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外观质量

产品的外观质量

在生产作业中,由于外观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常常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我们所收集到的与现场作业有关的案例中,外观质量问题占了60%以上。而生产与质量、售后部门在标准的掌握上也常有出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外观暇疵是指:产品外观材料上并不影响功能和性能的小缺点,通常是指伤痕、脏污、毛边、段差、浇口等小缺点。

款式新颖、颜色鲜艳、价格适中的商品,很容易博得客户青睐,成为购买的主要动机之一。外观完美无暇,自然是锦上添花,让人无可挑剔。但是,大多数客户购买商品时,并不绝对拒绝外观暇疵,只要不是过分显眼,一般都能接受.

外观暇疵是制造部门和质量部门争议最多的焦点之一。制造部门总是认为能过就得最大限度地过,没有必要搞过剩品质,不愿意花更多的工时,去修理外观暇疵。而质量部门却担心引发客户投诉,认为多花点成本也得换.

在判定能否接受之前,不论是制造还是质量部门,大都没有去询问过真正掏钱购买的顾客,而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意愿之上,或是以往的经验之上,换言之,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正确的做法是找工厂里一些与质量生产都不相干的人群,将他们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

(1) 外观暇疵的特点;

1.非数字性。

外观规格的定义大多较为模糊,如“……距离30cm以上,普通照明条件下,连续看5Sec,不显眼即可……"等表述,就让人陷入可以理解,又很难执行的境地.有很多外观瑕疵无法用仪器测定具体的数值,确切表明超过多少可以,低于多少不行,全在于人的感觉。

2。人为性。

不同的判定人员,对同样的暇疵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习惯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等,都会导致不同的判定结果,换言之,不同的客户,对外观要求不同。

3.经时变化性.

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不同时期人们对外观暇疵的要求不同,商品紧俏时,再多暇疵也有人要,反之,商品滞销时些微暇疵便遭投诉.二是指随着保管环境的变化,有的外观暇疵本身亦会变化,如生锈加重、油污扩散、颜色褪淡等等。

(2)外观暇疵的判定模式

如果制造过程中,就请客户参与其中,让客户挑选自己满意的外观材料,那么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外观暇疵的判定不同于性能和功能,有其特殊的一面.可用理想标准、实际控制、和客户需求等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来描述对外观暇疵的判定。

理想标准是指:判定人员认为自己的标准符合客户的要求.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判定人员都坚信这一点。

实际控制是指:判定人员对实物进行判定。

客户需求是指:具体每一个客户对暇疵的接受程度.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知,一般人都误认为每个客户的需求情况一样。

在实际操作中,这三者有如下关系存在:

1.理想标准高于客户需求,实际控制却越来越严格,渐渐高于客户需求.

此时会出现以下现象:

①为了确保后工序能通过,前工序的检查比后工序还严格,大量的良品被当做不良品报废掉,引起成本上涨。

②前后工序对外观暇疵的责任归属问题争议增多,部门间相互指责是对方所为。

③产品外观给客户印象较好,但价格并没有因此而提高。

④防护措施增加,非标准成本增加。

2. 理想标准高于客户需求,而实际控制却越来越松,渐渐低于客户需求。

此时会出现以下情况;

1/ 产品外观给客户印象不好,外观投诉增加,公司信誉受损。

2/。制造过程无人重视外观,甚至会形成“外观不是品质"的说法。

3/。对作业造成外观暇疵的行为,无人制止。

3.理想标准高于客户需求,实际控制以理想标准为中心线,呈波浪运行,与客户需求相去不远。

在以上这种模式下运行,较为合理。

不管怎么说,如果等到暇疵发生了,才来处理,那么为时已晚,减少外观暇疵发生才是当务之急

①当实际控制有严格趋势时,立即调整向下,使其贴近客户需求.

②当有客户投诉时,立即调整向上,使其接近理想标准。

此法有以下好处:

①即使有投诉,数量有限,不会影响公司信誉。

②外观暇疵在自身责任造成的损失里所占的比重下降.

③部门间相互指责对方的言行减少,紧张关系有一定程度缓和。

从以上三种关系来看,如果理想标准、客户需求、实际控制能重叠在一条线上,是最好不过了!可谁也做不到,除非自产自销自用!

(3)外观暇疵问题的工艺方法

1.事先防范,于暇疵未形成前,采取对策措施。

①防范作业人员造成.如接触外观的人员要戴手套、指套,不得佩戴戒指、留长指甲等。

②防止夹具、设备造成外观不良.如接触外观的部位倒角、贴海棉,定时清洁设备等。

③外观材料本身防范。如粘贴保护薄膜、二次重新喷涂等.

