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退火工艺的选择
铝电极箔生产工艺

铝电极箔生产工艺
铝电极箔是一种用于电池领域的关键材料,其生产工艺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铝电极箔生产工艺。
首先,选择高纯度的铝合金作为原料。
高纯度的铝合金可以提高电极箔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减少杂质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然后,将铝合金原料进行熔炼。
熔炼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和熔炼时间,以确保铝合金的成分均匀和不含有害杂质。
接下来,将熔炼好的铝合金倾注到连铸机中,通过连铸成型。
连铸是将熔融的金属直接注入到结晶器中,使其迅速结晶并获得特定形状的方法。
通过连铸成型可以得到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铝片。
然后,对连铸得到的铝片进行轧制。
轧制是将连铸板材经过一系列轧制机械设备的加工,包括粗轧、中轧、精轧等。
轧制能够使铝片变薄,并且还能进一步提高铝片的均匀性和表面光洁度。
接下来,对轧制薄板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的交替过程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等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可以提高铝片的延展性和塑性,并且还能够消除内应力和改善晶粒的结构。
然后,将退火处理好的铝片进行切割,得到所需的电极箔尺寸。
切割可以采用机械切割或激光切割等方式进行。
最后,对切割得到的电极箔进行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可以包括清洗和氧化等工艺,以提高电极箔的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性能。
以上就是一种常见的铝电极箔生产工艺。
通过严格控制每个工艺环节,可以得到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铝电极箔产品,满足不同电池领域的要求。
一种2a12铝合金分级退火热处理工艺

一种2a12铝合金分级退火热处理工艺2a12铝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铝合金,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可以采用分级退火热处理工艺。
分级退火是一种通过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热处理过程,使合金材料达到理想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的方法。
对2a12铝合金进行分级退火热处理,可以提高其强度和塑性,并改善其耐蚀性和耐疲劳性能。
在制备2a12铝合金材料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
然后,将合金材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氧化皮、清洗和除杂等步骤,以确保材料的纯净度和表面质量。
接下来,将2a12铝合金材料进行固溶处理,即将材料加热至固溶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
固溶处理的目的是将合金元素溶解在固溶体中,消除合金材料中的析出物和晶界相,并提高其塑性。
然后,对固溶处理后的2a12铝合金进行分级退火处理。
分级退火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所需的力学性能进行精确控制。
一般来说,分级退火温度较低,时间较长,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塑性。
在分级退火过程中,合金材料首先经过过饱和固溶处理,使固溶体中的合金元素溶解度超过平衡状态。
然后,将材料冷却到较低温度,使合金元素析出形成细小的沉淀相。
这些沉淀相可以有效地阻碍晶界滑移和晶内滑移,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对分级退火处理后的2a12铝合金进行时效处理,即将材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迅速冷却。
时效处理可以进一步增强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并提高其耐蚀性和耐疲劳性能。
2a12铝合金的分级退火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时间参数,可以获得适合不同应用领域的合金材料。
这种工艺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铝箔纸生产工艺

铝箔纸生产工艺
铝箔纸是一种由铝金属薄片通过连轧、冷轧等工艺制成的一种纸状材料。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铝箔纸生产工艺。
首先,从铝锭开始,将其加热至600℃以上,使其熔化成液态铝。
然后,将熔化的液态铝倒入铝锭浇铸机中,通过连续铸造将其浇铸成较厚的铝板。
接下来,铝板经过预热和表面处理后,被输入至连轧机中。
在连轧机中,通过多次轧制和冷却的过程,将铝板逐渐压成较薄的铝箔。
在连轧机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轧机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铝箔的厚度和质量。
经过连轧后,铝箔进入淬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退火处理的目的是使铝箔恢复其柔韧性和延展性,同时提高其拉伸强度和表面质量。
