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发展史
电解原理(教案)

电解原理(教案)第一章:电解水的概念与历史1.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水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了解电解水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1.2 教学内容电解水的定义和组成。
电解水的研究历史和重要实验。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和讨论,了解电解水的研究历史和重要实验。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电解水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电解原理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电解质和电极的定义及其作用。
2.2 教学内容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电极的类型和功能。
电解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电化学反应。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介绍电解质和电极的定义及其作用。
通过电解实验,观察和分析电解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电化学反应。
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解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电解质的溶解与离解3.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质溶解和离解的过程。
掌握离子浓度的计算和电导率的测定。
3.2 教学内容电解质溶解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离子的产生和离解度的概念。
电导率的测定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讲解,介绍电解质溶解和离解的过程。
学习离子浓度的计算和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3.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解质溶解和离解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电极反应与电解产物的形成4.1 教学目标了解电极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掌握电解产物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4.2 教学内容电极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电解产物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电解产物的纯化和分离方法。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介绍电极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观察和分析电解产物形成的过程和条件。
4.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极反应和电解产物形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电解的应用与实践5.1 教学目标了解电解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掌握电解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电解水原理

电解水原理电解水是指利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通过电流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这一过程是通过电解设备,如电解槽或电解池,将电流通过水中的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从而在阳极和阴极上产生气体的过程。
电解水的原理涉及到电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知识,下面将详细介绍电解水的原理及相关知识。
首先,电解水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压,将水分子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
在电解过程中,水分子在阳极和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在阳极上,水分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正离子;而在阴极上,水分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负离子。
这一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 → 2H2 + O2。
其次,电解水的原理还涉及到电解质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纯水并不导电,因为其中几乎没有离子存在。
但是,当向水中加入少量电解质(如盐、酸、碱等)时,水便会成为导电性良好的电解质溶液。
这是因为电解质能够在水中解离成离子,从而增加了水的导电性。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参与到水的电解过程中,促进了水的分解反应。
另外,电解水的原理还与电解设备的选择和设计有关。
电解设备通常包括电解槽、电极、电源等部分。
在电解槽中,通过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可以实现高效的电解水过程。
电解槽的设计不仅影响了电解效率,还关系到电解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电解水的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压,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电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知识,需要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设备来实现。
