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硫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硫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SDS

化学品名称:二硫化碳

企业名称:**********化工

地址:*************产业园区

邮编:*********

:**** ********

应急咨询:***** ********

填写日期:2014年00月00日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4年05月30日 SDS编号:AKSHS-2014-A 产品名称:二硫化碳版本:2014-05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硫化碳

化学品英文名:carbon disulfide;

英文名称2: Carbon bisulfid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地址:

企业应急: (24h)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粘胶纤维、杀虫剂、促进剂M、D,也用作溶剂。仅

限于工业使用。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燃液体和蒸气。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重度中毒可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事故响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安全储存::在室温下易挥发,因此容器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危险废物,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麻醉症状,出现头昏、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欣快感、哭笑无常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强烈兴奋状态,继之出现幻觉、谵妄、意识丧失、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体温下降、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急性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甚至呼吸衰竭死亡。急性中毒恢复后可能在一段时间遗留头痛、失眠、多梦、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症状,个别伴有精神障碍。皮肤接触二硫化碳可引起局部红斑,甚至大疱。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中毒性神经病。眼底检查出现视网膜微动脉瘤。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危害,蒸汽浓度为空气的2.63倍,污染时贴地面扩散。对水生生物可能有毒。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二硫化碳有害物成分:CS2

含量: 99.99% CAS :75-15-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就医。

眼晴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和灭火剂:使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在室温下易挥发,因此容器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个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PC-TWA(mg/m3): 5[皮]

PC-STEL(mg/m3): 10[皮]TLV-C(mg/m3): -

TLV-TWA(mg/m3): 10ppm TLV-STEL(mg/m3):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式:二乙胺分光光度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晴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处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pH值: 6熔点(℃): -111.5

沸点(℃):46.3相对密度(水=1): 1.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63饱和蒸气压(kPa): 53.32(28℃)

燃烧热(kJ/mol): 1029.4临界温度(℃): 280

临界压力(MPa): 7.39辛醇/水分配系数: 1.94

闪点(℃): -30引燃温度(℃): 90

爆炸下限[%(V/V)]: 1.0爆炸上限[%(V/V)]: 60.0

易燃性:极易燃。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胺类、碱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避免受热,避免直接暴露于空气中。

危险反应:无资料。

危险分解产物:氧化硫。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属低毒类。但其急性中毒症状出现较快,特别是吸入中毒更为明显。大鼠吸入MLC为2.5g/m3。大鼠吸入2.0g/m3仅1h,就可引起昏迷,经1~4昼夜有部分动

物死于麻醉。尸检见有:角膜损伤,多半有肺充血和轻度肺水肿,脑组织水肿,脏主要是肝脏发生营养不良变化。

LD

50:大鼠经口LD

50

(mg/kg): 3188

LC

50

:刺激性:具有刺激性。

皮肤刺激或腐蚀: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眼晴刺激或腐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生殖毒性,类别2

致癌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

吸入危害: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0mg/m3(91周),引起精子生成变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0mg/m3/8小时(孕1~21天用药),引起死胎,颅面部发育异常。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无资料

半数致死浓度LC5

:135mg/l/96h(鱼)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无。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产品:危险废物,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不洁的包装: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特戊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特戊酰氯 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特戊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Trimethylacetyl Chlorid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特戊酰氯 浓度:>99% CAS 号:3282 第三部分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GB8.1类81117 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痉挛、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后可有烧灼感,出 现咳嗽、气短、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遇热放出氯气; 与水反应,放出氯化氢气体,造成腐蚀性灼伤。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要能有危害。 爆炸危险: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拉开眼脸,用流动清水冲洗15min。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遇水发生剧烈 反应,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遇潮时对大多数 金属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如发生火灾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及抗溶性泡沫,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应急处理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用小苏打覆盖,并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推开,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 水放入废水系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及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专人保管,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应与碱类、氧化剂、 潮湿物品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 爆型,开设在仓外,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PH值:无资料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0.97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闪点:无资料 引燃温度(自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无资料 爆炸下限: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禁配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无资料 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磷化氢PH3气体报警器使用规范 说明书

