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企业税收风险特征表

银行企业税收风险特征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

例》

企业所得税风险指标

附件 企业所得税风险指标 目录 一、收入类风险指标(23个) 1、【风险指标】营业收入 2、【风险指标】交通运输企业运输收入 3、【风险指标】营业外收入 4、【风险指标】“收入类调整项目—其他” 5、【风险指标】视同销售收入、视同销售成本 6、【风险指标】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 调整确认收益 7、【风险指标】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8、【风险指标】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 9、【风险指标】投资收益 10、【风险指标】不征税收入 11、【风险指标】民间非营利组织同意捐赠收入 12、【风险指标】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费收入

13、【风险指标】民间非营利组织提供劳务收入 14、【风险指标】民间非营利组织商品销售收入 15、【风险指标】民间非营利组织政府补助收入 16、【风险指标】民间非营利组织投资收益 17、【风险指标】民间非营利组织其他收入 18、【风险指标】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 19、【风险指标】事业单位事业收入 20、【风险指标】事业单位上级补助收入 21、【风险指标】事业单位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22、【风险指标】事业单位经营收入 23、【风险指标】事业单位其他收入 二、扣除类风险指标(42个) 24、【风险指标】营业税金及附加 25、【风险指标】营业成本 26、【风险指标】营业外支出 27、【风险指标】营业外支出—其他 28、【风险指标】资产减值损失 29、【风险指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0、【风险指标】资产损失 31、【风险指标】弥补亏损 32、【风险指标】捐赠支出 33、【风险指标】赞助支出 34、【风险指标】销售费用1 35、【风险指标】销售费用2 36、【风险指标】治理费用1 37、【风险指标】治理费用2 38、【风险指标】财务费用1 39、【风险指标】财务费用2 40、【风险指标】职工薪酬 41、【风险指标】工资薪金支出 42、【风险指标】职工教育经费 43、【风险指标】职工培训费用 44、【风险指标】补充养老保险 45、【风险指标】补充医疗保险 46、【风险指标】业务招待费支出1 47、【风险指标】业务招待费支出2 48、【风险指标】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

税务风险指标

税务风险指标 1. 引言 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因素之一。税务风险指标是对税务风险进行度量和评估的指标体系,用于帮助企业识别、监控和管理税务风险。本文将介绍税务风险的定义和特征,以及税务风险指标的种类和应用。 2. 税务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遵守税法的过程中面临的可能导致税务纠纷或增加税务成本的不确定因素。税务风险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多元性:税务风险的形成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税法法律性质、税务政策、纳税人行为等。 •不确定性:税收法规经常变动,使企业很难预测和评估税务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影响广泛性:税务风险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3. 税务风险指标的种类 税务风险指标是对税务风险进行度量和评估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指标: 3.1 税收合规风险指标 税收合规风险指标用于评估企业是否按规定纳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税收申报比例:企业纳税申报是否准确、完整,是否按时上报和支付税款。•稽查风险:企业是否存在逃避税务检查和审计的行为,是否有可能受到税务机关的审计和调查。 •税务违法行为:企业是否存在虚假记账、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

3.2 税务成本风险指标 税务成本风险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成本压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税收负担率:企业纳税所占比例是否过高,是否存在税务优惠政策可以利用。•税务费用:企业为履行纳税义务所支出的成本,如税务顾问费、会计费等。•税收合规成本:企业为确保纳税合规所增加的内部管理成本和系统建设成本。 3.3 税务管理风险指标 税务管理风险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的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税务组织架构是否合理:企业是否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是否明确了税务职责和权限。 •税务内控风险:企业在纳税流程中是否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风险防范不足的问题。 •税务人员素质:企业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纳税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4. 税务风险指标的应用 税务风险指标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识别:通过对税务风险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识别和预测潜在的税务风险。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便制定应对策略。 •风险控制: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纳税行为等方式,控制和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监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机制,及时掌握和跟踪税务风险的动态,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5. 总结 税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税务风险指标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税务风险,提高税务合规能力,降低税务成本。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税务风险指标,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银行税务风险

