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学位条例在培养单位的具体实施细则,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进行研究生培养和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并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实现我所“国家地理科学和资源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的战略定位,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学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制定我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供我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生导师及管理部门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口头交流能力。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通过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培养,具备从事地理学与资源科学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研中做出有意义的成果。

(三)身心健康。

二、学科专业、方向

我所具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培养权。

三、培养模式

为加强人才培养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本所实行:

(一)攻读硕士学位

(二)硕博连读

(三)提前攻博

四、学习年限

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多不超过4年。

硕博连读生和提前攻博生的研究生学制为5年,学习年限最多不超过6年。

五、指导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结合导师梯队建立指导小组,从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

面教育和指导学生。学生入学六个月内,由导师及指导小组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要求,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拟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学位论文等做出安排,并交研究生部备案。

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规定课程,为期一年;第二阶段为论文工作阶段,回所完成,为期两年。

六、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教学方式及考核

(一)课程设置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三门。包括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英语。

专业学位课四至五门。由我所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课程开设情况,从本学科内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选定。由导师指导学生选课。

2、非学位课

公共选修课(含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类课程等)一至三门。根据研究生院课程开设情况,由导师指导学生选课。

专业选修课(除学位课和公共选修课之外的其他课程)三至五门。专业选修课应考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学科进展和学科综合等内容。根据研究生院课程开设情况,由导师指导学生选课。

(二)学分和选课要求

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报告、中期考核等)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1、硕士生的总学分应不低于35学分,包括课程学习30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1学分)。硕士研究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学位课(含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位课不低于19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非学位课中公共选修课不低于3学分。

2、硕博连读生的总学分应不低于42学分,包括课程学习37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1学分)。硕博连读生在研究生院应至少修满31学分,在入学后第一学期必须通过硕士学位英语,未通过者取消硕博连读资格,第一学年完成博士学位英语和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的学习,其它硕士课程要求同上。

(三)教学方式

由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统一组织教学,以课堂式教学为主,专题讨论和专业实践为辅。

(四)考试方式

详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及学分的暂行规定》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集中教学管理规定》

七、培养环节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

环节,也是研究生学习科研方法、分析利用资料的手段和锻炼独立研究能力的机会。在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要重视学位论文。拟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表》见本文末附件2),要以学位论文为重心。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根据学科的发展,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题目,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半。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符合专业方向,并有一定的工作量。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论文选题与开题、论文进展中期考核、学术论文发表等环节。

(一)论文选题与开题

硕士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实施方案,预期结果及能达到的学术水平,现有条件及存在问题,进度安排及预计完成论文的时间。

开题报告由硕士研究生本人撰写,经导师审阅后,由硕士研究生在课题组或研究室做报告,书面报告交研究生部备案。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2月底前)完成(详见我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有关规定》)。通过开题评审,计为2学分。

(二)论文进展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和课题组报告论文进展;由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帮助分析论文工作中的难点,找出不足之处,明确主攻方向,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需撰写论文进展报告,从论文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填写硕士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成员进行。硕士生的中期考核应在第二学年末(8月底前)完成,并将中期考核登记表交研究生部备案。通过中期考核,计为2学分。

(三)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我所和研究室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硕士生国内外学术交往能力,建立国际国内的学术交往。毕业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在学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总结,导师审阅后,填入《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社会责任感,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国情、院情,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我所要求硕士生抓住野外工作机会,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

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计为1学分。

(四)撰写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国内外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上以我所名义、第一作者身份(或除导师外的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含已接受)。详见我所《研究生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认定实施办法》。

(五)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

详见我所《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一)答辩资格审查

硕士研究生完成各培养环节后,由研究生部进行学位答辩资格审查。学位论文答辩按当年春、秋季毕业生时间进程和要求安排,有关资格审查规定详见我所《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和《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有关规定》。

(二)学位授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终审及学位授予。所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本所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初审及学位授予建议。我所学位委员会严格掌握授予学位质量,凡不符合答辩程序和答辩委员会决议不规范的,不接受学位申请。

在学三年中,若硕士学位课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但未能按本培养方案规定发表学术论文的硕士生,只准予毕业。待其毕业后一年内有正式文章发表时,可持文章复印件(带书眉)来所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1.各学科、专业硕士毕业生专业学位课推存目录

