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三种绩效考核方式的分析比较

绩效考核是最近十几年来管理理论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管理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也正把这一问题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尽管如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绩效考核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选取和怎样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就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学者们对此有很多的争论,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考核体系。本文将对其中三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绩效考核体系——财务导向的投资回报率考核体系(简称为ROI考核体系)、战略导向的平衡计分卡考核体系(简称为BSC 考核体系)和流程导向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考核体系(简称为SCOR考核体系)——进行综合的比较,并会在比较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启示。一、对三种体系的简单介绍以杜邦体系为代表的ROI(Return on Investment)考核体系在上世纪初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创并流行至今。该体系突破早期单纯评价销售额和利润的做法,揭示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财务指标的内在联系,将净利润、总资产进行层层分解,从而系统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并依此对企业绩效进行考核。这种单纯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今天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传统的考核体系。BSC (Balanced Scorcard)考核体系由美国学者Kaplan和Norton在1992年提出,近十年来被西方大公司广泛使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该体系在保留了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客户、内部运作过程、学习与成长这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从这四个角度把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考核指标,从而可以达到全面考核企业绩效的目的。平衡计分卡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考核体系,引发了企业业绩评价的重大革命。SCOR模型(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是由1996年成立于美国的供应链协会(SCC)在当年底提出的一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该模型整合了人们所熟知的业务流程再造(BPR)、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和流程度量等领域,构造了一个多功能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大框架建立在五个基本的管理流程基础上,即:计划(Plan)、资源(Source)、生产(Make)、交付(Deliver)和退货(Return),按流程的定义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在第三层下可以有第四、五等更详细的属于各企业特有的流程描述层次,虽然这些层次中的流程定义不包括在SCOR模型中,但是我们可以借鉴SCOR模型的思路与方法,寻找企业内部的关键流程及其关键指标,这样就几乎可以对企业的任何流程和流程节点进行绩效考核。限于篇幅,关于应用SCOR模型对企业内部进行流程绩效考核的具体问题,笔者将另外行文论述。目前,供应链管理协会中的300多家会员企业在使用该体系,包括Intel 和HP这样的著名公司,但是尚未大范围的推广开来。二、比较三种体系的不同点1. 形成背景的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前,供给总体来讲小于需求,产品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企业成长的环境较为宽松,其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商品,战略目标就是赚取最大的利润,而企业只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传统的ROI考核体系等财务指标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也是与这种工业经济时代的背景相适应的,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较符合经营管理者们的需要。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竞争显著加剧。尤其进入到信息时代之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如果要获得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具有战略眼光,关注客户需求,重视企业长远的利益。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的战略导向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应运而生,弥补了传统财务指标忽

视非财务指标、过于侧重短期目标和缺乏对未来的指导意义等缺陷,符合时代发展对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要求。最近十几年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快速变化的复杂市场往往让单个企业依靠自身资源谋求发展变得很不现实,企业之间需要新型的“竞争合作”关系,同时传统的等级制管理模式也显得僵化,不适应市场对企业快速反应、高度柔性的要求。随着价值链、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再造、扁平化组织、虚拟组织、网络型组织、动态联盟、敏捷制造等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正进入变革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网络型组织,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流程”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流程再造或者是流程优化。绩效考核体系也应该与这一时代背景相适应,但是当前对于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和流程的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都还处于初级阶段。SCOR模型是其中的一个较好的成果。必须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和流程再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 管理思维的不同。ROI考核体系体现的管理思维是企业的一切为了利润,股东利益至上,所以该体系以盈利能力指标为核心,重点考察总资产报酬率,根据杜邦公式把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至部门,对微观经济中各财务指标的变动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管理上主要以财务管理为主线,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BSC考核体系体现了战略中心主义,同时也体现了“平衡”这一重要的管理思维。这种战略中心主义表明的不仅是它通过全面考核企业业绩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战略实施,更重要的是它参与了战略管理的全程,也有利于全体员工对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理解,,成为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平衡”思维体现在平衡计分卡实现了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等指标的有机结合,并且所要考核的四个方面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有着因果关系的。SCOR 考核体系体现了“以流程为核心”的全新思路和“横向一体化”的更加广阔的视野。流程的效率被认为是企业效率的关键,只有为整体业务流程带来价值增值才能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以部门责任为基础的考核技术却在考核层面上把业务流程人为的割裂,从而形成利益主体林立的本位主义状态,同时过分的专业化也使得内部交易成本增加。于是从企业内部看,管理思维从刚性的职能观向柔性的流程观转化,变部门考核为流程考核,打通部门之间的界限。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思想的代表,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转,才能使整条链上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受益,与之相适应,绩效考核就要跨出企业内部的局限,对供应链全局有所把握才满足企业的战略需求。依照SCOR模型,就可以对供应链以及企业内部的复杂流程标准化、科学化,从而更好地实现流程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务流程中,节点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业务流程的下一节点都成为上一节点的客户,从而在供应链链条上和企业内部形成客户服务链。评价每一个个体的绩效情况都会体现“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从而也为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3. 考核指标的不同。在不同的管理思维的指导下,考核指标的选取及其之间的关系自然也是不相同的。ROI考核体系选取的是财务指标,其中以综合性最强的权益报酬率为中心指标,通过“总资产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这个公式,把考核指标分解细化,细化的程度要根据企业自身需要。这种体系可以非常复杂,也可以相应简单,但不管怎样都可以把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各层次(总部、分公司、车间、班组等),从而保证核心指标的实现。BSC考核体系的指标选取扩展到了非财务领域,在客户