电解水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还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氢气生产、氧气生产等。
深入理解电解水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化学过程,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催化电解水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催化电解水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催化电解水技术是一种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该技
术主要用于制备清洁、可再生的氢燃料。
近年来,催化电解水技术得到了
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国内方面,催化电解水技术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和能源等领域的
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近年来,国内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逐步
关注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一批国内著名高
校和研究机构,主要涉及的方向包括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催化反应机理
研究、电解水装置的开发与优化等。
国外方面,催化电解水技术的研究进展更加迅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
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电解
水反应机理的研究、电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水分解的动力学过程研究等。
总体上来说,目前催化电解水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
展和成果,推动着相关行业的发展,未来也有望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
技术。
电解水过程

电解水过程
电解水是一种通过电流在水中分解水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个过程可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氢气和氧气,以及用于制备化学品和清洁能源的生产。
水由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组成。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氢氧离子。
这个反应需要一个电源来提供电流,用于驱动反应。
通常使用电解槽来进行电解水反应。
电解槽通常由两个电极组成,一个是阳极,用于引发氧气的产生,另一个是阴极,用于引发氢气的产生。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当电流通过水时,水分子分解为氢离子和氢氧离子。
氢离子向阴极移动,而氢氧离子则向阳极移动。
在阴极上,氢离子接受电子,并与另一个氢离子结合形成氢气。
同时,在阳极上,氢氧离子失去电子,形成氧气。
这个反应可以总结为以下反应式:
2H2O(l) → 2H2(g) + O2(g)
电解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因为它可以用于制备氢气和氧气,这些气体可以用于燃料电池和其他清洁能源技术。
此外,电解水还可以用于制备化学品和药品,例如氯气和碱性电解质。
总之,电解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这种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氢气和氧气,以及用于制备化学品和清洁能源的生产。
- 1 -。
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原创范文4篇)篇1:电解水的原理与方法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电解水的原理、所需的电解装置、电解过程以及气体收集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旨在使读者全面理解电解水这一重要的化学实验与工业过程,为相关领域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一、引言电解水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随着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解水制氢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氢气生产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同时,电解水实验也是化学教学中一个经典且重要的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电化学原理。
二、电解水的原理(一)电化学基础电解是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在电解水时,水作为电解质溶液(通常会加入少量电解质增强导电性,如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池时,在阴极和阳极分别发生不同的半反应。
(二)电极反应1. 阴极反应在阴极,水中的氢离子(H⁺)得到电子被还原成氢气(H₂),电极反应式为:2H⁺+ 2e⁻→H₂↑。
氢离子来源于水的微弱电离(H₂O ⇌H⁺+ OH⁻),在电场作用下,H⁺向阴极迁移并在阴极表面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 阳极反应在阳极,水中的氢氧根离子(OH⁻)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氧气(O₂)和水,电极反应式为:4OH⁻- 4e⁻→O₂↑+ 2H₂O。
氢氧根离子也由水的电离产生,在阳极表面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
根据电解水的总反应方程式:2H₂O →2H₂↑+ O₂↑,可以看出,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为2:1(在相同条件下,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三、电解装置的准备(一)电源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如电池组或直流稳压电源。
