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器与鉴频器实验报告

调频器与鉴频器实验报告
调频器与鉴频器实验报告

哈工大FPGA设计与应用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

FPGA设计与应用 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1105103班 姓名:郭诚 学号:1110510304 日期:2014年10月11日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类型:必做开课单位:电信院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Quartus II软件的功能; 2、掌握Quartus II的HDL输入方法; 3、掌握Quartus II编译、综合、适配和时序仿真; 4、掌握Quartus II管脚分配、数据流下载方法; 5、了解设计的资源消耗情况; 6、掌握分频器和计数器的实现原理; 7、掌握数码管的静态和动态显示原理 二、实验准备(1分) 2.1 EP2C8的系统资源概述 逻辑单元8,256 M4K RAM 块(4k比特+512校验比特) 36 总的RAM比特数165,888 嵌入式乘法器18 锁相环PLLs 2

2.2 工程所用到的FPGA引脚及功能说明 工程所用到的FPGA引脚及功能说明: PIN_23是时钟引脚; PIN_114 PIN_117 PIN_127 PIN_134是数码管的位选引脚; PIN_133 PIN_116 PIN_110 PIN_112 PIN_128 PIN_118 PIN_115是数码管段选信号引脚;实验所用的LED是共阴级连接 2.3 数码管的动态显示原理 动态显示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a,b,c,d,e,f,g,dp"的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COM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I/O 线控制,当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FPGA对位选通COM端电路的控制,所以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就显示出字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的COM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这就是动态驱动。在轮流显示过程中,每位数码管的点亮时间为1~2ms,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不会有闪烁感。

正交鉴频器实验报告

正交鉴相鉴频器 实验报告 一. 设计方案: 1. 实验原理: 先将调频波经过一个移相网络变换成调相调频波,然后再与原调频波一起加到一个相位检波器进行鉴频。 利用模拟乘法器的相乘原理可以实现乘积型相位检波: 输入信号 ()cos(sin )s sm c f v t V t m t ω=+Ω 移相后的信号为: ''' ()cos{sin [ ()]} 2 sin[sin ()] s sm c f sm c f v t V t m t V t m t π ω?ωω?ω=+Ω++=+Ω+ 得到的输出信号 '' 1()KV sin[2(sin )()] 2 1 V sin () 2 o sm sm c F sm sm v t V t m t K V ω?ω?ω=+Ω++ 其中第一项为高频分量,可以用滤波器滤掉,第二项是所需的频率分量。只要线性移相网络的相频特性()?ω在调频波的频率变化范围内是线性的,当 ()0.4rad ?ω≤时,sin ()()?ω?ω≈。因此,鉴频器的输出电压()o v t 的变化规 律与调频波瞬时频率的变化规律相同,从而实现了相位鉴频。 2. 各部分电路具体实现: 鉴相鉴频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移相网络,模拟相乘器和低频放大器。具体电路实现如下: (1) 移相网络: v D (t)

用LC 谐振回路实现移相网络,使输入信号移相90°。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为中频频率2.455MHz 。 (2) 模拟相乘器 用MC1496构成相乘器,使输入的两路正交信号相乘。1,4管脚和8,10管脚间分别接有电位器R2和R5用来调节输入直流平衡。电源处C7,C8和L2构成 型滤波网络,R12和C9起级间去耦作用。 (3) 低频放大器: 用LM741运放来放大输入调制信号,同时运放还能起到低通滤波以及隔离的作用。通过调节相应的电阻值可以改变放大的倍数。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2脚和3脚加上两个隔直电容,可以滤去直流分量,以保证运放的工作点正确。R21和C15构成低通滤波器。 L2 R13R12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时间实验目的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仪器器材放大镜、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实验过程1、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观察到的图像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绘下来。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观察 实验名称放大镜的观察及怎样的放大镜倍数大实验时间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仪器器材 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实验过程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年级学 生 姓 名 实验形式分组实验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间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仪器器材 学生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清水、培养皿、美工刀、镊子、烧杯 实验过程 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制做临时装片。 3、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 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4、调好后各小组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图。 实验结果 教师批注实验成绩