2. 地理资源所攻读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简表

附件1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各学科、专业硕士生专业学位课推荐目录

附件2

地理资源所攻读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说明:培养计划表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此表由学生在入学后6个月内交研究生部,一式3份,盖章后分别由导师、学生和研究生部(学生学籍档案)保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入学考博专业课考题(最全)

中科院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区域发展: 名词解释(每题4分): 三大自然区;倒U型曲线;里斯本战略;空间结构;生态补偿机制 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 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特征及其原因。 2、我国经济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难点。 3、协调发展的具体含意。 4、试论述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关系。 5、市场经济的完善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影响。 经济地理): 名词解释(每题4分):杜能圈;垂直外资;郊区化;交通枢纽;发展轴 论述题(任选4题,每题20分): 1、结合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解析乡村转型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论述产业集中与产业集群的异同。 3、与我国1980-90年代相比较,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什么变化,及其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4、结合下图我国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布局方案,论述其经济地理基础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 5、谈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有哪些科学依据。 中科院2006年博士入学考试人文地理(区域发展、经济地理)专业考试题 城市地理学(2006) 一、简述题: 1.简述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2.简述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城市发展定位。 4.简述我国大城市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特征。 二、论述题(3选2) 1.比较城市群与都市圈在发展机制、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方面的异同。 2.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3.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2006) 一、解释 1.指出“十一五”规划的4类主体功能区 2.货流图 3.人口金字塔 4.生产性服务业 二、简述(3选2)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我国工学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物理、材料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科学院成立于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研究分院,截止2016年已有分院12所,分别为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汉分院、广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兰州分院、新疆分院;下设包括微生物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物化所在内的研究单位114个,涉及理工、基础化学物理、数学、微生物、生态等各个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拥有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中国科学院的组织架构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777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8人,化学部13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3人,地学部1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0人,技术科学部138人;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82人。截至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其中,北京市380人,上海市92人,江苏省42人,辽宁省21人,湖北省21人,陕西省18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8人,安徽省16人,以上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608人,占全体院士的83%;院士性别比例男性占94%,女性占6%。中科院2017度的科研项目2017年,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大气辐射特性自动检测仪”、“地表反射自动观测高精度辐射计”、“多角度地表光学反射特性自动观测仪”、“高精度太阳辐射计”、“太阳直射自校准辐照度仪”、“光学遥感卫星智能化高精度地面定标系统”数十个科研项目,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的评价会。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岗位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岗位管理实施办法 (力发人教字〔2007〕13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科发人教字〔2007〕207号)的有关规定,为实现我所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我所科技发展的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围绕我所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遵循按需设岗、职数控制、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管理规范的原则,按照院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科学设置各类岗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所在岗人员。所级领导干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岗位类别与岗位等级 第四条我所设置创新岗位和项目聘用两种岗位,分别包括科技、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 第五条科技岗位是指各实验室(研究部)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我所科技岗位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科技岗位执行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或工程技术系列,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第六条支撑岗位是指为我所科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性工作的岗位,主要设置在实验平台技术支撑、实验室(研究部)学术与行政助理、网络与图书信息保障、学会期刊出版等岗位。 支撑岗位主要执行专业技术系列中的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等专业技术岗位,也包括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对兼有管理职责要求的支撑岗位,确因工作需要,也可执行职员系列。 支撑岗位的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