这些方法在外观要求严格的产品上运用较多,属于积极预防,且成本低,容易开展。

2.事后设置选别样品。外观暇疵无法杜绝,为避免误判断,统一设置样品.

①该样品能够反映客户需求情况。

②制造、质量、营销,三方都持有同等样品,并按该样品进行判定。

③判定条件明确化,有明文规定,如目视距离.光线明暗度、有效期限等均有详细规定.

此法运用甚广,亦十分有效。比较样品后,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当然,这是一种不得己的“事后诸葛亮",不是积极消除暇疵的行为.

3.降低出厂品质等级。

有的产品的外观暇疵一旦铸成,便永远无法挽回,有的只能降低品质等级销售.有一点不能忘记的是,等级越低,其市场售价越低,但是,其制造成本却和优质品是一样的!非不得己时,切莫为之。

不是所有的外观暇疵都有可供比较的样品,也不是所有保护措施均能百分之一百奏效,外观暇疵总是不停地产生,一天一个样.

(4)外观暇疵的用户观念

外观样品虽然很容易就可以设定,但是,怎样才能知道样品接近客户的需求呢?怎样才能知道实际控制略高于客户需求呢?怎样才能避开判定上的盲区呢?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1.放“水”试试.

对难以判定的暇疵(判不良也行,判良品也行),可记录该暇疵的内容,包括出厂号码,并让其流入市场.如有投诉返回,说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如无投诉返回,则说明该暇疵的程度客户还能接受(甚至还能再放松一些).此种市场试销跟踪,注意不要集中在同一地区销售,要适当分散开来。

2.避开“先入为主"观念的作怪。

当检出人员向确认人员指出假疵所在的位置和程度后,其命运多半是不妙的,行的也不行。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一经提示后,就只盯着该处,而忽略了对整体的审视和判定。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检出人员只说有暇疵,但不说明具体和程度,由确认人员自行寻找并判定。如果两人都说不行才有可能是真正的不行,否则应以确认人员的意见为准。

3。外行定夺

有没有搞错?外行怎么懂得判定呢?其实不然,外观假疵与性能、功能的判定不同,外行的标准其实最接近客户要求。专职检查人员成天面对外观暇疵,会下意识地越检越严格,时间一久,往往高于原先的设定标准。有鉴于此,当外观暇疵难于判定的时候,找一些不相干的外行来参与,听听他们的意见,也许真的有所帮助.

4.定期造访客户。

判定人员直接访问客户,征询他们的意见,获得第一手资料.有的公司安排质量人员定期站销售柜台,其目的之一就在于此.

5.比较样品。

对有争议的外观暇疵,如果事先设定同等样品的话,找出样品进行比较一下,就能很清楚地进行判定了.当然外观样品本身也不是永远不变的,样品也要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加以调整.

总之,对外观暇疵的判定只有用心去研究,才能既减少“错杀",削减过剩质量所带来的非必要成本,又减少市场投诉,维护市场信誉。

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外观质量控制措施:产品美观与品质的双重保障 在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外观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制造商必须采取有效的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本文将探讨外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外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外观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还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个优质的产品外观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升产品价值,进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此外,外观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产品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褪色、磨损等现象,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因此,加强外观质量控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观质量的常见问题 1、外观设计不合理:产品的外观设计未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导致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2、生产工艺不佳: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不过关或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外观存在瑕疵。 3、材料选择不当:选取的材料质量不佳或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产品外观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解决方案 1、优化设计流程:在设计阶段,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痛点,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同时,加强设计师培训,提高设计水平。 2、改进生产工艺: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人技能水平,确保生产过程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定期对生产工艺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严格材料选择: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选取符合设计要求的高品质材料。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四、外观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外观质量控制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制造商必须注重外观质量控制。通过优化设计流程、改进生产工艺和严格材料选择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产品外观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赢得市场信任。同时,持续关注外观质量控制,有助于推动产品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为制造商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五、总结 外观质量控制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制造商需要充分了解外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针对常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版本号: A/0保密等级:内部使用 文件类别:■管理规范□管理办法□作业规范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修订记录 1目的 作为通用产品外观检验判定依据,确保品质能符合客户需求;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产品塑胶件、电镀件、喷漆件、压铸件、整机装配、彩盒及包装的外观检验,包括缺陷定义、缺陷允收标准等;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塑胶件、压铸件、彩盒、资料及包装的外观检验; 3职责 质量人员对产品外观的检验和判定; 4定义 产品等级定义 S等级:手持类产品、高端类终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高端市场、特定客户有较高要求的产品; A等级:通用类终端产品 外观等级面定义 1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正常情况指产品的正面、顶面、侧 面,要求有最佳的外观质量; 2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正常情况下指产品的背面和底面,要求有好的外观质量; 3级面:正常使用中看不到,只有在装拆时才看到的内表面或遮盖面,不要求有好的外

