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与文官制度改革

新公共管理与文官制度改革
新公共管理与文官制度改革

新公共管理与文官制度改革

2014年08月01日09:35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南京)2013年4期作者:竺乾威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65

【作者简介】竺乾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学理论,上海200433

一、新公共管理: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

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是与新公共管理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部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锋芒直指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直指这一模式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政治-行政两分和官僚制组织。其第一个特征确立了文官的基本身份,即他们是行政官员而不是政治官员,他们从事的是技术性的执行工作。伍德罗·威尔逊在他著名的《行政学研究》中写道,需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文官制度改革家全力支持的一条真理,即行政管理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行政管理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管理确定任务,但政治无须自找麻烦地去操纵行政管理机构。威尔逊引用德国学者的话说,政治是在一些重大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上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有领域,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古德诺用一句经典的话表明了政治与行政两者之间的关系: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政务官和文官被区分了开来,文官制度的三个原则(即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终身职业)自确立以来一直得到了坚持。

其第二个特征确立了文官行政运作的基本方式。行政运作需要借助一种组织形式,而这一组织形式在马克斯·韦伯看来非官僚制莫属,因为这一组织纯粹的技术上的优越性,使得它在“精密性,速度、明确性、对公文档案的了解、连续性、自由裁量权、统一性、严格的隶属关系、减少摩擦和人力物力开支”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的组织形式。这是一种最理性、能最有效地达成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组织形式。韦伯指出了官僚组织的几个最显著的特点:(1)等级结构;(2)分工;(3)记录在案的工作决定;(4)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离;

(5)行政人员经过特殊训练,有特殊才能;(6)非人格化管理。韦伯接着对与官僚制组织相连的文官制度做了描述:(1)文官是一种职业,要求有严格规定的训练过程,胜任工作的能力,雇佣必须经过一般和专门的考试。(2)典型的官僚制机构的官僚是由上级任命的,由民众选举产生的官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官僚制机构的官员。(3)官员的职位是终身的,它可以保护官员的独立性,是一种保障。(4)官员拿固定薪水和养老金。(5)等级制为官员设置了一个职业,有一个从高到低的地位。

这两个特征使得传统公共行政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由官僚组成的政府构成了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政府是公共资源唯一的调配者,也是公共产品和服务唯一的提供者。简言之,公共事务由政府一手包办。(2)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有明确的边界,三者各行其是,行政手段通常被用来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3)政府以及公务员的行为属公法管辖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官享有其他部门人员无法享受的特权,比如终身制、公务活动不得受到妨碍和干扰,等等。(4)官僚制组织内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从上到下的等级结构决定了组织内部人员的基本关系和活动准则。奉命办事、服从上级是基本的行为准则。(5)行政运作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按程序和规章制度办事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即便有时与结果不符。比如明知一些政府采购导致浪费也要去做,因为程序做了这样的规定,必须服从。(6)对效率的追求主要通过良好的组织结构获得,公务员忠于职守就是有效率的表现,职务晋升差不多是对公务员唯一的褒奖。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挑战。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1)从国际背景上看,出现了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把国家竞争力提上了议程。国家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是与政府的能力相连的。传统的行政模式缺乏竞争力。(2)从国内背景来看,出现了从生产者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要求政府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也就是从以往官僚式的、以作为公共产品生产者的政府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向以服务于作为消费者的公众的管理模式。这样,与传统模式相连的官僚制无疑成了改革的对象。

戴维·奥斯本对官僚制批评道,在官僚体制走过的岁月里,它的确起过重要作用,但在最近20年里,官僚体制已经面临土崩瓦解。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技术革命、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市场的日益分化,从业者受过良好的教育,使得自上而下的垄断专权显得过于老态龙钟,反应迟钝,在变革和创新方面显得无能为力。麦克尔·巴泽雷则指出了官僚制受到挑战的原因。在他看来,政府组织应该是“以用户为驱动”并且应该是服务性的,因而要把公共部门转变成更贴近客户、方便用户、有活力、有价值并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提供者。在巴泽雷看来,越来越多出现的诸如顾客、质量、服务、价值、创新、授权和灵活性等,表明官僚体制已经不是美国政府官僚中唯一主要的观点和论据了。

新公共管理开创了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其取向是企业化和市场化。企业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被运用到行政运作中,如注重结果而不再注重过程;公共服务的提供从原有的政府垄断走向多元提供;等级的运作开始走向网络的运作;企业的用人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被引入,对顾客做出承诺,保证服务的质量,平衡计分卡开始在公共部门运用,等等。所有这些改革,对文官制度有什么含义呢?

