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岸带规划

合集下载

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1999年修正)

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1999年修正)

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1999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9.12.16•【字号】•【施行日期】1995.10.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1995年6月14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1999年12月16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海岸带,是指胶州湾及青岛市其他近岸海域和毗连的相关陆域、岛屿。

其控制范围自海岸线量起:海域至10海里等距线;陆域未建成区一般至1公里等距线,胶州湾西岸和北岸以环胶州湾公路为界(包括盐场);陆域建成区一般以临海第一条城市主要道路为界,海泊河以北以铁路为界;特殊区域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海岸带规划控制范围为准。

第三条在海岸带范围内从事开发利用和其他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编制和实施海岸带规划及功能区划,必须从海岸带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现状出发,根据青岛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综合部署,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海岸带规划及功能区划应当和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相协调。

第六条海岸带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一切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违反海岸带规划及功能区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八条海岸带的规划管理,实行集中协调与专业分工、部门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第九条成立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海管委),负责审议和协调海岸带规划及功能区划编制以及海岸带开发、利用、保护等重大事项和工作,并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青岛市人民政府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青岛市海岸带规划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海咨委),负责对海岸带规划及功能区划的编制以及海岸带开发、利用、保护提供咨询、评估意见。

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完整版

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完整版

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山东省交通运输厅2009年11月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编制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主管院长:朱鲁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主管所长:毛亚平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张民辉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云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刘晓彤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毛亚平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洪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基建处处长主要参加人:王伟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基建处副处长董燕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基建处主任科员裴国强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基建处经济师夏侯玉泉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总工程师王继红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研究员唐家风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高级工程师周永盼山东省交通厅港航局工程师常征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瀚冰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金莹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大志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施华栋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工程师杨柳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工程师陈晨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工程师董少伟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工程师前言沿海港口布局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资源利用、人民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等密切相关,港口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是实现山东省及中西部腹地经济、社会和外贸发展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合理布局港口对提升全省港口综合竞争力,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大发展机遇,沿海港口正日益在政治、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山东省沿海港口经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的重要口岸,成为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依托,在推动我国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初步形成了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主,威海、滨州、东营、潍坊等港共同发展的格局,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东半岛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特征

山东半岛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特征

2 0 n 0 5 w r ls i e a e n L J s ti g s o h n o g P n n u a n e a a y e h p t l tmp r h r c e s o a d 0 0 a d 2 0 e e e a s i d b s d o al a ma e fS a d n e i s l .a d w n z d t e s ai — e o a c a a t r fl n f d l a l
关键 词 : 土地利 用变化 ; 格局 特征 ; 海岸带 ; 东半 岛 ; 陆梯 度 山 海
LU )io e l( na n tue o o sa o eRe e rh, 【a ta Ya tiIs tt fC a tlZ n s ac CAS Ya ti2 4 o ,C ia i , na 6 o 3 hn )
文献 标 识 码 : A
基 金项 目 : 国科 学 院 知 识 创 新 工 程 重 要 方 向 项 目(zx 一r一 2 )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项 目(0 0 0 6 中 ke2 ) 24 ; w 48 11)
山东半 岛海岸 带 区域 土地 利用 变化 空 间格局 特征
路 晓 1, 莉 一应 兰 兰 一侯 西 勇 ’吴 2 , , , ,
u d mmn h a e ne d t e p c .ma n t d n p t l r a h o u n atr t n f t e e r s ln u f c . a t o e i e y d si ci e a e g i e a d s a a e c f h ma l a i s o h a t a d s r e Co s z n s a v r it t r a u i e o h, a l a n v b c u e t e e i c mp e h sc lp o e s a d e tn i e h ma c v t s smu tn o s ;t e e r .i h s b e os o r a o l — i— e a s l r s o lx p y ia r c s n xe sv u n a t i e i la e u l h rf e t a e n h t p ta e fmu t d s l i i y o i cp i a y su i s a d u e c a g a e r a l mp cs o a d- e n I t r ci n n t e c a t o e n t i t d .1n s n i l r t d e .L n s h n e h s rma k b e i a t n L n 0c a n e a t s i h o sa z n .I h s su y a d u e i n o l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征求意见稿)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征求意见稿)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2019年8月目录1 总则 (1)1.1 制定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2 制定依据 (1)3 制定原则 (2)3.1 全域覆盖 (2)3.2 陆海统筹 (2)3.3 衔接事权 (2)3.4 科学实用 (3)4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3)4.1 分区目标 (3)4.2 分区规则 (3)4.3 其他规定 (3)4.4 分区体系 (4)5 用地、用海、用岛分类 (7)5.1 分类思路 (7)5.2 用地、用海、用岛分类体系 (7)5.3 用地、用海、用岛分级适用 (9)5.4 用地、用海、用岛分类编码 (9)附录A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试行) (11)附录B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试行)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照表 (18)附录C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试行)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照表 (24)附录D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试行)与《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对照表 (29)附录E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试行)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对照表 (33)附录F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试行)与《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对照表 (37)附录G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试行)与《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标准》分类对照表 (38)1 总则1.1 制定目的为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基础支撑,统一有效管理自然资源,提高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按照衔接统一、全域覆盖、结构清晰、用途明确的思路,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指南。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以及用地统计、规划分区、实施管理等工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31•【字号】鲁政字〔2023〕193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3〕193号潍坊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批复〈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潍政呈〔2023〕2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潍坊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潍坊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73.9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73.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114.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96.71平方千米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7.02亿立方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6.86%。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海岸带区域涉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区、市)的近岸近海区,涵盖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含辽东湾、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北黄海、苏北沿海、长江口—杭州湾、浙中南、台湾海峡、珠江口及邻近海域、北部湾、环海南岛、西沙、南沙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本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区域,也是保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自然生态状况本区域是陆地、海洋的交互作用地带,纵贯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海水表层水温年均11—27℃,沿海潮汐类型和潮流状况复杂。

