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第九章第一节美国

初一地理:第九章第一节美国
初一地理:第九章第一节美国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

课程标准:

1、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3、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

1、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学会分析图像、表格等各种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的主要因素。

2、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美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让学生思考:这是哪一个国家?展示美国地图。

[讲解] 刚刚看到的都是美国的一些图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美国。

[板书] 第一节美国

[学生活动] 请一位同学就其所知的内容,简略地介绍一下美国的历史。

[总结] 美国在400多年前还是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它的历史不过短短200多年。现今,美国共有人口2.78亿,其中,白种人占了82%,成为美国社会中最主要的人群,但他们并不是北美洲的原有主人,印第安人才是美国土地上的原住居民,而他们的人口现仅有180多万,而且地位十分低下。除了白种人之外,今天居住在美国的还有黑人和亚洲黄种人,他们都是在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因此,有人称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板书] 一、移民国家

[学生活动] 先阅读书中的《阅读材料》,了解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完成书上活动1,读图,说出美国的人种构成。

[小结] 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各种人种在美国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却截然不同。

[学生活动]

先阅读书中的《阅读材料》,了解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然后,完成书上活动2,

认识美国存在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

[过渡] 美国在400多年前就已经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对象,因为它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学生活动] 完成书上的活动1、2,了解美国优越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

[小结] 美国幅员辽阔。主体部分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就气候条件讲,美国大部分地区宜于农耕,利于栽培多种作物。利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

[板书] 二、农业地区专业化

[学生活动] 完成书上的活动3。

[小结] 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因此,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读书] 书上的《阅读材料》

[过渡] 除了农业,提到美国,人们不得不想到它的工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

[板书] 三、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讲解]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产值高,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许多工业产品产量、产值和出口量都居于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 先阅读书上的《阅读材料》,再完成书上的活动1。

七年级地理教案

[讲解] 所有工业中最著名的还要数高新技术产业。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尤其靠近旧金山的硅谷更是闻名世界。

[学生活动]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硅谷的情况。(老师补充,并展示一些图片)

完成书上的活动2,并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重的地位和作用。

[过渡]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板书] 四、资源消耗大国

[读图] 读图9.14

[学生活动] 1、完成书上的活动1和活动2

2、就书上的活动3举行一个小型的讨论。

[反馈练习]:收集资料说明美国作为现在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对中国在21世纪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听课记录

七年级地理听课记录 听课科目:地理 听课时间:2014年12月2日第一节 七年级地理听课记录(3)班 任课教师:杨勇林 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从当天的天气现象进行提问,引入新课学习。 板书课题: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师:从多媒体课件上学习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从而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 投影: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师:“天气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投影:关于天气的词语。 过渡:“光靠词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

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 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 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比一比”(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小小天气预报员吗?”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投影下面的表格: 天气气候 概念 区别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 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的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天象,看日月星辰。后来,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借助于射电望远镜,人们还探测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类型:恒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行星、人造天体(3)特征:物质的、运动的、独立的

①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一团无定型的膨胀气体。 ②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行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③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发亮。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④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也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2、天体系统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因此,对于每一级别的天体系统,地球都有相应的位置。 简言之: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

地球与月亮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 000多亿颗。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银河星系和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是目前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初一地理练习题美国

第一节美国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把加拿大和美国所在的地区叫做:() A.北美洲 B.北美 C.美洲 D.拉丁美洲 2.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大多来自:()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南美洲 3.“五大湖”中,完全位于美国境内的是:() A.苏必利尔湖 B.休伦湖 C.密歇根湖 D.安大略湖 4.美国农业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实现了地区生产的:()A.电气化 B.专业化 C.机械化 D.自动化 5.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祖先是:()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6.美国下列各组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 A.水泥、合成橡胶 B.载重汽车、发电量 C.小汽车、轮胎 D.煤炭、新闻纸 二、双项选择题

