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贝塔斯曼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参考案例:(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 1988 年初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多个研究所,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2008 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 18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7%。
2007 年的实际销售收入为 12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
华为的收入中 75%来自国际市场,终端业务的销售收入也达到 4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 80%。
终端业务 80%以上的收入也来自国际市场。
在华为海外市场中,包括欧洲以及中东、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仍然是华为的主要海外收入来源。
华为自1996年起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四年颗粒无收。
为了争取客户,一方面,华为大力邀请客户来考察中国、考察华为。
华为推出一条“新丝绸之路”,是从北京入境,再之后到上海、深圳,然后从香港出境。
此外,华为还印了很多画册,取名《华为在中国》,把中国的一些好风景、好建筑拍成照片,同时附上华为产品的应用的情况,这也可以帮助客户了解。
另一方面,各种展览会和论坛也是华为扩大影响的重要举措之一。
无论是北京的中国国际通信展,还是香港3G大会、俄罗斯电信展、美国电信展等,华为都不放弃机会来宣传自己。
利用每个展会,华为都邀请世界各地的客户来了解自己、加深沟通,大大增强了华为的品牌和在客户中的印象。
2000年,华为获得乌拉尔电信交换机和莫斯科MTS移动网络两大项目,拉开了俄罗斯市场规模销售的步伐。
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的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
经过十一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华为已成为俄罗斯电信市场的领导者之一,与俄罗斯所有顶级运营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俄罗斯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完整word版精选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参考案例:(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88年初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多个研究所,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2007年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
华为的收入中75%来自国际市场,终端业务的销售收入也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
终端业务80%以上的收入也来自国际市场。
在华为海外市场中,包括欧洲以及中东、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仍然是华为的主要海外收入来源。
华为自1996年起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四年颗粒无收。
为了争取客户,一方面,华为大力邀请客户来考察中国、考察华为。
华为推出一条“新丝绸之路”,是从北京入境,再之后到上海、深圳,然后从香港出境。
此外,华为还印了很多画册,取名《华为在中国》,把中国的一些好风景、好建筑拍成照片,同时附上华为产品的应用的情况,这也可以帮助客户了解。
另一方面,各种展览会和论坛也是华为扩大影响的重要举措之一。
无论是北京的中国国际通信展,还是香港3G大会、俄罗斯电信展、美国电信展等,华为都不放弃机会来宣传自己。
利用每个展会,华为都邀请世界各地的客户来了解自己、加深沟通,大大增强了华为的品牌和在客户中的印象。
2000年,华为获得乌拉尔电信交换机和莫斯科MTS移动网络两大项目,拉开了俄罗斯市场规模销售的步伐。
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的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
经过十一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华为已成为俄罗斯电信市场的领导者之一,与俄罗斯所有顶级运营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俄罗斯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KDDI是日本第二大、全球排名12的电信运营商。
国际营销案例分析题

国际营销案例分析题第一篇:国际营销案例分析题1.好孩子GOODBABY,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从事儿童用品设计、制造和销售的企业集团。
在产品初始进入美国市场之前,好孩子集团在美国找到了一家理想的合作伙伴——卡斯科公司。