区域内大陆岸线长度1.8万公里,分布1500余个大小河口、200余个海湾,滨海湿地面积约为580万公顷。

本区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海岛、海湾、河口、上升流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区域内海洋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海洋生物约28000多种,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是我国乃至全球海洋生物重要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是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区域。

二、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域受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影响,局部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显著退化,部分近岸海域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脆弱,风暴潮、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多发频发。

具体表现为,17%以上的岸段遭受侵蚀,约42%的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局部地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较为严重,调节和防灾减灾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损失加剧。

三、主攻方向以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立足辽东湾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保护自然岸线,严格控制过度捕捞等人为威胁,重点推动入海河口、海湾、滨海湿地与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类型的系统保护和修复,综合开展岸线岸滩修复、生境保护修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生态灾害防治、海堤生态化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海洋保护地建设,改善近岸海域生态质量,恢复退化的典型生境,加强候鸟迁徙路径栖息地保护,促进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提高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

山东省海洋局关于建立实施山东省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的通知-鲁自然资发〔2022〕2号

山东省海洋局关于建立实施山东省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的通知-鲁自然资发〔2022〕2号

山东省海洋局关于建立实施山东省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的通知正文:----------------------------------------------------------------------------------------------------------------------------------------------------山东省海洋局关于建立实施山东省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的通知沿海各市人民政府:为加强海岸带和沿海生态系统保护,减轻海洋灾害影响,维护公众亲海权益,保持海岸带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沿海各市海岸带保护条例要求,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沿海各市人民政府是实施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辖区内海岸建筑退缩线划定与管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实施辖区内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

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加强对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实施的指导和备案管理。

二、海岸建筑退缩线包括海岸建筑核心退缩线(以下简称“核心退缩线”)和海岸建筑一般控制线(以下简称“一般控制线”),海岸线与核心退缩线之间形成海岸建筑核心退缩区(以下简称“核心退缩区”),核心退缩线与一般控制线之间形成海岸建筑一般控制区(以下简称“一般控制区”)。

适用范围为我省管辖大陆海岸线向陆一侧的海岸带区域。

沿海各市要统筹考虑海岸线类型、海洋灾害、生态环境、亲海空间等要素,根据本市海岸带保护条例的规定,依据自然资源部《省级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山东省海岸建筑退缩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科学划定海岸建筑退缩线。