改革要提高政府的竞争能力。“政府能力建设是提升公共行政质量的基础保障”,而政府的能力是与文官和文官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文官的素质、能力、道德水准以及文官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的能力,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竞争力。毫无疑问,文官制度的改革是整个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必然选项。此外,新的管理模式对文官的组成方式、思想方法、行为习惯、运作方式以及文官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随着公共服务外包的推进,文官必须去学习一些有关竞标、合同签订之类的知识。随着寻租空间的扩大,文官必须考虑如何增强抵御外部诱惑、防止被俘的能力,等等。

作为传统模式另一个基础的两分法则呈现了另外一种状况。尽管有很多人甚至认为两分法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在罗伯特·登哈特看来,对两分法有两种理解:一是公共行政由于其与政治过程的关系而独具特色,这种关系要求公共行政更多地关注正义、自由和责任等规范性问题;另一观点认为,在以民主的方式做出决定后,行政执行有赖于与私人企业管理相同的技术和方法。罗伯特·登哈特本人和约翰·纳班丹对此进行了超越。他们认为,公共管理者处在政治领域和行政领域的连接点上,因而他既不是一个独立的行动者,也不是政治系统中的一个工具。由于这种独特的地位,公共管理者会接受、诠释并影响一些指导公共管理者的知识和技术应用的价值。如果一定要说两分,那么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更多的是从流程和技术层面影响文官制度改革的。

二、企业化与市场化:文官制度改革的取向

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鲜明地体现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取向——企业化和市场化,即以最少的代价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一改革取向可以从组织、运作以及提高文官自身素质等几个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反映出来。围绕组织进行的改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构和人员精简。导致精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政府财政状况的拮据,无法支撑一个庞大的政府,精简便成了应有之义。其次,新公共管理改革中出现的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外包,使政府原有大量的服务提供开始由社会其他组织接手,政府不需要原来这么多的机构和人员,精简势在必行。因此,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文官的精简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做法。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就精简了20%。许多经合国家也进行了精简。英国布朗政府在2006年将三个部门的政府人员减少了40500个。精简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减少公共服务职位,比如德国每年减少1-1.5%;二是通过私有化或改变公共机构的身份地位来精简。当一些政府职能通过私有化转到私人部门时,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公共部门的职位。在精简过程中,西方政府还使用了其他各种削减的方法,如自然减员、志愿离职,重新安置、提早退休和物质激励等。

第二,职业制开始与雇佣制(以职位为基础)合一。西方文官制度建立在功绩制基础之上。尽管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因国情不同而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就组织系统而言,功绩制一般可以分成雇佣制和职业制两类。在职业制中,文官通过考试进入,竞争者一般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这些人进入后,其在系统内的发展由法律和规则来调整,职业有保障,不受一些经济因素变化的影响。在雇佣制中,组织中的职位是根据所需资格、所需完成任务和工资等级来分类的。文官通常是根据具体的职位招募的,他们的任职取决于这些职位的存在和变化,雇佣是不稳定和没保障的。今天,雇佣制的优点在西方国家受到了更多关注。改革的一个趋势是两者的合一,并更多地向雇佣制靠拢。

第三,职业保障开始受到挑战,终身制逐渐被打破。终身雇佣是文官制度的基本规范之一,改革以来,曾作为公共部门特权的职业保障面临了严峻挑战。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原有的终身合同正在逐渐被固定期限的合同所取代。在澳大利亚,1997年5月,公务员委员会颁布了合同协议的指导性政策,除15%的老公务员是固定制的,其他均实行合同制,一般公务员一年一签。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联邦政府的合同制官员差不多占了总数的25%。一些国家开始将公开和限期固定的雇佣合同用于高级职位。例如,在新西兰,所有的高层管理者都在合同的基础上被雇佣。通常主管在固定限期的合同上雇佣,高级管理者在限期灵活的合同上雇佣,大约有23%的高级管理者雇佣的最长期限是五年。这里走得最极端的是美国的佐治亚州。20世纪90年代末,该州立法取消了文官的终身制。到2006年,不再享受终身制的官员在州政府总人数中占了76%。美国很多其他的州后来纷纷效仿。据统计,到2006年,美国50个州中有28个采取了同样的做法,占了州总数的56%。

第四,公私部门的劳动关系趋于一体化。长期以来,西方很多国家公共与私人部门的劳动关系是不一样的,前者属公法系统管理,享有某些私人部门所没有的特权。比如,经合国家的一个传统是,公共雇员应当由特殊的立法来管理(如文官法等)。改革以来,这一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些国家,公共和私人部门在雇佣地位上的差别开始消失。比如,在新西兰,人事方面的立法条款开始同时针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再有区分。公私部门的雇员受到同等对待。瑞典也有了类似的法。在瑞典,中央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地表示应该有一种同等的一般雇佣条件。原先雇员的雇佣条件由中央政府说了算,改革后则通过集体谈判来决定。

第五,市场化改革将官僚机构内的等级关系改变为市场式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主要表现在英国和新西兰实行的“执行机构”的改革上。这一改革将政治任务和日常的行政和管理任务做一区分,前者由部长掌握,后者由一些自主的机构执行,这样就将决策权和执行权做了分离。这些机构根据与发起的部或相关机构确立的合同进行运作。每一这样的执行机构由执行长负责,此人或许是文官,或许根据合同而被雇佣。这样,合同关系取代了原有的等级关系。

运作方面的改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权管理,增加部门和机构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文官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式是权力往下走。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撤销了文官委员会,其职能由三个机构分享。英国在撤切尔政府时期撤销了文官部,将中央政府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下放到直线部门,然后再下放到直线部门的管理者。这一做法的基本设想是通过授权管理者进行管理来提高管理绩效。在上面提到的美国28个开始废除文官终身制的州中,有25个同时将人事管理权下放到了一线的管理者。在新西兰、