注:外观等级优先按照图纸中的定义;若图纸中没有定义,下面有图示或单独定义的,以图示和单独定义为准;没有则按照此外观等级要求执行; 功能面:功能面指压铸机加件中,影响产品防水、屏蔽、散热、装配等性能的表面;不包含在以上的1、2、3级面中; 图 1 ONT产品外观面等级示意图 彩盒测量面定义 测量面定义表,备注:未涉及到的为非管控区域

标准层次分为A标和B标二种;日美等外观要求较高的运营商建议使用A标,如日本KDDI/DOCOMO、英国BT;除了A标建议的运营商及通用市场,首选B标; 纸浆模塑制品测量面定义 测量面定义表 5内容 5.1检查面积划分和缺陷代码 检测面积按照每100mm100mm100cm2区域进行划分,表面小于100mm100mm时,以 100mm100mm计,以下所述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均以此为准; 表错误!未定义书签。缺陷代码表

产品外观质量的判定

产品外观质量的判定 在生产作业中,由于外观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常常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我们所收集到的与现场作业有关的案例中,外观质量问题占了60%以上。而生产与质量、售后部门在标准的掌握上也常有出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外观暇疵是指:产品外观材料上并不影响功能和性能的小缺点,通常是指伤痕、脏污、毛边、段差、浇口等小缺点。 款式新颖、颜色鲜艳、价格适中的商品,很容易博得客户青睐,成为购买的主要动机之一。外观完美无暇,自然是锦上添花,让人无可挑剔。但是,大多数客户购买商品时,并不绝对拒绝外观暇疵,只要不是过分显眼,一般都能接受。 外观暇疵是制造部门和质量部门争议最多的焦点之一。制造部门总是认为能过就得最大限度地过,没有必要搞过剩品质,不愿意花更多的工时,去修理外观暇疵。而质量部门却担心引发客户投诉,认为多花点成本也得换。 在判定能否接受之前,不论是制造还是质量部门,大都没有去询问过真正掏钱购买的顾客,而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意愿之上,或是以往的经验之上,换言之,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正确的做法是找工厂里一些与质量生产都不相干的人群,将他们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 1.外观暇疵的特点; 1.1非数字性。 外观规格的定义大多较为模糊,如“……距离30cm以上,普通照明条件下,连续看5Sec,不显眼即可……”等表述,就让人陷入可以理解,又很难执行的境地。有很多外观瑕疵无法用仪器测定具体的数值,确切表明超过多少可以,低于多少不行,全在于人的感觉。 1.2人为性。 不同的判定人员,对同样的暇疵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年龄差异、受

教育程度差异、习惯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等,都会导致不同的判定结果,换言之,不同的客户,对外观要求不同。 1.3经时变化性。 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不同时期人们对外观暇疵的要求不同,商品紧俏时,再多暇疵也有人要,反之,商品滞销时些微暇疵便遭投诉。二是指随着保管环境的变化,有的外观暇疵本身亦会变化,如生锈加重、油污扩散、颜色褪淡等等。 2.外观暇疵的判定模式 如果制造过程中,就请客户参与其中,让客户挑选自己满意的外观材料,那么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外观暇疵的判定不同于性能和功能,有其特殊的一面。可用理想标准、实际控制、和客户需求等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来描述对外观暇疵的判定。 理想标准是指:判定人员认为自己的标准符合客户的要求。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判定人员都坚信这一点。 实际控制是指:判定人员对实物进行判定。 客户需求是指:具体每一个客户对暇疵的接受程度。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知,一般人都误认为每个客户的需求情况一样。 在实际操作中,这三者有如下关系存在: 2.1理想标准高于客户需求,实际控制却越来越严格,渐渐高于客户需求。 此时会出现以下现象: ①为了确保后工序能通过,前工序的检查比后工序还严格,大量的良品被当做不良品报废掉,引起成本上涨。 ②前后工序对外观暇疵的责任归属问题争议增多,部门间相互指责是对方所为。 ③产品外观给客户印象较好,但价格并没有因此而提高。

