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24本书
园林专业推荐27本书

园林专业书目推荐1.《园冶》计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人最为熟悉却又是最为陌生的一本书,能通读至尾的而又能读懂的没有多少人!)2.《从概念到形式》格兰特.w.里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荐初学园林者要好好研读的一本书!)3.《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园林者需要借鉴之)4.《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诺曼.布恩著中国林业出版社(每一个刚刚接触园林设计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从中能发现园林设计的乐趣与魅力!)5.《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江苏科技出版社(一版再版证明这本书有多有用了!)6.《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每一段话每一个字都是为景观设计而写的,没有废话,只有精辟!)7.《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设计是为谁服务的呢?要关注于人的行为与活动,从而来引导和控制设计。
被列为做园林设计必研读的一本书)8.《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也是一本将人的行为习惯与设计相结全的经典著作,其对设计者的影响要远比人性场所要早,可惜没有再版!)9.《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谈空间的一些方法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简单而又实用!园林的空间组合其实并不比建筑少多少)10.《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运用建筑构图及近代空间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对传统造园手法作系统而深入地分析)11.《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有人说日式景观思想根源来源于此,120页的书包含的容量却是1200页)12.《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梳理最全的一本书!)13.《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曾有一个想法拿着这本书,对着照片去苏州园子里对照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图文价值套用俗语是五颗星)14.《园林美与园林艺术》余树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与艺术结合的体现)15.《交往与空间》扬.盖尔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有人这样评价:这本书他用了25年才写完,而你只用3个小时就能看完。
旅游设计师必读的80本书

