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自测练习

/返回首页/本章教学大纲/本章教学内容/本章自测练习答案/

一、判断题

1.约当产量可以用产品所用各种资源的投入量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

1.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 )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a.新旧程度 b.完工程度 c.预计完工率 d.预计废品率

2.假定某工业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测定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

a.45000元和11250元 b.40000元和16250元

c.34298元和21952元 d.45000元和11520元

3.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各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24小时、16小时。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水道主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计算。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

a.16小时b.20小时c.32小时d.40小时4.在某种产品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各月之间变化很小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b.在产品技固定成本计价法

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5.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a.20件b.135件c.140件d.160件

6.对于月未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未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应采用()。a.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约当产量比例法 d.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三、多项选择题

1.各月份在产品数量较多而且变化也较大,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有()。

a.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2.企业应根据()等具体条件,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

a.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b.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c.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d.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四、计算题

1.企业生产a产品顺序经过三道工序完成,本月共完工100件,各工序月末产品分别为20件、40件和8件,完工程度均为50%.各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20小时、30小时和50小时.月初在产品的直接人工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分别为5000元和19400元。

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和分配直接人工的产量;

(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直接人工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2.李四月标准工资889.14元,本月日历天数31天,李四从4到9日连续请事假6天(含2个节假日),24到27日连续请病假4天(含1个节假日,病假扣工资率为20%),另外5个节假日照常休息。

要求:

(1)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扣工资和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的方法分别计算应付李四的计时工资总额

(2)按20.92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扣工资和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的方法分别计算应付李四的计时工资总额

(3)按月实际制度日数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扣工资和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的方法分别计算应付李四的计时工资总额

3.企业生产c产品顺序经过三道工序完成,本月共完工100件,各工序月末在产品分别为20件,10件和8件,完工程度分别为60%、50%和70%。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0kg、30kg和20kg,在各工序生产开始时按定额一次投入本工序所需的材料。月初在产品的材料费用和本月发生的材料费用分别为3300元和11700元.

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关于材料的约当产量;

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4.某厂丙产品须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丙产品工时定额为8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60小时,第二道工序20小时,每道工序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1 000件,第二道工序2 000件。

要求:(1)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2)分工序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5.某企业生产乙产品,月初和本月发生的燃料及动力费用合计30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4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完工率45%。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燃料及动力费用。

6.某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初加本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28 000元,工资14 000元,制造费用10000元;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30件,完工程度为40%。

要求: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7.某企业生产乙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次投入,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份月初在产品费用2 8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费用12 200元,燃料及动力费4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2 800元,制造费用800元。本月完工产品4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

要求:分配计算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8.某公司生产甲、丙两种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次投入,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和工时定额分别为:甲产品50元,30小时;丙产品40元,20小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甲产品100件,丙产品120件。每小时其他费用定额为:工资及福利费2元,制造费用1元。

要求:计算甲、丙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9.某产品经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200公斤,第二道工序50公斤。

要求:(1)计算在原材料于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下各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原材料在生产开始后陆续投入情况下各工序的完工率。

第七章自测练习答案

/返回首页/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大纲/本章自测练习/

一、判断题

二、单项选择题

b d

c b

d c

三、多项选择题

abd abcd

四、计算题

1答案: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00×100=20000(元)

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00×22=4400(元)

2答案:

(1)889.14/30=29.638(元/日)

按缺勤扣工资法

889.14-29.638×6-29.638×4×20%=889.14-177.828-23.7104=687.60(元)

按出勤日数计算工资法29.638×(31-6-4)

+29.638×4×80%=622.40+94.84=717.24(元)

(2)889.14/20.92=42.50(元/日)

按缺勤扣工资法889.14-42.5×4-42.5×3×20%=693.64(元)

按出勤日数计算工资法42.5×(31-8-4-3)+42.5×3×80%=680+102=782(元)(3)889.14/23=38.66(元/日)

按缺勤扣工资法

889.14-38.66×4-38.66×3×20%=889.14-154.64-23.196=711.30(元)

按出勤日数计算工资法38.66×(31-8-4-3)

+38.66×3×80%=618.56+92.784=711.34(元)

3答案:(1)

(2)(3300+11700)÷(100+26)=119.05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119.05×100=11905(元)

在产品材料费用=119.05×26=3095(元)