产品零件部件外观质量要求-精

1范围 本标淮规定了产品外观表面质量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判别并对可接受的外观表面缺陷进行了限制(未出现的缺陷种类属于不允许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结构件及产品外观表面的生产验收,外购(协)件的验收亦适用本标准;本标准中表面缺陷的限定标准不适用于压铸结构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A级表面 用户使用、操作及日常维护时能直接正视到的装饰性表面(如粉末喷涂、涂料涂覆、镀金及装饰铬等)。2.2 B级表面 用户使用、操作及日常维护时不能正视到的装饰性表面。 2.3 C级表面 非装饰性表面中的主要表面,用户使用、操作及日常维护时能经常直接正视到的表面。 2.4 D级表面 非装饰性的次要表面,用户使用、操作及日常维护时很少看到的表面。 2.5 E级表面 用户使用及日常维护时看不到的无外观要求的表面。 2.6 金属表面 包括金属及金属镀覆层、化学镀覆层和金属压铸面等表现为金属质感的表面。 2.7 拉丝面 是一种砂带磨削加工面,通过砂带对金属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去除金属表面缺陷,并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纹路均匀的装饰表面。 2.8 基材花斑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3

2 2.9 正视 指检查人员站立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 45°~90°而进行的观察,见图1所示。 图1 正视 2.10 压痕 零件表面局部受力后产生塑性变形,一般为边缘圆滑的凹陷,且原表面纹理与方向不变。 2.11 表面处理前划痕 指金属镀覆、化学处理或涂料涂覆等表面处理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2.12 凹坑 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2.13 凹凸痕 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整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2.14 抛光区 对基材上的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打磨抛光后表现出的局部高光泽、光亮区域。 2.15 烧伤 拉丝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2.16 水印 被检查表面

产品外观质量控制规定

产品的外观质量控制规定 1、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的尺寸、形状、位置和产品表面符合并优于规定的标准,对产品形成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交付产品的最终质量。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的民用核安全设备、压力容器产品(包括按ASME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的外观质量控制。 3、职责 3.1技术部是工艺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方案时,要在工艺上充分考虑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的诸多因素,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防止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外部缺陷。 3.2物质部应从合格的分供方择优采购合格的材料,并在到货验收后妥善保管,在储存,转运各环节做好保护,确保投入到生产线中材料,物表面缺陷。 3.3质保部检验科负责外购、外协、外包件的进货检验及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检验和最终检验。应如实的记录产品的各项检测数据和产品外观的质量状况,对外观质量不合格的开具不合格报告单;对满足标准要求,但外观或表面仍有肉眼可见的缺陷的,应开具信息单,传递给责任部门和质管部门,作为持续改进的信息。 3.4市场部外信息站,及时收集用户对公司交付产品的质量信息,做好汇总、分类,并传递给质管和有关部门。积极主动的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工作,不断提高用户满意率。 3.5质保部质管科是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措施和内部质量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应积极的收集内、外的质量信息,为产品外观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现场的质量监督。 3.6产品制造车间(分厂),做好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严格按工艺、图纸、标准制造。制造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好产品的表面,接管和法兰面,缺陷的修补,应严格执行工艺,以防止产生新生的缺陷。 4、产品外观的质量控制要求 4.1材料管理 4.1.1压力容器用钢板应符合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和合理存放。不锈钢与碳钢不能混放。转运中要防止机械划伤,防止受潮造成严重腐蚀(尤其是不均匀腐蚀),表面缺陷超标者不准投入产品制造。

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外观与尺寸检验要点

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外观与尺寸检验要点 产品质量检测是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标准规定的重要环节。其中外观与尺寸检验是产品检测中最基本且常见的要点之一。本文将 从不同角度探讨产品质量检测中外观与尺寸检验的重要性及其要点。 一、外观检验的重要性 外观是产品质量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 购买意愿。产品外观检验能够有效地发现产品表面缺陷或瑕疵,如裂纹、气泡、划痕等,保证产品的美观度和整体质量。尤其对于高端消 费品或对外展示的产品来说,外观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品牌形象和市场 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尺寸检验的重要性 尺寸检验是衡量产品生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尺寸的准确性不仅 关系到产品的装配、使用和性能,还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和功能。通 过尺寸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尺寸偏差、 尺寸不合格等,保证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提高产品的竞争 力和市场价值。 三、外观检验的要点 1. 表面缺陷检查:对产品表面进行全面检查,注意观察是否存在裂纹、气泡、刮痕等缺陷。

