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战略营销,精华版
李斌:16字总结《孙子兵法》思想精髓

李斌:16字总结《孙子兵法》竞争哲学——“知彼知已、先胜后战、避实击虚、不战而胜”的制胜逻辑文/李斌2017.1.16(全文结构图)《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本奇书,通常与《战争论》并称为世界两大兵书,但该书不止是一部兵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很多经典名句如“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等早已广为人知,习近平主席2017年新年贺词中也引用了《孙子兵法》中“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这一经典论断。
该书如此知名且富有内函以致历代先贤无不以研读透彻为荣,不过就今日信息爆炸及时间空前紧张的情形来看,作为后世之学,全面追求理解书本原义及具体战法不是特别必要的,这是专门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学者们要做的事情,不是普通“门外汉”做的事。
读书贵在经世致用,与其一味追究个别字词之义,更重要的是能不能从书中学习到一些思想观、相应的方法论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本着这样的目的,近来用了一点时间研读《孙子兵法》,并尝试总结其思想精要及如何应用这些思想。
1、“解决竞争”《孙子兵法》的最佳适应场景要想用好《孙子兵法》首先就要弄清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孙子兵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解决什么问题的书?只有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的总结才不至于跑偏,才不会误用、乱用。
央视曾经播过一个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一些出版社为了多赚钱也将二者合在一起,出一本《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这就给人一个印象,好像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一回事是一本书,其主要思想就是诡诈、就是谋略,就是各种骗术。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些商学院也开课程讲《孙子兵法与商战》核心内容就各种欺骗手段,像李代桃僵、美人计、借刀杀人、瞒天过海等。
这就是典型的误用。
实际上,《孙子兵法》成书于战国时期,而《三十六计》成于明朝(也有说是民国等时期)隔了几千年,怎么会是一回事呢,而且诡诈在孙子兵法中不是核心部分,这一点通过后文即可以看到。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