4答案:

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率=60×50%/80=37.5%

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60+20×10%)/80=87.5%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 000×37.5% =375(件)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2 000×87.5% =1 750(件)

5答案: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燃料及动力费用为:在产品约当产量:40×45%=18(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燃料及动力费 =30000/(140+18)×140=26 582(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燃料及动力费 =30000/(140+18)×18=3 418(元) 6答案:

(1)约当产量比例法下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在产品约当产量=30×40%=12(件)

(2)原材料费用分配为:

完工产品应负担费用=28000×100/(100+30)= 21 600(元)

在产品应负担费用=28000×30/(100+30)=6400(元)

(3)工资费用分配为:

完工产品应负担费用=14000×100/(100+12) =12 500(元)

在产品应负担费用=14000×12/(100+12)=1 500(元)

(4)制造费用分配为:

完工产品应负担费用=10000×100/(100+12) =9000(元)

在产品应负担费用=10000×12/(100+12) =1 000(元)

(5)完工产品成本=21 600+12 500+9 000 =431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6 400+1 500十1 000 =8 900(元)

7答案:

乙产品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800+12200/(400+200) = 25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400×25=10 0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25=5 000(元)

完工产品成本=10000+4 000+2800+800 =17 6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即为5 000元。

8答案:(1)甲在产品定额成本为:

定额工时:30×100=3000(小时)

原材料:50×100=5 000(元)

工资及福利费:2×30×100=6000(元)

制造费用:1×30×100=3 000(元)

月末,甲在产品定额成本:14 000(元)

(2)丙在产品定额成本:

定额工时:20×120=2 400(小时)

原材料:40×120=4 800(元)

工资及福利费:2×20×120=4 800(元)

制造费用:1×20×120=2 400(元)

月末,丙在产品定额成本:12 000(元)

9答案:(1)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第一道工序完工率:200/(200+50)×100%=80%

第二道工序完工率=(200+50)/(200+50)=100%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后陆续投入

第一道工序完工率=200×50%/(200+50)=40%

第二道工序完工率=(200+50×50%)/(200+50)=90%

初中语文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训练【练习题一】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唱和(hé)沉湎(miǎn)孜孜不倦(zī) B.炽热(chì)诘问(jié)梦寐以求(mèi) C.牟取(móu)襁褓(qiǎng)越俎代庖(bāo) D.悲怆(cāng)禁锢(gù)五行缺土(xíng) 2.给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上灯了,一点点黄晕(yo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sù)戴着笠。 B.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xiè dú)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C.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 )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b1)益。 D.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mán)了我的眼晴,这样苦心孤诣(zhi)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3.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干hé②盛气líng 人③面面相qù 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喝彩(hē)伶仃(líng )姹紫嫣红(chà) B .污秽(huì)戍守(shù)白雪皑皑(ái) C .忏悔(chàn)晨曦(xī)风调雨顺(diào) D.提防(dī)侥幸(xiǎo )丢三落四(là)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热忱(chéng)潋滟(liàn)拮据(jū)憔悴(qiáo) B.娴熟(xián)逶迤(wěi)蹒跚(pán)祈祷(qí) C.诧异(chà)殉职(xùn)和煦(xù)风靡(mǐ) D.颓唐(tuí)饯行(jiàn)笑靥(yè)婵娟(cán)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倩影(qiàn)皎洁(jiǎo)休憩(qì)拈轻怕重(niān) B.随州(séi)狭隘(ài)差使(chāi)莘莘学子(xīn) C.干涸(hé)怜悯(mǐn)玷污(diàn)脍炙人口(zhì) D.破绽(zhàn)迷惘(wǎng)省悟(xǐng)面面相觑(qù) 7.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宇。(4分) ①雄(hún) ②憧(jǐng) ③理直气(zhuàng) ④无边无(yín)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有的同学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后,又多此一举地在错误的句子后打上了“×”。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二、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三、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 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 3、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 (1)字不离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就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小学生综合素质训练手册

