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指对混凝土表面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混凝土外观的平整度、光洁度、色调等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造物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目的和背景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表面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建造物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背景是为了满足建造物外观的要求,提高建造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原则和要求1. 原则: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应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确保施工工艺和材料的合理选择。
2. 要求: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色调等方面的要求。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1. 方法: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的监控和控制、施工后的检验和评定。
2. 步骤:(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工艺和材料、制定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方案、培训施工人员等。
(2) 施工中的监控和控制:包括对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方式、振捣方式等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色调等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后的检验和评定:对已完成的混凝土外观进行检验和评定,包括视觉检查、测量检查、试验检查等。
四、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评价指标和标准1. 评价指标: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色调等。
2. 标准: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例如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22)的要求。
五、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质量保证措施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1.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材料的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 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方式、振捣方式等的记录,以便后期追溯和分析。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一、引言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指对混凝土表面的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和耐久性,因此,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1. 表面平整度: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凹凸不平、裂缝和麻面。
2. 表面色泽:混凝土表面应均匀一致,颜色饱满,不得有明显的色差和斑点。
3. 表面光洁度:混凝土表面应光洁,不得有明显的毛细孔和粗糙度。
4. 表面无污渍:混凝土表面应无污渍、油渍和水渍,不得有明显的污染和附着物。
5. 表面无腐蚀:混凝土表面应无腐蚀现象,不得有明显的锈迹和腐蚀痕迹。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方法1. 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合理设计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和砂浆含水率,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3. 模板安装:正确安装模板,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避免模板的变形和移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影响。
4. 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5. 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表面的龟裂和脱层现象。
四、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测方法1. 视觉检测:通过肉眼观察混凝土表面,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凹凸不平、裂缝、麻面、色差、斑点、污渍、腐蚀等问题。
2. 光洁度检测:利用光洁度仪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测试,评估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
3. 色差检测:使用色差仪器对混凝土表面的颜色进行测量和比对,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毛细孔检测:通过浸渍法或压力法对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孔进行检测,评估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和密实性。
5. 腐蚀检测:使用腐蚀检测仪器对混凝土表面的腐蚀情况进行测试,判断混凝土的耐久性。
五、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外观质量对于工程的美观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标准要求、控制措施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标准要求1. 表面平整度: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凹凸、坑洼和破损等缺陷。
2. 表面颜色:混凝土表面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得出现明显的色差和斑点。
3. 表面光洁度:混凝土表面应具有一定的光洁度,不得有明显的毛细孔和粗糙度。
4. 表面质感:混凝土表面应具有一定的质感,不得有明显的粗糙感和不均匀感。
三、控制措施1. 原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的水泥、砂子和骨料等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 搅拌过程控制: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浇筑技术控制:采用合适的浇筑工艺和施工工具,确保混凝土均匀地铺设在模板上。
4. 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起砂。
四、检测方法1. 视觉检测:通过肉眼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颜色、光洁度和质感等指标。
2. 光洁度检测:使用光洁度仪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测量,得出表面光洁度的数值。
3. 颜色检测:使用颜色仪器对混凝土表面的颜色进行测量,与标准颜色进行对比。
4. 质感检测:通过触摸混凝土表面,感受其质感,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五、案例分析以某高层建筑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技术,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并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措施和检测方法。