方面选取了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等指标,在学习与成长方面选取了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动率等指标,在内部业务过程方面选取了响应时间、新产品开发周期等指标。四个部分仍然以财务指标为根本,其他三个方面的指标仍然要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当然在具体决策时要充分考虑所有指标的影响。以战略为核心的四个方面存在密切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Kaplan和Norton还强调了指标的选取应该力求精简,以不超过20个为宜。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坚持了“战略中心”与“平衡”的思想,即使不是四个方面,而是因地制宜的提出分类标准和选取考核指标,也都可以称为“平衡计分法”,比如NP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DOE(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Procurement and assistance Management)和Mark Brown等一些组织机构和学者就根据自身的需要设计了不同的平衡计分卡。SCOR考核体系的核心在于从流程的角度选取供应链绩效的考核指标。它将流程分为若干个层次:第一层5个基本流程,构成供应链的标准参考模型的基础,第二层即配置层,由24种核心流程类型组成,企业可以选择该层中定义的标准流程单元构建自己的供应链。每个流程的绩效考核指标属性可以按顾客界面和内部界面分为可靠性、有效性、灵活性、成本和收益。以第一层make流程为例,产品合格率这样的指标就是企业内部界面的可靠性指标。我们可以借鉴其思路,在企业内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将视角定位在企业的通用业务流程上,通过找出流程及其子流程的关键控制点来设立考核体系,建立流程导向的KPI考核指标全集,这样即使企业组织有着重大的变革,由于流程是基本稳定的,考核指标不需要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全集的范围内对原有考核指标的取舍微调即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也变得及时与容易,所以涉及到的考核指标可以很多,这里的关键在于流程的识别与理顺。4. 考核结果使用者范围的不同。三者都是企业评价自身绩效的体系,企业内部人员必然要使用考核的结果,但是除此外,使用者的范围也有所不同。以ROI体系为代表的财务指标体系由于历史悠久,体系完善,同时也由于它能以直观的方式反映公司的价值,所以得到企业外部的相关机构与人员的关注,在资本市场,特别是投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这方面,近几年出现的EVA考核指标体系做得比较出色,弥补了ROI体系的忽略资本成本的不足。BSC考核体系反映的是企业方方面面的经营情况,如果这些信息都被企业外部获得,对于企业获得独特的竞争能力非常不利,因为竞争者会从中了解企业的关键信息。所以BSC的考核结果往往作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对外保密。SCOR考核体系考核了企业所处供应链的绩效,反映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其结果有必要让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了解从而共同努力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效率。如果利用该模型的方法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考核,则相关信息也应该保密。

5. 适应性的不同。对于绩效考核体系在企业中的适应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来比较分析:在及时的程度上,ROI考核体系的信息一般都是在期末才能看到,并且基本是静态的,BSC考核体系由于包含了非财务的指标,所以相对来说会更为及时,而由于依托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SCOR考核体系几乎可以实时收到相关信息,所以及时性最强,也最具动态性。在客观的程度上,ROI 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会计数据,虽然是定量的,但有人为操纵的可能,BSC中的某些非财务指标,如顾客满意度、学习能力等,含有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客观性上还不如ROI体系,SCOR考核体系在这方面应该是做得最为理想的。在

获得数据的成本上,由于企业财务体系的普遍存在,所以ROI考核体系的数据获得成本最低,BSC要考核多种层面,要比ROI体系的数据获得成本高,但也相对简单易行,而SCOR体系需要的数据跨出了企业内部,并且需要建设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同时也要考虑到,基于流程的考核的基本条件是要花大量时间对岗位责任进行细化,要花大量时间对纷繁复杂的流程进行识别与归纳,所以综合来看成本最高。在考核的层次上,实践中ROI、BSC体系可以从高到低把指标分解到部门,但是比较难分解到岗位,Kaplan在BSC对于个人和最基层的班组考评上作了尝试,但是没有证明其具有明显效果。而SCOR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流程中,无论是业务单元,还是职能部门、员工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可以度量业绩。这也会让员工个体清楚自己为企业的整体绩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SCOR体系的问题在于对于跨多个流程的岗位考核会存在难度,而且对于高层管理者的考核有所欠缺,同时要注意考核的指标过多会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在与战略目标契合的程度上,ROI体系由于其偏重短期业绩和历史数据,显然在这方面表现不如人意,SCOR体系所考核的流程的效率是企业效率的基础,基本可以反映战略目标的需要,但不可避免会忽视一些整体性指标,而BSC体系本身就是战略管理的工具,反映企业长期利益。三、通过比较得出的启示通过对这三种考核体系的综合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三个体系根本上所体现出来的是不同的管理思维,从而导致了不同的适用范围,在技术上主要就是结合已有模型,设定不同的指标并执行考核。流程导向的SCOR绩效考核体系固然是一种新型的、有着蓬勃生命力的考核体系,符合组织变革的发展方向,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更适合从职能管理思想转变为流程管理思想的企业,这种企业流程性比较强、公司组织结构比较扁平,同时需要有全新的企业文化与之配合。往往实行流程导向的绩效考核的企业都是基于BPR 的企业,而现实中BPR成功率尚不足一半。对于等级森严的传统型企业和小企业而言,这种考核体系都不会是非常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而且SCOR模型起源于生产型和运输性企业,其他类型的企业在变通上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必须也要考虑到企业本身是否有实力维持该体系所需要的信息网络,选择考核体系也要注重成本效益分析。所以,这种考核体系会有所发展,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难成为主流。即使对于供应链绩效的考核而言,也有着多种考核体系可供选择,企业可以酌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标体系。我们注意到,供应链协会一共有748家会员企业,而使用SCOR模型的只有300多家(截止于2003年5月15日)。战略导向的BSC体系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战略中心”和“平衡”的思想,我们甚至可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应用平衡计分卡对供应链进行绩效考核。在职能型的企业环境中这种体系可以说是效果比较好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它对于流程性较强的企业的考核还不尽如人意,而且很难把考核落实到岗位上,在这方面,BSC体系与SCOR 体系形成较好的互补。财务导向的ROI体系由于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仍然可以作为最基本的考核体系,随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财务考核体系更加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且这个工具是任何企业都需要的,无论是虚拟企业还是初创的小型企业。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单纯的依靠这种体系对企业绩效进行考核是非常片面的,所以ROI体系会伴随企业的发展而长期的存在下去,但也仅仅是作为考核的一个基本方面而已。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三种体系并非水火不容,甚至可以在一个企业内的不同层次或不同部门同