班级六年级学生人数39人实验形式分组实验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时间3月23日实验目的 1. 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 2.认识并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仪器器材学生显微镜、植物叶切片 实验过程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2、观察 3、收镜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生物的细胞组成和结构。 教师批注实验有序实验成绩优

VHDL非整数分频器设计实验报告

非整数分频器设计 一、 输入文件 输入时钟CLK: IN STD_LOGIC 二、 设计思路 1. 方法一:分频比交错 (1) 确定K 值 先根据学号S N 确定M 和N :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学号都不相同,取学号的后四位,即N S =1763 ()mod 1920(mod 17)0 17mod 17 S S S N N if N then M else M N =+=== 由以上公式,得N=(1763 mod 19)+20=35 M=(1763 mod 17)=12 然后根据下式计算分频比K 的值: 8()9N M M K N -+= = =8.34285714 (2) 确定交错规律 使在35分频的一个循环内,进行12次9分频和23次8分频,这样,输出F_OUT 平均为F_IN 的8.34285714分频。为使分频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尽可能均匀,8分频和9分频应‘交替’进 (3) 设计框图:要求同步时序设计

(4)代码 在实体内定义两个进程(PROCESS P1和PROCESS P2),一个进程控制输出8/9分频,一个进程控制35分频周期比例输出。控制器输出FS_CTL信号控制输出是8分频还是9分频,分频器输出C_ENB信号来控制35分频计数器计数。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ENTITY DIV IS--定义实体,实体名DIV PORT(F_IN: IN STD_LOGIC;--输入时钟信号 F_OUT: OUT STD_LOGIC--输出时钟信号 ); END DIV; ARCHITECTURE A OF DIV IS SIGNAL CN1: INTEGER RANGE 0 TO 7;--8分频计数器 SIGNAL CN2: INTEGER RANGE 0 TO 8;--9分频计数器 SIGNAL CN: INTEGER RANGE 0 TO 34;--整体计数器 SIGNAL C_ENB: STD_LOGIC;--整体计数器时钟驱动信号 SIGNAL FS_CTL: STD_LOGIC;--控制8、9分频比例信号,高电平8分频,低电平9分频 BEGIN P1:PROCESS(F_IN)--8、9分频计数进程 BEGIN IF (F_IN'EVENT AND F_IN='1') THEN IF(FS_CTL='0') THEN--9分频 IF CN2=8 THEN--计数 CN2<=0; ELSE CN2<=CN2+1; END IF; IF CN2>4 THEN--控制输出,占空比0.5 F_OUT<='1'; ELSE F_OUT<='0'; END IF; IF CN2=8 THEN--控制整体计数器驱动信号 C_ENB<='1'; ELSE C_ENB<='0'; END IF; ELSE IF CN1=7 THEN--8分频计数,同上 CN1<=0; ELSE CN1<=CN1+1; END IF; IF CN1>3 THEN F_OUT<='1'; ELSE F_OUT<='0'; END IF; IF CN1=7 THEN C_ENB<='1'; ELSE C_ENB<='0';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P1; P2:PROCESS(C_ENB)--整体计数进程 BEGIN IF (C_ENB'EVENT AND C_ENB='1') THEN--由驱动信号驱动 IF CN=34 THEN--计数 CN<=0; ELSE CN<=CN+1; END IF; IF (CN=34 OR CN=2 OR CN=5 OR CN=8 OR CN=11 OR CN=14 OR CN=17 OR CN=20 OR CN=23 OR CN=26 OR CN=29 OR CN=32) THEN FS_CTL<='0'; ELSE FS_CTL<='1'; END IF;--8、9分频比例分配 ELSE CN<=CN; END IF; END PROCESS P2; END A;

分频器实验报告

分频器实验报告 分频器实验报告 start simulation直至出现 simulation as suessful,仿真结束。观察仿真结果。 时序仿真 图 : 六.实验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 通过本次实验,初步掌握了语言的初步设计,收获颇多。但在实验过 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老师同学的相互讨 论对这个实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最初建立工程的地方出现 了不少问题,因为没有详细阅读教材,导致无法成功建立工程运行程 序,最后认真熟读教材后,解决了问题。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和解决, 让自己更好的掌握这一软件的基础操作,为下一次试验打下了见识的 基础。篇五: 八位十进制分频器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性实 验报告 姓名: 赵娅琳学号 10950214 班级:

通信工程专业201X级 2班 实验项目名称: 8位16进制频率及设计 实验项目性质: 设计性 实验所属课程: 数字设计基础 实验室 BEGIN IF CLKK'EVENT AND CLKK='1' THEN --1Hz时钟2分频 Div2CLK <= NOT Div2CLK; END IF; END PROCESS; PROCESS BEGIN IF CLKK='0' AND Div2CLK='0' THEN RST_CNT<='1'; --产生计数器清零信号 ELSE RST_CNT <='0'; END IF; END PROCESS; Load <= NOT Div2CLK; CNT_EN <= Div2CLK; END behav; 3、十进制计数模块

正交鉴频器设计实验报告(demo)

16MHz 调频接收机的设计 无43 孙忆南2004011007 第一部分:正交鉴频器的设计装调 设计指标与要求: 使用MC1496 设计正交鉴相鉴频器,能够解调50mV e.m.f,调制信号1kHz,频偏20kHz,载频为1.709MHz 的调频信号,对于寄生调幅的抑制没有要求。提供的主要器件为MC1496,LM741,10x10 型50uH中周。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相乘器工作原理的认识; 2.掌握正交鉴相鉴频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用频率特性测试仪调试移相网络和鉴频特性曲线的方法。 二、正交鉴频器的电路设计 2.1 正交鉴频器的工作原理 常见的鉴频器有双失谐鉴频器,比例鉴频器,正交鉴相鉴频器等。其核心都是将调频波转化为调频调幅波或调频调相波。其中,正交鉴相鉴频器性能较好,便于集成化,应用逐渐广泛,其他两种形式一般只在过去的分立元件电路中应用。 正交鉴相鉴频器由移相网络和鉴相器构成。 2.2 移相网络 使用LC 谐振回路构成的移相网络。如图1 所示。 图1 图2

由电路分析,可以知道:≈)(jf H 常数,0022)(f f f Q f --≈ π?,) (21210C C L f +=π完成了调频波到调频调相波的转换。 由 f 0 =1.704MHz ,L = 50μH ,计算得到C 1 ≈170 pF 。取C2=8.2pF 。 2.3 鉴相器 采用模拟相乘器构成。常用的模拟相乘器有LM1496。内部电路见图2。LM1496 内部没有偏置电路,需要外接,偏置电路见图3。Q9,Q8,Q7 构成镜像电流源,由5脚设置工作电流,一般为1mA 。外接电阻Ω=Ω--=k I V R S EE 8.65007 .08。1,4脚经小电阻接地,电位为0。 8,10脚接到R9,R14分压,电位为+6V 。输出端负载电阻取3.3K ,电位约为8.7V 。由此,可以判断各个晶体管均工作在放大区。2,3脚之间为增益调整电阻,取1K ,为中等的增益。 图3 2.4 移相网络和鉴相器的连接 对于 LM1496,1,4脚的输入阻抗较高,8,10脚的输入阻抗较低,因此将移相网络的输出接至1,4脚,这样对于移相网络的Q 值影响较小。由于乘法器的每个端均为双端平衡输入,因此将8脚,4脚交流接地,转为单端输入。1,4脚的输入利用了L1作为直流通路,避免了较小的偏置电阻R3的影响。 2.5 低放和电源 低放采用LM741接成差分放大器的形式,和LM1496 采用直流耦合,这样便于调试鉴相器的平衡。低放输入端采用简单的一阶RC 滤波,截止频率为 kHz p k RC f c 104700*3.3*2121≈==ππ

EDA 实验2简单分频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实验报告

时序电路设计 实验目的: 1.掌握条件语句在简单时序模块设计中的使用。 2.学习在Verilog模块中应用计数器。 实验环境: Windows 7、MAX+PlusⅡ10等。 实验内容: 1.模为60的8421BCD码加法计数器的文本设计及仿真。 2.BCD码—七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器的文本设计及仿真。 3.用For语句设计和仿真七人投票表决器。 4.1/20分频器的文本设计及仿真。 实验过程: 一、模为60的8421BCD码加法计数器的文本设计及仿真: (1)新建文本:选择菜单File下的New,出现如图5.1所示的对话框,在框中选中“Text Editor file”,按“OK”按钮,即选中了文本编辑方式。 图5.1 新建文本 (2)另存为V erilog编辑文件,命名为“count60.v”如图5.2所示。 (3)在编辑窗口中输入程序,如图5.3所示。

