践为根据而提出来的。在判断药物 的归经时,药物的颜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一般说来
为45~60g;而毒性或烈性药物的用量要小。
如朱砂一般不超过10g,甘草作使药时用量为
6 ~10g,细辛用量一般不超过5g。此外,幼
畜、老年畜、弱畜和孕畜的药量也要酌减。
精选ppt
34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配伍、七
情、禁忌、方剂及配伍原则。 2.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各有何作用? 3.方剂中的配伍原则怎样?常见的剂型有哪
中兽医中草药肉苁蓉临床应用与种植管理

2019年第1期(总第206期)中兽医中草药肉苁蓉临床应用与种植管理张俊生,满志礼(执笔人)*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733300;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733300+中图分类号:S853.75 文献标识码:B肉苁蓉为名贵中药材。
始载于《神农本草 经》,列为上品。
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 功效。
李时珍曰:“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 号。
”享誉国内外,被誉为“沙漠人参”。
本品为列 当科植物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
主产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等地。
为我国西北地区的 特有草本寄生于梭梭林的一种名贵药材。
均为野 生。
肉苁蓉多生于荒漠区的轻度盐渍化、地下水 位较高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沙丘、湖盆低地和 砾戈壁低地、干河床、山前冲扇地以及盐湖边、盐 碱地和盐化砂地。
喜干旱少雨气候,具有耐干旱、喜长日照、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的特性。
1药材形状1.1甜苁蓉:又名淡大芸,扁圆柱形,稍弯曲,长 3~15cm,直径2〜8cm。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 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通常鳞先端已断。
断面 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
气微,味甜微苦。
1.2盐苁蓉:又名盐大芸。
形状似淡大芸,黑棕 色,外被盐霜,质较软,断面黑色,显层纹。
气微,味咸。
2 临床应用当归苁蓉汤当归125 #250g、肉苁蓉60# 125g、番泻叶30〜60g、木香30g、厚朴30g、枳壳 30#60g、醋香附30#60g、瞿麦30g、通草30g、麻仁 60.、建曲30~60g、生二丑60g、麻油500g,可治疗 牛慢性瘤胃积食和虚弱型前胃弛缓,洗胃后灌服 当归苁蓉汤配合西药治疗奶牛前胃及真胃阻塞。
在肉鸡饲料中添加肉苁蓉可增强肉鸡免疫功能。
3 种植技术3.1种子繁殖在野生棱梭东侧或东南侧方向挖苗床,距寄 主50#80cm处,苗床大小不一,长1#2m,宽1m 左右,深50#80cm;或寄主密集处,挖一条大苗床 沟围绕许多株寄主,将种子点播于苗床上,施入 骆驼粪、牛羊粪等,覆土 30#40cm。
中药治兔常见病验方20则

接骨散
血竭、乳香、没药、儿茶 ,治兔骨折。
祛痛灵
樟脑酊50毫升,氨水100 毫升,黄蜂窝1个,混合 浸泡24小时,取液涂敷患 处,治兔皮肤痛痒。
妇科验方
补血调经汤
当归、川芎、艾叶、阿胶,治兔 月经不调。
益母草膏
益母草、红糖,水煎成膏状,治兔 子宫炎。
完带汤
咳嗽验方
总结词
润肺止咳,祛痰平喘
详细描述
咳嗽是兔子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常常由于感冒、支 气管炎等疾病引起。中药治疗咳嗽以润肺止咳、祛痰平 喘为主,如桔梗、杏仁、陈皮等中药材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中桔梗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功效,杏仁则能 够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陈皮则能够理气健脾、燥湿化 痰。这些中药材可以通过煎汤或研末口服的方式进行治 疗。
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研究开 发多种中药复方和单方,以满 足治疗不同兔病的需要。
研究中药的毒理学和药理学, 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兔病。
研究进展
已经研发出多种治疗兔病的中药 验方,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通过对中药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进一步明确了中药的作用机制
和药效成分。