2. 颜色一致性检验:对产品的色彩进行评估,检查是否存在色差或 颜色不均匀现象。 3. 包装完整性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避免因不良包 装导致的产品损坏或变形。 4. 标识标志检验:核对产品标识和标志是否齐全、清晰、无误,确 保产品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四、尺寸检验的要点 1. 尺寸测量准确性:确保采用正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尺寸测量,避免人为误差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2. 尺寸测量范围检验:检查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是否满足产品尺寸 要求,避免因测量范围不足而无法准确测量。 3. 尺寸偏差和公差检验:对产品尺寸进行与设计要求的比较,检查 是否存在尺寸偏差和公差超限的情况。 4. 模具磨损检查: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模具进行磨损程度检查,确 保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尺寸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外观与尺寸检验是产品质量检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外观和尺寸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的 美观度、功能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外观与尺寸检验时,需要根据产品 的特性和规格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工具,以确保产品质量的 稳定和可靠。只有在质检环节不断精益求精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生 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品牌价值。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目录 目录 (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1) 2、总则 (2) 3、加工品质标准 (3) 3.1 缺点术语和定义 (3) 3.2 允收标准 (3) 3.3 检验方法 (4) 4、烤漆品质标准 (5) 5.1 缺点术语和定义 (5) 5.2 允收标准 (7) 5.3 烤漆性能测试 (8) 5、印刷图文品质标准 5.1 缺点程定义 (9) 5.2 充收标准: (9) 5.3丝印的测试: (10) 6、缺点的测量方法 (10) 6.1 点状缺点的测量方法 (10) 6.2 线状缺点测量方法: (11) 7、点规图 (8) 1、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工艺缺点或因加工不当引起的缺点判定;表面处理的外观检验判定;产成品的最终外观检验。但不包含内部结构尺寸的评判标准。

2、总则 2.1 原则: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破坏,生产者应认真操作、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对各种表面的损伤,如果发现某一缺点具有批量性 问题,即便此缺点属于“可接收”范围,也可以对该产品不予验收。 2.2 对模棱两可的缺失,虽经检验员初次误判为允收,但第二次检验发现属缺失时,可判定为不合格。 2.3 如各项品质标准所列为缺点时,后制程加工完工后品质缺点降低者,该缺点项目列为允收. 2.4 产品的各部位表面按其在产品中所处位置和质量要求划分为以下三类: 2.4.1 A 级表面:在产品正常工作状态下、或产品开启前门后,能直接正视到的表面(如FB2刀 体正面;印字面为正面)。 2.4.2 B 级表面:没有字体的刀体表面。 2.4.3 C 级表面:A 、B 类表面以外的其它表面(客户不能直接看到的面,如FB2 刀的割线槽) 2.5 有封样或图纸上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其对应的缺点优先按照其封样或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 判断。其它缺点的程度不能超出本标准的要求,否则为不合格。 2.6 本标准所列的缺点个数当在每一表面上不超过2个,每2个缺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mm ,否则 视为同类缺点,面积以其总和计。 2.7 (1)检验条件: 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 A 、检验角度:成45度目视检试之; B 、检验距离:距物品45CM ; C 、检验光源:正常日光灯60W 光源下检验;(有争议时采用中国式的标准光源) D 、观察时间:4~6s ; E 、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3、加工品质标准 3.1 缺点术语和定义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本标准的目的是确定通用成品外观标准,为公司品质控制提供标准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我司外观检验的标准判定,另有客户特殊规定除外。 职责权限方面,品质部负责本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审核,产品的鉴定、检验之执行;工程部负责品质问题的分析和改善活动的推行;生产部负责产品的制造、过程检验和过程品质记录。 本标准定义了异色点、缩水、批锋、污点、无感划伤、有感划伤、脏污、气泡等术语。 在工作程序方面,目视检查的外观条件及位置为距离 30cm~45cm,时间5 S,光源检验照明度20-40W,位置为产 品与平面呈45°,上下左右转动动在15°之内。检验时间一般 在5-10秒以内,不得在反光下检验表面。

外观区域划分为A区、B区、C区,分别代表正常目视第一眼可见面、正常目视第一眼不可见面(左右两侧面、底面、背面、顶面)、产品内部,正常目视不可见面。 成品外观检验项目包括金属零件、五金件等,具体包括金属零件表面不可有电镀、生锈或氧化不良现象,断面氧化不可长过3mm,允许有两处间隔≤15mm,批锋不可超过0.04mm,金属零件表面不可有电镀不良现像等。同时,还需注意外壳刮伤、有感刮伤不可有露底材现像,长≤1.0mm,宽≤0.2mm的无感刮伤等。五金件方面,需要注意C面凹痕,直径≤3mm,深≤0.2mm(120mm允许3处)等问题。 最后,需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有擦伤、划伤、缩水、变形、缺料、毛边、披锋、条纹、水纹等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表面出现的缺陷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对这些缺陷进行检查和控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面缺陷及其容许范围。