澳大利亚和瑞典,中央人事机构对部门人事活动的干预被降到了最低,部门和机构在人事管理方面获得了大量的自由裁量权。新西兰政府机构和部门可以自行决定人员录用,不再有统一的标准。瑞典也一样,机构领导人负责其员工的招募、评价和解雇。对他们要雇佣什么人没有任何限制,职位有空缺就在报纸上登广告,所有合格的人在招聘中都被同等对待,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文官制度。

二是结果取向的管理将文官的报酬与绩效联系起来。在改革中,结果取向的管理方式代替了以往以过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与这一做法相连的是在政府部门引入绩效管理系统。这样,绩效就成了文官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绩效或结果与工资联系了起来。瑞士和英国执行了一种灵活的支付结构来奖励优秀表现。美国已有不少的州政府开始采用绩效支付的形式来分配工资。早在2000年,已经有64%的州采用了个人绩效奖。日本改变了以往注重资历的做法,使文官的提升和对文官的支付建立在能力和表现上。

三是私有化和公共服务外包改变了政府的运作流程,在原有的等级官僚制结构上,又多了一个平行的组织网络。正如菲利普·库珀指出的,今天的“公共管理者是在垂直的权威模式和平行的协商模式相互交叉的情况下运作的。垂直模式的权威、资源和影响力来自治理核心的宪政过程。平行关系建立在合同概念之上”。文官对前者的运作是熟悉的,而对后者是陌生的。运作方式的改变导致了文官行政运作技术和知识的改变,这样,能力问题就被提了出来。文官必须掌握新的运作技术和知识,以进行有效的运作。英国在1999年就制定了中高级文官的能力标准体系。2006年,英国在对文官制度改革进行四次检讨后发现,有四个主题是共通的:提高每个部门领导机构的领导能力;改进部门提供服务的方式;更有效地回应公众的需求;提高文官的技术和能力。在2012年的《文官制度改革计划》中,英国再次强调了提高文官能力的重要性。文官的培训因而得到了加强,有各种形式的培训可供文官选择。

文官制度改革的另一个方面发生在伦理道德层面。引发这方面改革的背景是新的公私合伙、外包或公共服务购买等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在公共服务部门以及它们与竞争性的私人部门的关系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腐败。一些被报道的丑闻(从文官的一些“不恰当”行为到腐败行为)加剧了公众信心的跌落。文官制度的主要美德在削弱,这使得道德和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标准成了公共辩论的重要话题。西方国家对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总的来说,政府运用两种提高公共部门道德的方法。一是“以服从为基础”的道德管理,它强调服从规定的行政程序、控制机制以及有关文官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具体的规定。二是“以正直、诚实为基础”的方法,这一方法建立在原则和目标之上,依赖强有力的职业社会化来激励以及鼓励良好的行为表现。具体的做法有:

其一,提高文官的道德标准。由于分权以及文官在工作中获得了大量的自由裁量权,权力滥用的状况会增加,而道德标准则是防止滥用公共权力的一种重要制约力量。通常有三种方法用来提高职业道德。一是确立法律框架,许多国家把道德价值纳入了现存的规则体系中,如增加新的修正条款,或进行新的立法。比如,美国在1993年颁布了《美国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一些国家则立法增加透明度,如日本和意大利要求高级公务员公布财产。二是通过教育培训等进行职业社会化,丹麦政府向公务员发送道德书籍,日本在2000年实施了《国家公共事业道德法》,对公务员的不良行为确定了严格和公正的程序。三是创造一种雇员尊重道德标准并充分发挥潜力的环境。

其二,更新一些重要的公共服务价值。经合国家在更新过程中,在强调诸如无偏私、正直、法制这样一些传统价值的同时,增加了一些反映公共管理新的变化(比如日益增长的以结果为取向的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新的价值,如透明度、效率、问责、回应性等。

其三,通过立法来制定行为标准。通常可以把文官的行为模式分成三类:(1)非法行为,即违反刑法的行为。(2)不道德的行为,即违反伦理准则、原则和价值的行为。(3)不恰当的行为,即与常规和通行的实践相悖的行为。这三种行为中,非法行为如接受非法好处、贪污、挪用公共资金等比较容易辨识和处理,不

道德和不恰当行为就比较含糊,也不易采取什么措施。几乎所有经合国家在对文官制定行为标准的同时,也对行为准则尤其是对一些涉及潜在利益冲突情况下(如使用正式信息和公共服务、接受礼物与好处、在公共部门外兼职等)的行为准则做了详细说明。比如,英国在1996年为文官确立了道德准则。它建立了一个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公共官员的角色、责任、行为标准以及价值必须符合正直、诚实、无偏私和客观的原则。该准则禁止对议会和公众不敬,禁止滥用权力以及不经授权公布信息。