卡斯科公司位于美国中南部城市达拉斯市,是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老牌儿童用品企业。
好孩子登陆美国时,正值卡斯科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刚刚丢失了童车市场之际。
当一家大公司傲慢地一口气回绝了“好孩子”的合作意向后,卡斯科公司却表示它很愿意与来自中国的童车新秀结盟,希冀收复失地,重铸辉煌;而好孩子集团则看中了卡斯科公司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商誉和庞大的营销网络。
双方几经磋商,结成了战略联盟关系,共同开拓美国市场。
根据协议,好孩子集团把自己设计生产的童车运往美国,由卡斯科公司总代理,并以双方联名的“Cosco-Geoby”品牌在美国市场销售。
“好孩子”新颖的款式、优异的质量与卡斯科公司的良好商誉实现了“天作地合”式的“联姻”,使“Cosco-Geoby”童车迅速打开了美国市场。
问题:1.解释好孩子集团采取同国外企业合作方式而不自己设国外销售机构的原因。
2.根据所学原理说明好孩子集团选择卡斯科公司作为代理商的理由。
答:1.饮食初始采用出口方式,与国外本土企业合作能够降低风险,并能利用其资源更好地开拓市场。
2.(1)该企业的合作态度;(2)该企业的专业条件;(3)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4)该企业的信誉;(5)该企业的经济实力。
2.某一药物专业公司主要生产胎儿期和婴儿期的保健药品和老人用的药物。
为开拓某一国外市场,该公司主要应做哪些方面的市场环境分析。
答:1)市场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企业为了调动可控的要素去适应国际不可控因素的变化;(2)国际市场经济环境,包括人口总量,结构、分布,收入,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征,竞争者状况等;(3)国际市场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语言、教育程度、价值观与态度等;(4)国际市场政治环境,包括政府、政治环境的稳定性、有关政治风险的评估等;(5)国际市场法律环境,包括各种与药物保健有关的法律、经济政策、贸易壁垒等。
国际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及分析.doc

国际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及分析激爽(Zest):3年10亿成流水退市分析:对于终端消费者的“不捧场”,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激爽品牌的超前定位。
我国沐浴产品市场尚处于导入期,激爽被定位于“清爽加振奋”,超越了沐浴产品传统属性,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
而激爽的广告诉求显然针对城市白领群体,这决定其不可能有多大的市场份额。
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兴起的沐浴露,在21世纪初才刚刚普及过半,消费者对沐浴露的价值需求更多的是清洁和其他功能享受,诸如清凉、止痒、除菌、滋润、呵护和香味等等,而对于激爽所宣扬的洗澡带来的高端心灵体验国内消费者还远没有产生共鸣。
“激爽”沐浴露的消费群为高教育、高收入的成年男性;USP是“提神、振奋精神” ;目标群体对沐浴露:清洁滋润排在首位,“提神、振奋精神” 的重要性一直处于消费者需求的15位之后!案例结论:目标消费群体最重要的需要才是营销的真正中心;宝洁的成功:将消费者以前洗头干净为目的的消费动机改为“没有头屑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头发飘逸是成功的一种标志”,“经常洗头可以洗出成功的自信”等理念。
观念的改变对消费的带动才是突飞猛进的。
“激爽”卖得也许并不是沐浴液本身,而是在卖激情的生活,爽快的感受,这也许才是其产品营销的实质。
利乐营销模式1、为客户组建专业团队,帮助客户设计及开发新产品2、参与客户的业务全程,提供专业支持 3、免费为客户聘请其它专业服务机构4、很少让客户察觉生意痕迹,更像一个家庭分析启示1、利乐的需求是一种引申需求;2、帮助客户成功就是成功你自己;3、积极培养战略客户;4、降低对价格的敏感度。
欧洲两厢车大两厢车是近年来欧洲新兴起的轿车流行车型。
福克斯、标致307和此前进入中国的高尔夫都是典型的大两厢车。
它们除了在长度尺寸上比三厢车稍短外,在宽尺寸、高尺寸、内饰豪华程度、内部空间、发动机排量、动力输出、机械配置、车辆性能等方面与三厢中级轿车并无不同,在某些性能指标上,大两厢车还要优于三厢车。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好!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 美国的耐克公司和德国的阿迪达斯是世界上 两家著名的运动鞋生产企业。阿迪达斯公司 制鞋历史悠久,产品质量好,品种多,拥有 很强的竞争力。可是近些年来,后起的耐克 公司逐渐赶上了阿迪达斯公司。阿迪达斯公 司面临着耐克公司的强有力竞争。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1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 佩珀公司是将浓缩的饮料卖给瓶装厂商,由 瓶装厂商将饮料稀释后装瓶,再作广告促销 ,并推销给零售商,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佩珀公司已和美国500 家服装厂商建立了密切关系,佩珀饮料经由 瓶装厂商分散到各地的市场。虽然这些瓶装 厂商同时也经销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但大 多数人都把佩珀饮料看作是最佳品牌之一。