深圳东日瀛能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 有毒有害智能气体变送器 产品说明书

深圳东日瀛能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 目录 1、概况-------------------------------------------------------------------------------2 2、技术特点-------------------------------------------------------------------------2 3、技术参数-------------------------------------------------------------------------3 4、外形尺寸及安装方式----------------------------------------------------------4 4.1安装位置--------------------------------------------------------------------5 4.2安装方法--------------------------------------------------------------------5 5、电气连接-------------------------------------------------------------------------6 6、负载特性--------------------------------------------------------------------------7 7、操作说明--------------------------------------------------------------------------8 7.1LCD显示说明---------------------------------------------------------------8 7.2按键操作说明---------------------------------------------------------------8 1

BHT安全技术说明

枣庄市海龙化工有限公司Zaozhuang Hailong Chemical Co.,Ltd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抗氧剂BH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Address:Fenghu Village, Nigou Town, Taierzhuang District,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el:86-0632-6676678 Tax:86-0632-6568369 Web 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生产工艺、适用范围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2,6-二叔丁基对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称: 2,6-Di-tert-butyl-p-cresol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Synonyms: CAS No.: 128-37-0 分子式: C15H24O 分子量: 220.36 生产工艺:本产品以对甲酚与异丁烯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以食用酒精作溶剂,制得2,6-二叔丁基对甲酚。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饲料抗氧化剂,本品还可以作为石油产品的抗氧和防胶添加剂,塑料和橡胶的防老剂。 企业名称:枣庄市海龙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冯湖村东 邮编:277413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 电子邮件地址:hailong@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 企业应急电话:86-632-6568355 传真:86-632-6568369 技术说明书编码:Q/HL.H10-2009 生效日期:2009年8月1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2,6-二叔丁基对甲酚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甲缩醛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CSDS 化学品名称:工业用甲缩醛 企业名称:昌吉州锐源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昌吉州大西渠镇玉堂村邮编:831100 电话(传真):(0994)2221333 应急电话:(0994)22210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甲缩醛按照GB/T16483-2008、GB/T17519-2013编制修订日期:2015年5月12日SDS编号:201505-003 最初编制日期:2012年3月12日版本:2.0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甲撑二甲醚;二甲醇缩甲醛 化学品英文名:dimethoxymethane;methylal 企业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锐源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昌吉州大西渠镇玉堂村 邮编:831100 传真号码:0994-******* 电话:0994-******* 电子邮件:26549971@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 应急电话:0994-*******(24h) 产品推荐: 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家庭用品、工业汽车用品、皮革上光剂、清洁剂、橡胶工业、油漆、油墨等产品中,也由于甲缩醛具有良好的去油污能力和挥发性,作为清洁剂可以替代F11和F113及含氯溶剂,因此是替代氟里昂,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降低对大气污染的环保产品。 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3, 皮肤腐蚀/刺激-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说明: 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对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吸入蒸气可引起鼻和喉刺激;对眼有损害,损害可持续数天。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