针对不同兔病,开展了中药复方 和单方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为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提供了科
有些草药可能对兔子产生过敏反应或毒性作用,如紫草、雷公藤等,应避免使用。 有些草药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等,应避免同时使用。
长期使用某些草药可能对兔子的肝、肾等器官产生损害,应避免长期使用。
CHAPTER 05
中药治兔常见病验方的研发与展望
研发方向
基于中兽医学理论,针对兔病 特点,研究开发具有疗效好、 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中药方 剂。
浅谈兽医中草药的一般知识及配伍

本草 , 诸药中草类最众也” 是“ 。因为古人认识中草药是
从草本开 始的, 以有关 中草药 的专著 都称 为“ 所 本草” 。如汉
代我国第一部中草药学就叫做《 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所 效也不相同, , 这种配伍在临床上有很大意义。李时珍日:我 “ 著的药物学《 本草纲 目》 等。由此可见, 中药过去被称为本 之佐使” 。如: 黄芪配茯苓, 可增强补气利水的作用; 黄柏配
是 2 , Og 山萸肉 2 , Og 丹皮 l , 5g茯苓 1 , 5g 泽泻 1 。 5g
2 中草 药的配伍
2 1 配伍 的概 念 用 中药 治病 , . 首先是从单味药开始 的, 随 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加深 和用药经验积 累 , 便产生 了复味组 合 。这种在临床上按照病情 的需要 和用药 的法度 , 两种或 将 两种 以上 的药物合用 , 就叫配伍。配伍 是组成方剂 的基础 。
维普资讯
贵州畜牧兽医
20 0 6年
第3 0卷
第2 期
4 5
浅谈 兽 医 中草 药 的一 般 知识 及 配伍
李 谦
(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5 0 2 ) 50 5
兽 医中草药学 , 是我 国劳动人 民数千年来 与家畜疾病作 斗争的经验总结 , 是中兽医学理、 方、 法、 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研 究中草药 的科属 、 地 、 味 、 经 、 产 性 归 功效 、 应用 、 制方 炮 法等有关 知识 的专 门学科 。中草药 的来源范围很广 , 大多数 来 自于 自然 界 , 以植 物为 主 , 次是动物 、 其 矿物 、 海洋 生物 以 及传统的加工制成 品。 了解 中草 药的一般知识及配伍 , 利于 我们 在临床上正 有 确认识 和使用 中草药 , 避免用药的盲 目 。现将 中草药的一 性 般知识及 配伍 简述如下 。
中兽医中草药锁阳的药理作用与栽培技术

然生长出一个白色的虫子!也就是锁阳虫!它会
吃掉锁阳内部的物质!将锁阳内部吃空!这样在
顶端的种子就可以直接掉入锁阳的底部了$
4+' 白刺吸收水分,锁阳内部的水分会通过锁阳
进入的白刺!然后进入到白刺的根部$ 冬天的时
候!锁阳种子就会吸收白刺里面的养分!然后生长$
4+3 生长成锁阳,种子在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之
文章编号!**&+$,%% "-!. -"+--((+-!
锁阳为补肾壮阳的传统中药!是一种肉质寄 生草本植物!又叫名不老药!一种寄生植物!药物 别名地毛球"锈铁棒"锁严子!野生于沙漠戈壁! 零下 $%生长最宜!生长之处不积雪"地不冻# 有 补肾润肠"治阳痿!尿血等功效$ 锁阳有很大的药 用价值!能够壮阳补肾$ 因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 值!锁阳得到的广泛的种植!在中国主要分布在 新疆%甘肃"宁夏等地$ 素有&沙漠人参'之称!被 列为名贵中药材的上品$ 现始载于(本草补遗)# 元*+朱震亨曰,&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 虚人 大便燥结者!啖之可代苁蓉--'本品为锁阳科 植物锁阳的肉质茎$ 药材形状
沟 施入 (/01 腐熟有 机肥的标准 进行沟内 施 肥 "
覆土!覆土厚度为 (/)*!然后将处理后锁阳种子
按 照 /+(16* 的播种 量掺沙撒播 于沟内! 填 土 灌
溉!对定植成活的白刺幼苗进行接种$
4+4 锁 阳 虫 , 因 为 锁 阳 种 子 被 包 裹 的 非 常 的 严
实!无法脱落!就无法繁衍$ 这时候锁阳根部会自
尼龙纱布在水中搓揉种子和沙的混合物!剔除种
中药功效汇总—全草类

凉血,利水,解毒,杀虫。治咳血,吐血,尿血,崩漏,腹水,白 浊,咽喉肿痛,痈肿,痔疮。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 水清肿热, 解热 毒肉 ,, 活泄 血泻 ,, 止鼻 血衄 ,, 利目湿赤,肿通痛乳,。喉治痹菌乳痢蛾,,肠咳炎嗽,,咳皮血肤,溃吐疡 血。 , 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 脱肝,疟疾,喉痛,痈肿。(气血虚者慎服)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 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 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用于 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 。 