表1)。 第七条管理岗位是指职能部门承担领导职责或管理职责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主要执行职员系列,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对兼有专业技术职责要求的科技管理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置为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会计、审计等国家有职业资格要求的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八条项目聘用岗位系列的设置与等级同上述创新岗位,但原则上,不设置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五级及以上职员岗位。 第三章岗位结构比例 第九条创新岗位中科技、支撑与管理三类岗位的宏观结构比例为70%、20%、10%。 第十条创新科技岗位(含执行专业技术系列的管理岗位)中,高级科技岗位(专业技术一至七级岗位)的比例占科技岗位总数的70%,正高级岗位(专业技术一至四级岗位)不超过高级科技岗位总数的40%。其中:正高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为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专业技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宏观结构比例为2:4:4; 副高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 中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4:4:2; 初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8:2。 第十一条创新支撑岗位中,高级支撑岗位(专业技术三至七级岗位)不超过支撑岗位总数的50%,正高级支撑岗位(专业技术三至四级岗位)不超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遥感概论》考试大纲 本《遥感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概论》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内容包括地物电磁波谱理论、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和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应用等方面。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地物电磁波谱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掌握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方法,并具有综合应用遥感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和特征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地物电磁波谱理论 1.地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2.太阳辐射与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3.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 (二)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1.遥感平台 2.摄影成像与扫描成像 3.微波遥感与合成孔径雷达遥感 4.遥感图像分辨率与图像特征 (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数字图像处理 1.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与影像合成 2.遥感影像分类与特征提取 3.多源遥感信息融和 4.遥感与相关技术集成 (四)遥感应用 1.遥感应用的一般原理与技术 2.遥感在资源与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3.遥感在灾害调查和评价中的应用 二、考试要求 (一)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基本了解遥感发展的历程,理解并掌握遥感地磁波的基础理论,对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和图像特征有较直觉的理解和认识,对遥感平台和相关的遥感仪器指标与性能有较深刻的了解。 (二)遥感图像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技术与方法 比较深刻地认识地物遥感影像特征,基本掌握遥感影像合成和信息融和原理与方法,熟悉遥感目视解译的流程和方法,掌握数字遥感影像的分类和特征提取,并对遥感应用有一定的认识和实际经验。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陈述彭、赵英时.遥感地学分析.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 2 梅安新、彭望录等.遥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周成虎、骆剑承等.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4年7月13日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高速列车系列技术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高速列车系列技术2008年科技部与原铁道部签订了两部联合行动计划即《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了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目标是研制最高运行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在此背景下,初步形成了目前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科研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主要围绕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评估、气动优化设计、动模型气动实验技术、列车结构静/动强度评估和设计、气动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影响等开展研究。涉及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车辆动力学、噪声工程、实验技术等多学科系统耦合问题。该团队参与了我国已研制和在研的所有高速列车气动性能评估和气动定型设计,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科研攻关能力,对我国高速列车设计技术提升和高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介绍及特点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列车团队形成了较完备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设计技术。建立了优化设计方法和动模型实验平台,形成了我国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体系。其主要特点有: 1、基于压缩空气加速、磁涡流非接触制动、实验快速恢复等发明技术,研制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实验速度最高的双向运行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平台。同时,研制了具有弹性隔振支撑、加减速段限位和实验段自动切换的车载六分量测力天平,填补了动模型气动力测量的