图5.2 另存为.V编辑文件图5.4 设置当前仿真的文本设计 图5.3 模为60的8421BCD码加法计数器的设计代码

(4)设置当前文本:在MAX+PLUS II中,在编译一个项目前,必须确定一个设计文件作为当前项目。按下列步骤确定项目名:在File菜单中选择Project 中的Name选项,将出现Project Name 对话框:在Files 框内,选择当前的设计文件。选择“OK”。如图5.4所示。 (5)打开编译器窗口:在MAX—plusⅡ菜单内选择Compiler 项,即出现如图5.5的编译器窗口。 图5.5 编译器窗口 选择Start即可开始编译,MAX+PLUS II编译器将检查项目是否有错,并对项目进行逻辑综合,然后配置到一个Altera 器件中,同时将产生报告文件、编程文件和用于时间仿真用的输出文件。 (6)建立波形编辑文件:选择菜单File下的New选项,在出现的New对话框中选择“Waveform Editor File”,单击OK后将出现波形编辑器子窗口。 (7)仿真节点插入:选择菜单Node下的Enter Nodes from SNF选项,出现如图5.6所示的选择信号结点对话框。按右上侧的“List”按钮,在左边的列表框选择需要的信号结点,然后按中间的“=>”按钮,单击“OK”,选中的信号将出现在波形编辑器中。 图5.6 仿真节点插入

八位十进制分频器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综合性实验报告 姓 名: 赵娅琳 学 号 10950214 班 级: 通信工程专业2010级 2班 实验项目名称: 8位16进制频率及设计 实验项目性质: 设计性 实验所属课程: 数字设计基础 实验室(中心): 现代电子实验中心 指 导 教 师 : 李 艾 星 实验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18 日

教师评阅意见: 签名:年月日 实验成绩: 一、课题任务与要求 1、验证8位16进制频率计的程序; 2、根据8位16进制频率计的程序设计8位10进制频率计; 二、设计系统的概述 频率计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频率稳定度高的频率源作为基准时钟,对比测量其他信号的频率,通常情况下计算每秒内待测的脉冲个数,此时闸门时间为1秒,闸门时间也可以大于或小于1秒。频率信号易于传输,抗干扰性强,可以获得较好的测量精度。 数字频率计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一个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一个计数器和一个锁存器,另外包括脉冲发生器、姨妈驱动电路和显示电路。 工作过程:系统正常工作时,脉冲信号发生器输入1HZ的标准信号,经过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的处理,2分频后即可产生一个脉宽为1秒的时钟信号,以此作为计数闸门信号。测量信号时,将被测信号通过计数器作为时钟。当技术闸门信号高平有效时,计数器开始计数,并将计数结果送入锁存器中。设置锁存器的好处是现实的数据稳定,不会由于周期的清零信号而不断闪烁。最后将所存的数值由外部的译码器并在数码管上显示。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重点描述自己设计部分) 1、八位十进制计数顶层模块设计 (1)、此模块是元件例化语句将各个元件(测频控制模块、十进制计数模块、测频锁存器模块)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完成最终频率计所期望的功能。

