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部分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自由射手

《自由射手》又称作《魔弹射手》是一部三部歌剧,是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先驱。这部歌剧由德国作曲家韦伯,始创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皇家歌剧院首演成功,直至今日,它仍是在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歌剧脚本是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剧本反映了善良与爱情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主题。将奏鸣曲式与歌剧剧情结合起来,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

2 谈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

舒伯特,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与舒伯特同期的德奥作曲家,从事歌曲创作的有近百位,但众多内容贫乏技巧单一的歌曲已被历史冲刷掉了,只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过历史、流传至今。

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他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中,所选用的诗词内容广泛,除了著名诗人的诗歌外,还有能激发他灵感的无名诗人的诗词。他的歌曲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分节歌、通谱歌、变化分节歌。(227)

3 什么叫音乐瞬间?

音乐瞬间,由首创的一种钢琴小曲,后演变成一种钢琴曲体裁。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瞬间,强调的是无准备的、突然而至又瞬间即逝的灵感,每首的结构不同,比较简单自由,旋律如他的歌曲一般清新流畅、抒情迷人,间或显现的激情颇具感染力。

1 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

门德尔松的音乐以简洁的和声、结构均衡的曲式,以及流畅优美的旋律为特色,而题材则多采自童话故事或大自然的景色,摆脱了俗世的纷纷扰扰,也甚少涉及个人内心的挣扎或大时代的黑暗面。在浪漫派作家中,门德尔松属于才华洋溢的类型。他的情感丰沛,但没有艺术家热情奔放或反叛极端的性格。相反,他具有宽和开朗的性情、睿智高深的内涵,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绅士风范,都使他受到英国民众的喜爱。相应的,他也用温和的手法在音乐世界里谱出细腻的感情。也许是美满的家庭与高贵的天赋影响,门德尔松总是散发着一股稳定、优雅的气质。正如德国一位诗人所说:“门德尔松所到之处,尽是缤纷的玫瑰。”

2 名词解释:新音乐报

在一家名为“阿拉伯咖啡树”的咖啡馆里,曾诞生过一张报纸,叫《新音乐报》,它对促进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创办者便是享誉世界乐坛的罗伯特.舒曼。

那时的音乐评论成为19世纪蓬勃发展的新型事业。文学家、美学家经常谈论音乐以阐述个人的浪漫主义观念,舒曼承续这个新时尚,利用《新音乐报》撰写尖锐生动而文采飞扬的文章,阐述自己对音乐和音乐家的观点和主张。舒曼通过他10年间的文章,对于贝多芬、舒伯特以及同时代的作曲家进行评论,具体诠释他评价音乐高低褒贬的标准,同时表明自己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3 肖邦的音乐风格?

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浪漫主义音乐作了重要贡献,产生深远影响。

1 简述意大利歌剧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发展。

罗西尼: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从罗西尼开始,他创作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唐吉雷迪》是他第一部英雄性的歌剧,被誉为“意大利第一部富于战斗性的歌剧”,大歌剧《威廉·退尔》为19世纪歌剧提供了经验。他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改革歌剧,缩小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别,把歌剧独立的分曲形式发展成“场”的结构,并在高潮时用罗西尼渐强模式,使意大利歌剧与德、法歌剧相抗衡。

贝里尼和唐尼采蒂延续发展了罗西尼的歌剧风格,贝里尼有和肖邦一样的委婉气质,被世人誉为“意大利的夜莺”,而唐尼采蒂因为过于注重演唱者的技巧炫耀,而缺乏了更深刻的内涵。不过,他们还是给世界流下了许多流畅美丽的旋律。因为旋律的自然舒畅,对意大利“美声”学派产生了直接影响。他们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逐渐成熟,通过努力确立了意大利歌剧的地位。

2 法国十九世纪的歌剧有哪些体裁?

拯救歌剧(贝多芬《菲岱里奥》、凯鲁比尼《西天》)主要影响:法国大革命

大歌剧(梅耶贝尔《新教徒》《非洲女郎》)历史题材,史诗般气质

轻歌剧(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

抒情歌剧(古诺《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轻歌剧等。

3 名词解释:《威廉·退尔》是罗西尼根据德国诗人席勒的同名诗改编的,以13~14世纪瑞士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者的历史故事,反映出意大利人民渴望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理想。这部歌剧的产生正值法国1830年革命前夕,罗西尼适应巴黎听众的艺术趣味使这部歌剧具有当时盛行的法国大歌剧特征,宏伟的场面,紧张的戏剧性情节交织着浪漫的爱情,剧中同样有许多优美的旋律和场景。

1 从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看他的标题音乐创作。

2 李斯特的音乐改革有哪些?

交响诗是李斯特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并将标题音乐的原则与内涵引向深化。他用音乐来融化诗歌内容而创造了一种新形式——交响诗。不再是简单的“标题音乐”,而是一种寓意深长的情感体验,突出原作那显现或隐含的诗意及作曲家内在情绪的表现,为了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需要,根据其他作曲家整部主题或主题进行缩编和改编的各类作品达350首,包括将自己的体裁改为钢琴曲作品。他在改编曲中充分显示出他作为钢琴大师即兴演奏的高超技巧,同时体现出他所持的浪漫派观念,即演奏家对原作可以进行再次领悟及创造性的发挥。改编的曲目不仅包括西方音乐史上诸多重要人物,也有那些无名作曲家的作品。

3 名词解释:交响诗

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的原则自由发挥。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

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4 名词解释:固定乐思

用一个固定的主题来代表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并随着剧情不断发展变形处理。

1 瓦格纳的歌剧改革内容是什么?

