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新词语教学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研究以口语教学为中心

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研究以口语教学为中心
总的来说,新世纪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在吸收新词新语方面还有一些不足, 需要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时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编写者也应该意识到,随 着时代的变化和留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教材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因此,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新词新语融入到教材中, 并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
2、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让 学生充分感受新词新语的运用情境。例如,“网红”这个新词,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扮演网络直播主播,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如何使用这个词语。
基本内容
3、结合多媒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新词 新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含义和用法。例如,“C位”这个新词,教师可 以展示一些明星在活动中的照片,让学生明白这个词所指的位置重要性。
关键词:新世纪,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新词新语
2.通过注释解释: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新词新语,可以在教材中进行注释和 解释,例如“尬聊”、“爆款”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和背景。
关键词:新世纪,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新词新语
3.突出显示新词新语:在教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排版和字体将新词新语突出 显示,例如用特殊的颜色或者加粗字体等。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更好 地掌握这些新词新语。
二、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理念经历了从知识传授到技能培养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 念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交际法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的应用,口语教学开始学习者的交际需求,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口语交际能 力。教学目标方面,多数研究将重点放在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上, 但也有研究提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输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输入


休 被 认 为 是 对 外 汉 语 词 汇 教 学 的 最 权 威 的 “纲 领 性 “文 件 私 ” 纳 入 其 中 并无 任 何 不 妥 。 另 外 , 与 “ 闲 ” 一 词 有 关 休 休 之 一 的 《 语 水 平 词 汇 与 汉 字 等 级 大 纲 》 。 据 汤 志 祥 的是 甲 级 词 中 的 “ 息 ”和 丁 级 词 中 的 “ 养 ” , 单 独 的 汉
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 1 , 策 略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给 予 更有 效 的 指 [] 4 朱麟 ,李嘉珊. 1 纪的中国语言文化 的传播 … . 2世 未来与发展 ,
21, ( 5), 00
于 学 生 在 学 习 过 程 中增 长 知 识 、提 升 能 力 ,这 对 全 面提 高 [】 5 萨皮 尔. 语言论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 8 . M. 95
( )教 学 计 划 一
新 词 语 教 学 能 否 单 独 进 入 留学 生 的 教 学 计 划 ? 或 者 以 生 自 己调 整 学 习心 态 。但 有 时候 任 课 教 师 可 被 学 生 牵 着 鼻 何 种 方 式 进 入 留 学 生 的教 学 计 划 ?这 些 问题 实 际 上 是 由 留 子 走 。 比如 我 们 在 学 习 经 济 和 体 育 单 元 时 , 由于 班 上 大 部 学 生 的 学 习 类 别 决 定 的 。根 据 以下 学 习 类 别 ,我 们 可 选 择 分 是 女 生 ,且 上 完 一 二 课 后 ,从 课 堂 表 现 和 学 生 的 教 学 反 相 应 的新 词 语 教 学 层 级 ,层 级 的 选 择 由 低 到 高 , 且 层 层 相 馈 来 看 , 他 们 对 这 些 领 域 的新 词 语 毫 无 兴 趣 , 我 们 就 临 时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词语

