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12题,每空1分,共24分)

1、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于大气上的力有多种,其中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污染源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按照类型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指标COD是指_________________。

8、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其酸碱性一般呈__________________。

9、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0、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是在197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后才建立起来的。

12、在多数情况下,天然水中起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得分

阅卷人

1、污染负荷比

2、水体富营养化

3、光化学烟雾

第2 页共4 页

4、环境规划

5、半衰期

6、噪声

7、固体废物

8、可持续发展

9、土壤环境背景值

10、生物多样性

三、简答(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得分

阅卷人

1、简述固体废物的危害。

第3 页共4 页

2、用图例的方式说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和衰减过程。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4、简述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及其特点。

四、计算(共1题,每题6分,共6分):

得分

阅卷人

一河段K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中排放污水,污水排放量为19440m3/d,BOD5浓度为81.4mg/l,河水流量为6.0m3/s,BOD5浓度为6.16mg/l,复氧常数K1=0.3/d。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5浓度是多少?(河流流速为1m/s)

第4 页共4 页

五、论述(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得分

阅卷人

试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并提出相应保护措施。

《环境学概论》试题(闭卷A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共12题,每空1分,共24分)

1、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

2、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

3、气压梯度力、重力或地心引力

4、点源、线源、面源

5、海洋水体、陆地水体

6、工业废水、农业退水、生活污水

7、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

8、中性或碱性

9、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

10、资源回收系统、资源化系统技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2、溶解氧

二、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污染负荷比: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2分),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1分)。

2、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1分),引起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致使其他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2分)

理解基本正确,但表述不妥者酌情给分。

3、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的污染物(1分),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1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1分)称为光化学烟雾。

4、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2分)。

5、半衰期:土壤中的农药(1分)因降解等原因(1分)含量减少一半(1分)所需的时间。

6、噪声:凡是不需要的(1分),使人厌烦(1分)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影响(1分)的声音都是噪声。

7、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1分)

8、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3分)。

9、土壤环境背景值: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环境(1分)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2分)称为土壤环境背景值。

10、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2分),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分)。

三、简答(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固体废物的危害。

污染水体(1分),污染大气(1分),污染土壤(1分),影响环境卫生(1分),处置不当(1分),有害固体废物泛滥(1分)。

2、用图例的方式说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和衰减过程。

图略(3分)。

说明:推流迁移只改变污染物的位置,而不改变其总量和浓度(1分);分散作用改变了污染物的浓度但不改变其总量(1分);衰减过程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浓度同时也改变了的总量(1分)。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1)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2分),

(2)电荷性质(2分),

(3)分散性和凝聚性(2分)需加以解释才能得满分,否则每小项只得1分

4、简述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及其特点。

气温层结不稳定时,烟型为翻卷型(波浪型)(1分);气温层结在为中性时,烟型为锥型(1分);气温层结为逆温层时,烟型为平展型(1分);烟流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时,烟型为上升型(屋脊型)(1分);下部不稳定,上部为逆温层时,烟型为熏蒸型(漫烟型)(2分)

四、计算题(共1题,共6分)

8.88mg/l(3分)

(3分)

公式写对,但结果算错者每项只得2分,最终结果必须保存两位小数。

五、论述(共1题,共16分)

论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

1. 酸雨的形成:大气中含有一定的致酸物质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这些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经历扩散、转化和输运以及被雨水吸收、冲刷、清除等过程。气态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在大气中可以氧化成不易挥发的硝酸和硫酸,并溶于云滴或雨滴中,成为降水成分,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二氧化硫的氧化主要是利用尘埃中的锰、铁等金属作为触媒剂,放热氧化为三氧化硫,再与水结合生成硫酸。二氧化硫也可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硫的化合物最终生成硫酸盐沉降到地面。一氧化氮可以氧化成二氧化氮、亚硝酸和硝酸。二氧化氮可转化成硝酸和过氧硝酸。各种氮氧化物最终生成硝酸铵盐,随降水沉降。(3分)

2.酸雨的危害:

(1)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会使湖泊变成酸性,水生生物死亡。酸雨危害水生生态系统一方面通过降低湖水PH值导致鱼类死亡,另一方面由于酸雨浸渍了土壤,侵蚀了矿物,使铝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沿着基岩裂缝注入附近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长或使其死亡。(2分)(2)对陆生态系统的影响。酸雨不仅对森林产生危害,并且对土壤也产生危害。酸雨可导致树林根系严重枯萎,致使树林死亡;可导致土壤PH值下降,土壤酸化,土壤贫瘠等。(2分)

(3)对各种材料的影响。酸雨加速了许多用于建筑结构、桥梁、水坝、工业装备、供水管网、地下贮藏、水轮发电机、动力和通讯电缆等材料的腐蚀。(2分)

(4)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酸雨对人体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酸雨使地面水变成酸性,地下水中金属量也增高,饮用这种水或食用酸性河水中的鱼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2分)3.防治酸雨的综合对策

(1)一般性措施:使用低硫燃料和改进燃烧装置;烟道气脱硫脱氮;控制汽车尾气排放。(3分)

(2)我国的对策:降低煤炭中的含硫量;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2分)