时存在,但是由于三者基于不同的管理哲学和思维,很难在企业这个层次上互相融合,必然还是以某种体系为主来对企业整体绩效进行考核。综合来看,企业选择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质就是企业树立自己的管理理念,明确企业价值观念和正确认识了企业自身特点后的一种自然的行为。

不开口,没有人知道你想要什么;不去做,任何想法都只在脑海里游泳;不迈出脚步,永远找不到你前进的方向。其实你很强,只是懒惰帮了你倒忙。

常用绩效考核方式对比分析

常用绩效考核方式对比分析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或组织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只有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才能达到有效改善员工行为的目的。以下为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最常用的几种方法和及其优缺点对比分析:一、KPI 定义:KPI 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它是通过指标的设置、整合和控制,把组织对员工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从而促使员工的绩效行为与企业要求的行为相吻合,而不至于出现重大偏差,进而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特点: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并随企业战略的演化而被修正。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作事项容易量化提取、工作周期容易衡量的业务型岗位。 优点:目标明确,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达成一致 缺点:KPI指标比较难界定,且更多是倾向于定量化的指标,会使考核者误入机械的考核方式,不是针对所有岗位都适用。 二、BSC 定义:即平衡计分卡,是采用多重指标、从多个维度或层面对企业或分部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系统化的方法 特点:主要包括内部运营、客户、学习和成长、财务四个主要考核维度。企业组织在分解和管理自己的目标时,应该从这四个维度来展开,并最终应回到这四个维度上。 适用范围: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

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所以能反映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组织长期发展,适用于大部分企业。 优点:战略目标分解,形成具体可测的指标,因为企业战略目标听起来比较抽象,也是一个比较宏观的目标,如何把它细化,具体化,内化,把它落实至具体的工作行为当中,BSC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BSC考虑了财务和非财务的考核因素,也考虑了内部和外部客户,也有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相互结合。 缺点:BSC实施难度大,工作量也大;BSC本身的目标分解很难分解至个人,是以岗位为核心的目标分解;因为战略是属于长期规划的范畴,所以BSC的实施周期也相对是比较长的,应该准确点称为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内是很难见到效果,而且需要调动整个公司的资源。 三、MBO 定义:即目标管理法,是由下级与上司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并且定期检查完成目标进展情况的一种管理方式。 特点: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目标管理法是由员工与主管共同协商制定个人目标,个人的目标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及相应的部门目标而确定,并与它们尽可能一致;该方法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工作结果作为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标准,以制定的目标作为对员工考评的依据,从而使员工个人的努力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减少管理者将精力放到与组织目标无关的工作上的可能性。 适用范围:主要是针对有些工作成果和工作行为难以量化的。 优点:目标管理中的绩效目标易于度量和分解;促进了公司内部的人际交往。 缺点:目标管理法没有在不同部门,不同员工之间设立统一目标,因此难以对员工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绩效横向比较。 四、OKR

三种常见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评估

三种常见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评估 三种常见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评估 众所周知,企业治理的核心是战略治理,战略治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治理,而人力资源治理的核心是绩效治理。能够讲,公司一切整体的治理运营差不多上以绩效为导向的,差不多上围绕绩效而展开的。随着治理研究的持续深入,绩效治理的方法也在持续增多如目标治理、KPI、B SC、360度评估……方法多了,如何选择就变得重要了。搞清晰常见绩效治理方法的优缺点,不仅能够选择确定适合企业内部的绩效治理模式,也能够通过绩效治理,使企业达到设定的战略经营目标。 一、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 目标治理最早是治理学大师德鲁克开创其研究的,现在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机构和组织的治理实践当中,是目前最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 优点:1、目标治理中的绩效目标易于度量和分解;2、考核的公布性比较好;3、促进了公司内的人际交往。 缺点:1、指导性的行为不够充分;2、目标的设定可能存在异议;3、设定的目标差不多是短期目标,忽视了长期目标。 二、基于KPI的绩效考核 KPI是指关键绩效指标,是对业绩产生关键阻碍力的那部分指标。KPI指标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具体化和内化过程的结果,确定KP I要紧有三种方法,即标杆基准法,成功关键分析法和策略目标分解法。 优点:1、目标明确,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2、提出了客户价值理念;3、有利于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达成一致。 缺点:1、KPI指标比较难界定;2、KPI会使考核者误入机械的考核方式;3、KPI并不是针对所有岗位都适用。 三、基于BSC的绩效考核 BSC是USA的卡普兰教授创立的,据调查,目前全世界的前5 00强的企业中有70%企业已运用了BSC,可见其确实对企业绩效治理和运

常用的三种绩效考核办法解析

常用的三种绩效考核办法解析 常用的绩效考核办法不外乎地分为三大类: 一、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目前在企业中用的最多的一种考核方法,此法重点关注的是过程控制、计划过程监控,因此其实质就是计划管理,即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责任部门、责任人实施监督考核的一种办法。目标管理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指标分解是基于组织的总体目标——战略地图的前提下自上而下的分解。 我们来看下面一张关于英国国防部的战略地图:

上面这个战略地图,描述了英国国防部的战略目标。英国国防部的最终战略目标是赢得战争的防御能力,为达成该战略目标,必须从未来创造(学习成长)、促进流程(运营管理)、资源管理(客户层面)、成果提供(财务层面),去寻找这四个环节的关键指标项目内容,然后根据这些项目内容的制定指标内容界定图,得出考核指标范畴,最后对指标进行量化和定性后实施考核。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有其战略目标,2008年继《平衡计分卡》后《战略地图》的出版,让近几年来优秀的组织学会了在考核前,通过绘制组织的战略地图进行战略解码,即对组织的战略用这样一张图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来描述出来,追溯绩效考核的源头。《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战略中心型组织》这三本书,是研究绩效管理一脉相承的一个联合体,三本著作关注不同的焦点,《战略地图》关注战略描述,《平衡计分卡》关注战略衡量,《战略中心型组织》关注战略管理。在《战略地图》书中,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两位大师认为,突破性业绩=战略地图(描述)+平衡计分卡(衡量)+战略中心型组织(管理),我很认同这个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不难明白,突破性业绩指的就是绩效改变,战略地图就是绩效指标分解的前提,平衡计分卡则是基于战略地图前提下,分解而来的从财务、运营、客户、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可衡量指标,战略中心型组织则是实施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保障。这种考核办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考核都紧密围绕着组织的战略目标达成,确保考核措施、考核方法、考核的KPI都不会偏组织的总体战略,因此还被称为价值导向的绩效管理法,是目前西方政府、企业、中国大型央企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考核方法。 2、指标的设置因时而变。 也就是说,在平衡计分卡(以下简称BSC)框架下四个维度的指标考核的重点,因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各不相同。例如,我们说考核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在边远山区,当孩子连个读书的落脚点都还没有的时候,我们重点要考核的是建校和资金管理问题,这是从财务层面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重点;有了学校后我们要考核这所学校有没有老师来教孩子、以及孩子有没有能力来上课的问题,这时候考核的重点变成了客户和运营层面;孩子有能力有条件上学后,我们要考虑的是孩子学得是否开心、是否健康快乐,因此又有了现在的学生食堂爱心工程是否落实到位的指标等等。而其他方面对于公务员的考核也是如此,可能我们三年前去办证大厅办事还没水喝,去年去有水喝了,今年可能有咖啡水果了,进一步考虑到老百姓的满意度问题;以前港澳通行证必须回到户口所在地办理,现在开始陆续可以在工作城市办理了!这些改变的背后,其实能看出来是对公务员考核指标的改变,否则民众给咱公务员偷拍个照片,一不小心就要被“微博”!考核指标只有因时而变,四个维度全项指标都要考虑到,同时不同阶段不同考核重点,才能与时俱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道理。企业更应如此,生存期以结果考核为重点,成长期以过程考核为重点,而到了成熟期则应以素能导向为考核重点了。 3、量化与非量化相结合。曾有报道,某城市一路段摆了几十个垃圾桶,而其它路段却一个垃圾桶都没有,具体数据我并不知道。但是,根据郴州市九中209班

绩效考核方式比较

考核 方式 特点优点不足适用范围 BSC 围绕企业的战略目 标,利用BSC从财 务(销售、利润、 运营成本)、顾客 (送货准时率、顾 客满意度、产品退 货率,合同取消 数)、内部过程(生 产率,生产周期、 部门协调、合格品 率、新品开发速度、 出勤率)、学习与 创新(员工建议技 能士气、知识资产、 市场创新和技能发 展)四个方面对企 业进行全面的测 评。 1.定义企业战略 2. 依据战略目标设计 和测评指标3.实施 计划4.监测反馈1.战略目标分解, 形成具体可测的指 标. 因为企业战略 目标听起来比较抽 象,也是一个比较 宏观的目标,如何 把它细化,具体化, 内化,把它落实至 具体的工作行为当 中,BSC帮忙解决了 这个问题。 2.考核全面。以往 的考核工具往往考 虑财务的,内部的, 短期的利益较多, 而忽视了企业长期 的,非财务的,外 部的考核要素。BSC 考虑了财务和非财 务的考核因素,也 考虑了内部和外部 客户,也有短期利 益和长期利益的相 互结合。 1.BSC实施难度大,工作 量也大。首先准确定位公 司战略本身就对高层管理 者的管理素质要求很高; 同时也要求各级管理和 HR工作者对战略的解码 能力要很强;而且BSC考 虑的考核要素很完整,造 成工作量很大,实施的专 业度也很高。 2.不能有效地考核个人。 BSC本身的目标分解很难 分解至个人,是以岗位为 核心的目标分解。个人关 键素质方面体现不明显, 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岗位 职责和素质要求不明确。 3.BSC系统庞大,短期很 难体现其对战略的推动作 用。因为战略是属于长期 规划的范畴,所以BSC的 实施周期也相对是比较长 的,应该准确点称为是一 个系统工程,短期内是很 难见到效果,而且需要调 动整个公司的资源。 1.具备较为 规范管理平 台的大公 司。一般企 业不具备完 整规范的管 理平台,不 具有相关的 高素质的管 理人中和HR 专业人员, 是很难推广 BSC的。 2.由于考核 要素过多, 常常以kpi 关键要素考 核的形式出 现。 KPI KPI是指企业宏观 战略目标决策经过 层层分解产生的可 操作性的战术目 标,是宏观战略决 策执行效果的监测 指针。是用来衡量 任职者工作绩效的 具体量化指标,是 对任职者工作任务 完成效果最直接、 客观的衡量依据。 KPI主要源于两方 面:企业的战略目 标、部门和岗位的 职责。 1.自上而下分解和 分配业绩指标2.目 标尽可能指标化3. 绩效薪酬与kpi得 分直接相关1.“考核什么,得 到什么”。对员工来 说,kpi意味着在指 定时段内,完成什 么任务,根据完成 的情况来拿钱,所 以以kpi作为考评 方式,会极大刺激 员工积极性。 2.不同于BSC涉及 指标繁杂,只对关 键行为进行考核, 所以较好实施。 3.策略性地指标分 解,使公司战略目 标成了个人绩效目 标。通过KPI指标 的整合和控制,使 员工绩效行为与企 业目标要求的行为 相吻合。员工实现 个人绩效目标同 时,公司总体战略 目标也得以实现。 1.为了绩效薪酬,过于关 注kpi的数值,忘记任务 的初始目标。 2.许多目标不适合指标 化,容易将业务引入误区。 3.kpi指标难以界定。选 中的关键指标是否真正对 企业绩效产生关键影响。 如果kpi选择错误,员工 会执行错误的指令,一个 公司的kpi和其目标如果 不符,后果严重。 4.KPI会使考核者误入机 械的考核方式。过分地依 赖考核指标,而没有考虑 人为因素和弹性因素,会 产生一些考核上的争端和 异议。 5.过程中的管理者与员工 缺乏有效沟通,只讨论 kpi,不讨论目标和具体环 境。 大部分公司 都在使用 MBO 介绍优点 1、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ByObjective):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经营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2、如何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法和kpi法相结合,弥补kpi机械依