在炉中,铝箔被加热至400-500℃,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再经过冷却处理。
退火处理后的铝箔进入切割机中进行切割,将其切割成适当的尺寸。
然后,铝箔通过附着剂涂布、表面处理等工艺,使其具有较好的防氧化性、耐酸碱性等性能。
最后,经过卷曲和包装等工序,铝箔纸的生产工艺完成。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铝箔纸生产工艺。
根据不同需求和不同的工艺流程,铝箔纸的生产工艺可能会有所不同。
铝合金绞合导体的退火工艺

铝合金绞合导体的退火工艺铝合金绞合导体是电力输电和输配电领域中常用的导线材料。
它由多股细铝丝通过绞合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铝合金绞合导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硬化和断裂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退火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铝合金绞合导体的制造中。
退火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以消除应力和变形。
在铝合金绞合导体的制造过程中,退火工艺被用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消除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二是改善绞合导体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退火工艺可以帮助消除绞合导体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在绞合导体制造过程中,细铝丝经过拉伸和绞合,会产生应力和变形。
这些应力和变形可能导致铝合金绞合导体的硬化和断裂。
通过退火工艺,可以将绞合导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其内部的应力得到释放,并且晶体结构得到重组。
随后,通过逐渐降温,使绞合导体恢复到正常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退火工艺还可以改善铝合金绞合导体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铝合金绞合导体的导电性能与其晶粒尺寸和晶界结构有关。
晶粒尺寸越小,晶界结构越完善,导电性能越好。
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绞合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导致晶粒尺寸增大,晶界结构不完善,从而影响导电性能。
通过退火工艺,可以使铝合金绞合导体中的晶粒尺寸变小,晶界结构恢复完善,提高导电性能。
同时,退火还能消除绞合导体中的内部缺陷,提高其机械强度,减少断裂的风险。
退火工艺的具体操作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步骤。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影响退火效果的重要参数。
一般情况下,绞合导体的加热温度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铝合金熔化,过低的温度则无法达到退火效果。
保温时间应根据绞合导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内部的应力得到释放并且晶体结构重组。
冷却过程一般采用自然冷却或者水冷等方式,以保证绞合导体在退火过程中不会受到额外的应力和变形。
铝合金绞合导体的退火工艺是解决绞合导体制造过程中应力和变形问题的重要方法。
铝箔轧制工艺

铝箔轧制工艺铝箔轧制工艺是将铝坯通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成薄而长的铝箔的制造过程。
铝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铝箔轧制工艺的步骤和工艺参数。
铝箔轧制工艺主要分为原料处理、轧制加工、退火、切割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处理,即将铝合金坯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加热、热轧和冷轧等工序。
铝合金经过一系列加热处理后,使得其软化并形成铝箔的初步形态。
然后进行预轧,将铝合金坯料通过预轧机进行初步压延成一定宽度和初厚度的铝板。
接着进行精轧,将铝板经过一系列轧制机械的重复轧制,逐渐减小其厚度,使其达到所需的最终厚度。
同时,通过控制轧制温度和轧制力度,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铝箔。
在轧制加工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冷轧和研磨等工序。
冷轧是利用冷却装置对铝箔进行降温,以提高轧制效果和质量。
研磨是利用研磨机对铝箔表面进行抛光,以提高其表面质量和光泽度。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铝箔进行拉伸和切割等工序,以获得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在轧制工艺中,退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
铝箔在轧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和变形,退火可以使其恢复正常结构和性能。
退火时,将铝箔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逐渐冷却。