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 节清痛热, ,崩 解漏 毒, ,白 活带 血, ,外 消伤 肿出 。血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 管炎,急性肾炎。 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 气清管热炎 利、 湿白 ,带 凉过 血多 止、 血前 ,列 消腺 肿炎解、毒痢。疾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 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 毒清,热湿 解疹 毒。 ,( 利虚 尿寒 消证 肿忌 。服 治) 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 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虚寒症及阴性外疡 忌祛服风) ,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 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 疮清,热疥 ,癣 利, 湿跌 ,打 消。 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 石清,热反 ,胃 利噎 湿膈 ,, 解跌 毒打 。损 治伤 肺, 热疔喘疮咳肿,毒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 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 伤祛,风肿 寒瘤 ,。 辟亦 秽可 浊用 。于 治消 伤化 寒道 、癌感症冒。头(痛孕,妇胸慎腹用胀)满,下利,遗精,鼻 塞,牙痛。 活血,止血,除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 出清血肝, ,痈 散疽 结肿 。毒 治, 瘰喉 疬痹 ,。 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 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 崩,带下。(脾胃虚弱者慎服)
中药养鸡配方合集分解

鸡曲霉菌病 金银花、蒲公英、炒菜服子各30克,丹皮、黄芩各15克,柴胡、知母各18克,生甘草、
桑白皮、枇杷叶各12克,鱼胆草50克,将药煎汤取汁1000毫升,拌料供100只鸡1次喂服,每天2次。
六、新城疫(亚洲鸡瘟
❖
方一:穿心莲50,山桠苦30,金银花20,十大功劳15,山芝麻15,黄芩30,黄连20,九节茶50,苦丁茶30,
鱼腥草50,甘草20,此方供2000 只鸡用量,将药粉碎按1%比例混合饲料喂2~3天。
方二:野菊花、香付子、半边莲、马齿苋、犁头草各50,车前草100、枇杷叶100,大蒜50,煎水供1000只的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六点 五十七分。
十二、曲霉菌病
❖
方一 鱼腥草50,蒲公英30,盘骨草20,桔梗20,山海螺10,穿心莲20,金银花30,龙胆草20,大黄20,黄
柏20,甘草20,将上药粉碎按0.5%比例拌料投喂2-3天均可。临床治验:治疗8900羽,治愈8680羽,治愈率97.5 %。
曲霉菌病
方供2000只中鸡使用,煎水让鸡自由饮用,连用2-3天。
方二:麻黄、苏子、半夏、前胡、桑皮、杏仁、厚朴、木香、陈皮、甘草各60,煎水供2000只中鸡使用,让鸡自由饮用,
连用3-4天均可。如97处10有两批AA鸡因过仓后天气突然变化,4500只鸡中有3500只感染呼吸道病,当时用了几天复方技
原净未见好转,采用方一煎水自饮,三天后病情得到控制,全期死亡35只,治愈率96.1%,保护率达97%。
传染性喉气管炎
麻黄、知母、贝母、黄连各30g,桔梗、陈皮各25g;紫苏、杏仁、百部、薄荷、桂枝各20g,甘草15g。用法:将上 药水煎3次,合并药液,加入饮水中饮用,供100只成鸡一剂用量,每天一剂,连用3剂,治愈率98%。
凤尾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生境分布】生长于半阴湿的岩石及墙角石隙中。
分布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味淡微苦,性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②《分类草药性》:"性凉,无毒。
"③《福建民间草药》:"咸,寒,微毒。
"④《本草推陈》:"酸苦,寒。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微苦,寒。
"【归经】①《泉州本草》:"入肾、胃二经。
"②《闽东本草》:"入大肠、肾、心、肝四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疳、疗、痔,散毒,敷疮。
""治蛇咬诸毒,刀伤,能止血生肌,舂汁调酒服,渣敷患处。
研末收贮治气痛。
"②《岭南采药录》:"晒干为末,治气痛热痛。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五淋,止小便痛。
