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研究
武汉地铁2号线人性化设计之思考

武汉地铁2号线人性化设计之思考熊朝辉【摘要】文章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讨论地铁人性化设计的概念理解、应用范围、工作流程等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理念。
%Taking Wuhan metro line 2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metro human-oriented design in the aspect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pplication, and working flow etc. and presents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114-116)【关键词】地铁;人性化;设计【作者】熊朝辉【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12年底顺利建成通车,由于开展了专项的人性化细节设计,建成后社会反映良好。
但是,地铁建设领域至今尚未建立针对人性化设计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同业者对人性化设计工作的理解存在差异。
是否有必要制订专项人性化设计标准、如何规范设计行为,值得探讨。
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北起汉口金银潭站,终点为武昌光谷广场站,全长27.73 km,共设车站21座。
武汉地铁集团在建设过程中借鉴了大量国内外城市地铁建设经验,高度重视人性化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下拟对2号线人性化设计过程进行回顾。
地铁工程的人性化设计是指在原有设计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基础上,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式等对工程开展“以人为本”的优化设计,始终将地铁乘客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把顾客满意作为最高目标的工作方式。
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发展探究

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发展探究摘要:地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
而每个地铁站作为公共区域成为提供公共艺术的载体,传递着不同城市的历史和人文气息,让乘客看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使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承者。
我们在研究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现实,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诸多经典案例,详细探究地铁空间的因素组成,发掘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功能性,从而设计出有地域特色的地铁公共艺术空间。
关键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发展一、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发展历史1.由简单的交通运输发展为多元化的艺术空间英国是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国家。
19世纪中叶,伦敦经济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店铺、工厂和大量的劳动人口涌入,使传统狭窄的街道已经不堪重负,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来缓解出行压力。
英国人皮尔逊为伦敦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铁系统,1863年1月,这个被命名为“大都会地区铁路”正式开始营业,地铁有效的缓解了交通压力,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以满足城市人口日常的出行需要。
北京作为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大都市,地铁每天也是繁忙的。
有数据统计,在2022年7月10日的客运量达到965万人次。
北京地铁的15条线路每天都在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
由此北京地铁站的公共艺术空间带给乘客的影响也是无可估量的。
地铁作为一个新兴的公共艺术发展平台,从一诞生就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地铁空间的室内装饰还是公共艺术品的展示,地铁对于城市文化的传播,城市历史的传承,城市未来的展望的作用都在一天天的凸显出来。
多元化发展是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
2.具有交流性和创造性的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中国的公共艺术起步很晚,现在还处于发展初期。
公共艺术的发源地在欧洲,公共艺术是对空间的精神和态度的认识,而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使艺术和文化通过公共空间与社会公众发生共鸣的交流方式,不属于任何一种艺术流派,而是通过公共空间与乘客交流、分享的态度。
地铁公共艺术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既不是简单的地铁内部装修,也不是某位艺术家的建筑作品展示,与当下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与城市文明、城市历史紧紧相连,传播信任、传递美好、传承文明。
武汉地铁2号线越江隧道方案选型研究

武汉地铁2号线越江隧道方案选型研究王金龙【摘要】以国内首条开通运营的武汉地铁2号线越长江隧道为例,全面分析研究了大洞、中洞、小洞等各种隧道越江方案特点,并就工程投资、地铁运营功能、技术风险、工程可实施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地铁越江隧道长大区间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Taking the China 's first opening and operation cross Yangtze River Tunnel of Wuhan Metro Line 2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options of the big cross section, middle cross section, and small cross section cross-river tunnel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project investment, metro operation, technology risk and project implementation feasibility is conducted,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option selection for long sections of cross-river metro tunnel.【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地铁;越江隧道;方案;选型【作者】王金龙【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1;U459.5随着交通的发展,我国大江大河下修建隧道的工程逐渐增多,地铁越江隧道工程风险、通风防灾及联络通道设置等问题已引起了所有建设者的关注。
