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原文、赏析
《献始兴公》古诗原文及赏析

《献始兴公》古诗原文及赏析《献始兴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前言】《献始兴公》是唐代诗人王维出仕拾遗后写给张九龄希望得到更进一步提携的言志之作。
此诗前半部分表示宁愿栖隐山林过清贫淡泊的生活也不愿为了追求富贵享乐而阿谀巴结王侯,宁可一辈子做布衣也不肯卑躬屈膝地谋求仕进;后半部分希望张九龄任用自己,在思想脉络上仍与前半部分密切相承。
全诗语言通俗明快,格调高亢健举。
【注释】⑴始兴公: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名相。
此诗题注:时拜右拾遗。
⑵涧水:一作“涧中。
⑶坐:一作“食”。
粱肉:以粱为饭,以肉为肴。
指精美的膳食。
《管子·小匡》:“食必粱肉,衣必文绣。
”唐杜甫《醉时歌》:“甲第纷纷餍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⑷崎岖:困厄,历经险阻。
《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彊国之间,最为弱小。
”⑸匹夫:指平常的人。
《晋书·刘隗传》:“夫嫡妻长子皆杖居庐,故周景王有三年之丧,既除而宴,《春秋》犹讥,况龛匹夫,暮宴朝祥,慢服之愆,宜肃丧纪之礼。
请免龛官,削侯爵。
”⑹布褐:粗布短衣。
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古者采椽不斲,茅屋不剪,衣布褐,饭土硎,铸金为锄,埏埴为器。
”⑺诚:的确,确实。
⑻固:本来。
⑼侧闻:从旁听到。
谓传闻,听说。
汉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大君子:称道德、文章受人尊仰或地位高的人。
《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此指张九龄。
⑽讎:同”仇“。
⑾公器:此喻官爵。
《旧唐书·张九龄传》:“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⑿指百姓。
《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感春四首·其四》的原文及注释

《感春·其四》的原文及注释作品介绍《感春四首·其四》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38卷。
原文感春四首·其四作者:唐·韩愈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
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
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注释①紫鳞:指鱼。
②画蛇著足:《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危酒。
舍人相谓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酒,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厄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③干愁:空愁,徒然忧愁。
漫解:莫解。
坐:正,恰恰。
④且可:姑且。
“可”是语助词。
抛青春:魏怀忠(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引洪兴祖说:“东坡云:‘抛青春必酒名。
’予按此诗在江陵作,盖江陵酒名也。
”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
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
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
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
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
《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
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体对照卷338_24感春四首·其肆韓愈我恨不如江頭人,長網橫江遮紫鱗。
獨宿荒陂射凫雁,賣納租賦官不嗔。
歸來歡笑對妻子,衣食自給甯羞貧。
今者無端讀書史,智慧只足勞精神。
畫蛇著足無處用,兩鬓霜白趨埃塵。
乾愁漫解坐自累,與挟惾ふl相親。
赏析李白的《梁甫吟》

赏析李白的《梁甫吟》赏析李白的《梁甫吟》长啸梁甫吟1,何时见阳春2。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3,八十西来钓渭滨4。
宁羞白发照清水5,逢时壮气思经纶6。
广张三千六百钓7,风期暗与文王亲8。
大贤虎变愚不测9,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10,长揖山东隆准公11。
入门不拜骋雄辩12,两女辍洗来趋风13。
东下齐城七十二14,指麾楚汉如旋蓬15。
狂客落魄尚如此16,何况壮士当群雄17。
我欲攀龙见明主18,雷公砰訇震天鼓19,帝傍投壶多玉女20。
三时大笑开电光21,倏烁晦冥起风雨22。
阊阖九门不可通23,以额扣关阍者怒24。
白日不照吾精诚25,杞国无事忧天倾26。
猰貐磨牙竞人肉27,驺虞不折生草茎28。
手接飞猱搏雕虎29,侧足焦原未言苦30。
智者可卷愚者豪31,世人见我轻鸿毛32。
力排南山三壮士33,齐相杀之费二桃34。
