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监测

生态系统监测

环保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环保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范文一:环保工作总结】 一、切实加强全员安全教育,提升全员安全素质。 安全教育本身是一种预防措施,要减少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的根源是加强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对安全工作的了解和对安全操作技能的掌握。我班按照计划每周举行一次安全活动,利用学习与讨论座谈相结合,利用报刊、通讯、黑板等途径强化安全宣传,使广大职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 灵活教育,虚实结合。班组的铆工、气焊、操作三大工种采取循环方式每月一次学习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全面了解各工种的安全操作知识、预防安全事故的方法、应急事故处理技能、查找隐患能力等。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岗位特点、季节特点、人员特点组织开展了‘夏季安全防治、冬季安全防治、安全活动月、消防灭火演练等系列活动,一方面加深员工对安全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针对性集中整顿和演练锻练了职工的应变能力和应急能力,做到遇事不乱处事不惊。

针对公司的事故案例通报,我们及时进行教育,组织全员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经过、事故处罚情况以及事故造成的后果,敲响警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掌握类似事故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制度建设,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班组在确保各阶段工作目标的同时都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内容,并按照‘生产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的要求建立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让每个职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明确安全生产的要求。 班组像一个家庭,不容许任何一名员工受到伤害,我班实施了‘两人互联互保,班组联防’的安全防护体系,全班十二名员工结成六个对子,在工作中互联互保,相互保护,发现险情,制止违章,起到了监督、保护作用。对新入厂工人班组严格落实入厂三级教育。今年新来的两名职工经过严格认真的三级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且班组指派两名经验丰富的老职工对他们进行帮教,熟悉新工作,纠正不规范,适应新的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实际工作,我班建立了安全学习制度、班前五分钟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探讨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探讨 摘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但是,由于人们对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缺乏全面的认识.致使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已威胁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安全,降低甚至丧失了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功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深刻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服务功能,并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实现环境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关键词:中国;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Exploration on Service Functions of Grassland Ecosystem Li Guoqi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 environmental science class one of 09 grade) Abstract:The ecological system is the support system of life on earth.However,people do not hav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functions of grassland ecosystem.As a result,grass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omes worse,which threatens the safety of grassland ecosystem,reduces or even deprives some functions of grassland ecosystem,and has affected people S lif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fore,profound understanding should be given to the health and service functions of grassland ecosystem,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give full play to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thus to realize synchronous increase of environment,economy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Chian;typical grassland;ecological system;service functions; asses 前言:草原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据《中国统计年鉴》(1988)提供资料,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为3.365亿公顷,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7.1%左右。目前, 随着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象的加剧, 人们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逐渐增多, 但与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相比,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目前仍然不足。 1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 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成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 如太阳能的同化、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对污染物的吸收、贮藏养分等。它能够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及水文循环、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现代文明提供重要作用。 2 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容 不同学者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方法不一,下面以何广礼的研究为例简述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 2.1 草原生态系统的环境生产功能及环境生产层 草原生态系统在不作为草原牧业生产或作为草原牧业生产之前,能以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珍稀动植物、保持水土、绿化美化环境等景观资源和环境效应产生经济价值。草原生态环境的生产开发,其目的是在保护和扩大草原面积的前提下.利用草原巨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和诸多效应,产生多样化的经济效益。如美国近年来的草坪业销售和经营产值高达74亿美元,且草坪业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是当今美国十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草坪业也是草业各分支中发展最快、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西欧在草原畜牧业达到相当的水平后,目前已将草原生产的重点从提高植物一动物生产,转换到提高环境效应和动物保健;1990年.著名的英国皇家草原研究所更名为国家环境与草原研究所。这些都说明,草原巨大和多样化的环境功能和效应,能够为草原生态多样化的环境产业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应用和市场前景。目前,内蒙古各盟市也开发了一大批草原旅游项目.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和扩大就业及

