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组培实习报告
(word版)2023园艺专业实习报告10篇

2023园艺专业实习报告10篇园艺专业实习报告1经过二年的大学学习在有几个月就毕业了,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来到了辉南的一家花莆基地实习。
经过这次实习使我花卉的栽培、管理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花卉的种植发展趋势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这次的外出实习对我的耐力进行了一次考验。
在实践过程中,听取了园林处人员的实习安排,安排好后,在园林处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镇区的花木场进行参观,对实习项目有了实质了解。
通过几天的实践操作,并且在专业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的进行工作,其中包括了对种植植物的栽培方法,淋水管理以及花场种植调节,使我对花卉植物的栽培方法以及淋水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最终使自己对花卉的种植与管理更加合理、更加具有科学性、使植物的生长更加茂盛。
除了在工作实践中有了一定的成果外,在平时的人际交流和工作过程中,都能够与员工和谐共处、互助互爱。
听从专业人员和主管的安排,通过几天的实践操作后,使我慢慢地熟识了花卉行业的程序。
三天后,通过花场的人员的再次指导下,使我对部分的名贵花木的栽培与管理要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学会了花木的栽培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后,在x月x号—x月x号期间,在园林处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个体花场进行个人的现场实践以及交流,在通过当地花场的专业人员的.指导和交流下,继续学习花木的栽培与管理,以及现场地进行鉴别花木的病虫害,从而作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使花木能够正常生长。
在工作的同时,通过与花场的专业人员的经验交流,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栽培和管理方法,实践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栽培好花木、管理好花木的最基本的要领和花木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及肥料的合理使用,农药的合理运用,使花木的美观不受损害以及使花木旺盛生长。
花场人员带领我们进行百合花的栽植。
百合花的种类很多,花色丰富,花形多变,花期较长(自春至秋),具有浓香,是世界著名花卉之一。
百合花既合适盆栽观赏,又适宜于地栽作切花,地下鳞茎还可供食用和药用,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
组培实验室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组培实验室生产实习旨在使我深入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流程,提升实验技能,并增强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认识和兴趣。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为XX农业大学组培实验室。
三、实习内容1. 实验室环境及设备介绍组培实验室分为净化区、无菌操作区和培养区。
净化区主要用于实验材料的预处理和操作人员的准备工作;无菌操作区设有超净工作台,用于实验操作;培养区则配备了培养架、培养箱等设备。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操作(1)外植体选择与消毒:选择健康植株的外植体,用无菌水清洗后,用70%酒精和氯化汞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2)接种与培养: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继代培养:待外植体长出愈伤组织或苗后,将其转入新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
(4)生根与移栽:将继代培养后的苗转入生根培养基,待苗长出根系后,移栽到土壤中。
3. 实验室安全管理(1)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穿戴实验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2)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3)妥善处理废弃物,防止交叉感染。
四、实习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将课堂上学到的植物组织培养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解。
2. 提高实验技能实习过程中,我熟练掌握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提高了实验技能。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4. 激发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兴趣通过实习,我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1. 严谨求实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严谨求实的重要性。
每一个环节都需认真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耐心细致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和操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 团队协作实验室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草莓(Fagariaananassa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浆果类水果生产中仅次于葡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品,除可以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酒和饮料等制品。
目前在育苗繁殖中,传统的匍匐茎无性繁殖方法因其病毒感染严重、品种退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已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
因此采用组织培养不但可以试验快繁,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还对一些繁殖系数较低、杂合的材料有性繁殖易分离、或从杂合的遗传群体中赛选能保持优良遗传性的植株,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对草莓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试验。
一、母株选择建立无菌体系中,筛选母株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大量试管苗的质量问题。
母株应选择健康且已达到生育期的植株。
改善供试母环境条件也是外植体成活的一个因素,快繁用的母株必须保持在适于新梢继续萌发的条件下生长,这样才有利于外植体生长。
为此,必须有一个带补充光照装置的温室,以满足草莓生长需要,并调节光质和温度,从而影响植株代谢,进而影响植物及激素产生。
二、外植体处理草莓的组织培养以茎尖作为外植体效果比较好。
可从用分株、组织培养法所繁殖的植株上取材。
在接种前选择健壮无病的茎尖,采用70%无水乙醇消毒10秒,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升汞消毒8分钟,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
这种消毒方法污染率低,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
三、培养条件切割已经灭菌的茎尖,使之长3mm,然后保持极性集中到芽诱导培养基上,经3-4周的培养后,外植体上分化出较多的嫩茎,这时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继代培养。
当嫩茎长出3-4枚较大的叶片后,即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生根诱导。
经过2-3周培养,就能形成带根系的再生植株,培养温度22-28℃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2000-6000lux。
四、褐化问题在草莓组织培养中,从外植体接种到成苗,褐化现象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有:1.消毒:接种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褐化死亡,这常在封闭式的环境内操作时发生,如在接种箱、无菌室内,应降低操作室环境温度,或缩短在高温环境中的操作时间。
草莓研究报告

草莓研究报告草莓研究报告一、引言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本研究旨在探究草莓的生长环境、营养成分、草莓栽培技术以及草莓的健康功效。
二、草莓的生长环境草莓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