上述答案仅供参考,可视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得分

阅卷人

1、污染源评价要确定的三个特征数是、和污染负荷比。

2、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dB。

3、土壤的条件对重金属元素价态变化起重要作用。

4、按照环境的组成分类,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

5、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和。

6、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包括扩散、扩散和。

7、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型和环境制约型。

8、大气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可分为污染物和污染物。

9、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

10、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原则、原则和原则。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的选项按题号填入表格中。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得分

阅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1、表示水中耗氧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有。

A.COD

B.BOD5

C.TOC

D.TOD

2、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海啸

B.全球温室效应

C.酸雨

D.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3、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聊城大学区域环境噪声应适用标准。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4、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具有的特点。

A.可逆反应

B. 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C. 等当量交换

D.交换能力与离子的价态、半径有关

第2页共4页

5、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

A.TSP

B.飘尘

C.降尘

D.PM10

6、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A.去除有机物

B.去除无机物

C.去除颗粒物

D.去除氮、磷

7、等气体进入平流层后可破坏臭氧层。

A.CFCs

B.N2O

C.CH4

D.N2

8、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

A.无害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循环利用化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得分

阅卷人

1、光化学烟雾

2、水体富营养化

3、土壤净化

4、固体废物

5、EIA

第3页共4页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得分

阅卷人

1、高斯模式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写出高架连续点源的地面轴线浓度公式。

2、简述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3、简述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4、简述处理、处置固体废物的主要途径。

5、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第4页共4页

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得分

阅卷人

根据图1所示,在图2中画出烟囱排出的烟流扩散的形状,并说明该烟流形状的名称及该烟型发生时的地面污染状况。

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得分

阅卷人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试论述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环境学概论》试题(闭卷A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等标污染指数等标污染负荷

2、0~120

3、氧化-还原

4、自然社会

5、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垃圾

6、分子湍流弥散

7、协调

8、一次二次

9、人口

10、共同性公平性持续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ABCD

2、AD

3、B

4、ABCD

5、B

6、D

7、ABC

8、ABC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

1、光化学烟雾

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的大气(1分),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1分)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1分)。

2、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1分),引起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1分),水体溶解氧量下降,使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1分)。

3、土壤净化

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2分),而使土壤污染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1分)。

4、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1分)的污染环境(1分)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1分)。

5、EIA

EIA是指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1分),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估(1分),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分)。

评分标准:1、语句通顺又不改变原意,给3分。

2、语句通顺但没有答全要点处,按要点分值扣分。

3、语句通顺,没有准确答出要点,但意思与要点相近,按各要点分值酌情给分。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高斯模式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写出高架连续点源的地面轴线浓度公式。

答:高斯模式的基本假设是:

(1)污染物浓度在y、z方向上的分布符合高斯正态分布;(1分)

(2)风速是稳定和均匀的;(1分)

(3)源强是连续排放;(1分)

(4)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守恒。(1分)

高架连续点源的地面轴线浓度公式:

(2分)

2、简述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答:(1)重金属化合物的沉淀-溶解作用(2分);

(2)重金属的氧化还原转化(1分);

(3)重金属元素的络合作用(1分);

(4)水体中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1分);

(5)某些重金属的甲基化作用(1分)。

3、简述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答:(1)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1分),农药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结合和配位键结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从而降低了其移动性和生理毒性(1分);

(2)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和扩散(1分);农药可以通过气体挥发和水的淋溶进行扩散迁移(1分);

(3)农药在土壤中发生降解(1分),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1分)。

4、简述处理、处置固体废物的主要途径。

答:固体废物的处理途径:

(1)预处理:压实、粉碎、分选和固化,回收材料的过程(1分)

(2)热解(1分)

(3)焚烧(1分)

(4)堆肥(1分)。

固体废物的处置途径:

(1)海洋处置(1分)

(2)陆地处置(1分)。

5、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答: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1)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1分),找出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1分);

(2)环境质量指数评价(1分),用无量纲指数表征环境质量的高低(1分);

(3)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1分),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功能属性(1分)。

评分标准:1、要点齐全且语句通顺,给满分。

2、通顺但没有答全要点处,按要点分值扣分。

3、语句通顺,没有准确答出要点,但意思与要点相近,按各要点分值酌情给分。

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根据图1所示,在图2中画出烟囱排出的烟流扩散的形状,并说明该烟流形状的名称及该烟型发生时的地面污染状况。

答:(1)绘出烟流扩散形状。(2分)

(2)该烟流形状的名称:波浪型(翻卷型或链条型)。(1分)

(3)地面污染状况:由于扩散速度快,近污染源地区污染物落地浓度高,一般不会形成烟雾事件。(2分)

评分标准:1、正确绘出烟流扩散形状,给2分。

2、正确写出烟流形状名称,给1分。

3、描述地面污染状况全面正确,给2分,答出部分污染状况,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试论述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答: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问题(发展问题)(2分);论述(3分)。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意识;(2)强化环境管理;(3)发展经济;(4)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10分)

评分标准:1、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分析论述充分,按各论述分值给分。

2、仅答出要点,按各要点分值酌情给分。

3、要点正确,但论述不充分或分析存在错误,按各论述分值酌情给分。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得分

阅卷人

1、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dB和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三种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第2页共4页

5、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等指标进行判断。

A.总氮

B.总磷

C.叶绿素a

D.湖水透明度

6、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大气标准为。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大气警报标准