"④《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消肿,清火。
治痈疮,乳痈,淋症。
"⑤《中国药植志》:"止泻。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
治小儿惊风,夜哭。
"⑦《广西药植志》:"清大肠、肺热。
治热性赤痢及齿痛,止吐血。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⑨《泉州本草》:"治湿热小便不通,血淋,咽喉肿痛。
"⑩《湖南药物志》:"治疳积,感冒,目翳。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凉血。
治菌痢,肠炎,外感发热,尿路感染,白带,腮腺炎,疔疮,湿疹。
"⑿《江西草药》:"治瘰疬,鼻衄,便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名:锦葵种属:锦葵科锦葵属性味归经:咸,苦。
如药用部位:花、叶、茎功效:利尿通便、清热解毒药名:鼠曲草种属:菊科鼠曲草属性味归经:甘,平。
药用部位:全草功效: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祛痰。
药名:徐长卿种属:性味归经:温,辛药用部位:全草,根功效:疏风解热,行气活血。
药名:苍耳种属:菊科苍耳属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
如肺经药用部位:果实功效: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药名:云实种属:豆科云实属性味归经:辛,温,种子有毒。
药用部位:根、种子功效:种子:止痢,驱虫。
根:发表散寒,祛风活络。
药名:卫矛(鬼箭羽)种属:卫矛科卫矛属性味归经:苦、寒药用部位:根,带翅的枝及叶功效:行血通经,散瘀止痛。
药名:灰灰菜种属:藜科藜属性味归经:甘,平药用部位:全草功效:清热利湿,止痛,杀虫,止泻。
药名:老鹳草种属:牻牛儿苗科性味归经:辛、苦,平。
入肝、肾、脾经。
药用部位:带果实全草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
药名:千金藤种属:防己科千金藤属性味归经:苦、辛,寒。
药用部位:根、茎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风止痛。
药名:鱼腥草种属:三白草科蕺菜属性味归经:微寒,苦。
入肺经、膀胱、大肠经。
药用部位:全草功效: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药名:瓜蒌种属:葫芦科性味归经:甘、微苦,寒。
入肺、胃、大肠经药用部位:果实(全瓜蒌)、根块(天花粉)、蒌皮、蒌籽功效:全瓜蒌:清热散结、润肺化痰,滑肠通便。
瓜蒌皮:清肺化痰,宽胸利气。
瓜蒌根(天花粉):降血脂、防动脉硬化、促进细胞生长、防治贫血、抗辐射。
瓜蒌籽:催补母乳、健胃润肺、润肠通便、安心养神。
药名:金银花种属:忍冬科忍冬属性味归经:甘,寒。
入肺、胃、大肠经。
药用部位:花蕾功效:清热解毒。
药名:截叶铁扫帚种属:豆科胡枝子属性味归经:微苦,平。
药用部位:全株功效:平肝明目,祛风利湿,散瘀消肿。
药名:六月雪种属:茜草科六月雪属性味归经:淡、微辛,凉。
药用部位:全株功效:健脾利湿,舒肝活血。
药名:木贼种属:木贼科木贼属性味归经:甘,苦,平。
入肺,肝经。
药用部位:地上部分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药名:龙葵种属:茄科茄属性味归经:味苦、微甘,有小毒。
药用部位:全株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药名:覆盆子种属:蔷薇科悬钩子属性味归经:甘酸,平。
入肝、肾经。
药用部位:果实功效: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
药名:京大戟种属:大戟科性味归经:苦,寒,有毒。
入肺、大肠、肾经。
药用部位:根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药名:野葡萄种属:葡萄科葡萄属性味归经:甘,平,无毒。
药用部位:茎、叶、根功效:利尿,消炎,止血。
药名:酢浆草种属: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性味归经:酸,寒。
药用部位:全草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
药名:合欢种属:豆科含羞草亚科合欢属性味归经:甘,平,无毒。
入心、肝经。
药用部位:树皮功效:抗生育作用,抗过敏,抗肿瘤作用。
药名:田基黄种属:藤黄科金丝桃属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
入肝、脾经。
药用部位:全草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肿散瘀。
药名:两面针种属:芸香科性味归经:苦、辛,平,有小毒。
入肝、胃经。
药用部位:根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药名:草决明种属:豆科性味归经:苦,微寒。