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配套道路建设研究 卢山 黄琪 郝生凤

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配套道路建设研究卢山黄琪郝生凤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客运交通骨干,应该与常规公交、小汽车、自行车和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密切配合。
另外,一体化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的衔接是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合理规划建设轨道交通配套道路,是构建高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针对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线,在调研轨道沿线站点配套道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为后续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配套道路运营武汉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级“地铁城市”,构建“主城联网、新城连通”的轨道交通系统。
2015年4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复《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4-2049)》(武政办[2015]41号)。
根据规划,到2049年,形成“环+放射”、衔接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线网总规模达到25条、总长1045公里。
根据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5-2021),新增项目10条线路(含3条延伸线路),新增线路总长173.5公里。
2016年底,第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线路全部开工,17条线路同时在建。
伴随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的建成通车,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地位日益凸显。
为完善轨道交通系统配套设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益,需统筹安排轨道交通、城市道路项目,系统合理地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 武汉市交通发展现状1.1 城市道路设施据统计,2015年底武汉市道路长度约5496.9公里,道路面积约9669.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约9.1平方米(按常住人口1060万人统计),人均道路面积达到了国家规范要求。
主城区范围内道路总里程为2197公里,道路网密度为4.88公里/平方公里,低于国家规范规定最低指标。
其中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长度分别为233、403、453、1108公里,密度分别为0.45、0.91、1.02、2.5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快速路、主干路路网密度均达到国家规范值,次干路、支路密度低于国家规范最低标准。
武汉地铁2号线内装客室端墙结构分析与改进

效 果 。 文 针 对 武 汉 市 轨道 交 通 2 线 一 期 工 程 车 辆 ( 本 号 以下 简 称
武汉2 号线 ) 内装 客室端墙结构进行分析 , 提出改进方案 。 并
1 基 本 结 构
11 客 室 端 墙 位 置 .
图2 T 车 二位 端端 墙 c
武汉2 号线 内装客室端墙分别 安装于T 车二位 端 、 c M车一 位端 以及M车二位端 。 根据电气设备 的安装需要 ,c T 车二位端 、 M车二位端 布置有 电气柜。如图1 所示 :c T 车二位端右侧为 电气 柜 ( 向端墙 ) 左侧为端墙板 ; 面 , M车一位端 左右两侧 均为端墙 板; M车二位端左右两侧 均为 电气柜 。
di 03 6 ̄i n10 — 5 42 1. .8 o: . 9 .s . 6 8 5 . 20 0 8 1 9 s 0 0 6
0 引 言
内装客室端墙位于客室端部 , 用于覆盖从边缘挡板到天花 板之间的区域 , 包括车体结构 、 电气配线 、 隔热设施及 电气设备 等。随着城 轨车辆 内装的发展 , 一些新颖独特 的造型对客室端 墙的设 计提出新 的要求 。 客室端墙作为客室内装 的重要组成部 件, 其结构 以及与车体之 间配合是否合理直接影 响客室整体的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项目二标段工程特点分析及重难点应对措施研究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项目二标段工程特点分析及重难点应对措施研究摘要: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网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交通干线,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地铁施工的管理经验,收集整理其他城市地铁施工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总结,研究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项目二标段的工程特点及重难点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便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项目二标段工程特点重难点应对措施Abstract: a project of Wuhan Rail Transit Line II Wuhan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routes, sorting through and learn from other cities in the metro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to collect other metro construction problems,summary of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Sections of a project of Wuhan Rail Transit on the 2nd line and heavy and difficult issue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Keywords: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tenders, a project of Wuhan Rail Transit Line II heavy and difficult response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的交通建设及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对地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武汉是我国内陆腹地重镇,“中部崛起”战略给武汉市的发展建设带来极大的机会,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网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交通干线。