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8 马氏体相变的表面倾动示意图
上一页 下一页
(2) 界面位错运动
通过半共格界面上的界面位错运动,使 界面作法向迁移,实现新相晶核的长大。
图1.9 半共格界面的可能结构 (a) 平界面 (b) 阶梯界面
长大方式:
平界面
界面位错沿法线方向迁移就必须攀移才 能随界面移动,这在无外力作用或无足够高的温 度下是难以实现的。
与平衡脱溶不同,合金固溶体在高温 下溶入了较多的合金元素,在快冷条件下, 得到过饱和固溶体。 将其在室温或加热到其溶解度曲线以 下的温度进行保温,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 出一种新相,该相的成分和结构与平衡沉 淀相不同,这一过程称为非平衡脱溶沉淀 (或时效)。
返 回 下一页
固 ①结构 同素异构转变、多型性转变、马氏 态 体转变等只有结构上的变化; 相 变 ②成分 调幅分解只有成分上的变化; 类 型 ③有序化程度 有序化转变只有有序化程度
上一页 下一页
1. 半共格界面的迁移
(1) 切变长大 (协同长大)
晶核长大通过半 共格界面上母相一侧 的原子有规则地沿某 一方向作小于一个原 子间距迁移的切变方 式完成;晶核长大过 程中晶格原子保持原 有相邻关系不变。
上一页
图1.7 切变长大模型
下一页
特点:
界面在迁移过程中保持为平面。
在抛光试样表面产生倾动。
*位向差小于10o, 小角度晶界 ; 10o以上, 大角度晶界。
形核所需驱动力(形核功)的大小
形 核 功 依 次 减 小
均匀形核
空位形核 位错形核
晶界非均匀形核
上一页
下一页
跳 转
1.4 固态相变时的晶核长大
1.4.1 新相长大机制
新相晶核的长大,实质上是界面向 母相方向的迁移。 晶核长大机制 固态相变类型 晶核界面结构
晶界、亚晶界、空位、位错等区域 ↓ 能量起伏、结构起伏和成分起伏大 ↓ 原子扩散激活能低,扩散速度快及 相变应力容易被松驰 ↓ 容易形核
上一页 下一页
1.2.5 形成过渡相
过渡相也称中间亚稳相,是指成分或结 构,或者成分和结构二者都处于新相与母相 之间的一种亚稳状态的相。 原因:形成过渡相可减少相变阻力。
半共格界面
图1.5 固态相变界面结构示意图
上一页 下一页
(3)非共格界面
当两相界面处的 原子排列差异很大, 即错配度δ很大时, 两相原子之间的匹配 关系便不再维持,这 种界面称为非共格界 面。
非共格界面
图1.6 固态相变界面结构示意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相界面类型对界面能及溶质原子吸附作用的影响
界面能--金属固态相变时,相界面上原子排列的 不规则性将导致两相界面能升高,非共格界面能 最高,半共格界面能次之,而共格界面能最低; 相界面对溶质原子的吸附作用--由于溶质原子在 晶格中存在时会引起晶格畸变而产生界面能,但 当溶质原子在界面处分布时,则会使界面应变能 降低。因此,溶质原子总是趋向于在界面处偏聚 而使总的能量降低。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格界面
图1.4 固态相变界面结构示意图
上一页 下一页
(2)半共格界面
界面上的两相原子部分保持匹配,称为 半共格界面。
错配度
- =
当δ增大到一定程度难以维持完全共格 时,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刃型位错,以补偿 原子间距差别过大的影响,使界面弹性应变 能降低。
跳 转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弹性应变能与界面能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界面共格时:界面能小 弹性应变能大

界面半共格时:界面能↗ 弹性应变能↘ 界面不共格时:界面能大 弹性应变能为零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相形状与界面能、弹性应变能的关系
盘状:弹性应变能低,
界面能高; 球状:弹性应变能高, 界面能低; 针状:弹性应变能与界
面能介于盘状和
钢的热处理(原理和工艺)
一、主要内容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钢的加热转变 钢的冷却转变 钢的IT图和CT图 普通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上一页 下一页
钢的热处理工艺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通过钢的加热和冷却组织转变原理,了解金属与 合金的化学成分、组织性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内 在联系及其变化规律,加深对材料的组织决定性 能的理解。 根据IT图和CT图并结合铁碳相图,确定钢的热处 理工艺; 能运用钢的相变原理分析问题,初步具有合理选 用材料和正确制定热加工工艺的能力,为设计与 制造优质零件打好必要的理论基础。