优 越感 ,并 不 自觉 地 把 母 文 化模 式 当做 衡 量 别 的 文 化 的 标 准 。凡 不 符 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一标 准的就难 于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 ,在没有获得异文化社会环境 的实际体验情况下 ,只受到间接经验 的影响 ,人们也往往容易对异文化 产生成 见、偏见 。文化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 的成见 、偏见 ,是直接影 响 跨文化交 际的因素。 _ ”j 对外汉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 的重要 组成部分,语言记录文化。文化借 助语言 的力量得 以表达 、保持 , 发 并 展 、传播。文化 的书面保存 ,需要语 言,而文化跨时空的传播更需要 借 助语言这一重要工具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附 、促进和制约 。文化 的发 展 也势必带动语言 的发展 ,新词语的产生则是很好的说明。新词语作 为汉 语词汇中的特殊一族 ,与文化关联最 为紧密 ,所以新词语教学有助 于提 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对 外 汉语 新 词 语 教 学 的 原 则 ( ) 新 词 语 的分 布 特 点 一 2 l 年 5月 ,教育部 、国家语 委发布 了 ( O 1年中 国语 言生活 状 O1 2l 况报告》,2 l O 1年 “ 降生”5 4条新词 。这 些新词语 分布广泛 ,涉及 生 9 活 、时政 、经济 、文化 、科技 、教育 、环保 等众多领域 。 语 言 是社 会 变化 的放 大 镜 ,2 l 度 公 布 的 新 词语 ,一 改 以往 以事 O 1年 件为核心的特点 ,出现 了大量 以凸显社会 问题为 内容 的词语群 。在 54 9 条年度新词语 中,三 字词语 占了一半 以上 ,其 中 “ x门” “ x体 ” x x “ x 微 x”格式特别 活跃 。新词语 中,有 2 l条字母 词特别 引人 关注 ,如 “ U站 、4 D报纸 、H D住” 等。 OL 社会发展犹如语 言的助推器 ,新词语随着社会发展广泛 分布在各个 领域 ,但这些词汇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尚需等待 。 (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原则 二 新词语不断出现并融人词汇家族 ,但是一部分新词 语不够稳定 ,这 给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教材 的编写造成了困难。如何选择新词 语进行教 学 。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在教学中 ,我们应 注意如下原则 : 1 、规 范 性 原 则 由于受现有教学大纲 、教材编订等因素的影 响 ,加之 新词语 的更新 换代很快 ,导致缺乏专门的新词语课程 。教师很 难对新词 语形成系统 的 讲解 。因此在讲解时 ,我们对新词语 的选取应加以斟酌 。 学 习汉语 的留学 生来到 中 国,置 于 目的语环境 中。因此 ,在教学