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硬度和强度的铝箔。
铝箔轧制中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轧制温度、轧制力度和退火参数等。
轧制温度是指铝箔在轧制过程中的温度,不同温度下的轧制效果和质量有所差异。
轧制力度是指轧机在轧制过程中对铝箔施加的压力大小,过大或过小的轧制力度都会影响铝箔的质量。
退火参数包括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退火参数的选择是根据铝箔的材质和要求来确定的。
铝箔轧制工艺的优化可以通过改变工艺参数、改进设备和改进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
优化后的铝箔轧制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铝箔的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铝箔轧制工艺是将铝合金坯料通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加工成一定厚度和尺寸的铝箔的过程。
铝箔轧制工艺的步骤包括原料处理、轧制加工、退火和切割等工序。
3003铝连续退火方案

3003铝连续退火方案技术方案一:方案要求:材料:3003铝规格尺寸:4000×157.9×14.5状态:精抽目标:消除冷作硬化,提高尺寸稳定性改善得到合理的加工状态加工能力与方式:连续式生产 30件/小时检验方式:金相分析布氏硬度计二:3003铝材料分析标准:GB/T3190-1996主3003铝要特征及应用范围:3003为AL-Mn系合金,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防锈铝,这种合金的强度不高(稍高于工业纯铝),不能热处理强化,故采用冷加工方法来提高它的力学性能:在退火状态有很高的塑性,在半冷作硬化时塑性尚好,冷作硬化时塑性低,耐腐蚀好,焊接性良好,可切削性能不良。
用途主要用于要求高的可塑性和良好的焊接性,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工作的低载荷零件,如邮箱,汽油或润滑油导管,各种液体容器和其他用深拉制作的小负荷零件:线材用来做铆钉 3003铝板成形性、溶接性、耐蚀性均良好。
用于加工需要有良好的成形性能、高的抗蚀性可焊性好的零件部件,或既要求有这些性能又需要有比1XXX系合金强度高的工作,如厨具、食物和化工产品处理与贮存装置,运输液体产品的槽、罐,以薄板加工的各种压力容器与管道一般器物、散热片、化妆板、影印机滚筒、船舶用材。
化学成分:硅Si:0.603003贴膜铝板铁Fe: 0.70铜Cu:0.05-0.20锰Mn:1.0-1.5锌Zn:0..10其他:单个0.05、合计0.15铝Al:余量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 (MPa) ) 142-178条件屈服强度σ0.2 (MPa) )≥115试样尺寸:所有壁厚注:管材室温纵向力学性能热加工及热处理温度均匀化退火温度为590~620℃,热轧温度为480~520℃,挤压温度为320~480℃,典型退火温度为413℃,空冷。
化学性能耐蚀性:3003铝合金的耐蚀性很好,接近工业纯铝的耐蚀性,对大气、淡水、海水、食品、有机酸、汽油、中性无机盐水溶液等均有良好的耐蚀性,在稀酸中的耐蚀性也很好。
3003铝连续退火方案

3003铝连续退火方案技术方案3003为AL-Mn系合金,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防锈铝,这种合金的强度不高(稍高于工业纯铝),不能热处理强化,故采用冷加工方法来提高它的力学性能:在退火状态有很高的塑性,在半冷作硬化时塑性尚好,冷作硬化时塑性低,耐腐蚀好,焊接性良好,可切削性能不良。
用途主要用于要求高的可塑性和良好的焊接性,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工作的低载荷零件,如邮箱,汽油或润滑油导管,各种液体容器和其他用深拉制作的小负荷零件:线材用来做铆钉 3003铝板成形性、溶接性、耐蚀性均良好。
用于加工需要有良好的成形性能、高的抗蚀性可焊性好的零件部件,或既要求有这些性能又需要有比1XXX系合金强度高的工作,如厨具、食物和化工产品处理与贮存装置,运输液体产品的槽、罐,以薄板加工的各种压力容器与管道一般器物、散热片、化妆板、影印机滚筒、船舶用材。
化学成分:硅Si:0.603003贴膜铝板铁Fe: 0.70铜Cu:0.05-0.20锰Mn:1.0-1.5锌Zn:0..10其他:单个0.05、合计0.15铝Al:余量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 (MPa) ) 142-178条件屈服强度σ0.2 (MPa) )≥115试样尺寸:所有壁厚注:管材室温纵向力学性能热加工及热处理温度均匀化退火温度为590~620℃,热轧温度为480~520℃,挤压温度为320~480℃,典型退火温度为413℃,空冷。
化学性能耐蚀性:3003铝合金的耐蚀性很好,接近工业纯铝的耐蚀性,对大气、淡水、海水、食品、有机酸、汽油、中性无机盐水溶液等均有良好的耐蚀性,在稀酸中的耐蚀性也很好。
在冷变形状态时,3003铝合金有剥落腐蚀倾向,变形越大,剥落越严重。
由于阳极氧化后色彩不均匀,故一般不进行阳极化处理材料分析结论:使用该铝的主要性能是良好的防锈性能,焊接性能,塑性。
关键点: 1. 热处理对防锈性能的影响和避免。
2.冷作硬化后,力学性能的维护(不能彻底改变冷作硬化带来的对性能上的提高,同时要减轻冷作硬化的影响)二:3003铝方通状态分析该铝方通热处理前处于精抽状态,一、技术参数1、额定功率 30kW2、额定电压 380V、3相、50Hz3、额定温度 300℃4、加热元件接法 Y5、控温区数 1区6、控温方式 PID过零触发可控硅,日本岛电智能仪表控温,上海大华中圆图记录仪记录及超温报警7、有效工作尺寸 1600×1000×600mm(长×宽×高)8、装载量 500kg9、炉温均匀度≤±5℃10、空炉升温时间≤1.5h11、热循环风机11.1 功率 1.5kw11.2 风量 3200-4600m³/h11.3 风压 350-530Pa二、结构简介本电炉结构由炉壳、内衬、炉门、小车、加热元件、通风机装置及温控系统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铝箔退火工艺的选择 所谓退火制度,即退火工艺参数,指的是退火过程中的加热速度,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 在生产条件下,铝箔退火制度是根据退火炉的结构和生产能力、装炉量的大小和铝箔在炉内的放置方法以及对铝箔性能的要求来确定的。