其四,强调预防。预防可以减少执行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投资。预防的一个举措是职业社会化机制。职业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官通过学习以及价值、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灌输来提高对道德问题的认识。职业社会化的主要机制是教育和培训。此外,在一些国家(如美国),政府部门中设有专门的道德官,当文官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违相关的伦理道德时,可以向道德官咨询。

三、问题与前景

西方文官制度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企业化市场化取向,文官制度在改革中与私人部门越来越接近。在改革过程中,文官在职业保障、工作条件和地位方面失去了原有的一些特权,但他们的工资与私人部门相比则没增加多少。物质待遇缺乏竞争力使得文官的招募以及在政府内留住高素质人才成了一大问题。一些高素质人才离开政府到了私人部门。政府在雇佣人方面正在失去竞争力。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有竞争力的公务员制度应该具有的五个特征(1)以功绩制为基础,政治中立;(2)结构良好、规模恰当、待遇优渥;(3)负责任、专业、不腐败;(4)相对独立、具有回应性和代表性;(5)人员训练有素、功绩取向、相对公开。待遇优渥就是其中之一。

其次,分权管理在改进激励和绩效、提升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方面取得了成绩,但另一方面,分权导致的破碎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官的聚合力和政策的一致性,导致公共部门失去整体性,失去服务于一个共同目标的统一议程和一种共同的精神。英国后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整体性政府”的概念。

复次,绩效工资以绩效评估为前提,忽略精神因素,有很大局限性。绩效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的确立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问题。标准和程序的设计不仅影响到评估的质量,也涉及到士气问题。此外,由于绩效评估建立在物质刺激和奖金之上,因而忽略了其他的一些激励因素,尤其是精神层面上一些被人珍视的激励因素。经合国家对五个国家(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丹麦、爱尔兰)11个部门管理者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管理者没有把绩效支付看得比其他(如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成就感、承认个人贡献,公平对待等)更有价值。只有1/3的人认为这样的奖励是公平的。这表明,私人部门的一些管理工具在公共部门的运用还存在局限性。

再者,随着职业制向雇佣制靠拢,文官录用中的一些弊端开始出现。职业制文官是根据竞争考试、资格以及测试进入的,它的优点是保证人人平等进入,以及在候选人选择中的无偏私。而在雇佣制系统中,文官录用的基础是面试,各种不同的技术测试,以及对他们与某一具体职位相关的能力和技能的评估。由于采用面试方法,就很难排除在录用过程中的其他考虑,比如党派考虑,尤其是一些重要职位的招募。这样,招募的公正性就受到了损害。

西方文官制度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与新的公共管理模式联系在一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确立的一些企业化和市场化的做法已经被制度化,因此,西方文官制度未来的发展和改革很难摆脱这一基本的取向。以英国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国政府在其文官制度中就进行了新公共管理式的改革。“下一步”改革被引入了文官制度,这一改革导致了建立一种基于八项原则的管理风格。这八项原则是:行政单位的分散化;竞争;员工责任个人化;引进绩效评估工具;监视结果;企业化的人事管理;资源分配要节省;为使用者服务。英国在2012年最新颁布的《文官制度改革计划》还是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管理趋势。文官制度

改革计划包括的行动要点有:(1)更严格的绩效管理。通过在政府部门建立标准化的胜任力框架来加强绩效管理,执行更严格的评估系统。优秀的绩效将得到承认,差的表现会受到处理。(2)提高能力。由于外包服务的增多,委托代理、签订合同以及数字技术的人才奇缺,因此将首次确立全面的人才制度,以使部门中有才干的人能满足部门的需要。(3)用一种更加统一的方法来开发人才和进行能力建设。(4)采用更多新的提供服务的方法,这些方法将取代以往不是垄断的政府提供就是全面私有化提供的做法。(5)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雇佣条件。每个部门将审视雇佣条件,以指出一个现代的优秀的雇主还能提供的东西。计划要求采取行动来确保员工获得信息技术,提供他们想要得到的培训。(6)决策过程公开,政策制定建立在接触最广泛的外部专家和未来的政策执行者之上。英国首相卡梅伦指出,《文官制度改革计划》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文官系统内的一流人才,确保他们不被一种僵硬的、死气沉沉的系统限制住。这意味着向企业学习最好的东西。当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不同于企业运作。但是,最好的企业培育人才、扁平管理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文牍、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公共部门可以学习的”。