7、下列农药中为有机氯类农药。

A.DDT

B.乐果

C.敌百虫

D.三氯杀螨醇

8、噪声污染具有等特点。

A. 主观性

B.局部性和多发性

C. 不积累、不持久

D.危害较小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得分

阅卷人

1、大气二次污染物

2、氧垂曲线

3、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4、固体废物处理

5、分贝

第3页共4页

四、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得分

阅卷人

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8分)

2、简述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4分)

3、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8分)

4、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5分)

5、简述噪声的危害。(5分)

第4页共

4页

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得分

阅卷人

试绘图说明非保守物质进入河流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作用和污染物的衰减过程。

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得分

阅卷人

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谈谈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环境学概论》试题(闭卷B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圆锥

2、55 45(本小题顺序错不得分)

3、生物絮凝

4、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5、原生(第一类)次生(第二类)

6、半衰期残留期

7、物种生态系统

8、离心力

9、SO2 NOx

10、现状评价预断评价(影响评价)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C

2、ABD

3、AD

4、A

5、ABCD

6、A

7、AD

8、ABC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

1、大气二次污染物

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1分)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1分),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1分)。

2、氧垂曲线

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1分),到临界点后(1分)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1分)。

3、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1分)未受人为污染影响(1分)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1分)。

4、固体废物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1分),使固体废物转化成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2分)。

5、分贝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之比(1分)取以10为底的对数(1分)并乘以10(或20)(1分)。评分标准:1、语句通顺又不改变原意,给3分。

2、语句通顺但没有答全要点处,按要点分值扣分。

3、语句通顺,没有准确答出要点,但意思与要点相近,按各要点分值酌情给分。

四、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8分)

答:(1)类型:伦敦型烟雾为还原型(煤炭型) (1分),而洛杉矶烟雾为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1分);

(2)污染源:伦敦型烟雾的污染源为工厂生产和家庭取暖燃烧煤炭时的排放(1分);洛杉矶烟雾的污染源以汽车尾气排放为主(1分)。

(3)主要污染物:伦敦型污染物为SO2、颗粒物、硫酸雾、硫酸盐类气溶胶(1分);氧化型污染物为NOx、HC、O3、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脂(PAN)(1分)。

(4)反应类型:伦敦型烟雾为热反应(1分);洛杉矶烟雾为光化学反应和热反应(1分)。

2、简述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4分)

答:首先在细胞膜外发生水解,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1分)。降解的后期产物是生成各种有机酸(1分),在有氧条件下继续分解,最终产物是CO2、H2O及NO3等(1分);在缺氧条件下则进行反硝化、酸性发酵等过程,最终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NH3、有机酸、醇等(1分)。

3、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8分)

答:(1)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1分):重金属在氧化或还原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难溶性元素和还原难溶性元素(价态变化)(1分)。

(2)土壤酸碱度(1分):碱性条件下,重金属呈难溶态的氢氧化物,也可能以碳酸盐和磷酸盐形态存在;酸性相反(1分)。

(3)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1分):土壤中丰富的无机、有机胶体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吸附在胶体表面上易释放,保持在胶体矿物的晶体中则难释放,不易迁移(1分)。

(4)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1分):重金属与土壤中的羟基和氯离子等无机配位体的络合作用,可以提高其溶解度,土壤中的腐殖质与重金属发生螯合作用,可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降低重金属的溶解度(1分)。

4、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5分)

答:(1)占用土地(1分);

(2)污染水体(1分);

(3)污染大气(1分);

(4)污染土壤(1分);

(5)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1分)。

5、简述噪声的危害。(5分)

答:(1)干扰睡眠(1分);

(2)损伤听力(1分);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1分);

(4)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造成儿童智力发育缓慢,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1分);

(5)干扰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1分)。

评分标准:1、要点齐全且语句通顺,给满分。

2、通顺但没有答全要点处,按要点分值扣分。

3、语句通顺,没有准确答出要点,但意思与要点相近,按各要点分值酌情给分。

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试绘图说明非保守物质进入河流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作用和污染物的衰减过程。

评分标准:1、绘出图形正确,并做出相应的说明,给满分。

2、仅绘出图形,不作出说明,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谈谈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即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2分)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经济的持续:鼓励经济的增长,不仅重视数量且改善质量;(2)生态的持续: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开发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3)社会的持续: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协调。(3分)

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1)人口众多,给环境的压力大;(2)燃料以煤为主,污染严重;(3)中、小型企业多,污染重;(4)环保投资少,技术落后;(5)环境意识不强,素质差。(5分)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1)提高环境意识;(2)实施一系列持续发展政策;(3)控制人口,坚持发展工业、农业中的环境保护;(4)解决好能源问题及环境保护;(5)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5分)

评分标准:1、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分析论述充分,按各论述分值给分。

2、仅答出论述要点,没有进行论述分析,按各论述分值酌情给分。

3、在论述分析时,要点正确,但论述不充分或分析存在错误,按各论述分值酌情给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20 分,每小题2 分)

1.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分别是: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总处于运动之中;生态系统自身有恢复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形式不断演进。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2.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排放源进入大气的各种气体、蒸气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等;二次污染物是指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