经过验收检测,该项目的混凝土外观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六、结论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工程的美观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和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达标,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施工中,应继续加强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视,不断完善控制措施和检测方法,为建设更加美观、耐久的工程做出贡献。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外观质量对工程的美观程度和持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和施工人员等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1. 设定合理的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确定水灰比、水胶比等参数;2. 确保骨料搭配合理,骨料种类、粒度分布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浮现孔洞、骨料分离等问题;3.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掺合料和外加剂的使用,避免超量使用或者混用不同品牌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三、施工环境的控制1. 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质温和候条件,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或者表面饱和;2. 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无污染: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防止灰尘、泥浆等杂质附着在混凝土表面;3. 控制光照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光照条件,避免直射太阳光造成混凝土表面干燥过快。
四、施工工艺的控制1. 搅拌过程的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顺序等参数应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2. 浇筑过程的控制: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和工具,避免混凝土分层、漏筋、渗水等问题;3. 养护过程的控制:及时进行养护操作,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龟裂和色差的产生。
五、施工人员的控制1. 培训和技术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施工技术;2. 质量监督和检查: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岗位,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3. 相关规范和标准的遵守: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像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扩展内容:1、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格- 混凝土施工环境控制记录表-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人员培训记录2、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水灰比: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值。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
听到这个话题,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就是些技术活嘛”,但其实这可是关乎咱们生活的一大事儿。
想想你身边的建筑,漂亮的房子,坚固的桥梁,背后可都是混凝土的功劳啊。
所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绝对是个值得认真对待的话题。
2. 为什么混凝土外观质量重要2.1 视觉效果首先,咱得承认,眼睛是个好东西!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公园长椅,混凝土的外观可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美观程度。
你要是路过一栋外表参差不齐的建筑,谁能忍得住啊?这就像吃饭时盘子脏兮兮的,心里肯定不舒服。
2.2 结构安全再者,混凝土的外观和它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外表好,心里才踏实。
外观不佳,可能隐藏着潜在的质量问题,像气泡、裂缝啥的,这可不得了,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
所以,咱们得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块混凝土。
3. 控制措施3.1 原材料选择说到控制措施,首先得从材料入手。
混凝土的原材料可是重中之重,水泥、沙子、石子都得挑得好。
你想啊,次品的水泥和沙子,就像做饭用坏菜一样,怎么做都没好结果。
要是材料质量不过关,混凝土就容易出现色差、开裂等问题,真是让人头疼。
3.2 配合比设计接下来,配合比设计也得重视。
这就像做菜,要掌握好调料的比例。
如果水泥、沙子和水的比例不对,混凝土就会变得稀稀拉拉或者太干,成型后也难免出现裂缝。
为了防止这些情况,咱们最好进行一些试验,找到最适合的配比。
3.3 施工工艺当然,施工工艺也是关键。
打混凝土时,工人们得注意振捣和抹平。
振捣不均匀,可能导致气泡残留;抹平时要细心,不能让表面留有印迹。
这就像在抹奶油蛋糕,手法不行,蛋糕就成了“丑小鸭”。
如果这道工序没做好,后面的工作再怎么精细也白搭。
3.4 养护措施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后,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让它慢慢“成长”。
这就好比养小动物,要给它们足够的水和食物。
混凝土如果养护不当,表面容易出现干裂、脱皮等情况,真是得不偿失。
浅谈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能规定级配 的最大极 限百 分比, 这样有利于砼密实光洁。 ⑥砼用粗骨料
应 具 有 良好 的级 配 ,其 最 大 粒 径 不 得 超 过 板 厚 的 1 / 结构 截 面 的 最 2或 小 尺 寸 的 1 , 不 得 大于 钢 筋 间 最 小 净 距 的 3 , 不 得 超 过 |0 m。 / 也 4 4 / 且 0m
3 把好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 关。 选择同一产地 、 . 1 ① 同一品牌 、 同一标; 的 隹
水泥 、 、 石和 外 加 剂 , 且 同单 位 工 程 尽 可 能 采 用 同一 批 原 材 料 。 砂 碎 并 ②
加强水泥 的现场检查及其储存条件。 ③严禁使用 山砂 或深颜色的河砂 , ; 隹确测定含泥量并控制小于 3 %。④ 随时检测 。对砂场的砂进行筛分、 杂质含量等项 目的试验。⑤控 制好砂 的级配 。 选用 中砂且大致均匀 , 不
云 南 科 技 管 理
21 00年 第 5期
I国 利 电 十 工 局 限 司 夕 业 论 专 中 水 水 第 四 程 有 公 海l 部 文 辑 事
浅 谈 混 凝 土 外 观 质 量 控 制
伏辉 林 , 王 茂华
( 中国 水 利 水 电第 十 四工 程 局 有 限 公 司 海 外 事 业 部 , 南 昆 明 , 6 0 4 ) 云 5 0 1
7) 件 表 面 有 印痕 , 成 裂 缝 或 补 丁 , 响 美 观 。这 些 印 痕 一 般 是 构 形 影
底 模 砂 浆 裂缝 反 射 或覆 盖 模 板 洞 穴缝 隙 的胶 带纸 反 射所 致 。 8 )混凝 土 表 面 有 斑 点 、 点 , 响 美 观 。形成 这 些 现 象 的 主 要 原 因 麻 影
响 美 观 , 主 要 是 P C板 与 钢 模 局 部 粘 结 不 牢 所 致 。 这 V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外观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因此,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要求1. 表面平整度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凹凸、麻面、起砂等缺陷。
平整度的要求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整,但一般不得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
2. 表面颜色混凝土表面的颜色应均匀一致,不得出现明显的色差。
颜色的一致性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原材料、相同的施工工艺以及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来实现。
3. 表面光泽度混凝土表面应具有一定的光泽度,不得过于粗糙或过于光滑。
光泽度的要求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整,但一般应能够反射一定的光线。
4. 表面缺陷混凝土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裂缝、麻面、起砂、气孔、蜂窝等缺陷。
如有缺陷,应及时修补或重新浇筑。
5. 表面清洁度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泥浆、灰尘等附着物。
清洁度的要求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整,但一般应能够满足建筑物外观的要求。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方法1. 原材料选择选择质量可靠的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并按照规定的配比进行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搅拌时间、浇筑方式、振捣时间和振捣方式等。