{111}γ ∥ {110}α´ <110>γ ∥ <111>α´
一般说来,当新相与母相间为共格或半共格 界面时,两相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晶体学取 向关系; 若两相间无一定的取向关系,则其界面必定 为非共格界面。
上一页 下一页

1.2.3 弹性应变能
比容差应变能
弹性应变能 共格应变能 金属固态相变时,由于新相和母相的比容不同 引起的体积变化受到周围母相的约束而产生弹性应 变和应力,使系统额外增加的能量称为比容差应变 能。 由于两相界面上原子的强制匹配,在界面附近 区域内产生的应变能称为共格应变能。
上一页 下一页
的平衡状态图
(4)共析(或逆共析)转变
合金在冷却时由一个固相分解为两个不 同固相的转变,称之为共析转变;反之,在 加热时,发生逆转变,则称为逆共析转变。
上一页
跳 转
(5)有序化转变
在平衡条件下,固溶体中各组元原子 的相对位置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 如在Fe-Al合金系平衡图中,Fe-13.9%~20 %Al合金从700℃以上的无序α相缓冷下来 时,发生 α→β1(Fe3Al) Fe3Al为有序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3)晶界形核

小角晶界形核时新相与 母相的晶粒有可能形成 共格或半共格界面,共 格的一侧呈平直界面。
大角晶界两侧的晶粒无 对称关系,晶核不能同 时与两侧晶粒都保持共 格关系,共格一侧呈平 直界面,非共格一侧为 降低界面能呈球冠形。
上一页 下一页

图1.6 晶界形核时 一侧为共格界面 的晶核形状
上一页 下一页
0.6%~1.4%C
上一页
下一页
图1.3 Fe-Fe3C相图左下角
跳 转
特点------
上一页
下一页
(2)马氏体转变
将奥氏体以较大的冷却速度过冷到低 温区,奥氏体以不发生原子扩散、不引起 成分改变的方式,通过切变由γ点阵改组 为α点阵,这种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
成分特征--转变产物马氏体的成分与母相 奥氏体的相同。
上一页 下一页
(3)贝氏体转变
钢中的奥氏体过冷到珠光体和马氏体转 变温度之间,将发生碳原子扩散而铁原子不 扩散的非平衡相变,这种相变称为贝氏体相 变(或称为中温转变)。 其转变产物是α相与碳化物的混合物, 但α相的碳含量以及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均 与珠光体不同,称其为贝氏体。
上一页 下一页
(4)非平衡脱溶沉淀
上一页
下一页
1.2.2 两相间的晶体学关系 (惯析面与位向关系)
惯析面
固态相变时新相与母相间存在一 定的位向关系,新相在母相特定的晶面 上开始形成,这种晶面称为惯析面。 奥氏体(γ)→马氏体(α´)转变时,马 氏体总是在奥氏体的{111}γ晶面上形 成,所以{111}γ就是惯析面。
上一页 下一页
位向关系 K-S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无析出带。当靠近晶界附近的过饱和空位扩散 到晶界并消失时,在晶界附近形成无析出带, 在无析出带中看不到沉淀相;而远离晶界处由 于保留较多的空位,则沉淀相易于在那里形核 长大。
(2)位错形核
位错形核主要有三情况: 新相在位错线上形核,新相形核处的位错线 消失,释放出来的畸变能使形核功降低。
上一页 下一页
晶体缺陷处的形核方式:
(1)空位形核
空位通过影响扩散或利用本身能量提供 形核驱动力而促进形核。 空位群可凝聚成位错而促进形核。
例如,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分解。当固溶体从 高温快速冷却下来,与溶质原子一起被过饱和 地保留在固溶体内的同时,大量的过饱和空位 也被保留下来。它们一方面促进溶质原子扩散 ,同时又作为沉淀相的形核位置而促进非均匀 形核,使沉淀相弥散分布于整个基体中。
上一页
下一页
若过冷度小→临界晶核尺寸大→界面能减小而居 于次要作用→两相间倾向于形成非共格界面以降 低弹性应变能,有两种情况:
(1)若两相比容差较大→弹性应变起主导作用→形 成盘(片)状新相以降低弹性应变能 (2)若两相比容差别较小→弹性应变能作用不大→ 形成球状新相以降低界面能
上一页
下一页
1.2.4 晶体缺陷的作用
从液相到气相的蒸发过程。
固态相变
固态材料在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其内部 组织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即发生从一种相 状态到另一种相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变叫 固态相变。 相变前的相状态称为旧相或母相; 相变后的相状态称为新相。
上一页 下一页
1.1 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
1.1.1 平衡转变
在缓慢加热或冷却时所发生的能获得符合 平衡状态图的平衡组织的相变。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相形核时位错并不消失,新相依附于
半共格界面上的位错部分补偿错配,降 低应变能,使形核功降低。 原子在位错线上偏聚(形成柯气团),使溶 质含量增高,易于满足新相形成时所需 的成分条件,促进新相晶核形成,使形 核功降低。
在新相与基体成分不同的情况下,溶质
此外,位错线可作为扩散的短路通道, 降低扩散激活能,从而加速形核过程。
的变化; 共析转变、贝氏体转变、脱溶沉淀等 则兼有结构和成分的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跳 转
1.2 金属固态相变的特点
1.2.1 相界面
(1)共格界面 若两相晶体结构相同、点阵常数相等, 或者两相晶体结构和点阵常数虽有差异,但 存在一组特定的晶体学平面可使两相原子之 间产生完全匹配。这种界面称为共格界面。
数不断变化,形成的β
相成分及结构均与母相
不同。
上一页 跳 转
图1.1 具有脱溶沉淀的二元 合金平衡相图
(3)条幅分解
由一种固溶体分解为 结构相同,而成分不同的 两种固溶体的转变。 反应式:α→α1+α2
特点:


成分波动自动调整,分解 产物只有溶质的贫区与富 区,二者之间没有清晰的 相界面。 通过上坡扩散 , 最终使原 来的均匀固溶体变为一个 不均匀固溶体。 图1.2 具有溶解度间隔
阶梯界面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1.1 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
1.2 金属固态相变的特点
1.3 固态相变时的形核 1.4 固态相变时的晶核长大
1.5 固态相变动力学
上一页 下一页 跳 转
第一章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 相变
从广义上讲,构成物质原子(或分子)
的聚合状态(相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均
称为相变。 如:从液相到固相的凝固过程;
(1)同素异构转变和多形性转变
纯金属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由一种晶体 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称为同素异 构转变。 在固溶体中发生的同素异构转变称为多形 性转变。
上一页 下一页
(2)平衡脱溶沉淀
在缓慢冷却条件下, 由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 新相的过程。 特点:母相α随新相β 的析出其成分及体积分
上一页
下一页


1.3 固态相变时的形核
核胚---是母相基体内形成新相所必需的成 分与结构的微小区域; 晶核---若这种核胚的尺寸超过某一临界尺寸, 能稳定存在并自发长大而成为新相晶核。
1.3.1 均匀形核
若晶核在母相基体中无择优地任意均 匀分布,称为均匀形核。
上一页 下一页
按照经典形核理论,金属固态相变均 匀形核时系统自由能的总变化ΔG为:
G= V GV S V
当ΔG < 0时,新相形核才有可能。
上一页
下一页
1.3.2 非均匀形核
若晶核在母相中某些区域择优、不均 匀分布,称为非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系统自由能的总变化为:
G V GV S V Gd
ΔGd是晶体缺陷消失或减少所降低的能量。
球状之间;
上一页
1.5 新相几何形状对弹性应变能 (相对值)的影响
下一页
界面能和弹性应变能对形核的作用
若过冷度大→临界晶核尺寸小→界面能增大起主导 作用→两相界面易取共格或半共格以降低界面能→
要使弹性应变能降低→倾向于形成盘状(或薄片状)
因此,具有低界面能和高弹性应变能的共格新相 核胚,倾向于盘状或片状。
上一页 下一页
1.1.2 非平衡转变
如果加热或冷却速度快,平衡相变将 被抑制,固态材料可能发生某些平衡状态 图上不能反映的转变并获得非平衡或亚稳 态的组织。
(1)伪共析转变
某些成分的钢,当奥氏体以较快的速 度冷却时,奥氏体被过冷到ES线和GS线的 延长线以下时,将同时析出铁素体和渗碳 体,这一过程称为伪共析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