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所在学校是一所县城寄宿制小学,大部分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农村,上学所经过的道路旁生长着许多蒲公英,对他们而言,本文所描写的自然景色非常熟悉,这就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本班学生人数66人,其中进20名学生都是开学从个教学点合并来的,个别学生还不能完全听得懂汉语,课外阅读量参差不齐,但学习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入校以来一直在我班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在课堂上有着良好的与人合作习惯。能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思维比较活跃,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直到水落石出,彻底把问题弄明白为止。

2、课文简析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金色的草地》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成长的情景,表现了“我们”对这片草地朴实的爱,以及这片草地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小男孩子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本课文语言优美,再现的景色奇特美丽,是一篇能够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我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以朗读为线,读中想象为主要的教学策略,突出语文课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内容的同时,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学生对草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另外,学会认真细致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必备的能力。通过本文作者仔细观察而使自己有了新发现,作者抓住时间的变化,描写了草地和蒲公英一天的变化,特别是对蒲公英花瓣的描写更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使学生真正懂得细致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这样就非常自然地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下面就是笔者教学《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的案例片段。

二、案例描述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有什么疑问?

生自读课文。

师:读了这一段,你们有没有想问的?

生1:草地为什么一会是金色,一会是绿色?

生2:为什么早上是绿的,中午时金色的,晚上又变绿色了?

师:好,大家的问题都是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下面请你们想想在生活中常见的蒲公英,联系生活再读一读这一段,找到答案和你发现的小秘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读书画句子。

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花瓣包住后就像手掌合起来了,所以外面是绿色的。

师:有没明白的同学可以像她提问。

生2:那为什么要开都开金色的,要不开就都不开呢?他们约好了?

生1:因为蒲公英和蒲公英是一样的,就像我们人和人是一样的,一样的时间睡觉一样的时间起床。

生3:那你说人和人的时间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人和人的爱好是不一样的呢?师:蒲公英是一起开花,但开出的花有些却是……

生:不一样的。

师:各有各的美。

生4:文中的小孩起的特别早去钓鱼。那时候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所以花是合拢的,草地是绿色的,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太阳光特别强烈,花朵就张开了,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到下午的时候,太阳下山,草地又变绿了。

师:她发现“我起的很早”说明那时还没有阳光,所以草地是绿色的,我们从书中发现蒲公英花的变化与阳光有关系。多会学习呀!请闭上眼睛,大片的蒲公英开花了,远远望去金光闪闪,美丽极了,读——

全班齐读。

师:如果读这段话时候,配合上手势更有意思了。练习一下。

师范读,生再一次闭上眼,边听,边在脑海中放电影,想象一下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金色的草地很美丽。

生:我感觉草地上一片生机,就像大绿毯。

生:我仿佛看见草地在阳光照射下,变成金灿灿的大地毯了。

生:我仿佛看到草地一会儿金色,一会儿绿的。

生:我仿佛看到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生:我感觉一大片蒲公英就开在我身边,我仿佛置身在金灿灿的花海中,美得无法形容。

……

师:多美,多有趣啊!

师:把这个秘密告诉告诉班中所有的同学吧,这么告诉,看老师给出的句式:

师:同学们,你们读书读得特别认真,那下面你们就是大自然里那一朵朵的蒲公英花,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

师生表演。

同学练习表演。

小结: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大自然中有很多秘密,善于观察和发现,就会获得快乐。

三、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兴趣高昂,学生觉得淡然无趣;教师的激情遇到的是学生漠然的心灵。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阅读材料是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养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养。通过教学《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我体会到阅读理解是学生独立的学习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在这一活动中,老师充当的角色是向导,引导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阅读材料,与阅读材料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阅读材料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材料。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做到尊重学生,我始终用我的微笑来感染着学生。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的机会,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从过去的“要我学”转而变为“我要学”。笔者始终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让他们从中归纳出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知道蒲公英会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开放,随着太阳的落下而合拢。由此知道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这节课我至始至终与学生进行积极地互动,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一起去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这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我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目标更容易实现,从而去体会那份成功的喜悦。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蕴涵在其中的情感。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揭示草地变化原因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高潮部分,首先我让学生带着疑惑,联系生活实际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边找边勾画出草地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以朗读为线,读中想象。捕捉孩子兴趣的着力点,培养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草地变色的原因,深刻地体会草地的可爱。我特意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读。“同学们,你们读书读得特别认真,那下面你们就是大自然里那一朵朵的蒲公英花,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同学们顿时雀跃起来。并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求融入自己的理解、情感。真是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感知,学生才能对整个故事情节达到复述的程度。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是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技能。课堂上许多同学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阅读理解,在讨论中独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达成了共识。在相互切磋中加深理解,共同提高。这既是一种合作化学习,也是一重个性化阅读。但在这次的阅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听他人言,面对问题低头、胆怯、茫然……自己并没有进入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阅读理解比较灵活,学生经验不足,以至于处理问题的时候犹豫不决、心理紧张、考虑不周全、思维混乱,就会有不少的学生对于阅读失去耐心与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于被动的状态。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方法的运用必须由外到内逐步转化,这种被动状态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无益的。我们老师在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理解方法的同时,更应该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