3.N个噪声,其声压级均为60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60+10lgN分贝。

4.可再生的能源是指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

5.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分别是: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污染物迁移的方式包括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6.列举4个有关环境和生态保护的世界公约:

南极条约

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

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伦敦倾废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

关于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马波尔)73/78公约

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蒙特利尔议定书)

关于限制氮氧化物排放及越境转移的1979年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议定书

控制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巴塞尔公约)

生物多样性条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7.1943年发生于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的起因是:一些一次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光照射下能够引起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臭氧、醛类、过氧乙酸硝酸酯等物质。这类物质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对人的眼睛等粘膜有强刺激作用。

8.1953~1956年发生于日本熊本县水俣市水俣病事件的起因是: 由于人食用的鱼、贝机体中富集了甲基汞。

9.1955~1972年发生于日本神通川流域骨痛病事件的起因是镉污染通过食物链(如稻米)进入人体并不断累积。

10.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

二、名词/概念解释(本题共30 分,每小题2 分)

1.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亦可简称污染。

2.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目标下,(大气、水等)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它与环境的自净条件、污染物性质以及污染受体有关。

3.环境承载力: 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这里,所谓“能承受”是指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

4.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

5.PM10:粒径小于10μm的包括煤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

6.逆温;在正常的气象条件下(即标准大气压下),近地层的气体温度总要比其上层气体温度高;所谓“逆温”是指温度的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面增加;逆温层的出现将阻止气团的上升运动,使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不能穿过逆温层,只能在其下方扩散,因此可能造成高浓度污染。

7.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雨或降雪.

8.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量(mg/l)计。

9.BOD-----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每升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mg/L)。

10.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系指在管理不当时,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即时的或潜在的危害的废弃物。危险固体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很大。就短期而言,是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的毒害,或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人体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11噪声级;由于人耳对高频声音比对低频声音较为敏感,因此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听起来有不同的感觉。欲表示噪声的强弱,就必须同时考虑声压级和频率对人的作用,这种共同作用的强弱称为噪声级。

1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

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要使物料和能源消费最少而且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13.绿色消费: 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涉及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如重视资源节约和减少污染;选购绿色环保产品;提倡资源的有效使用、多次利用;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坚持保护自然和万物共存的生态理念等等。

14.生态城市: 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就目前来说,可以大致的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15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通过环境政策/立法、环境管理、环境技术等有效手段实现物质流的循环和能量流的高效利用。

三、简答题(本题共30 分,每小题6 分)

1.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该规律反映了生物间的协调关系,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要充分认识到“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规律。

(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一方面要严格防止污染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以免这些物质经多次循环富集后危及人类;另一方面,要设计能量利用率高的系统,以充分利用各种能量。

(3)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这里所指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即是协调稳定规律,它涉及了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当一个生态系统不受人类干扰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是相互对立的关系,生物体进行输入时,环境必然进行输出,反之亦然。

(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生物给环境以影响,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生物;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制的开发利用,势必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而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要充分估计到环境的反作用。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任何生态系统中作为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资源、数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人类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生态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

2.简述大气层的结构;分析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点。

大气层的结构: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大气的主要质量集中在下部,根据温度、成份、荷电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同时考虑大气的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和平流层特点对比:

(1) 温度特点: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增。

(2) 大气运动特点: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而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因此以水平运动为主。

(3) 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展大气圈总质量的75%,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3.什么是水体自净作用?水体自净作用的机理有哪几种?

水体具有消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使自身的质量保持洁净的能力,人们常常称之为水体的自

净。水体的自净过程十分复杂,它包括了物理过程,如稀释、扩散、挥发沉淀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如氧化、还原、吸附、凝聚、中和等反应;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如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不同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等。

4.简述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原则。

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每个国家选用的方法与其垃圾的组成成分、技术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从垃圾成分来看,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焚烧法;无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宜采用填埋法;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多宜采用堆肥法。

5.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什么制定的?标准是不是越严格越好?

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主要有两方面的依据,一是污染物对人、动植物、环境产生危害的基准限值;二是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标准并不是越严越好。

四、论述题(本题共20 分,每小题10 分)

1.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1)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强调人类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实现;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相平等。