企业三种绩效考核方式的分析比较

绩效考核是最近十几年来管理理论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管理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也正把这一问题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尽管如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绩效考核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选取和怎样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就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学者们对此有很多的争论,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考核体系。本文将对其中三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绩效考核体系——财务导向的投资回报率考核体系(简称为ROI考核体系)、战略导向的平衡计分卡考核体系(简称为BSC 考核体系)和流程导向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考核体系(简称为SCOR考核体系)——进行综合的比较,并会在比较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启示。一、对三种体系的简单介绍以杜邦体系为代表的ROI(Return on Investment)考核体系在上世纪初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创并流行至今。该体系突破早期单纯评价销售额和利润的做法,揭示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财务指标的内在联系,将净利润、总资产进行层层分解,从而系统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并依此对企业绩效进行考核。这种单纯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今天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传统的考核体系。BSC (Balanced Scorcard)考核体系由美国学者Kaplan和Norton在1992年提出,近十年来被西方大公司广泛使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该体系在保留了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客户、内部运作过程、学习与成长这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从这四个角度把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和考核指标,从而可以达到全面考核企业绩效的目的。平衡计分卡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考核体系,引发了企业业绩评价的重大革命。SCOR模型(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是由1996年成立于美国的供应链协会(SCC)在当年底提出的一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该模型整合了人们所熟知的业务流程再造(BPR)、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和流程度量等领域,构造了一个多功能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大框架建立在五个基本的管理流程基础上,即:计划(Plan)、资源(Source)、生产(Make)、交付(Deliver)和退货(Return),按流程的定义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在第三层下可以有第四、五等更详细的属于各企业特有的流程描述层次,虽然这些层次中的流程定义不包括在SCOR模型中,但是我们可以借鉴SCOR模型的思路与方法,寻找企业内部的关键流程及其关键指标,这样就几乎可以对企业的任何流程和流程节点进行绩效考核。限于篇幅,关于应用SCOR模型对企业内部进行流程绩效考核的具体问题,笔者将另外行文论述。目前,供应链管理协会中的300多家会员企业在使用该体系,包括Intel 和HP这样的著名公司,但是尚未大范围的推广开来。二、比较三种体系的不同点1. 形成背景的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前,供给总体来讲小于需求,产品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企业成长的环境较为宽松,其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商品,战略目标就是赚取最大的利润,而企业只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传统的ROI考核体系等财务指标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也是与这种工业经济时代的背景相适应的,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较符合经营管理者们的需要。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竞争显著加剧。尤其进入到信息时代之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如果要获得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具有战略眼光,关注客户需求,重视企业长远的利益。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的战略导向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应运而生,弥补了传统财务指标忽

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导读: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希望能帮到大家。1、相对评价法2、绝对评价法3、描述法4、目标绩效考核法。 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希望能帮到大家。 1、相对评价法 相对评价法是确定某个群体的基准,将群体中的个体与基准进行比较,然后评价他们在群体中的相对地位。用标准分数进行评价实际上表明了被检查对象在整体中的位置,因此这种评价是一种相对评价。例如,对学校统一考试结果的评价通常以学校所在城市(县)的平均水平作为评价基准,并根据学校在城市(县)的成绩状况进行判断。 优点:适应性强,应用广泛。无论这个群体的状况如何,都可以进行比较,并确定群体中个人的相对位置。运用基于目标群体评价的标准进行评价,找出他

们的个体差异,从而对被评价的个体做出更加客观、公正、准确的判断;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 缺点:被选中的优秀者不一定是真正的高水平和高质量,没有被选中的也不一定是低水平和低质量,所以很容易降低客观标准。评价结果仅反映评价对象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位置,不一定反映其实际水平。很容易忽视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很容易导致激烈而无休止的竞争,从而挫伤一些人的积极性。 具体方式: 序列比较法 顺序比较法是一种对员工绩效进行排序和评价的方法。在评价之前,必须首先确定评价模块,但是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并不确定。同一工作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评价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条件,排名较好,排名较低。最后,将每个员工的几个模块的排序编号相加,这就是该员工的评价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结果越好。 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对两个员工进行比较。任何两个员工都要做一个比较。在对两个员工进行比较后,相对好的员工记录为“1”,相对差的员工记录为“0”。所有员工相互比较后,将每个人的分数加起来。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结果越好。 强制比例法 强制比例法指的是根据考生的表现将他们分成几类(最好的、较好的、中等的、差的和最差的)的方法。 2、绝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将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评价对象达到目标基准的绝对位置。例如,教学评价的标准通常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由此建立的具体评价指标。

不同绩效考核方法的利弊

不同绩效考核方法的利弊 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可以说,公司一切整体的管理运营都是以绩效为导向的,都是围绕绩效而展开的。所以,我们研究绩效管理的原理和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选择确定适合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模式,也可以通过绩效管理,使企业达到设定的战略经营目标。 目前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主要有360度综合考核,基于KPI的绩效考核,基于BSC的绩效考核,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主管述职考核,以价值流为中心的绩效考核等考核模式,所有一切的考核方法也是基于上述模式的延伸和变通。 一.360度综合考核 360度考核也叫多视角考核或多个考核者考核,考核者可是被考核者的上级,下属,同级和外部考核者,如供应商和客户等. 可以说,考核的主体是很全面的,通过考核,形成定性和定量化的考核结果,积极地反馈至相关部门和被考核者,来达到改变行为,改善绩效的目的。 实行360度考核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证考核者的多角化,而且考核主体和考核过程公平。 因为对于相同职位的被考核者,他的考核者一定是统一确定的,不能出现同一岗位的不同员工让不同的考核者来进行考核。 2.考核实行匿名考核 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可靠,我们说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必须实行匿名考核。 3.考核一定是基于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是指能将工作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 我们不可能把员工所有的行为,包括定性和定量都一一进行概述和考核,我们只需把对员工绩效起主要影响的关键行为进行描述和考核就可以了.所以,我们的360度考核要开展,一定要建立企业内部职位的胜任特征考核模型。