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研究公共艺术是指以公共场所为载体,为公众提供艺术体验的艺术作品。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的利用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站成为城市中的重要节点,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通过。
通过在地铁站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等位置展示艺术作品,可以为乘客提供欣赏艺术的机会,同时为地铁站增添美感,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品质。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如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通过在地铁站展示艺术作品,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放松身心、享受艺术的方式。
乘客在等待地铁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周围的艺术作品,缓解压力,忘记烦恼,使地铁站成为一个美丽而宜人的空间。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可以推动地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象征,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在地铁空间中展示相关的艺术作品,可以唤起大众对地铁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促进地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地铁站的墙壁上展示地铁的发展历程、著名乘客等,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艺术家的创作和就业。
在地铁空间中展示艺术作品需要有专业的艺术家进行设计和制作,并需要维护、更新等后续工作。
这为艺术家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就业岗位。
通过艺术家的参与,可以使地铁空间的艺术作品更具艺术性和独特性,从而提升地铁空间的艺术品质。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地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促进艺术家的创作和就业,可以提升地铁空间的品质,改善城市形象,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体验。
应该积极推动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应用研究,并加大对公共艺术的支持和投入。
地铁公共空间艺术

地铁公共空间艺术
贾晓玲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上旬刊)》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地铁公共艺术对城市环境有着很大的美化作用。
公共艺术应使地铁空间
呈现出连续性的艺术氛围,而目前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设置仍局限于片面的美化,缺少整体感。
地铁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应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展望、规划,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出发,将城市的文化性、地域性、整体性等本土特征
与地铁公共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城市个性,提升城市魅力。
【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贾晓玲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地铁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特点与阐释——以武汉地铁二号线重要站点为例 [J],
许伟东
2.文化共生性视角下的合肥地铁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J], 付莉
3.西安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特点分析 [J], 傅兴
4.北京环球影城地铁站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特点分析 [J], 孙翔雨
5.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和表达--以太原市地铁2号线公共空间设计为例 [J], 杨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界论坛前沿探索
·366·
Business
!
武汉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研究
邓灿
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与更新,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原有的城市面临着人口、交通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地铁,是城市交
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大众出行的感受更加舒适、愉悦,地铁站内公共艺术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
,
对地铁内艺术化装饰手法进行探讨,希望通过研究地铁站内各艺术元素,总结出武汉地铁2号线内的不足之处,为武汉即将开通的其他线
路提供借鉴
。