1.关于苏必利尔湖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世界最大淡水湖 B.世界最大咸水湖 C.位于美国境内 D.位于美国、加拿大交界处 2.美国的下列农作物中,产量位居世界各国首位的有:() A.玉米 B.大豆 C.小麦 D.水稻 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A.能源消耗国 B.粮食消耗国 C.废物排放国 D.原料进口国 4.关于美国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有:() A.本国资源丰富,工业原料、燃料不需进口 B.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 C.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 D.注意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排放量少 三、填空题 1.各国移民移人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形成统一的_________民族。 2.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_________国出生的犹太人。 3.美国国土的_________部分为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 4.绵延于南、北美洲西部的山系是_________,它是世界最大的山系。 5.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6.美国的棉花带由于_________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已经衰落,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种植区。7.美国的首都是_________。 四、综合题 1.读“美国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第六章亚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四:教学方法:情境法、探究式、参与法、采用愉快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询问学生: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 (一)揭开地理之“谜”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讨论后提出来。 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如金字塔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死亡谷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时间的味道》宣传片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测试题: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做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的测试题要多动脑筋。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的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民族大熔炉 (1)领土组成 美国的领土是由本土和两个海外州三部分组成的。本土包括48个州和1个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两个海外州是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 美国陆地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国旗“星条旗”的左上角为50颗星的蓝色星区,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星区外的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美国最初的13个州。 (2)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美国本土主要位于30°N~50°N,属于北温带。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中部,美国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②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邻墨西哥和墨西哥湾,北邻加拿大。 ③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美国地跨三带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夏威夷州主要位于热带;美国濒临三大洋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临北冰洋。 (3)美国的居民 ①人口数目和人口增长 2010年,美国总人口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97%,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 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除印第安人外,白种人、黑种人和亚洲的黄种人是在最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等他们的祖籍就分别是英国、德国、中国。 ②人口构成

美国的人口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印第安人、白种人、黑种人和亚洲黄种人等组成。如下表所示。 人种约占总人口比例 白种人 796% 黑种人 185% 亚洲人 43% 印第安人 15% 其他种族 61% ③民族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但美国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和人权问题。 ④语言和宗教英语是美国居民通用的语言,信奉的宗教是基督教。 (4)华人、华侨在美国 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分布比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唐人街”。 【例1-1】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祖先是( )。 A.犹太人 B.德国人 C.法国人 D.英国人 解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外,其他居民的祖先主要是迁移而来,他们主要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等。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是白种人,他的祖先来自欧洲,是英国人。 答案D 【例1 -2】美国的主要人种和语言组合正确的是( )。 A.黑种人英语 B.白种人英语 C.印第安人法语 D.黄种人西班牙语 解析美国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他们大多是欧洲移民的后裔,约占总人口的796%,黑种人占总人口的185%,其他人种占总人口的19%。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美国居民通用英语。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哪些?(1)(2), . (3)(4)(5)。 3.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 4. 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是多少?约万千米。 5. 地球的表面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6. 什么是地轴?地球的。 7. 什么是南极?地轴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 在南极怎样定方向?南极是地球上的最端,所有方向都朝。 9. 什么是北极?地轴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10.在北极怎样定方向?北极是地球上的最端,所有方向都朝。 11. 纬线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周的。 (2)纬线有什么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3)纬度是怎样划分的?把最长的纬线(赤道)定为°。赤道以北划分为°,越往北数值越,称,用“”表示。赤道以南划分为°,越往南数值越,称南纬,用“”表示。 【结论:向南数值增加的是纬(S)。向北数值增加的是纬(N)。】 (4)纬度数值与纬线长短有什么关系?数值越大,纬线越。数值越小,纬线越。 (5)低、中、高纬度地区是怎样划分的? 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6)南北极点的纬度各是多少?南极为。北极为。 (7)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以°纬线(赤道)为界,把地球划分 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半球,赤道以北为半球。 (8)南纬、北纬与南北半球是怎样的关系?南纬度(S)全部位于半 球。北纬度(N)全部位于半球。 练习1:在图1中填写纬线数值、低中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 练习2:图2中,A、B、C、D四点,属于南纬(S)的是,属于北纬(N)的是。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位于高纬度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所在纬线最长的是,所在纬线最短的是。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北美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 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内容】: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 对于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应使学生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特点。该部分内容还要求学生探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产生时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可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在分析每一类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注意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疆域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班级:姓名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 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 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4、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大家身边,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法)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积极探究(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 1、自主学习: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小组展示搜集材料:“世界上的地理之迷”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教师精讲点拨】白天糖分增加的多,晚上糖分减少的少,瓜果才会甜,想想、猜猜新疆的条件会是怎样呢? 【探究结论】 新疆白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22页最后一段及2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读“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讨论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2).说说你了解的商品及产地?