金属缓蚀剂

第十一讲金属缓蚀剂 陈旭俊徐瑞芬 缓蚀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能阻止或减缓金属在环境介质中腐蚀的物质。缓蚀剂又叫作阻蚀剂、阻化剂或腐蚀抑制剂等。 缓蚀剂保护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防腐蚀技术,广泛用在石油、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动力和运输等部门。 一、缓蚀剂的分类 缓蚀剂的品种繁多,常用的如亚硝酸钠、铬酸盐、磷酸盐、石油磺酸钡、亚硝酸二环已胺等,至今尚难以有统一的分类方法。常见到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缓蚀剂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分类 (1)阳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阴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阳极区迁移,氧化金属使之钝化,从而阻滞阳极过程。例如,中性介质中的铬酸盐与亚硝酸盐。一些非氧化型的缓蚀剂,例如苯甲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等在中性介质中,只有与溶解氧并存,才起到阳极抑制剂的作用。 (2)阴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阳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阴极区迁移,或者被阴极还原,或者与阴 离子反应而形成沉淀膜,使阴极过程受到阻滞。例如ZnSO 4、Ca(HCO 3 ) 2 、As3+、Sb3+ 可以分别和OH-生成Zn(OH) 2、Ca(OH) 2 沉淀和被还原为As、Sb覆盖在阴极表面, 以阻滞腐蚀。 (3)混合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既可抑制阳极过程,又可抑制阴级过程。例如含氮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2.按化学成分分类 (1)无机缓蚀剂,如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2)有机缓蚀剂,如胺、硫脲、乌洛托品等。 3.按缓蚀剂所形成保护膜的特征分类 (1)氧化膜型缓蚀剂通过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氧化膜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钠等。由于它们具有钝化作用,故又称为钝化剂。 (2)沉淀膜型缓蚀剂由于与介质中的有关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生成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沉淀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在中性介质中的硫酸锌、聚磷酸钠、碳酸氢钙等。 (3)吸附膜型缓蚀剂能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例如酸性介质中的许多有机化合物。 上述缓蚀剂所形成的三种保护膜的不同特征比较见表1。

丙酮

丙酮产品技术说明书 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目录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生产方法 ?传统制法 ?工业制法 5工业用途 6安全风险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法律法规

7毒理资料 ?急性毒性 ?接触限值 8运输信息 9贮存方法 1分子结构 1、摩尔折射率:15.97 2、摩尔体积(cm3/mol):75.1 3、等张比容(90.2K):156.5 4、表面张力(dyne/cm):18.8 5、极化率(10-24cm3):6.33 2物理性质 丙酮结构式[3] 相对密度(水=1):0.78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0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 燃烧热(kJ/mol):1788.7 临界温度(℃):235.5

临界压力(MPa):4.7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4 爆炸上限%(V/V):13.0 引燃温度(℃):465 爆炸下限%(V/V):2.5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酮与频哪醇。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6]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1,3,5-三甲苯。在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作用,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此外,丙酮在500~1000℃时发生裂解,生成乙烯酮。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4生产方法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目录 表1-001 乙炔气 (1) 表1-002 氧气 (2) 表1-003 二氧化碳 (3) 表1-004 氢气 (4) 表1-005 氩气 (5) 表1-006 甲烷 (6) 表1-007 四氢噻吩 (7) 表1-008 活性炭 (8) 表1-009 三乙胺 (9) 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 表1-011 硫黄 (11) 表1-012 甲胺磷 (12) 表1-013 多聚甲醛 (13) 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 表1-015 黄磷 (15) 表1-016 氯 (16) 表1-017 三氯化磷 (17) 表1-018 甲醇 (19) 表1-019 液碱 (20) 表1-020 氨水 (21) 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 表1-022 甲胺磷 (23) 表1-023 液氨 (24) 表1-024 氯仿 (25) 表1-025 二氯乙烷 (26) 表1-026 二硫化碳 (27) 表1-027 甲苯 (28) 表1-028 盐酸 (29) 表1-029 氯甲烷 (30) 表1-030 硫酸 (31) 表1-031 二甲苯 (33) 表1-032 醋酸酐 (34) 表1-033 多聚甲醛 (35) 表1-034 草甘膦 (36) 表1-035 稻瘟灵 (37) 表1-036 异丙胺 (38) 表1-037 漂白粉 (39) 表1-038 氯化氢 (40) 表1-039 氰化氢 (41) 表1-040 氰化钠 (42) 表1-041 氯乙酸 (43)

