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

(试行)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粤建村〔2011〕89 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委)、城乡规划局,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

和统计局、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68 号)的精神,我们组织制定

了《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现将该《指引》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各地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迳向我们反映。

二 O 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主题词:村镇

建设

编制

指引

通知

抄送: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11 年 11 月 16 日印发(共印 200 份〃电子版)

一、制定《指引》的背景和目的

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要在推进城镇化上实现重大突破,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确保一年出成效,两年实现目标。” 为此,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 68 号)(以下简称“ 《意见》)”,要求“十二五”期间全省 10%的镇和行政村完成名镇名村建设,30%的行政村完成示范村建设。为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我们组织制定了《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以下简称“ 》《指引》)”,目的在于指导全省各地科学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为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提供依据和蓝图。二、关于《指引》的有关说明(一)编制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也是我省创建宜居城乡和打造理想城市的客观要求,具有鲜明的广东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就是要在《指引》的指导下,研究处理好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与现有城市总体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的相互关系,同时对照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的标准,“缺按照什么就补什么”的要求,提出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科学指导和规范名镇名村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因此,《指引》重点强调: 1、规范规划的内容深度。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是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细化和补充。在内容深度和成果表现形式上,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与镇村规划的要求不完全一致,它更加强调政策创新,突出规划的操作性和时效性等,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名镇名村示范村规划的建设目标不仅要与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还要达到相应的基础性目标和特色性目标要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是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性目标主要参考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的指标体系而制定。特色性目标则重点考虑村镇自身特色和发展潜力等。 3、重视公众参与规划。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接受公众监督;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表现形式,要从实际出发,以居(村)

民“读得懂、易理解、能接受”为标准,切实围绕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出合

理的解决方案。(二)根据《意见》的有关规定,《指引》针对我省拟打造

的不同类型的名镇、名村和示范村,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编制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各地也可参照《指引》的有关要求,打造切合地方实际的其他类型名镇名村示范村。(三)《指引》在内容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1、

总则”和“2、规划原则”组成。明确了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目的、名镇名村示范村的基本概念、《指引》的适用范围、规划的基本任务、编制依

据和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二部分由“3、名镇建设规划”“4、名村建设规划”和“5、示范村建设规划”组成。、主要从现状研究、规划目标、行动计划和规划成果四个方面分别对名镇、名村和示范村提出各自具体的要求。其中的规划成果内容为基本要求,各地可结合实际需要,相应增加必要的内容和图纸。第三部分由“6、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和“7、规划的实施”组成。主要是在名镇、名村、示范村规划的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四个方面提出统分结合的要求。这是考虑到乡镇政府为基层政权组织,而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指引》适应了两者不同的责任和行为方式,既做到责任明确,又能激发居(村)民参与名镇名村示范村规划建设的积极性。三、意见反馈由于编写者水平有限,加上时间匆促,《指引》存在错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各地在使用过

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尽快向我们反映,以便我们进一步做好《指引》的补

充完善工作。

《指引》编写组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

1、总则................................................................... .. 1 1.1 编制目的................................................................... ......................................................... 1 1.2 基本

概念................................................................... ......................................................... 1 1.3 适用

范围................................................................... ......................................................... 1 1.4 基本

任务................................................................... ......................................................... 2 1.5 编制

依据................................................................... ......................................................... 2 2、规划

原则.................................................................

3 3、名镇建设规划.............................................................

4 3.1 现状研究................................................................... ......................................................... 4 3.1.1 城

镇发展现状 (4)

3.1.2 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要求 ...........................................

6 3.1.3 公众对名镇建设的意

向 ........................................... 6 3.1.4 名镇发展定

位 ................................................... 6 3.2 规划目标................................................................... ......................................................... 6 3.2.1 名

镇基础性目标 (6)

3.2.2 名镇特色发展目标 ...............................................

8 3.3 行动计划................................................................... ....................................................... 10 3.3.1 城镇风貌整治行动 .............................................. 10 3.3.2 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 (10)

3.3.3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行动 ..........................................

10 3.3.4 基础设施提升行

动 .............................................. 11 3.3.5 管理创新行动 .................................................. 11 3.3.6 特色营造行动 .................................................. 11 3.4 规划成果................................................................... ....................................................... 14 4、名村建设规划.............................................................