要想上好初中地理第一节课

要想上好初中地理第一节课,激发初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尤为重要。 —、列举身边事例,以“谈话、聊天”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以世界地理七年级上册为例,在讲授《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节时,首先请同学们先回想一下:在小学的科学,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学过的“地理”方面的知识,同学们思考后,请学生解释什么叫“地理”?有些学生答到:地理就是有关陆地、海洋等方面的知识。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最后总结:大家说得都很好(即使有学生答错了,也要委婉纠正,因为初中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强,适宜多鼓励,如果采用批评式的做法,有可能他的“自尊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遭到抹杀,那么学习地理的兴趣就无从谈起)。到了初中,“地理”一词内容要扩大了,我们不但要知道“地”,还要研究其之间的联系即“理”。例如:我们生活着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发生地震?同样在中国,为何这地方经常下雨,另一地方很少下雨?……这些问题讲后,所有学生都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很显然这时学生们对老师讲的“地理知识”感兴趣了。这时老师要趁热打铁,再总结说:我们生活离不开地理,学好地理,对我们每个人的将来大有好处。

二 、课前精心准备,上好第一节课。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初中新生大都是11——14岁的学生,对“事物好奇,课堂上好动”是其最大特点,因此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结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这一习惯,有机恰到好处地熔于地理教学之。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与同学们谈地理》为一节的内容)时,课前应先准备以下教学用具设备(1)将“航天英雄杨利伟登上神州五号遨游太空”一图从网上下载下来,并将照片放大;(2 )每人准备一个乒乓球;(3) 一个上面着上兰色、褐色等形似地球表面颜色的大气球。趁着学生在上《与同学们谈地理》的兴趣被激活之时,立即呈现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神州五号照片,(顿时每位学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到这张大照片上,无疑这时的兴趣被充分激活!)按着老师发问我们住在什么上?地球到底什么样?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回答而且答案还可以!再趁此时契机将准备好的大气球系在讲桌上,与图结合起来总结: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好像这个大气球;我们看到这个大气球,就好像杨利伟叔叔在神州五号上看地球一样!地球是一个形似球体的巨物。大家长大要想进一步研究地球、想做一名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航天英雄就必须学好地理!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 总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北美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 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 形成原因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着,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四:河湖 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是世界上第四大河。 2:圣劳伦斯河:五大湖的出水道,流域内降水较丰沛,加上有五大湖调节,水量大而稳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 ●教学重点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人口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来分析。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P5[读图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时间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与经 济发展状况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三率”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18世纪中期农业经济快 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 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 念影响 高出生,高死亡, 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工业化开始后大规模机械 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 增长 |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 高出生,低死亡, 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二战以后生产力进一 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 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 生育观念转变 低出生,低死亡, 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活动]P7 —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分布:(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转变 历史阶段原因出生 率 死亡 率 自然增 长率 增长模 式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 疾病的能力很差 — 高高低原始型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 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高低高传统型 [ 现代社会时期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低低低现代型

世界地理-北美及美国同步测试题(附答案)(2)(最新整理)