产品的外观质量

产品的外观质量 在生产作业中,由于外观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常常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我们所收集到的与现场作业有关的案例中,外观质量问题占了60%以上。而生产与质量、售后部门在标准的掌握上也常有出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外观暇疵是指:产品外观材料上并不影响功能和性能的小缺点,通常是指伤痕、脏污、毛边、段差、浇口等小缺点。 款式新颖、颜色鲜艳、价格适中的商品,很容易博得客户青睐,成为购买的主要动机之一。外观完美无暇,自然是锦上添花,让人无可挑剔。但是,大多数客户购买商品时,并不绝对拒绝外观暇疵,只要不是过分显眼,一般都能接受. 外观暇疵是制造部门和质量部门争议最多的焦点之一。制造部门总是认为能过就得最大限度地过,没有必要搞过剩品质,不愿意花更多的工时,去修理外观暇疵。而质量部门却担心引发客户投诉,认为多花点成本也得换. 在判定能否接受之前,不论是制造还是质量部门,大都没有去询问过真正掏钱购买的顾客,而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意愿之上,或是以往的经验之上,换言之,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正确的做法是找工厂里一些与质量生产都不相干的人群,将他们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 (1) 外观暇疵的特点; 1.非数字性。 外观规格的定义大多较为模糊,如“……距离30cm以上,普通照明条件下,连续看5Sec,不显眼即可……"等表述,就让人陷入可以理解,又很难执行的境地.有很多外观瑕疵无法用仪器测定具体的数值,确切表明超过多少可以,低于多少不行,全在于人的感觉。 2。人为性。 不同的判定人员,对同样的暇疵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习惯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等,都会导致不同的判定结果,换言之,不同的客户,对外观要求不同。 3.经时变化性. 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不同时期人们对外观暇疵的要求不同,商品紧俏时,再多暇疵也有人要,反之,商品滞销时些微暇疵便遭投诉.二是指随着保管环境的变化,有的外观暇疵本身亦会变化,如生锈加重、油污扩散、颜色褪淡等等。 (2)外观暇疵的判定模式 如果制造过程中,就请客户参与其中,让客户挑选自己满意的外观材料,那么事情就会简单得多!外观暇疵的判定不同于性能和功能,有其特殊的一面.可用理想标准、实际控制、和客户需求等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来描述对外观暇疵的判定。 理想标准是指:判定人员认为自己的标准符合客户的要求.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判定人员都坚信这一点。 实际控制是指:判定人员对实物进行判定。 客户需求是指:具体每一个客户对暇疵的接受程度.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知,一般人都误认为每个客户的需求情况一样。 在实际操作中,这三者有如下关系存在: 1.理想标准高于客户需求,实际控制却越来越严格,渐渐高于客户需求. 此时会出现以下现象: ①为了确保后工序能通过,前工序的检查比后工序还严格,大量的良品被当做不良品报废掉,引起成本上涨。 ②前后工序对外观暇疵的责任归属问题争议增多,部门间相互指责是对方所为。 ③产品外观给客户印象较好,但价格并没有因此而提高。 ④防护措施增加,非标准成本增加。 2. 理想标准高于客户需求,而实际控制却越来越松,渐渐低于客户需求。 此时会出现以下情况; 1/ 产品外观给客户印象不好,外观投诉增加,公司信誉受损。 2/。制造过程无人重视外观,甚至会形成“外观不是品质"的说法。 3/。对作业造成外观暇疵的行为,无人制止。 3.理想标准高于客户需求,实际控制以理想标准为中心线,呈波浪运行,与客户需求相去不远。 在以上这种模式下运行,较为合理。 不管怎么说,如果等到暇疵发生了,才来处理,那么为时已晚,减少外观暇疵发生才是当务之急 ①当实际控制有严格趋势时,立即调整向下,使其贴近客户需求.