瓦格纳毕生不屈不挠的进行歌剧改革的努力,他力图创立一种新型的歌剧,完美的实现浪漫主义综合艺术的理想。瓦格纳歌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不再像传统歌剧那样,将戏剧割裂为分曲段落,即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和合唱,而将其变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因此,瓦格纳“乐剧”中的音乐语言显得十分新颖。这就是,自始自终处于紧张状态的“无穷尽”旋律,并大量运用了高度半音化的和声及频繁的调性转换。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利用众多的“主导动机”来暗示剧中的人物和剧情发展。

2 为什么说勃拉姆斯是反潮流者。

他是欧洲浪漫主义潮流处于高峰时期的一位“反潮流”作曲家。作为一名交响乐作曲家,勃拉姆斯不为新颖的标题交响乐和交响诗所动,他的交响乐承袭了古典主义无标题交响曲的传统,各乐章的结构及主题、动机、发展手法也与古典传统相近。像孤独安宁的人生一样,他的音乐风格在时代风潮中也是孤独的。

3 名词解释:乐剧

是由德国音乐家在歌剧基础上加以改革而创立的一种新样式,它结合了文学、表演和音乐,成为一门庞大的综合艺术形式.德国人将瓦格纳的这种大型作品称为"Gesamtkunstwerk",意为"完全的艺术作品".

1 谈谈比才歌剧《卡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比才的《卡门》像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他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卡门与霍塞这对从出身经历到生活观念都不相同的年青人,从一时的激情、彼此间情感与意识的隔阂到无法弥补的决裂,最终以凶杀结束的爱情悲剧过程,被比才以色彩浓烈而又极其精炼的音乐手段陈述得令人心悦诚服。作曲家充满同情地赋予米凯埃拉以温柔平和的气质,以近似抒情歌剧的风格强调霍塞原本所属的生活环境,闭塞保守但安静平稳,与浪迹天涯豪放不羁的卡门形成决然的对比。

2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有哪些?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基本上还是保持古典的分曲结构的传统,并使各分曲、各场之间保持有机的联系,成为戏剧性发展的整体,克服了意大利歌剧中互不连贯,支离破碎的弱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主要以声乐为主,但并不忽视管弦乐队的作用,他大大提高了管弦乐队的色彩和表现力,并且不淹没声乐,与声乐相辅相成,揭示戏剧冲突与人物情感。他的旋律非常通俗、优美,有民间音乐的特点,保持了意大利歌剧的优良传统。

3 名词解释:古诺 273

法国作曲家,歌剧《浮士德》确定了他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古诺的乐队手法与歌剧风格一致,丰富精美而又节制均衡。

1 名词解释:强力集团

19世纪下半叶,俄国出现了著名的强力集团,又名五人团。这是19世纪60年代在俄

国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思潮活跃背景下音乐节出现的新气象。他们遵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原则,共同追求创立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目标,同时通过撰写文章和评论阐述他们的观点,并积极搜集,整理,改编和研究俄罗斯民间音乐。其成员都是自学成才从事其他工作的业余音乐爱好者,包括居伊,鲍罗丁,巴拉基列夫(只有他是专业音乐人),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 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和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

德彪西创作的总的风格特征可以这样来概括:擅长用简短的音乐主题、色彩斑斓的和声、丰富多变的织体(钢琴曲)、细腻透明的配器(管弦乐曲),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风俗和神话意境的标题小品,突出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音乐往往具有朦胧、飘逸、空幻、幽静的气氛。

2 简述普契尼的歌剧创作。

他一生写了12部歌剧,其中最流行的是《曼侬·列斯科》、《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等。他受真实主义歌剧影响创作有真是主义歌剧《西部女郎》和《外套》。他的歌剧结构以简练、干净为特征,力求迅速、直接的传达剧本所提示的戏剧感染力。他的音乐进一步发展了意大利的美声传统,旋律优美并注重与戏剧的结合和贯穿发展。他避免咏叹调和宣叙调截然分开,使宣叙调也具有优美的音乐律动,使咏叹调更富有戏剧性的表现力。同时还十分注重乐队对环境和心理背景的描绘与烘托。

3 名词解释:真实主义歌剧

19世纪末,音乐家们以真实主义文学为鉴,向现实生活索取题材,以下层小人物作为歌剧的主人公,以他们生活作为舞台表现的中心,产生了真实主义歌剧。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实主义歌剧的产生是意大利人对瓦格纳乐剧的一种反抗。真实主义歌剧具有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它反对歌剧采用虚幻的神话题材,也反对篇幅无限制地扩展以及音乐的重蚀繁杂的夸张,主张取材与现实生活,特别是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力求简洁明快的手法,组织起强烈的戏剧场面。真实主义歌剧也具有局限性,它侧重对现实生活作直观的反映,没有触及社会矛盾的本质,与真实主义文学相比还缺乏思想深度。真实主义歌剧的出现,以它的真实和朴质,动人的的特点以及浓厚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抵抗了瓦格纳的影响,使意大利歌剧重新走上了传统之路。(代表人物:普契尼,马斯卡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