环保工作岗位职责

-------------------有限公司 环保工作岗位职责 1、环保主管工作职责 (1)环保主管负有环保工作监督落实的管理职责;(2)负有监督、管理环保工作人员出勤、记录、检查等工作责任;(3)负责配合当地环保监测站每周期的污水处理综合加测工作;(4)负责外协承包人员与公司签订的协议合同工程的监督进度、追踪、工程验收等工作;(5)环保主管负责落实并执行环保系统的工作改善计划及措施。 2、环保工作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 2.1污水操作人员主要职责 (1)严格执行操作污水处理流程及要求,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正常运转,是水质达标排放;(2)准时上下班、坚守岗位,不早退迟到,并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记录,做到“三交清”,交清水质、水量、气量及处理效果,交清运行记录及具体工作内容,交清安全措施、工具物品、设备情况等;(3)负责责任区内及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上级主管;(4)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清洁、整齐、安全、正常运转;(5)如实填写《污水处理运行记录》要求做到全面、准确、完整、及时、清晰;(6)厢式压滤机滤出的污泥应及时入临时仓库并做好标识、记录,及时组织外运处置;(7)努力做到环境文明卫生,及时清理污泥、生活垃圾等,确保现场安全及卫生。 2.2水质化验员主要职责: (1)掌握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与本人所承担工作相关的基本操作技术,确保数据准确;(2)保持化验室整洁干净,保管好实验室财产;(3)注意药品的分门别类,对于剧毒,强腐蚀性等物品,药品应写明名称、浓度、配置时间、配置人、有效时间(标液应记录配置人、标定人及复核人);(4)完成实验记录的登记、分析,做到科学规范记录,不得篡改数据,对于异常数据应进行多次测量分析。 核准:审核:编制:日期:

自然资源审计实务

自然资源审计实务 邱健老师 课程背景 从2018年审计署内部审计守则颁布以来,自然资源审计就开始进入内部审计人员的视野。实际这个工作,政府审计已经开始了,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审计中就包含自然资源审计的内容,企业的自然资源审计与政府的自然资源审计有很大区别,如何理解中间的区别,政府和企业的自然资源审计分别要如何开展? 邱健老师以多年的管理经验,推出自然资源审计课程,帮助学员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最新管理理论和实践,发现重要自然资源管理问题,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从而为政府及公司发展助力,创造审计价值。 课程对象:各级政府审计局同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 课程特色:启发式讲授+实际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实际演练,突出实战性和实用性 课程收益: 1、帮助学员了解自然资源审计开展的背景,目前开展的情况; 2、帮助学员了解各模块自然资源审计实务,掌握自然资源审计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3、帮助学员了解自然资源审计报告和建议的出具及改善跟进; 4、通过系统的学习,对于学员如何开展自然资源审计有深入的认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 中,为政府及企业发展创造价值。 课程时间:两天(课程内容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取舍)

课程大纲 第一章背景及重要性 1.国家规定 2.审计署要求 3.审计范围 4.目前现状 第二章土地资源审计 1. 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 1.1 常见问题 1.2 审计方法与要点 2. 资产管理、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和目标责任制完成 2.1 常见问题 2.2 审计方法及要点 3. 土地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情况 3.1 常见问题 3.2 审计方法与要点 4. 土地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收管理使用及项目建设运行 4.1 常见问题 4.2 审计方法与要点 5. 相关法律法规 【案例分析】土地资源审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森林资源审计

环保岗位工作职责责任

环境保护组长岗位职责 厂长是全厂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公司及全厂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其主要职责是: 1、在组织生产、经营规划、计划实施、总结、考核、奖惩全过程中都必须把环保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2、每季检查一次分管副职及环保部门的工作,听取分管副职及环保部门的汇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3、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公司环保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以保证环保工作顺利进行。 4、审定公司及全厂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并组织检查落实情况。 5、组织完成公司年度安全环保专业考核内容中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 环境保护副组长岗位职责 分管副厂长在厂长的领导下,直接负责公司的环保工作,协助厂长实现环保工作目标。其主要职 责是: 1、及时向厂长汇报本单位环保工作情况及改进措施和意见。 2、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环保工作大检查,并亲自参加,对查出的问题及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 3、组织编制公司年度安全环保工作计划,主持制定安全环保规章制度、环保专业考核办法,并组织落实。 4、检查监督各分厂安全环保员搞好环保工作。 5、检查指导有关车间、部室领导职责范围内的环保工作。 6、每季召开一次环保工作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研究解决环保工作的重大问题。 安全环保科长环境保护岗位职责 1、在厂长和分管副厂长的领导下,负责抓好公司的安全环保工作。 2、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文件。 3、负责编制年度环保计划、专业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4、定期召开安全环保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文件和指示。 5、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污染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6、负责公司安全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7、参加公司及分厂范围内的污染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8、负责环保治理项目验收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9、参加建设项目的环保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验收工作。 10、负责检查考核司的绿化和清洁卫生工作。 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检查督促本单位各部门、各车间执行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法令、条例、标准等。 2、编制建筑有限公司水泥厂的环保管理制度。 3、负责建筑有限公司水泥厂的环境状况调查,编制环保工作的各种规划、计划,督促并协同有关部门实施。