关键词:地铁站;公共艺术;武汉地铁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飞跃式发展期。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全国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1]快速、优质、高效的地铁交通给每天穿梭其中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地铁已经成为人们每天出行的首要选择,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地铁站大多位于地下空间,地铁环境相对封闭,这会给乘客带来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因此,怎样使人们在地铁空间的时间过得更加愉悦而减少它给乘客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对地铁站的公共艺术进行探索,创造出适合本土的公共艺术形式。一、武汉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发展现状1、公共艺术概述公共艺术,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它不是一种特指的艺术形式,不是一种流派,也未曾有过类似艺术宣言或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作为其标识,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2]公共艺术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如建筑、雕塑、装置、影像、表演等形式,它重要的不是表现形式,而是其所期限的价值取向。中国公共艺术起步较晚,在城市的地铁系统中,其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主要包括地铁站台环境艺术的氛围设计、悬挂的广告艺术设计以及即各类的标识导视系统、文字图示或一些不同的系列标志设计、还有展示设计等不同的艺术设计。2、地铁2号线的概况武汉地铁2号线是武汉地铁的线路之一,自西北驶向东南,从地下穿越长江,连接汉口与武昌地区,是中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它已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全长27.985公里,共设车站21座。2010年7月29日,武汉有了第一条轨道交通,但是其内部的公共艺术设计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导致每一站都格式化,缺乏新意。与1号线相比,2号线考虑的比较全面。2号线一期有6个特色装修站,分别是汉口火车站、中山公园站、江汉路站、洪山广场站、宝通寺站、光谷广场站。其装修方案将结合区域特色及武汉文化进行个性化设计。一期其余15个车站为标准站,采用统一元素进行标准化装修。二、武汉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的处理方式1、汉口火车站:汉口站装修方案是“黄鹤归来”。表现方式是:当代雕塑装置和拼贴壁画。站厅上方设有天井,引自然光照明,并树立腾飞的黄鹤雕塑,象征武汉热忱迎接八方来客。除了黄鹤雕塑,还有一面长达60米的壁画,其主体是展现武汉城市风貌的“江城印象”,壁画是用玻璃马赛克剪拼而成,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2、中山公园站:该站位于解放大道中山公园至新华路之间,偏解放大道北侧。中山公园站装修方案是“幸福武汉”。墙壁上设置了苹果树,树上的苹果为立体造型,中间镶嵌着武汉地铁集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的画作。壁画和儿童画的结合,体现了武汉地铁的公众参与性,也使原本单调的地铁空间变得活泼起来。3、江汉路站:该站是地铁2号线于长江北岸的第一站,2号线车站位于中山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南侧。江汉路站装修方案凸显“时尚江城”,主要表现手法是:汉白玉壁画和全息投影。汉白玉壁画是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共同完成的,它通过截取武汉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诉说武汉近百年的发展史。全息投影的设置运用了当前先进的技术,给江汉路站增添了前卫、时尚的艺术效果。4、洪山广场站:车站位于洪山广场西侧地下。洪山广场站装修方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书页造型的“书山有路”,它把儿童画用烧造工艺制程瓷板画,用法国木纹灰石刻在上面,作品排列高低错落;另
一部分为“楚风古韵”的文化墙,它是传统锻铜壁画,以典型的楚文化
符号为元素,将楚文化刻入墙面
。
5、宝通寺站:车站位于珞瑜路上,宝通寺对面,延武珞路布置。
宝通寺站装修方案是“宁静致远”,表现方式是一面菩提树造型的当代
装置艺术与传统壁画的结合,意在让人们在忙碌之余停下脚步,沉静心
灵
。
6、光谷广场站:车站位于虎泉路与鲁巷的光谷广场交汇处,
顺虎
泉路布置。光谷广场站装修方案是“科技之城”。表现方式是:光电壁
画和互动投影。方案以闪烁的灯柱营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意在让乘客
畅想未来科技之城的美好景象
。
三、武汉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不足和发展趋势
显而易见,武汉地铁空间的艺术品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
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地铁内的公共艺术的设
计手法单一,大多是壁画、雕塑形式;广告宣传板、LED显示板等与室
内空间不协调,这些宣传板的光线极其强烈,使乘客头昏眼花;许多的
公共艺术品被玻璃隔起来,乘客很难接近,从而很难产生共鸣;对地铁
内的公共艺术品的设计与陈列缺乏从听觉、嗅觉及触觉等角度全方位的
考虑。因此,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要不断分析总结国外的设计的经
验,吸取他们的设计灵感,并结合我们本土的特色,为今后的创作提供
参考
。
对于武汉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参考国外
的有效做法,从而使我们武汉的地铁空间更人性化。首先,我们应该充
分考虑乘客的心理,有创意性的设计简单而有感染力的作品,这样才能
吸引更多的乘客在地铁空间里与之互动,而不是让乘客们对它们视而不
见。其次,对于广告宣传板的设置应随建筑形式和交通环境的状况而有
所变动,与此同时,应该对广告宣传板的大小、形式、设计与摆放地点
以及照明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管理办法。然而,对于像地铁这种快节奏
的运动状态,乘客们逗留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设计们应该结合该站
的设计主题与地域文化,并选用适当的符号来诠释所要表达的思想。最
后,地铁站内的设计都是为广大乘客服务的,我们应该敢于采用新技
术,运用新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创造更和谐、更实用、更具
创意性的地铁空间
。
结语
武汉地铁正在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地铁作为一种实用、方便、快捷
的交通工具,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城市运营能力、现代化程度以及城市形
象的象征。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设计,对于提升地铁的空间品质十分重
要,它既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和人文气息的窗口,又是增加人们对城市
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一个途径。通过对武汉地铁空间的的艺术处理,可以
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从而带来全新的行为体验。(作者单位:武汉纺
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参考文献
:
[1]“发改委批25想轨道交通规划总投资超过8000亿”,《
京华时
报》2012年9月6日
[2]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