银行税务风险分析 一.银行税务风险的内涵 银行税务风险的内涵是银行没有正确理解税法精神对税收导向和优惠政策没有充分理解运用,造成多缴税款的可能性;或者涉税行为在税务管理、计算和缴纳税款等方面因没能正确有效地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等原因而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的可能性。二.税务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1)直接形式:因为主客观原因,企业对税法的理解和执行产生了偏差,增加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额外支出的可能;或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多缴税款,或没有用足关优惠政策,而直接减少企业应得经济利益,过度承担税务成本。(2)间接形式:表现在如果税务检查认定企业存在偷税行为和后果处以行政处罚,这种公开的财务信息将给企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使得企业营业活动的合法性、正当性受到公众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企业价值。 三.银行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管理层的不重视。税务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管理层的问题,管理层的不重视必然导致下层税务缺乏全行的统一筹划,同时也使财务人员缺乏税收筹划的动力。而管理层不重视主要是由于管理层税收筹划的意识不足或者错误。常见的观念有几种:1.无关论,有人认为税款的多少由税法规定,企业只要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就好了,有什么管理的需要?税务管理是政府税收征管部门的事,与企业没有关系。“无关论”导致一部分企业对税务管理存在问题引致税负过重等后果视而不

见。2.关系论,有人认为业税负取决与征管税务机关的关系,好就会少纳税,不好就会导致多纳税,所以企业税务管理说白了就在于与征管人员、稽查人员搞好关系。但是随着征税制度的健全,反腐力度加强,这种方法面临巨大风险,并且成本也很高,不具有持续性。3.技巧论,不少人觉得,企业纳税的多少在于税务经办人员是否掌握税法并可以找出其中的漏洞擦边球避税,甚至偷、逃税。有的时候虽然可以侥幸过关,但也有不少由此自毁长城。 (2)银行财务人员财务水平较低,全员筹划意识不足。银行的财务人员往往财务技能水平比较低,同时由于会计制度变化较快,有些银行缺乏足够的财务人员,缺乏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在涉税风险点的甄别、防范和控制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财务人员个人的能力与判断,甚至是边干边学或不断摸索,整体税务风险防控能力受到个人水平的制约。山于机构建设和流程体系的不完善,大多数情况下税务管理还仅仅局限于如何尽可能正确及时地缴纳税款,实际上是单一的事后计税职能,而不具备规划、控制、沟通等管理职能。其实财务问题多来自业务部门,由于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之初就缺乏税收筹划意识导致后期财务上纳税的多缴。因为业务决定财务,因此财务部门要努力与业务部门加强沟通,提高全行的税务筹划意识。 (3)财务系统的落后。 传统的银行已经在业务前台,信贷,人力资源上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系统,但是在财务上还没有完善的系统,导致财务在遇到复杂的银行业务时无法反映全面的财务信息,对税收筹划也就产生了阻力。

大企业税收风险特征表(主要行业)