电源的电压应根据电解池的电阻和所需的电解电流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对于小型实验室电解水实验,几伏到几十伏的电压即可满足要求。
例如,使用6 - 12V 的直流电源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电解水实验并得到明显的气体产物。
电解质化学史

电解质化学史
电解质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可导电性极强。电解质化学的历
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1800年,亚历山大·伏尔塔发现,当两块不同金属的电极浸入含
有电解质溶液的容器中时,电流会通过电解质导体。这个实验被称为
伏尔塔电池,标志着电解质研究的开端。
1832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提出了电解质理论,他认为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传导是通过离子运动实现的。这一理论为后来的
电解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斯卡·戴特默在详细研
究电极反应过程时发现,溶液中的物质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导致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这一发现揭示了电化学过程中离子的重要性。
20世纪初,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现了电解质溶液的
导电性与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他提出的本质溶液电导理论解释了电
解质的离子化和电导现象,并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随着电化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解质的研究更加深入。通过电
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实验和理论分析,科学家们揭示了电解质溶液中离
子的运动方式、浓度与导电性之间的关系,并为电解质化学的应用提
供了理论基础。
至今,电解质化学仍然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电解质的特
性和行为对于电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
值。通过对电解质化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电解质溶液的行为规律,并为相关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固态电解质发展历史

固态电解质发展历史
固态电解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固态电解质是
基于石蜡或硬脂酸的膜,可作为电池的隔膜使用。
但这些固态电解质的离
子传导速度慢,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要求。
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固态电解质开始出现,并
逐渐得到商业化应用。
它们的离子传导速度较快,但在高温下导电性能会
严重下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分子电解质作为固态电解质的发展方向被
广泛关注。
最早的高分子电解质基于聚乙烯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断
的改进。
但由于其对水的吸收性较强,导致稳定性差。
随后,基于聚合物
电解质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开始问世,成为目前固态电解质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究侧重于提高其导电性能和稳定性,同
时降低成本。
许多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被开发出来,如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和有机无机混合电解质等。
这些新材料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
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解水反应机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解水反应机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着重介绍电解水反应机理的重要性和影响。
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实际应用和实验数据来支撑观点。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述:概述:电解水反应机理是研究电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理解和应用电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水是一种化学物质,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当电流通过水时,水分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产生氢气和氧气。
这个过程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电解水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氢能源的生产和储存领域。
通过电解水,可以高效地制取氢气,并将其作为清洁能源供给使用。
同时,电解水反应机理的研究也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重大问题。
在电解水的反应机理中,电极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选择。
例如,阳极通常是氧化剂,而阴极则是还原剂。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气和正离子。
而在阴极上,水分子发生还原反应,形成氢气和负离子。
这一反应机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解水的过程和性质。
