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8-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写作的心理机制
• 与口语一样,写作也是一种语言生成输出的过 程,但与口语不一样的是,写作是一种文字符 号的输出。 • 写作的心理过程:是以下几个系统共同配合和 互相协作的结果。
– – – – – 有限传递系统 知识系统 策略系统 监控系统 表达系统
• 母语和目的语的转换
第二节 写作教学难点的心理分析
• • • • 词不达意 语句不连贯 结构不完整 内容空泛、剪裁不当
词不达意
表现:想表达的思想不能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大词小用,小词大用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用词不当 • 例:西瓜很可口。/ 我见面她。 • “这是件很棘手,需要别人帮忙的事。”说成“这 是件很辣手,要劳驾的事。” • “听到他去世了,我很难过。”说成“听到他死了, 我很抱歉。”
• 表示假设: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 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 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 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 表示条件: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 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 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 论)……也(都)……、只有……才……、凡 是……都……、除非……才……等。 – 例: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心理原因
两个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不熟练
母语属于第一个第二信号系统 外语属于第二个第二信号系统 例:
She spent a long time making her garden neat. 她花过了很长时间使她的花园整洁了。 The teacher smoothed over the quarrel b etween the two boys.老师调匀了这两个男孩 之间的争吵。
第六章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

第六章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精讲多练”是我们的一个高频词,也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但“精讲多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底讲多少算“精讲”,练多少算“多练”呢?一般我们说老师讲的部分不超过30%,而练的部分不少于70%,就可以说是做到了“精讲多练”。
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就要注意“怎么讲”和“怎样练”的问题。
讲,只能是提纲挈领地讲,抓关键要领的讲,要讲那些对学生最实惠、最有用的东西,同时又是富有启发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讲。
“讲”,要迅速地,印象极为深刻地解决“懂”的问题;只要能理解,越少越好,要一语中的,但要做到精讲而不缺。
老师把意义解释得再清楚,使用的限制条件讲得再好,学生也未必能马上会用。
为此就需要我们设计大量的、实用性的练习来让学生事件所学的东西。
对操练感到棘手的教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练不会,一练就烦”。
毫无目的机械性的操练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
我们提倡有质量的交际性的操练,即利用各种手段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比较接近实际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某种交际的需求,并使之在模拟交际中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达到交际性的目的。
“练”不要要学生盲目地想句子,老师最好给他一个语境,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老师及时结合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偏误作出分析,这样,通过反复、整合、重新编码等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并真正学会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所依据的教学法理论、教材的质量和教学管理的总体水平等,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和运用得是否得当,是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
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得好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时间有限,而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自古多种多样,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对外汉语写作课教案