小学生综合素质训练手册 (823)我国水资源人均2700立方米,世界人均11000立方米;林地人均1.7亩,世界人均15.5亩;耕地人均1.4亩、世界人均4.4亩。 (827)“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蟑螂、老鼠。 (828)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身长可达30米左右,体重约170吨,一张嘴,其宽度就可容十个成年人自由进出。 (829)最高的哺乳动物是指长颈鹿,体高约五六米;最大的鸟是鸵鸟,身高可达2.75米,身长2米;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长不过5厘米,体重仅2克左右,它翅膀非常灵活。 (830)我国的四大油料作物指油菜、大豆、花生、芝麻。 (831)花生是陆地上唯一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832)菠菜富含维生素,被称为菜中之王,但它不能与豆腐同煮。 (833)中国十大名花指的是牡丹、菊花、君子兰、梅花、兰花、杜鹃、荷花、桂花、茶花、月季。 (834)我国八种一级保护植物是指水杉、银杉、珙桐、秃杉、望天树、桫椤、人参、金花茶。 (836)“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科学家培根的名言。 (837)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838)第一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华人是杨振宁、李政道。 (841)修建于二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是战国水利工程学家李冰设计、组织建造的。 (842)“印刷术”是宋朝的毕生发明的。 (843)“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奖,提供这一奖金的科学家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844)电话是英国人贝尔在1873年发明的,他还制造了助听器,改进了留声机,他一生获得了30项发明专利。 (845)美国人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橡皮等。 (846)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被称为“飞机之父”。 (847)中国第一位铁路专家是詹天佑。他主持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848)发明者王永明发明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方案,使汉字进入电

老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12年中考语文记叙文精华试题老王(节选)杨绛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⑵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⑶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⑷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⑸“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⑹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⑺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⑻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⑼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⑽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⑾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7.作者主要讲述关于老王的哪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① ② ③18.从文章对老王的语言描写中撷取一个例子,说说老王的性格特点。(3分)语言描写:性格特点:19.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⑹段中加点字“镶嵌”和第⑺段中加点字“强笑”的表达效果。(4分)镶嵌:强笑:20.文章第⑺段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3分)21.下列表述中,最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几段的描写,反映了老王孤苦伶仃、生活窘迫的艰难处境。B.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是因为他们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C.老王临终前一天给“我”送鸡蛋、香油是因为他想换几个钱。D.文末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是因为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答案】17.(3分)(1)老王给我们家带送冰,车费减半。(2)老王送默存上医院,坚决不肯要钱。(3)老王临死前一天给我们家送鸡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题(5篇,附答案)

一、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宏伟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格,陌生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出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笑,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 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分外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练一练 1.联系上下文解词。 (1)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 3.给第3节加上标点。 4.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 第1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集锦

一、语病专项练习 1 ()A、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B、“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D、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2 ()A、《医师法》明确规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注册医师必须要加入当地的医师协会。 B、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互联网,是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C、牌匾格调低俗怪诞,固然不雅;崇洋媚外,带有殖民文化色彩,也为国人所不耻。 D、我国今年国债发行规模一千九百五十二多亿元。 3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B、为贯彻实施《教师法》,万寿县于三八节前夕已报销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医疗费。C、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发动职工努力学习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D、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4 ()A、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B、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新体制。 C、今年9月份,“西湖达利”有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推到了针织分公司和制衣分公司常务副总的重要位置上,这意味着“西湖达利”开始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上贯彻它的快半拍意识。 D、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 5 ()A、张口“人权”闭口“人权”的那些议员老爷们,请问美国的白人警察对黑人实施的“人权”究竟是什么货色? B、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遍及全国。拥有25万会员,根据会员每年的经济收入况,缴纳一定的会费。 C、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最根本的仍是需求不足。从这样的宏观经济现状出发,仍需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推动西部开发。 D、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6 ()A、近三年,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B、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C、怀素的奔放,八大山人的风骨是汉民族的骄傲,然而梵高的激情、马蒂斯的韵律也早为中国人民所倾倒。 D、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生源计划编制工作会议近日在山西太原举行。根据计划,今年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校面向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计划将有所增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录取率都将超过30%。 7 ()A、这是一个英雄的母亲,是一个有着坦荡胸怀的母亲。 B、文章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各个历史时期进行斗争时所采取的战略特点。 C、香烟走私十分猖獗,我国海关已把打击走私香烟列为重点。 D、作者本人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这是我们评价古代文学作品必须注意的问题。 8 ()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日前从有关部门证实,2000年9月入学的我国高中新生,将不再使用沿用20年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各地中学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试验