职场竞争与合作共赢
竞争中的策略运用
在职场竞争中,可以运用《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制定克敌制 胜的策略,以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合作中的共赢思维
在团队合作中,注重共赢思维,通过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同时 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竞争力。
职场中的自我管理
职场人士需要注重自我管理,包括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以保 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效率。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01
将者,智、信、仁 、勇、严也
领导者应具备智慧、诚信、仁爱 、勇敢和严格等品质,以带领团 队取得成功。
02
令之以文,齐之以 武
在团队建设中,既要注重激励和 引导,又要强调纪律和约束,以 实现团队的和谐与高效。
03
上下同欲者胜
领导者应与团队成员建立共同的 目标和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 和战斗力。
传播与影响
传播
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就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 被历代军事家所推崇和借鉴,还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
影响
孙子兵法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智慧和卓越的实践价值,成为世界军事文化 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启示,对 于指导现代战争和企业管理等实践活动仍具有重要意义。
虚实结合
战略欺骗和心理战需要虚实结合,既要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 略,以应对敌人的反应。这体现了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思想。
孙子兵法在反恐斗争中的应用
知己知彼
在反恐斗争中,需要深入了解恐怖分子的思想、组织、行动等特点,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反恐 策略。
速战速决
06
总结与展望
孙子兵法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孙子兵法》是孙武所著,被誉为“兵学圣典”。
它包含了丰富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
其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观点深入人心。
在战争中,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只有清楚地知道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兵力部署、战略意图等,才能制定出有效的作战计划。
这一原则在商业竞争中同样适用。
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对自身的实力、产品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从而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制定出独特的市场策略。
“兵者,诡道也”强调了战争中的谋略和策略运用。
战争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抗,而是智慧的较量。
通过运用各种计谋和策略,迷惑敌人、出其不意,可以以小博大、以弱胜强。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企业也需要运用创新的营销策略和竞争手段,打破常规,抢占市场份额。
“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战略思想。
通过政治、外交等手段,不通过直接的军事冲突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需要强大的综合实力和高超的智慧。
在国际关系中,这种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启示,通过和平谈判、经济合作等方式解决争端,实现共赢。
《三十六计》则是一部总结了中国古代战争和政治斗争中各种谋略的著作。
每一计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瞒天过海”之计,指故意制造假象,迷惑对方,使其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圈套。
这在商业谈判中,一方可能会故意透露一些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紧要的信息,让对方放松警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围魏救赵”是一种巧妙的解围策略。
不直接救援被攻击的目标,而是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迫使敌人回援,从而解除危机。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路,不从正面直接应对困难,而是从侧面寻找解决办法。
“借刀杀人”则是利用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有时候巧妙地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可以更轻松地解决问题。
“以逸待劳”主张在战争中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惫时再出击。
最新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精品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孙子兵法》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546年,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华夏与周边民族冲突与融合不断发生。
公元前546年---公元前476年,“尊王攘夷”的旗帜已经黯淡,中原大国争霸战争进入尾声,出现陪臣执国命。
所以说,《孙子兵法》的产生与当时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定阶级社会发展的产物。
《孙子兵法》的产生,是中华民族演进到一定阶段在理论方面的结晶。
春秋时期是人才辈出、学术兴盛的一个重要阶段。
管子、孔子、老子等都是春秋时代着名的思想家。
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他们之间既共同学习与探讨、又相互攻击与批判。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得治”和“仁政”来保持国家的稳定。
所以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孙子兵法》的产生,是春秋时期长期战争和军事实践孕育的结果。
“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
”根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时期,共有200多个国家,春秋时期前后长达240多年,这个时期,各国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在这240多年中,就有483次大的军事行动,平均每年两次以上。
任何一种重要的军事理论,都是来自最现实的战争实践之中。
因此,《孙子兵法》这种非凡的历史巨着的产生,与当时的那种极其频繁的兼并战争实践是分不开的。
一、《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一)重战、备战、慎战的战争观战争决定着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政治、民心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段话既是《计》篇的纲领,也是《孙子兵法》全书的纲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孙子同样把战争看成国家大事,把战争看成是是国家行为,是政治行为,不是个人行为,不是国君、更不是将领的个人行为。
“兵着,国之大事”决不能把战争看成个人行为,战争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决不可不慎重,“不可不察”.对于战争的发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敌我双方状况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准确无误的判断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的基本条件,总之,孙子提倡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倡重战、备战、慎战,要求明君、良将时时刻刻将“国家安危”、兵民生死系于心上,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孙子兵法摘抄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孙子兵法摘抄
《孙子兵法》是我国典籍中的第一季军事经典之一,以下为其摘抄:
用兵之道,胜败之机,未见于前;战胜之道,攻战准备严密,不可掉以轻心。
凡战胜者,备战而无忧,保持强大,必可获胜。
敌可知,己可知,胜负之道在于分析敌我双方的强弱之处。
掌握敌情,了解自己,方能制胜。
了解敌情则能运用巧妙策略,了解己方则能把握战局变化。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慎。
谨慎训练军队,建设强大的战斗力,才能确保国家的存续。
谨慎选择战略地点,把握敌情,利用敌人疲惫或内乱之际进行攻击。
敌人进攻则避,敌人拉则进,以无形取敌之实。
以虚张声势引诱敌人进攻,然后乘其疲惫之际实施攻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胜。
谨防敌人的间谍,保护军事机密。
保密工作做到位,不泄露军事行动,将有利于战胜敌人。
善用间谍,了解敌情,掌握敌军动向,预测敌方行动。
善用情报,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兵者,诡道也。
善战者凶,不善战者戮。
不按常理出牌,掌握奇袭战术,才能获得胜利。
凡攻坚战,切勿轻敌。
敌人防守坚固时,应审慎筹划,确保胜算,不可盲目冲击。
上兵伐谋,毋伐背;下兵伐谋,毋伐敌。
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外。
善于运用兵力,进退有度,可以避免陷入敌人的伏击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不可以固守一成不变,应根据战场和敌情的变化,灵活调整战术策略。
以上为《孙子兵法》的摘抄,充满智慧和战略,为后世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经典古籍《孙子兵法》

经典古籍《孙子兵法》经典古籍《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由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经验的同时,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
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有个别观点曾认为今本《孙子》应是战国中晚期孙膑及其弟子的作品,但是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同时在西汉墓葬中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一部)已基本否定此说。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
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体例全书共分十三篇,主要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对当时的战争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著名的军事命题,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
1.始计第一2.作战第二3.谋攻第三4.军形第四5.兵势第五6.虚实第六7.军争第七8.九变第八9.行军第九10.地形第十11.九地第十一12.火攻第十二13.用间第十三另外有一些佚文如《吴王问》。
孙子兵法的特色太极的思想"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慎战的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全争的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先胜的思想"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兵法概述孙子认为战争是国家大事,关系国家生死存亡,不可不研究。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