工业企业纳税评估案例:从用电收入比找突破 李康 2013—12—27 14:18 近期,山东省临邑县国税局利用企业用电收入比开展税收分析,实现对辖区内工业企业的高效、准确评估。临邑县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用电收入比,是指一个企业在某一个时期内申报销售收入与用电度数的比值。这项指标涉税疑点指向明确,通常能简明直观地反映生产企业特别是耗电型生产企业的纳税申报是否符合 实际。为加强税收征管,临邑县国税局近期将用电收入比作为对耗电型生产企业税收分析的重要指标。中国淘税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119103066.html, 淘尽税海精华,网遍财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临邑县国税局采取了分步走策略。第一步,获取用电信息,建立对应 关系。该局依托临邑县综合治税信息采集平台,按月从电力部门获取全县企业的用电信息.通过调查核实,将电力部门提供的用电户名与国税机关管理的纳税人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截至目前,该局已获取企业用电信息46400余条,将相关信息与347户纳税人建立了对应关系.根据相关信息,通过汇总计算,临邑县国税局掌握了这 347户纳税人的用电情况. 第二步,搭建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并举办用电收入比分析专题培训.围绕用电收入比指标应用,该局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了用电信息分析平 台,同时安排业务骨干向评估人员讲解了使用技巧,对运用用电收入比、存货扣税比、增值税滞留票和增值税税负等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说明。讲解人员还结合实例,对影响用电收入比的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使评估人员对该指标的作用有了更准确的了解,评估能力大幅提升。第三步,开展收入分析,确定评估对象。 按照要求,评估人员从税收综合征管系统中提取全县工业企业2012年度的申报销售收入数据,将其与对应企业的用电信息一同导入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利用该平台,评估人员可以快速计算出各个工业企业的用电收入比和行业平均值。根据计算结 果,评估人员将用电收入比低于同行业平均值20%和明显低于合理值的企业作为评估对象,开展专项评估。第四步,选取典型企业,确保评估质效。在评估时,该 局以行业评估为突破口,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剖析,推动评估工作深入开展。以面粉加工行业为例。该局利用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发现,临邑县共有11户面粉加工企业,平均用电收入比为6.95,其中有4户企业的这一指标低于行业平均值20%。比如,从税收综合征管系统信息来看,某面粉加工企业的各项申报指标均正常,但评估人员通过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发现,该企业的用电收入比仅为2。6,远低于行业平均值。根据这一疑点,该局立即组织人员深入分析、调查,最终查明该企业存在隐匿销售收入的行为。通过稽查,该局对该企业查补入库税款近30万元。以这一案例为样本,该局在全县开展了面粉加工行业评估,最终查补入库税款293。8万元。第五步,及时评估总结,提高征管水平。在利用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开展纳税评估的过程中,该局经常召开评估总结会议,及时总结评估经验,指导评估工作开展。其间,该局还通过对一个或多个典型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努力准确把握企业所属行业的生产特点和税源特点,进而重新确定该行业或相关产品适用的用电投入产出参数,修正或完善现有的生产要素评估模板,并应用到日常税源管理中。截至目前,该局已确定产品用电投入产出参数37个,修订和完善行业生产要素评估模板24个。中国淘税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9103066.html, 淘尽税海精华,网遍财会政策统计显示,上述措施应用后产生了显 著效果.截至目前,临邑县国税局已利用用电信息分析平台对186户企业进行了专项评估,通过评估查补入库税款2597万元。(任世光李敬勇) 工业, 评估,任世光, 李敬勇, 企业纳税原文工业企业纳税评估案例:从用电收入比找突破相关帖子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3)掌握企业收入的一把钥匙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7)评估不匹配数据,发现企业账外收入【案例】出口企业内销业务有玄机—某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纳税评估案例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6) 梳理疑点,在评估中

税收风险的分类识别与应对

税收风险的分类识别与应对 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税收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尝试运用各类征管数据,依托信息化工具,实施征管监控和管理决策,提高征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从各地的实际经验来看,改革的核心是成立风险管理部门,统筹指挥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排序,风险应对决策,风险应对的任务分派,职能分工和权责分配更合理,财税收管理工作的程序更标准、规范,尽可能的减少税收管理工作对纳税人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例如在新的体系下,税收稽查部门的选案权被收回,统一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既有利于权力的独立和制衡,也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专业化水平。 本文在当前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及方法的基础上,借鉴财税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对税收风险的再分类管理,以促进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一、税收风险的再分类 税收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四个环节:战略规划、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风险识别、排序环节仅仅是对税收风险的可能性做出评估,并不作直接的纳税人违法证据的收集。 目前我国财税风险的分级分类管理主要是考虑风险的高低因素,根据评估的风险高低,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手段,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防控税收风险,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笔者认为,在原先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风险存在的客观原因,将税收风险进一步划分为税收执行风险(以下称“执行风险”)和税收舞弊风险(以下称“舞弊风险”),有助于针对性地实施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 执行风险,是指反映企业经营业务状况的凭证真实、有效、完整,但由于对税收法律法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执行错误而引发的税收风险。从税务机关“裁判员”身份的视角来看,

