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过敏原检测及早期干预
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

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摘要: 在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组内征求专家意见、专家论证会、专家指导组审核、组外专家及网上征求意见,制定《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方案》,提出了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的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流行病学、病因病机、筛查、诊断、分期、辨体质、干预方案和随访监测。
该方案的提出,旨在规范儿童哮喘治未病干预措施,为临床医师提供儿科常见治未病标准化处理的策略与方法,提高中医儿科治未病技术规范和科研水平,可作为治未病技术规范和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供中医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呼吸科、治未病中心等相关科室临床医师使用。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儿童哮喘;干预方案一、流行病学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全球哮喘网络(Global Asthma N etwork,GAN)于2018年发布的《全球哮喘报告》[17]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有3.39亿人受哮喘影响。
过去30年,哮喘患病率在中低收入国家仍在上升,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趋于平稳[18]。
哮喘通常始于儿童时期,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已经从11.1%上升到了13.2%,患病率远高于成人[19]。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进行的3次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1990—2010年的20年间,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2010年,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为3.02%[20-22]。
20 17—2018年中国儿童哮喘年患病率(6.5%)较2015—2016年(3.8%)显著上升[23]。
目前儿童哮喘的诊治水平已显著提高,但总体控制水平仍不理想。
哮喘复发率高,难以根治,如何调理哮喘患儿的偏颇体质,改变哮喘的易感性,减少复发率,控制哮喘反复发作和预防严重并发症,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二、病因病机[24-25]哮喘的发病,内因是哮喘反复发作之夙根,主要责之于素体肺、脾、肾不足,痰饮留伏,以及先天禀赋异常;诱因为感受外邪、接触异物、饮食不慎、情志失调以及劳倦过度等。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过敏原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过敏原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分析摘要】目的应用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为更好地诊断和避免进一步接触过敏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50例患儿进行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检测。
结果其中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13例,占26%;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31例,占62%,食物组阳性率以牛奶、鸡蛋白为最高。
结论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检测可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出致病过敏原,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诊断信息。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原总IgE 特异性IgE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1],该病除与患者自身过敏体质相关外,其主要病因是由于过敏原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诱发[2]。
本文分析近一年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过敏原分布特点,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1年7月-2012年7月50例儿童,均符合2008 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即: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伴有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
②临床无感染症状,或经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③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④有个人或家庭过敏史,气道反应性测定、变应原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
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
年龄16月至15岁不等。
1.2 仪器和试剂酶标分析仪为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型号为DMN 9602。
试剂为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检测试剂盒(酶联免迹法),检测项目包括总IgE、户尘螨、矮豚草、猫毛皮屑、狗毛皮屑、鸡蛋白、牛奶、虾蟹、牛肉、羊肉、腰果、霉菌组合、树花粉组合等。
1.3 方法1.3.1 标本采集患儿静脉采血3ml,并分离血清。
儿童哮喘诊断及治疗指南

儿童哮喘诊断及治疗指南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病。
正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和预防严重发作非常重要。
下面是儿童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一、儿童哮喘的诊断1.病史:询问儿童及家属是否有反复出现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并观察这些症状是否与特定的刺激因素(如过敏源、感冒等)相关。
2.症状和体征:儿童哮喘的常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胸闷、呼吸急促等。
医生还需要观察儿童在发作期的呼吸音、胸廓形态以及其他体征。
3.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胸部X线等。
二、儿童哮喘的治疗1.环境控制:避免室内外刺激物,如烟雾、灰尘、毛发等,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药物治疗:(1)支气管舒张剂:通过扩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
常用的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尔)等。
(2)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常用的有口服和吸入两种方式。
(3)预防性治疗:对于频繁发作的儿童,可以考虑使用长效胆碱能拮抗剂(如异丙托溴铵)或孟鲁司特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3.教育和指导:医生需要向患儿及家属详细介绍哮喘的病情和治疗原则,包括正确使用吸入器、避免诱发因素、辨别早期症状等。
三、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针对患儿的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步骤性治疗:根据患儿的症状和肺功能情况,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剂量,进行逐步加量或减量的治疗。
3.调整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病情控制和发作预防的目的。
4.定期随访:患儿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和肺功能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儿童哮喘的预防1.接种疫苗:及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因感染而导致的哮喘发作。
2.避免感染源:尽量避免患儿接触病毒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免患儿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尘螨等。
儿童哮喘的早期识别与控制

将儿童哮喘早期识别与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降低哮喘发病率和 死亡率。