数控分频器实验报告

《数控分频实验》 姓名:谭国榕班级:12电子卓越班学号:201241301132 一、实验目的 1.熟练编程VHDL语言程序。 2.设计一个数控分频器。 二、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我是采用书上的5分频电路进行修改,通过观察其5分频的规律进而修改成任意奇数分频,再在任意奇数分频的基础上修改为任意偶数分频,本次实验我分为了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任意奇数分频和任意偶数分频,在这个基础上,再用奇数输入的最低位为1,偶数最低位为0的原理实现合并。 三、实验步骤 1.任意奇数分频 程序: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ENTITY DIV1 IS PORT(CLK:IN STD_LOGIC; D:IN INTEGER RANGE 0 TO 255; K1,K2,K_OR:OUT STD_LOGIC ); END; ARCHITECTURE BHV OF DIV1 IS SIGNAL TEMP3,TEMP4: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M1,M2:STD_LOGIC; --SIGNAL OUT1,OUT2,OUT3:STD_LOGIC; BEGIN PROCESS(CLK,TEMP3) BEGIN IF RISING_EDGE(CLK) THEN IF(TEMP3=D-1) THEN TEMP3<="00000000"; ELSE TEMP3<=TEMP3+1; END IF; IF(TEMP3=D-(D+3)/2) THEN M1<=NOT M1; ELSIF (TEMP3=D-2) THEN M1<=NOT M1;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PROCESS(CLK,TEMP4) BEGIN IF FALLING_EDGE(CLK) THEN IF(TEMP4=D-1) THEN TEMP4<="00000000"; ELSE TEMP4<=TEMP4+1; END IF; IF(TEMP4=D-(D+3)/2) THEN M2<=NOT M2; ELSIF (TEMP4=D-2) THEN M2<=NOT M2;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2月 19日 实验名称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实验分析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实 验 过 程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 .球形透明器皿 .铁丝 .水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正用及用途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 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 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2月 26日 实验名称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1/21

实验分析实验目标实验器材注意事项 实 验 过 程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放大镜 .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 .柱形 .球形透明器皿 .铁丝 .水 不要摔坏放大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 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正用及用途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边巡视边指导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 大镜观察的不同 . 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 察物体 . 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 回顾与反思通过实验 .学生知道了放大镜的特点及作用.效果较好 . 城关四小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六( 2)执教教师日期:3月5日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分析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实验目标观察细胞的结构 .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兴趣 实验器材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磺酒、吸水纸、滴管、培养皿 注意事项不要伤手

实验一 QUARTUS II入门和分频器设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EDA技术与VHDL设计 实验项目Quartus II入门 实验仪器计算机、Quartus II 系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学号电信1201 / 2012010970 学生姓名张宗男 实验日期 成绩 指导教师

实验一 QUARTUS II入门和分频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QUARTUS II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2.掌握FPGA基本开发流程和DE2开发板的使用方法; 3.学习分频器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运用QUARTUS II 开发工具编写简单LED和数码管控制电路并下载到DE2 实验开发板。2.在QUARTUS II 软件中用VHDL语言实现十分频的元器件编译,并用电路进行验证,画出仿真波形。 三、实验环境 1.软件工具:QUARTUS II 软件;开发语言:VHDL; 2.硬件平台:DE2实验开发板。 四、实验过程 1.设计思路 (1)、 18个开关控制18个LED灯,通过低位四个开关的‘1’‘0’控制LED灯上7段灯的显示(2)、 实现10分频IF(count="1001") THEN count<="0000"; clk_temp<=NOT clk_temp; 达到9的时候,把“0000”给到cout,然后clk_temp 信号翻转,从而实现10分频。 2.VHDL源程序 (1)、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e_zhangzongnan IS PORT(SW :IN STD_LOGIC_VECTOR(0 TO 17); HEX0 :OUT STD_LOGIC_VECTOR(0 TO 6);

EDA分频器实验教案

实验三:整数分频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了解利用类属设计可配置的重用设计技术。 二实验原理 利用类属n 可以改变分频器的分频系数,输出q的频率是输入信号clk频率的1/n。通过给n赋不同的值,就可以得到需要的频率。 三实验器材 EDA实验箱 四实验内容 1.参考教材第5章中5.3.1,完成整数分频器的设计。 2.修改5. 3.1中的分频系数n,观察仿真波形和实验箱输入/输出信号的变化。 3.在试验系统上硬件验证分频器的功能。 在实验三中,建议将实验箱的实验电路结构模式设定为模式7。输入信号clk由键7的输出来模拟,输入信号reset_n由键8模拟,输出信号q接至LED:D14。当然,也可以由实验者设定到其它功能相似的键或者LED。