(2)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的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的权利;可持续发展呼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2.你认为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第一大问题是人口问题;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控制人口数量和提出人口质量;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是一项成功的人口政策,而且也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第二大问题是资源问题,在分析中国“地大物博”的同时,应清醒地注意到我们所面临的以下几方面的资源问题:①我国人均的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水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3%、20%、25%和28%。②矿产资源较丰富,但矿产的品位低、开采难度大以及分布格局与消耗格局不相对应等原因决定了我国还是一个矿产资源缺乏的国家。③可再生类的植物、动物产品的人均产量和拥有量水平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④资源的利用率低。第三大问题是生态问题,虽然环境污染状况已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局部地区仍在持续恶化。SO2 、烟尘污染仍较严重,如全国600多座城市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酸雨仍未等到彻底控制;机动车造成的污染在加剧。水的污染更为严重,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恶化的第二个方面是生态平衡被破坏。由于人口膨胀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途径: (1)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实行计划生育努力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4)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5)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和防治工业污染的主要内容;(6)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7)加强环境管理;(8)依靠环境技术进步,搞好环境保护工作;(9)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环境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2、、、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逆温: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4.永久性听力偏移: 如果长期暴露在较强噪声(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就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这就是噪声性耳聋,也叫永久性听力偏移。 5.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 2.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3.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移动源)和(静止源)。 4. 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和( 5 )。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 山谷风 )和( 海陆风 ) 。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水华),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 6.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其强度范围约为(0~120)。低于20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的声波称为(超声)。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E F )。 A.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F. 噪声污染 2. “九五”期间,我国确定的“三河”、“三湖”、“两区”、“一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其中三河指的是(A C D )。 A 淮河 B 黄河 C 海河 D 辽河 E 长江 E 松花江 3. 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有以下特征即(A B D E) A、主观判断性 B、多发性的 C 对人的危害性小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A 〕 评阅人复查人签名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资 源; 2.可持续开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 开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开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垂直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 7.由假设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多环芳烃;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响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 11.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 12.当降水的pH 值5.0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um 的颗粒物; 14.PAN 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 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Cd ;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甲基汞。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构造,其上联接有 -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为CO2、H2CO3、HCO3-;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 溶解沉淀、配合、氧化复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复原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根底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 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4×105,则该有机物1.*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为K ow 为1.26×104(不考虑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在土壤上的分配系数K p 2.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3.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CFCs。 4.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局部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局部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局部称为富黑酸。 5.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6.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 外表吸附和分配作用。 7.测定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方法有振荡法、产生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8.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SO42-、NO3-、Cl-、HCO3-。 20分,每题2分〕

环境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12题,每空1分,共24分) 1、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三部分组成的。 2、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 3、作用于大气上的力有多种,其中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为气压梯度力、重力或地心引力 4、大气污染源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 5、水体按照类型可划分为海洋水体、陆地水体。 6、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工业废水、农业退水、生活污水 7、用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指标COD是指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 8、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其酸碱性一般呈中性或碱性。 9、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分为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三种基本类型。 10、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可分为资源回收系统、资源化系统技术。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是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后才建立起来的。 12、在多数情况下,天然水中起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溶解氧。 二、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污染负荷比::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 2、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引起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致使其他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3、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的污染物,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称为光化学烟雾 4、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 5、半衰期:土壤中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6、噪声: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影响的声音都是噪声。 7、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 8、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9、土壤环境背景值: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称为土壤环境背景值。 10、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简答(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校综合知识课 《环境学概论》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自净作用的速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叫土壤污染, 2、生化需氧量: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3、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偏移是暂时性听力偏移未充分恢复的状态下继续受到强烈噪声的反复作用引起的听力不能恢复了,区别是听力可不可能恢复。 4、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量。一般理解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5、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反映水质污染的微生物学指标为( 细菌总数)和( 大肠菌群)。 2.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许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 填埋法),但需注意防止( 土壤)环境的污染。 3.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的二次污染物包括( SO2 )和( H2SO4)。 4. 噪声控制常用的声学技术是吸声、( 隔声)、消声和( 隔振)等。 5. 伦敦烟雾又被称为(还原型或煤炭型)烟雾,洛杉矶烟雾又被称为(氧化型或汽车尾气型)烟雾。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据测算,我国的适度人口约为( B )。 亿亿亿亿 2. 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A )。 A.聚乙烯的白色塑料垃圾 B.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C.石灰窑的白色烟尘 D.白色建筑垃圾 3. 震惊世界的日本神通川“痛痛病”是由于人们食用了含( C )的稻米引起的病变。 A.甲基汞 B.铬 C.镉 D.铅 4.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1类区昼夜间标准为( D )。 、55 、50 、55 、45 5.酸雨是指PH<( C )的降水。 A. B. C. D.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有机物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在细胞外发生水解,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后期产物 NO等,在都是生成各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继续发生分解为无机物,其最终产物是CO2、H2O及 3 缺氧条件下发生反硝化、甲烷发酵和酸性发酵过程,最终产物除CO2、H2O外,还有NH3、有机酸和醇等。 2.固体废弃物的定义、按来源分类及特点是什么? 固体废弃物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 固废分类及特点:

环境学基础考试试卷8套

环境学基础考试试卷8套 (2011-03-24 12:34:45) 环境学基础考试试卷8套 环境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30 分,每小题2 分) 1、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包括限制阶段、“三废”治理阶段、综合防治阶段、规划管理阶段。 2、新文明时期的新发展观包括环境资源观;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 3、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是:人均森林覆盖率低;森林分布不均;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森林地生产力低;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4、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有时也称初级能源; 二次能源是指经过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 5、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污染物迁移的方式包括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 6、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7、由于大气质量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均,结合大气的运动状况,考虑到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电荷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电离层);逸散层。 8、声压级与噪声级的不同在于前者只反映人们对声音强度的感觉,还不能反映人们对频率的感觉;后者同时考虑了声压级和频率对人的作用的强弱。 9、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又包括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0、生态系统的特征是: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总处于运动之中;生态系统自身有恢复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形式不断演进。 11、“三同时”是指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 12、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排放源进入大气的各种气体、蒸气和颗粒物,如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等全是主要的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等。 13、物种保护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物种是许多药物的来源、物种资源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物种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物种的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14、可再生的能源是指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须经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短期内无法再生的一次能源。 15、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来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有COD 、BOD 、TOC 等。 二、名词解释(共30 分,每小题3 分) 1、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亦可简称污染。 2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也就是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 3、氧垂曲线——当有机耗氧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在排放口附近,由于排入的有机物较多,耗氧速度大于复氧速度,因而水体中溶解氧急剧下降;之后,随着有机污染物的不断分解氧化,耗氧速度不断降低,而复氧速度不断增大……这种根据耗氧作用和复氧作用的综合效应,所作的能反映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曲线称为氧垂曲线。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篇一」 一、选择题(1×15=15分) 1. 光化学烟雾是一个链反应,链引发反应主要是() A 丙烯氧化生成具有活性的自由基 B HO2和RO2等促进了NO向NO2转化 C NO2的光解 D 甲醛在光的照射下生成自由基 2. 属于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分的是() A NO3、SO4 B SO4、Cl C SO4、NH4 D SO4、Na 3. 在水体中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 有一个垂直湖水,pE随湖的深度增加将()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5. 降低pH值,水中沉积物重金属的释放量随之() A 升高 B降低C 无影响 D无法判断 6. 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甲烷、H2O B甲烷、SO2 C O3、CO D CO2、SO2 7. 伦敦烟雾事件成为,美国洛杉机烟雾成。 A 光化学烟雾 B 酸性烟雾 C 硫酸性烟雾 D 碱性烟雾 8.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______。 A 寒冷的夜间 B 多云的冬季 C 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9.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10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是() A HO HO2 B HO R C RRO2 D R HO2 11. 在某个单位系的含量比其他体系高得多,则此时该单位体系几乎等于混合复杂体系的PE,称之为“决定电位”。在一般天然水环境中,是“决定电位”物质。 A 溶解CO2 B 溶解氧 C 溶解SO2 D 溶解NO2 12. 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光解和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过程在水体中进行迁移转化。 A 吸附作用 B 配合作用 C 挥发作用 D 水解作用 13. 土壤的可交换性阳离子有两类,一类是致酸离子;另一类是盐基离子,下面离子中属于致酸离子是。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环境学的定义是什么? A. 研究环境保护的学科 B. 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C. 研究环境污染的学科 D. 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学科 答案:B 2. 下列哪个不属于环境问题的分类? A. 水资源问题 B. 气候变化问题 C. 社会经济问题 D. 生物多样性问题 答案:C 3. 环境保护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A. 1972年 B. 1987年

C. 2000年 D. 2010年 答案:A 二、判断题 1.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考虑生态系统 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错误 2. 环境污染只包括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不包括噪音和光污染。 答案:错误 3. 可再生能源是指不会因为使用而减少或消失的能源。 答案:正确 三、问答题 1. 请简要解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以便使未来世代也能够满足其需求。实现环境 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平衡。 2.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并简要说明其危害。 常见的环境污染类型有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空气污染会导致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升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风险,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引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水污染会导致水质变差,不仅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水污染会导致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出现大量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甚至导致水生物灭绝。 四、案例分析题 某城市的工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请你以环境学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1.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通过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政府可以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3. 提倡绿色发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向绿色产业转移,推广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和激励,促使企业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径。

环境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1、大气还原型污染经常发生在( D )情况下。 A、高温、高湿 B、低温、低湿 C、高温、低湿 D、低温、高湿 2.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 A.海啸 B.全球温室效应 C.火山喷 D.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E水旱灾害 3.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D )。 A.去除有机物 B.去除无机物C去除颗粒物D.去除氮填空题: 1、人类生存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 2、河流中大气复氧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氧的溶解和水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对流层的两个特点分别是: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和密度大)。 4.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遗传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6.引起“痛痛病”的污染物质是(镉)。 7.水环境容量由(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及污染物特性)组成。 8、水资源三特点:

(持续性(可再生),脆弱性(易污染),经济社会效应) 9.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通常分为(人为作用、环境参数变化、环境质量变异)三个阶段。 10.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废水)、二是(生活污水);三是(农业退水)。 11.湍流可以分为: (热力湍流)和(机械湍流)。湍流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扩散的速度就越(快),污染物的浓度就(越低)。 12.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 (有毒污染物)和(无毒污染物)。如碳水化合物就不属于(有毒污染物)而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就属于(有毒污染物)。 13.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质量变化的过程包括: (有害物质的释放、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产生污染危害)三个过程。 14.根据除尘机理,常用除尘装置可分为(干式机械除尘装置、过滤式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四类。 15.列举四种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源、核聚变能和地热能源)。 16.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被损害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17.在大气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大气质量的()集中在此层。 18.生物多样性的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各组成部分。 19.引起“水俣病”的污染物质是(甲基汞)。 20.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单个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多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联合评价、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及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四种类型 21、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主要是小于