对外汉语写作课教案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写作课
课程类型:中级汉语写作课程
教学目标:
1. 掌握汉语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1. 写作技巧:包括如何构思、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2. 写作类型: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 写作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汉语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写作作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反馈法: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汉语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写作作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反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
1. 学生写作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3.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作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作文教学教案篇一: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场景描写专题写作教案场景描写专题写作一、教学目标1、掌握关于场景写作的重点词汇及句式,形成体系架构;2、掌握篇章段落结构,脉络清楚,过渡自然,顺畅简练;3、提高学生场景写作技巧,写出地道的汉语表达;4、场景写作与其他写作专题能够协调共用,相互促进,形成整个写作框架。
二、教学重难点1、与场景描写相关的字词、句式;2、句子关联词、关联句的使用;3、汉语地道表达;4、关于场景描写的词汇库、句式体系、句群体系建构。
三、课型写作课四、课时六课时五、教具电脑、网络、投影仪六、教学内容及经过第一、二课时一、准备阶段教师走进课堂,打开电脑、投影仪,和同学交流沟通,话题选取于天气、早餐、服装、发型、日常生活及现象,观察学生态度、情感、精神风貌,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世界。
二、分发文章给学生分发两段简单的场景描写文字,一为静态描写,一为动态描写,选材于经典现代汉语名著,略有改动,尽量照顾相关词汇、句式、结构脉络,考虑学生接受水平,保证有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意义。
1、阅读文章给学生时间阅读文章、熟悉情景、标注不懂的地方。
2、讲解文章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讲解,分析文章中的句式、写法、架构。
三、场景、场景描写介绍1、场景:观察者看到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幅画面或一段情景,可以是静态,也可以是动态。
2、静态:3、动态:4、场景描写:运用地道的汉语准确、流畅地把场景中的情况表达出来。
将三维的静态或动态图像转化为二维的语言文字表达。
四、场景描写分类与相关句式链接1、量少、轻松的动作相关句式:动词重叠(1)单音节动词重叠:时短量少形式:A——A了AEg:听了听,试了试情景设置:买衣服(2)双音节动词重叠:时短量少形式:AB——AB了ABEg:转悠了转悠,休息了休息(3)离合词重叠式:时短量少、轻松形式:AB——A了ABEg:唱了唱歌,喝了喝茶2、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相关句式:动词+时量补语形式:V+了+一下Eg:休息了一下V+了+一会儿Eg:停了一会儿V+了+具体时间Eg:呆了两天V+了+好长时间Eg:饿了好长时间V+了+好长时间=V啊,V啊,V啊Eg:我等啊,等啊,等啊,她还是不愿意嫁给我。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三、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从文化的性质看,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而 语言是人类潜在的能力通过后天社会环境的触发 而获得的一套系统知识和技能。 (2)从语言的性质看,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也 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在社会运用中也具有刚性 和柔性,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或 变异。 (3)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内容是通过语言来显示和操 作的。语言和其他文化内容还存在着互动关系。
知识文化:国情、历史、地理、思
想、文学艺术等。 交际文化:与语言运用和理解有密 切联系的文化。
2、文化的性质
第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二,文化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第三,文化具有传承性。 第四,文化具有民族性。 第五,文化的刚性与柔性。 第六,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二)文化教学
1、文化教学的定义 以文化知识为内容进行的教学。可以是专门 开设的文化课教学,其中的教学内容是成 体系、完整的;也可以是服务于语言教学 而进行的,专门针对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 文化知识点进行讲解,不追求文化知识的 系统性。
1、口语教学的过程
第一,展示和理解教学目标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其次,刺激学生对过去学习的记忆。 再次,呈现需学习的话语材料。 第二,练习和运用的过程。 第三,反馈和评估的过程。 第四,保持和迁移的过程。 所谓保持是指如何保留和维持对所学知识及其应用 的记忆。 所谓迁移是使所学的口头表达内容和方式向类似的 (真实的)话语环境转换。 保持和迁移的关系体现为:迁移的水平越高,保持 的程度就会越好。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吕必松指出教学内容应该包 括: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言语交际能力。在这 些教学内容中都包含着文化内容,如果缺乏必要 的文化知识,必然影响语言能力的获得,必然导 致言语交际活动不顺利,甚至失败。
对外汉语高级写作教材编写及教法研究以《发展汉语高级汉语写作》为例

一、背景介绍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针对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的语言教学。高级写作是对外 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编写一本实用的对外汉语高级写作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更好地掌 握汉语。
二、教材编写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材定位和目标
在编写对外汉语高级写作教材时,首先要明确教材的定位和目标。教材应该 针对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技能,掌握高级写作知识,为 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案例分析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写作》是一本较为实用的对外汉语高级写作教材, 具有以下优点:
1、教材定位明确,针对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注重实用性。
2、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特定主题进行写作训练,结合 实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写作技能。
3、教材结构和格式清晰,每个章节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编排,有助于 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2、课堂互动及活动设计
课堂互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例如:小 组讨论、写作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 力。
3、课后作业及实践项目
课后作业和实践项目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 后作业,例如:短文写作、句型转换等,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帮助他们提 高实际写作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项目,例如:新闻报道、广告策 划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和课堂互动方式以达更好的效果: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写 作过程中;安排个人或小组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 时积极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最后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实践项目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实际
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法一、填空·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
·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认知派、经验派、人本派、功能派(或交际派)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听觉加工、译码加工、思维加工。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沉思型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卷的客观化程度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听说实践和分析理解。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课堂与课外、知识与应用结合·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构建、执行。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听力材料、声音条件、人物特征。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15、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成绩。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分析、实施、反馈。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提示问、关联问、连环问、随机问(四个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提问、回忆、复述、讲述、对比、游戏、练习(七个中选择三个即正确)等。
·20、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对外汉语写作课说明文写作教学设计

5、反馈与评估:对学生作品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估,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 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外汉语写作课的成功案例或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汉 字书写、词汇运用和语法表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二是在写作过程中能够 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三是一部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成功地通过了相关 的汉语水平考试;四是一些学生在参加各种写作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五是学 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普遍提升。这些成果证明了对外汉语写作课设置的合 理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对外汉语写作课说明方法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其中,对外汉语写 作课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汉语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 本次演示将对外汉语写作课的教学背景和目的进行介绍,并阐述其教学设计、教 学目标、成功案例等方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汉字、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 的写作技能。
2、写作练习: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文化体验:通过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提高 他们的文化素养。
对外汉语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分为学生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两个方面。学 生学习目标主要是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 交际能力。教师教学目标则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 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为实现这些目 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
谢谢观看
在教学内容方面,对外汉语写作课通常会涵盖多个主题,例如:描述、叙述、 说明、议论等。通过这些主题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文本的写作特点 和要求,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交际能力。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例如:写 一篇描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或是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议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