吴楚弄兵无剧孟35,亚夫咍尔为徒劳36。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37,神物合有时38。
风云感会起屠钓39,大人(山兒)屼当安之40。
【注释】1.梁甫,又名梁父,泰山下山名,喻小人。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古辞今已不传。
2.阳春:阳光明媚的春天。
春至一阳生,故称春天为阳春。
《楚辞?九辩》“恐溘死而不得见乎阳春”。
3. 朝歌:殷都,在今河南淇县。
屠叟:指姜太公,即周文王时人吕尚,又称太公望。
棘津:古渡名,即今河南延津,在今滑县西南古黄河上。
4.渭滨:渭水之滨。
相传吕尚五十岁时在棘津卖食,七十岁时在朝歌屠牛,八十岁时在渭水垂钓,九十岁时遇到文王被重用,辅佐周文王,成就一代功业。
5.宁羞:能羞?6.壮气:振奋的样子。
经纶:原指整理丝线,喻指治理国家。
7.广张:指每天设置钓具。
三千六百钓:指垂钓达十年之久。
8.风期:期遇。
暗: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此二句是说吕尚有“一举钓六合”、志在天下之心,命中注定要与周文王有所遇合。
9.大贤:指吕尚。
虎变:虎秋后换皮毛后换发光彩。
古诗词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__________·落日塞垣路黄庭坚(一说刘潜)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骇骅骝①。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作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骅骝: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
12.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1分)A.水龙吟 B.生查子C.浣溪沙 D.水调歌头@13.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天气,日落后,在狂风呼啸下,词人与几位猎手,披上貂裘,策马深入黑山。
B.第三句以“骇”字点明当时的紧张氛围,千里黄沙,一望无际,手持雕弓白羽箭的猎手们即使行猎仍然不放松半点警惕。
C.第四句中当词人在茫茫草原上望见远方若隐若现的青冢——即昭君墓时,不由触景生情,引起下阙,抒发愁思。
D.这是一首边塞行猎词,风格遒劲,气势豪迈,寓评论于叙述之中,内涵丰富,极具艺术感染力。
14.作者是如何抒发“闲愁”的请结合下阙作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12.(1分)D13.(3分)C14.(4分)下片由“青冢”触发感慨,巡猎看似“闲”实则“愁”。
先写汉时民殷国富,不乏谋臣良将,天子却不能凭借实力巩固边防,将社稷安危托付于昭君之手,后两句转回现实,“戎虏和乐”“圣主无忧”看似赞扬国家安定,实则反讽宋朝对外国策。
借古讽今,借对汉时昭君和番的批判表达对宋朝面对外敌忍辱求全的激愤之情。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全词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全词翻译赏析《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全词翻译赏析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
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
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注释金阕”均喻指宫廷;虎豹九关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千古”三句谓友人忠心耿耿,不想贬谪蛮荒,但又劝他休提往事。
万里蛮烟瘴雨指汤朝美贬新州事。
新州,即今广东新兴县,在当时被认为是僻远蛮荒之地。
政,同“正”。
此借用东晋谢安语。
“笑吾庐”三句谓自家门径冷落,草掩苔封。
“未应”两句自谓英雄无用武之地。
译文赞扬汤朝美堂堂正正的把'进谏之剑"对着帝王居住的地方射去,哪怕是有虎豹把守的九道门,也敢冲破而入。
终于使皇帝听了他的政见。
汤朝美屡次向皇上进谏,从不计较个人安危,不怕担风险。
这一副“忠肝义胆”是能够流传千古的,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却遭到了贬谪,到偏僻荒蛮的地方去受苦。
汤朝美还是要做官的,好消息将要从皇帝身边传来。
门前长满荒草,小道也长满苔藓,想想自己的处境只能付之一笑。
两只手没有用处,只能把着蟹螯杯,借酒消愁,打发日子。
于是只有说剑、论诗、醉舞、狂歌在忧愁中度日,头上长出来白头发,醒来的时候一根一根拔掉。
创作背景辛弃疾四十二岁那年,被监察御史王蔺弹劾,削职后回上饶带湖闲居。
有曾任司谏的汤朝美自广东亲州贬所量移江西信州(今上饶),二人相见,由于处境相近,同样受着打击,而且志同道合所以有相濡以沫之情。
先是,辛赋《水调歌头》(盟鸥)汤以韵相和;辛又用原韵,赋此阕谢答。
赏析《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词上片鼓励友人,意气飞扬;下片抒一已之愤,悲愤无奈。
上片文意一波三折,于无字处出曲折,极掩抑零乱,跳跃动荡之美;下片却一气奔注;牢骚苦闷,倾泻而来,并且反语累出,在感情激荡中故作幽塞,豪放中仍不失顿挫曲折,词的构局可谓错综多变。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讽喻类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妇杜荀鹤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蚕妇来鹄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如粉色与饥色对比、作者与蚕妇的对比。
