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利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标题]

篇一: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一、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

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大业三年(公

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

科举制的真正开始。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常科,

二是制科。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就,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宋以后的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而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但是,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却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

明清两代。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代在录取时分为满汉两榜,满汉考生的内容也有所区别。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每

级考试都严密而繁琐。殿试以后,一般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二、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

首先,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对国家而言,大大拓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为

选人用人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是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

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其次,它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优点,是用人制度的

历史性改革与进步,非但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科举制,也影响了欧洲的文官制。正是

科举制为古代中国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可用人才,虽然他们之中并非都是杰出之士,但能过关斩将,荣登金榜,也绝非等闲之辈。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

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唐代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名人,大多是进士出身,有的还是头名状元。不妨以

南京大学历史系所编《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为材料依据,辞典中所载唐代至“五四”以前历

代名人约2,480余人,其中除去帝王、宗室、将领、农民起义领袖和宗教人士约1,000人左右,尚有1,480余人是通过各种途径在朝廷任职或从事其他文化工作的。在这1,480余人中由科举考试而进士及第的达800余人,占百分之六十左右。这一数字表明,科举制度确实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了众多的人才。应当说,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的确还是有才能的,因而也是有成就的。

唐代以来的大学问家、书画家、科学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大多是通过进士及第才得以

施展抱负的。诸如刘知己、颜真卿、王维、裴度、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柳公权、

李商隐、杜牧、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与苏辙兄弟、包拯、沈括、

程颐与程颢兄弟、黄庭坚、陆游、李纲、朱熹、陆九渊、王十朋、范成大、文天祥、于谦、

王守仁、杨慎、张居正、汤显祖、郑板桥、纪昀、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俞樾,等等,真

是挂一漏万。其中有的如王十朋、文天祥、杨慎等还是头名状元。一般来说,由科举入官的

人,不少人因为出身比较贫寒,了解民间疾苦,同时又专心致志读书,所以居官后尚能比较清正。人们熟知的寇准、范仲淹、包拯等都是如此。

然而,科举制同其他事物一样,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包含了它的负面作用。它的弊端,

早在唐代已经显露出来。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一种侥幸进取的心理,

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

二是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于是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

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心机,不择手段。比较正直一点的人往往屡试不中。明清以来,科举考试越发腐败,考官和考生作弊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辛卯科江南乡试,在南京贡院举行。正考官为左必番,副考官为赵晋,二人受扬州盐商的贿赂,发榜时多取盐商子弟,结果江南举子千余人抬着财神爷到孔庙示威,用一副对联嘲讽两位考官:“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康熙皇帝见事态严重,局势不可收拾,只好

砍了赵晋的脑袋,以抚江南举子。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科举考试舞弊案了。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并不真正按确定的标准。如永乐皇帝有一次见殿试状元为孙

曰恭,认为“曰恭”二字组合为“暴”,于国大不吉利,一笔把他降为探花,另取一名叫邢

宽的为状元,据说是“以宽压暴”。这就近乎荒唐可笑了。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俗称官制)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教育用于培养人才,官制用于使用人才,而以科

举为中心环节。科举是一种历史现象,它能在历史上产生、发展,直至消亡,有它深刻的历

史原因。尽管它本身存在很多弊端,并且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但不能不承认,它

也为封建国家发现和选拔了不少人才,其中有相当多的人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作出了杰出

的贡献,有些人甚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栋梁,至今仍有巨大影响。从不拘资历、以才取人和通过考试这一平台公平竞争这些特点来看,科举制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篇二:科举制度有什么弊端

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

石兴刚

[论文摘要]中国隋唐时代兴起的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时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最高成就,不仅

为其后的封建社会各朝代提供了蓝本和基础,亦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摹本。虽然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其产生的必要性和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他和许多事物的产生一样有着双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度产生的利弊

分析,客观的阐明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并从中汲取我们当今选拔人才制度应

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科举制度利处意义

the examination system pros and cons

shi xinggang

keywords:the imperial; system; the place; meaning

前言

科举制一方面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当时是最有权威的测试,也使得平民有了走上仕途的

机会,是九品中正制的进步,使中国有贵族统治阶级变为地主(庶族)统治阶级,总之,科

举制出现问题是在宋代以后,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另一方面科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

的思想,压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了学术自由,在后期消极影响甚至大于积极影响,阻

碍了思想的发展和学术进步,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在奴隶社会,居于主流的人事行政模式是世卿世禄制。这一制度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

近,在固定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中选拔国家官吏,职官世代承袭。此外还存在着由官员作为举

荐人的“乡举里选制”,即官员根据乡间民间的言论,向君主推荐德才贤能之士,但是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