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减少外出要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健康教育: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免疫接种:尚无理想的疫苗。

加强饮用水卫生: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在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须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抓好饮食卫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

工作岗位。

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隔离: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突发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突发疫情后,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流行期措施:

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

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加强肠道门诊工作,作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发现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加强饮食卫生,禁食生、半生食物。

加强个人卫生,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

预防诺如病毒知识.doc

预防诺如病毒 学校卫生知识普及宣传稿 近期,北京和深圳都发生了诺如病毒疫情,我市疾控中心提醒:目前,正值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发现儿童、学生出现聚集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居家隔离治疗,以下知识大家一定要弄懂! 诺如病毒虽然听起来名字有点唬人,但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感染后 48 小时内,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冬季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所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养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爆发。 感染原因主要有: 1、食用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饮料; 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 感染性极强: 这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只需要 10 - 100 个病毒粒子就可以致病。要知道,一次呕吐就可以排出数以亿计的病毒粒子。病毒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弥散,造成聚集性的疫情暴发。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呕吐或腹泻后,记得按照正确的方法及时对被污染的家具、地板和衣服进行消毒——先洒上比如”84”这样含氯的消毒剂,呕吐物最好用消毒粉覆盖30分钟后,再清理。这时候,医用酒精可是无效的。 抗生素无效: 感染诺如病毒之后,是没有特效药物的。感染诺如病毒之后,会腹泻和呕吐,有时候我们会自行服用抗生素,这是错误的方法,抗生素对诺如病毒是无效的,只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好在它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和感冒一样。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如果发烧就退烧,腹泻就止泻。值得注意的是,症状消失后的 3 天以内,身上携带的病毒仍然具有强传播力。所以,痊愈后的 3 天,最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病毒的再次传播。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宣传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宣传 一、概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二、临床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 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 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三、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 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四、治疗方法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以对症治疗为主,病 程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然而不能喝足够多水来补充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可能出现脱水,需要特殊的医学观察的人包括儿童、年老者和不能自理的所有年龄段人。 五、预防措施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2、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 A、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如:烧烤、串串香、凉

预防诺如病毒安全常识

预防诺如病毒安全常识 预防诺如病毒安全常识 1、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已经发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暂停上课,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才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同学。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毒。 3、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5、彻底煮熟食物 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便可预防。

6、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 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个人性的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 (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4)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 机会。 (5)家中有腹泻病人时,应积极治疗病人,并适当地隔离。 (6)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诺如病毒知识及预防

病毒简介 显微镜下的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疾控专家称,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诺如病毒的各种传播途径,如牲畜等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2、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3、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4、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诺如病毒预防措施(实用)

诺如病毒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一、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 二、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 具。 三、预防: 1、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广播、宣传栏、标语等)正面宣传 诺如病毒的防病知识及诺如病毒的发病症状和预防措施等,增强幼儿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记录,晨检内容包括:了解清楚因病缺勤学生的症状及治疗情况。 到园幼儿中若发现有异常及发热者(包括未到人员)做好登记,通知其家长,立即送医院诊治,并停止入园,第一时间上报疾控中心、及教育局。 3、落实消毒制度。对户外大型玩具、日常用品、门把手、桌面等用消 毒液进行消毒处理,清除卫生死角,经常保持通风换气,做好消毒工作,并有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部位、消毒方式、方法等。 4、落实隔离制度。如果发现有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切断传染源的原 发地,班主任立即通知家长,妥善安排医院就诊,同时上报,并做好患者所在班级其他幼儿的隔离保护,等候防疫部门专家前来检查

诺如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⑴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⑵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⑶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预防: ⑴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⑵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⑶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⑷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⑸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诺如病毒预防小常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诺如病毒预防小常识 诺如病毒(英语:Norovirus,NV),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 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冬春开学季,也是学校诺如病毒爆发疫情的危险期。 对个人要求: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没熟的食物(如海鲜、沙拉类),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食物需要至少煮沸15~20 分钟后才可放心食用。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后须彻底洗净双手。 (3)及时就医。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时,应尽早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不要跟亲朋好友接触。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的机会。 对学校要求: (1)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防治知识。 (2)加强消毒和通风。每日对教室、卫生间、楼道、门把手等公共场所和用品用具进行消毒,对呕吐物及时清除消毒。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和活动室通风。 (3)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管理。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带病上岗,加工食物时防止生熟不分和交叉污染。桶装水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饮水机加强清洗消毒。 (4)加强个人防护。遇有学生在教室等公共场所呕吐,老师要及时疏散周边学生,及时清理消毒呕吐物,处理呕吐物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感染。 (5)加强风险沟通。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做好解释工作,防止造成不必

诺如病毒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一、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 二、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三、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四、预防: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 3、提倡喝开水,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的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6、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

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五、消毒隔离: 1、隔离: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2、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诺如病毒防控应急预案