环境化学试卷习题及答案18套

环境化学试卷习题及答案18套 环境化学试卷、习题及答案18套 第1页,共41页 环境化学试卷1 一.填空(每题2分,共30分) 1光子能量公式为________,通常波长大于________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离解,此 相应的化学键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2光化学烟雾从产生到结束,其中主要污染物依次出现的顺序为。3天然水的总含盐量(tds)=。4组成水中酸度的三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6腐殖质分为三类。 7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类。8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9我国酸雨的关键性离子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气颗粒物中的颗粒大小被称为细颗粒,其主要化学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粒径______的称为粗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絮凝过程的机理是。 12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向含有碳酸的水体中加入碳酸氢盐,总酸度_uu无机酸度为CO2酸度__ 总碱度_____、酚酞碱度_____和苛性碱度_____。14含碳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过程中,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_________________中间产 然后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 15盐基饱和度为100%的土壤,其潜性酸度为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电子活度标化分配系数光量子产率?氧化途径被动扩散 三个公式推导(每个问题7分,共14分)

2023年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环境生态学考试 参照答案及评分原则 A卷 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环境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旳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 4、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间旳取食和被食旳关系,往往不是单链旳,营养级常错综复杂,一种消费者同步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食物链间交错纵横,彼此交叉相连,构成一种复杂旳网状构造,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5、初级生产 生态系统旳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旳固定,因此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旳生产。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并固定太阳能,把无机物质合成、转化为有机物旳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光强旳生态作用与生物旳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旳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 光强对植物细胞旳生长和分化、体积旳增长和重量旳增长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旳干物质积累重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光还增进植物组织和器官旳分化,制约器官旳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旳正常比例。 植物中旳叶绿体必须在一定旳光强下才能形成。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旳适应性(5分) 在一定旳范围内,光合作用旳效率随光强旳上升而提高,但到达一定值后,光强增长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旳同步,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旳速率与呼吸作用旳速率相等,此时旳光强称为赔偿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旳规定不一样,可将植物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2、简述高等植物旳五个生活型。(每点2分) 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旳位置高下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记:本文通过对环境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详细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知识,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基础。 环境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于流域耕地,哪种选择是最佳实践? A. 农机化 B. 细致耕种 C. 灌溉 D. 供水 答案:B 2. 地表积水是指什么? A. 雨水 B. 污水 C. 水库水 D. 河流水 答案:A 3.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什么? A. 加速植物生长 B. 降低植物生长 C. 促进植物繁殖 D. 破坏植物居住 答案:B

4. 水流的特性有哪些? A. 容积性 B. 分散性 C. 吸水性 D. 细致性 答案:A、B、C 二、解答题 1. 生态学的内涵是什么? 答:生态学是一门学科,要求探究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物与无机物,以及这些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科学研究。它涉及研究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以及研究生物专场结构和过程、地表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群落维持、演化和保护等多个学科领域。 2. 氮循环的过程有哪些? 答:氮循环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它包括固定、交换、回收和化学变化4个步骤。固定是指植物的根系和菌根,及其相关的微生物发挥其催化作用,将大气中的氮素固定到植物体中。其中,氨化还原reaction是氮循环过程最重要的一步。交换指同一个生物系统中有不

同的生物互相传递氮物质,比如食物链中被食物捕食的一方就会将固定氮分解到环境中。回收是指植物体内氮物质被分解回收,向环境中释放氮物质。化学变化是氮向环境中的氮气的气候环流演变,这一步可以提供生物系统氮物质的重新利用。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 A. 自然界中的环境问题 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C. 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D. 以上都是 答案:D 2.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生命之带”? A. 可吸入颗粒物 B. 大气层 C. 臭氧层 D. 热带雨林 答案:B

3.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是冷带气候?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中温大陆性气候 D. 半干旱气候 答案:C ... 第二部分:问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请简要介绍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环境中各项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了 解环境的变化情况和质量状况,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 学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环境问题,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 制定,保障人类生活环境的良好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和 恢复能力。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物种多样性、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的平衡,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 一个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自我净化并保持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即 使受到一定的人为干扰,也能够自我修复并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请简述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答案:环境保护法是一部专门规范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它具 有法律的约束力和指导性。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改善环 境质量,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 本原则、目标和职责,明确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禁止和惩罚措施,推动了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的发展。通过环境保护法的实施, 可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80分) 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 以上都是 2.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 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 B. 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C. 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测 D. 对环境政策进行制定和实施 3. 以下哪种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最大? A. 气候条件 B. 土壤特性 C. 人类活动 D. 社会经济状况

...... 39. 以下哪个指标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A. GDP(国内生产总值) B. CO2排放量 C. 水质指数 D. 人均收入 40.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 A. 提高环境质量 B. 保护生态系统 C. 促进可持续发展 D. 以上都是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40分) 请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背景信息,在空白处填入正确的答案。 1. ______ 是一种臭氧破坏物质,可以加速地球大气层中臭氧的分解。 2. ______ 指的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来减少碳排放,如进行森林植被恢复工程。 ......

10. ______ 是中国政府2018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环保政策,旨在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个小题10分,共50分) 1. 请简要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2. 什么是生态足迹?请解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题(共3个小题,每个小题20分,共60分)请根据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城市近年来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指数持续超过国家标准。请分析该城市大气污染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问题1:列举该城市可能存在的大气污染源,并分析其排放特点及 对环境的影响。 问题2:针对该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请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并解 释其可行性。 问题3:除了改善大气质量,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环境的整 体质量?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以上是环境科学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祝 您顺利通过考试!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Revised on July 3, 2023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 下限之间就 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 生态元的生态位.. 内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和一同属于“”..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 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 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 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 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 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 征 ..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 增长 ..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 下降型种群 ..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7.干扰的生态学意义包括促进系统的演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 稳定和调节生态关系三个方面.. 8.种群的内分布型或格局表现为三种类型;即均匀型、随机型和 集群型三种.. 9.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 字塔三种.. 10.在有限环境中;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逻辑斯蒂 .. 11.在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体现为物种丰度和均匀度这两个特征..