加强儿童哮喘科研力度
加大对儿童哮喘科研的投入和支持,推动儿童哮喘诊疗技术的创新和 发展。
提升儿童哮喘健康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儿童哮喘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对患儿的全程管理和照护。
倡导全社会关注儿童健康
政府层面
。
维持适宜温湿度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 免过冷、过热或干燥。
家长心理调适指导
正确认识哮喘
01
了解哮喘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可控可治的疾病,避
免过度焦虑。
积极心态面对
02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增强孩子的信心
。
寻求专业帮助
03
如感到无法应对孩子的哮喘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或心理医
利用社会资源
了解并利用当地的哮喘患者互助组织、康复机构等资源,为孩子 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关注政策法规
关注有关哮喘的政策法规,如医保政策、康复政策等,为孩子的 治疗和康复争取更多权益。
05
随访监测与效果评估机制建立
定期随访时间安排
初始评估后
每月随访1次,连续3个月。
稳定期
每3个月随访1次。
发作或加重期
定期随访调整方案
对患儿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加强医患沟通
与患儿及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
帮助。
04
家庭管理与教育支持体系构建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 染和过敏原的滋生。
减少室内刺激物
最新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修订)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8年修订) 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诊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

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中国儿科学会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解读(全文)前言为了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儿科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儿童哮喘治疗指南》(2024版)。
本指南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儿童哮喘的诊断、评估、治疗和随访进行了详细阐述。
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哮喘治疗方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指南概述诊断标准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1.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2. 发作时具有以下至少一项:- 呼吸困难- 口唇及指(趾)端发绀- 哮喘症状导致夜间醒来- 哮喘症状影响正常活动3.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评估方法儿童哮喘的评估分为:1. 初始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等。
2. 定期评估: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急性发作评估:针对哮喘急性发作,进行紧急处理。
治疗原则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1. 急性发作期治疗:缓解症状,纠正低氧血症,预防进一步恶化。
2. 慢性持续期治疗:降低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
3. 康复治疗:提高患儿体质,减少复发。
治疗方案儿童哮喘治疗方案分为四个级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相应治疗措施:1. 轻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
2. 中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必要时添加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
3. 重度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以及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或)长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吸入治疗。
4. 危重症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吸入治疗,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OCS),以及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或)长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吸入治疗,必要时进行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辅助通气。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8年修订)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诊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儿童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评估及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评估及治疗专家共识儿童哮喘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主要特点是呼吸道高度敏感,在刺激下易发生气道狭窄和炎症反应,导致慢性咳嗽、喘息和胸闷等症状。
小气道功能障碍是儿童哮喘的主要表现之一,指的是气道内径缩小,阻力增加,导致呼气流速下降。
对于儿童哮喘的小气道功能障碍评估及治疗,专家共识如下。
一、小气道功能障碍评估1.评估指标:(1)肺功能检测:包括峰流速-时间曲线(PEF-T)、最大呼气流速-时间曲线(FEV1-T)等。
(2)氮氧化物测定:测定呼气一氧化氮(FE_NO)水平,可反映气道炎症程度。
(3)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评估过敏原是否参与小气道炎症反应。
2.评估方法:(1)肺功能检测:可使用峰流速计、肺活量计等设备进行测量。
(2)氮氧化物测定:可使用呼气一氧化氮仪进行测量。
(3)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可使用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
二、小气道功能障碍治疗1.早期干预:(1)室内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污染源和过敏原。
(2)合理饮食: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禁止食用过敏原或刺激性食物。
(3)良好作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4)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肺功能。
2.药物治疗:(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急性发作时的缓解治疗。
(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用于稳定期的控制治疗。
(3)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控制气道炎症反应。
(4)抗白细胞介素:可用于控制儿童哮喘的炎症反应。
(5)抗过敏药物:可用于控制过敏性哮喘发作。
3.支持治疗:(1)心理支持: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
(2)家庭护理:家长应定期观察儿童哮喘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康复训练:通过物理治疗、呼吸训练等手段改善肺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 的支气 管哮 喘儿 童 , 中男 18例 , 2 其 0 女 5
例 。按年龄分为 2组 : ≤3岁为婴幼 儿组 , 8 ; 共 5例 >3岁为儿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0 0 P<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1 2组患 儿 吸人 性 过敏 原 、 人性 过 敏原 阳性 率 比较 , . 食 见
哮喘患病率也有增 长趋 势。据全 国儿科 哮喘 防治协作 组 20 00
年调查显 示 中 国城 区儿 童 哮喘平 均患 病率 达 到1 9 % 。 .7 支
・
5 ・ 0
T ODA NURS De e e ,01 , o 1 Y E, c mb r 2 1 N . 2
静 脉输 液 安全 路径 在 重症 脓 毒症 患儿 救治 中 的应 用
2 0 ,3 8 :3 0 8 1 ( ) 1.
4 2 吸人性过敏原 的防治 .