基础训练答案

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课前预习 一、1.人民社会主义人民权利 2.国家主人权力公民权利 3.宪法国籍 二、1.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2.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课堂练习 一、1.C 2.C 3.B 4.C 5.ABCD 6.CD 7.AC 二、(1)我国公民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需要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2)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立法保障,即国家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具体来所,近年来我国加快立法步伐,不断完善各个领域的立法工作,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立法保障。第二课时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课前预习 一、1.权利基本普通具体 2.广泛自由个人根本国家集体 二、1.公民在行使权利是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2.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监督建议权、社会经济权利等。 课堂练习 一、1.A 2.A 3.B 4.BD 5.ACD 6.AC 7.CD 二、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③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

使权利,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行为,往往损害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拓展延伸 典题演练 一、1.B 2.D 3.B 4.D 5.A 二、(1)洋洋的做法的后果由扰乱交通秩序,危害生命安全,要受法律制裁等;乐乐的做法的后果有影响家人休息,影响邻居合法权益,影响邻里关系和谐等。 (2)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等。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第一课时公民的义务 课前预习 一、1.宪法法律必须履行 2.权利行使义务履行 3.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二、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任何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等。 课堂练习 一、1.D 2.B 3.B 4.ABC 5.AD 6.BCD 7.ABCD 二、①在我国,法定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公共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公民必须履行。②道德义务是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承担的道德责任。生活中,履行道德义务,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③生活中,不管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都应积极履行。否则,会受到道德谴责、法律制裁。 第二课时忠实履行义务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题(10篇,附答案)

1.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我家门前有一片无用的空地,杂草丛生,干巴巴的。妈妈拿来铁锹,一下一下地挖。不到一顿饭工夫,这双手就把这一小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菜地。 平时,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家人服务。买菜、煮饭、缝缝补补,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全包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一块布经它裁剪就成为样式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几个线团经它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妈妈正在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针针显得那样欢快,每个动作是那么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爱妈妈的手! 练一练 1.给第4节没加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 2用“//”把短文分成3段。 3.简要回答问题。 ○1.妈妈的手“平凡”表现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手“又不一般”,除了“勤劳”之外,说“不一般”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妈妈的手“又不一般”,作者用了许多事例,其中详写的事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妈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玫瑰与花盆 窗台上摆着一盆盆盛开的玫瑰花碧绿的叶子,艳丽的花朵,醉人的香气,常常引来许多观赏的人花的主人也常给它浇水、捉虫、施肥。 玫瑰自以为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了,它陶醉在人们的夸奖和爱护中在陶醉中,它忽然发现陪伴自己的花盆竟是个又黑又粗的东西。 “你怎么配和我在一起?”玫瑰申斥这花盆。 “……”花盆似乎没有听到。 “我多么漂亮,多么清香,多么高贵你算什么?粗俗,无为,低下,无人理睬!” “……” “我不需要你,你给我走开!’’ “离开了同伴的帮助,你的魅力就会消失的。”花盆发出了耐心的劝告。 玫瑰被花盆激怒了它跳出花盆,要彻底摆脱这个不如意的同伴。 可是在火辣辣的阳光照耀下,它很快就枯萎了。

安卓项目技能训练手册--学生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课程设计》项目训练手册(学生) 专业: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信息工程系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目录 一、项目总体要求......................................................... (2) 二、项目训练......................................................... .. (2) 三、附表......................................................... (6)

一、项目总体要求 1、项目描述 本课程通过引入仿真项目和企业真实项目,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从事移动终端应用开发等相关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打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项目要求使用Android技术,结合XML、SQLite等基础技术和工具,完成一个手机通讯录,通过具体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为进入职场作好准备。 2、技术难点及重点 (1)难点:Android各种技术的组合使用及相关配置 (2)重点:功能页面的设计、业务逻辑的实现、数据存储与访问 3、项目参考资源 (1)项目源码 (2)项目开发文档说明 (3)其他参考资料 :pan.baidu./s/1ntkSv3N 密码:jdnj