药用部位:种子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药名:美国山核桃种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性味归经:甘,温。
入肾、肺、大肠经药用部位:种子功效:补肾、固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药名:虎耳草种属: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性味归经:苦、辛,寒,有小毒。
入肺、脾、大肠经药用部位:全草功效: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药名:南沙参种属:桔梗科沙参属性味归经:甘,凉。
药用部位:根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药名:鸡矢藤种属:茜草科性味归经:甘、酸,平。
入心、肝、脾、肾经。
药用部位:全草、根功效: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药名:蕨菜种属:凤尾蕨科性味归经:甘,寒涩,微毒。
入大肠、膀胱经。
药用部位:根、茎功效:清热、滑肠、降气、化痰。
药名:寒梅种属:蔷薇科木瓜属性味归经:药用部位:果实功效:药名:泽兰种属:菊科性味归经:苦、辛,微温。
入肝、脾经。
药用部位:茎叶功效:活血化瘀,行水消肿。
药名:贯众种属: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性味归经:辛、苦,寒。
入肺经。
药用部位:根、茎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药名:曼陀罗种属:茄科曼陀罗属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
药用部位:花、叶、籽功效:花可去风湿,止喘定痛。
叶和籽可镇咳镇痛。
药名:虎杖种属:蓼科性味归经:微苦,微寒。
入肝、胆、肺经。
药用部位:根、全草功效: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
药名:金樱子种属:蔷薇科性味归经:酸、甘、涩,平。
入肾、膀胱、大肠经。
药用部位:果实功效: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药名:胡颓子种属:胡颓子科性味归经:酸、涩,平,无毒。
药用部位:根、叶、果功效:根:祛风利湿,行瘀止血。
叶:止咳平喘。
果:消食止痢。
药名:蒲黄种属:香蒲科性味归经:甘,平。
入肝、心包经。
药用部位:花粉功效:止血,化瘀,通淋。
药名:南鹤虱(野胡萝卜果实)种属:伞形科胡萝卜属性味归经:辛、苦、甘,温、重。
入脾、胃经。
药用部位:果实功效:杀虫消积。
药名:虞美人种属:罂粟科罂粟属性味归经:苦,凉。
入大肠经。
药用部位:全草、花功效:清热,燥湿,止痢。
药名:莎草种属:莎草科莎草属性味归经:苦、辛,凉。
入肝、肺经药用部位:根茎;茎叶功效:根茎,名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茎叶,胸闷不舒,风疹瘙痒,痈伴随肿毒药名:黑心菊种属:菊科金光菊属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
入肺、肝经药用部位:花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药名:商陆种属:商陆科商陆属性味归经:苦,性寒;有毒。
入脾经、膀胱经、小肠经药用部位:根功效: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药名:映山红种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性味归经:酸、甘,平。
入肝、脾、肾经药用部位:花、根、茎叶功效:和血、调经、祛风湿之功效药名:枫杨种属:胡桃科枫杨属性味归经:树皮:辛、苦,温。
小毒;叶:苦,温。
有毒。
树皮:入肝、大肠经;叶:入肺、肝经药用部位:树皮、叶功效:树皮:名枫柳皮,祛风止痛,杀虫,敛疮。
叶:名麻柳叶,祛风止痛,杀虫止痒,解毒敛疮。
药名:君子兰种属:石蒜科君子兰属性味归经:暂无药用部位:全株功效:抗病毒,抗癌药名:菊花脑种属:菊科菊属性味归经:苦、辛,凉。
入肝经药用部位:茎、叶功效:清热解毒药名:接骨木种属:忍冬科接骨木属性味归经:甘、苦,平。
入肝经药用部位:全株功效: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药名:凤尾草种属: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性味归经:淡、微苦,寒。
入大肠、心、肝经药用部位:全草或根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药名:构树种属:桑科构属性味归经:子:甘,寒;叶:甘,凉;皮:甘,平。
药用部位:子、叶、皮、乳功效:子: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叶: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皮:利尿消肿,祛风湿;乳:利水消肿解毒。
药名:土牛膝种属:苋科牛膝属性味归经:甘、微苦、微酸,寒。
入肝、肾经药用部位:茎叶及须根功效: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药名:栀子种属:茜草科栀子属性味归经:苦,寒。