• 首先,耐克公司在本国市场上把阿迪达斯产 品赶了出去。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美国人一向喜欢阿迪达斯的产品,阿迪达斯牌 各类运动鞋在美国长期畅销,而耐克公司的 产品被视为一种普通的旅游鞋。为了击败阿 迪达斯,耐克公司对美国市场作了详细调查 分析,把整个市场分为若干个子市场,从中 挑选几个子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对广 大消费者穿的高档旅游鞋这一市场,耐克紧 紧抓住不放,不断改进设计,
International Mar• 列维公司创业之初,正逢美国好莱坞的西部 牛仔电影风行一时,列维公司抓住这个机会 ,让电影明星把牛仔裤穿到了身上,通过他 们把这种产品介绍到美国东部。牛仔裤得到 了东部人的喜爱。
10 国际市场营销学 教学案例集

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案例集案例1.美国皮乐斯保面粉公司的营销思想美国皮尔斯堡面粉公司,于1869年成立,从成立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这家公司提出:“本公司旨在制造面粉”的口号,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消费水平较低,面粉公司认为不需做大量宣传,只需保持面粉的质量,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和售价,销量就自然大增,利润也相应增加,而不讲究市场需求特点和推销方法。
1930年左右,美国皮尔斯堡公司发现,在推销公司产品的中间商中,有的已开始从其他的厂家进货。
销量随之不断减少,公司为扭转这种局面,第一次在公司内部成立商情调研部门,并选派了大量的推销人员,力图扭转局面,扩大销售。
同时他们更改了“本公司旨在推销面粉”的口号。
更加重视推销技巧,不惜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
甚至使用硬性兜售的手法,推销面粉。
然而各种强有力推销方式并未满足顾客经常变化的新需求,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问题也就日益明显,迫使面粉公司必须从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及实际需要出发,对消费者进行分析研究。
1950年前后,面粉公司经过市场调查,了解到战后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变化,家庭妇女采购食品时,日益要求多种多样的半成品或成品.如各式饼干、点心、面包等,来代替购买面粉回家做饭。
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家公司开始生产和推销各种成品或半成品的食品,使销量迅速上升。
1958年,这家公司又进一步成立了皮尔斯堡销售公司,着眼于长期占领市场,着重研究今后3~10年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不断设计和制造新产品,培训新的销售人员。
案例讨论:该案例中皮尔斯堡公司的发展历程是美国许多跨国公司所经历过的,该公司的营销思想的变化也正是营销观念形成、发展的过程,试分析该案例说明营销观念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和特点?案例2.雪佛隆公司的法宝雪佛隆公司是美国一家食品企业。
该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投入大量资金,聘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系的威廉〃雷兹教授对垃圾进行研究。
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本次组织出版的《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库》覆盖了"媒介经济学案例分析"、"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媒介营销案例分析"、"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等4个方向,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史上第一次分门别类地按照学科细分的要求推出大型案例库。
在案例选择和撰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四个指导思想:一是重视案例的前瞻性,以发挥示范作用和引导功能,避免案例落后于实践的缺陷。
二是重视案例的原创性,尽可能要求分析撰写人员多写地调研、多采访联系、大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反复讨论、严格把关。
三是重视案例分析的专业性,反复筛选合格出色的人员参与案例库的建设,尽量保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案例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四是重视案例库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目录:序前言A组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1.贝塔斯曼:全球化基础上的本土化战略一个巨人的成长蛰伏中国战略解构博弈终端2.默多克的全球攻略全球化战略本土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征战中国3.维亚康姆:以内容征服世界雷石东的"三大件"内容为王中国战略B组竞争战略1.