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

课后作业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交流平台。

1.分享你最喜欢的故事。

(1)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复述故事不是____________,而是用自己的话把_________讲出来。(2)为防止____________遗漏,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按________复述。

3.判断正误。

(1)复述故事时如果加上表情、动作,会更吸引人。()

(2)复述故事只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就好了,别的不用管。()(3)听故事不但要认真,还要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4)听故事时,只要看着讲故事的人就行了,不需要听得太认真。

()

二、识字加油站。

1.找出下列字的特点填空。

(1)“咳嗽、呕吐、唠叨、嘀咕”我发现组成这些词的字都是________字旁,我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谚语、谈话、诉说、辩论”组成这些词的字都是________字旁,说明跟________有关。“谚”字查字典应查________部,再查

________画。

2.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谚.语(yán yàn)告诫.(jiè gài)

嘀.咕(dī dí)辩.论(biàn bàn)

呕吐

..(ǒu tù ōu tǔ)谣.言(yáo yāo)

3.扩展学习:猜一猜,填一填。

(1)我发现,单人旁(亻)的字多和______有关,如:________(填带有这个偏旁的二字词语)。

(2)我发现,双人旁(彳)的字多和______有关,如:徘徊、徜徉。

三、词句段运用。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泄】A.液体、气体排出; B.泄露; C.尽量发出情绪。

(1)妈妈关上阀门,防止煤气泄.漏。()

(2)上级要求他千万不能泄.密。()

(3)弟弟猛打沙发,发泄.自己的不满。()

【醒】A.还没入睡或睡眠状态结束了;B.神志恢复正常状态;

C.觉悟。

(4)爷爷终于觉醒.了,不再迷信了。()

(5)贼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

(6)熟睡的妹妹终于被我叫醒.了。()

2.体会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顾客噌的一下子

.....跳起来:“这么慢啊!”

(1)球打在了窗户上,玻璃______________碎了。

(2)汽车______________开过去了。

(3)起风了,教室的门__________________关上了。

3.下面几个故事的题目和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A.城里的老鼠和乡下的老鼠

B.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

C.骡子和铃铛

D.会飞的鸡和不会跑的狐狸

4.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例: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1)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裁缝解释说:“根本不用,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________尽.,

山寺________始.盛开。

长恨________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我还知道他写的另外的一首

古诗:《________________》。

3.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与“芳菲尽”相呼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运用

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到大林寺前后所看到的不同景色。

5.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一下诗人到大林寺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

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读完《大林寺桃花》后,沈括产生了什么疑问?用横线画出来。

(2)这个疑问的答案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除了勤学好问,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语文园地

一、1.略。

2.(1)背诵文章故事内容

(2)重要情节表格示意图顺序

3.(1)√(2)×(3)√(4)×

二、1.(1)口示例:嘱咐吃喝呼喊呼吸

(2)言语言讠 9

2.

3.(1)人示例:伶俐(2)行走、道路

三、1.(1)A (2)B (3)C (4)C (5)B

(6)A

2.示例:(1)哗啦一声

(2)嗖的一声

(3)砰的一声

3.C

4.(1)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2)裁缝解释说,根本不用,因为顾客的布在他的柜子里搁着,他还没开始裁料呢。

四、1.芳菲桃花春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