入心、肺、胃、三焦经。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功效: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药名:草乌种属:毛茛科乌头属性味归经:辛,温;大毒。
入肝、脾、肺经药用部位: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功效:祛风湿;镇痛药名:天门冬种属: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性味归经:寒,甘、苦。
入肺、肾经药用部位:块根功效:清肺降火,滋阴润燥。
药名:白茅草种属:禾本科白茅草属性味归经:甘,寒。
入肺、胃经。
药用部位:根茎,称白茅根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药名:皂荚种属:豆科皂荚属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
入肺、大肠经药用部位:果实功效:祛痰止咳,通窍开闭药名:络石藤种属:夹竹桃科络石属性味归经:苦,微寒。
入心、肝经药用部位:带叶藤茎功效:祛风通络,凉血消肿药名:垂盆草种属:景天科佛甲草属性味归经:凉,甘、淡、微酸。
入肝经、胆经、心经、小肠经药用部位:全草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排脓生肌药名:苎麻种属:荨麻科苎麻属性味归经:甘,寒。
入心、肝经药用部位:根和根茎功效: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药名:辣蓼种属:蓼科伏毛蓼属性味归经:辛,温。
入肝;胃;大肠经药用部位:全草功效:解毒;除湿药名:大蓟种属:菊科蓟属性味归经:甘、苦,凉。
入心、肝经药用部位:根及全草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药名:血见愁种属:唇形科性味归经:苦、微辛,凉。
入肝、心、肾、脾、胃、心包经药用部位:全草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药名:博落回种属:罂粟科博落回属性味归经:辛、苦,寒,有大毒。
入心、肝、胃经药用部位:根或全草功效:散瘀;祛风;解毒;止痛;杀虫药名:车前子种属:车前科车前属性味归经:甘、淡,微寒。
入肺、肝、肾、膀胱经药用部位:车前科植物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效:利水,清热,明目,祛痰。
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药名:火炭母种属:蓼科蓼属性味归经:苦,平。
无毒。
入肝、脾、大肠经药用部位:根功效:解毒止痢、破血止血、燥湿止带药名:百部种属:百部科百部属性味归经:甘、苦,平。
入肺经药用部位: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功效:润肺止咳,灭虱杀虫药名:唐松草种属:毛茛科唐松草属性味归经:苦,寒。
入肺、大肠经药用部位:根及根茎功效:清热解毒;燥湿药名:天南星种属:天南星科植物狗爪半夏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
入肺、肝、脾经药用部位:块茎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消肿散结,止痛药名:苦楝子种属:楝科植物楝树性味归经:苦,寒,小毒。
入肝、胃经药用部位:干燥成熟果实功效:行气止痛;杀虫药名:鬼针草种属:菊科鬼针草属性味归经:微寒,苦。
入肝经、肺经、大肠经药用部位:茎叶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药名:金丝桃种属:藤黄科金丝桃属性味归经:苦,凉,有小毒。
入心、肝经药用部位:根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消肿药名:黄杨种属:黄杨科黄杨属性味归经:苦,平。
入心、肝、肾经药用部位:茎枝及叶功效:祛风除湿;理气;止痛药名:三叶桔梗种属:桔梗科桔梗属性味归经:苦、辛,平。
入肺经药用部位:根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药名:盾叶薯蓣种属:薯蓣科薯蓣属性味归经:甘、苦,凉。
入心经药用部位:根状茎功效:解毒消肿药名:五叶木通种属:木通科木通属性味归经:苦,寒。
入心、小肠、膀胱经药用部位:根与藤茎功效:清热利尿,通经活络,镇痛,排脓,通乳药名:葶苈子种属:十字花科性味归经:苦、辛,大寒。
入肺、膀胱经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种子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药名:木瓜种属:蔷薇科木瓜属性味归经:酸,温。
入肝、脾、胃经药用部位:干燥近成熟果实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药名:窄叶麦冬种属:百合科沿阶草属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入肺、胃、心经药用部位:干燥块根功效:清心润肺,养胃生津药名:杜仲种属:杜仲科杜仲属性味归经:甘、微辛,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