4、项目扩展 练习了本项目之后,可以拓展各种手机端的企业门户建设、电子商城,手机应用管理器等各种基于移动设备的系统设计。 二、项目训练 1、项目实施前(2课时) 向学生讲解课程设计的主要容(项目、要求、文档格式) 2、项目原型讲解(2课时) 3、任务一需求分析(4课时,完成论文需求分析部分) 子任务1:根据需求分析阶段流程(如图1所示),确定系统功能,形成需求说明书(SRS)。 图1 需求分析流程 首先确定项目,了解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功能。 如果是自己开发,而非他人委托项目,则需要调查一下市场,了

人教版初中七下语文基础训练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确凿.(zuó)觅.食(mì) 秕.谷(bǐ)人声鼎.沸(dǐng) B.菜畦.(qí)油蛉.(líng) 蝉蜕.(tuō)风流倜.傥(tì) C.缠络.(lào)捕.获(bǔ) 锡箔.(bó)人头攒.动(cuán) D.盔.甲(kuī)宿儒.(rú) 斑蝥.(máo)朝.花夕拾(zhāo) 二.基础知识(共16小题) 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答题。 中国文化博大宽广,无处不在。它溶于翰墨书香,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俏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包围着。 (1)找出文段中两个错别字,并且改正。 改为 改为 (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明,是荒漠里的清泉,是久旱后的甘霖,,。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开展的如火如tú。开山岛夫妻哨、雷锋车组、最美乡村教师……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典型人物和文明故事,凸显了港城文明城市建设的新高度。这些人物和故事,或如一阵春风,或如一hóng清泉,给人们以精神的抚慰和心灵的滋润。日前,“‘画’说港城?‘漫’谈文明”系列漫画创作活动已正式(A.启动B.起动).多位美术专业人士将以单zhēn、四格、组图等多种漫画形式,(A.绘声绘色B.活灵活现)地描绘港城的美德人物和文明事件,向这座城市中文明的传递者致敬。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在文中空缺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3)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沧桑数千载,磨练百代人。中国书法用它那的甲骨文、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的楷书、的行书、的草书,陶治了东方,熏陶了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为炎黄子孙赢得荣光,它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 学习中国书法,就要揣摩那纵横万象的点画,推敲那千恣百态的结构,探索那疏密相称的布局,体会那提按顿挫.的律动,膜拜那揖让开合的神思,迷恋那诗词曲赋的意韵.﹣﹣ 让音乐的节奏、舞蹈的逢望、数学的比例、力学的原理、平面的构成……都造化在一起,交相辉应,灵光四射,那该是何等动人的画面啊! (节选自《少儿书法艺术自修汇编》)(1)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huái bā cuō yùn B.guī pā cuò yùn C.huái pā cùo yòng D.guī bā cūo yòng (2)文中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沧桑陶治灵光四射B.陶治揣摩交相辉应 C.揣摩膜拜诗词曲赋D.膜拜造型千恣百态 (3)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上正确的修饰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潇洒狂飞古朴端庄B.古朴狂飞端庄潇洒 C.狂飞潇洒端庄古朴D.古朴端庄潇洒狂飞。 5.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一向认为,生命存在的真假无从,也不重要是彼此之间,允许自我“留白”;让每个人在相互dèng视之外,也可以孤独的躲进一个任何他者所无法的世界。那也是我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辈子的理由。假如每个人都是“窥梦人”,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他人内心私密,让“八卦”入住生活,我不知道谁能放心地过完一生。 (1)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选段中加点字注音。

七年级下册地理基础训练答案人教版

精心整理七年级下册地理基础训练答案人教版 一、基础达标 A.也门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B.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长屋——多地震

C.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日本人的住房大多是平顶——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 4.下列亚洲的各分区中既濒临印度洋,又濒临太平洋的是()A.东亚 A.世界上面积的洲 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7.关于亚洲海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B.亚洲西、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西与欧洲相连,西北与非洲为邻 位于 洲为 海;④______山脉;⑤______海;⑥______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⑦______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⑧______海峡. 《位置和范围》一课一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析: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位于北半球,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根据题意. 答案:D. 5.解析: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160°E经线穿过亚洲东部,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因此可知亚洲地跨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故A正确; 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故B正确;

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故C正确; 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与非洲为邻,故D不正确.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东临E太平洋,南临F印度洋,北临G北冰洋;西与A欧洲接壤,西南以C苏伊士运河与B非洲为界.答案:东;北;北温;欧;苏伊士;非;太平;印度;北冰 2.解析:根据地理位置可知①是乌拉尔山脉,②是乌拉尔河,③