试论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可行性

试论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可行性
编 纂 方式 的 新词 语 词典 为新 词 语 教学提 供 了可供 选取 的词 汇信 息和教 学 资料 。 | ( )新词 语语 料 库 的建 立 为新 词 语教 学 提供 了具有 说服 力 三 的语料 数据 。 随着 计 算机 技术 的发 展 ,新 词语 语 料库 成 为人 们 用来 界 定 、 l 考察 新 词 语 的重 要工 具之 一 。 许 多新 词语 词 典 的编 纂就 是基 于 不 同的新 词语 语 料 库进 行 的 。比如 2 0 年 出版 的 《 l 07 2 世纪 华语 新 词 I 引言 语 词典 》就 是 基 于L V C 时语 料 库编 写 的 。L V C 时语 料库 是 IA 共 IA 共 新 词 语 的产 生 , 是 各 种 语 言 中 的 普 遍 香港 城 市 大学 语 言资 讯科 学 研 究 中心及 其 语料 库 实验 室于 19 年 95 现象 。据 语 言学 家统 计 ,现 代文 化语 言 的词 建立 的 。至2 0 年 ,语料库 共 收集 10 个 词条 ,总字 数超 过3 08 5万 亿5 汇库 中 ,平均 每 年均 递增 30 个 新词 语 。据 千万 字 。语料 来 自于 香港 、 台湾 、北京 、上 海 、澳 门、新加 坡共6 40 色 巴恩 哈斯 ( a n a t B r h r )统计 ,美 国英 语每 年 个华 语地 区 。 新增 个 约 8 0 。据 巴黎 国 际法 语 委 员会 调 0个 众 多大 规 模语 料 库 的建 设 和使 用 为开 展 新词 语 的调 查研 究 提 | ~ _ 查, 9 3 17年问产生了l0 0 7—9 9 00 多个新词 供 了广 阔 的平 台 和现 代化 的手 段 。新 词语 教 学可 以借 助 新词 语 语 语 。 …自1 4 年 两 德成 立至 两德 重 新统 一 , 99 料库 印证 新 词语 在 实 际语 料 中 的表现 ,从 而获 得 具有 说服 力 的语 德 语共 增 加 了约 l 万 个 新词 语 。 汉语 ,近 料 数据 。 4 l年 每 年新增 词语 约 为304 0 。 O 0- 0个 ( )新词 语在 媒 体 中表 现 活跃 ,是新 词 语 教学 重要 的语 料 四 g 0 进 入2 世 纪 ,一 大批新 词 语在 当代 汉 语 来 源 O 词 汇系 统 中得 以涌 现 ,这些 汉 语新 词语 代表 新词 语 与媒 体 的联 系 密切 。网络 作 为 当前 最 重要 的新 媒 体之 了当代 中 国文化 的特色 ,并 与 日常 生活 联 系 是 新 词语 最主 要 的产 生 地 与传 播 者 。 比如博 客 、黑 客等 新 词语 密 切 ,研 究与 整理 这些 新 词语 成 为语 言研 究 是伴 随 网络 技术 的发 展而 产 生 ,而 固 、雷 等则 是 在 网络传 播 的过 界 的一 致共 识 。语 言研 究 界 的学者 首先 从 新 程 中 产 生 了新 的语 义 、新 的 用法 。电视 媒体 作 为 影响 力最 为广 泛 叠 m 词 语的 产生 、构 词特 点 以及 社会 心 理角 度对 的传统 媒 体 也是 新 词语 产 生 与传 播 的重要 途 径之 一。 许多 的 电视 其进 行 了研 究 。新词 语研 究 的理 论 与实 践成 节 目与 电视作 品 使许 多方言 词 、外 来 词进 入 到普 通 话系 统 中 ,成 果在 对外 汉语 教 学领 域 中的 应用 性研 究及 创 为 新词 语产 生的 一个 重 要来 源 。报 纸 作 为传 统 的媒 体也 与新 词 语 新等 方面 , 显得相 对 滞后 ,诸 多方面 尚待 深 的 产生 与 发 展密切 相 关 。随 着 社会 的 发展 ,报纸 标题 的重要 性 日 入与拓 展 。 益 突 出 ,其 简 洁 性 、醒 目性 、生动 性 促使 了以缩 略 词 为主 要代 表 二 、对 外 汉语新 词语 教学 的可 能性 的新 词语 。 j ( )开始 于2 世纪 8 年代 的新 词语 理 一 0 0 对 于 汉 语 学 习者 而 言 ,媒 体 是 他们 了 解 中 国 社 会 的 重 要 媒 论研 究为对 外汉 语新 词语 教学 奠定 了基础 。 介 ,也 是他 们 课 外接 触 的重 要语 言环 境之 一 。新 词 语在 媒 体上 的 我 国开 始进 行新 词语 的 收集 、整 理 与研 创 制和 高频 复 现 ,可 以为新 词语 教 学提 供 丰 富 的语料 ,使汉 语 学 7 。 j 究 工 作 l 8 年, 9 4 吕叔湘 在 《 书研 究 》 第 习 者得 到鲜 活 的 、实 际 的 、具 体的 语 言材 料 ,提 高新 词 语的 运用 辞 1 期上 发 表 《 家来 关 心 新 词 新义 》 一 文 , 大 能力 。 l 誓主 l 标 志着 新词 新 语研 究开 始 引起 国 内语言 研 究 ( )对 外 汉 语教 学 中 的报 刊 阅读 课 的教 学经 验 为新 词 语教 五 界 的重 视 。