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烧碱、氧化钠、Na2O 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石灰石、碳酸钙、CaCO3

D.熟石灰、氧化钙、CaO

2

.科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对学生学习好科学至关重要,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一定只含有二种元素 B.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加到双氧水里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3、下列物质中都

含有水蒸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固体的是 ( )

A、SO2

B、HCl

C、H2

D、CO2

4.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增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来

5.“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包括

“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到欲制的产品中。下列化学反应类型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化合反

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下列盐不能用金属与稀酸直接反应制得是

( )

A、MgCl2

B、FeCl3

C、FeSO4

D、AlCl 3

7.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转化为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 )

A.石灰石粉末

B.生石灰

C.石灰

水 D.纯碱

8.若要鉴定某无色溶液是否是稀硫酸,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氯化钡溶液 B.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C.氯化钡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9. 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

( )

A、Zn

B、AgNO3

C、Na2CO3

D、NaOH

10.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SO42-、Fe3+

、Na+、OH- B.K+、SO42-、Cu2+、NO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11.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到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

是 ( )

X Y

A CO Ca(OH)2

B CO2 NaOH

C HCl Ba(OH)2

D SO2 NaOH

12.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右图)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假设这些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Na2CO3

B.Fe

C.Ba(OH)2

D.CuO

13.抗氧化剂能吸收氧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环境的含氧量,阻止氧气和食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小明发现新买的茶叶包装

盒内有一个印着“抗氧化剂”字样的小包,内装灰黑色粉末,其成分最可能是( )

A.氧化铜 B.活性炭 C.铁粉 D.生石灰

14. 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15.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

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在四个基本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6.下列各选项中的杂质,欲用括号内物质除去,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CO中混有CO2(澄清石灰水)

B、HCI中混有少

量H2SO4(BaCl2溶液)

C、铜粉中混有少量CuO(稀盐酸)

D、CO2混有少量HCl(NaOH溶液)

17、除去括号中的少量杂质气体可用NaOH固体的是()

A.CO2(CO) B.O2(SO2) C.H2(NH3) D.CO2(HCl)

18.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

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9.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

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

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能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硝酸银溶液“警察” B.稀盐酸“警察”

C.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纯碱

溶液“警察”

20、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Fe+6HCl == 2FeCl3+3H2 ↑

B、Fe2O3+HCl ==FeCl2+H2O

C、Cu+2HCl ==CuCl2+H2↑

D、Cu(OH)2+2HCl ==

CuCl2+2H2O

21、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溶液跟K2SO4溶液反应,乙溶液跟KCl溶液

反应,丙溶液跟KOH溶液反应,均可生成KNO3,那么甲、乙、丙是下列各组溶液

中的哪一组()

A、甲为稀HNO3溶液、乙为AgNO3溶液、丙为NaNO3溶液

B、甲为稀Ba(OH)2溶液、乙为NaNO3溶液、丙为HNO3溶液

C、甲为稀Ba(NO3)2溶液、乙为AgNO3溶液、丙为HNO3溶液

D、甲为稀NaNO3溶液、乙为HNO3溶液、丙为AgNO3溶液

22、同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HCl反应,生成H2最多的是()

A、Na

B、Mg

C、

Al D、Fe

23、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硫酸、氯化钡、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之间反应的现象:试判断:a、b、c、d依次是()

A、H2SO4 Na2CO3 BaCl2 HCl

B、

HCl H2SO4 Na2CO3 BaCl2

C、Na2CO3 H2SO4 HCl BaCl2

D、

BaCl2 HCl Na2CO3 H2SO4

24、要完成下列变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Fe2O3→Fe

B、BaCl2→Ba(NO3)2

C、CuO→Cu(OH)2

D、AgNO3→Ag

25、某溶液的PH值是5,若将该溶液的PH值上升到8,应采取措施是加入适

量()

A、紫色石蕊试液

B、酸溶液

C、碱溶液

D、

蒸馏水

26、10克10%的盐酸与1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 H2SO4

27、有X、Y、Z三种金属,将Z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Z不溶解;将Z 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其表面有X析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X>Z>Y

B、Y>X>Z

C、X>Y>Z

D、Y>Z>X

28.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原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通过调节流量阀,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见右图)。现改用氢氧化钾溶液处理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假设两种碱溶液的密度相同),在废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碱的流量阀应作的调节为( )

A.保持不变 B.加大流量 C.减小流

量 D.无法确定

29.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A.稀盐酸和铁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氯化钠

3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