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作者:刘鹤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05期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粮食的安全生产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耕地遭受大面积的污染和病虫侵害,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

所以,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对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植保无人机的特点,浅述了其现状与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向。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V279+2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315022对我国来说,农业生产的安全就是保证经济安全与国民安全的基本。

农作物在生长的阶段,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粮食产量的关键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耕地面积受农药污染的比较严重,在植物保护领域提升施药技术与施药装备的机械化水平,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1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特点植保无人机可以利用导航系统,调整与农作物之间的施药距离,它可以做到超低空进行施药,应用雾化器使喷洒出的农药匀和的喷附在农作物上,减少重复和遗漏喷洒的状况;无人机在进行作业的时候,不用专业的人员来控制机器,飞控人员利用遥控,可以进行远距离的控制,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安全性,防止了工作人员直接与农药进行接触,有效减少了农药给工作人员带来的伤害;而且无人机进行施药的效率远比传统人工施药的效率高的多,以天鹰-3为例,它的效率是普通设备的3~4倍,是人工效率的60倍以上[1],在面对大规模虫害,无人机喷药可以快速并且有效地进行作业,最大程度上消灭虫害。

植保无人机在操作的时候,不受地形的影响,可以垂直起降,可以进入到普通机械设备不能到达的山地、沼泽等地方,对于这些地方的虫害问题都可以利用无人机来进行喷药,可适用性较强。

无人机通过空中作业,不像地面喷药设备压在庄稼上,破坏土壤结构使农作物遭受损害,影响后期生长。

图1为农保无人机的实拍工作图。

2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2010年我国诞生了第1架农用植保无人机,与国外相比落后了30a。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研究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研究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研究植保无人机是一种利用无人机技术和相关装备对农作物进行植保管理的设备,由于其高效、精准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户和农业从业者的关注和喜爱。

国内外在植保无人机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下面将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国内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相对较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国内植保无人机的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农民对机械化农作的需求增加,国内植保无人机的数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架。

其次,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不断创新。

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在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操控技术、农药喷洒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使得植保无人机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高。

例如,一些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飞行、自动调整喷洒量、智能避免障碍物等功能,实现了高效、精确的植保作业。

另外,国内植保无人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最初,植保无人机主要应用在大规模农田中,如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植保作业。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目前植保无人机已经应用到了果园、葡萄园、茶园等特种农作物中。

同时,一些植保无人机还可以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识别,为农民提供了更全面的植保解决方案。

国外植保无人机的发展也较为迅速,尤其是一些农业发达国家。

首先,国外植保无人机技术领先。

一些国外企业在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上投入了大量资源,积极引进了各类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了植保无人机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例如,国外一些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多机协同作业、室内喷洒、生物防治等功能,满足了不同农作物的特殊需求。

其次,国外植保无人机应用广泛。

由于国外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和农民对质量和效益的要求较高,植保无人机在国外的应用较为普遍。

不仅在大规模农田中应用广泛,还在一些特种作物和温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一些国外植保无人机还可以进行土壤调查、气象监测等工作,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全方位服务。

综上所述,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的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植保无人机是指用于农业植物保护的无人机。

通过搭载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对农田进行空中巡视,并利用喷洒、喷施等方式进行植物保护药物的喷洒。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下。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

目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虫害和病害等问题经常会引起农作物的减产和质量下降。

植保无人机通过搭载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可以对农田进行空中监控,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

植保无人机还可以进行植物保护药物的喷洒,快速、高效地解决病虫害问题。

通过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植保无人机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

一方面,植保无人机的载荷容量和飞行时间会不断增加。

这意味着植保无人机可以携带更多的植物保护药物,在一次飞行中覆盖更大面积的农田。

飞行时间的延长也能够增加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植保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会不断提高。

目前,植保无人机需要由操作员进行控制和监控。

但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未来的植保无人机有望实现全自动控制和作业。

这将进一步提高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植保无人机还将与其他农业技术结合,形成更加综合的解决方案。

将植保无人机与农业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植株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的云端存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病虫害等问题。

植保无人机还可以与其他农业机械设备相结合,例如与自动驾驶农机相配合,实现农田的智能化管理和作业。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已经比较广泛,而且其发展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植保无人机的性能和功能将不断提升。

植保无人机还会与其他农业技术结合,形成更加综合的解决方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植保无人机将会在农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农业植保中崭露头角。

无人机植保作业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减轻了人力劳动和资源投入,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对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业企业开始采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传统的农业植保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和时间,而无人机植保可以大大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同时,无人机植保还能避免农药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影响,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作物的品质和生态环境。