总之,电解水反应机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研究领域。
深入理解电解水反应机理对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解决能源危机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概括。
在电解水反应机理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电解水反应机理的概述进行介绍,以及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说明。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讲解电解水的定义和原理,包括电解水的基本概念、电解水的实验方法以及电解水的特性和性质。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探讨电解水的反应机理,涉及到电解水的分解、电解水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电解水的离子传导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水发展史 电解原理 电解就是将两根金属或碳棒(即电极)放在要分解的物质(电解质)中,然后接上电源,使电流通过液体。化合物的阳离子移到带负电的电极(阴极),阴离子移到带正电的电极(阳极),化合物分为二极。 电解水生成过程电解过程:用电使化合物分解的过程就叫电解过程。 水(H2O)被电解生成电解水。电流通过水(H2O)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钠……等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而带负电的离子,在阳极生成。 添加在自来水里的氯也被排于阳极的酸性水中了。电解酸性水因为有前置过滤系统、内置抗菌载银活性炭的重重把关,酸性水中是几乎检测不到氯的踪迹。 电解的原理看似简单,但要快速并且安全生成电解水却并不容易,厂家经过不断的改良,才开始使用安全稳定的钛金属为电极。 提示:错误的操作可生成氧单质和氢气。正极处的电极若为铁(Fe),将会生成铁锈。 [编辑本段]电解水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机施予“直流电”之电解水作用 ◎传统电解模式: 主要电解标的物貭- “水” (H2O) 在纯水中加入电解促进剂 电解水之反应式: 2H2O = 电解 > 2H2 (g) (负极) +O2 (g) (正极) ◎应用型电解模式: 主要电解标的物貭- “水”及“中性盐”(离子化合物); 在电极之间设置离子分离膜,采水流给水模式, 1.电解水之反应式:2H2O = 电解 > 2H2 (g) (负极) +O2 (g) (正极) 2. 中立盐的电解反应式: [硫酸钙](CaSO4) (aq) =【电解】>[Ca2+] (aq) (负极碱性水) + [硫酸根离子] (aq) (正极酸性水) [碳酸氢钙]Ca(HCO3) 2(aq) =【电解】>[Ca2+] (aq) (负极碱性水) + 2[碳酸氢根离子] (aq) (正极酸性水) [氯化钠] NaCl(aq) =【电解】> [Na+] (aq) (负极生成氢氧化钠碱性水) + [氯离子] (aq) (正极生成弱酸性水) 根据阴离子之定性分析, 氯离子几乎不溶水,呈中性, 以氯气型式析出;正极则因电解水生成之氧气,略溶於水,故成弱酸性 3.电能转化学能的作用(氧化还原电位) 电解前中性净水ORP=【+220mv】 =【电解】>碱性离子水ORP=【-250mv】~【-750mv】(适饮范围) =【电解】>酸性离子水ORP=【+250mv】~【+450mv】(实测对应数值) 电解碱性离子水之pH值与ORP之关系式(经验公式适用范围pH值=8.0~9.5) 负电位= -250 - (pH-7.0)*10∧(pH-7.0) mv 4.超强酸性离子水(pH<2.7),能够理解的化学反应式- 2NaCl+4H2O =电解>(电极间中置离子膜) =>【2NaOH(aq)+3H2(g)】(负极) 2NaCl+4H2O =电解>(电极间中置离子膜) =>【Cl2(g)+O2(g)】(aq) (正极反应过渡态) =>【Cl2(g)+O2(g)】+H2O->HClO2(亚氯酸) (aq) +HClO(次氯酸) (aq) 】(正极) (酸性离子水之ORP约=【+1100mv】以上,pH值=2.2~2.7) [编辑本段]电解水由来 世界上的某些区域与其它地方相较有明显的高龄化现象,人们很少生病,过着健康的生活,平均寿命也比较高,人们把这些地方叫长寿村。代表地区有:俄罗斯南部的高加索、日本山梨县、巴基斯坦的芬扎、我国新疆吐鲁番、广西巴马等,在这些地区中,超过100岁的老人比比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相关机构的科研人员,为了解长寿村的秘密,纷纷前往调查,结果发现健康长寿的秘诀在于饮用优质水。历经20年的研究,人们终于成功利用电解的方式制造出类似长寿村,甚至更优质的健康好水。 [编辑本段]电解水历史 1电解水是目前世界先进国家公认最安全、最先进的水,也是唯一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好水六大标准”的水。它以自来水为原料,自来水在通过电解水机时,水在电解过程中被功能化。电解水行业面市至今,已在欧、美、日、韩、台和东南亚等地得到了极大发展。以日本为例:日本是电解水机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发展最好的国家。 ? 1931年,根据长寿地区的水质特点,日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解水机。 ? 1932年 日本开始电解水对动植物影响的研究 ? 1954年 民用电解装置研制成功,农业用电解装置开始销售 ? 1960年 饮用电解水装置开始申请成为医疗器械 ? 1966年 日本发出饮用装置的第1号药械认证(医疗用电解水生成器械) ? 1979年 在日本,新一代连续式饮用装置认证通过 ? 1994年 日本厚生省(相当于国家卫生部)成立“电解水研究委员会”。 ? 1994年 日本癌症防治中心发表报告“自由基是致癌的诱因”。并证实电解水确实能祛除人体内的自由基。 ? 1995年 以科学角度,再次对电解水装置的认证开始 ? 1999年 日本医学会总会发表针对电解水的研究检查内容 目前,日本已有近百家电解水机生产厂家,松下、东京、三洋、日立等著名家电公司都有各自品牌的电解水机,电解水机已成为日本家庭必备的保健家电;台湾七十年代末期引入电解水产品,今天从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市场发育等各方面已经发展成为可以与日本相媲美的地区。台湾不仅本土市场发育很好,而且成为大量向日本和东南亚输出产品和技术的地区。 1974年电解水机引入韩国; 1976年引入美国; [编辑本段]我国电解水机历史 1994年,我国开始涉足电解水领域,厂家结合我国地域广阔、水质差异大及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开发生产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解水机。