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卷帘快门(Rolling shutter)与全局快门(global shutter)的区别
认识Cognex Designer

简化了多相机采集
各自独立应用
结果 1
结果2
结果3
彼此相关的应用
唯一结果
•混搭应用程序的取相需求
14 | Confidential © 2015 Cognex Corporation
扩大取像能力
640 x 480 Pixel 1628 x 1236 2560 x 1920
3856 x 2764
High Speed 高速 Color 彩色 Line Scan线扫描 Partial Frame 局部采集 Global Shutter全局快门 Rolling Shutter卷帘式快门
Old Value New Value
PartB_2_1 PartC_1_0
0.54
0.5
• 流程配方-自动改变设定值
22 | Confidential © 2015 Cognex Corporation
Cognex Designer 的应用
23 | Confidential © 2015 Cognex Corporation
完整的解决方案
功能强大的3D和2D工具
Cognex Designer
VC5视觉控制器
SQL数据库 图像存储装置
31 | Confidential © 2015 Cognex Corporation
完整的解决方案
PLC通信
DS1000 ; DS925 CIC 2D相机
问题?
32 | Confidential © 2015 Cognex Corporation
插件的支持 - 用户可以创建或获取第3方硬件插件 如光源控制器和运动平台
支持新的相机和图像采集卡: 1.康耐视8704e图像采集卡 2.康耐视1000MB CIC (型号10MR) 3.康耐视线扫描相机 4.DS925B 3D位移传感器
第二讲:关于光圈和快门的一些问题

F1.4能够更加自然地虚化背景,这比使用所谓的最佳光圈
( F4)获得最高分辨率更为重要得多。
六、何时用中等光圈
•
当使用焦距大干1OO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时, 如果使用最大光圈进行拍摄,不仅背景会虚化,而
且被摄主体也会部分虚化,为了使被摄主体完全清
晰,我们应该使用中等光圈进行拍摄。尤其是使用 70-200mmF2.8或者70-300mmF4-5.6这样的摄影镜 头拍摄荷花或者人物特写的时候,使用中等光圈拍 摄将会获得适中的景深。而且,对于这些长焦摄影
此外,当用最大光圈(F数值最小)拍摄时,往往会发
现画面的四边较暗(俗称“暗角”),而当将光圈缩小 两至三级之后再进行拍摄时,暗角就会消失了。
•
对于绝大多数定焦距镜头来说,最佳光圈一般为 F4或F5.6;对于绝大多数变焦距镜头来说,最佳光圈一
般为F5.6或者F8。
• 虽然最佳光圈能够获得最好的锐度和分辨率,但 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任何场合都必须使用最佳光 圈。事实上,当需要控制景深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最 大光圈(F数值小)或者最小光圈(F数值大】,而不 是最佳光圈。
圈就派上大用处了,例如Fll或者F16就是风景摄影中最为 常用的。这样画面看起来前后景都会很清晰。需要引起重 视的是,由于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的特殊结构,光圈时如 果使用更小的光圈要产生“衍射现象”,例如F22或者F32,
往往会使得锐度和分辨率都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拍摄时
,尽量不要使用比F16更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否则画面质 量会下降。
的影像的模糊度。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 景深的重要因素。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 始聚集和扩散,点的 影象变成模糊的,形 成一个扩大的圆,这 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路图
图解“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