1、加热速度 所谓加热速度一般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升高的温度,在退火工艺参数中,加热速度似乎是个不足轻重的参数,但不能很好的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加热速度,对产品的质量、炉子的利用率、及生产周期都有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确定加热速度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炉量 装炉量越大,即炉料越多,则若要保持各部分温度均匀,使产品的性能均匀一致,就需要较长的均热时间,因而加热速度应相应的慢一些,反之,若装炉量少时,加热速度可适当提高。 (2)铝箔规格的大小 从理论上讲铝箔的宽度越宽卷径越大热传导性越差,则加热速度就应相应的慢一些,这是因为,体积大,导热性不好的铝箔,若其加热速度太快,有可能造成铝箔中心部位与表面温度差别太大,由于热涨冷缩的原因,使得铝箔中心部位与表面的体积变化有很大差异,因而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从而造成铝箔热鼓变形等不良后果。 (3)晶粒度 快速加热易于得到细小均匀的再结晶组织,3021合金的清水箔在退火过程中极易出现晶粒不均匀现象,(局部位置晶粒十分粗大),其原因同铸锭组织中锰偏析有直接关系。晶粒四周和晶内锰浓度的差异,扩大了再结晶温度区间,降低了生核率,从而容易产生粗晶,防止这种现象的措施之一,就是快速加热。3021合金退火时,晶粒组织对加热速度是敏感的。快速加热可缩小再结晶区间。使间界和晶内同时生核,因而容易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 (4)缓慢的加热速度有利于防止铝箔粘连。 (5)生产效率 从生产效率来考虑,加热速度应越快越好,在实际生产中,退火过程中的加热时间约占整个退火周期的1/3---1/5左右(利乐及建筑用箔除外)。因此,加热速度对退火生产效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提高加热速度应在兼顾上述几个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2、退火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影响退火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合理的选择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可以获得好的产品质量,高的生产效率,消耗少的能源。 在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加热温度与延长保温时间对退火质量的影响是等效的。加热温度高时,保温时间可相应缩短,加热温度低时,加热时间可相应延长,选择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的考虑因素如下: (1)产品质量的要求 2
衡量铝箔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几何尺寸、表面质量、机械性能和内部组织等,其中,表面质量、机械性能及内部组织与成品退火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都有很大关系。 衡量铝箔表面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其表面是否光亮,有没有油斑和油痕。从去除铝箔表面残留轧制油的角度来看,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则去油性能越好。如果退火温度过低,保温时间过短,铝箔表面将留下轧制润滑油挥发燃烧不尽所留下来的轻重不等的油斑、油痕。但从内部组织与机械性能方面来考虑,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有可能造成内部晶粒过大,机械性能下降,从而不能满足内部组织及机械性能的要求。 当然对于要求硬状态供货的铝箔,不进行成品退火处理,对于要求软状态供货的产品,需进行完全再结晶退火,退火温度要求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时间要充分的长。对于其它不同中间状态的产品,要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可以互相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对同一合金来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就要越短,否则(对再结晶退火)将进入聚集再结晶阶段,使晶粒长大,加热温度越低,保温时间就应越长。否则再结晶过程进行不充分,达不到退火的目的。高温短时间的保温对细化金属晶粒和获得均匀的组织有极其良好的影响。这样退火有可能使金属得到较高的塑性。但这种工艺对于铝箔是不适用的,因为要从缠的很紧密度大约是2.35g/Cm 3左右的卷上除去轧制润滑剂的残余物,至少要把保温时间延长到10小时以上。 此外,可能的最低退火温度及长的热处理时间有利于防止铝箔在退火后的粘连。 (2)金属的变形程度 退火前金属的变形程度是影响退火制度的重要因素。已经确定,金属冷作硬化程度越大,则再结晶温度越低,保温时间也要相应缩短。 图为铝的变形程度与再结晶开始和终了温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所表示的铝的纯度为99.57%。