旅游设计师必读的80本书1. 《人性化的城市》2. 《旅行:跨文化想象》3. 《交往与空间》4. 《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5. 《大败笔—中国风景黑皮书》6. 《城市意象》7.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8.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9. 《人类学的四个讲座》10. 《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11. 《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12.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13. 《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14.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15. 《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16. 《旅游社会学纵论》17. 《移民与中国文化》18. 《游憩旅游学—旅游需求与影响》19. 《城市更新手册》20. 《心与物游》21. 《空间的语言》22.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23.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24. 《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实用便携手册》25.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26. 《回到土地》27. 《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28. 《谢丽香傀儡谢丽香》29. 《好城市,怎样都要住下来》30. 《格调》31. 《山川入划》32. 《中国公共艺术与景观》33. 《玩家创意》34. 《人的现象》35. 《文化与日常生活》36. 《环境友好型小区》37. 《意匠生辉》38. 《国际品牌标准化》39. 《信仰之旅》40. 《旅游的艺术》41.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42. 《感官技术》43. 《弯路的代价—世界旅游业回眸》44. 《工业设计技术标准常备手册》45. 《工业景观设计》46. 《日本庭园设计—岩石。
流水。
净水钵。
石灯》47. 《景观设计—平等的使用权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48. 《城市休闲空间规划设计》49. 《自然设计》50. 《环境设计人机工程学》51. 《共享式停车场—设计与管理》52. 《建筑设计与人体工程》53. 《贡布里希论设计》54. 《户外游憩设计》55. 《旅游环境学》56. 《人体动作尺寸图集》57. 《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58.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学教程》59. 《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应用》60. 《人机工程设计与应用手册》61. 《设计原理》62.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63. 《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64.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65. 《城市导视—城市公共指引系统》66. 《国家公园游憩设计》67. 《人间。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第一章规划概况 (2)一、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2)二、修编背景 (4)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5)四、成都概况 (6)五、城市发展历程和历次总规回顾 (9)六、四川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点 (20)七、规划重点 (22)八、技术路线 (25)九、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 (26)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 (28)一、发展总目标 (28)二、城市发展分目标 (30)三、城市发展阶段目标 (31)四、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32)第三章城市发展总体策略 (34)一、区域协调策略 (34)二、城乡统筹策略 (35)三、生态优先策略 (35)四、空间优化策略 (36)五、产业转型策略 (36)六、枢纽强化策略 (36)七、文化引领策略 (37)第四章市域城镇化水平与发展战略 (38)一、现状人口规模与发展趋势判断 (38)二、城镇化现状特征分析 (40)三、城镇化目标与战略选择 (42)四、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43)五、城镇土地利用引导 (45)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51)第五章城乡资源环境控制与建设限制性分区 (52)一、重要空间要素管制 (52)二、建设限制性分区 (56)第六章城镇体系 (59)一、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59)二、发展策略 (64)三、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65)四、规划建设指引 (71)五、规划措施 (76)第七章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78)一、第一产业 (78)二、第二产业 (80)三、第三产业 (87)第八章综合交通与枢纽体系 (100)一、现状概况及主要问题 (100)二、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103)三、规划布局 (103)第九章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08)一、现状发展综述 (108)二、发展目标及策略 (109)三、商业设施 (110)四、文化服务设施 (112)五、医疗卫生设施 (116)六、体育设施 (118)七、教育科研设施 (121)八、殡葬设施 (123)九、城市基层治安管理机构设施 (125)十、农贸市场 (125)第十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127)一、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127)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128)三、优秀近现代建筑 (137)四、古树名木保护 (137)五、古建筑群(村落、街区) (138)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40)七、历史文化资源展现结构 (141)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142)一、现状及分析 (142)二、环境保护规划 (145)第十二章公共安全与灾后重建 (154)一、总体要求 (154)二、抗震工程 (154)三、防洪工程 (163)四、消防工程 (169)五、人防工程 (174)六、灾后重建 (178)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 (180)一、市域水资源利用 (180)二、给水工程 (187)三、排水工程 (195)四、电力工程 (204)五、通信工程 (212)六、燃气工程 (218)七、环境卫生工程 (226)八、能源发展 (232)第十四章城市性质与职能 (241)一、城市性质 (241)二、城市职能 (242)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243)一、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及分析 (243)二、规划目标 (251)三、发展策略 (251)四、中心城区布局调整优化 (252)五、城市绿线、黄线、蓝线、紫线控制 (257)六、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259)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 (266)一、现状及问题 (266)二、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 (271)三、对外交通规划 (272)四、道路交通规划 (273)五、公共交通规划 (278)六、停车场规划 (283)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 (286)一、现状概况与问题 (286)二、发展策略 (287)三、级配体系 (288)四、规划布局 (288)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居住用地 (296)一、现状概况 (296)二、规划目标 (297)三、住房发展策略 (297)四、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299)五、居住区与住房建设指引 (302)第十九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305)一、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与价值 (305)二、现状保护概况及存在问题 (307)三、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310)四、古城格局保护 (313)五、历史文化街区及优秀近现代建筑群保护 (316)六、文物古迹保护 (320)七、历史文化名城展现体系 (323)八、规划实施措施 (326)第二十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328)一、现状概况及问题 (328)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329)三、绿地系统结构 (331)四、绿地系统规划 (331)第二十一章中心城区景观系统 (333)一、城市景观风貌基本特征 (333)二、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334)三、规划目标和原则 (335)四、中心城区总体景观风貌架构 (336)五、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37)第二十二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 (341)一、抗震工程 (341)二、工业危险品安全规划 (354)三、防洪工程 (362)四、消防工程 (368)五、人防工程 (377)第二十三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与市政基础设施 (383)一、环境保护 (383)二、给水工程 (388)三、排水工程 (392)四、电力工程 (401)五、通信工程 (404)六、燃气工程 (411)七、环境卫生设施 (415)第二十四章规划管理措施与建议 (418)一、循序渐进,完善规划研究编制体系 (418)二、明确事权,优化规划管理体系 (418)三、创新管理制度,促进规划管理的跨区域协调 (419)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引导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420)五、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420)六、完善土地收购储备与使用制度 (421)七、强化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422)八、创新城乡建设的投融资方式 (422)九、推进规划的“精英参与”与“公众参与” (423)附录:环境影响评价 (424)第一部分总则第一章规划概况一、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一)项目准备1.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受成都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对成都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必要性。
《从上海到上海大都市圈:中国式现代化的都市圈规划探索》札记

《从上海到上海大都市圈:中国式现代化的都市圈规划探索》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背景分析 (2)1. 城市发展与现代化背景 (3)2. 上海大都市圈概况 (5)3. 中国式现代化与都市圈规划关联 (6)三、上海大都市圈规划探索 (7)1. 规划目标与愿景 (8)2. 战略规划布局 (9)(1)经济布局 (11)(2)交通布局 (12)(3)生态环境布局 (13)3. 关键领域与举措 (15)(1)科技创新 (16)(2)人才培养与引进 (17)(3)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9)四、中国式都市圈规划特点分析 (20)1. 强调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相结合 (21)2. 注重区域协调与资源共享 (23)3. 坚持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24)4. 强调创新与科技引领 (25)五、上海大都市圈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27)1. 经济发展压力与转型升级挑战 (28)2.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矛盾 (29)3.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平衡问题 (31)4. 政策落实与执行效率提升途径 (32)六、结语与展望 (33)1. 总结心得与体会 (35)2. 对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6)一、内容概述本书首先回顾了上海大都市圈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指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其都市圈规划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协同、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思路与举措。
在实践与探索部分,本书总结了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实施成效与经验教训,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二、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都市圈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都市圈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城市规划必读24本书