图解“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首先来说,这是关于闪光灯的两种同步方法,大多数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上都具备这两种功能。
理论: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应该是慢速同步的两个形式。
慢速同步是指在拍摄夜景中的人物肖像时既用闪光灯保证人物的正确曝光,又用慢速快门保证背景夜色的正确曝光。
而闪光灯的闪光方式又分为前帘和后帘,因为焦平面快门,由前帘和后帘两部分构成。
平常,快门帘的动作是在按动快门瞬间前帘移动,打开快门,胶卷(或影像传感器)曝光,然后后帘移动遮光完成曝光。
两种同步闪光工作原理:用闪光灯拍摄时是在前帘打开瞬间,闪光灯闪光并照射被摄体,然后后帘关闭完成曝光,称之为前帘同步。
后帘同步时,前帘打开后闪光灯不闪光,而在后帘关闭前一瞬间闪光灯才闪光并完成曝光。
进一步说明:用低速快门在傍晚、夜间或室内拍摄动体时,如果用前帘同步,当闪光灯闪光后,由于被摄体还在移动,所以会在曝光位置前方留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但如果用后帘同步拍摄,虽然仍然会拍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不过闪光灯是在后帘关闭之前才闪光,所以能把被摄体拍得很清楚。
例如在结婚典礼上用后帘同步拍摄新婚夫妇及有手持蜡烛的人行进的场面,画面上新婚夫妇拍得很清楚,而在新婚夫妇后面留有蜡烛的光迹,画面充满罗曼蒂克的情调。
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对于拍摄静物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在拍摄运动物体(比如开着车灯的汽车)的时候效果还是很不一样的。
前帘闪光同步,是先闪光。
如果画面有活动的景物和人群,就会把刚才拍清楚的影像给覆盖住,主要用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拍清楚主体。
后帘同步,用在想表达运动的物体上。
过程基本是这样:后帘同步开启时,快门开启,拉出一串运动的影像,最后闪光灯开启,将主体定格,最后的定影很清楚,前面有一串影子,特殊效果用于表现运动。
就是会有若干活动的人群会在画面上留下不同颜色和不同光线,不同明暗的划痕。
有了这些运动的影像,最后在关闭快门的那一瞬间一闪光,最后闪光的那个固定影像就不会被前边的那些滑动的影像所覆盖,有了这么一个好看的背景,这种闪光模式是不是更精彩了?以上均摘自“百度百科”飙老鼠:如果是拍摄静物的话,那“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拍出来的效果没有什么不同。
相机基本知识——光圈、ISO、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二、快门 快门的作用
1、最常见的作用:控制进光量 2、最有力的作用:凝固速度 3、最帅的作用:表现速度或意境 4、最无奈的作用:增加进光量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三、ISO 概念
ISO通俗理解就是感光度,或者更 简单来说就是对光的敏感度(俗称 曝光感应速度)。 ISO越高,只需要越短时间就能正 确曝光。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SO、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相机的技术操作无论如何,在上手照相机 前,还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光圈,快 门,ISO,焦距,白平衡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Iso(感光度)
光圈
焦距
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四、焦距 概念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 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 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 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 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 的距离。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四、焦距 概念
视角: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 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 镜头视角,对于相同的成像面 积,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一、光圈 概念
光圈是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 它控制进入镜头中的光线量。 假设其他因素及快门速度不变时, 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 反之亦然。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ISO、快门
一、光圈 表述方式
光图的数值通常用(f/数字)值来表示。 数值越大,光圈就开得越小。 反之亦然。 数字=镜头长度/镜头直径
光圈_快门的概念

光圈_快门的概念光圈和快门是摄影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是控制相机曝光方式的要素。
光圈决定了照片的景深和光线进入相机的多少,而快门则控制了相机曝光时间的长短。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圈和快门的概念,以及它们对照片拍摄的影响。
光圈是镜头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由多个片片叠加构成的可调控的圆形孔径。
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镜头上的一个叫做光圈的环来进行控制。
光圈的大小通常用F值来表示,例如F1.4、F2、F2.8等等。
F值是光圈的比例,表示光圈直径与镜头焦距(即镜头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的比例,比如F1.4表示光圈直径是焦距的1.4倍。
光圈越大,光线通过的孔径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就越多,曝光就越充足。
光圈越小,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就越少,曝光就越不足。
光圈的大小不仅影响到曝光,也会影响到照片的景深。
景深是指照片中能够保持清晰焦点的范围,即前景和背景的清晰程度。
当光圈较大时,景深较浅,只有主体部分清晰,前景和背景都模糊,这种效果常用于肖像摄影中,能够突出主体。
而当光圈较小时,景深较深,不仅主体清晰,前景和背景也会清晰,这种效果常用于风景摄影中,能够表现出广阔的景象。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快门。
快门位于相机机身的后部,是一个可以开合的门。
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快门门片打开,光线进入相机,曝光开始。
当一定时间后,快门门片关闭,曝光结束。
这个时间就是快门速度,通常用秒(s)或者分数(例如1/1000)表示。
快门速度越快,快门关闭的时间越短,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少,曝光就越短暂。
快门速度越慢,快门关闭的时间越长,进入相机的光线就越多,曝光就越长久。
快门速度的选择不仅会影响照片的曝光,还会影响到照片中的运动模糊。
当快门速度非常快时,例如1/1000秒或更快,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细节,拍摄清晰的运动照片,例如体育运动或动物奔跑。
而当快门速度相对较慢时,例如1/30秒,运动物体在曝光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位移,导致照片中的运动模糊。
这种效果可以在拍摄流水、车灯轨迹等照片中得到体现,常常被用于创意摄影中。
相机名词解释