B.来诗“晓夕”直述采桑时间之长,“多苦辛”表现出作者对蚕妇的同情。
C.两首诗都讲述了养蚕过程的艰辛与所得劳动报酬的微薄。
D.杜诗语言风格朴实、浅显,来诗则通俗又略带诙谐。
2.这两首诗后两句表情达意的技巧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①黄庭坚落日塞垣②路,风劲戛③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④。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当时北宋的情况是君王纵乐、文恬武嬉,边备废弛。
①塞垣:边防城池。
①戛(jiá):敲击。
①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的骏马。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每以“猎”指称战事,“闲猎”实际就是进行军事操练。
落日、劲风渲染出紧张的战斗氛围。
B.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描绘了边塞景象,意境苍凉。
C.上片主要是实写,凸显了边地骑兵军事操练的飒爽英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D.词人在下片以大段的讽刺抒怀,与上片的理想之境构成强烈对比。
4.对于昭君和亲,清代女诗人郭润玉曾说:“琵琶一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也右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这首词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和周秀实田家行①[宋]王庭珪旱田气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古诗虞美人·金笼莺报天将曙翻译赏析

古诗虞美人·金笼莺报天将曙翻译赏析《虞美人·金笼莺报天将曙》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珣。
其古诗全文如下:金笼莺报天将曙,惊起分飞处。
夜来潜与玉郎期,多情不觉酒醒迟,失归期。
映花避月遥相送,腻髻偏垂凤。
却回娇步入香闺,倚屏无语捻云篦,翠眉低。
【注释】①分飞处——分别处。
意思是莺声惊醒了将要分离的情侣。
②潜——暗地里。
③失归期——将回去的时间耽误了。
④映花句——意思是穿过花丛,避开月光,依依不舍地相送。
⑤却回——返回。
⑥捻云篦——玩弄着云篦,表现空虚无聊之意。
捻:用手指搓动。
云篦:云母所饰的篦梳。
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酒翻污。
”【翻译】无。
【赏析】这首词上片开头两句用莺啼报曙、惊起分飞,兴起了幽会一夜的情侣;“夜来”三句明白写出两人由幽会,到贪恋,直至天将曙的过程。
下片写这对情侣担心依恋的心理,以及别后女子的情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黄庭坚(宋代)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译文塞外的太阳已经落下了,狂风呼啸地袭卷着人们身着的战袍。
几位兵士带着弓箭,策马深入黑山头。
极目远眺,茫茫千里黄沙,一望无际,空旷的天地里只有几位行猎的好手携雕弓,佩白羽,表情严肃,如风驰电掣般策马飞奔。
隐隐约约竟仿佛望见了夜色里的昭君陵,心里波澜起伏。
汉家天子正当青春年盛,汉家天下幅员辽阔,洋洋四百州,民殷国富。
然而,天子竟不能凭借实力巩固国防,靠一位苦命的宫女去“和蕃”。
朝堂上不是没有经天纬地的奇才,边境上更不缺少镇守一方的良将,可“和蕃”一事还是照例进行,将天下社稷的安危托付于一女子之手,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如今边疆地区太平、和睦,皇上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注释塞垣:边防城池。
戛(jiá荚):敲击。
翩翩:轻快地来往奔驰。
黑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
极目:放眼,一眼望不到边。
雕弓:古代雕、雕相通,雕弓,可以解释为射雕的弓,也可以说是雕刻过花纹的弓,这里与白羽并列恐为后者。
白羽:尾部缠有白色羽毛的箭。
铁面:战马所带铁制面具,用以保护马的头部。
骏(jùn俊):对好马的美称。
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青冢(zhǒng肿):汉王昭君墓。
冢:隆起的坟墓。
塞外千里白沙,相形之下,山、水、草,显得特别墨绿,所以长有青草的王昭君墓称青冢,山称黑山。
特地:特别。
汉天子:指汉元帝,是他遣王昭君嫁给匈奴。
方鼎(dǐng顶)盛:正当富强兴盛的时候。
四百州:汉代州的范围很大,全国才只有十几个州。
宋代府下设州,范围小得多,最多时全国也不到300个州,这里作者是用宋代政区概念来说明汉元帝时领地的广阔。
玉颜:美玉一样的容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原文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创作背景:本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在边境前沿外出打猎,隐隐约约地望见昭君墓,引发了他的“闲愁”。
“闲愁”是什么?就是他在下片中所发的感慨。
表面上是议论汉天子,不应当让王昭君这个弱女子冤家蒙羞。
实际上作者是借古讽今,批评宋朝廷的屈辱求和的对外政策。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