16 4.1 现状研究................................................................... ....................................................... 16 4.1.1 村庄发展现状 .................................................. 16 4.1.2 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要求 (18)

4.1.3 公众对名村建设的意向 ..........................................

18 4.1.4 名村发展定

位 .................................................. 18 4.2 规划目标................................................................... ....................................................... 18 4.2.1 名村基础性目标 ................................................ 18 4.2.2 名村特色发展目标 . (20)

4.3 行动计划................................................................... ....................................................... 22 4.3.1 村庄风貌整治行动 .............................................. 22 4.3.2 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 (22)

4.3.3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行动 ..........................................

22 4.3.4 基础设施提升行

动 (22)

1

广东省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

4.3.5 管理创新行动 ..................................................

23 4.3.6 特色营造行

动 .................................................. 23 4.4 规划成果................................................................... ....................................................... 27 5、示范村

建设规划...........................................................

29 5.1 现状研究................................................................... ....................................................... 29 5.1.1 村庄发展现状 .................................................. 29 5.1.2 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 .. (29)

5.1.3 公众对示范村的建设意向 ........................................

30 5.1.4 小

结 .......................................................... 30 5.2 规划目标................................................................... ....................................................... 30 5.2.1 基础性目标 .................................................... 30 5.2.2 示范性建设目标 (31)

5.3 行动计划................................................................... ....................................................... 31 5.3.1 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 31 5.3.2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行动 (33)

5.3.3 基础设施配套行动 ..............................................

33 5.3.4 社会管理行

动 .................................................. 34 5.3.5 提升示范性行动 ................................................ 35 5.4 规划成果................................................................... ....................................................... 36 6、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38)

6.1 规划的编制................................................................... ................................................... 38 6.1.1 名镇建设规划 .................................................. 38 6.1.2 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 .......................................... 38 6.2 规划的审批................................................................... ................................................... 38 6.2.1 名镇建设规划 .................................................. 38 6.2.2 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 .......................................... 39 6.3 规划

的修改................................................................... ................................................... 39 6.3.1 名镇建设规划 .................................................. 39 6.3.2 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 .......................................... 39 7、规划的实施.. (42)

2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省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68 号)明确要求,从 2011 年起,全省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镇和行政村作为

示范点,进行重点发展建设,用两年时间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通过样板示范,带动全省城乡宜居建设。为指导各地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开展,促进宜居城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标准,制定本指引。

1.2 基本概念

名镇,是指符合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律,规划科学合理、主导产业突出、城镇功

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生活水平较高,在产业形态、自然人文、公共服务等方面,特别是在宜居宜业、文明风尚、社会和谐、活力创新上,能体现较强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的建制镇(以下简称“城镇”。名镇分为特色工农业名镇、)交通枢纽名镇、商贸中

心名镇、生态山水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特色旅游名镇六种类型(1)。名村,是指达到了示范村建设要求,并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优势,农民生活达到较高

的小康水平,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代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水平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并能体现我省农村建设成就和形象的村庄。名村分为人文历史型、自然生态型、民居风貌型、农业渔业型、乡村旅游型、农田水利型、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型七种类型(1)。示范村,是指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经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景观改造和绿化美化建设,能实现村容整洁、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等目标,同时在村容村貌、绿化环境、居住条件、污水收集与处理、供水安全、社会保障、管理制度等一个或几个方

面具有示范作用的宜居村庄。

1.3 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范围内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的城镇和村庄,适用本指引。

注:(1)名镇名村的类型主要依据《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

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 68 号)。 1

1.4 基本任务

制定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规划,要在深入研究现行镇、村规划实施情况的

基础上,挖掘和整合现有优势资源,明确城镇和村庄的特色定位,制定创建名镇名村示范村的行动计划,并对重点建设和改造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等,不断完善镇村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镇村风貌。

1.5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4)《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4 号);(5)《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68 号);(6)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7)《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8)《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9)《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10)《广东省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办

法(试行)2010》;(11)《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2010-2012);》(12)《中心镇规划指引》(GDPG-005);(13)《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试行);(14)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与标准。