再结晶终了 温 度 ℃ 再结晶开始 AL(99.57%)
变形率(%) 图9-3 纯铝变形程度与再结晶温度之间的关系
从该图上可以看出,纯铝变形程度高于65%时,其再结晶温度范围为250℃-300℃。 (3)炉子结构 在装有辅助设备(如轴流式风机)使空气强制流动的炉内退火时,将比在相同结构但没有空气强制流动的炉内的退火时间要短。这一方面是由于炉温易于均匀,升温速度快。同时流动炉气也有利于残留润滑剂的迅速挥发。 (4)料卷的大小和装炉量 料卷的卷径越大,宽度越宽,则退火时铝箔内层与层之间的残留润滑油所需的蒸发 3
时间越长,因而就要相应延长保温时间,反之,则可以在较短的退火时间里达到退火的目的。可相应缩短保温时间。装炉量增加,可相应延长退火时间或是提高退火温度。 (5)生产效率 就退火周期来考虑,应尽量提高加热温度,以缩短保温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但这必须在能够满足所要求退火质量的前提下,否则将失去意义。
3、退火的冷却速度 选择退火的冷却速度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铝箔的大小和形状 铝箔的宽度越宽卷径越大热传导性越差,这是因为,体积大,导热性不好的铝箔,则冷却速度应越慢。否则会由于铝箔表面与中心部位冷却速度差别太大而造成较大的热应力。使箔材表面受损以及引起其它的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2)合金类型 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合金,冷却速度的大小对于性能没有多大影响。对于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有溶解和析出相变,因而有热处理强化效果的合金进行再结晶退火时,冷却速度关系很大。这类合金在加热及保温过程中,强化相将溶入固溶体。并在冷却时自固溶体中析出,若冷速很慢,强化相能从固溶体中充分析出,并长大为颗粒状,这时,合金的强度、硬度降低,塑性提高;若冷却速度快,则获得过饱和固溶体;冷却稍慢,但不够慢,则强化相只能呈弥散状态析出,来不及聚集粗化。此时,合金的强度、硬度仍然很高,特别是热处理强化效果的合金更是如此,故对热处理强化效果大的合金进行再结晶软化退火时,必须以很慢的速度进行冷却。 (3)生产周期 退火的冷却时间在整个退火周期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适当加快冷却速度可减少整个的退火周期。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要在能够满足退火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快速冷却,否则没有意义。 总之, 实际退火制度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往往各因素之间是不能相互兼顾的。即在满足这一因素时,对另一因素来说也可能是相违背的。用目前的科学方法系统地确定铝箔热处理工艺参数是很困难的。实际工作当中主要是靠长时间的实验研究,积累大量的资料数据后来确定退火工艺的。
附:铝箔退火过程的质量控制 铝箔产品,层与层之间紧贴,而轧制用的润滑油成份又比较复杂,成品退火后往往铝箔已完全再结晶,机械性能达到了标准,但还要求铝箔卷中的轧制油完全消除,所以,退火时间是比较长的。有时由于铝箔卷中的轧制油,有些组分氧化,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复杂的聚合物,产生残碳等原因,在铝箔表面产生油痕或油斑,造成铝箔表面污染。 消除退火铝箔表面污染的方法 经实验研究认为油斑油痕的产生,与轧制油润滑油的组分、热处理工艺、铝箔轧制的平整度和缠卷松紧程度有关。 (1)选择合适的轧制工艺润滑油 轧制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选择对于退火表面污染的消除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基础油及添加剂选择不当或质量不良是产生表面污染的根本原因。 (2)防止轧制油的污染 在生产中应防止机械用油(如液压油、油雾油)的泄漏对轧制工艺润滑油的污染, 4
由于机械用油的馏程、粘度远远大于轧制油,其挥发性极差,一旦混入轧制油,很容易造成铝箔退火表面油斑、油痕及残油。 (3)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当退火温度较低时,易挥发的组分挥发了,而难挥发的组分留在卷内,形成一薄层粘度较大的油膜,当铝箔较厚,其开卷拉力大于油膜分子内聚力时,铝箔可以展开,产生沙沙声。而铝箔较薄时,则可能箔卷因打不开而报废。退火温度过高,加热时间不足,箔卷中轧制油未充分挥发,容易产生油斑或除油不尽,同时也会发生聚集再结晶而使机械性能降低。因而,铝箔退火应根据合金、再结晶温度、轧制油成份,铝箔厚度、宽度、卷径、装炉量等来确定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概括地说,对单零铝箔采用退火温度稍高,加热时间稍短的工艺,而对于双零铝箔来说,则采用退火稍低,加热时间较长的工艺为宜。 (4)采用合适的轧制工艺 选择合理的轧制辊型,根据铝箔的性能、宽度、轧制油性能和成品规格,合理分配轧制率,控制好辊型,使轧出的铝箔平整,缠卷要缠紧。 铝箔层与层之间的紧贴程度及轧制后的平整度差,层与层之间的不平处就有一层空气,因此,在缠得不紧的铝箔和有凹陷或平整度不好的部位,退火时由于高温挥发不充分,容易形成残碳而形成油斑。缠得紧的箔卷中,箔面平整,层与层之间紧贴,基本上无氧气存在,退火加热时,轧制油只能蒸发;在铝箔边部处即端面处,也因为空气流动良好,挥发完全,因此不产生油斑。褐色油斑产生在不平整处和邻近边部处,因为这些地区缺氧,油分子因受热而向边部扩散,在缺氧而燃烧不完全时,就会产生油斑。铝箔卷接头处容易产生油斑也是这个道理,这说明,轧制铝箔卷的平整度和箔卷缠紧程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