企业常见税收风险

增值税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时,将应税产品、不动产进行无偿转让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转让而无正当理由,未申报或者少申报缴纳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第三十七条。 企业转让上市公司股权,未按金融商品转让缴纳增值税;或者未综合考虑转让之前发生转股、配股、限售股解禁、增发和可转债等情况,未准确计算转让价格和转让成本,少缴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第 4 目,附件 2 第一条第(三) 项第 3 目;《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53 号)第五条。 委托贷款业务中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对外放贷取得利息收入时,将收取的利息收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或者计入往来款等科目,存在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风险。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第四十五条,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

企业在收取其他单位占用资金、拆借资金所支付的利息收入时, 将收取的利息收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或者计入往来款等科目,未及时 确认收入,少缴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 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 点实施办法》第一条、第三十七条及附件《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 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 企业违反税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警告、或者单 次1 万元以下罚款除外)的,自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起 36 个月内,不得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纳税人受到处罚后未 及时告知税务机关,仍违规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多退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 (财税〔2022〕78 号)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 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或者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辟、受让无形资产,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未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中华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占用关联企业资金但未按独立交易原则支付利息,存在少缴

税收风险30个预警指标分析

税收风险30个预警指标分析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常见税收风险点

(一)设立税务登记(实地勘验 ) 纳税人取得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 没有在法 定 期限内办理税务登记, 税源管理岗巡查监督不到位, 没有依法将 其纳入正常管理,形成漏征漏管,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 风险。 税务人员多次催办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无效后, 代 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 发现纳税人账簿设置存在 问题,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 及时催促纳税人进行改正, 造成纳税人长期不纠正或者纠正不彻 底等情况,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没有按照规定期限报送代扣 代缴、 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行为, 未责令其限期改 正,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没有及时报告存款账户、财务会 计制度及核算软件的行为,未责令限期改正,形成执法风险。 (二)变更税务登记 税务人员对普通纳税人变更法人代表调查不到位, 审核不严格,形成执法风险。 纳税人登记注册类型变更时,未作清算处理,导致 税务机关在后续管理中作出不利于纳税人的行政行为,影响纳税人的权益,引起行政诉讼,会形成执法风险。 (三)停复业登记 税务机关未清缴税款,未收缴发票,未封存税务登 记证正、副本予以办理纳税人停业,形成执法风险。 (四)注销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完整, 易发生假注销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机关对未进行清算的纳税人注销,易浮现偷逃 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五)非正常户管理

纳税人终止经营时,为了逃避责任不办理注销税务 登记证,当月税款未交清、发票未核销就走逃,特殊是欠税企业,如果不及时办理相应的交税、缴票手续,极有可能浮现无法结清所欠税款和税收罚款,不能及时交回所购发票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机关对未满三个月的非正常户注销,侵犯纳税 人合法权益,易引起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人员把不符合非正常户认定条件的纳税人认定 为非正常户,易发生纳税人少缴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六)外出经营管理 纳税人外出经营期限普通为30 日,最长不超过180 天,税务机关擅自延长外出经营期限,形成执法风险。 未按规定核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 按程序将有关核销信息传递给发票管理岗位、申报征收岗位和税源管理岗,易发生不征或者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人员应鉴定而未鉴定税种造成漏征漏管,形成 执法风险。 造成纳税人多缴或者少缴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风险管理是为了管理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如少缴税款和虚开等,通过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管理员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专项整治等应对措施来消除风险,以提高征管质量。 风险指标设计遵循三项原则,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以及风险指标数据的取得要有征管信息系统的支持。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经营过程和申报结果可分为六大类,包括资金往来异常、货物异常、收入异常、成本费用异常、税负异常和抵扣异常,共计三十五个指标。 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主要是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和虚开虚抵隐患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最高级别的税收风险。其中,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应