相机名词解释相机是一种用来拍摄和记录静态或动态图像的光学器具,通过捕捉光线进入镜头的方式,将景物的影像投射在感光材料上或数字传感器上,然后利用光学或电学技术将影像转化为可见的静止或动态图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相机名词解释:1.镜头(Lens):相机上用来聚集光线的透镜组件。
镜头的质量和特性对图像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2.快门(Shutter):位于相机内部的机械或电子设备,用于控制光线进入感光材料的时间长度,控制曝光时间。
3.光圈(Aperture):决定进入相机的光线量的孔径大小。
通过控制光圈大小,可以调整景深(焦平面前后的清晰程度)。
4.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控制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越快,图像越冻结,越适合拍摄快速动作;快门速度越慢,图像越柔和,适合拍摄长时间曝光的场景。
5.曝光(Exposure):相机所接收的光线量。
曝光正常时,图像会呈现出适宜的亮度和对比度。
6.白平衡(White Balance):调整相机传感器在各种光源下记录颜色的能力。
通过白平衡设置,可以将图像中的白色补正为真正的白色。
7.分辨率(Resolution):用于衡量相机所能捕捉到的图像细节和清晰度的度量。
通常以像素计量,高分辨率的相机可以拍摄更多的图像细节。
8.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使用数字传感器来记录图像,并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内置存储介质中的相机。
9.单反相机(Single-lens Reflex Camera):使用一颗透镜同时作为取景和拍摄所用的相机。
透过取景器观察场景时,透过镜头的光线被反射到取景器上。
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的相机类型和专业术语,如微单相机、中画幅相机、全画幅相机、长曝光、高动态范围等,这些名词结合着不同的拍摄需求和技术特点,为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创作可能性。
摄影名词解释

摄影名词解释摄影是一门将光线通过光敏材料记录成像的艺术。
摄影术凭借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精确的记录性,在艺术创作、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摄影作品,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摄影名词进行解释。
1. 光圈(Aperture):光圈指相机镜头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
光圈大小对照片的明暗和景深产生影响,通常用F数表示,F数越小,孔径越大,光量越大,景深越浅。
2. 快门(Shutter):快门是相机中用于控制进光时间的装置。
快门速度越快,相片曝光时间越短,能够记录运动瞬间,而快门速度慢则会带来运动模糊效果。
3. 曝光(Exposure):曝光是指相机镜头对光线的接受程度。
适当的曝光可以使照片明亮、细节丰富,过曝或欠曝则会带来细节丢失或过暗的问题。
4. 焦外(Bokeh):焦外是指在不清楚的区域内产生的景深效果,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镜头质量。
焦外效果可以使主体更加突出,背景模糊。
5. 景深(Depth of Field):景深是指照片中前后景物呈现清晰的范围。
景深受光圈、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影响,大光圈、长焦距和近拍时景深较浅,小光圈、短焦距和远拍时景深较深。
6. 延时摄影(Time-lapse):延时摄影是一种通过将一系列间隔时间的照片合成为视频进行呈现的技术。
它可以使长时间变化的事物(如云彩变化、日落日出)在短时间内展现。
7.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高动态范围摄影是一种利用不同曝光调整来捕捉更多亮度细节的技术。
通过合成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达到更接近人眼所感受到的亮度范围。
8. 平均测光(Average Metering):平均测光是相机的一种测光模式,通过对整个画面进行光线测量和平均化,从而获得适当的曝光。
9. 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快门优先是相机的一种曝光模式,使用者可以设置快门速度,相机根据快门速度自动调整光圈大小以保证适当的曝光。
相机快门工作原理

相机快门工作原理
相机快门是相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光线进入相机之后,通过快门的开合来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从而实现拍摄静止或动态场景的功能。
相机快门通常由两个帘幕组成,称为前帘和后帘。
当快门关闭时,前帘覆盖住相机的感光元件,阻挡光线进入。
当快门打开时,前帘向上升起,允许光线进入到感光元件。
快门的打开和关闭是由相机内部的机械装置控制的。
当按下快门按钮时,机械装置开始工作。
首先,前帘迅速向上移动,打开了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称为快门速度。
然后,后帘迅速向下移动,关闭感光元件,将光线阻挡起来。
快门速度是指快门打开的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进行表示,例如1/1000秒、1/250秒等。
快门速度越快,感光元件所接收的
光线就越少,拍摄的画面就越暗;快门速度越慢,感光元件所接收的光线就越多,拍摄的画面就越亮。
快门速度的选择取决于拍摄场景的需求。
如果需要捕捉快速运动的物体,可以选择高速快门,以防止拍摄到模糊的图像;如果需要拍摄暗场景,可以选择低速快门,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感光元件。
总之,相机快门通过控制光线进入的时间,实现了拍摄过程中的曝光控制。
了解相机快门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拍摄技巧,获得更满意的照片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解:卷帘快门(Rolling shutter)与全局快门(global shutter)的区别
Global shutter 曝光时间更短,但会增加RMS 读出噪声;
对于相机厂家,Rolling shutter可以达到更高的帧速,但当曝光不当或物体移动较快时,会出现部分
曝光(partial exposure)、斜坡图形(skew)、晃动(wobble) 等现象。
曝光时间短的应用(如<500μs)适合Global shutter,曝光时间长(如大于500μs)时,选择rolling shutter
可以有更低的噪声和帧速。
什么是global shutter?
所有像元同时曝光。
什么是rolling shutter?
不同行像元的曝光时间不同。
部分曝光现象(partial exposure)
斜坡现象(skew)
晃动现象(wobble)
晃动的机理与斜坡相同,只是更为复杂,往往与相机的不稳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