资源环境审计

暨南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浅析 ——以中石化企业为例 学院:管理学院 学系:会计学 专业:审计 课程名称:高级审计与实务 学生姓名:陈书品 学号:1230244012 指导教师:石水平 2013 年 5 月29 日

摘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事项之一。环境的破坏不仅威胁着我们的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这两类问题,我国均存在。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废水、废渣不经处理就排向河流、湖泊;很多城市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堵车排放的废气加重了空气污染;还有在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上,盲目占用耕地、林地及草地,这些都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助于监督各企业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情况,进而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1资源环境审计概述 1.1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 资源环境审计是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依据环境法规和政策,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所开展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等信息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是结合资源环境状况和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鉴证的特殊目的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效益问题,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大力出尽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 1.2资源环境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近三十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83至1997年):尚未明确提出“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审计机关从成立的初期开始,就开始了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试点,这一时期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围绕各类环境保护资金和项目展开。(2)探索阶段(1998年至2002年):审计署在1998年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负责组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各地方审计机关也都陆续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在这一阶段,审计署主要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了多项环境审计。(3)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审计署成立了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组织各专业审计从资源环境视角开展相关行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逐渐成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在这一阶段,审计署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审计的领域从生态环境审计,逐步拓展到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环境、大气污染、工程建设环保审计。 1.3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关系着每个国家生态和经济的发展,关乎着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每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现代方法之一,是就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提出的。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对于合理配置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另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相互协调进行。只重发展直到环境无法承受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时,任何弥补措施都是力不从心的,往往付出的代价会远大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或者只重视环境保护而不努力发展经济也是不科学合理的,不值得被肯定。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希望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最终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状况的信息披露和资源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一个真实合理的而反应,这有助于将快

生态系统类型-草地生态系统

1.2 草地生态系统 1.2.1 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 草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草地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与其中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整体(周寿荣,1996),草地生态系统可分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本文研究目标位自然生态系统,所以涉及到的草地生态系统为天然系统下的草地生态系统。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即天然的植物群落,是自然形成的,基本上不加任何投入,受人为干扰因素小。世界上大面积的草地都是天然草地。这种类型的草地大多组成成分复杂,结构多样,内部系统稳定性强,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另有许多天然草地,例如英国的永久性放牧地,并不是顶级植被(davies ,1960),而是通过野生动物或农业动物的放牧以阻止它们向疏林或森林方向演替。Tansley将他们归为“亚顶级或生物偏途演替顶级植被”。 系统根据草本植被的生态学特征可将全球天然草原生态可分为草原草地生态系统、草甸草地生态系统及稀树草原草地生态系统。(王伯荪,1987) (1) 草原草地生态系统 由喜温、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主要是由所在地区的气候因素和历史条件决定的,是一种地带性植被。在组成关系上,多年生禾木科草本或禾草类型的丛生草,以及一部分地衣和地面藻类植物组成的层片有显著的地位,能忍受长期的干旱。而在许多情况下,又具有忍受相当程度的暂时湿润的能力。这种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不足以支持森林的发育,从而阻止其向森林或疏林发育,但却足以维持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尤其是禾草类的繁茂生长。 据Lieth(1972)统计,全球温带草原面积约900多万平方公里,除一小部分恳为农田外,大部分地段作为天然放牧场。由于地球上水陆分布的关系,草原多分布在北半球,面积最大的是欧亚大陆草原。在南半球,草原面积不大,只见于南美的阿根廷和非洲东南部山地。草原地区的气候夏季温和,冬季寒冷,春季和晚夏有一明显的干旱期,由于低温少雨,草群较低,地上部分一般不超过1m。典型的草原土壤为栗钙土。草原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有一定的地带性规律的。一般来说,它处于湿润的森林区与干旱的荒漠区之间。靠近森林一侧,气候半湿润,草群繁茂,种类丰富,有时还出现岛状森林,如欧亚大陆的草甸草原和北美的高原草原;而靠近荒漠一侧,雨量减少,草群低矮稀疏,种类组成简单,并常混生一些旱生小半灌木或木质植物,如北美的矮草草原与欧亚大陆的荒漠草原,两者之间则为辽阔的典型草原。 草原草地生态系统采用生态外貌原则可划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真草原)及荒漠草原,依据气候所决定的群落季节戒律特征或各种气象因素的剧烈季节性变化可将草原分为:温和夏旱气候草原、温和冬旱气候草原、温和高位山地气候草原、干燥亚热带草原。 (2)草甸草地生态系统 草甸植物群落由多年生中生或旱生中生植物所构成,并且常常和地下水相联系(李博,1960)。通常是中生性的地面芽植物占优势,许多植物在雪被覆盖下,至少在整个冬季部分保持绿色。草甸植被处于森林气候的温带或亚极地,无明显的干季。草甸一般不逞地带性分布,是特殊生境的产物,是一种隐域性植被。它广泛分布于欧、亚、美各洲的森林地带。草甸大多是森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而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的草甸可有其原生类型。 依生境或生态原则来划分,草甸草地生态系统可划分为5类:真草甸,或真中生草甸;草原化草甸,或真旱中生草甸;荒原化草甸,或高山寒土中生草甸;水生草甸,或沼泽化草甸;酸中生草甸或泥炭化草甸。依生境分类(即地形学)分类,草甸草地生态系统可分为:大