代码:(参考教材第5章中5.3.1)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div is generic(n:integer:=8); port(clk,reset_n:in std_logic; q: out std_logic); end div; architecture behavl_div of div is signal count:integer range n-1 downto 0; begin process(reset_n,clk) begin if reset_n='0' then q<='0'; count<=n-1; elsif(clk'event and clk='1' and clk'last_value='0')then count<=count-1; if count>=(n/2)then q<='0'; else q<='1'; end if; if count<=0 then count<=n-1;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end behavl_div; 五实验注意事项 1.编写代码时一定要书写规范 2模式的选择和引脚的配置一定要合理 六实验报告 简述实验过程,将实验项目分析设计,仿真和测试写入实验报告。

实验12 斜率鉴频与相位鉴频器

实验12 斜率鉴频与相位鉴频器 —、实验准备 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FM波的解调 斜率鉴频与相位鉴频器 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 变容二极管调频模块 斜率鉴频与相位鉴频器模块 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二、实验目的 1.了解调频波产生和解调的全过程以及整机调试方法,建立起调频系统的初步概念; 2.了解斜率鉴频与相位鉴频器的工作原理; 3.熟悉初、次级回路电容、耦合电容对于电容耦合回路相位鉴频器工作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 1.调频-鉴频过程观察:用示波器观测调频器输入、输出波形,鉴频器输入、输出波形; 2.观察初级回路电容、次级回路电容、耦合电容变化对FM波解调的影响。 四、基本原理 从FM信号中恢复出原基带调制信号的技术称为FM波的解调,也称为频率检波技术,简称鉴频。鉴频器的解调输出电压幅度应与输入FM波的瞬时频率成正比,因此鉴频器实际上是一个频率—电压幅度转换电路。实现鉴频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介绍斜率鉴频和电容耦合回路相位鉴

频。 1.斜率鉴频电路 斜率鉴频技术是先将FM波通过线性频率振幅转换网络,使输出FM波的振幅按照瞬时频率的规律变化,而后通过包络检波器检出反映振幅变化的解调信号。实践中频率振幅转换网络常常采用LC并联谐振回路,为了获得线性的频率幅度转换特性,总是使输入FM波的载频处在LC并联回路幅频特性曲线斜坡的近似直线段中点,即处于回路失谐曲线中点。这样,单失谐回路就可以将输入的等幅FM波转变为幅度反映瞬时频率变化的FM波,而后通过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进行包络检波,解调出原调制信号以完成鉴频功能。 图12-1为斜率鉴频与相位鉴频实验电路,图中13K02开关打 向“3”时为斜率鉴频。13Q01用来对FM波进行放大,13C2、13L02为频率振幅转换网络,其中心频率为9MHZ左右。13D03为包络检波二极管。13TP01、13TP02为输入、输出测量点。 2.相位鉴频器 本实验采用平衡叠加型电容耦合回路相位鉴频器,实验电路如图12-1所示,开关13K02拨向“1”时为相位鉴频。 相位鉴频器由频相转换电路和鉴相器两部分组成。输入的调频信号加到放大器13Q01的基极上。放大管的负载是频相转换电路,该电路是通过电容13C3耦合的双调谐回路。初级和次级都调谐在中心频率上。初级回路电压直接加到次级回路中的串联电容13C04、13C05的中心点上,作为鉴相器的参考电压;同时,又经电容13C3耦合到次级回路,作为鉴相器的输入电压,即加在13L02两端用表示。鉴相器采用两个并联二极管检波电路。检波后的低频信号经RC滤波器输出。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与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一一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一一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就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与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与蚊蝇嶂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就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备注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一一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 密布细毛,有钩爪 实验通知单 课题 3、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分频器的设计

分频器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学会使用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工具Hspice,熟练地用网表文件来描述模拟电路,并熟悉应用Hspice内部元件库。通过该实验,掌握Hspice的设计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电路设计与综合分析能力。 2.分频器大多选用市售成品,但市场上出售的分频器良莠不齐,质量上乘者多在百元以上,非普通用户所能接受。价格在几十元以下的分频器质量难以保证,实际使用表现平庸。自制分频器可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收获。 二.内容 分频器-概述 分频器是指使输出信号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整数分之一的电子电路。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如电子钟、频率合成器等,需要各种不同频率的信号协同工作,常用的方法是以稳定度高的晶体振荡器为主振源,通过变换得到所需要的各种频率成分,分频器是一种主要变换手段。早期的分频器多为正弦分频器,随着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脉冲分频器(又称数字分频器)逐渐取代了正弦分频器,即使在输入输出信号均为正弦波时也往往采用模数转换-数字分频-数模转换的方法来实现分频。正弦分频器除在输入信噪比低和频率极高的场合已很少使用。