在海岸建筑退缩线划定过程中应充分与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等成果相衔接。

三、核心退缩区内,除军事、港口及其配套设施、安全防护、生态环境保护、必要的市政设施、必需的旅游观光公共配套设施和经国家、省委省政府批准的特殊项目外,不得新建、扩建建筑物。

青岛海岸带规划方案分析与研究

青岛海岸带规划方案分析与研究

文章编号 :2 0 9 5 - ' - - - 3 7 4 7( 2 0 1 7)0 1 —0 0 4 3 —0 5
青 岛海岸带规划方案分析与研究
张大志 孙 娜2
( 1 .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青岛 2 6 6 0 3 3 ;2 .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山东 青 岛 2 6 6 0 7 1 )
低 丘构 成 的 开敞 海 湾 区 内最 为 发育 ,是 基 岩 海岸 的次级 地貌 类 型 。 丁 字湾 也可 称为 河 口湾 , 湾 口宽不 足 2公里 , 有 小型 三 角洲 发 育 ,西部 湾 顶 区有 小 型三 角 洲堆 积 平原 ,海 湾周 边 为火 山岩 及剥 蚀低 丘 。 胶 州湾 以安 山岩 为 主 ,主要 分布 在 薛家 岛地 区 ,东 大 洋 、女 姑 口一 带则 有 火 山砾 岩 等 ,岩浆
收 稿 日期 :2 0 1 7 — 0 3 — 2 1
第一作者简介 :张大志 ,男 , 工程师
2 0 1 7 年第 1 期
青 岛远洋船员 职业 学院学报
Q i n g d a o Y u a n Ya n g C h u a n Y u a n Z h i Ye X u e Yu a n X u e B a o
于加 快发 展 的 战略 机遇 期 ,必 须 按照 科 学发 展 观 和 转 变发 展 方式 的要求 ,把握 机 遇扬 长 避短 ,显 著 提 升保 护 和利 用 水平 ,努力 开创 稳 定 快速 发 展
的新局 面 。
其综合性海岸带管理 已逐步形成 自己的体系。维 多利亚州的国家级海洋公 园和海洋保护 区体系是
摘 要:青 岛市岸线资源丰 富,在城市发展 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做好青岛海岸带规 划工作对青岛城市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分析 了青 岛海岸带现状 ,对青 岛海岸带规划与管 理进行 了研 究,提 出了青岛海岸带规划方案 、海岸带规 划编制的控制要 求,建议海岸带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总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更多空间留给鱼鸟
本报讯9月25日,山东省建设厅正式发布《山东省海岸带规划》,万平口、薛家岛、双岛湖、套子湾、蓬莱阁、古贝壳堤等38个重点区域,将因为资源禀赋最优良、海岸带矛盾冲突最激烈,而受到相应规划管制要求。

在这里,今后更多的空间将留给鸟类、鱼类和浮游生物等,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生态品质。

山东省拥有3200多公里海岸线,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6,海岸线生态和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独特。

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海岸带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些地方的岸线资源被无序开发,海水养殖、填海造陆等人类活动破坏了海岸生态;一些地方的海岸防护林被砍伐掉开发房地产;一些海岸湿地被侵占,沿海重大项目及产业布局缺乏协调,致使海岸生态趋于恶化。

为保护和改善海岸带环境,实现海岸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山东省建设厅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实施了海岸带的规划编制。

据山东省建设厅负责人介绍,这一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青岛、威海、烟台、潍坊等7个市在内的山东全部海岸带,规划总面积1.16万平方公里。