北美与美国同步练习题 1.关于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西部高大ft系阻挡西风吹入内地,使地中海气候局限于西部沿海 B.东部ft地阻挡东南季风吹入内地,内地降水少 C.中部平原地势低,冬季气温比东部沿海高 D.北部高原是冬季风的发源地 2.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及其成因是() A.中国长江中下游湖泊——河流改道 B.北美洲的五大湖——冰川的刨蚀作用 C.芬兰境内的湖泊群——冰川的作用 D.贝加尔湖——断裂下陷 3.冬季影响北美的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 B.飓风 C.台风 D.暴雨 4.美国破坏程度较大的地震最集中的区域是() A.东部 B.中部 C.西部 D.北部 5.加拿大的小麦带分布于中部平原的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①平原土层深厚肥沃②南部地区热量条件较好③南部人口密集④该地区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北美洲的两个主要粮食出口国是() A.美国和墨西哥 B.美国和加拿大 C.加拿大和墨西哥 D.美国和古巴 7.北美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没有亚洲强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不典型 B.陆地面积比较小 C.植被遭到破坏 D.影响气候的洋流为暖流 读“美国降水分布图”,回答第12~15 题。 8.美国落基ft脉以东的地区,关于其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B.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D.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o沿线地区的年降水童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9.该大陆为() 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10.甲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1.影响a 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2.下列图示能反映美国人口迁移的是() 13.下列组合中,两地主要产业部门不相一致的是() A.福ft—匹兹堡 B.丰田—底特律 C.硅谷—九州岛 D.休斯敦—长崎 14.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B.畜牧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C.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17~18 题 15.甲、乙两城市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中相同的是 A.地震B.干旱C.寒潮D.飓风 16.甲城所在地区,受上述灾害影响较大并可能影响全国的工业部门是 A.石油工业B.宇航工业C.电子工业D.钢铁工业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1:什么是宇宙? 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因此,我们可以说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我们这样定义:宇宙是广袤的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1.2:什么是天体系统?地球相对的位置在哪? 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只要有了质量,就会相互吸引。而如果天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就形成天体系统。那么是否所有的天体都属于天体系统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的天体才能称为天体系统。 地月间的距离:38.4万km=3.84*105km 地日间的距离:1.5亿km=1.5*109km 日银间的距离:3万光年*94605亿km=2.83815*1019km

1.3:读图思考: 我们说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变的历史。黑洞是怎样形成的?怎样理解黑洞? 想要理解黑洞,可以同时了解几种事物的概念,一个是白洞,一个是虫洞,一个是负能量,一个是恒星。 众所周知,一些高质量的恒星,在其爆炸后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超高密度的天体,也就是所谓的黑洞,而黑洞能够将周围包括光等的一切物质吸引,因而我们见到的黑洞是黑色(即没有光线到达眼中)的。 至于白洞,即是与黑洞完全相反的另一天体,虽然两者完全不同,但却紧密相关,而这时,就涉及到了虫洞这一概念。 所谓虫洞,便是在我们所熟知的三维世界外的物质。如果我们把三维世界看成是一张纸,则虫洞便是由一张纸通向另一张纸的通道,至于黑洞跟白洞,便是这一通道的两个端口,即黑洞是入口,白洞是出口。 当然,在虫洞的两端的确会出现两个白洞或者两个黑洞的情况,这时,这一虫洞内的物质只会不断增加,而进入其间的物质却无法逃脱出去。可虫洞是极不稳定,虫洞的存在,需要宇宙中大量的负能量给予支持。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1:活动 2.1.1:试运用图1.4和表1.1,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 2.2:通过这些比较数据,同学们看一看,地球的质量是不是最大的?

初中地理练习试题 美国练习

相关资料 美国练习 巩固强化 1.美国共有______州,本土上有_______个州及一个首都所在的_______,还有两个州与本土不相连,一个是_______,一个是_______。 2.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是_________,是美国人口________的城市,美国的首都是_______,美国中部的工业、交通中心是_______。 3.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北部,注入________,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 _____________长河。 4.五大湖的湖盆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各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河水注入_________河,流入大西洋。 5.美国的“硅谷”位于______附近,是_______工业中心。 6.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 ) A.中国B.加拿大C.美国D.法国 7.分布在五大湖附近和东北部地区的农业带为 ( ) A.棉花带B.玉米带C.小麦带D.乳畜带 8.关于美国工矿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美国矿业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中部平原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B.东北部工业区部门齐全,以新兴的高科技工业为主 C.南部地区以石油、飞机、宇航、电子工业为主 D.西部地区发展较慢,以洛杉矶的造船业最有名 9.有关美国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 B.华盛顿是美国首都,也是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 C.休斯敦位于南部,是钢铁工业中心 D.洛杉矶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附近有新兴电子工业中心“硅谷” 10.关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便利的水运条件 B.为新兴工业区 C.工业区内的“硅谷”是美国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 D.有工业中心休斯敦 11.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 ) A.粮食产量比较低B.农业人口多 C.地区生产专门化D.农业生产技术高,机械化程度高 12.目前,美国经济方面的重要问题是 ( ) A.出口过多B.进口太少 C.出口大于进口D.进口大于出口 13.世界上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是 ( ) A.日本B.美国C.俄罗斯D.德国 14.美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 ( ) A.小麦、可可、大豆、玉米B.玉米、大豆、花生、棉花