表1-043 丙烯腈 (45) 表1-044 氧化亚铜 (46) 表1-045 四氯化锡 (47) 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 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 表1-048 松香水 (50) 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 表1-050 酚醛树脂 (52) 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 表1-052 一乙胺 (54) 表1-053三聚氯氰 (55) 表1-054 三氯乙烯 (57) 表1-055 磷酸 (58) 表1-056 四丁基锡 (59) 表1-057 柴油 (60) 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 表1-059 醋酸乙酯 (62) 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 表1-061 氮气 (64) 表1-062莠去津 (65) 表1-063 扑草净 (66) 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 表1-065 硫化钠 (68) 表1-066 异丙醇 (69) 表1-067 丙酮 (70) 表1-068 二氯丙烷 (71) 表1-069 环己酮 (72) 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 表1-071 锌粉 (74) 表1-072 乙醇 (75) 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 表1-074 石脑油 (77) 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 表1-076 乙酸丁酯 (79) 表1-077 双氧水 (80) 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 表1-079 丙烯酸 (82) 表1-080 苯乙烯 (83) 表1-081 过硫酸铵 (84) 表1-082 过硫酸钾 (85) 表1-083 丙烯酰胺 (86) 表1-084 甲醛 (87) 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8)

(完整版)磷化氢MSDS

磷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磷化氢: 磷化三氢:膦 化学品英文名称: phosphine:hydrogen phosphine 分子式:PH, 相对分子质量:34.00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磷化氢 7803-51-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 磷化氢作用于细胞酶, 影响细胞代谢, 发生内窒息。其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肾脏及开脏.10mg/m3接触6小时, 有中毒症状: 409-846mg/m3时,半至1时发生死亡。台性中毒: 病人有头痛、乏力、恶心、失眠、口渴、鼻咽发干、胸闷、咳嗽和低热筹: 中度中毒, 病人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肌损伤; 重度中毒则出现昏迷、抽搐、肺水肿及明显的心肌、肝脏及肾脏损害皮肤直接接触液态本品, 可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燃爆危险:接触空气易自燃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侵入38-42温水中,不要涂擦, 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 使用清洁, 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 眼睛接触: 翻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立即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 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具有强还原性。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 与氧接触会爆炸, 与卤素接触激烈反应.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磷. 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 则不允许熄灭泄露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上风和侧风迅速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 还应注意防止被冻伤。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喷雾状水抑制蒸汽或改变蒸汽流向, 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直接用水冲击泄露物或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 使之溢出气体而非液体。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 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有毒气体专用库房实行“双人收发, 双人管理制度”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0.3 美国(ACGIH) TLV-TWA): 0.3ppm TLV-STEL:1ppm 监测方法: 钼酸胺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 正常工作情况下,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高浓度环境中,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 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 须有人监护。

丙酰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丙酰氯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 版本: 1.0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Propionyl chloride 企业名称:chemicalbook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有机合成中用作丙酰化剂,制备各种丙酸衍生物的中间体;用于生产农药、医药品等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 2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事故响应: ——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21 具体治疗( 见本标签上的……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〇〇六年二月

目录 表1-001 乙炔气 (1) 表1-002 氧气 (2) 表1-003 二氧化碳 (3) 表1-004 氢气 (4) 表1-005 氩气 (5) 表1-006 甲烷 (6) 表1-007 四氢噻吩 (7) 表1-008 活性炭 (8) 表1-009 三乙胺 (9) 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 表1-011 硫黄 (11) 表1-012 甲胺磷 (12) 表1-013 多聚甲醛 (13) 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 表1-015 黄磷 (15) 表1-016 氯 (16) 表1-017 三氯化磷 (17) 表1-018 甲醇 (19) 表1-019 液碱 (20) 表1-020 氨水 (21) 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 表1-022 甲胺磷 (23) 表1-023 液氨 (24) 表1-024 氯仿 (25) 表1-025 二氯乙烷 (26) 表1-026 二硫化碳 (27) 表1-027 甲苯 (28) 表1-028 盐酸 (29) 表1-029 氯甲烷 (30) 表1-030 硫酸 (31) 表1-031 二甲苯 (33) 表1-032 醋酸酐 (34) 表1-033 多聚甲醛 (35) 表1-034 草甘膦 (36) 表1-035 稻瘟灵 (37) 表1-036 异丙胺 (38) 表1-037 漂白粉 (39) 表1-038 氯化氢 (40) 表1-039 氰化氢 (41) 表1-040 氰化钠 (42) 表1-041 氯乙酸 (43)