外观质量要求

一、下料通用要求 ♦:♦表面应平整无弯曲变形,否则应矫正。焊接坡口应平整,无裂纹等缺陷。 ♦:♦下料后应清除翻浆、飞溅,缺肉应焊补打磨。手工气割下料件应将割口打磨平整。 ♦有超声波检验要求的,下料后应按要求进行探伤检查。 ♦同时满足多种下料方式的,优先选用精度高的下料方法。 平整处理要求1 ♦平整处理主要依据GB/T19804-2005.未注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取公差等级F级。 ♦超过以上公差要求的应进行平整处理,使工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误差在标准范围内。 ♦平整处理一般以火焰整平为主,机械矫正为辅。 平整处理要求2 ♦下料前应复检板材,不符合表面平整度要求的,应校平后再下料。 ♦下料后板材不符合表面平整度要求的,应再次进行校平处理。 ♦校平时不应直接锤击板材表面。 ♦校平后板材表面应无凹凸痕迹。 平整处理要求3 ♦钢板卷制时,应检查卷板机辊子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凸痕迹,若有,应修补、打磨处理。 ♦筒体焊接时,应检查转胎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凸痕迹,若有应修补打磨处理。表面质量要求1

♦板边应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外形规则。钢板和钢带表面不应有扭翘、脱膜、锈蚀、气泡、裂纹、结疤和夹杂物等缺陷。 ♦:♦板材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结疤和夹杂物等缺陷。 ♦:♦板材下料后割口应平整,不应有翻浆、毛刺、凹坑、飞溅物、飞边等缺陷。表面质量要求2 ♦焊接结构件的外缘非焊接部位,割口不平度应不大于1mm。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应用砂轮打磨至平整光滑。 ♦毛刺、飞边应打磨干净,局部过大的毛刺、飞边可用气割去除后再用角磨机打磨光滑。 二、铸锻件外观质量 ♦执行标准《铸锻件外观质量》SINOMA-TEC-TS-003-2012 ♦相关标准 GB/T6414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JB/T5000.4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四部分:铸铁件 JC/T401.3建材机械用铸钢件缺陷处理规定 JC/T691 高铭铸铁衬板技术条件

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外观质量评价方法

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外观质量评价方法产品的外观质量是指产品外部形态、颜色、纹理等各方面的表现。 外观质量评价是产品质量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满 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产品质量检测中常用的外观 质量评价方法。 首先,常用的外观质量评价方法之一是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法是 指通过人眼对产品的外观进行直接观察和判断。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适用于大多数产品的外观质量评价。通过 目视检查法,可以评价产品的整体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有无明显的 缺陷、污垢、色差等。然而,目视检查法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对外观质量进行目视检查时,需要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和质量控制,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仪器测量法也是常用的外观质量评价方法之一。仪器测量法 是指通过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对产品的外观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例如,可以使用光谱仪对产品的颜色进行测量和比较,使用显微镜对产 品的表面缺陷进行观察和记录。仪器测量法可以排除人为主观因素的 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然而,仪器测量法需要复杂 的设备和技术,且对评价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另外,仪器测量 法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控 制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外观质量评价还可以借助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图像处理技 术利用数字图像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产品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来

评价产品的外观质量。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特征提取等。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的 几何形态、颜色分布等外观特征的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更为客观和准 确的评价结果。然而,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评价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最后,外观质量评价中还可以结合消费者的主观评价。消费者是产 品的最终使用者,其对产品外观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 问卷调查、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喜好和评价标准。通过结合消费者的主观评价,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改进 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提升产品的外观质量。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外观质量评价方法有目视检查法、仪 器测量法、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结合消费者的主观评价等。不同的方法 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 评价要求来决定。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外观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准确 评价产品的外观质量,保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产品外观质量标准

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外观质量标准 第1页共4页 QB/J001-2002 1 整机要求 1.1总体外观设计应新颖,线条流畅,富装饰性,具吸引力,适应性强。 1.2表面光滑、平整、手感舒适、无明显外露尖角、毛刺或披缝。 1.3色彩柔和,光泽宜人。 志高产品基本色调:室外机一般为浅灰色,室内机为乳白色或银杏色,按 色标或样版规定进行检查。 1.4外形结构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技术 文件规定。 1.5所有装配尺寸及装配位置正确,各装配孔、扣、卡、折边应各各对齐,配 合松紧适中,无明显错位,相邻两装配孔中心距的偏差不能大于其中大孔 孔径的1/4。 1.6整体外观结构应平直,所有外露配合部分应密合,在沿配合线上的缝隙须 宽窄均匀,不应有任何歪斜、扭曲或其它变形。配合间隙误差正面小于 1mm/全长,侧面和背面小于2mm/全长。要求装拆灵活方便。 1.7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整机用力推拉摇动不会出现松动、扭曲或其它 变形。 1.8所有表面应清洁,无脏物、油污、灰尘。 2 几何形状 2.1分体式空调室内、外机及整体式机型的基本外形结构均为正、长方形,其 平面度的公差值≤250μm/100mm,相邻两面应互相垂直,其角度误差不能 大于+1°,相对两面应互相平行,其平行度误差不能大于1mm/m。 2.2外表过度圆弧和装饰圆弧与平面连接处应相切,其过度面应光洁圆滑无任 何衔接痕迹,曲率半径符合设计要求。 编制:李昌针校对:潘亚平审核:丁小江批准:雷江杭 日期:2002.04.05 日期:2002.04.06 日期: 2002-4-9 日期:02.04.15