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拓展。

传统的无人机植保主要集中在农田的农作物喷洒上,但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无人机植保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的施肥、病虫害监测、作物生长状况检测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植保服务。

而且,无人机植保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实现精确施药和智能化决策,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未来,无人机植保技术将继续迎来更大的发展。

首先,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飞行安全性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为农民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植保服务。

其次,无人机植保技术将与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决策和作业。

通过分析大数据和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无人机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情况,制定精准的喷洒方案,提高施药效果。

此外,无人机植保技术还可以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无人机之间的协同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当然,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无人机植保技术的成本较高,不是所有的农民和农业企业都能够承担得起。

其次,无人机飞行受到相关法规和限制,需要解决合法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同时,无人机植保技术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培训,以提高无人机植保的效果和作业质量。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准确
一、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
1、国内无人机植保现状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其中包括精确农业、农业机器人,以及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是一种让
农机更加智能的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农作物植保,如施肥、喷药、杀虫等。

目前,国内的植保无人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植保无人机的使用仍
然受到很多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框架不完善:尽管目前已经有相关的技术应用,但国内植
保无人机的技术框架仍不够完善,在无人机制造、无人机控制等方面存在
较大缺陷。

(2)有效无害化、防控模式不完善:在无人机的使用中,如何保证
有效调控、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3)监管机制不健全:国内无人机植保现有的监管机制仍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无人机植保运行规范,无人机在农业领域上的使用监管难以健全。

2、国外无人机植保现状
从国外无人机植保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也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但
基本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科研技术日新月异:国外无人机植保的研究与开发技术迅速发展,相关技术框架得到不断完善,如无人机定位技术、激光雷达等。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其中包括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是将现代航空技术与植保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设备,具有快速、高效、精准等优点,已成为现代植保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植保的局限性,解决了植保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2、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植保业内,植保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稻田、农田、果园、茶园等农业领域,具有高效、快速、精准等优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植保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林业、园林和草坪等领域。

3、市场前景广阔由于植保无人机的高效、精准和智能化,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植保无人机可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有助于满足人类对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

随着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相关政策的出台,植保无人机的市场将持续扩大。

1、高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植保无人机将越来越智能化,具有更好的感知、判断和决策能力,实现农田和植物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提高植保精度和效率。

2、节能环保节能环保是未来植保无人机的必然趋势。

未来植保无人机的电池技术和飞行控制系统将不断改进,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准确的工作,更少的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多元化植保无人机未来将实现多元化的应用。

例如,在农田作物进行喷洒农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作物的采集、施肥和测量等工作,提高植保无人机的生产效率。

4、安全可靠植保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未来植保无人机将实现更完善的安全措施和飞行管理系统,避免在植保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

此外,未来植保无人机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结论。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无人机农业植保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之一,通过喷洒农药或施肥等方式,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

国内外对于植保无人机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对于植保无人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无人机植保的现状1.技术成熟度:全球范围内,无人机植保技术已相对成熟,国内外已经研发出多款植保无人机产品,并经过多次实地测试和应用验证。

2.应用领域: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农业种植领域,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3.技术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植保无人机面临一些技术问题,如机器视觉识别能力、自动避障能力、喷洒质量控制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解决方案1.提高机器视觉识别能力:推动无人机植保系统的研发和升级,提高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增加对农作物病虫害、营养需求等的识别准确性,为有效喷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增强自动避障能力:通过引入雷达、激光、红外线等传感器技术,提高植保无人机的自动避障能力,避免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提高作业安全性。

3.完善喷洒质量控制:研发可调节喷头和流量监测装置,实现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程度进行精准化喷洒,提高植保效果,减少农药和肥料的浪费。

4.推动政策支持:加大对无人机植保技术的政府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无人机植保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5.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对无人机植保技术的认知和运用水平,促进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

6.加强国际合作:国内外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技术的共享和创新,推动植保无人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应用。

三、结论目前,国内外植保无人机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领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提升机器视觉识别能力、增强自动避障能力、完善喷洒质量控制、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人才培养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分析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分析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分析一、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1.发展现状农用植保无人机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很多农业生产企业都开始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目前拥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和广阔的耕地,农用植保无人机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应用范围农用植保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的喷洒和施肥作业。

它可以在不同的作物生长期进行喷洒作业,可以灵活地调整作业方案,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求。

农用植保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特殊地形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市场前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升级,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农用植保无人机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农用植保无人机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作业特点分析1.高效性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非常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片农田的喷洒作业。

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无人机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而且,无人机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作业,提高施肥和喷洒的准确度。

2.灵活性农用植保无人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地形进行灵活的作业调整。

它可以在不同的场地进行作业,能够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求。

3.节约成本相比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使用,节省了生产成本。

4.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精准喷洒农药和化肥,减少了过量施用的情况,降低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5.安全性农用植保无人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完成作业,避免了农民在田间作业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机水利