海尔、万利达、美菱等涉足该领域。 1999年,中国功能水研究促进会在北京成立; 2001年,首届“亚洲功能水论坛”在昆明举行,我国的电解水事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上海王豫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中国血栓研究会会员)出版了《离子水——防病治病趋向的健康之水》。 2002年5月,珠海天年与合肥美菱强强合作 ,推出新型多功能制水机,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新营销模式,主要以科普宣传、产品体验、会议的方式进行销售(此模式现成为中国电解水行业主要销售方式),推动中国功能水行业的发展 2002年11月,天年水机被亚太国际功能水协会中国功能水研究推广促进会评为全国功能水行业首推产品 2003年6月,天年与日本OSG公司合作,引进日本先进行业技术,打造中国功能水行业国际品牌。 2004年4月,天年、OSG联合新闻发布会在香港召开,宣布联合投资在苏州建立天年三爱环保有限公司,利用日本源头技术,生产中高端产品,满足中国市场多样化需求 2004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指定天年多功能制水机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专用制水机”。 2004年9月,国家卫生部、民政部审批通过成立中国功能水分会。 2004年12月,天年成为中国功能水行业唯一一家日本功能水协会会员,标志我国电解水机在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进入了行业发展的世界前沿。 2004年,我国各品牌电解水机销量增幅近100%;天年占据行业59%份额。 2005年7月,中国国际功能水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同年10月,国家卫生部组团赴日本考察电解水发展现状;天年作为行业唯一代表陪同出访。 2006年,天年多功能水制水机被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为电解水机行业首批二类医疗器械。批准功能为:高尿酸症、高脂血症、慢性便秘的辅助治疗。为电解水行业的正规有序发展作出了榜样,电解水机实现了“由保到医”的转变。 2007年3月22日,我国电解制水机行业标准正式出台。至此我国电解水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2007年7月,广州蓝态公司的张华参加中央电视台2套《赢在中国》比赛,一路过关斩将,夺得第5名!在央视宣传了半年电解水知识,并吸引了马云、熊晓鸽等VC大腕的青睐和投资。 [编辑本段]电解水功能介绍 一:电解水是一种符合安全的水 电解水机利用活性炭作为过滤层,过滤自来水,使之净化达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再通过电解生成两种活性的水,即电解水。集中于阴极流出来的为碱性电解水(供饮用);集中于阳极流出来的为酸性电解水。 二:电解水是一种保健功能水 碱性电解水的特点及功用: 1.呈弱碱性,能中和体内各种酸性代谢物,防止体质酸性化,消除多种疾病隐患; 2.消除体内过多“自由基”对人体侵害,延缓组织器官衰老。 3.渗透力与溶解力强,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对人体进行“体内清洗”,迅速排除体内毒素,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4.含电解态矿物质(如钙、镁、锌等),易于人体吸收,有效补充微量矿物元素。 5.含氧量高,迅速补充运动中丧失的氧分;使花、鱼特别鲜活。 酸性电解水的特点及功用: 1.符合人体表皮的酸度要求,能有效清除毛孔内污垢,收敛皮肤,增强弹性,可用于美容护理。 2.强档酸性电解水,有较好的抑除菌毒功效,可用来清洗身体及其他日常用品, 可收敛割伤口,迅速止血除菌,并可有效处理皮肤炎症。 三: 电解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碱性电解水呈弱碱性,能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可以迅速清除体内酸性代谢废物,对于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反酸、烧心、溃疡;乳酸过多引起的肌肉酸痛;血液中尿酸过多引起的痛风等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2.电解水的小分子团,渗透和溶解力强。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以下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高血压;高黏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酒精肝;减肥;感冒;排除结石等。 3.负电位,可以清除体内过氧化物,具有防病抗衰老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过氧化物自由基是促使人体衰老,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碱性电解水带有-150-500MV的负电位,可清除人体70%的自由基。 4.碱性电解水中含有大量的离子态的矿物质,补钙更容易,对以下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中老年的骨质疏松、儿童的生长发育、老年人的关节炎、碱性钙电解水对II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参考方法:可将一两粗绿茶分成五等份,每份用强档碱性钙电解水浸泡1小时后饮用,喝完再泡,1天1份,1天不少于2升水,约3个月血糖、尿糖会明显降低,甚至正常。 四:电解水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 1. 切菜、切肉用的垫板洗净:切菜肉用的垫板有附着食物的碎汁,而且布满了刀痕,是细菌的温床,用酸性离子水来洗净,可消毒、杀菌让润洁的切板,做出无污染的杂菌的料理。 2. 餐具碗盘的洗净:酸性离子水具有强烈的杀菌力、洗净力,因此适合餐具、碗盘、茶杯的洗净,洗后光亮晶莹。 3. 可用来清洗器皿茶杯因为酸性离子水具有洗净力和杀菌力的双重功能,所以可以利用它来洗净器皿,常保洁净。玻璃及杯子等常用酸性离子水来洗,亦可变得光亮晶莹。 4. 镜面及金属类的磨光:用酸性离子水磨擦镜面、眼镜、玻璃、菜刀等,易除污、会发亮、附着茶垢的杯子,或焦黑的锅底,用酸性离子水浸泡一夜,完全脱落,容易清洗,焕然一新。 5. 可使用在湿毛巾上将酸性离水使用在拧干的湿巾上,将可保持湿巾不产生臭味,也可以在您的孩子远足时,让他带野餐盒时也顺便带一条这样的湿巾去。 6. 可用在洗衣方面在洗衣脱水之前,若能先在酸性离子水里面泡一下再脱水,然后再拿出去晒的话,即使在梅雨,衣服不易干的季节里,衣服绝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