吸人性过敏最有效预防措施就是
( 本文编辑 : 秦
颖)
8 % 。其中蛋 白、 0 蛋黄阳性率高达 6 . l , 婴幼儿组 的主要 47 % 是 过敏原 。儿童组过 敏原 以吸人 性为 主 , 阳性率 达 7 .8 。其 7 0% 中尘螨 、 粉螨 阳性 率高 达 7 % , 5 是儿童 组 的主要 过敏原 。研 究
在的室 内变应原和诱 发哮喘的主要 原因。当前 主要 消灭尘螨 手 段 以物理方法为主 , 包括加热 、 紫外线照射等。尘螨 以人体 及动
过敏原特异性 IE的检测 , g 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和 方心取血 清 , m, 采用 酶联 免疫
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 I 。试剂 由美 国 A I 司提 供的 g E S公 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 患儿 吸人性过敏原和食 人性 过敏原。吸入组包括尘螨 、 粉螨 , 、 猫 狗毛发皮 屑 , 蟑螂 、 蚊子 , 普 通豚草 、 蒿属植物 , 屋尘 , 霉菌 , 白桦 、 榆树 、 桉树 、 梧桐 、 桑树 。食
例 支气管哮 喘患儿( 分为≤3岁婴 幼儿组和 >3岁儿童组) 进行 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血 清特异性 IE检测并 分析 。结果 13例 , g 3
支气管哮喘患儿 中婴 幼儿组对食入性过敏原 的阳性 率较儿 童组 高( 0 0 ) 其 中蛋 白、 P< . 5 , 蛋黄 阳性率最 高。儿童组 对吸入 性过敏 原 的 阳性率较婴 幼儿组 高( 0 0 ) 其 中尘螨 、 P< .5 , 粉螨 阳性率最高。结论 对患儿进行 过敏 原检 测 , 发现 和明确诱 发哮喘 的原 因, 采取 干预措施 , 从而有效防止哮喘的发作。 关键词 : 儿童 ; 喘; 哮 过敏 原检 测 中图分类号 : 4 37 R 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6— 4 1 2 1 )2— 0 9— 2 10 6 1 (0 1 1 0 4 0
未完全发育成熟 , 过早接 触大量 的食 物蛋 白质抗原是发 生食物
儿童哮喘多与感染和过敏有关 。过敏性 哮喘是一种不易根 治但 -控制 的疾病 。查找过敏原 , ] ‘ 避免接触 , 能有效预防疾病 的
发作 。难 以避免者可采用 特异性免 疫疗法 , 从而达 到减少 患儿 哮喘的发作次数 , 提高其 生活质量的 目的。 参 考 文 献
物脱落皮屑为食物 , 尘螨 生长 的环境 温度 在 2 2 ℃之 间 , 2~ 6 相 对湿度大于 5 %。在床单 、 5 枕头 、 地毯 、 发绒毛玩 具上 的尘土 沙 中含有较多的尘螨 。因此 , 哮喘患儿 的室 内环境力求简洁 , 去除 带绒毛 的玩具 , 不铺 地毯。 由于 床铺 的温 度 、 度 , 湿 以及食 物来 源最适合尘螨的生长 , 以被服应采 用全棉 制 品并 定期进行 清 所 洗 和放在 阳光下暴 晒。铺床 、 扫应 选择 在患 儿离 开 时进行 。 清 严重过敏者还可选择防螨罩 。
长应 仔细进行观察 。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 , 尤其要强调 4— 6个 月的纯母乳喂养 , 亲哺乳期应避免摄人蛋 、 母 牛奶 、 、 鱼 虾等高 风
3 洪建 国. 重视 儿童哮喘 的早期预 防[ ] 临床儿科杂志 ,0 6 J. 20 ,
2 ( )5— . 4 1 : 6
险食物 。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者也应选择蛋白质深度水解 配方奶 喂养或蛋 白质部分水解配方奶喂养等。一 旦出现可 能与食物过 敏有关 的症状 , 应筛查 过敏食 物。对 已 明确 的过敏食物 不能食 用, 可用营养素类 同的食物替代 。食 物过敏 引发的哮 喘一般不 一
: t
声 ;
湖南省儿 童医院
气管哮喘足一种变应性 炎症或过 敏性炎症 , 大多数哮 喘患儿 绝
避免接触过敏原 , 防止诱 发哮喘 。对 于常见 的吸人性 过敏原难 以避免者可采用脱敏治疗 。螨 变应 原是世 界范围内最 常见 的潜
具有特应性体质 , 对常见 环境 中的过敏 原产生 异常 的 IE抗 体 g 反应 , 而诱发哮喘 。因此 , 从 接触过敏原是诱发哮喘 的重要危险 因素 。本次调查显示婴幼儿 组过敏原 以食人性 为主 , 阳性 率达
是终生 的,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发病会逐渐减少 。
4 邵洁 , 军, , 喂 养干预 对特应性 高风 险婴 儿湿疹、 盛 董蔚 等. 食
物过敏 影响的 跟踪研 究 [ ] J .中华 儿科 杂志 ,0 6 4 9 : 20 ,4( )
6 4~6 7 8 8.