分频器-作用 分频器是音箱中的“大脑”,对音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功放输出的音乐讯号必须经过分频器中的各滤波元件处理,让各单元特定频率的讯号通过。要科学、合理、严谨地设计好音箱之分频器,才能有效地修饰喇叭单元的不同特性,优化组合,使得各单元扬长避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各自应有的潜能,使各频段的频响变得平滑、声像相位准确,才能使高、中、低音播放出来的音乐层次分明、合拍,明朗、舒适、宽广、自然的音质效果。 在一个扬声器系统里,人们把箱体、分频电路、扬声器单元称为扬声器系统的三大件,而分频电路对扬声器系统能否高质量地还原电声信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高频部分,分频电路所起到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其作用如下: 合理地分割各单元的工作频段; 合理地进行各单元功率分配; 使各单元之间具有恰当的相位关系以减少各单元在工作中出现的声干涉失真; 利用分频电路的特性以弥补单元在某频段里的声缺陷; 将各频段圆滑平顺地对接起来。 分频器-分类 1)功率分频器:位于功率放大器之后,设置在音箱内,通过LC滤波网络,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频信号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别送至各自扬声器。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现音频谷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 我的猜测:放大镜观察物体,比用肉眼看得要清晰,看得要大 步骤:1、 2、 3、 4、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我认为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 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我的猜测: 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周围较,而平板玻璃,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 倍数要。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我认为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奇特的身体构造 实验器材:放大镜动物的标本1套 我的猜测: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 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 2、苍蝇的眼: 3、蝴蝶的鳞片: 4、蟋蟀的外壳: 5、苍蝇的脚: 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的小昆虫和肉眼大不相同,借助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结论:我认为 指导教师:蒋先红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实验器材:蚜虫标本1片、草蛉标本1片、 放大镜2只 我的猜测:肉眼看不清的蚜虫,身体构造也是完整的,草蛉像螳螂 步骤: 1、 2、 3、 观察到的现象:蚜虫、草蛉结构和大的昆虫 . 结论:我认为 指导教师:蒋先红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实验报告1 简单分频器

课程名称:FPGA指导老师:_竺老师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简单分频器的设计实验类型: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俞杰草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a)熟悉Xilinx ISE软件,学会设计,仿真,综合和下载。 b)熟悉实验板电路设定频率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板上晶振的输入频率50MHz,如果直接用这么高的时钟频率来驱动LED的闪烁,人眼将无法分辨。因此本实验着重介绍如何通过分频计数器的方式将50MHz的输入频率降低为人眼可分辨的频率(10Hz以下),并在实验板的LED2~LED5上显示出来。 三.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当将rst_n信号对应的开关拨下,led0熄灭,其他所有led亮。 当将rst_n信号对应的开关往上拨,有7盏led亮,1盏led灭,且灭的led从led0向led7,再跳回led0不断循环往复的移动。 【主要程序段分析】 reg[22:0]cnt; always@(posedge clk) if(rst_n)cnt<=23'd0; else cnt<=cnt+1'b1;//带复位键的位宽为24位的分频计数器,以降低闪烁频率reg[7:0]led; always@(posedge clk) if(rst_n) led<=8'b00000001;//按键复位 else if((cnt==23'h7fffff)&&(led==8'b10000000)) led<=8'b00000001;//循环一周后从D5开始下一周的循环 else if(cnt==23'h7fffff) led<=led<<1;//左移一位,右端补零 assign led_d2=~led[2]; assign led_d4=~led[4];

(相位鉴频器)电子测量实验指导书(科)