技术空白。利用该平台,已为我国多种高速列车研制提供了气动实验支撑数据。 2、发展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平台。以气动阻力、尾车升力和远场气动噪声为设计目标,通过优化,得到了性能更优的标准动车组气动方案。大西线线路考核试验表明,中国标准动车组具有更加优良的气动性能。 3、本项目发展的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技术,已用于我国CRH38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更高速度等级高速列车、城际列车等研制,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参与“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主持“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及评估技术”项目分别获2016年中国力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4年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参与“设计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2012年铁道科技进步特等奖。 应用领域 1、高速列车的气动特性评估 2、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 3、高速列车外形优化设计 技术成熟度及应用案例 1、CRH380系列高速列车气动定型设计 针对新一代CRH380A高速列车研制,完成了多种头型方案无横风和不同强度横风运行场景下的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评估;完成了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5年推荐免试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办法 推荐免试硕士生招生办法 一、申请条件 1、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限接收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和推免指标的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2、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气象学专业可接收“211工程学校”具有推免资格和推免指标的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3、申请人必须具有“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 4、在大学期间全部考试成绩优秀,没有重修、补考、不及格纪录。 二、申请程序 1、申请人查阅我所2015年硕士生招生目录,选择招生专业、招生方向、招生导师。 2、申请人登陆我所网站查看导师简介,按申请专业选择两位导师做为候选指导教师,与导师联系并征得导师的接收意向。 3、从我所网页下载并填写《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将该表及在校成绩单于2014年9月10日前寄达我所招办。 4、登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310491292.html,/)的“网上报名”栏目进入“推免申请系统”即可填写申请表,请于9月10日前填写并提交。凡是通过系统成功提交申请的考生,系统会自动发送确认短信和电子邮件。在面试通知和拟录取确认环节也增加了相应的短信提示功能。请各位考生务必填写正确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 5、我所招办于9月中旬通知通过初审者来我所参加面试(包括英语测试、专业内容复试、心理测评和体检)。 三、申请时须提交的材料: 1、《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申请者提交的材料必须真实,申请表中内容不得为空,推免资格由学校所在教务部门盖章方才有效,不得以院(系)章替代。未能在申请表上盖章的,最迟于2014年10月15日补交。 2、在学期间成绩单原件(需加盖所在学校教务章或院、系教务章)。 3、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5、院系辅导员推荐信 四、后续事宜 1、通过面试拟录取的推免生持我所正式接收函到所在学校的教务部门领取密号,按所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网报(全国统一网上报名),打印网报信息。 2、拟录取的推免生于11月10-14日参加网报现场确认。 3、拟接收的推免生于11月20日前向我所招办寄交由各省市招办盖章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及网报信息表,未能提交上述材料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 4、2015年4月我所招办向拟接收推免生寄发《调档函》。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简介 大气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现有职工325人,其中科技人员25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研究员46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86人,中级科技人员108人。大气所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国家毕业生就业重点保证单位。现有在学博士生211人,硕士生105人,博士后18人。 大气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热带太平洋和我国复杂陆面作用下的东亚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机理、预测理论及其探测方法,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的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四个优势创新研究领域是:气候系统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大气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动力学和预测理论研究、中层大气与遥感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与灾害研究。 大气物理研究所拥有的科研部门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层大气遥感与探测开放实验室、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灾害性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络大气分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另外还设有信息科学中心。 2005年,大气物理所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工作进展顺利,科研工作取得若干重要进展,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奖成果应用奖一等奖 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共发表科技论文46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6篇,申报专利5项。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叶笃正荣获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并作为第一主持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吕达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批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获得了各类奖项,取得佳绩。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三化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2005年,申请获得973项目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1项、973课题2项、863专题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29项,包括4个重点基金、面上基金23项,杰出A和杰出B各1项;获院方向性项目3项,课题1项。还获

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 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for Mechanics in Fluid Solid Coupling Systems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季报 2019年第1期(总第17期) 目录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2)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召开2019年室务会 (3) 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分会飞行载荷专业工作会在扬州召开 (6) 圆柱阵列波浪力幅值的波动现象和预报公式 (8) 轻质金属点阵圆柱壳结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9) 力学所提出一种大幅提升3D打印点阵结构力学性能的新方法 (11) 雾化稠油掺稀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12)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4) 油气水多相流量计研究进展 (15) 空化致板间液滴界面稳定性研究获得多个奖项 (16) 空泡与柔性膜的流固耦合研究获得2019度中国力学大会优秀墙报奖. 18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7月15日,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专家组一行14人莅临中科院力学所,对依托力学所建设的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组长顾逸东院士主持了评估会议并宣布了现场评估的议程安排。力学所所长秦伟,党委书记、副所长刘桂菊,副所长魏宇杰,副所长尹明及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主任参加会议。 实验室主任黄晨光做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围绕发展定位与研究方向、科研任务与代表性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向专家组汇报了评估期内的发展成果和工作成效。杨国伟研究员、王展研究员分别做“高速列车气动设计与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和“极端海洋环境及其与工程结构的流固耦合理论”代表性成果报告。专家组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成绩以及工作亮点,并就汇报和自评估报告中的存疑事项进行了交流。 现场评估专家组还查看了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平台、海洋流固土耦合实验室、多相流体力学实验室、冲击与耦合效应实验室的科研仪器建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共享等情况,同时,参观了实验室的展板窗口。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召开会议,根据现场考核情况对实验室进行打分,并初步形成了评估意见。 经过努力,实验室顺利完成了此次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并在评估中充分展现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最终取得良好的评估成绩。 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背景下,实验室将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为加快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 (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供稿)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考研真题1995-2000年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一九九五年软件基础 一.(6分)请给出下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逆邻接表和十字链表。 二.(12分)编一个程序,按递增次序生成集合M的最小的100个数。M的定义如下: (a)数1属于M; (b)如果x属于M,则y=2*x+1和z=3*x+1也属于M; (c)再没有别的数属于M。(M={1,3,4,7,9,10……}) 三.(8分)使用对半查找程序的限制条件是什么?下列的三种对半查找程序(Pascal语言),哪些是正确的,哪个效率高一些?假定N>0,以及下列变量已经定义。 var i,j,k :integer; a :array [1..N] of T; x :T; 程序A: i:=1; j:=N; repeat k:=(i+j) div 2 if a[k]j; 程序C: i:=1; j:=N; repeat k:=(i+j) div 2; if x