企业最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及对比

企业最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及对比 企业最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汇总及对比 引导语: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才能有效达到改善员工行为和管理员工的目的。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企业最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汇总及对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才能有效达到改善员工行为和管理员工的目的。以下为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最常用的几种方法及其效果对比和评估: 一、相对评价法 相对评价法是在某一团体中确定一个基准,将团体中的个体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评出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采用标准分数进行评价,实际是表示考察的对象在总体中处于什么位置,所以这种评价是一种相对评价。 例如,对某校统考成绩的评价,通常是以该校所在市(县)统考的`平均水平作为评价的基准,以该校成绩在一个市(县)中所属的地位来判断。 具体方式: 1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

各绩效考核方法及优缺点

绩效考核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一、绩效考核方法分类 1、行为导向型绩效考评方法(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如何执行上级指令,如何工作”。这类效标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 主观考评方法: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结构式叙述法客观考评方法: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 2、结果导向型绩效考评方法(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或生产了哪些产品,其工作成效如何?”) 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劳动定额法、成绩纪录法 3、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 平衡积分卡、360度考核法、合成考评法、评价中心法 二、绩效考核方法解析 1、排列法 又称排序法、简单排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比较方法,由上级主管根据员工工作的整体表现,按照优劣顺序依次进行排列.有时为了提高其精度,也可以将工作内容作出适当的分解,分项按照优良的顺序排列,再求总平均的次序数,作为绩效考评的最后结果。 2、选择排列法 也称交替排列,是简单排列法的进一步推广。在所有员工中首先挑出最好的员工和最差的员工,将他们作为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接着在剩下的员工中再选择出最好的和最差的,将其分别排列在第二名和倒数第二名,以此类推,最后将所有员工按照优劣的先后顺序全部排列完毕. 3、成对比较法 又叫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 4、强制分配法 又可叫做强迫分配法、硬性分布法或强制比例法,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统计学正态分布原理进行,其特点是两边的最高分、最低分者很少,处于中间者居多。 5、结构式叙述法 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的结构性表格,由考评者按照各个项目的要求,以文字对员工的行为作出描述的考评方法。 6、关键事件法 又称重要事件法,评定员工的行为时,利用关键事件作为考评的指标和衡量的尺度(关键事件是指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的工作行为导致了成功,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失败,这些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即为关键事件)。 7、强迫选择法 考评者必须从3~4个描述员工某一方面行为表现的项目中选择一项(有时两项)作为单项考评结果。

各种考核方法的优缺点

一、直接排序法 直接排序法是一种相对比较的方法,主要是将员工按照某个评估因素上的表现从绩效最好的员工到绩效最差的员工进行排序。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 1、作法:将所有参加评估的人选列出来,就某一个评估要素展开评估,首先找出该因素上表现最好的员工,将其排在第一的位置,再找出在该因素上表现差的员工,将他排在最后一个位置,然后找出次最好、次最差,依此类推。 评估要素可以是整体绩效,也可以是某项特定的工作或体现绩效某个方面。 2、优点 ⑴比较容易识别好绩效和差绩效的员工; ⑵如果按照要素细分进行评估,可以清晰的看到某个员工在某方面的不足,利于绩效面谈和改进; ⑶适合人数较少的组织或团队,如某个工作小组和项目小组。 3、缺点 ⑴如果需要评估的人数较多,超过20人以上时,此种排序工作比较繁琐,尤其是要进一步细分要素展开的话。 ⑵严格的名次界定会给员工造成不好的印象,最好和最差比较容易确定,但中间名次是比较模糊和难以确定的,不如等级划分那样比较容易使人接受。 二、对偶比较法 针对某一绩效评估要素,把每一个员工都与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好”,记录每一个员工和任何其他员工比较时被认为“更好”的次数,根据次数的高低给员工排序。和直接排序法类似,也是一种相对的定性评价方法。 1、优点:因为是通过两两比较而得出的次序,得到的评估更可靠和有效。 2、缺点:和直接排序法相似,仅适合人数较少的情况,且操作比较麻烦。 三、强制分配法 该法是按事物“两头大、中间小”的正态分布规律,先确定好各等级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例如若划分成优、良、劣三等,则分别占总数的30、40和30;若分成优、良、中、差、劣五个等级,则每等级分别占10、 20、40、20和10。然后按照每人绩效的相对优劣程序,强制列入其中的一定等级。 四、书面描述法 一种由评价者按照规范的格式写下员工的工作业绩、实际表现、优缺点、发展潜力等,然后提出改进建议的定性评价方法。 ——优点:简单、快捷,适合人数不多,对管理要求不高的组织。 ——缺点:其评价的有效与否不仅取决于员工的实际绩效水平,也与评估者的主管看法以及写作技能有直接关系。 五、关键事件法 Criticalincidents是由J. C. Flannagan在1954年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则是认定员工与职务有关的行为,并选择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来评定其结果。 ——优点: 1、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职务行为上,因为行为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2、通过这种职务分析可以确定行为的任何可能的利益和作用; 3、它为你向下属员工解释绩效结果提供了一些确切的事实证明; 4、它还会确保你在对下属员工的绩效进行考察时,所依据的员工在整个年度的表现而不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 5、保存一种动态的关键事件记录还可以使你获得一份关于下属员工是通过何种途径消除不良绩效的具体