农业与技术

2018, Vol.38, No.10 97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李维江
(东阿县农业局,山东 东阿 252201)

摘 要:
对于我国而言,粮食安全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是粮食大国,然而我国农耕地大规模受到污染,
影响粮食收作情况,使粮食良好的生产得到破坏。因此,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引用与传统的化学制剂相比,对农作物来说保
护了农作物不会受到化学制剂的影响,对食用者身体的危害也进行了降低。本文介绍了农用植保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
的应用和我国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突出表现进行分析,同时指出了无人机的研究发现对我国农业技术帮助和发展。
关键词:
农用植保;无人机;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5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1974/nyyjs.20180534084

1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特点

无人机在在军民之间共同发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各个国家对无人机的研究投入了大量心血。我国研究无
人机的技术较为浅薄,但前景广阔,切无人机航拍技术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
发展前景同样广阔,利用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撒药喷药,
一改传统喷药机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人工对农作物进
行喷药的均匀程度较差,劳动强度大,并且在人工喷药
的同时,药物进入身体的可能性较大对工作人员身体造
成一定的伤害和影响。农用无人机除了工作效率高,可
以节约人工和成本外,还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所需
的水量,且植保无人机应用可以避免不会受到地形和作
物生长趋势的阻碍。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环境生
长不同,所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因此植保无人机技术
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类型特点,不同作物生长的需求进行
无人机喷药的操作,以此保证撒药的剂量不会超过农作
物生长所需要的数量。植保无人机的高效性是无人机应
用在农业技术中的优点,同时也使植保无人机成为农业
应用技术的一个利器。

2

植保无人机现阶段面临的挑战

植保无人机技术的高效性,使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
的发展前景扩大,中国无人机企业随着社会对无人机技
术的需求逐渐发展,我国无人机技术在飞速发展中推动
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研究,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解决
的问题。
2.1 无人机造价较高
无人机的研发还在进行阶段,许多企业对无人机的
研究处于数据注册但微进行开发的状态,因此导致无人
机的造价较高,使用植保无人机技术对于农耕人民来说
的开销较大,我国农机补贴政策在实施和推行方面较为
落后。虽然在我国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开始投入无
人机技术的使用,但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对于无人机的
高价格望而却步。因此,植保无人机技术的投入和发展
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作为基础,制定相关的农业机械设
备的扶持政策,对于农耕人民和植保无人机企业都有着
积极的影响,推动着农业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发展。
2.2 无人机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
植保无人机技术是一项结合电子科技产业的高级技
术工作。目前,操作人员技术不熟悉不合理是造成无人

机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无人机操作技术没有全面
的培训,使用者仅凭说明书和自己独自的理解对无人机
进行操作,缺乏规范的操作教学和规范的程序流程。植
保无人机的使用人员较少,使用地区较为分散,导致无
法开展统一的教学培训。但是无人机制造企业可以在发
行无人机的同时进行配以操作流程的指导技术视频,让
无人机使用者在家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视频
学习。避免因操作不当所引起的无人机事故。维持了无
人机技术在使用中的时长问题,降低无人机的故障率。
因此提高无人机续航时间和载重量是我国植保无人
机行业发展的关键,在研究发展无人机的同时加强无人
机的硬件设施,降低无人机的故障率,提高无人机电池
容量以此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制定无人机行业标准,
监管法律农业机械补贴和无人机的配套服务,以保障无
人机的发行符合中国国情和现状。

3

结论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技术为我国农耕产业带来了巨大
的发展变化,但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的研究中还需要研究
和提高,在发展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同时国家需要制定相
应的扶持政策,以扩大植保无人机在市场中的需求量,
推动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研究同时推动了无人机产业
的发展,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提高无人机技术的研
究工作,二者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开创我国新时代农耕
技术的大门。

参考文献
[1]王强,张文爱,王秀,王松林.
一种高度可智能调节的农业
喷杆控制系统设计
[J].农机化研究,2016(9).

[2]
王玲,兰玉彬,WClint Hoffmann,Bradley KFritz,陈度,王书

.
微型无人机低空变量喷药系统设计与雾滴沉积规律研究

[J].农业机械学报,2016(1).
[3]
陈晨,薛新宇,顾伟,崔龙飞,秦维彩,周良富.喷雾机喷
杆结构形状及截面尺寸优化与试验
[J].农业工程学报,2015(9).

[4]
王小三.直升机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

2015(7).

作者简介:
李维江(1970-),男,山东省东阿县,中
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农业技
术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