1 8 年 初 ,语用 所 开始 整理 、研 学 提供 了重 要 的参考和 指 导 。 96 0 究 新词 新语 新 用法 ,并 在 《 文建 设》 18 语 96 在 对 外 汉语 的 多 种 教 材 中 ,报 刊 课 教 材 的新 词 语 数 明显 多 年 第4 一 9 9 第 5 开辟 专 栏发 表 工 作札 于 基 础 汉 语 综 合 课 教 材 的新 词 语 数 。根 据 常 志斌 对 报 刊课 教 材 期 18 年 期 记 。进 入9 年 代 ,新词 语研 究 得到 更大 的 重 《 刊 语 言 教程 ( ) ( ) 》 ( 京语 言 文化 大 学 出版 社 , 0 报 上 下 北 视 。 1 9 年 初 语用 所 开始进 行 “ 91 新词 新 语新 1 9 )与两 套基 础 汉 语综 合 教材 : 《 础汉 语 4 课 ( 99 基 O 上册 ) ( 下 用 法研 究 ”的课 题 。 1 9 年 ,周洪 波 的 《 96 新 册 )》 ( 东师 范 大学 出版 社 ,2 0 )和 中级 课 本 《 华 03 桥梁 ( ) 上 词 语的 预 测 》 发表 在 《 言 文字 应 用 》 第2 语 ( )》 ( 京 语 言文化 大 学 出版 社 , I 9 )中 的新 词语进 行 的 下 北 96 期 ,标志 着对 新 词语 的规 范观 念 从追 认观 开 统 计调 查显 示 , 两套 基 础汉 语综 合 教 材 中的 新词 语 数在 生词 总 数 始 进入 预 测观 时期 。同年 , 于根 元在 《 文 中均 不 足 百分 之一 ,而 《 刊语 言 教程 ( ) ( ) 》两册 总 计 语 报 上 下 建 设 》第 3 发表 的 《 “ ” 》一 文 ,提 出 了 占位等 语 言 预 测 新 词语 数 占生 词总 数 的 1. 7 , 是基 础 汉语 综合 教 材新 词语 数 的 期 说 友 12% 的 策略 途径 ,并在 《 言哲 学对 话 》 中提 出 了合 乎 条件 的成 批 类 l 倍 。 [ 语 2 推 的策 略途 径 。2 0 年3 2 0 0 月 日, 教育 部部 级 科研 项 目 《 词新 语 新 由此 可 见 ,新 词 语 教 学 对 于对 外汉 语 教 学 来 讲 并 不 是 完 全 规 范基 本 原则 》 由 国家语 委 科研 规 划领 导 小 组 审批 立项 。 自此 之 陌 生的 领域 ,在报 刊 阅 读课 中积 累的 教学 经验 可 以指 导新词 语 教 后 。国 内的新词 语研 究进 入一 个高速 发 展的新 阶段 。 H 学 的开 展 ,有 价值 的教 学方 法可 以加 以参 考运 用 到新 词 语教 学 之 对 外汉 语 教学 作 为应 用语 言 学 中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必然 要 利 中 。只 是新 词 语教 学 需 系统 地对 新 词语 加 以讲解 与教 学 ,而 不 是 用理 论语 言 学研 究 的成 果 ,新 词 语理 论研 究2 年 的发 展 ,足 以 成 像 报刊 阅读 课那样 “ 个解 决 ”式 的对 待 新词 语 。 O 逐 为对 外汉 语新 词 语 教学 的坚 实 基础 。其 中 的重 要成 果 ,如 新 词语 三 、 结 语 的界 定与 规 范 、新 词语 的 成词 理据 分 析 、新 词 语 的特 点研 究 以及 当下 ,对 外 汉语 教 学 正处 于 飞速 发 展 的阶段 ,汉 语和 中 国文 新 词 语的 社会 心 理研 究 都将 对 新 词语 教 学起 到 重要 的指 导与 借 鉴 化 的广 泛 传播 促 使 其与 时俱 进 ,不 断吸 收新 的理 念、 新 的 内容 、 作用。 新 的理 论 。在 这 一 形势 下 ,将 新 词语 教 学与 相 关 的文化 教 学 引入 ( )不 断 编纂 出版 的新 词语 词 典 是对 外 汉语 新 词语 教 学 重 到 对 外汉 语 教学 中 意义 重 大 ,值 得有 关 学者 专 家 、汉 语教 师广 泛 二 要 的参考 工 具书 。 关 注和深 入探 讨 ,并在 实践 中收 获更 多的研 究经 验与 教学 成果 。 18 年 ,上 海 辞书 出 版社 出版 了闵 家骥 主 编 的 《 语 新词 词 97 汉 典》 , 自此 ,新词 词 典 的 编纂 出版 便 一 发不 可 收拾 。 19 1 9 参考文献 9 卜 94 年 ,于根 元 主编 的四 部新 词语 词 典 得 以连 续 出版 。这 些 新 词词 典 【 张志毅, 1 】 张庆云. 汇语 义学与词典 编纂【 . 词 M1 北京: 外语教 学与研 究出 的编 纂 出版 ,填 补 了汉 语词 典的空 白点 ,为现代汉 语研 究特别 是现 版 社 .0 7 20. 代汉语 词汇 的研 究 和大型详 解 型汉语词 典 、汉 外词 典的编 纂积 累 了 【J ’潘再平 . 新词语 刍议U . 德语 1 外国语 , 9 1 2 9 资料 ,改变 了 以往 汉语 词典远 落后 于语言 变化 发展 实际 的状况 。_ ( 常志斌. 5 3 】 留学生汉语 新词语课 ��

对外汉语中网络新词的教学

对外汉语中网络新词的教学

对外汉语中网络新词的教学随着互联网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语言也不断变化,网络交际中出现的新词对现代汉语词汇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的出现,使得《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不能满足学习者实际交际需求,与实际教学产生一定冲突。

因此,本文将对网络新词的背景、定义、教授必要性、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策略及建议进行研究。

标签:网络新词;必要性;问题;策略及建议一、引言:选题背景和意义网络新词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产生,一些词语昙花一现,一些逐渐被全民使用。

这些网络平台进行交际时创造出的词语,虽缺乏一定稳定性,但其含义特定,简单易学,使用率高,加之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所以网络新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容小觑。

再者,词汇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很重要,汉语学习者都很清楚,词要逐个掌握,慢慢积累,才能学好汉语。

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管是教材、教学计划还是课堂中,新词语,尤其是网络新词往往被忽视。

为了满足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实际交际需求,我们应该及时整理新词语,并提高在教学中的重视度。

二、网络新词的概述(一)网络新词的定义网络新词是网络和语言结合的产物,它在网络中迅速出现、传播,被网络平台的人们广泛使用,影响力巨大。

网络新词不只在网络中被使用,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用语言了,反映着中国当下的生活和文化。

网络新词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

广义的网络新词主要指与网络服务、网络专业术语和网络文化相关的一些词语,如磁盘、鼠标、宽带、端口、虚拟技术等;狭义的网络新词是指在各种聊天室、论坛、博客以及其他相关网络媒体领域中进行信息交流和创造,使用以文字为主,包括各种字母、数字、图片和表情符号等在内的一套独特的言语交际符号,如给力,坑爹、蓝瘦香菇等。

(二)网络新词的特点1.普遍性。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作为网络传播产物的网络新词传播迅速影响巨大,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高富帅”是深受女生青睐的优秀男性,与之对应的有“白富美”,再如“富二代”等。

年度汉语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年度汉语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年度汉语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字典》的每年一度的修订及出版,正好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增、修改等汉语新词语,使现有的词语不断地丰富,也使得对外汉语教学更加多元化及复杂化。

一方面,汉语新词语的出现,带给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极大的活跃度,更多的新词语会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让学习者更快捷地掌握汉语,并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新出现的汉语新词语,会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为新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未必符合语法或者按照一定的发音规则,这就给语言教学者带来困扰。

可是,这种困难也会带来新的机遇,教学的专业性也更加的凸显出来,所以,我们还是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会渐渐地去理解并逐步消化新出现的词语。

此外,教学者也可以利用新出现的词语,来教学出更多的语言现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者的智慧,使其学习汉语得到提高。

总之,《汉语字典》的每年一度的修订及出版,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帮助,这不仅仅是新出现的词语的种种潜在用处,也是不断地更新汉语的理解及使用。

以上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全面及更好地学习汉语。

- 1 -。

浅析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浅析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词语层出不穷,它在丰富汉语词汇的同时,也给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带来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及其来源,力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找到应对的策略。

标签:新词语对外汉语教学应对方法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联,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而词汇又是社会发展最敏感的体验者。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语的词汇系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新词语的急速涌现。