[名著阅读训练题]名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名著阅读训练题]名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在__________ 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 __和 __的道理。 2.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________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 3.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________参军了,当了团区委书记。 4.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________,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5.“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 __炼成的”是________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视察时说的。6.“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当上了委员或委员一类的首长呢”这是 ________对保尔说的。 7.“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是保尔对________说的。 8.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________,保尔是 ________的“良师益友”,他的________对 广大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10.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 ________,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1.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________,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__________,以及他的妻子 __________ 。 12.保尔因__________ 而被校长开除。 13.保尔最后的著作是__________ 。 14.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 他要靠________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 求意见,但________,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 成功。 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 次世界大战起,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基础训练天天练(共20套含答案)01

ECNU
初中数学中考基础训练(1)
时间:30 分钟 你实际使用
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精心选一选 1.图(1)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B )
成绩
LEX
Lex Li
图(1)
A
B
C
D
2.一对酷爱运动的夫妇,让他们刚满周岁的孩子拼排 3 块分别写有“20”、“08”、“北京”的字块.假如小
孩将字块横着正排,则该小孩能够排成“2008 北京”或“北京 2008”的概率是( C )
A. 1 6
B. 1 4
C. 1 3
D. 1 2
3.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两组数据:甲、乙两颗行星的直径分别为 6.1104 千米和 6.10104 千米,
这两组数据之间( A )
A.有差别
-4
B.无差别
4
C.差别是 0.001104 千米
3 2
D.差别是 100 千米
1
4.如图,把直线 l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线 l′,则 l′
-4
-4
的表达式为(D)
A. y 1 x 1 2
B. y 1 x 1 2
C. y 1 x 1 D. y 1 x 1
2
2
5.汽车以 72 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寂静的山谷,驾驶员揿一下喇叭,4 秒后听到回响,这时
第1页共3页

ECNU
LEX
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设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 x 米,根据题
意,列出方程为( A )
A. 2x 420 4340
B. 2x 472 4340
C. 2x 472 4340
D. 2x 420 4340
6.某公园计划砌一个形状如图(1)所示的喷水池,后来有人建议改为图(2)的形状,且外圆的直径不变,
喷水池边沿的宽度、高度不变,你认为砌喷水池的边沿( C )
A.图(1)需要的材料多
B.图(2)需要的材料多
C.图(1)、图(2)需要的材料一样多
D.无法确定
图(1)
图(2)
7.如图,等腰梯形
ABCD
第6题 下底与上底的差恰好等于腰长,
DE

AB
.则∠DEC
等于(
B

A. 75° B. 60° C. 45° D. 30°
第7题
第8题
8.如图是一台 54 英寸的大背投彩电放置在墙角的俯视图.设∠DAO ,彩电后背 AD 平行于前沿 BC ,
且与 BC 的距离为 60cm ,若 AO 100cm ,则墙角 O 到前沿 BC 的距离 OE 是( A )
A. 60 100sin cm
B. 60 100cos cm
C. 60 100tan 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细心填一填
9.某农场购置了甲、乙、丙三台打包机,同时分装质量相同的棉花,从它们各自分装的棉花包中随机抽取
了 10 包,测得它们实际质量的方差分别为 S甲2 11.05,S乙2 7.96,S丙2 16.32.可以确定 乙
质量最稳定.
打包机的
10.如图,照相时为了把近处的较高物体照下来,常常保持镜头中心不动,使相机旋转一定的角度,若 A
第2页共3页

(word完整版)精选一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一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词语搭配成句,加标点: 小河边一条大象自在地游来游去 大树上一匹娃娃悠闲地吸着水 草地上一头小蝌蚪灵活地跳来跳去 池塘里一群小猴神奇地向我们走来 大路上一只小马快乐地做游戏 小河边一头大象悠闲地吸着水。大树上一只小猴灵活地跳来跳去。 草地上一群娃娃快乐地做游戏。 大路上一匹小马神奇地向我们走来。 池塘里一条小蝌蚪自在地游来游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①老虎是百兽(shòu)之王,但它害怕小鸟的粪便(fèn biàn),只要沾(zhān)上小山雀的粪便,它的皮肤就会烂掉(làn diào)。 ②狼非常凶猛(xiōnɡměnɡ),但它害怕火和红色,更怕腰部挨(ái)打。 ③熊的力气很大,但它怕鼻子被击中(jīzhònɡ),只要猛击熊的鼻子,它就会动不了。 ④鳄(è)鱼十分凶猛,但它最怕黄色,在水中的人们只要穿上黄色的衣服,它就不敢接近了。 ⑤不管什么动物,都有它的弱(ruo)点,即使是凶猛的动物,也不例外。 1.本文共有( 5 )段,标上序号。 2.文中写了哪些动物?请把它们圈出来。(老虎、狼、熊、鳄鱼) 3.根据短文填空。