凤凰卫视的另类思维."凤凰"出世歧异化和成本领先战略全球扩张企业文化--"凤凰"的灵魂品牌战略结语2.深圳报业集团:强强联合一统江湖旗下报刊的"完美组合"整合资源做强传媒深圳的报业"寡头"结语3.《京华时报》:做一个"好竞争者" 办报--主打新闻发行--"京华"的行销艺术广告--第三次销售战略目标--报业集团4.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战略升级慧聪传奇生财之道战略升级知识管理资源分析C组多元化战略1.湖南广电的重组与多元化战略重组的背景频道资源重组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多元化之弊2.海润:广告、影视两翼齐飞海润出世出手影视未来的挑战D组合作战略1.《新闻周刊》:传媒与资本联姻的悲剧新时政周刊资本之痒新闻理念竞争环境分析2.央视-索福瑞:战略联盟的成功范例联手抢占先机"标准"的兜售者"标准"之争E组战略变革1.《北京晚报》:革新焕发活力历史遗留问题战略变革广告营销策略歧异化战略--拼抢当日新闻未来战略分析2.《中国国家地理》的"转身"向《国家地理》"看齐"媒介特质行销海外战略展望F组战略实施1.中央电视台:打造世界一流大台跑马圈地得天独厚的央视市场催生的变革广告运营市场化战略隐患2.《羊城晚报》:战略失误铸大错曾经沧海晚报的没落困中求变卷土重来3.南方报业军团的"多品牌"战略《南方日报》--"高度决定影响力"《南方周末》--"深入成就深度""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南方都市报》"新闻创造价值"--《21世纪经济报道》结论4.《经济观察报》:出奇制胜的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售报如推销家电理性、建设性三方博弈潜在危机5.无锡广电:变革结构增活力集团化"统"与"分"的悖论产量化发展6.《北京青年报》: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践者逆境崛起纵向一体化危机乍现"洗心革面"结语图表索引F组图A央视1997-2002广告收入占电视整体广告收入图第211页;F组图B中央电视台组织结构图第217页;表A组·1-1贝塔斯曼集团财务概况第19页;表A组·2-1新闻集团购并之路第24页;表A组·2-2新闻集团全球电视网第25页;表A组·2-3新闻集团收入分布第29页;表A组·2-4新闻集团收入来源多元化第31页:表E蛆·1-1《北京晚报》的版面布局第184页;表F组·1-1中央电视台历年广告招标额第212页:表F组·2-1中央电视台历年广告招标标王第212页。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市场营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国际市场中,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实现其销售目标并保持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国际市场营销案例来探讨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案例概述:我们选取了知名跨国饮料公司“ABC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ABC公司在过去几年里一直致力于扩大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该公司想要进入一个新兴市场,即某个发展中国家。
该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市场调研与分析:在进入新兴市场之前,ABC公司首先开展了详尽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他们了解到该市场的消费者对健康饮品有着高度的关注,并对当地传统饮料有着浓厚的情感。
此外,他们还发现该市场的消费习惯较为保守,重视品牌信任度。
基于这些数据,ABC公司得出了以下的市场营销策略。
产品定位与品牌建设:ABC公司决定推出一款健康饮品,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定位将强调该饮品的天然原料和健康功效,旨在吸引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
此外,ABC公司还意识到品牌信任度对于这个市场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决定与当地著名艺人合作,并在广告宣传中突出品牌的可信度,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渠道策略:由于该市场的消费习惯较为保守,ABC公司选择通过传统渠道来销售其产品。
他们与当地的超市和便利店建立了合作关系,以确保产品能够覆盖到最多的消费者。
此外,ABC公司还推出了线上购物平台,以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推广策略:为了提高品牌认知度和销售额,ABC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推广策略。
首先,他们通过广告和宣传活动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优势和价值。
其次,他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展开了线上营销活动,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并收集反馈。
最后,ABC公司还举办了一些与健康生活主题相关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目标消费者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品牌的可见度,还加强了ABC公司与当地社区的联系。