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和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是A级风险指标之一。 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也可能是企业乱记账。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企业销售的货物购进时都没有(或绝大部分没有)付款,存在虚假成分。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可能存在虚开隐患。 通过风险指标的识别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税收风险,从而提高税收征管质量。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 企业的存货分为商业企业存货和工业企业存货。商业企业存货指库存商品,而工业企业存货则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根据存货周转率的要求,企业的存货每年至少要周转5圈以上,也就是存货应占销售成本的20%。如果低于3圈,则被认为不达标,也就是存货占销售成本的33%以上,反映为存货太大。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LT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 目录 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 2 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2 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2 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 2 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 3 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 3 A6、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虚开隐患,虚抵隐患。 3 二、B级风险指标也称高级风险指标(10个) 4 B1、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偷税风险。 4 B2、存货为负数:多转成本等偷税风险。 5 B3、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5 B4、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6 B5、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虚转成本,价格倒挂,偷税风险。 7 B6、全年有销售收入无增值税企业:虚抵,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7 B7、应收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8 B8、应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8 B9、预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8 B10、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8 三、C级风险指标也称中级风险指标(10个) 9 C1、其他应收款大于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 9 C2、其他应付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 9 C3、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9 C4、增值税超低税负企业:可能存在虚抵、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10 C5、所得税超低贡献率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偷税的风险。 11 C6、运费抵扣异常:可能存在虚抵运费、偷税的风险。 11 C7、有在建工程又有留抵税金:可能存在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11 C8、固定资产大额抵扣,导致当期不实现增值税:可能存在超范围抵扣、偷税的风险。 12 C9、农产品抵扣异常: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98%,其他企业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10%,可能存在虚抵农产品、偷税的风险。 12 C10、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金额达到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真销售、虚假损失、不转进项税等偷税风险。 12 四、D类风险指标也称一般风险指标(9个) 13 D1、营业外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 13 D2、补贴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 13 D3、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14 D4、待摊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14 D5、营业外支出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15 D6、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可能存在帐外经营或隐瞒分红、分息,偷税的风险。 15 D7、其他应收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 15 D8、其他应付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 15 D9、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超过总进项40%:可能存在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15

税收风险分析点总结

报表层面的风险点 1.税负率明确低于同地区同行业水平。 2.成本结构明显区别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如可抵扣进项的成本明显偏高,可能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3.成本结构与产品配方不符,比如有的企业发生一个产品耗用多个包装盒的低级错误,再比如,投入材料与产品没有关系。 4.成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又没有推出新配方产品。 5.毛利率年与年之间、月份与月份之间起伏明显,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6.毛利率或纯利率远远高出同行,或者远远低于同行,都可能被重点检查。 7.期间费用率偏高,大部分毛利被费用“吃掉”,导致企业微利或亏损,很容易被发现隐瞒收入。或者,期间费用明显偏低,提示可能“另外有一本账”,大量白条费用做在“另一本账”上面。 8.制造费用存在异常,比如水电费与产能不配比、外加工支出与产量不配比。 9.资产负债表结构异常,有形资产多,产值却很小,“大公司做小生意”,可能被怀疑有两本账。 10.物流费用占的比重偏高,可能被发现隐瞒了收入。 11.现金流呈负数,可能牵出“两本账”。

12.存货账实差异大,账多存少(虚库),或者存货时间太长,一直没有动用。 13.生产环节“在产品”账多实少,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14.产能分析出现异常,包括设备产能评估、人工产能评估、材耗产能评估、制造费用产能评估、期间费用产能评,这些产能如果明显低于同行水平,可能存在隐瞒收入。 15.公司一直亏钱或微利,股东却大量借钱给公司,可能被怀疑有销售收入直接进了股东的口袋。 16.预收账款挂账时间太长,被强行要求确认收入履行纳税义务。 17.频繁出现大额现金收支,以及大额现金长期挂在账上,可能存在账外收支。 18.股东几乎没有缴个税,而股东个人资产很多,提示股东有“账外收入”。 账务层面的账务层面的风险点 1、股东个人费用,在公司报销。这种情况,将被视为分红,企业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用公司资金购买资产,资产所有人写成股东,资产的费用、折旧却在公司列支。这里有多个问题:股东涉嫌挪用公司资金、股东变相分红当缴个所得税、股东资产费用、折旧在公司列支也将被视为分红,须缴个人所得税。