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并且富含有机质。
阳光充足的环境有助于草莓的生长发育。
三、草莓的营养成分草莓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6、叶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此外,草莓还含有丰富的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
草莓中的花青素对抗氧化应激,有助于维护健康。
四、草莓的栽培技术草莓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准备、育苗、移栽、管理和收获等环节。
适宜的土壤pH值为6-6.6,适宜施肥量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草莓的平衡施肥和适时浇水可以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
病虫害的防治也是草莓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五、草莓的健康功效草莓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和保护心血管健康的功效。
其中,草莓中的花青素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疾病。
同时,草莓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减少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
六、结论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具有多种健康功效。
合理的草莓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草莓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究其其他潜在的健康功效,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1. Manganaris, G. A., Goulas, V., Vicente, A. R., & Terry, L. A. (2014). Berry antioxidants: small fruits providing large benefit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94(5), 825-833.2. Giampieri, F., Tulipani, S., Alvarez-Suarez, J. M., Quiles, J. L., Mezzetti, B., & Battino, M. (2012). The strawberry: composition, nutritional quality, and impact on human health. Nutrition, 28(1), 9-19.3. Wellwood, C. R., & Cole, R. A. (2001). Health benefits of strawberry bioactive compounds for older adults.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lletin: Functional Foods, 2(4), 48-56.。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报告(3篇)

第1篇 一、实训目的 本次植物组织培养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以及实验室操作规范,提高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和植物育种等领域的认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训时间 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 三、实训地点 XX大学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四、实训内容 1.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 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3. 实验室操作规范 4. 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 五、实训过程 (一)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 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这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2. 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调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3. 外植体选择:选择适宜的外植体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通常选用茎尖、叶片、茎段等部位。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1. 材料准备:选取健康植株,消毒处理外植体。 2. 外植体接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 3. 培养条件: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促进外植体的生长和分化。 4. 培养过程:定期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调整培养基成分,进行继代培养。 5. 培养结果分析:分析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 (三)实验室操作规范 1. 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 实验器材: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好。 3. 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四)实验操作与结果分析 1. 实验操作: (1)选取健康植株,消毒处理外植体。 (2)将外植体接种到含有适宜激素的培养基上。 (3)将培养皿放入培养箱,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 (4)定期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调整培养基成分,进行继代培养。 2. 结果分析: (1)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出现愈伤组织。 (2)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和根,形成完整植株。 (3)培养过程中出现污染现象,及时处理。 六、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植物组织培养实训,我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 2. 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安全知识。 3. 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同时也认识到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几点体会: 1. 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 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需要不断练习和总结经验。 3. 团队合作是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七、建议 1.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 丰富实训内容,增加实验操作的多样性。 3.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八、附录 1. 实验记录表 2. 实验数据统计表 3. 实验结果分析报告 九、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2] 王五,赵六. 植物细胞工程[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注:本报告为示例性文本,实际字数可能不足2500字。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草莓的组织培养

草莓的组织培养草莓(Fr agaria ananass a Ducde)是蔷薇科草莓属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世界性水果。
草莓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如对胃肠病、贫血病有一定的疗效。
草莓是一年中成熟最早的水果,春末夏初即可采收投放市场。
草莓产业链较长,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饮料、果糕、果脯及各种食品,同时是“农家乐”项目中的主要水果。
但是草莓生产长期以来,都依靠传统的分株繁殖法生产种苗,病毒病成为草莓生产的瓶颈,以茎尖培养法结合脱毒,用试管苗进行繁殖,是解决草莓生产中这一问题的途经。
1草莓茎尖培养之一(1)材料与方法品种为“丰香”,自田问选取健壮草莓母株上生长充实而小叶尚未展开的匍匐茎顶端约3~4 cm长的顶芽,用自来水冲洗2~3 h后,在超净台上进行灭菌处理。