销售与反馈:ABC公司通过定期的销售数据和市场反馈来评估其市场营销策略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塔斯曼败走中国原因分析
一
二 三 四
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和消费诉求
市场定位与中国“水土不服”
生搬硬套的营销模式 忽视网络营销
贝塔斯曼失败原因
(一)缺乏品牌定位与消费诉求 贝塔斯曼尽管在中国算得上书零售领域的一个知名品 牌,但是在品牌上却一直不够清晰,比如新华是权威、渠道优势 等等,当当和卓越亚马逊是网上书的代名词,贝塔斯曼是什么呢? 是让消费者可以博览天下好书,还是让天下爱书者都聚集起来? 或者是弘扬文化,传播文化精神?贝塔斯曼一直没有在消费者的 心目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品牌定位。
1.在全球拥有5500万会员的贝塔斯曼直接集团(成为全球客户和订户购买传媒和 娱乐产品的首选); 2.欧洲最大电视广播集团——RTL集团(旗下拥有23家电视台、17家广播电台、 大量节目内容和美国以外的最大独立电视销售商等); 3.全球最大图书出版集团——兰登书屋(旗下在全球拥有150多家出版社); 4.欧洲最大、世界第二杂志出版集团——古纳亚尔(旗下拥有100多家报刊杂志和 专业网站); 5.世界音乐和行业信息市场领袖、美国排名第一的单曲唱片发行公司——贝塔斯 曼音乐集团(BMG)(旗下在全球拥有200多家唱片公司); 6.欧洲最大传媒服务供应商--欧唯特服务集团。
03年,北京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成立。 04年,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的营业额达巅峰状态,为1.5亿元人民币 05年,拿到第一张在中国经营图书批发业务的外资牌照。 06年,贝塔斯曼以门店调整为由,接连关闭北京、杭州十多家连锁
•
•
书店,转而以“店中店”的方式,与家乐福合作。
08年7月3日,宣布停止运作在中国的所有业务,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贝塔斯曼书友会简介
创建于1853年的贝塔斯曼书友会是 全球最大的书友会,它采用国际流行 的“读书俱乐部“形式,由资深编辑 为会员遴选和推荐好书。专业的书友 会覆盖全球56个国家服务数千万会员。
贝塔斯曼中国大事记
• 1995年,贝塔斯曼进入中国,成立书友会。
•
• • • •
2001年,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成员达到150万。
贝塔斯曼失败原因
(二)市场定位与中国“水土不服” 在欧洲,书友会不仅受到那些空巢老人的欢迎,对于任何一个年龄层的 家庭成员都有足够的吸引力。贝塔斯曼的很多会员甚至不愿去实体书店买书, 书友会几乎就是他们购书的惟一渠道。 但在中国这一切却行不通: 1、中国消费者普遍习惯了购买低价图书或商品,贝塔斯曼的书籍却定价偏高 2、中国出版体系存在问题。欧美会对同一种图书形成不同版本,如有精装版、 平装版和俱乐部版。精装版以满足高收入或先睹为快心理的读者需求,所以 面世早、定价较高;平装版以白领或家庭主妇为读者对象;俱乐部版相对纸 质稍差,但价格更低。而中国同一种书一般只有一个版本,这样导致读者俱 乐部没有核心产品,缺乏价格优势。 3、中国日渐看涨的房租和人员成本,以及人们对实体书店的普遍淡漠,让贝 塔斯曼不堪重负。
从傲视群雄到败走“麦城”
——“贝塔斯曼”退出中国市场 原因
一 一
二
贝塔斯曼企业介绍
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贝塔斯曼在中国失败的原因 贝塔斯曼对我们的启示
三
四
贝塔斯曼集团简介
总部位于德国,创建于1835年的贝塔斯曼集团是世界四大传媒巨头之一,贝 塔斯曼在全球63个国家共拥有约10万余员工,2009年营业收入额达154亿欧 元。包括六个子集团:
贝塔斯曼失败原因
(三)生搬硬套的营销模式 1、强制规定会员每季度必须至少买一本书,过了该季度一半的时间仍未 购书,会收到一封提醒信。半个月内再不购书,即发送一本当季的“主要推 荐书”,且书到必须付款,否则将自动失去会员资格和会员费。而且,虽然 有“一元”书这类促销商品,但贝塔斯曼的图书加上邮费普遍高于网购图书 2、图书定位狭窄,售书渠道单一 ,贝塔斯曼提供的图书大多是励志书 和青春言情小说等“畅销书”,不能满足更广泛的读者需求;而且,在进入 市场之初,只有“书友会”,图书发售渠道少 3、高昂的运营成本与广告成本,每月要向会员寄发精美邮册,而这一 项每月就要耗资300万元人民币;其每月在杂志上刊登的广告,仅《读者》 每月就要花费18万元,而达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
贝塔斯曼失败原因
(四)忽视网络营销
通过网络营销的虚拟经营,可以减少对于门店经
营的高昂成本,并依靠在线的预先订单以及快捷的物流 体系来减少库存,或者实现零库存,减少成本压力。贝 塔斯曼尽管在中国推出“书友会在线”,但其重心还是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的销售。忽视的网我国的企业要 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 营销,必须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国际 市场,深入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尤其是国际 市场环境和外国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像贝塔斯曼那样 固步自封,而要因地制宜的指定适合国际市场战略,才能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