六.(7分)文法G 的产生式如下: S I|R I d|Id R WpF W |Wd F d|Fd 令d 表示任意数字,p 表示十进制小数点,那么非终结符S ,I ,R ,W 和F 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分别表示什么? 该文法是LR (1)文法吗?为什么? 七.(10分)有文法: S L.L|L L LB|B B 0|1 给此文法配上语义动作子程序(或者说为此文法写一个语法制导定义), 它输出S 产生的二进制数的值。例如,输入101.101时,输出5.625。 八.(7分)下面C 语言程序中,函数printf 的调用仅含一个参数。该程序输出三个整数。试从存储分配和printf 的实现来分析,为什么此程序仍有三个整数输出。 main (){ printf(“%d,%d,%d \n”) } 虑下面的C 程序 main () { char *cp1,*cp2; cp1:= “12345”; cp2=“abcdefghij”; strcpy(cp1,cp2); printf(“cp1=%s \ncp2=%s\n”,cp1,cp2); } 该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cp1=abcdefghij cp2=ghij 试分析,为什么cp2所指向的串被修改了? 九.简答题:(2分×5) 1.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2.什么是SPOOLing 技术? 3.叙述“打开(OPEN )”和“关闭(CLOSE )”文件操作的意义。 4.有哪些对空闲盘块的管理方案?UNIX 系统采用的是什么? 5.什么是死锁?对死锁问题有哪些对策? 十.(5分)在UNIX 系统中,将进程控制块(PCB )和文件控制块(FCB )各分解为哪二个部分?为什么? 十一.(6分)分页存储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什么问题?试叙述其实现原理。 十二.(9分)多个进程共享一个文件,其中只读文件的称之为读者,其余只写的称之为写者,读者可以同时读,但是写者只能独立地写。请说明进程间得相互制约关系;应设置哪些信号量;用P 、V 操作写出其同步算法;修改上述的同步算法,使得它对写者优先,即一旦有写者到达,后续的读者都必须等待,而无论是否有读者在读文件。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一九九五年软件基础答案 一. 1.邻接矩阵: 20 1 1 0 1 0 0 0 0 2 0 0 0 1 3 1 0 0 0 4

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物所简报 2007年第85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7年11月27日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11月24日,由植物所承担的“十一五”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项目启动会植物所召开。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河北师范大学孙大业院士,中科院生物局副局长苏荣辉、生物医药处处长韩华等,来自植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的项目各课题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植物所副所长种康研究员主持了启动会。马克平所长代表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对到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项目的实施表示衷心地祝贺。生物局苏荣辉副局长在随后的讲话中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科学家们努力工作,争取做出好成绩。接着,项目首席科学家胡玉欣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标、任务和参加单位的