金融企业税收风险及防控

金融企业税收风险及防控 1. 引言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企业而言,税收风险是无 法回避的问题。对于金融企业而言,税收风险的特点和挑战更为复杂,涉及到多样化的业务模式和复杂的税收政策。本文将探讨金融企业面 临的税收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2. 金融企业税收风险分析 2.1 增值税风险 增值税是金融企业普遍涉及的税种之一。金融业务的复杂性和跨境 性使得增值税的征收难度增大,容易导致税收风险的产生。比如,金 融企业提供的跨境服务往往面临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和要求,容易导 致跨境交易的增值税计算错误或遗漏。

2.2 所得税风险 金融企业的所得税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所得的计算和确认问题,二是持续盈利和纳税能力的波动性。金融企业的业务模式复杂,涉及到利息、手续费、汇兑损益等多种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算,容易产生争议和风险。此外,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对金融企业的持续盈利和纳税能力造成影响。 2.3 定价策略风险 金融企业通常涉及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涉及到多种税收政策和要求。比如,金融企业的利率和费用定价受到利息税、所得税和增值税等税种的影响,不合理的定价策略可能引发税务审查和纠纷。

3. 金融企业税收风险防控措施 3.1 健全内部控制 金融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税收政策和流程、合规性审核、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帮 助企业识别和防控税收风险,减少错误和违规操作的发生。 3.2 加强税务合规管理 金融企业应加强对税务政策和法规的学习和了解,确保企业业务和 产品的合规性。建议建立专业的税务管理团队,协助企业进行税务合 规性风险管理和税务风险评估,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和定价策略。 3.3 加强风险评估与预防 金融企业应定期进行税收风险评估,包括对业务模式、产品定价策略、跨境交易等方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通过风险预防和合规性审核,可以减少税收风险的产生。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防控策略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防控策略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经营活动涉及到诸多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稳健和业务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为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商业银行需制定全面的税务风险防控策略,建立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依法纳税、规避风险、保障税收合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特点、防范措施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特点 1. 复杂性: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繁多,涉及业务范围广泛,资金流动频繁,征税主体众多,税务风险较为复杂。 2. 高风险性: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具有高风险性,一旦纳税风险发生,将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信誉造成不利影响。 3. 法规变化快:税法法规的变化频繁,税率、政策、征收标准等经常性调整,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调整税务筹划措施,适应税收政策的变化。 1. 健全税务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体系,明确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确保税务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通过建立税务管理手册,规范税务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2. 严格遵守税法法规 商业银行应切实加强对税法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及时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加强对涉税业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并严格遵守税法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合理避税。 3. 强化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防范机制,完善风险管控制度,提高税务管理风险意识,确保业务合规、风险可控。重点加强对关键风险环节的控制,规范操作流程,避免规避税务风险。 4. 完善税务筹划 商业银行应加强税务筹划,合法合规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提高税收合规性。通过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合理规避税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 加强税务风险的预警和监测

税收风险:5类企业所得税风险点大盘点

税收风险:5类企业所得税风险点大盘点 本文确认了企业所得税风险点42个,具体风险点按税种归类如下: (一)收入类 1.取得手续费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如: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 【自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科目下的“其他”、“手续费”等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及余额,是否存在收到手续费挂往来不作收入。 2.确实无法支付的款项,未计入收入总额。 【自查建议】核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中长期未核销余额。 3.违约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如:没收购货方预收款。 【自查建议】核查预收账款科目,了解往来核算单位中贷方金额长期不变动的原因。 4.取得补贴收入,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长期挂往来款未计入收入总额。