老虎害怕小鸟的粪便;狼害怕火和红色,更怕腰部挨打;熊怕鼻子被击中;鳄鱼最怕黄色。所以不管什么动物,都有它的弱点。 4、选择正确的打“√”。 (1)只有凶猛的动物有弱点()。(2)动物都有弱点(√)。 (二) 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两)句话,写的是(春)季的的景象。 2.春天有灿烂的(阳光);田野里(百花盛开),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4.春天,梨花、桃花、油菜花都开花了。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杏花、迎春花、兰花等。 (三)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树。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 1.读短文,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又高又大)的枣树(浅黄色)的枣花 (红红)的大枣(圆圆)的小灯笼 2.文中“小灯笼”指的是大枣。 3.想想枣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再填空。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 夏天,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 秋天,枣树上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 (四)

初一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初一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诗句背诵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1、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 1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8、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1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0、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6、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7、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 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28、(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注意力集中训练手册范本

1.注意力训练 1.1. 第一关听课不走神题 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能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考试不粗 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每天训练10 分钟,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前训练,由家长监督训练情况,必须每天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1.1.1. 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家长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 的数字。 例如:家长读:68715 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 568218824535628254336876543258642398541236854 1.1. 2. 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家长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打一个“√”,家长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直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 的个数相同为止。。 有一小鸟,它的家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要飞,每 日只在家里叽叽地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他们都是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个老鸟都找食物去了。一看见火红的太阳,它 们又害怕了,因为太阳太大了,它们又看见一棵树上的一片好大的树叶,树叶上又有站着一只小鸟,正在吃害虫,害虫吃了很多树叶,让大树不能长大,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棵树都产生氧气,让我们每一个人呼吸。这时老鸟马上飞过去,与小鸟一起吃害虫,吃得饱饱的,并为民除害。1.2. 第二关听写训练题 1.2.1. 词语思维 训练方法: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 当听到学习用品就马上举起左手 凳子课桌洗衣机篮球电视机自行车书包电冰箱作业本葡萄空调 电风扇电话机被子杯子钢笔手机篮球羽毛球打火机飞机刀剑

浅论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基础训练

浅论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基础训练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设计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前三分钟训练,能使教育教学效果在无形之中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而且这种优化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也越来越必要,越来越重要了。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通过设计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前三分钟训练,对语文教育教学有多方面的优化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和素质,例如:学生的收集资料和概括能力、观察发现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语文思考能力、良好的心里素质的培养教育……,以达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 课前三分钟要求设计优化 绪论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体现这些基本理念,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已不再允许单调而是力求用各种方式来使教学得以优化: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各种教学媒体的辅助应用来优化教学等等。除此以外,我认为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亦是一种极好的优化教学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设计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课前三分钟训练,能使教育教学效果在

无形之中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而且这种优化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也越来越必要,越来越重要了。 所谓课前三分钟训练指的是: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利用起初3-5分钟的时间,让2-3个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要求轮流上讲台对着同学和老师就相关内容进行交流、发言,是教师用于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简单意义上说也可以叫做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或课前三分钟演讲。这种训练的最显著特点有两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这也是由“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以及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来决定的! 课前三分钟设计 一、设计方案 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计划,离不开事先的设计。教学更是如此,要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就必须首先设计好合理有效的课前三分钟训练方案。根据课前三分钟训练的上述两个显著特点,我对初中各年级的训练方法设计如下: 鉴于一年级学生刚刚进校,需要对他们进行各种常规教育,培养其良好习惯的开端,引导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基本适应学校生活;在教学上主要注重识字等最基本的知识性教学。这时的课前三分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训练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靠老师泛读一些经典笑话或者小故事,以此来慢慢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兴趣。当然,根据这一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