社区环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一)

社区环保工作人员工作总结(一) 一、健全组织,强化网格化管理 一是为确保环境保护责任目标任务的完成,社区成立了由主要领 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辖区共建单位、环保网格员、信息员 和环保专干任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辖区内环境保护 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二是严格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由社区主要 领导担任三级网格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网格长,社区内又按照小区划 分为4个四级网络,每个网格确定1名人员担任网格员,具体负责各 自网格内环境监管工作,配合上级环保部门加强对辖区重点行业企业 的环境监察和现场检查,同时将本辖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及时上报至上 级部门以便配合市、区环保部门加以整治。三是我们还将环保工作列 入社区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年初制定工作方案,定期研究环保工作,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并注意加强对网格员的督查和考核,采 取逐级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晰。 二、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在环保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宣传为先导”的方法,组织开展 各项宣传教育活动,以达到凝心聚力、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的目的。一是利用今年“6.5”世界环境日,以“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向辖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二是通过宣传橱窗、横幅标语、宣传栏及各种会议进行宣传,使 广大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使“人人参与、个个关心”环 保工作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三是在社区服务大厅开辟专门的环保吐书角,提供《绿色视野》、《环境保护报》已经一系列倡导低碳出行、

绿色生活的环保书籍供居民阅读,通过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教育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居民的环保参与程度,使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走进了千家万户并深入人心,使环境保护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三、强化措施,加强日常管理 一是不断培育社区环境文化氛围。通过修建环保配套设施、增加环保宣传栏、布置制度文化墙等措施有力提升社区环境文化氛围。 二是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社区区域内设有一个垃圾转运站和0多个垃圾桶,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有专业的环卫队伍专门负责环境卫生和垃圾清运,真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三是建立“绿色志愿者”队伍。通过组建“绿色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区义务劳动”和“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绿色志愿者”队伍主要是以辖区内的党员、大学生和中学生为主,通过他们进行宣传劝导,使得居民的环境意识与参与环境事务的热情双提高,在社区掀起了“绿色”新风尚。 四是建立环境管理协调机制。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问卷调查,共同商讨社区内的环境事务,并将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居民大会、张贴公告等方式公开征求居民的意见或告知。通过环境管理协调机制推动环境工作迈向深入,最大限度的让老百姓参与进来。 五是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在今年高考、中考期间积极配合区环保部门在辖区内集中开展环境噪声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为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休息环境;二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严禁居民“秸秆焚烧”行为,对于在巡查中发现的个别居民焚烧菜梗、杂物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发放《关于秸秆禁烧等烟尘污染防治工作致全区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材料并结合电子宣传栏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切实改善了辖区环境质量,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目次 前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野外观测总体技术流程 (2) 6 草地生态系统类型 (2) 7 野外观测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 (3) 8 野外观测指标体系 (3) 9 野外观测技术方法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草地各类灾害等级表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野外观测表 (8)