产品外观质量要求

产品外观质量要求(标准) 第一大类: ——边、缝、一般表面 1.1、规定的缺陷分类如下 ——焊缝 ——边缘 ——一般表面 1.2规定处理等级 带有可见缺陷的钢材表面涂覆涂料前的处理等级共分三种: ——P1 轻度处理:在涂覆涂料前不需处理或进进行最小程度的处理; ——P2 彻底处理:大部分缺陷已被清除; ——P3 非常彻底处理:表面无重大的可见缺陷。 1.3检验要求 1.3.1零件表面质量效果应满足附表1中的指定要求 1.3.2对于2mm以下采用激光切割的薄板类零件,只要切口整齐美观可不做处理,若不满足要求,则按照附表1( 2.3)处理。 1.3.3对于手工打磨的零部件表面,打磨面在150mm*150mm的范围内不允许出现2个以上的反光面,打磨后应用120P以上的抛光片进行修饰。 1.4各种缺陷类型图示和规定

第二大类: ——喷塑、油漆 ——镀锌、镀铬 ——发黑(发蓝) 1 喷塑检验标准 1.1、检验条件 1.1.1照明光线 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的照度不应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 1.1.2检查距离 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1000mm,a面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1.2、表面等级的分类、区域划分 1.2.1表面等级 根据产品可视区域以及使用要求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表面等级:“a”、“b”、“c”、“d”。 1.2.2区域划分

“a”:正常放置时对外可直接看到的面,包括登上维修平台时可直接看到的面。 “b”:正常放置时一般情况下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机架内侧以及机箱内部等。 “c”:正常放置时观察不到的表面,一般指装配后的底面以及被传送带遮住的框架内侧。 1.3、代码对照表 附表2 说明:下文所提到的不良缺陷数目均指单面上的不良缺陷数目。 1.4、验收要求 1.4.1检验总则 1.4.1.1喷涂件表面应清洁、无污,无露底材,剥落等缺陷。所有表面无划痕、颗粒、桔皮,针孔、喷流、露底、杂质等不良现象(具体参照附表3)。 1.4.1.2喷涂层均匀、完整,同批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符合图号要求,且与双方封样色样比较无明显差异。 1.4.2外观要求 不良项目验收要求: 附表3

常规产品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沈阳世润重工有限公司 产品外观检查标准 铸铁铸钢件: 1、表面粗糙度(铸铁铸钢)600样块。 2、铸钢尺寸偏差 3、铸铁铸钢壁厚、筋厚尺寸偏差 铸铁、铸钢件表面应平整洁净,对粘沙、氧化皮、多肉等清砂时修平打光。

铸钢件表面缺陷,符合下列条件可以修补: 1、铸件存在缺陷大小部位在图纸技术条件或订货合同协议中规定允许范围之内; 2、机械加工面上铸造缺陷确认机加后能除去; 3、铸件毛坯表面存在缺陷可按表3验收。 表3 冒口切割痕迹验收标准,冒口切割余量如表4。 铸铁件加工余量标准如表5。

铸钢件加工余量如表6。 注:1、孔的高度大于直径时取上面; 2、孔的高度小于直径取下面; 3、测量尺寸是指零件尺寸或加工工艺补正量拔摸斜度加上加工余量。 铸铁表面外观检查标准 1、铸件铸造表面粗糙度应合25要求。 2、除另有规定外,铸件均以不加工状态交货,但应清理干净,修整多肉,去除浇冒口残余芯骨、粘砂及内腔残砂等。 3、铸件加工面上允许存在加余量内表面缺陷,非加工面允许有不超过壁厚(缺陷所在处的壁厚)1/3的孔存在,但须经修补,但同一个件上此缺陷不许有3处。 4、在地脚等不重要处允许有缺肉,浇铸不足存在,须经焊补修理、打光检查,不允许有裂纹,同一件上只允许有一处缺陷。 铸铁硬度检查标准 无特殊要求常规灰铸铁按231-84(布氏硬度检验标准)

200 171-241 铸钢产品硬度检查标准 一、正火 注:以上标准为常规正火硬度标准,有图纸工艺和用户要求按图纸工艺、用户要求执行。 二、调质 注:以上产品如有图纸工艺和用户要求硬度,按图纸工艺和用户要求执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