南开大学2021年9月《环境学基础》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2

南开大学2021年9月《环境学基础》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1. 太阳绕银心旋转速度为A、 100km/sB、 150km/sC、 200km/sD、 250km/s 太阳绕银心旋转速度为 A、 100km/s B、 150km/s C、 200km/s D、 250km/s 答案:D 2. 不属于环境概念范畴的是( )。 A.大气 B.野生动物 C.矿藏 D.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B 3.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可通过( )等隔声措施。 A.隔声墙 B.隔声罩 C.隔声间 D.声屏障 参考答案:ABCD 4. 风蚀作用包括磨蚀和侵蚀两种类型。( ) 风蚀作用包括磨蚀和侵蚀两种类型。( ) 正确答案:× 5.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后端系统即可以回收物质,也可以回收( ) A.沼气 B.能源 参考答案:B

6. 我国环境保护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 T.对 F.错 参考答案:T 7. 下列关于土壤盐碱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随水向表土层运移而累积而累积至含量 下列关于土壤盐碱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随水向表土层运移而累积而累积至含量超过0.1%的过程 B、盐碱化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C、盐碱化对植物生长发育没有一点危害 D、盐碱化主要分布在一些滩涂地区 正确答案:C 8.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水的总体。(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9.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组成结构的一门科学。(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10. 为了反映风速和风向的联合作用,通常以( )表示当地各水平方向的扩散能力。 A.扩散系数 B.扩散能力 C.污染系数 D.平均风指数

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当大气稳定性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被塑造。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个现代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 。 5.环境问题按其原因可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和通常用于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 保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 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评审、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 三种类型。二、不定项选择题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食品和饮用水污染引起的。a、甲基汞B.多氯联苯C.镉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B.城市废物C.放射性废物D.危险废物3。它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 中扩散和稀释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a、风B.大气稳定性C.下垫面条件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 5、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等指标进行判断。 a、总氮B.总磷C.叶绿素a.湖水透明度 6、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 高允许浓度 大气标准是。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大气警报标 准7、下列农药中为有机氯类农药。 a、 ddtb。乐果,C.敌百虫,D.三氯杀螨醇,8。噪音污染。 a.主观性 b.局部性和多发性 c.不积累、不持久 d.危害较小三、名词解释(共5题, 每题3分,共15分) 1.二次空气污染物2。氧垂直曲线3。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4。固体废物处理5。分 贝 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 烟雾。(8分)2、简述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4分)3、土壤条 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8分)4、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5分)5、简 述噪声的危害。(5分)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试验区显示了河水对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以及非保守物质进入河流后污染物的衰减 过程。6、讨论题(共1题,总分15分) 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谈谈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一、填空题 (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圆锥体 2、5545(本小题顺序错不得分) 3、生物絮凝 4.减少、回收和无害化 5、原生(第一类)次生(第二类) 6、半衰期残留期 7、物种生态系统 8、离心力 9、so2nox 10.现状评估和预判评估(影响评估)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C2、abd3、Ad4、A5、abcd6、a7、ad8、ABC III.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 共15分) 1、大气二次污染物 二次空气污染物是指大气中一次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形成的新 的空气污染物(1点),与一次污染物(1点)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其毒性比一次 污染物(1点)强。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相关知识》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领到试卷后,请即在试卷每页左上角规定的位置准确填写报考单位和岗位、准考 证号、姓名,“考试开始”信号发出时才能作答,“考试时间到”信号发出时立 即停止答题。 3、请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按要求作答的,一律按0分处理。 4、书写要工整、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不属于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原则的是()。D A. 减量化 B. 资源化 C. 无害化 D. 可再生 2. 仪器分析是以()为基础的分析方法。B A. 物理方法 B. 物理化学方法 C. 化学方法 D. 生物技术 3.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为()类水。C A.Ⅱ B. Ⅲ C. Ⅳ D. Ⅴ 4. 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监测。A A.水污染源 B.居民生活污水 C. 城镇污水 D. 水厂污水 5. ()适用于测量污水流量较小的连续或间歇排放的污水。A A. 容积法 B. 流量计法 C. 溢流堰法 D.量水槽法 6. 测定项目为()时,水样尽量现场测定。D A. 总磷 B. 氨氮 C. 挥发性有机物 D.电导 7. 以下关于碱度说法错误的是()。A A.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所有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B. 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由重碳酸钾、碳酸钾和氢氧化物引起的 C. 碱度是判断水质和废水处理控制的重要指标 D. 测定水中碱度的方法有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8. ()是含氮有机化合物经无机化作用最终阶段的分解产物。C A.二氧化氮 B. 氮气 C. 硝酸盐 D.亚硝酸盐 9. 对于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应布()个降雨采样点。C A. 5 B. 4 C. 3 D. 2 10. 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尾气中不包含()。A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氮氧化合物 D. 烟尘 11. 以下不属于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的是()。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