城市规划必读24本书在城市规划师论坛上看到前辈推荐的城市规划24本书,这24本书,可是成为城市规划专业必读书目,望同行爱好者借鉴。
1 书名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内容简介作者[美]贝利著,顾朝林等译《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比较研究,认识到在20世纪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差异化主要源于文化背景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并产生了多样化的人类后果。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8-12-1字数(万)25定价(元)182 书名城市意象内容简介作者[美]凯文·林奇著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
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
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给人带来欢乐。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
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亦,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4-1字数(万)16定价(元)263 书名城市设计(修订版)内容简介作者[美]培根埃德蒙·N·培根以出色的图文综合能力,将历史实例与现代城市规划原理联系起来。
他生动地阐明往昔伟大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能够影响后继的发展,并代代相传延续下去。
培根还通过介绍城市设计的历史背景,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伟大城市形态的基础性的设计力和所应注意的问题。
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恐怕就要属同时运动诸系统了——即步行与车行交通、公共与私人交通的路径。
培根以此作为支配性的组织力而考察了伦敦、罗马和纽约的城市运动系统。
彬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彬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篇综述第一章县域概况彬县是中华民族始祖最早活动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位于关中平原北部,咸阳市域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
全县总面积1182.28平方公里。
县境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
一、自然条件1、在区域地质构造上,本县位于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总体构造形态为北西――北北西向的平缓单斜,在单斜面上有为数不多的、方向单一的宽缓褶曲,地层倾角小于9度,构造简单,基岩以中生界为主,产状平缓。
境内所见到的地层从三叠纪开始,自下而上依次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其中侏罗系发育良好,是含煤、含油的重要层位。
第四系主要为黄土堆积,厚度大,分布广,彬县的地貌主要在此地层上发育。
2、本县地貌属陇东黄土高原塬梁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中部,将全县分割成东北、西南两塬夹川道的地貌格局,两个塬体均向泾河下游倾斜。
塬面破碎,沟壑密布。
有大小沟壑4089条,沟壑面积639.5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4.1%。
东北塬梁沟壑区包括北极塬、新民塬、香庙塬、和龙高塬,由四郎河、红岩河、百子沟和三水河切割形成。
总面积647.5平方公里,占全县的54.7%,海拔900-1240米。
塬、梁顶部较为平坦,塬坡受水流侵蚀,地形破碎。
西南梁峁沟壑区包括水平塬、水口塬、太峪新堡子塬和小南塬,由磨子河、水帘河、太峪河、孙家河及南沟、西沟侵蚀塬区形成。
面积约504.5平方公里,占全县的42.5%,海拔900-1500米,沟坡所占面积大。
泾河谷地川道区土地平坦肥沃,潜水埋深浅,灌溉便利,面积为31.2平方公里,占全县的2.6%,海拔715-873米,县城附近川道平坦,河曲发育,宽达2800米,而后洼以上和断泾以下河谷狭窄,宽仅100-300米。
城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城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城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城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通用5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台阶,为了今后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接下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了。
城市综合体项目策划书

六安市城市综合体项目策划书关于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化过程中起着营造城市新的商务、商业中心区,打造城市新地标,创造城市活力之源的商业综合体和居住街区,创造充满活力和积聚人气的市民文化活动广场;同时,在避免城市中心空洞化,减少城市通勤交通压力,打造城市“24小时不夜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综合体一般由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或SOHO)、大型综合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大型超市、独立商铺及街区、市民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医院等组成。
在国外早已发展成熟的“城市综合体”,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
关于项目土地 :“城市综合体”项目选址一般符合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第一,项目所在位置为城市核心区,有人流和消费基础。
第二,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是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第三,位于新开发区。
项目前期规划最核心的工作是项目土地.项目初步选址一定要对项目周边情况,项目所处区域在城市中的地位,项目所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商业发达程度,居民购买力及消费习惯等进行解读.对项目具体土地解读分为:1、城市商业特点及需求,商业人流主导方向及构成等;这个城市缺什么?我们能带给城市什么?2、解读项目周围市政及交通情况,是否有城市轻轨经过等;3、基地内有没有保留建筑,如何将保留建筑融合到规划之中;4、项目可利用资源,如:河流,公园等;5、项目规划条件:容积率、限高等;6、项目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等。
关于城市综合体开发的理念:城市综合体给城市带来多功能的城市开发概念。
一般的城市开发商主要集中在某些单一功能的开发上,其它只作为附属配套,如纯住宅开发、纯商业开发、或者纯酒店或者写字楼开发等。
城市综合体开发将多功能地综合集中开发,包含有:酒店、写字楼、大型商业和特色商业街、公寓、高尚住宅、大型广场等。
不同功能、时间段的功能组织在一起,各种功能互为补充组成城市“24小时不夜城“大型商业中心和超市与商业街区是城市活力之源,充满激情与商气,写字楼合城市充满青春与魅力,酒店的进驻提升了消费档次,公寓及住宅区从白天到黑夜充满生气与活力,城市广场又极大的聚集了城市的能量与人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