据我国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200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平均出现1000个左右的新词语。

近几年,新词语的出现要大大超过这个平均值,而且这些新词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学者李燕对1978~2004年产生的新词语运用定量分析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其统计的38298个新词语中,应用于生活领域的共有13238个,占总数的34.6%,是使用最广泛的领域。

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共有7942个新词语,占总数的20.7%,科技领域的新词语占11.2%,并且呈上升趋势。

新词语为何能够如此迅速的增长并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呢?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日新月异。

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不断地涌现出来,客观上要求人们寻找恰当的词语来满足表达的需要。

如“丁宠家庭”就指不愿生育子女而把宠物当孩子养的丁克家庭。

“饭替”指在电影、电视剧中客串,代替主角吃饭的人。

(2)时代的变化促使人们心理发生了变化。

求新、求奇、求简、求快的心理变化在语言处理上也毫无例外地被体现出来。

例如,“车奴”指买车之后艰难养车的人,“三失”是指失业、失学、失管或失足的青年。

(3)电子计算机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传媒传输信息量的加大,都促进了新词语的产生和广泛应用。

如“语聊”“拍拖”“八荣八耻”等。

(4)在汉语系统中,词的双音化的发展趋势促使许多单音节词或多音节短语不断取得了多音节形式,产生了新的词语。

关于简析汉语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关于简析汉语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关于简析汉语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关键:新词语;对外汉语教学一、对外汉教学中新词新语教的背景和问题(一)汉语新词新语的涌现世界汉语教学的新特点。

词汇是一个放的系统,新词语又一个动态的概念有一定流动性。

新词语作为词汇中的“新鲜液”,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不涌现出新的词汇。

如:“MP3,音乐肥料IT产业,健美浴,嘉年华,亚康等,此类新词语都是会的变化最直接的产物。

对新语的理解和掌握,成为人们使用语进行交际的重要一环。

其是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是顺利进行信息传递和信交换的不可或缺的条。

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也随之现了新的特点:当前,人们学习语时更加注重其实用性,多汉语学习者秉着在习中“学以致用”强烈愿望和要求。

任继愈先生曾这样说过:“50年前,外国学习汉语,研究中国化,多从考古、社会学、民学着眼。

但今天世界各国学者习汉语,研究中国文化,是图认识、了解这个活生生的国,要和它打交道,建长期关系。

”在这样的背下,第二语言学习者除了在传统式下学习汉语外,他们更注增加汉语学习中“习”的比重。

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实的问题:新词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如果大家对语料大量使用的新词新语不悉、不离解,就会成严重的障碍。

(二)新词语在对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新词语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先锋”却由于其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对外汉语教学中备冷落。

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1992年版的《汉语水平词汇汉字等级大纲》中据汤志祥的统计,这本书中新仅占总数的0。