然而,这一未来的发展如何去克服行政文化和价值问题将是它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新公共管理改革相连的文官制度改革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改革只致力于提高文官制度的效率和能力,但它并没有对文官制度的结构、文化、价值或激励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新公共管理改革产生了有别于传统行政的不同的价值导向,这使得长期浸淫于等级行政文化中的文官现在必须接受一种建立在技能和绩效基础之上的行政价值,因为新公共管理要求文官——根据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这本著作的说法——成为一个企业家而不再是韦伯式的官僚;一个对顾客更友好而不是埋首案牍的文职人员;更具个性化的人而不是匿名的、非人格化的职能人员。然而,这一转换不是一下子就能跨越的。比如,在德国,传统的行政文化认为文官的工资是发给职位而不是发给绩效的,它不是支付给所做的工作的,而是一种与政府部门联系起来的媒介。工资旨在使人承诺服务于国家。绩效来自于人的责任感,而不是工资。这与以物质刺激为基础的绩效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此外,新的管理模式如何保留传统行政文化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政治中立原则,它意味着公务必须无偏私地进行,公务不是服务于某一政党,而是服务于公民和国家的一般利益。也就是说,中立性意味着文官不能根据服务对象的政治观点、宗教倾向、种族、性别等而有差别地对待)也是值得考虑的。^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治理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市场与政府的协调。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理性人”的假设,即人的理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有自身的需求,不可能以为处于政治市场就会变为“大公无私”的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利益,只要财政补贴这部分公共资金的支出能够有利于地区社会利益的增进,能够为整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福利,配置财政补贴就认为是有效率的,就是理性的。本文从该假设中能够得到绩效评价的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以市场和居民为导向的,形成一种“企业式的政府”模式,为社会公共的“顾客”提供较高的政府服务,政府的成本不再是依据各项规章制度,而是管理活动的产出以及绩效,从成本-效益分析中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企业管理方法中消化吸收新的内容,引入了市场机制的概念。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具有可行性,政府也可以拿来借用。例如,企业科学的组织管理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企业来说,产出就意味着利润,而要想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为企业的顾客和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成本),而不是只关心企业的投入、不重视企业的产出等等。新的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负有公共受托责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企业所成功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模式、目标管理制度、组织发展方法等政府机构也可以进行借鉴,这些并非是企业所独有的,这些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也可以运用到公共管理中,以促进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政府财政补贴的的有效率使用是将其合理用于公共产品,为本地居民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例如改善地区生产或生活环境,用于医疗、教育、扶贫、基础设施、改善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使本地的居民能够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政策获得实惠以提高地区的福利水平。但是,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在一定约束条件下配置给企业,企业对这部分公共资金的使用就应该产生一种公共利益,这种公共利益表现为促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建和促进研发经费的支出、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提高本地区的形象,并提高长期的财政收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论文提纲: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1、历史背景; 2、现实背景及其诞生。 二、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管理权限过于集中; 2、管理方式陈旧单一; 3、管理制度很不健全; 4、缺乏监督机制。 三、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1、决策过程; 2、制度特色; 3、实践意义。 四、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1、发展的现实背景; 2、公共管理和服务选择; 3、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内容提要: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 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了改革 这样一个局面,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务条 例》出台,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建立中国公 务员制度的举措其最具突破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 性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了人才能够脱颖 而出创造了制度条件。本文依据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 的问题,分析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特征,联系公务员制度 在工作中的实际意义,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发 展的方向及目标。 关键字: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特征改革发展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确立公务员制度的根本动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确立公务员制度的直接原因,对外开放为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公务员制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要受到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内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因此,首先要弄清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运行的环境,才能不断调适公务员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既是现实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促进公务员制度不断改革的动力。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1、历史背景分析。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借鉴了前苏联的一些人事管理经验。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对各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群体优势,从组织上确保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任务的完成,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施。解放初期以至后来一段时期内,这种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中国共公务员制度-考试重点-重点知识整合