孙子兵法的现代应用《孙子兵法》作为揭示竞争规律的顶尖之作,展现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
这种“理性之光”,通过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等深刻的战略理念展示出来,通过蕴涵在其中的“以德服人”、“天人合一”等深刻的哲学理念展示出来。
这部名著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门,让许许多多著名的国外战略家陶醉沉迷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之中。
这部名著不仅跨越了国界,而且超越了时空。
正如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在《中国的军事箴言》一文中所言:“孙子的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的思想多么惊人的‘时新’——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
”这部名著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成为政治、经济、外交各个领域领导者的必读书。
孙子的思想不仅在现代军事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广泛的应用中,人们不仅在古人的深邃的思想中获取启迪,同时又为孙子兵法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
一、孙子兵法的应用现状孙子兵法的应用现状首先表现在它的极高的普及率上。
据有关媒体报道:《孙子兵法》在西方被译作《战争的艺术》(The Art of War),在世界最大的“亚马逊”网上书店里,目前有多达102种与“孙子”相关的书目,其中由萨谬尔·格里菲斯翻译、牛津大学1986年版的平装本《孙子兵法》最受欢迎(见图),常年位居该书店科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几位。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9.11”事件后,这个版本《孙子兵法》在一个月内就卖出了1.6万册。
经常出国的朋友会发现,许多机场的书店柜台上摆满了《孙子兵法》,在候机或候车的场所也能够看到许多人在翻阅《孙子兵法》。
一位著名的美藉华人作家谈道:“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商界人士对中国千年的《孙子兵法》愈来愈好奇,如何利用孙子兵法,成了西方人探讨商场必胜的另一秘诀。
走进美国各大图店的商业书籍栏目下,作者不同,内容各异的《孙子兵法》解释与感悟俯拾即是,就连给美国商学院学生讲演时,《孙子兵法》刚被我提起,一个微型《孙子兵法》的小语录已经被美国学生高高举起。
于长滨演讲

2008科特勒科特勒((中国中国))战略营销年会战略营销年会————暨首届中国人民大学战略营销论坛暨首届中国人民大学战略营销论坛暨首届中国人民大学战略营销论坛时间时间::2008年12月7日地址地址::人民大学逸夫会议室人民大学逸夫会议室于长滨于长滨 演讲演讲孙子兵法与战略谋略主持人主持人主持人::下面演讲是由于长滨教授给我们带来“孙子兵法与战略谋略”。
于教授是清华大学EMBA 特聘教授、中国商业联合会特聘培训论证专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南开大学戈德学院副院长、MBA 导师、山西省教授协会培训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注册职业经理人国家级专家评委。
掌声有请于长滨教授!于长滨于长滨于长滨::很高兴受邀来参加科特勒年会,同时与大伙儿相识。
客观来讲,我个人非常地推重营销工作,我本人也是从事营销工作的受益者,我认为在座的诸位身兼着两种责任,一就是你的单位发展的责任,二就是在单位发展的前提下完成你自己发展的责任。
企业好营销好,企业不好营销肯定不好,在企业里你没有比营销更重要的工作。
所以我这里才有感而发。
昨天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包括刚才黄教授的精彩讲座。
有一点我想提示一下,就是我们强调的是营销趋势,但它切记不能与大的经济环境相脱节,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左右营销行为、营销趋势。
营销人员有三大使命,一个叫名片、一个叫雷达、一个叫创造。
雷达是说营销员要将市场的变化信息及时反馈给单位,便于今后的决策。
同时国际上凡是优秀的营销员、营销大师都是对市场极其敏感作出准确判断的大师。
如果对市场的变化不敏感,不能把握市场,很难相信你能作出对应市场变化的决策把你的货卖出去。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拿出主要精力来研究当前市场。
谈到“孙子兵法与营销谋略”我个人认为,像昨天科特勒博士讲的,营销就是商战,商场如同战场,所以我们有必要应该从《孙子兵法》的诸多原则当中获取营养和灵感。
来自于2500年前,中国春秋时代的《孙子兵法》博大精深,被世界誉为天下第一兵书、最高水平的经营教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