表1-043 丙烯腈 (45) 表1-044 氧化亚铜 (46) 表1-045 四氯化锡 (47) 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 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 表1-048 松香水 (50) 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 表1-050 酚醛树脂 (52) 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 表1-052 一乙胺 (54) 表1-053三聚氯氰 (55) 表1-054 三氯乙烯 (57) 表1-055 磷酸 (58) 表1-056 四丁基锡 (59) 表1-057 柴油 (60) 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 表1-059 醋酸乙酯 (62) 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 表1-061 氮气 (64) 表1-062莠去津 (65) 表1-063 扑草净 (66) 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 表1-065 硫化钠 (68) 表1-066 异丙醇 (69) 表1-067 丙酮 (70) 表1-068 二氯丙烷 (71) 表1-069 环己酮 (72) 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 表1-071 锌粉 (74) 表1-072 乙醇 (75) 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 表1-074 石脑油 (77) 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 表1-076 乙酸丁酯 (79) 表1-077 双氧水 (80) 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 表1-079 丙烯酸 (82) 表1-080 苯乙烯 (83) 表1-081 过硫酸铵 (84) 表1-082 过硫酸钾 (85) 表1-083 丙烯酰胺 (86) 表1-084 甲醛 (87) 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9)

磷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

磷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 膦化学品英文名称:phosphine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53 CAS No、:7803-51-2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磷化氢7803-51-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2、3 有毒气体; 2、1 易燃性气体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磷化氢作用于细胞酶,影响细胞代谢,发生内窒息。其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肾脏及肝脏。10mg/m3接触6小时,有中毒症状;409~846mg/m3时,半至1时发生死亡。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病人有头痛、乏力、恶心、失眠、口渴、鼻咽发干、胸闷、咳嗽和低热等;中度中毒,病人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肌损伤;重度中毒则出现昏迷、抽搐、肺水肿及明显的心肌、肝脏及肾脏损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如果接触液体,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的温水冲洗几分钟,并立即进行药物处理。眼睛接触:翻开眼睑,确保用大量的水全面冲洗15分钟,立即进行药物处理。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极易燃,具有强还原性。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与氧接触会爆炸,与卤素接触激烈反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灭火方法: 1、从危险区疏散所有人。营救人员没有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服不得接近。 2、立即从最远的距离喷水,冷却钢瓶,不要去灭火。 3、水可能不起作用。在无危险的情况下移走火源。如有火焰意外被熄灭,

对甲酚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对甲酚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高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对甲酚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包装方法】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甲缩醛编制标准:GB/T 16483、GB/T 17519 修订日期:2015年7月25日SDS编号:PX-SDS-001 编制日期:2010年8月15日版本:A/3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dimethoxymethane; Methylal 生产企业名称:XXX化工(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XXXXXXXXXXXXXXXXXXX 邮编:518122 联系电话:0传真:0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0755-XXXX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0532- 产品推荐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家庭用品、工业汽车用品、皮革上光剂、清洁剂、橡胶工业、油漆、油墨等产品中,是降低对大气污染的环保产品。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爆炸。对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 GHS危险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5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晴损伤/眼晴刺激性类别2A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 气。 H333吸入可能有害。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一般防范】P101如需就医:请随身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 P102放在儿童无法触及之处。 P103使用前请阅读标签。 【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如果静电敏感材料准备用于再填装。 ---如果产品极易挥发,可造成周围空气危险。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使用本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戴防毒面具。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 清洗皮肤/淋浴。 P304+P340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 姿势休息。 P305+P351+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睛,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32+ 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70+P378火灾时: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安全贮存】P403+P233 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清洗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XXX品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XXX 清洗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XXX Cleaner 企业名称:深圳市xxx 科技有限公司 xxxxxxxx Technology Co., Ltd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xxx 邮编:xxxx 电话号码:xxxx 企业应急电话:xxxx 传真号码:xxxx 电子邮件地址:xxxx 推荐用途:主要用于铝合金、不锈钢、镀锌板表面切削液、冲压油等脏污的清洗。限制用途:无 修订日期:2019年1月1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对水环境慢性危害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危险性说明:吞食伤消化道 腐蚀皮肤 刺激眼睛 防范说明: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和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双手 眼睛接触提取眼睑,用流动清水清洗5~10分钟 皮肤接触要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食入要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燃爆危险:无 健康危害: 食入: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 皮肤: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脱脂、脱皮 眼睛:液体对眼有刺激性,会引起眼睛灼伤、发炎 环境影响: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主要成分CAS号浓度范围特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XXX XXX10~20 %缓蚀剂硅酸钠XXX1~ 5% 助剂碳酸钠XXX12 ~ 20% 水XXX55~7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5~10分钟,不适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无 危险特性:无 灭火注意事项以及防护措施:无