确保混凝土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能够均匀分布,排除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3. 表面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表面处理。
可采用刷涂、喷涂等方式,使表面光滑、平整,并确保混凝土的养护条件良好,避免表面干燥过快导致开裂。
4. 检测和修复定期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
如发现裂缝、麻面、起砂等缺陷,应采取相应的修补措施,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四、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 美观度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对于高档住宅、商业建筑等对外形象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尤为重要。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指对混凝土表面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的一系列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是评价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美观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清除杂物和污垢。
其次,要检查模板的安装情况,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最后,要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包括水泥、骨料、砂浆等,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浇筑过程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要控制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混凝土的分层或堆积现象。
要控制浇筑高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符合要求。
要控制浇筑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混凝土的收缩或开裂现象。
3. 表面处理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
可以采用机械抹光、人工抹光、喷涂等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机械抹光是利用机械设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研磨和抛光,使其呈现出光滑、平整的效果。
人工抹光是利用手工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和打磨,使其呈现出细腻、光亮的效果。
喷涂是将特殊的涂料喷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其耐久性和美观度。
4. 质量检测和验收在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可以采用目视检查、测量检测、取样检测等方法进行质量检测。
目视检查是通过肉眼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颜色、纹理等特征,判断其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测量检测是利用测量工具对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平整度、厚度等进行测量,判断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取样检测是将混凝土表面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判断其强度、硬度、耐久性等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的工作,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刘少修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已出现的以及可能出现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及对产生对应问题的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并简要介绍了蜂窝、麻面外观质量缺陷的修饰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原因分析控制缺陷修饰0、引言本人在参与龙浦项目桥梁工程施工中遇到较多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诸如:蜂窝、麻面、斑点、外观颜色不一致、构件几何尺寸变形等。
为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外观质量问题加以预防,本人查阅许多相关资料,举一反三,认真总结归纳,为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以下将本人的总结成果予以列述。
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对提高混凝土工程外观质量有所贡献。
1、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混凝土外观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施工人员素质、原材料、施工工艺、环境等。
总的来说,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颜色不一致、蜂窝、麻面、斑点、露筋、跑模,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线条不明、缝隙夹层、水泡气孔多、缺棱掉角。
现从原材料进场到混凝土成品养护整个混凝土生产流程中,可能使混凝土外观质量出现问题的环节以及出现怎样的问题予以分析。
1.1原材料的选用在原材料选用过程中,以下因素若不重视,则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外观出现颜色不一致、蜂窝、斑点等外观质量问题。
1、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产地、品牌、颜色未完全统一;2、碎石、河沙级配差,不便于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蜂窝;水泥变质或受潮结块或含深色杂质,山砂或深颜色的河沙或含深色杂质的河沙,带花斑的或含深色杂石的碎石及脱模剂不干净易导致斑点;3、碎石级配不好,过多过大碎石,以致水泥砂浆不能充分包裹碎石而产生石头影子般的暗斑。
1.2混凝土的拌和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以下因素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外观出现颜色不一致、蜂窝、斑点、麻面、露筋、水泡气孔多等外观质量问题。
1、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和易性时而变化会使颜色不一致;2、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的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等,容易产生蜂窝;3、以干粉状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含有未碾成粉状的颗粒(如硫酸钠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及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和易性不好,以致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空隙而出现麻面;4、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水泥浆过少,以致混凝土表面砂浆不足,碎石隐约可见造成暗斑;5、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筑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漏筋;6、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过大,或现场搅拌混凝土未根据每车河沙的含水率来调整水灰比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水泡气孔增多,混凝土塌落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而产生较多的气泡。
1.3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以下因素易使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斑点、露筋、跑模、变形、线条不明、缝隙夹层、水泡气孔多等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