125%如此微小的新词语比例,完全可以略不计。

80年后大约10年间产生了上万的新词语,些后产生的新的词汇却一直有在大纲中出现。

新词语的学问题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关的教学实践就更为少见。

这就使对外汉语教学中缺乏新语的教学内容。

2.关于新词语的教材常见主要有两本《报刊阅读础》、《当代中国话》。

有人专门对这本教材的新词语进行过分析和整理其中新词语113条,经济类新词语有27条,政治法律类新词语21条,科教文卫类新词语41条,社会活类的新词语19条,国家统、社会安全类5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 着 人 们 之 间沟 通 的 加 强 以 及 新 事 物 的层出不穷 , 新 名 词 和 新 词 语 也 逐 渐 衍 生 出来 。 目前 为 止 , 语 言 研 究 领 域 尚 没 有 一 个 统一 的定义用于界 定新名 词 , 但 是 人 们 普 遍认为 , 随 着 新事 物 的 不 断 发 展 , 新 词 语 必 将 被 大 多 数 人 们所 接 受 。 另一 方 面 , 语 言 本 身 就 具 有 约 定俗 成 性 , 因此 , 对 于 新 词 语 的 准确定义 , 需 要时 间的 沉 淀 。 但 是 如 何 去应 对 教 学 中 出现 的 新 词 语 , 如 何 在 教 学 过 程 中融 进 新 词 语 , 成 为 教 育 界 和 语 言 界 共 同 关 注 的一 个 话 题 。
2教材编 写
2. 1 . 广 泛使 用 的新事 物 的词 语 要编 入教 材
些 新 词 语 在 产 生 之 初 ,由于 接 受 范 围狭窄而具有 局限性 , 但 是 随 着 新 事 物 的 发展和壮 大, 这 些 新 词 语 也 逐 渐 成 为 人 们 的 日常用 语 , 因此 , 在 教 材 的 编订 过 程 中需 要 将 这 部 分 已经 有 一 定 使 用 范 围的 新 词 语 编进 教 材 , 为 了便 于 学 生 的 理 解 , 也 可 以 在 教 科书周边插 入相关 的图片 , 以 强 化 学 生 的认知能 力。
利 用 各 种 教 具 和 图片 等 使 学 生 对 汉 语 词 语 时 可 以 参 考 同学 和 老 师 的 意 见 。 使 用 这 语 有 准确 的 理 解 和 吸 收 。 首先 , 对 于一 些 常 种 方法 切 忌 用 母 语学 习者 使 用 的字 典 照搬
见的名称类词语 , 可 以 通 过 实 物 介 绍 加 深 照抄过来 , 因 为 字 典 里 会 有 第 二 语 言 学 习
摘 要: 随 着社会 经济 的不断 发展 , 新事物和 新概 念不断 产生 , 诞生 了很 多代表这 些新 事物 新概念的新 词语 。 前人 对于新词语 本体的研 究 和 对外汉语 词汇教 学的研 究已颇 多, 但是 关 于新词语 的对 外汉语教 学方面的研 究存在 不足 。 我们 将立足 于从 大纲 制定 , 教 材骗 写 课 堂 教 学这几个 方 面, 讲述对 外汉语 新词语教 学 的特 点和 方法 , 以‘ 期在 对外汉 语新 词语 教 学方 面有所 突破 。 关键 词 : 汉语新 词语 对外汉语 教 学方法 中图分类 号 : G4 2 0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0 2 ( b ) -O 1 4 5 -0 1