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类型、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野外观测指标体系、野外观测技术方法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及省级行政区域草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其他自然地理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4814 草地气象监测评价方法 GB/T 50138 水位观测标准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5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LY/T 1225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 53 土壤全氮测定法 NY/T 1121.4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量的测定 NY/T 1233 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SL 276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 指在中纬度地带大陆性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多年生耐旱、耐低温、以禾草占优势的植物群落的总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生产者的陆地生态系统,本标准中包括草甸、草原、草丛和稀疏草地。 3.2 草甸meadow 指在中度湿润条件下形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 3.3 草原prairie

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中国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中国生态分类系统标准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开拓路7号先锋大厦2段5层 农田生态系统 要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水田11、旱地12;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含义 名称编号名称编号 为人类提供食物及化工原料等种植农作物的半人工生态系统, 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的农果、农桑、农林用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包括水田、旱地以及中国土地利用/覆盖1:10万制图中可辨别的农田内部防护林、水利设施、乡村道路以及零星居民地等。生态 系统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田 11 水稻,连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 种的耕地。 10 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靠天然将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有水源和 旱地 12 浇灌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以种菜为 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歇地。 表1 农田生态系统分类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指生长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类型划分上包括指郁闭度>3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以及郁闭度为10-30%的疏林地等。主要包括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温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落叶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常绿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针叶混交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温带落叶灌丛;亚热带落叶灌丛;亚热带常绿灌丛;热带常绿灌丛;亚高山落叶灌丛;亚高山常绿灌丛。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 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备注 201 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 202 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 203 温带常绿针叶林 204 亚热带落叶针叶林 205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 206 热带常绿针叶林 207 亚热带、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 208 温带落叶阔叶、常绿针叶混交林森林生态209 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20 系统 210 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21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12 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灌丛 213 亚热带落叶灌丛 214 亚热带常绿灌丛 215 热带常绿灌丛 216 亚高山落叶灌丛 217 亚高山常绿灌丛 218 表2 森林生态系统分类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草地生态系统指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5%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生态系统。在类型划分上包括覆盖>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覆盖度在>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以及覆盖度在5-20%的天然草地。主要包括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温

环保岗位工作职责责任精选文档

环保岗位工作职责责任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TTMSHHJ8】

环境保护组长岗位职责 厂长是全厂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公司及全厂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其主要职责是: 1、在组织生产、经营规划、计划实施、总结、考核、奖惩全过程中都必须把环保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2、每季检查一次分管副职及环保部门的工作,听取分管副职及环保部门的汇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3、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公司环保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以保证环保工作顺利进行。 4、审定公司及全厂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并组织检查落实情况。 5、组织完成公司年度安全环保专业考核内容中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 环境保护副组长岗位职责 分管副厂长在厂长的领导下,直接负责公司的环保工作,协助厂长实现环保工作目标。其主要职责是: 1、及时向厂长汇报本单位环保工作情况及改进措施和意见。 2、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环保工作大检查,并亲自参加,对查出的问题及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 3、组织编制公司年度安全环保工作计划,主持制定安全环保规章制度、环保专业考核办法,并组织落实。 4、检查监督各分厂安全环保员搞好环保工作。 5、检查指导有关车间、部室领导职责范围内的环保工作。 6、每季召开一次环保工作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研究解决环保工作的重大问题。 安全环保科长环境保护岗位职责 1、在厂长和分管副厂长的领导下,负责抓好公司的安全环保工作。 2、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文件。 3、负责编制年度环保计划、专业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4、定期召开安全环保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文件和指示。 5、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污染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6、负责公司安全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7、参加公司及分厂范围内的污染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8、负责环保治理项目验收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9、参加建设项目的环保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验收工作。 10、负责检查考核司的绿化和清洁卫生工作。 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能量在草地生态系统各组分内或各组分间的运动与转移 ?一种连续的动态过程,该过程形成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 ?草地生态系统是能量贮存与逸散的系统 ?服从于所有热力学基本定律的系统 ?该系统的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每一次能量传递都不能百分之百有效地传递下去,能量有损失,并且每一传递阶段都 要增加熵值 ?在每个能量传递阶段,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减少 ?在每一阶段,通过呼吸作用耗散能量 ?最后生产者固定的所有能量都被耗散在呼吸活动中 ?能量流动是一个单向过程,能流一旦通过有机体,其流动方向就不能逆转,成为单程流?而且能量数量逐级锐减,能流越来越细,直到以废热形式全部散失为止 能量流动的渠道 ?生物之间通过采食与被采食、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关系,相互间结成一个整体,就像一环扣一环的链条,这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营养级。每一种生物种群都处在一定的营养级上,只有少数种兼两个营养级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由于各级消费者的情况不同,一般把食物链分为捕食链、寄生链与腐生链 ?弱肉强食,这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以捕食方式形成的食物链,称为捕食链 ?动物以寄生方式形成的食物链,称为寄生链 ?专以动、植物尸体为食物形成的食物链,叫做腐生链或残体食物链 ?另外,还有一个通常易被人们忽视的食物链,即碎屑食物链 ?草地生态系统的动物,有专门吃植物的草食动物,也有专门吃动物的肉食动物,有的既吃植物又吃动物,叫做兼食性动物 ?各种食物链并不是孤立的,往往纵横交织,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食物网。 ?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能量流动的通用模式Odum,1988 能量流动的基本类型 ?进入有机体的能量构成总生产,并通过下列几条途径转移 ?呼吸代谢并产生乙醇、乳酸和二氧化碳 ?含氮化合物作为废物被排泄掉 ?有机体可以完成移动负荷的功 ?结合在还原碳中的能量进一步形成各种含能产品,构成净生产 ?当净生产的速率为正时,含能产品的积累速率大于其消耗速率,表现为有机体的生长 ?有机体在净生产中形成的含能产品,可以由下列几种方式消失 ?繁殖后代 ?个体的某些部分可以作为死物质脱落 ?分泌物 ?按照个体的能量消耗和能量同化来表示生物个体的能量关系,即:

乌恰县草地资源动态监测

乌恰县草地资源动态监测 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乌恰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在全县实施禁牧、草畜平衡工作的需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促进草原生态的全面恢复,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参照农业部行业标准《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1233-2006)、《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计算》(NY/T635-2002)等法规、行业标准及相关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利用遥感监测结合地面定位监测手段,根据草原生态状况监测与评价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方法,开展对禁牧区、草原放牧利用区草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全面、准确掌握草原的植被、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及时获取草地动态变化信息,准确预测预报县级或乡(村)级,甚至户级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载畜量,提高草畜平衡测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全县9个乡镇全面开展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工作,覆盖全县所有的草地类型和季节放牧场,尽早获取草原植被信息,及时了解草地的动态变化与致成原因,客观评价实施生态奖补机制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自治州、县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绩效考核体系提供重要依据和

技术支撑。为各级政府制定更加完善的宏观政策和科学的管理措施提供基础依据。 二、监测任务 根据农业部监理中心要求,结合草原补奖机制,自治州草原总站给乌恰县共设臵19个监测样地。选择19个代表性强、生态分布区域典型的类型进行全面监测,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各县(市)任务分解表如下: 三、监测点布设原则和要求 1、监测点布设原则 (1)资源优势原则:即对在草原畜牧业中有重要价值、面积较大、分布广泛、地带性明显、代表性强、生态区域典型的草原类型进行重点监测。 (2)生态敏感性原则:即对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敏感,

安全环保部部门及人员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安全环保类相关专业,3年以上工作经验 安全环保部管理职能 一、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劳动保 护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细则、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并对公司的安全质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织公司开展“反安全质量事故年”活动,总结、交流、推广 先进经验。 三、参加由公司组织的定期、不定期的安全质量大检查,并做好记 录。对检查发现的安全质量隐患,根据相关部门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负责定期组织对单位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五、负责组织全公司的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等工作, 并提交公司安委会讨论处理。参加重伤及以上因工伤亡事故(一次死亡2人以下,一次重伤3人以下,一次轻伤5人以下)、二类一般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负责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别的“安标”工地规划、子公司级考 评、向上级申报等工作,并在创建“安标”工地实施过程执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等工作。 七、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和工程创优活动, 组织子公司级QC小组成果的评定与发表,组织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级别的QC小组成果和优质工程申报工作。同时提请公司给予