乙炔(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炔(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中文名乙炔电石气英文名:acetylene 分子式C 2H2 相对分子质量26.04 CAS号74-86-2 结构号:CH≡CH h3w v,M G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化学类别:炔烃R3}0[2F:`K*b)Mp;q(G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7.5%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f F~c(T K p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 \ l o U K{ O Q﷓U)e!f#j t)H~6|3p w 三健康危害&L9N4Tc/}O|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6jY0KbW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Wc ~+WXq)@ `(n h u*q u$p {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六西格玛品质论坛@7x | }E#~$H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气。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https://www.360docs.net/doc/b18978241.html,f%p"w g/PZ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2.1 引燃温度(%):305 爆炸上限(%):80.0 最小点火能(mJ):0.02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U﷓g:is.n

三甲基乙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甲基乙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三甲基乙酰氯化学品英文名称:Trimethylacetyl chloride 企业名称:XXXXXXXX 化工有限公司地址:XXXXXXXX 邮编:XXXXXXXX 电子邮件地址: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传真号码:XXXXXXXX 企业应急电话:XXXXXXXX 产品代码:006 产品推荐用途:是生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唑蚜威的中间体,也是除草剂异嗯唑酮的中间体,可用作合成酰胺类及酚酯类药物的原料,用于生产(羟)氨苄青霉素、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双特戊酰肾上腺等药物,此外,还用于合成过氧化叔戊酸叔丁酯等。 产品限制用途:无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遇水发生剧烈反应, 散发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遇潮时对大

多数金属有腐蚀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具腐蚀性。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可致喉、支气管痉挛、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后有烧灼感,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和呕吐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 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严重眼睛损伤/ 眼睛刺激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吞咽有害; 吸入致死;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 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 雾。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对甲酚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4-甲酚 化学品英文名:4-methylphenol 中文名称2:对甲酚 英文名称2:p-cresol 技术说明书编码:667 CAS号:106-44-5 分子式:C7H8O 分子量:108.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或混合物:纯品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多脏器损害。 急性中毒:引起肌肉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脏器

损害,最终发生呼吸衰竭。 慢性影响:可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肝、肾损害和皮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 (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 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dimethoxymethane; Methylal 生产企业名称:XXX化工(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XXXXXXXXXXXXXXXXXXX 邮编:518122 联系电话:0755-841 0 传真:0755-841 0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0755-XXXX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家庭用品、工业汽车用品、皮革上光剂、清洁剂、橡胶工业、油漆、油墨等产品中,是降低对大气污染的环保产品。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爆炸。对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 GHS危险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5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晴损伤/眼晴刺激性类别2A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33 吸入可能有害。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一般防范】P101如需就医:请随身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 P102放在儿童无法触及之处。 P103使用前请阅读标签。 【预防措施】 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如果静电敏感材料准备用于再填装。 ---如果产品极易挥发,可造成周围空气危险。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