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及计划及进度安排。李家洋副院长在听取汇报后发表讲话,对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寄予了厚望,他鼓励大家切实地加强交流,在创新性成果上多下功夫,不要仅局限在发表文章上。 下午,与会人员围绕研究方向的凝聚和具体研究方案的实施展开了认真协商与讨论,并就项目的研究内容、分工协作及定期交流机制等方面充分发表了意见。与会专家就如何紧密围绕科学问题、如何实现各课题协作攻关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生物局韩华处长对项目的管理、执行以及如何加强与动物干细胞研究领域科学家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会议决定建立相关研究小组,实行定期碰头制度,做到明确方向、共享资源,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争使我国的植物干细胞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为落实《规划纲要》的部署,2006-2007年,科技部已批准82个重大项目立项,其中“发育与生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1项,“植物干细胞维持和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是其中之一,项目首席科学家为植物所胡玉欣研究员,该项目于2007年批准,前两年的经费为1187万元,计划于2011年8月结题。 (信号中心供稿)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技术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填埋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还污染地下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尽管如此,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已没有多少场地可供填埋使用。焚烧法虽然减容比高,并能回收能量,但却因二噁英等污染问题遭到公众强烈反对,急需发展新一代的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替代焚烧技术。 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具有许多异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和能量密度都很高、可导电和发光、化学性质活泼并能加强化学反应等,环保性能优良。通过电弧放电产生高达7000 C的等离子体,将垃圾加热至很高的温度,从而迅速有效地摧毁废物。可燃的有机成分充分裂解气化,转化成可燃性气体,可以用于能源回收,一般称为“合成气”(主要成分是CO+H )。不可 2 燃的无机成分经等离子体高温处理后成为无害的渣体。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垃圾是目前减容效果最显著、无害化最彻底、资源化程度最高的绿色环保技术。与焚烧法相比,等离子体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有: (1)处理温度高:有害物质摧毁更彻底,二噁英前驱体被彻底破坏分解; (2)可采用还原性气氛或部分氧化性气氛,采用电能作为外加热源,二次污染物排放比焚烧低2-3个数量级,裂解底渣是无害的; (3)合成气流量约为焚烧烟气量的5-10%,易于净化,后处理设备尺寸大大减小,节约了投资成本; (4)能源回收效率高,将筛上物制成合成气,后续利用气体发动机发电,发电效率可高达39%,而焚烧法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效率很难超过22%; (5)等离子体系统可快速启动与停机,等离子体核心工艺灵活,可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搭配不同的配套系统; (6)整套设备紧凑,占地小,经济效益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2002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 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 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7.尺度选择 2003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健康 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 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005年 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 控方法 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 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 (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生态位和种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随着系统的演替向顶极群落阶段发展时,其生态位数目渐增,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空白生态位逐渐被填充,生态位逐渐被饱和,从而构成复杂稳定和网络结构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生态位不饱和,是一种偏途顶极,当人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态系统易发生变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阶段的结构与过程特征 6.气候变暖对植物分布、生产力和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7.从生态学角度说明一种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体福营养化)的 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治理措施 8.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估指标 2002年环境经济学试题 1.试述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录取名单、复习经验指导

一、软件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 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2019年预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被评为A+,软件工程(0835)一级学科被评为A-.]、软件工程(A-)和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为2016年新增一级学科。]等一级学科招收79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软件工程专业领域招收16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019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95人,其中推荐免试研究生70人左右。最终招生人数以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863.计算机学科综合(专业) 1、计算机网络(第七版). 谢希仁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 考试要求: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复试原则 复试成绩=笔试(含上机考核成绩)成绩×50%+面试成绩×50% 思想品德考核(调阅考生档案或政审)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有严重违纪记录的即视为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 复试采取分组差额复试,复试与录取比例约为1.2:1。复试主要包括: 1)笔试(机试) 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等。各复试组可根据情况增加上机实践考核,分数计入笔试成绩(权重为50%)。笔试考试时间2小时(不含上机考核时间)。笔试(含机试)采取百分制,低于60分为不合格。 2)面试 3)面试主要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进行考查。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其中英语听说能力测试时间5分钟左右。面试计分采取百分制,其中英语听说测试成绩占10%。面试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 六、中国科学院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原则以及录取名单(2018)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各组根据考生总成绩,按学位类别分别由高到低依次进行拟录取。优先拟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和相关实践中表现特别突出者,经复试小组提议(附说明材料),所教育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予以优先考虑录取。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均不予录取: l 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 l 体检不合格; l 复试阶段,笔试(含上机考核)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合格; l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学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8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9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0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 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1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那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四、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s

国内研究所排名

国内研究所排名.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0201 理论经济学 3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202 应用经济学 6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2 0302 政治学 35 8790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6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303 社会学 31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403 体育学 27 8460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71 0504 艺术学 39 84201 中国艺术研究院 77 84202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65 0601 历史学 3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701 数学 62 8000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94 0702 物理学 57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5 8280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70 0703 化学 51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96 0704 天文学 11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78 0705 地理学 26 8007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6 0706 大气科学 8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4 851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1 0707 海洋科学 12 8530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74 8530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68 0710 生物学 64 80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1 8010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7 0712 科学技术史 10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77 0801 力学 42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8 0802 机械工程 73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0 833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64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03 光学工程 28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85 8014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5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27 82932 中国航空研究院(304 研究所) 68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72 8014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92 82913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 研究所) 75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08 电气工程 26 8014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8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42 830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78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1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15 水利工程 20 82306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72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11 8600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72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41 833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 64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 8330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67 0819 矿业工程 15 8331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71 8330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67