1.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的概念:公务员是指代表国 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履行国家公务的公职人员。公务员制度是对行使 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等依法进行 科学管理的一系列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总称, 它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管理科学化、专业 化、法制化、高效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 2.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1.公务员制度研究有助于 探索现代国家人事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普遍趋势。2. 公务员制度研究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基本素质和 管理水平。3.公务员制度研究有助于借鉴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先进理论和实践。 3.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1.实行“两官分 途”2.坚持“政治中立”3.强调“功绩主义”4.实施统一管理 4.中国公务员制度特点:1.从公务员队伍的领导来看 ,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原则2.从公务员范围的界定来看,它不仅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而且也包 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以及纷纷社团机 关的工作人员。3.从对公务员队伍的宏观管理来看,体现为分类管理和统一领导的有机结合。4.从公务员的选拔任用来看,体现为公开、平等、竞争 、择优的机制。5.从对公务员的管理监督来看,体现为实行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 5.公务员的条件:指担任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资格, 包括:基本条件和拟任条件,基本条件是指进入公 务员队伍的最低要求,并不意味着符合这些条件 的公民都可以进入公务员队伍。中国公务员的基 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18周岁3.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 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7.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6.公务员义务权利:义务:指国家法律规定对公务 员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中法定权力和行为方式的约束。权利:指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执行公务过程中可以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或抑制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7.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基本特点:法制性、平等性 、强制性、不可放弃性 8.公务员义务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没有无权利的义 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一方面,二者具有同 一性,即公务员义务与权利同时产生,同时存在 。另一方面,二者具有均衡性,即公务员享有权 利的大小、多少与其职责大小、履行义务的多少 相一致 9.中国公务员的基本义务: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2. 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 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 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 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 定的其他义务 10.中国公务员的基本权利: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 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 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 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提 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 规定的其他权利 11.公务员职位:是由上级组织分配给每位公务员的 职务和责任。即岗位。 12.中国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兼顾职品、范围 适宜、因事设职、法制管理、动态调整。内容:中 国的公务员分类制度是以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 与品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制度。1.纵向的职务序列 (1)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的设置(2)公务员的 等级序列2.横向的职位分类:横向的职位类别划分 服务于纵向的职务序列划分。(1)设置职位(2) 制定职位说明书 13.公务员管理体制与公务员管理机构:公务员管理 体制是指公务员管理权力的配置和划分,公务员 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由此而构成的公务员管理系 统。公务员管理体制是公务员管理系统内部各要 素、各部门以及各层级之间关系的制度化体现。 公务员管理机构是指根据公务员管理事务需要而 专门设置的组织,代表国家或政府对公务员进行 管理,以保证和帮助政府实现行政目标。 14.部外制、部内制和折中制:部外制:部外制公务员 管理体制是指建立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外的独立、超 然的机构,独立行使对公务员的考试权、任用权,同时全权管理培训、考核、晋升、奖惩、工资、福 利、退休、抚恤等环节。1.优点:保持稳定性、保持 独立性、利于集中资源2.缺点: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易于与行政系统产生冲突、损害行政权力的完整 性。部内制:部内制公务员管理体制是指公务员的 管理机构设置在政府及政府部门内部。在这种管理 体制下,人事与行政没有分离,行政部门及行政首 长有直接的人事决定权。1.优点:用人与治事相统 一、利于行政一体化2. 缺点:行政首长权力过大、 政出多门。折中制:在结构上,折中制是一种中央 统一与部门分散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在内容 上,考试任用权独立于其他管理环节之外,自成体 系,其余人事管理权由政府各部门自行管理。折中 制公务员管理体制主要是在英国实行,因此,又称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1】【摘要】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福利国家”带来的困境,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吸收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同时又将私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管理,以解决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政府市场的协调为核心。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它在研究范围、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创新之处。它的理论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也在不断改革之中,但是在我国政府改革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西方国家为了政府改革兴起的,但同样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要我们能够积极的借鉴其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一定会给我国的政府改革提供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议。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西方国家政府改革 【Abstract】Nineteen eightie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welfare state" in trouble, for the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to absorb fifty or sixty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new latitudinarian economics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used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to re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t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s,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core market coordination.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is compared, in its research scope, method, theory basis, there are a lot of innovation.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stern countries' administrative reform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also is in ceaseless reform, but in the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lthough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rising to the government reform, but also for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s long as we can adopt the suitabl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place,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will give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rovides a number of very fruitful suggestions. 【Key words】New public management; Western countries;Government reform 【1】作者简介:张万里(1989-),男,河北衡水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本科生。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一、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文官是西方国家权力系统的要素。 文官是指近代西方国家改革旧官吏制度以后的政府文职官员,它首先与武官和法官相区别,其次与政务官员相区别。 在近代时期,西方国家把政府行政部门的官员分成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政务官: 采用“选任制”,即由选举产生或从政治角度考虑任命; 他们实行“任期制”,随政党和内阁进退; 其职责是制定政策及承当行政,进行政治和国务活动。 事务官:即文官又称公务员。 他们采取“考任制”。亦即必须经过公开竞争考试合格后择优录用; 他们不受政党和内阁更迭的影响,实行“常任制”所以又称“常任文官”。 其职责是执行政策,从事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他们是政府职能的实际执行者。 文官制度实质上是西方国家的一种较为完善和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而且也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14世纪末叶,由于城市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西欧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结构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化: (1)西欧各国先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 (2)王权的加强促使政府管辖范围的相应扩大,继而出现了对君主负责的文职官员,这是西方最早的文官阶层。 从中世纪晚期文官阶层的出现到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经过了三个时期:“恩赐官职制”、“个人徇私制”、“政党分肥制”。 19世纪前,前两个时期“恩赐官职制”和“个人徇私制”这二个时期的基本特点相同。具体说,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和资产阶级掌权初期,政府文职官员的官职的获得,大多是由国家当权者,根据个人印象而恩赐或凭借私人关系的亲疏相授予的。 进入19世纪后,伴随着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这一政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政党分肥制”应运而生,这种状况延续了约半个世纪。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确立起来的。它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必然结果,是资产阶级革新吏制的重大成果。 (1)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起政府职能扩张的产物。 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政府除了管理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外,加强了对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 (2)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发展的结果。 在资产阶级统治下,随着执政党的定期更迭,大批行政官员经常是大规模的换班,所以建立常任文官制度呈现紧迫性。 (3)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和功利主义原则在人事制度上的体现。 在中世纪,欧洲各国实行界限森严的封建等级制。资产阶级兴起后,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

我国公务员制度(92分)

我国公务员制度 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制订《公务员法》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1988年国家成立了人事部,专门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运作()。(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随着选官制度的发展,最后一直沿用下来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是科举制()。(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4题、1987年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写进了党的十二大报告当中()。(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5题、新中国建立以后,干部人事工作在政府的行政管理当中占有了核心的地位,它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公务员法》总归有18章,88条()。(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领导职务是指在各级领导机关当中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职能的职务()。(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在职位分类管理上对国家公务员进行了分级,这是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9题、科举制主要就是中法奴隶制社会的选官制度()。(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北洋政府实行以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相结合的文官分类办法,废除了官与利之间的等级差别,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的等制,实行三级文官等级制度()。(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4月27日,中国首部《公务员法》在最高立法机关获得了高票通过。(单选题)(分值:3)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第12题、北洋政府从()建立的时候就开始制订了各种文官管理的法规。(单选题)(分值:3)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4年 第13题、()6月,国民党第二次北伐完成以后,新班通电归顺和东三省,政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单选题)(分值:3) 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第14题、从()开始,我们国家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着手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单选题)(分