2

2、规划原则

(1)政府引导,民众参与加强政策指导,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名镇、名村、示

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及时公开规划成果,接受监督,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能充分体现民众的意愿,发挥民众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2)保护环境,延续特色保持名镇、名村、示范村的自然特色与历史文脉,体现地方特色,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尊重当地乡风民俗,保护城镇、村庄的发展肌理。依托各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创建工作,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3)经济可行,集约建设统筹兼顾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符合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做到经济、适用、便于实施,并通过集约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并结合城镇、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做好分期实施的安排,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域村镇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保名镇、名村、示范村的建设规划切合实际和富有地方特色。(6)简洁规范,通俗易懂规划成果应力求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确保民众能读懂规划、了解规划,进而参与规划、支持规划,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3

3、名镇建设规划

3.1 现状研究

提示:在对城镇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面向名镇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的可实

施性进行现状分析,特别是要开展社会经济、城镇风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城镇特色资源的分析。

3.1.1 城镇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分析 ? 社会经济状况分析、评估城镇近年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 城镇风貌评价整体风貌、建筑风格、街道立面、路灯及夜景、公共空间秩序(如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宣传栏、标识标牌、垃圾箱等设施的布置、车辆停放等)、街道卫生状况、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整洁程度、绿化水平等。 ?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评估电视、电话、网络的普及程度,燃气普及率,镇区道路建设及与村庄的连接、人均道路面积与公共交通覆盖率,城镇医疗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文化设施、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等。 ? 生态环境评估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及环境保护状况等。 ? 民生建设与社会管理分析居民人均收入、人均住房、困难户住房、建筑安全等问题,评价社会救助、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犯罪率、社会安全以

4

及公众参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社区组织、社会管理信息化等。(2)发展

潜力分析分析是否含有以下特色资源: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旅游名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产品的数量;国家、省授予的某类产品生产基地等称号;获省级、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称号等。根据地方的现状

特点,对具有特色的方面进行重点评述: ? 工农业发展工业:近几年工业生

产总值增长,工业园区或生产基地数量、规模,主导产业类型及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万人科技人员数,品牌产品的知名度及国内外影响力,对周

边城镇的产业带动作用。农业:近几年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获原产地产品

保护的农业产品种类、名称,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产量、销售情况(销售量和地域等)。 ? 交通运输主要交通站场数量、用地规模、运输能力,近

几年公路、铁路、水运的客运量及货运量,物流业产值占镇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对城镇商业或旅游业带来的影响等。 ? 商贸服务现代服务业产值占社会总产

值的比例,大型购物中心及专业市场的数量、规模(占地面积、建设规模),举办专业会展、批发零售业销售,城镇对外交通的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 生态山水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等),各种资源类型、特征、分布,

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潜力和利弊,生态山水、风景区的结构、形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 ? 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文物古迹的年代、规

模(占地面积和建筑层数等)、结构、材料、使用功能,保存状况,历史文

化内涵及价值;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界线,建设控制范围内现有建筑的使用功能、规模、体量、色彩、形式等;历史街区规范道路长度、宽度、断面形式、空间尺度;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传统工艺和传统

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文物保护维修资金的使用等。

5

? 特色旅游特色旅游景点的数量、规模、类型和主要特色,民族风俗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包括公厕、停车设施、标识系统、医疗急救点等)和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等设施的现状,年接待旅客量,旅游收入占地方总收入的比例,旅游市场的定位和发展潜力等。

3.1.2 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要求

结合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

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和其他上层次规划的要求,同时考虑相关政策文件对城

镇建设的要求,论证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合理确定名镇的建设目标。

3.1.3 公众对名镇建设的意向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名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公众对名镇建设的意向,为名镇建设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3.1.4 名镇发展定位

依据对城镇发展现状与城镇特色资源的分析,结合相关规划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向,研究确定名镇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3.2 规划目标

提示:名镇应具备较好的基础性条件(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同时还应具备特色发展条件,即名镇建设既要关注基础性目标,更要突出特色发展目标。

3.2.1 名镇基础性目标

提示:基础性目标是各类型名镇建设应达到的共性目标。基础性目标的确定应

从名镇的定位和内涵出发,突出名镇应具有的影响力、知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并考虑目标的可实施性。基础性目标的确定,主要是参考了《广东省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2010-2012)。》