5 江玲 , 王永兴. 儿童 哮喘 的初级 预 防[ ] 中国误 诊 学杂 志 , J.
肖 娟 李枝 国 卢秀 兰 姚 小玲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安全路径在重症脓 毒症患儿救 活 中的应 用。方 法 10例重症脓 毒症 的患儿 随机 平均 分为 2组 , 0 实验
① 实验组的静脉 炎、 输液渗
组应用重症脓毒 症患儿救 治的静脉输液安全路径 治疗, 对照组 5 0例应 用整体护理模式作 比较 。结果
支气管哮喘是 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 慢性炎症使哮喘患儿对多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暴露 于过敏原可导致哮喘的发作 和加剧 , 严重 影响哮 喘儿童 的生活 质量。因此对哮喘儿童进行 过敏原 检测并 给予早期 干预 , 哮 对 喘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对 13例哮 喘儿 童进 行血清 3
过敏的主要原 因之一 。因此 , 特应性 高风险儿 童应延迟 添 对 加禽蛋 。许多研究 已经显示了母 乳喂养和低变应原饮食 与婴幼 儿 过敏性疾病 的发展 有关 。瑞典 K l等 通过 出生队 列研究 u l
1 中华 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 支气管哮喘 防治 常规 ( 试行 ) J . [ ] 中华儿科杂志 ,04,2 2 :0 14 20 4 ( ) 10~ 0 .
当代护士 2 1 0 1年 1 2月中旬刊( 学术版 )
・ 9- 4
※儿 科 护 理 哮 喘 患 儿 过 敏 原 检 测 及 早 期 干 预
唐芙 蓉 陈 蓉 李 秀龙 张明艳 张宏 爱
对本 院呼吸科 13 3
摘 要 目的 了解不 同年龄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过敏 原谱 , 为采取 有针 对性 的预 防措施 提供理 论依据 。方法
表 3 8例儿童吸入性过敏原 的阳性分布 4
23 儿童组患 儿吸入性过敏原 的阳性分布 , 表 3 . 见 。
3 讨 论
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在全 球范 围内呈上升趋 势 , 国儿童 我
工作 单位 :10 7 长沙 湖 南省儿童 医院 4 00
收 稿 日期 :0 1 7— 9 2 1 一O 2
重症脓毒症 患儿病情危重且复杂 , 常伴有 微循 环障碍, 血管 工作单位 :107 长沙 4 00
收稿 日期 :0 1 0 2 2 1 — 7— 2
≯ ≯ ; 0; ‘ j ; j ≯ 0 0》
通透性 改变 及血管充盈度差 , 治疗 抢救 中静脉输液途径多 , 在其 输液量大 , 药物渗透压及 浓度高 , 刺激性 大 , 品种多 。往 往容 易 出现输 液并 发症 , 并直接影响救治成功率 , 已成为重症脓毒症患 儿安全的关 键及 焦点 问题 。而静脉输液安全路径是 以l 临床路径
表 1 。
童组 , 4 。支气管 哮喘诊断符合 中华 医学会儿科分会 呼吸 共 8例
学组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 。
表 1 2组 患 儿 过 敏 原 阳 性 率 比 较
数
掣
2 2 婴幼儿组患儿食人性过敏原 的阳性分布 , . 见表 2 。 表 2 5例婴幼儿食 入性过敏 原的阳性分 布 8
5 小 结
者们提 出一旦影响儿童哮喘的环境危险因素和哮喘危 险儿童被
确定 , 应用 干预措施进行 预防可逆转 发病趋 势和减少 哮喘的发
生。尤其是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 可作 为预 防性 干预哮喘 的 决策基础 , 针对 儿童 哮喘采取预 防干预措施越早越好 J 。
4 对 策
4 1 食人性过敏原 的防治 治疗食 人性过 敏唯一有效 的措施 . 是避免特定食物过敏原 的摄人 。婴儿肠道屏障功能 和免疫功 能
控的 因素 , 并逐步通过规 范的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培 训, 高识别和操作能力 , 提 降低 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 重症脓毒症 ; 静脉输液 ; 安全路径 中图分类号 : 43 7 1 7 .2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6—6 1 (0 1 1 05 0 10 4 1 2 1 )2— 00— 3
入组包 括 螃 蟹 、 , 、 、 肉, 豆 、 生 , , 奶 , 白 、 虾 猪 羊 牛 大 花 鱼 牛 蛋 蛋黄。
1 1 临床资料 .
13例患儿均 为 20 3 0 8年 6月 ~ 0 0年 7月 在 21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数据采 用 S S 1. P S 10软件进 行统计 学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