Xb08610209 陆斌 08电子信息(2)班 相位鉴频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相位鉴频电路的基本原理。 2、了解鉴频特性曲线(S 曲线)的正确调整方法。 3、将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两实验板进行联机调试,进一步了解调频和解调全过程及整机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相位鉴频器是模拟调频信号解调的一种最基本的解调电路,它具有鉴频灵敏度高,解调线性好等优点。 1、鉴频概述 调频波的解调称为频率解调,简称鉴频;调相波的解调称为相位检波,简称 鉴相。它们的作用都是从已调波中检出反映在频率或相位变化上的调制信号。但是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由于在调频接收机中,当等幅调频信号通过鉴频前各级电路时,因电路频率特性不均匀而导致调频信号频谱结构的变化,从而造成调频信号的振幅发生变化。如果存在着干扰,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振幅的变化。鉴频器解调这种信号时,上述寄生调幅就会反映在输出解调电压上,产生解调失真。因此,一般必须在鉴频前加一限幅器以消除寄生调幅,保证加到鉴频器上的调频电压是等幅的。限幅与鉴频一般是连用的,统称为限幅鉴频器。 鉴频器输出电压u 0随输入频率f (或频偏 )变化的特性称为鉴 频特性。在线性解调的理想情况下,鉴频特性为一直线,实际上会弯曲,呈“S”型,称为“S”曲线。 2、鉴频器指标 1)鉴频跨导(效率、灵敏度)S D :鉴频特性在f c 处的斜率,用它来评价鉴频能力。 单位为V/Hz 。S D 越大,表明鉴频器将输入瞬时频偏变换为输出解调电压的能力越强。 c f f f -=?

一般情况下,S D 为调制角频率的复值函数,即()D S j Ω,要求它的通频带大于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 m ax Ω 2)峰值带宽max B :鉴频器输出电压两峰值点所对应的频率差,即 max 21B f f =-,它近似表明鉴频器鉴频线性区的宽度。为了减小鉴频器的非线性 失真,要求鉴频特性近似线性的范围 m ax 2f ?大于2m f ?。 ③ 最大输出电压0m ax U :鉴频器输出的最大电压。 ④ 线性度要好与失真要小。 3.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相位鉴频器: 相位鉴频器的组成方框图如3-3示。图中的线性移相网络就是频—相变换网络,它将输入调频信号u1 的瞬时频率变化转换 为相位变化的信号u2,然后与原输入的调频信号一起加到相位检波器,检出反映频率变化的相位变化,从而实现了鉴频的目的。 图3-4的耦合回路相位鉴频器是常用的一种鉴频器。这种鉴频器的相位检波器部分是由两个包络检波器组成,线性移相网络采用耦合回路。为了扩大线性鉴频的范围,这种相位鉴频器通常都接成平衡和差动输出。 图3-4 耦合回路相位鉴频器 图3-5(a )是电容耦合的双调谐回路相位鉴频器的电路原理图,它是由调 o

5..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报告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报告 学号200800120228 姓名辛义磊实验台号3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 2、进一步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与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不同; 3、掌握谐振放大器的调试方法; 4、掌握用示波器测试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5、学会用频率特性测试仪测试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双踪示波器数字频率计高频毫伏表BT-3频率特性测试仪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高频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原理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单元电路由LC单调谐回路作为负载构成晶体管调谐放大器。晶体管基极为正偏,工作在甲类状态,负载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上。该放大电路能够对输入的高频小信号进行反相放大。LC调谐回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选频率波,选择放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工作信号频率,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二是提供晶体管集电极所需的负载电阻,同时进行阻抗匹配变换。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1)中心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 (2)增益:是指放大器对有用信号的放大能力。通常表示为在中心频率上的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 (3)通频带:是指放大电路增益由最大值下降3dB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用BW0.7表示。它相当于输入电压不变时,输出电压由最大值下降到0.707倍或功率下 降到一半时对应的频带宽度。 (4)选择性:是指放大器对通频带之外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用矩形系数说明邻近波道选择性的好坏。矩形系数K r0.1定义为 显然,理想矩形系数为1,实际矩形系数均大于1. ②用抑制比来说明对带外某一特定干扰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信号抑制的 能力的大小,定义为中心频率上功率增益与特定干扰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