6

(1)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包括当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居民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2)城镇风貌与休闲空间包括整体风貌、建筑风格、街道立面、路灯设施、公共空间秩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3)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镇区空气质量优良率、镇区人均道路面积和公共设施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文化设施建设、学校的规范化建设等。(4)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和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等。(5)

社会管理创新与城镇管理水平政府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规范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整合资源,化解矛盾,有效应对社会风险。城镇管理水平侧重于城镇规划编

制和实施、管理机构设置、创建工作力度、人文精神培育、城镇管理费用支持等。表 3-1 名镇基础性参考目标

内容评价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分珠三角、东西两翼、北部山区几个地经济发

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主要街道立面路灯及夜景公共空间塑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低保、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率社会保障与公共服

务设施宜居社区比例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主要街道立面设计等有条件的城镇应开展主要公共空间夜景灯光设计广场等公共空间应进行城市设计 10 平

方米以上珠三角地区 90%以上,其他地区 80%以上 80%以上 90%以上 7 参考珠三角地区的宜居标准。外来人口应纳入人口统计范围区来计算,以所在

地中心镇 2010 年平均值为标准作为创建目标名镇创建参考目标备注创建

指标分不同标准,体现区域差异、增强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无独立财政

的城镇以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居民人均收入等指标代替珠

三角地区可开展城镇风貌整治、空间塑造行动,其他地区根据自身条件设

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参考珠三角地区的宜居标准

城镇风貌与休闲空间

内容

评价指标镇区人均道路面积镇区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名镇创建参考目标珠三角地区 15 平方米以上,其他地区 10 平方米以上 20%

备注参考珠三角地区宜居标准参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参考珠三角地区的宜居标准参考珠三角地区的宜居标准参考指标,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结合实际,用收集清运率取代

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

覆盖率文化设施建设

80%以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有 1 个省一级以上文化站,其他地区有 1 个省二级以上文化站珠三角地区 80%以上,其他地区 50%以上 100%

城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社会管理、城镇管理的要求纳入名社会管理与城镇管理镇建设规划,提出设置的管理目标管理机构人文精神培养

根据管理要求提出具体的目标值

管理目标的设置应结合实际,突出当地在社会管理、城镇管理方面的重要事项

具有创建名镇工作的专门机构城镇宣传与推广

3.2.2 名镇特色发展目标

提示:为凸显名镇特色,除基础性目标外,还应突出不同类型名镇的特色及发展优势。

3.2.2.1 特色工农业名镇

明确主导产业和产值目标,分析其知名特色工农业产品占据全国的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预测其品牌效应。

提示:参照广东省现有专业镇的相关指标,如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皮具产量占全国皮具产量的三分之一、增城市新塘镇的牛仔服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铝型材产量占全国铝型材产量的 35%、云浮市罗定市附城镇的充电器产量占世界充电器产量的 30%以上、中山市古镇镇的民用

灯具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60%等,建议工农业名镇的核心指标—“特色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以 30% 为参考值。

8

3.2.2.2 交通枢纽名镇

(1)分析城镇交通枢纽功能。(2)分析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在城镇经济中的地位。(3)分析交通枢纽地位对促进人口聚集、支持城镇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2.2.3 商贸中心名镇

(1)分析商贸服务业的地位,以及商贸服务业发展成为市级专业市场或集散地的趋势。(2)分析现代服务业在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

3.2.2.4 生态山水名镇

(1)评估山体、植被、水系、湿地、滨海生态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状况,分析山水生态环境对打造生态山水名镇的支撑基础和有利条件。(2)评估山水资源、人居环境品质、景观风貌等的开发利用对城镇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3)提出城镇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和途径。

3.2.2.5 历史文化名镇

(1)评估现存历史建筑、古村落、老街区等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状况,分析其在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2)明确保护地方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发扬传统文化的路径,评估特色街区的复兴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对城镇发展的作用。(3)明确对古村落、古建筑群和名人故居等古迹的保护和整治方式,分析如何结合现代创意文化发展形成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城镇的经济发展。

3.2.2.6 特色旅游名镇

(1)分析旅游业在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2)分析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3)分析城镇旅游的特色资源及发展定位。