初中人教版七下地理第一节 美国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 第一节美国 1.民族大熔炉 (1)领土组成 美国的领土是由本土和两个海外州三部分组成的。本土包括48个州和1个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两个海外州是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 美国陆地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国旗“星条旗”的左上角为50颗星的蓝色星区,象征美国现在的50个州,星区外的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美国最初的13个州。

(2)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美国本土主要位于30°N~50°N,属于北温带。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中部,美国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 ②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邻墨西哥和墨西哥湾,北邻加拿大。 ③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美国地跨三带: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夏威夷州主要位于热带;美国濒临三大洋:本土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临北冰洋。 (3)美国的居民 ①人口数目和人口增长 2010年,美国总人口3.1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97%,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 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除印第安人外,白种人、黑种人和亚洲的黄种人是在最近200多年的时间里移入美国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等他们的祖籍就分别是英国、德国、中国。 ②人口构成 美国的人口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印第安人、白种人、黑种人和亚洲黄种人等组成。如下表所示。 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但美国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和人权问题。 ④语言和宗教:英语是美国居民通用的语言,信奉的宗教是基督教。 (4)华人、华侨在美国 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分布比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唐人街”。 【例1-1】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祖先是()。 A.犹太人B.德国人C.法国人D.英国人 解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外,其他居民的祖先主要是迁移而来,他们主要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等。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是白种人,他的祖先来自欧洲,是英国人。 答案:D 【例1-2】美国的主要人种和语言组合正确的是()。 A.黑种人英语B.白种人英语 C.印第安人法语D.黄种人西班牙语 解析:美国的人种主要是白种人,他们大多是欧洲移民的后裔,约占总人口的79.96%,黑种人占总人口的12.85%,其他人种占总人口的7.19%。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美国居民通用英语。 答案:B 2.农业地区专业化

十一年级-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关键字】方法、条件、空间、良好、发展、特点、位置、基础、环境、资源、水平、丰富、方向 十一年级-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www.5y kj.co m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

(完整版)北美地区和美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北美地区和美国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 北温带为主,北部为北寒带(25oN—85o N,20oW—120oW -180o)西半球北部,大部分处于西经度。 2、海陆位置: 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 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3、范围: 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白令海峡 丹 麦 海 峡 纽芬兰岛东部为古老的高原和山地,如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北部,有海岸山、落基山等南北走向山脉,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巴 芬 岛 中部是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地区, 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南部为密西 西比河冲积平原,西部为大平原 高原山地古 老,久经侵 蚀而成。 较低缓 加拿大境内的拉布 拉多高原、美国境 内的阿巴拉契亚山 东部高 原、山 地区 密西西比平 原由密西西 比河冲积形 成 平坦 北部多湖泊,南 部密西西比河平 原 中部平 原区 两大板块相 撞挤压形成 高大山系 多山峰,山 间有盆地高 原 海岸山、落基山 等平行山脉 西部高 山区 形成原因 地形特征 组成 三大地 形区 2.主要河流和湖泊:水量大,利于灌溉、航运和发电 (1)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长河,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南达墨西哥湾 (2)圣劳伦斯河: 从安大略湖东北端流出,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湾 (3)五大湖 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是冰川活动的最终产物。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五大湖的安大略湖与圣劳伦斯河相通,注入大西洋。 3.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①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东低?----洋流 ②为什么在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和地中海气候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区?----地形 ③为什么在北美东部降水量是从沿海向 内陆地区逐渐减少?---东部山脉低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