常用的四大绩效考核模式比较分析

常用的四大绩效考核模式比较分析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考核KPI考核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提炼出的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键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的模式。KPI必须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KPI考核的一个重要的管理假设就是一句管理名言:"你不能度量它,就不能管理它.”所以,KPI一定要抓住那些能有效量化的指标或者将之有效量化.而且,在实践中,可以"要什么,考什么”,应抓住那些亟需改进的指标,提高绩效考核的灵活性。KPI一定要抓住关键而不能片面与空泛。当然,KPI的关键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抓住绩效特征的根本。(开发KPI体系的模式可参见《人力资本》第2期《绩效考核如何导向战略》) 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作为一种成熟的绩效考核模式,始于管理大师彼得·得鲁克的目标管理模式迄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如今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目标管理的模式如图1:为了保证目标管理的成功,目标管理应做到:确立目标的程序必须准确、严格,以达成目标管理项目的成功推行和完成;目标管理应该与预算计划、绩效考核、工资、人力资源计划和发展系统结合起来;要弄清绩效与报酬的关系,找出这种关系之间的动力因素;要把明确的管理方式和程序与频繁的反馈相联系;绩效考核的效果大小取决于上层管理者在这方面所花费的努力程度,以及他对下层管理者在人际关系和沟通的技巧水平;下一步的目标管理计划准备工作是在目前目标管理实施的末期之前完成,年度的绩效考评作为最后参数输入预算之中。 平衡记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 平衡记分卡是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衡量绩效(参见图2)。平衡记分法一方面考核企业的产出(上期的结果),另一方面考核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下期的预测);再从顾客角度和从内部业务角度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状况参数,充分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动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

三种常见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评估

三种常见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评估绩效考核是用于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一种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确定员工的工作绩效、制定奖惩政策以及改进员工的工作表现。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360度评估和关键绩效指标法。下面对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一、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化为员工个人目标,并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达成一致的目标来评估员工的绩效。优点有: 1.明确性强:目标管理对员工的工作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员工清楚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 2.激励性强:通过设定挑战性的目标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增强员工投入的动力; 3.易于管理:目标管理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估员工绩效的标准,方便管理者进行评估、调整和辅导。 缺点有: 1.单一性:目标管理在评估员工绩效时只关注目标的达成情况,缺乏对员工实际工作表现的全面评估; 2.可操作性较差:目标管理依赖于目标制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如果目标设定不合理或无法操作,将影响绩效评估的有效性; 3.过度强调结果:目标管理偏重于结果,如果结果能够达到但是过程不合规或违反法律法规,将对企业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360度评估: 360度评估是一种多角度评估员工绩效的方法,除了直接上司之外,还包括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多个角色进行绩效考核。优点有: 1.全面性:360度评估通过多角度的评估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绩效; 2.促进沟通:通过多方参与的评估,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了解,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提供发展建议:360度评估不仅能够评估员工的绩效,还能够提供发展建议,帮助员工改进工作技能和行为。 缺点有: 1.评估偏差:由于评估人员多样化,可能存在个人主观偏见,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 2.反馈难度大:多方参与的评估导致反馈过程复杂,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 3.评估结果利益冲突:如果评估者和被评估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 三、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根据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或关键工作指标来评估员工的绩效。优点有: 1.与企业目标契合度高:关键绩效指标法将绩效考核与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紧密结合,层层衍生,能够更好地促进员工为企业目标努力;

不同绩效考核方法利弊分析

不同绩效考核方法利弊分析 绩效考核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表现并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下面将对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进行利弊分析。 1.定量考核方法 定量考核方法是根据可量化的数据指标进行考核的方法,如工作完成量、销售额等。它的优点包括客观性高、易于比较和标准化、激励效果明确等。然而,定量指标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忽略了员工在关键绩效指标以外的其他工作内容,容易导致员工只追求短期利益,对于非技术型岗位的员工可能过于依赖指标,而忽视了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定性考核方法 定性考核方法是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性评估,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它的优点是能够全面评估员工的综合能力,不仅考虑员工的业绩,还考虑员工的行为和潜力。然而,定性考核容易受主观影响,评价标准可能模糊不清,导致评估结果不够公正和准确。此外,定性考核方法对于比较客观的指标难以评估,如销售额等。 3.360度绩效考核 360度绩效考核方法是指从多个角度对员工进行评估,包括上级、下级和同事等。它的优点是能够全面考察员工的表现,并且能够了解员工在不同场合下的表现和影响力。然而,360度绩效考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容易造成过多的信息冗余和反馈,导致评价结果失真。此外,员工和评估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

4.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目标来进行考核的方法,主要包括制定、执行和评估目标三个步骤。它的优点包括目标明确、激励效果明显、能够激发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等。然而,目标管理方法需要公司和员工之间有共同的目标理念和目标管理体系,否则可能出现目标不明确、难以衡量和无法对齐员工工作与企业战略的问题。 5.绩效排名 绩效排名是将员工按照绩效进行排序,优先考虑绩效高的员工。它的优点是可以鼓励员工追求优秀绩效,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促使员工不断进步。然而,绩效排名容易引发内耗和竞争,导致员工合作意愿降低,团队效能下降。此外,绩效排名可能忽略了员工的个人价值和不同岗位的特殊性,造成员工的不公平感。 综上所述,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各有优势和劣势。企业在选择绩效考核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取适合的方法,并结合不同的方法,综合考虑员工的业绩、行为、潜力和目标,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三种常见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评估

三种常见绩效考核方法的优缺点评估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可以说,公司一切整体的管理运营都是以绩效为导向的,都是围绕绩效而展开的。随着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绩效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增多如目标管理、KPI、BSC、360度评估……方法多了,如何选择就变得重要了。搞清楚常见绩效管理方法的优缺点,不仅可以选择确定适合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模式,也可以通过绩效管理,使企业达到设定的战略经营目标。 一、基于目标的绩效考核 目标管理最早是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开创其研究的,现在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机构和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是目前最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 优点:1、目标管理中的绩效目标易于度量和分解;2、考核的公开性比较好;3、促进了公司内的人际交往。 缺点:1、指导性的行为不够充分;2、目标的设定可能存在异议;3、设定的目标基本是短期目标,忽视了长期目标. 二、基于KPI的绩效考核 KPI是指关键绩效指标,是对业绩产生关键影响力的那部分指标。KPI指标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具体化和内化过程的结果,确定KPI主要有三种方法,即标杆基准法,成功关键分析法和策略目标分解法。 优点:1、目标明确,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2、提出了客户价值理念;3、有利于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达成一致。 缺点: 1、KPI指标比较难界定;2、KPI会使考核者误入机械的考核方式;3、KPI并不是针对所有岗位都适用。 三、基于BSC的绩效考核 BSC是USA的卡普兰教授创立的,据调查,目前全世界的前500强的企业中有70%企业已运用了BSC,可见其确实对企业绩效管理和运营有一定的作用。它主要