9

(4)评估城镇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分析旅游市场定位和旅客规模等。

提示:游客规模是旅游城镇的一个重要发展指标,如旅游带来的城镇就业机会

能够影响地方发展。因此,建议采用旅游市场定位和旅客规模等指标来确立旅游名镇的发展目标,具体指标值可参照清远市三坑镇、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等较为成熟的旅游城镇的相关指标。

3.3 行动计划

提示:行动计划指的是结合名镇发展目标,提出打造名镇的具体建设项目及其

实施措施等。行动计划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城镇风貌整治行动计划和城镇特色营造行动计划。城镇风貌整治行动计划,要对照名镇发展目标,寻找差距,确定针对名镇营造的城镇风貌整治、提升和完善的行动计划,强调可操作性。城镇特色营造行动计划,要对照名镇的发展定位和特色营造要求,结合名镇的资源禀赋、区域位置、发展优势等要素条件,确定能强化名镇特色的重点建设

项目。

3.3.1 城镇风貌整治行动

在公共空间秩序的改造、街道立面整治、绿化、环境卫生、古树名木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设或整治的项目安排,估算项目建设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等。有条件的城镇可考虑营造“光亮工程”“夜景工程” 、。

3.3.2 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如河涌整治、公共厕所建设、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垃

圾收集点和转运站的设置、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机制等,提出建设或整治的项目安排,估算项目建设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3.3.3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行动

对照宜居城镇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名镇建设的实际需要,根据“缺什么就补

什么”的原则,在教育设施、文化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和改善项目安排。如统筹安排中小学、医疗、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等,估算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10

3.3.4 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在道路整治、电力和通信线路改造、消防设备和设施完善、饮水条件改善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整治或提升的项目安排,估算项目建设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3.3.5 管理创新行动

以省、市、县(区)各级党委设立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为契机,强化和落实基层社会管理工作。鼓励发展社区公益组织,完善社区服务,培育社区福利,使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的公益服务与企业的商业服务融为一体,构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形成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社区公益中心、物业公司等共建共享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存储暂住人口信息、人员流出地流入地信息交换、外来务工人员背景信息等。保证公众参与的渠道通畅,包括咨询热线、网站平台、报纸专刊等,让公众了解和参与社会管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3.3.6 特色营造行动

3.3.6.1 特色工农业名镇

在主导产业的培育、工业进园,强化和提升特色工、农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项目安排,估算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3.3.6.2 交通枢纽名镇

在完善交通枢纽功能、优化城镇景观风貌和交通节点地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项目安排,估算项目建设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3.3.6.3 商贸中心名镇

在公共服务中心营造、专业市场营造、居民消费服务网络构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

11

项目安排,估算项目建设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3.3.6.4 生态山水名镇

在低碳示范城镇、绿色生活网络、滨水空间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项目安排,估算项目建设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3.3.6.5 历史文化名镇

在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的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等方面,提出

具体的建设项目安排,估算项目建设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3.3.6.6 特色旅游名镇

在资源开发、文化宣传和旅游营销策划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项目安排,估

算项目建设的投资和实施期限,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措施。

表 3-2 名镇建设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行动内容改造公共空间秩序、整城镇风貌整治行动光亮工程、夜景工程、保护古树名木等完善垃圾收集、转运设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施,设置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农贸市场、清理河涌水塘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行

动统筹安排小学、医疗、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综合

整治道路、整改消防和规范电力线路、完提升行动善给排水系统等实施要

求对道路、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宣传栏、标识标牌、匾等附着物进行清理。对公园铺设草地和休闲小径,对街道实施见缝插绿、屋顶绿化、拆墙透绿等配套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包括垃圾收集容器、垃圾转运站、垃圾运输车等,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清洁水塘,清淤疏浚配套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和活动中心、图书

馆等文化设施以及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安装路灯、增加公共停车场、整改汽车客运站、改善公交站点候车条件等。配套消火栓、消防供水管网、消防水池等设施。整改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建设污水处理厂、排水泵站,完善排水收集系统

治街道立面、实施绿化、车辆停放等进行规范治理。对雨棚、店招、灯箱、牌

基础设施

城镇管理创新行动

强化和落实基层社会工作,鼓励社区组织建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