1、混凝土浇筑操作不规范,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或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致使混凝土形成蜂窝;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或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离板而使碎石集中,砂浆过少包不住碎石而造成麻面、斑点;3、钢筋混凝土结构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钢筋密集处易出现露筋;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或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4、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5、施工缝处理不平整而造成接缝不在同一平面上;6、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捣实不够;浇筑大面积钢筋结构物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筑时混入混凝土,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浇筑混凝土柱头时,因柱子施工缝停留时间较长,易掉进杂物,浇筑上层柱时,又未进行认真处理,以致施工缝处夹有杂物造成缝隙夹层;7、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欠振以致水分气泡未完全赶出,或振捣程序不对,振捣随意或从内向外振,以致将水分气泡赶向模板,而钢模板无孔眼,与混凝土密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很易产生水膜,水分气泡很难完全赶出造成水泡气孔多。
1.4模板的选用、安装及拆除模板选用对于混凝土外观质量来说,亦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模板选用不合适,容易造成砼构件蜂窝、麻面、斑点、跑模、变形、线条不明、缺棱掉角等外观质量缺陷。
1、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2、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沾损,或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相应位置出现麻面;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充分,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也易引起麻面;3、混凝土施工前模板清洗不干净,含有锈迹或杂物,施工过程中溅入混凝土浆或杂物或踩脏,保护层砂浆垫块未完全被混凝土砂浆包裹或太薄,均会产生明斑或暗斑;4、模板加固不牢靠,或地基不牢,支撑不够,以致高空中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模板变形,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等易造成混凝土构件跑模、变形;5、模板接缝不平整或不密贴,造成混凝土接缝错牙或大小不一或漏浆,或模板使用时间过长,未及时更新,本身变形或缺棱少角,造成拆模后混凝土构件外形线条不明;6、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沾掉,或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等,造成缺棱掉角。
1.5成品养护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成品养护期间若不注意采取相关措施,同样会导致构件颜色不一致、斑点、缺棱掉角等外观质量问题。
1、同一单位工程养护条件不完全一致,导致成品构件外观颜色不一致;2、养护:覆盖物不干净而造成斑点;3、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造成拆模时掉角而出现缺棱掉角。
2、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技术措施通过以上对各种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分别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控制主要从材料的进场、储存以及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的要求着手。
对原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检测,以保证原材料无质量隐患。
2.1.1同一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用同一批原材料。
选择同一产地、同一品牌、同一颜色的水泥、砂、碎石和外加剂等原材料,原材料干净无杂质,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材料不完全相同而造成混凝土外观颜色不一致或斑点。
2.1.2加强水泥的现场检查1、试验检查:对每批进场水泥都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并现场抽样送实验室试验,测定其强度、初终凝时间、安定性等指标,只有全部合格才能使用。
2、储存条件检查。
确保水泥储存在干燥、通风、防风雨、防潮湿的地方。
地板用枕木铺垫,高出地面至少30cm,水泥进场后应尽快使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过期或被雨淋而结块的水泥流入施工现场,这种水泥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会使浇筑的混凝土有深色斑点,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2.1.3加强砂石料的现场检查1、试验检查:随时检测,对沙场的砂石料进行筛分、杂质含量、压碎值等项目的试验。
控制好砂石料的级配。
砂的选用应选中砂且大致均匀,不能都用规定级配的最大极限百分比,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的密实光洁。
2、粗骨料检查: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班后的1/2或结构截面的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且不得超过100mm。
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筑。
2.2混凝土拌合物关键工序控制混凝土拌合工序的过程控制是否严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熟悉混凝土拌合物关键工序并对各个工序进行细致严密的控制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关键。
现对混凝土拌合物各主要工序及注意事项予以叙述。
2.2.1配合比设计及水泥标号的选择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验证。
选用合理的水泥标号,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
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假混合料(如磨细粉煤灰)或减水剂等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光洁度。
2、严格控制水灰比。
注意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根据每车河沙的含水率来调整水灰比,以保持混凝土的良好和易性,减少水泡、气孔的形成。
2.2.2计量及塌落度控制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按规定检查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浇筑时塌落度可根据构件的性质及构件的具体配筋情况取1-9mm,具体数值可查阅相关规范或资料。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减小塌落度损失。
2、建立原材料计量岗位责任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特别是水的计量,应制作标准计量水桶;外加剂则用小台秤计量。
2.2.3搅拌时间及外加剂控制1、随时检查混凝土搅拌时间。
混凝土延续搅拌最短时间(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卸料止),可根据混凝土对的塌落度要求、搅拌机机型及容量来确定。
具体时间可查阅相关规范或设计资料。
2、严格控制外加剂,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应按有关标准鉴定合格并经试验符合施工要求后再用。
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
已经结块的粉状外加剂应烘干、碾碎、过0.6mm筛后方可使用。
2.3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的主要对象无非模板安装与清洁、砼的布料与捣固及施工间歇时施工缝的处理。
现分述如下:2.3.1模板安装与清洁1、尽量以钢模代替木模,虽然成本较大,但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并可明显提高混凝土光洁度,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严格控制钢模清洁。
每次装模前,用小砂轮对钢模除锈,除锈完毕用抹布擦净并及时用轻机油涂上,保持钢模内面无任何杂物、染点。
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实践证明脱模剂选择轻机油比较好,拆模后在阳光作用下易挥发,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以至混凝土外观颜色光洁明亮,并可防止钢模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