先用小镊子将匍匐茎的外部大叶摘除,再用70%酒精处理30s,用饱和漂白精液浸泡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遍。
在双筒解剖镜下由外向内逐层剥去幼叶,直至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织充分暴露出来,切取0.2 mm、0.5 mm、1.0 m m左右大小茎尖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所有培养基均含有3%蔗糖,0.8%琼脂,pH值为 5.6。
培养条件:光照31.25 μm ol/m /s,14 h/d,温度25±2 0C。
将分化的组培苗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增殖继代40 d或更长时间继代1次。
将生长健壮的组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
试管苗驯化,生根培养20 d后,将生根试管苗瓶口打开,培养室内放臵2~3 d取出后洗净其根部的培养基,移栽到炼苗基质上,温度保持在15~25~C,相对湿度85%-90%,适当遮荫,后期逐渐通风,增加光照,常规管理。
(2)结果激素配比:草莓茎尖的成活与生长都需要BA的参与,而对NA A并无要求。
B A的最适浓度在0.2~0.5 mg/L,而以BA 0.5 m g/L的成活率高,达66.7%茎尖大小:草莓茎尖成活率受剥取茎尖大小的影响非常大。
组培参观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深入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近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组培参观实习活动。
在此次实习中,我有幸参观了位于XX市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了解了组培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应用领域。
二、实习内容1. 组培技术原理组培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离体培养,使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再生出完整的植株。
其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再生能力,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进而形成完整的植株。
2. 组培操作流程(1)外植体选择: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物材料作为外植体。
(2)消毒: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真菌。
(3)接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含有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
(4)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5)继代培养:当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6)生根与移栽: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将其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促进其生根。
(7)移栽:将生根后的植株从培养基中取出,移植到土壤中。
3. 组培应用领域组培技术在植物育种、种质资源保存、生物制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组培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生物制药领域,组培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药物成分;在环保领域,组培技术可以用于治理环境污染。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此次实习,我对组培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和应用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组培实验操作要求严格,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细心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次实习使我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
四、总结通过此次组培参观实习,我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实习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习报告篇一: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5.了解植物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一)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
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成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
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
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材料豌豆种子五、实验药品药品、70%酒精、0.1%升汞、ms培养基、蒸馏水、naoh、84消毒液、蔗糖、琼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组培实习
华南农业大学 李志真
一、实习意义
植物脱毒苗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对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改
善农业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都有重要的作用。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靠生
长出的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经多年种植后极易感染多种病毒,致使品质及产量降低,
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可对草莓脱毒苗进行快速繁殖及推广,出苗整齐,
可进行周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实现新品种的工厂化育苗,并迅速推广。因此在草莓
组织培养中,掌握草莓脱毒苗的培养与移栽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内容
实习主要掌握草莓脱毒苗的培养及大田移栽方法。
移栽的适宜温度为15度到25度。环境温度太高,炼苗不易成活,而环境温度太低,
则幼苗生长缓慢。因此,炼苗宜在春秋两季温度适宜时进行。冬季也可以在温室内进行
炼苗。炼苗时最好使用由透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强的蛭石作为基质配制成的培养体系。
蛭石无菌无毒,但亦无营养,因此应定期浇以稀释1倍的MS培养液作为营养液代替水进行
浇灌,保证脱毒苗营养及水分的供给。
移栽时,先将草莓生根培养瓶上的扎口绳或皮筋松开使组培苗初步接触空气,让植
株开始长出角质层。时间约为2~3d。然后移去瓶口包扎物,让组培苗充分接触空气,2~
3d后,组培苗对外界环境已逐渐适应,且培养基已开始长出菌类,此时进行组培苗的出
瓶炼苗。首先,小心地用镊子夹持组培苗将苗从瓶中移出,用流水慢慢冲净植株根部的
培养基,注意切勿伤及根部的根毛,小心地将洗净的脱毒苗移栽到事先已经灭菌处理过
的苗床上。栽苗的深度要做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浇足水,并用塑料膜进行覆盖使
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以后定期放风,逐渐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直至将塑料
膜去掉。
于4月上旬选择透气性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种植脱毒草莓苗,行距、株距各为1m,
浇足水,并用防虫网进行覆盖,防止病虫害感染传毒。于9月上旬取健壮的匍匐茎苗进行
大田移栽。
三、实习收获
本次实习中我们亲自动手进行组培苗的接种,之后师兄帮我们炼苗,最后我们又实
地进行移栽。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草莓组织培养技术、移栽的过程方法,虽然与产业
化的标准操作有些差异,但还是对草莓苗的产业化的生产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验过程
中,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也让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丰富了我们专业课的学习生活。
最后特别感谢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和师兄给予我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