新公共管理含义

新公共管理含义: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一、弗里德曼和的“小政府理论”。二、和钱皮则发展出“”理论。三霍哲把作为切入点,提出把绩效评估作为改进绩效的一种。四、霍哲还研究了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于回应性的政府。五、和盖布勒的“重塑政府”理论。因此,应用企业家精神去改造政府,并且能够把的一些成功方法移植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这类能像私人企业一样,提高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即强调服务提供者应对他们的顾客负责,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断进行革新,寻求减少和增进质量的方法,聆听,授权顾客作出选择,把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 基本内容 1、以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2、,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4、重视效率追求。 5、改造公务员制度。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构成了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的严峻挑战,它改变了传统行政学的研究范围、主题、方法、学科结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日益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管理研究的新成就。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相比,“新公共管理”范式具有一系列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新公共管理”为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研究奠定了更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新公共管理”开阔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视野,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摘要〕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端于中央政府文武职官分野体制的建立,定型于秦汉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衰败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几乎蕴涵了现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官制建构,特别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们当前深化人事行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占代文官’制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 第一,功能完备,制度祥审。中国占代文官’制度自战国产生以来,尽管历代各有厘革,但前后相承,沿革清晰,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功能完备、制度祥审、独树一帜的系统与活动原则。 第二,以法确认,规范严密制定法规,以法确认和调整文官’组织与活动,这是中国占代文官’制度的又一显一著特点。自秦汉开始制订文官’律,至魏晋南北朝,随着文官’组织规模的扩人,在典、格、令中也增加文官’制度的新内容和新规定。唐六典的出现,更使文官’组织与活动有了填密的规范。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会典形式为卞的一整套法规体系。 第三,革故鼎新,自我完善中国占代文官’制度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适应统治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要求,不断革故鼎新,自我完善例如战国时代的文官’制度就是在“废井田,开吁陌”之后,在以地卞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卞贵族的土地国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代,随着骊域的扩人,对文官’需要量人增,’自’吏数量最多达到巧万人之多,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3 }`/o唐朝山十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使得文官制度有可能达到成熟。 第四,尊卑相别,等级森严。中国占代文官’制度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具有严格的等级之别,在封建社会,家法与国法相通,宗法精神与原则广泛渗透十社会各个领域。例如父权被引入行政活动领域,无论皇帝,还是地方临民之官’,都借助父权来强化其统治权《唐律疏议·名例篇》露骨地指出:“王者居震极之至尊,奉上天至宝命,同二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唯子唯巨,唯忠唯孝。” 第五,礼德政开」,相辅相成中国占代文官’制度深受以儒家学说为卞导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的支配下,封建统治者治国的传统政策是以礼德辅政开」。《唐律疏议》对此表述得十分明自:“德礼为政教之本,l卜」法为政权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显而易见,作为执政治民的文官’们,必须行仁义,崇道德,把开」政和道德联系在一起礼德刑政相辅相成共同为治、 中国占代文官’制度与我们今天所要建立的国家公 务员制度是根本不同的然而,"1"I我们在马克思卞义 的指导下,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总结历史,推陈出新, 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占代文官’制度仍然是一笔比较珍 贵的历史遗产,它对十我们今天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 合理构建、完善发展和人事行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 化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公务员制度论文公务员制度改革论文

公务员制度论文公务员制度改革论文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摘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经建立了其基本的框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某些问题上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要努力突破陈旧观念,在总结经验及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我国制度。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改革;完善 在我国,公务员的发展进程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建设路程起步较晚。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方式也在时间和宝贵的知识经验下不断的探索积累。尽管,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发实施及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的出台,使我国的各项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务员制度也更趋完善,已基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为社会和谐社会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制度变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还要一段距离。因而,转变观念、优化体制,完善操作就成为了改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的当务之急。 1.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中的障碍 1.1观念意识方面的障碍 "官本位"意识思想影响严重,有着二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在传统文化意识的观念上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构成了我

国文化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多以其官职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事业上的成功程度;随着官职高低的不同,享受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不同的生活、政治上的待遇,也因此让官员仍处于社会上的轴心地位。再加上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与行政级别的密切联系,使人们对于"逐官"意识更加的强烈,从而造成"千军万马奔官来"的不良局面。也由此引发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其次,公务员本身的意志太过于薄弱,把当官与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名利双收这种官利一体化话的思想观念强植入自身的思想意识中,并"继续统治着一些人的思想,规范着他们的行为,吸引着他们的追求"。[1] 1.2公务员法制法规不完善 1.2.1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务员工资制度上存在着问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王学力指出我国公务员工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现行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已经失去了激励作用,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所占工资分配的比重逐步降低,地方性补贴比重越来越大,标准工资的职能已被弱化;在制度上,各职务之间工资差距较小,工资分配没有拉开档次,没有完全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平均主义"束缚,工资分配内在的激励和杠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 1.2.2岗位更新上存在的问题