【自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科目贷方发生额,以及其相关拨付文件是否符合不征税财政性资金的相关规定。 5.取得内部罚没款,长期挂往来款未计入收入总额。 【自查建议】核查其他应付款—其他—监察部门、其他应付款—其他—纪检部门等科目贷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有无可以确认不再退还当事人的罚款或违纪款。 6.用于交际应酬的礼品赠送未按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自查建议】核查产成品科目贷方直接对应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是否在所得税申报时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7.外购水电气用于职工福利未按规定视同销售确认收入。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自查建议】核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等科目,审核水电气使用分配表等管理报表,是否存在用于职工福利的未确认收入。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一览表

附件一 风险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正常类贷款 不良贷款 盈利能力 1.流动性比例 2.核心负债依存度 3.流动性缺口率 4. 不良资产率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 度 6.全部关联度 7.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8.利率风险敏感度 9.操作风险损失率 10.正常贷款迁徙率 11.不良贷款迁徙率 12.成本收入比 13.资产利润率 4.1 不良贷款率 5.1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 度 10.1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10.2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11.1 次级贷款迁徙率 11.2 可疑贷款迁徙率 风险水平 风险迁徙

附件二 一、风险水平 (一)流动性风险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及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 14.资本利润率 15.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15.1 贷款准备充足率 16.1 核心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程度 16. 资本充足率 准备金充足程 抵 补 度

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对付利息及各项对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本指标分别计算本币和外币口径数据。 计算公式: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指标释义: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 50%。 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报告目前;地方很多企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偷逃税款;换句话说;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纳税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风险往往存在于:第一是在公司的注册阶段存在风险;第二是在公司的收入方面存在纳税风险;第三是在成本费用方面存在着纳税风险;第四是公司的会计报表存在纳税风险等..主要表现为: 一虚假出资与抽逃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实或注册后不久资金退回或转移.. 二收入纳税风险: 1.隐藏收入不入账 2.收入长期挂往来;不纳税申报 3.不依合同规定确认收入;收款时开票确认收入 三成本费用纳税风险: 1.大量收据或白条入账 2.虚增人头;虚增工资 3.虚开发票增加成本或随意调整纳税期间成本费用 四会计报表税务分析风险: 1.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则为:存货、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会计科目经不起推敲;账务处理混乱、帐实不符; 2.在利润表上的表现则为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利润结构不合理; 3.各项指标;忽高忽低;或如过山车;或漏洞百出.. 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提高管理决策层的税务风险意识;是实施有效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大企业高 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企业应在董事会层面更加重视税务风险;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企业 发展战略中去考虑;以长远的税务遵从目标指导和监督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设立;并贯彻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唯如此;大企业才能在经营过程中主动规避和化解税务风险;从被动处理税务危机中走出来.. 二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税务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度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其实质是使管理环节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控;提前发现和预防风险..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既是大企业规避税务风险、实现自我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当前税务机关新型管理模式的要求..大企业是否建立和有效实施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直 接影响税务机关的风险评价;进而影响下一步管理措施的确定..没有全面建立和实施税务 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很可能被税务机关判定为高风险纳税人;从而被施以税务检查为主的后续管理措施.. 三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层面;从防风险为主向创效益为主转变 第一个层面为税法遵从层面;即确保在既定的税收法规体系和本企业现有业务条件下;正确计算、及时申报和缴纳各项税款;从而规避因未纳税、少纳税所面临的补税、罚款、滞纳金和声誉损失等风险.. 第二个层面为纳税筹划层面..税收作为经济调控的手段;每个税种都会有所鼓励有所限制;因而都有优惠领域..纳税筹划不仅包括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用足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选择最优的税务处理方式以降低税务成本;也包括对尚未发生的经济行为进行合理的 事前规划;创造条件利用税收优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