银川十六中 诺如病毒防控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我校诺如病毒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好我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上级防控诺如病毒的指示精神,特制定本防控预案。 一、总则 校长是本辖区、本单位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诺如病毒应急救援工作由学校统一指挥。发生疫情后,所在校长首先要担负起应急救援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救援处置工作及时、有序进行。 二、成立诺如病毒应急救援处理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诺如病毒应急救援处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组长:冯克虎(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防控工作 副组长:高存升(副校长)负责学校的防控宣传指导工作 成员:王云香(保健医)负责学校的疫情监控及晨午检报告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全面防控工作及晨午检信息采集工作

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按照防控预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做好诺如病毒的防控工作。 三、应急处理机构职责 1诺如病毒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进行救治和善后工作。 2及时向西夏区疾控、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汇报防控工作情况。 3负责防控救治具体方案和措施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组织落实。 四、应用范围 全体在校学生。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及西夏区疾控中心关于传染病防控要求,切实做好诺如病毒的防控工作。 1、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利用各种形式(广播、宣传栏、标语等)正面宣传诺如病毒的防病知识及诺如病毒的发病症状和预防措施等,增强学生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学校做好记录,晨检内容包括:到校人数;对未到校学生要查明原因;了解清楚因病缺勤学

学校预防诺如病毒应急预案

TJ学校预防诺如病毒应急预案为进一步落实仲恺区关于预防诺如病毒防控工作得通知精神,加强校园卫生安全管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有可能发生得疫情传播扩散,保障师生健康,维护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全体行政 组员:全体班主任 联络员: 联系电话: 二、主要职责与工作任务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落实上级关于预防“诺如病毒”工作指示精神,指挥与领导全校预防”诺如病毒”防控工作,及时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 2、及时召开学校预防”诺如病毒”防控工作会议,关注疫情,研究措施,督促与检查工作。 3、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预防”诺如病毒”防控工作情况,搞好上传下达。 4、抓好宣传教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稳定工作。

5、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报告防治情况与疫情。 6、组织指挥校园传染病疫情得卫生救护与防治工作,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保证防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7、领导小组成员所有通讯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开通。 (二)防控工作具体分工 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全校得防控工作,负责向教育局领导汇报。 安全办、总务处:具体负责落实全校得诺如病毒防控工作,协调各部门得工作。 政教处、教导处:合理安排课时,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本校发生诺如病毒疫情时,合理安排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 安全办、总务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食堂得管理与监督,当发生疫情时,封锁与维持现场,人员得安置运送,保证防疫与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总务处:分管后勤及卫生工作,保障防控物资得储备,后勤人员得调配,保证饮水安全、协助疾控人员处理场所消毒等事务。 政教处: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卫生习惯教育;与家长沟通,追踪了解学生病情变化;发生疫情时做好学生得思想工作与家长得沟通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晨检、巡检、每日因病缺课学生上报等。

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主要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排出,也可通过呕吐物排出。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最长排毒期有报道超过56天,在免疫抑制病人中更长。 1、定义为24小时内出现排便≥3次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和/或24小时内出现呕吐≥2次者。 2、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 3、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 4、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泄物或其它物质(如水等)所污染。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此外,还需注意不要徒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诺如病毒消毒方法

一、病人呕吐物、粪便 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处理。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污染物,可小心倒入足量的5000 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二、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 用于消毒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液,应含有效氯1000mg/L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家具和生活设施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墙壁可直接用消毒剂按100ml/m2~300ml/m2用量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三、衣物、被褥等织物 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先将固体污秽物移除后浸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若不能即时消毒,应把它们放置在密封的袋内,并尽快处理。 四、食品用具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诺如病毒貌似温和,但传染性强,极易引起暴发流行,且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作为传染源,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四季均可发病。诺如病毒类型较多,一个人一生中能多次感染诺如病毒,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 感染诺如病毒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病人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头痛、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1、健康教育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加强饮用水卫生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在暂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须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3、抓好饮食卫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4、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5、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要点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要点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诺如病毒感染者发病突然,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人类是诺如病毒胃肠炎唯一的传染 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健康携带者。粪便排毒通常发生在暴露后15小时,在暴露后24~72小时传染性最强,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2周以上。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气溶胶等传播。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小剂量即可感染,感染后缺乏持久的免疫力。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诺如病毒腹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

防:(1)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和处理加工食物前需认真洗手;(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尽量不吃半生的海水产品;(3)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要立即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上班或上学;(4)应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彻底消毒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并做好个人的防护,彻底洗手;(5)流行期尽量减少外出聚会和参与大型活动,减少感染机会。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一般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一、感染后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潜伏期24~48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 二、临床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表现,故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为主要治疗手段。 三、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有诺如病毒,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4.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 5.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6.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四、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流行期间减少外出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学院。

诺如病毒小知识

诺如病毒小知识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诺如病毒预防 1、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已经发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暂停上课,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才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同学。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毒。 3、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5、彻底煮熟食物 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便可预防。 6、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个人性的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 (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4)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5)家中有腹泻病人时,应积极治疗病人,并适当地隔离。 (6)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诺如病毒防治防控知识