2023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形式

2023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形式 绩效考核,指的就是在工作过程中,评价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 气力、工作业绩与服务意识等行为,同时也可以推断员工是否与其岗位 相匹配,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提高。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形式。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形式 1.按考评时间分类 按考评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日常考评。指 对被考评者的出勤情形、产量和质量实绩、平常的工作行为所作的常常 性考评;定期考评。指依据确定的固定周期所进行的考评,如年度考评、季度考评等。 2.按考评主体分类 按考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 属考评。 (1)主管考评。指上级主管对下属员工的考评。这种由上而下的 考评,由于考评的主体是主管领导,所以能较精准明确地反映被考评者 的实际情形,也能消退被考评者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但有时也会受主 管领导的疏忽、偏见、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考评偏差。 (2)自我考评。指被考评者本人对本身的工作实绩和行为表现所 作的评价。这种方式透亮度较高,有利于被考评者在平常自发地按考评 标准管束本身。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倾高”现象存在。 (3)同事考评。指同事间相互考评。这种方式体现了考评的民主性、但考评结果往往受被考评者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4)下属考评。指下属员工对他们的直接主管领导的考评。一般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员工,用比较直接的方法,如直接打分法等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可以公开或不公开。

(5)顾客考评。很多企业把顾客也纳入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中。在 确定情形下,顾客常常是唯一能够在工作现场观看员工绩效的人,此时,他们就成了最好的绩效信息来源。 3.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分类 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定 性考评的结果表现为对某人工作评价的文字描述,或对员工之间评价凹 凸的相对次序以优、良、中及、差等形式表示;定量考评的结果则以分 值或系数等数量形式表示。 绩效考核有哪些内容 1.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权 重约为X%。 第一,依据完成工作的质量进行列项考核扣分,例如扣分的紧要 项目有:没有较好地完成部门的工作方案,也不能履行部门的职责;对 国家政策不谙习,给公司的有关规定造成了确定的后果;本身的工作任 务也没能按时完成,起草、上报的文字材料与在生产经营中的数据消失 了错误;在工作中,消失了失误或者是由于本身的原因而引发的平安事 故带来的不良影响等。 其次,依据完成工作的时效进行列项考核扣分,扣分的紧要项目是:工作目标任务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需要集体完成的工作,没 有按时进行帮忙而导致耽搁工作进展;工作效率特别低,常常需要进行 监督的;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部门交代的工作;向部门管理层提出改 时绩效的一些建议,但没有改进的等。 第三,依据完成领导交代的事项的情形进行列项考核扣分,扣分 的紧要项目是:领导所交代的任务没有按时完成的;曲解领导的真实目的,产生不良影响的;找借口耽搁、推脱领导所交代的工作等。 2.执行劳动纪律的情形

绩效考核方法比较

绩效考核方法比较 推荐文章 绩效考核细则管理方法热度:绩效考核方法优缺点是什么热度: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热度: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热度:绩效考核方法及应用热度: 目前被企业广泛应用的绩效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360度反馈评价、关键业绩指标和平衡计分卡。店铺把整理好的绩效考核方法比较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绩效考核方法的比较 一、常用绩效考核方法的简介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采用的绩效考核评价的方法大致有4种: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目标管理和360°反馈法。 1、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来衡量绩效。平衡计分法一方面考核企业的产出(上期的结果),另一方面考核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下期的预测);再从客户和内部业务流程两方面考核企业的运营状况参数,充分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动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平衡计分卡包括以下六种要素:维度、战略目标、绩效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和具体任务。它不仅是一个指标评价系统,更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 2、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KPI) KPI考核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提炼出的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键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的模式。KPI必须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KPI一般由财务、运营和组织三大类可量化的指标构成。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本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本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

绩效管理三种方法的概念与区别

KPI、BSC与MBO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考核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提炼出的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键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的模式。KPI必须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包干与一票否决的绩效管理法,可以视为KPI考核的极端的例子。 KPI考核体现了量化和突出主要矛盾的管理思想。KPI考核的一个重要的管理假设就是一句管理名言:“如果你不能度量它,你就不能管理它。”所以,KPI 一定要抓住那些能有效量化的指标或者将之有效量化。而且,在实践中,可以“要什么,考什么”,应抓住那些亟需改进的指标,提高绩效考核的灵活性。KPI一定要抓住关键而不能片面与空泛。当然,KPI的关键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抓住绩效特征的根本。平衡记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是由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David Norton于1992年合作发明的方法,平衡记分卡(BSC)引发了一次绩效管理革命。 BSC最重要的特点是要和公司的战略、远景结合,并反映了平衡的思想,强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间的平衡、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间的平衡,也强调结果的趋动因素。BSC分析哪些是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评价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项目,并不断检查审核这一过程,以把握绩效评价促使企业完成目标。它是一种多维管理体系,以战略目标为核心,通过四个层面:财务、顾客、内部运作流程及员工学习能力来实施策略管理,这四个方面分别用一系列的指标来描述,各个指标与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四个方面的指标通过因果关系联系,构成一个完成的评价考核的整体。充分地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动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 BSC 是以信息为基础、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工具,它不仅是绩效考核工具,也是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更是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 建立平衡计分卡的中心工作是开发关键成功因素(CSF)和关键绩效指标(KPI),分别反映了定性和定量的思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