科 教 论 坛
0hl n a E du ca t i o n I n n ova tl on H er s I d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 的 汉 语 新 词语 教 学
刘 月 ( 辽宁城 市建 设职业 技术 学 院 辽 宁沈 阳 1 1 01 2 2)
所用 。
3 . 3利用 词语 的 同义 词 、近义词 反义 词教 授 汉 语 词 语 汉语的词 语量 十 分大 , 这 对 于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活动 来 说 , 既是一个重点 , 同时 也 是 个难点。 为 了减 少 词 语 教 学 的 阻 碍 , 尤 其 是新词语 的教学难 度 , 应 该 充 分 利 用 学 生 的现有知识 体系 , 在 基 础 上 通 过 近 义 词 和 2. 2 将 一些 日常生 活 中的新 词 语 编入 教材 反 义 词 等 词 语 的 变 换 , 天 狗学 生 的课 堂 效 日常 生 活 的 常 见 词 语 主 要 分 为 两 大 率 和 知 识 掌 握 水 平 。 这 样 学 生 一 方 面 能 够 另 一 方 面 又 能 类, 一 类 是 上 文提 高过 的新 事物 词语 ; 另一 高 效 率 的 学 习 到 新 的 词 语 , 例 如 近 类 是 用 于 表 达 思想 情 感 的新 词 语 。 为 了 便 够 对 已有 的 知 识 进 行 相 应 的 巩 固 。 于 学 生 能 够 进 行流 利 的 口 语 交 流 , 更 好 的 义 词 中 的 经常 一 总 是 , 飞快 一 迅 速 , 细 致一 击败一 打 败 ; 左一 右 , 大一 小 , 宽 一 理解 中国文化 , 教材 编 订 人 员 需 要 将 这 部 细 密 , 分 表 示 情 感 的 词语 编 入 到 教 材 中 。 需 要 特 窄 , 胖一瘦 , 高 兴 一 悲伤 , 大 方一 小 气 , 细腻 殊强调的是 , 编入 教 材 的新 感情 词语 , 必须 复粗糙 , 黑一 白 , 傲慢一谦虚 。 有 明确的情感表达 意义 , 只 有 这 样 才具 备 3. 4 下定义 法 些具有 教学 难 度 , 且 词 义 相 对 死 板 教学 的实际价值 , 也 能 够 对 学 生 进 行 准 确 的教 育。 的 新 词语 ,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活动时 , 可 以 适 当的 采 用 下 定 义法 。 所谓下定义法 , 顾 名 思 义就 是 对部 分 新 词语 进 行 硬 性 的 定 3课堂教学 3. 1 利用 实物 、图片 体 势 语 义 式 教育 。 比如 : “ 奶 奶 就 是 爸 爸的 妈 妈 ; 前 为 了 更 好 地 达 到 教 育 目标 和 教 育 要 天就 是 昨 天 的 昨 天 ” 。 由于 学 生 的 汉 语 知 识 求, 教 师在 进 行 对 外 汉 语 教 育 时 , 需 要 充 分 掌握 程度 有 限 , 因此 , 在 学 生 有 不 会 用 的 词
1 及时并且定期修订 大纲
任 何 一 种 教 学 模 式 都 有 其 相 应 的 教 学 大纲 , 对 外 汉语 教 学 也 不 例 外 , 它 通 用 的教 育 大纲 为《 汉 语水 平 词 汇和 汉 字等 级大 纲 。 作 为对 外 汉语 教学 的 纲领 性 文 件 , 它从 根本 上规 定 了 课堂 教学 的 主 要 内 容和 基 本 方 向 以及 具 体 的教 学 目标 和 教学 重 难 点等 。 在教 学大纲编订 的初期 , 许 多 新 词 语 还 没 有 诞 生, 因此 , 没 有融 进大 纲 的 范 围之 内 , 但是 随 着新 事 物 的 出现 和 新 词语 的 诞生 , 大纲为了 更好 的 指导 教 育教 学 工 作 , 应 该随 着 时 代的 步伐 进 行 及 时 的调 整和 更新 。

学生 的印 象 ; 其次 , 对 于 一 些 不 能 引进 课堂 的其他实物 , 教 师 可 以 通过 图片 和 幻 灯 片 等教具演示 , 提 高学生的认识 ; 此外 , 其 他 的动 作 类 词 , 其理解难度高, 教 师 讲授 的难 度大 , 基于 此 , 教 师可 以 通 过 肢 体 语 言 进 行 讲解 , 例如 在 讲 授 打 的动 作 时 , 可 以 以 打 球 和 打 人 等 基本 动 作 示 范 , 强 化 学 生 的 认 识 和理 解。 3. 2设定 具体 语境 有些汉 语词 汇理 解起 来比较 难 , 甚 至 部分 词语晦涩难懂 , 国 内学 生 尚 不 能 马 上 吸收, 对 于国 外学 生而 言 , 难 度 就 更 加 大 了, 为此 , 对于这部 分的词语教 学 , 教 师 可 以 通 过 语境 的模 拟 训 练 , 加强词语的教育。 例如 , 在像学生教授神气一词时 , 学 生 理 解 比较 难 , 教 师可 以假 设 情 景 , 今 天 的汉 语 知 识 能 力测 试 , 你 是 班 级 内部 唯 一 一 个 满 分 的学生 , 你现 在 的心 理 情 况就 是 神 气 等 等 , 通 过 这 样 与学 生 实 际 生 活 密 切 相 关 的 案 例 语 境 创设 , 能 够 有 效 的 帮 助 学 生 进 行 新 词 语的学习。 此外 , 为 了培 养 学 生 的 语 言 运 用 能力,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 中, 可 以 找 同 学 进 行 相 关 语 境 的 自我 创 设 , 让 学 生 在 自我 探 究 中 积 累知 识 , 运用知识 , 做 到 真 正 的 学 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