表彰和奖励。 八、贯彻实施集团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管 理体系要求,组织制定本单位的质量、安全目标;监督检查本单位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 九、负责本单位有关的危险源、高中度风险的确认与补充辨识、更新,对各级安质部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协助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并监督实施。 九、识别、获取本公司及所管辖工程项目所在地适用法规及其他要 求并贯彻实施。 十、负责对记录管理,施工质量检验,不合格品控制,不符合、事 故/事件的监督检查和分析处理、验证等工作。 十一、组织所管辖工程项目实现过程的策划和施工全过程、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做好监测记录,并按每季度上报集团公司安质部。 十二、定期向公司各相关部门提供本部门的信息,做好信息交流工作。 十三、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

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

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近几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的审计理念和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围绕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审计机关存在对资源环境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局面没有完全打开、审计领域比较狭窄、机构和队伍建设还不适应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需要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根据《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地方审计工作指导的意见》的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十分短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生态环境状况堪忧,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应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积极主动有效地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措施,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各级审计机关要通过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监督,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国资源环保工作的中心,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利益,防范资源环境风险,保障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充分发挥审计在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主要任务。 一是检查资源环保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政府履责绩效,促进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行为;二是检查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揭露存在的偷漏拖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分析评价资源环保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检查资源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揭示和查处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资产流失等问题,促进加强资源环境管理,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安全。 (三)发展目标。 一是要普遍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从2010年起,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每年应至少开展一项资源审计和一项环境审计,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地区的市、县级审计机关每年至少开展一项资源或环境审计。 二是要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各级审计机关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方 法 根据不同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要服务功能,开展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与等级划分,将重要性等级高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A.1数据准备 搜集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关的各种专题图件与数据,包括植被类型、土壤属性、土地利用、地形以及长时间序列的NDVI 、气象数据(气温、降水、太阳总辐射量)等,完成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前的数据准备工作。 A.2评价方法 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开展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等。 A.2.1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 采用基于降水和蒸散的水量分解模型法进行评价。 ET P WY -= 111-?? ? ??++??? ??+=P PET P PET P PET P ET ωω 式中:WY 为地表总产水量,作为水源涵养服务能力的代用指标;P 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ET 为蒸散量,PET 为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ω为下垫面(土地覆盖)影响系数,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取值(表A1)。该方法采用了高度概化的地表覆盖因子,因此,需要对评价结果做不确定性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表A1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参数ω参考取值 A.2.2土壤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采用修正自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 )的土壤保持服务模型开展评价。 模型结构:A c = A p - A r = R× K× L×S×(1- C ) 式中:A c 为土壤保持量,A p 为潜在土壤侵蚀量,A r 为实际土壤侵蚀量,R 为降水因子,K 为土壤侵蚀因子,L 、S 为地形因子,C 为植被覆盖因子。 R -降水因子 式中:P i 为月均降水量,P 为年均降水量,α=0.3589,β= 1.9462。 K -土壤侵蚀因子 K = f csand ×f cl-si ×f orgc ×f hisand f csand = 0.2 + 0.3 exp [-0.0256 ms (1-msilt /100)] f cl-si = [msilt/(mc + msilt )]0.3 f orgc = 1- 0.25orgC / [orgC + exp (3.72 - 2.95 orgC )] f hisand = 1-0.7(1-ms/100)/{(1-ms /100)+exp [-5.51+22.9(1-ms /100)]} 式中:ms 为土壤粗砂含量,msilt 为土壤粉砂含量,mc 为土壤粘粒含量,orgC 为有机碳含量。 L 、S —地形因子 L = (λ/22.13)m S = 10.8sinθ+ 0.03θ<5° 16.8sinθ— 0.5 5°≤θ<10° 21.91sinθ—0.96θ≥ 10° 式中:λ为坡长(m ),m 为坡长指数,θ为坡度(°)。 A.2.3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评价 采用风蚀模型法进行评价。 SL = (100/S 2) ×Q max ×exp(-50/S )2 S =150.71×(WF ×EF ×SCF ×D ×C )-0.3711 Q max =109.8×[WF ×EF ×SCF ×D ×(1-C )] 式中:SL 为防风固沙服务能力指数;WF 为气候因子;EF 为土壤可蚀性因子;SCF 为土壤结皮因子;D 为地表糙度因子;C 为植被覆盖因子。 WF —气候因子 β α??????=∑=P P R /)(121i i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