最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学习-----好资料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2002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 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 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7.尺度选择 2003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健康 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 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005年 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控方法 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 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 (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生态位和种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随着系统的演替向顶极群落阶段发展时,其生态位数目渐增,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空白生态位逐渐被填充,生态位逐渐被饱和,从而构成复杂稳定和网络结构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生态位不饱和,是一种偏途顶极,当人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态系统易发生变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阶段的结构与过程特征 6.气候变暖对植物分布、生产力和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7.从生态学角度说明一种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体福营养化)的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治理措施 8.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估指标 2002年环境经济学试题 1.试述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用柯斯定理解释汽车尾气排放问题 3.用环境经济学原理说明东南沿海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试述21世纪创新性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6年博士生入学试题 《大气化学》(满分100) 一、解释下列各对名词(每组2分,共计40分) 1)干沉降和湿沉降2)光学等效直径和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3)气溶胶及 PM 10、PM 2.5 4)热化学平衡和光化学平衡5)原生粒子和次生粒子6)元素 和同位素7)细粒子和硫酸盐8)反应物和前体物9)自由基和链式反应10)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11)雾和光化学烟雾12)粒子数浓度和质量浓度13)pH 值和酸雨14)光化学反应和量子效率15)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16)人工降雨和凝结核17)爱根核和云18)酸雨和酸沉降19)大气寿命和半衰期20)均相化学反应和非均相化学反应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写出《京都议定书》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减少排放的6种(类)人造物质名称和 分子式,并从它们大气化学降解速率和过成的角度说明必须减少向大气排放这些物质的原因。(10分) 2.N 2 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主要从土壤排放到大气,消耗于平流层。当前国 际上测量土壤N 2 O排放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用一定体积的箱子罩在一定面积的土壤 上,通过测量箱内N 2 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从而计算其界面交换通量(单位时 间单位面积的质量)。设在两地分别测量土壤N 2 O的排放,采样箱参数和测定值如下表,请问A、B哪个排放通量大?(提示: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0 ℃=273.5 K ) (10分) (t0浓度是指开始罩箱时的N2O浓度;t1是指开始罩箱后的t1时刻N2O浓度) 三、述题(40分,每题20分) 1.目前城市大气中两种最重要的O 3前体物是VOC和NOx(NO+NO 2 ),下图显示的是 第1页共2页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杰出青年人才发展专项计划年度进展报告书 (2012年度) 图 1 草图认知模型

&3)。 图2 用户添加草图注释图3基于注释和关键帧的视频浏览(2)基于场景结构图的可视媒体交互 从不同的层次上来给出对视频语义的描述,场景结构图主要包 层:草图层和抽象图层。草图层以语义草图形式支持视频的编辑,使得用户从整体上把握视频的组织结构;抽象图以顶点和边构成的图结构来给出草图所代表的不同视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支持用户对超链接视频的构建。基于多视角的编辑环境提供给设计人员不同的辅助功能,支持对两类信息结构的创建、选择、删除等操作。基于当前操作状态,实现基于视频时空上下文和草图语义上下文的约束关系的主动捕捉和推荐机制(图 基于场景结构图的视频编辑(左:草图层;右:基于草图层与抽象层的编辑) )多尺度视频表示与浏览 给出了一种多尺度的视频表示与浏览方法,包括增强时间轴、草图注释、

图5多尺度表示与浏览 .支持视频媒体高效展示和浏览的视频摘要生成与交互 )螺旋摘要生成 提出了一种新的螺旋摘要形式,充分发挥了螺旋视图的连续性和空间优势,支持视频的高效浏览和定位,实现对视频的交互性编辑与操作。在抽取的关键帧以及相应的显著区域(ROI)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粒度将 划分为不同的呈现层次,进而通过螺旋的平滑旋转实现根据用户的操作,意图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粒度的视频信息展示。螺旋摘要这一新的视频内容呈现形式,也需引入与之相对应的高效交互方式。本课题与草图技术相结合,研究基于手势操作以及多指触摸交互模式的螺旋摘要高效交互方法 图6螺旋摘要 )移动设备上自适应视频摘要的呈现与交互 移动设备体积小、易携带且交互性高,小屏幕带来的显示界面和交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