诺如病毒胃肠炎防治知识 已到开学季,诺如病毒胃肠炎是春季学校高发的传染病。由于呕吐是诺如病毒胃肠炎最常见症状,所以该病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是如何传播?感染后又有哪些临床表现?又该如何预防?现在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每隔2-3 年还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症状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哪些途径易感染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胃肠炎应如何治疗? 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不需服用抗生素,而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服用口服补液盐(ORS)能帮助患者补充水分和平衡电解质。呕吐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按标准程序)。 当进行下列操作后请洗手:使用洗手间,换尿片,照顾病人,接触动物或清理动物粪便,处理未熟的食物,揩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处理垃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设施等。当进行下列操作前请洗手:准备或分发食物,进餐,照顾病人等。 2.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诺如病毒校园防控手册

诺如病毒校园防控手册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表面无包膜。 诺如病毒具有多个基因型。根据基因结构特征,诺如病毒被为10个基因组(Genogroup,GI‐GVI),其中GI、GII和GIV感染人,GI和GII是引起人类感染性腹泻的两个主要基因组,进一步分成30个以上的基因型。 诺如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使得在学校、家庭、医院、社区、幼儿园、旅游区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排出,隐性感染者也可排毒。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最长排毒期有报道超过56天。诺如病毒感染剂量为18‐2800个病毒粒子。 诺如病毒环境抵抗力强。诺如病毒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存活,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但使用10mg/L的高浓度氯离子(处理污水采用的氯离子浓度)可灭活诺如病毒。 二、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者、病例及隐性感染者均为诺如病毒感染的传染源。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三、诺如病毒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

诺如病毒知识问答(参照材料)

诺如病毒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的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胃肠流感”不同于流感病毒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流感。 二、感染诺如病毒的症状是什么? 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三、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四、为什么诺如病毒感染对食品加工者很重要? 患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食品加工者对其它人更加危险,因为其它很多人食用他们加工的食物和饮料。因为病毒很小,患病的食品加工者很容易污染加工的食物。其它食用污染食物的人可能生病,引起暴发。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发生在饭店、游船、育儿室、医院、学校、宴会厅、夏令营和家庭聚餐,即那些食用由他人加工水、食物的地方。据估计半数的食物相关的疾病暴发由诺如病毒引起。 五、诺如病毒性胃肠炎能治愈吗? 病程自限,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然而不能喝足够多水来补充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可能出现脱水,需要特殊的医学观察的人包括儿童、年老者和不能自理的所有年龄段人。 六、怎样预防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2、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 (1)、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如:烧烤、串串香、凉面等,发霉、变质、过期的食物、苍蝇叮爬的食物都不能吃; (2)、不带零食到学校; (3)、饭前、便后要把双手洗干净; (4)、所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食用。(生吃瓜果要洗烫、削皮,不吃生的或半生熟的食物,禁止生吃贝类等水产品)。

学校诺如病毒防治知识

学校诺如病毒防治知识 一、概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二、临床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三、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四、治疗方法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以对症治疗为主,病程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然而不能喝足够多水来补充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可能出现脱水,需要特殊的医学观察的人包括儿童、年老者和不能自理的所有年龄段人。 五、预防措施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2、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 A、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如:烧烤、串串香、凉面等,发霉、变质、过期的食物、苍蝇叮爬的食物都不能吃; B、不带零食到学校; C、饭前、便后要把双手洗干净; D、所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食用。(生吃瓜果要洗烫、削皮,不吃生的或半生熟的食物,禁止生吃贝类等水产品)。 E、餐具要经常消毒,不与别人共用餐具,提倡使用“公筷”。

诺如病毒小常识

诺如病毒小常识 诺如病毒(Norovirus),又称为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天,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都是诺如病毒暴发的高峰期。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该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资料显示,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诺如病毒症状 1、发病时间:潜伏期为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96小时。 2、病程发展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故也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粪便呈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黏液。可伴有低热、咽痛、流涕、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病程长及病情较重者排毒时间也较长,传染性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两日。本病免疫期短暂,

可反复感染。 3、诺如病毒感染检查 实验室检查便常规多无异常,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发病后24-48小时大便做免疫电镜检查,可见病毒颗粒。 不同季节,胃肠病各有特点 医生提醒,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疾病,在不同季节发作的特点各有不同。 夏季由于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滋生细菌,所以夏季胃肠道疾病多因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所致,症状严重的话,除了腹泻特别厉害,还会出现脓血便的特点。而秋季在婴幼儿中出现较多的腹泻主要是秋季轮状病毒感染,症状严重者一天多次呕吐(5、6次及以上),同时会拉蛋花样大便。患儿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病程稍长,一般为7天。而冬季诺如病毒所致的胃肠道疾病,儿童一般以腹痛、呕吐多见,腹泻较为少见,病程一般1至3天。容易因群体传染而致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