据介绍,《规划》提出了1个发展定位、8个规划目标、8项管制政策、8个管制岸段、12类管制空间、38个重点区域。

其中,1个发展定位即“中国阳光海岸带”;8个规划目标包括,空间和土地合理利用目标、旅游景观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目标、生态及环境保护目标、海岸带自然灾害防御目标、资源战略储备与保护目标、区域协调目标、安全保障目标、立法目标等;8项管制政策分别为,禁止建设地区政策、海岸带建设退缩线政策、海岸带敏感资源区保护政策、开发政策、道路交通政策、产业协调政策、海滨城市发展政策、旅游政策等;8个管制岸段,即依照自然特征和资源条件,将全省海岸带划分为日照-胶南、青岛、莱阳—海阳—乳山—文登、荣成、威海—烟台、蓬莱—龙口—招远—莱州、潍坊—滨州—东营和近岸海岛8个岸段;将海岸带划分为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区、生态及自然环境保护区、生态及自然环境培育区、风景旅游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区、预留储备地区、农业生产地区、特殊功能区、卤水盐场、盐碱地和村镇等12类管制空间,界定了各类空间的性质和位置,提出了明确的管制和引导要求;38个重点区域选取了资源禀赋最优良、海岸带矛盾冲突最激烈的万平口、薛家岛、双岛湖、套子湾、蓬莱阁、古贝壳堤等。

此外,规划还包括针对港口发展、沿海绿化、生态恢复三大问题,划定19段233.6公里的港口岸线,保证海上运输需要;依托现有沿海防护林,构建以海岸带林地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海岸;对黄河三角洲、北部沿海海水入侵区、矿区地面塌陷和景观破坏区、鲁北平原盐渍化地区、胶州湾生态退化区、半岛岸线蚀退区等生态脆弱区和退化区进行保护和治理等内容。

《山东省海岸带规划》将对山东沿海工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海洋文化在线2007-11-14 9:02:20
有关部门消息,山东将采取禁止建设地区政策、海岸带建设退缩线政策、海岸带敏感资源区保护政策、开发政策、道路交通政策、产业协调政策、海滨城市发展政策等措施保护海岸线。

山东出台国内第一个以省为单元、以城乡建设空间管制为主编制的海岸带规划,意在将山东3200多公里海岸线打造成堪比地中海美景的中国阳光海岸带。

从山东省建设厅了解到,《山东省海岸带规划》(下称《规划》)已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日前正式对外公布。

山东省建设厅厅长杨焕彩介绍说,山东的海岸线在资源方面一点都不比地中海沿岸差,甚至那里的干旱情况比山东更严重,可是地中海海岸带风光十分秀美,关键就在于要保护环境、强化规划。

杨焕彩认为,当前山东海岸带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出现了资源破坏和不合理利用等问题。

主要包括岸线资源和土地的无序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当引起的破坏性开发、海滨资源遭受建设性破坏等开发问题;侵占湿地、工厂化养殖、盐田生产及盐化工污染、防护林破坏及岸线退蚀等生态问题;沿海重大项目、产业布局缺乏协调等建设问题。

此次出台的《规划》其范围南起山东省日照市,北至该省滨州市,包括山东全省海岸带,规划海岸线总长约3200多公里,占全国海岸线长度的六分之一,总面积约11600平方公里。

山东省的海岸带的规划发展定位为中国阳光海岸带。

规划目标是实现全省海岸带上的空间和土地得到合理利用,旅游和景观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开发,控制污染、保护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有效防御海岸带自然灾害,对近期不宜开发的资源进行战略储备和保护,滨海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区域协调,保障近海交通安全和国防安全。

为此,山东将采取禁止建设地区政策、海岸带建设退缩线政策、海岸带敏感资源区保护政策、开发政策、道路交通政策、产业协调政策、海滨城市发展政策、旅游政策等八项管制项措施保护山东海岸线。

按照《规划》,山东省海岸线将划定禁止建设地区区域:潮间带、沿海生态系统与生态敏感区、重要海岸带旅游及景观资源保护区、平均高潮位线向陆100米~300米的缓冲区、重要河流沿河50米~100米的保护带等,都将禁止建设。

《规划》规定,与海岸线平行的过境干道和高速公路在距海岸线一定距离(原则上不小于2000米)的内陆腹地布线建设。

禁止在海滩、氵舄湖等地区修建新的过境干道或高速公路。

同时,今后除海滨旅游、港口、与海洋相关的工业等项目外,其他项目均不应临海布局。

平均高潮位线向陆100米~300米范围内的海岸线为需要直接临水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经济活动进行储备,并逐步清除海岸带生态敏感区和敏感资源保护区内的建筑设施,保证公众无阻碍到达和使用公共海岸线。

杨焕彩介绍说,下一步,山东省建设厅将积极推动《规划》的立法工作,以期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山东省海岸带资源的有序利用和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