国家公务员制度复习资料

国家公务员制度复习大纲 试卷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二、多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五、案例分析题(13分) 复习重点 1.公务员的概念:a.公务员: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b.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与外国公务员制度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重点) a.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c.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d.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e.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a.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b.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c.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 d.分类管理的原则 e.法治的原则 4.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考任制和功绩制P18 5.美国《彭德尔顿法》的基本要点(选择题) a.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公职人员,并且从低级公务员开始。 b.相对的职业保障 c.文职人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 6.国外公务员管理机构类型(选择题) a.部外制的管理机构(以美、日为代表):在政府行政组织之外,设置独立的人事机构,统掌人事大权; b.部内制的管理机构(以法、德为代表):在政府行政系统内设置人事机构,各行政部门负责处理本部门和各项人事行政事宜,又称非独立制; c.折衷制的管理机构(以英国为代表)。 7.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基本特点

与职务相关联性、一致性、平等性、公务员权利的广泛性、公务员权利的真实、相对性8.职位分类、品位分类的定义 品味分类:是品(官阶,等级)和位(职位)作为分类评价的基本要素,只要具备一定官阶就可以担任与此级别相应的不同业务性质的职位,并享受相应级别的待遇 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方法。 9.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异同(重点) (1)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 (2)职位分类中,职位变动,等级也就变动,等级随职位而定,而不是随人走;品位分类中,等级与职位是分开的,当职位变动时,品位却可以不变; (3)职位分类中,工资差别与职位工作的难度、责任大小和资格深浅成正比;品位分类中则以品位等级定工资,存在同工不同酬、同酬不同工; (4)职位分类制重视专家作用;品位分类制比较注重资历; (5)职位分类中,公务员划分较多,程序比较复杂,技术性要求高;品位分类中,分类较少,较为简单,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性; (6)职位分类中,任何职位都有规范性的职位说明,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品位分类中,公务员的管理具有伸缩性,但带有经验色彩和主观性。 10.察举制度定义(百度)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11.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 (1)发布招考公告 (2)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 (4)对考试合格者进行录用考核 (5)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办理录用手续 (6)试用 (7)考录监督 12.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方法、等次(重点) (1)内容 德:公务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参考 一、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论文)的基本内容 与传统的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和以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为基础的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理论不同,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由于严格说来,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所以我们在此将其称为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理论”。根据西方行政学者P·格里尔、D·奥斯本和T·盖布勒等人的论述,新公共管理主要有如下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在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1](P12)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从公共选择理论中获得依据,认为政府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当市场在公共部门出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系统,如教育系统、职业训练系统、心理卫生系统。但它们都是市场,就同金融(金融论文)系统、银行和保健系统一样都是市场。如果我们把市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公用系统上去,我们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1](P288)于是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或“客户”。“企业家”在新公共管理思想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并不是会做生意的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和产出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企业家运用新的形式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效率。因此,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只有顾客驱动的政府,才能提供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并促进政府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因为这将使竞争进一步发展,不是政府管理人员选择服务提供者,而是政府管理人员让公民选择服务提供者。企业虽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 1、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主权,坚持服务取向。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用《改革政府》的作者戴维·奥斯本等人的话说,就是政府的角色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他们认为传统政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做了许多做不了、做不好、舍本求末的事情。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不连续的时代》中所写道的:“任何想要把治理和实干大规模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只会严重削弱决策的能力。任何想要决策机构去亲自实干的做法也意味着干蠢事。”至于掌舵的主要途径,新公共管理认为要通过重新塑造市场,不停地向私人部门施加各种可行和有利的影响让其“划桨”的方式来进行。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公共行政力图建立等级森严的强势政府,强调扩张政府的行政干预。新公共管理则主张政府管理应广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测试,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本的节省。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求质量,以竞争求效率。竞争性环境能够迫使垄断部门对顾客的需要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相对于动用政府本身的公务员来说,合同外包是允许政府实验各项政策的全新供给体系,通过市场测验可以判断出新政策的合意性。“风险规避,尤其是政治风险的回避,是公共行政人员推行民营化的主要动机”。 4、重视效率追求。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公共管理在追求效率方面主要采取三种方法:(1)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与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既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2)重视结果。传统的官僚主义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他们往往只会花掉预算分解的每个项目的资金,对结果和收益毫不关心。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主张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主动、灵活、低成本、富有成效的反应。(3)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5、改造公务员制度。新公共管理主张对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核心特征进行瓦解:(1) 通过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新制度,打破传统的文官法“常任文官无大错不得辞退免职”的规定。(2)废弃公务员价值中立原则。新公共管理“主张放弃政府的与逻辑实证论相联系的表面上的…价值中立?(value-neutrality)”,它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认为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强调公务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新公共管理认为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公务员与文官制度对比

一.英国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是国家关于文职官员的考选、考察、奖惩、待遇、培训、流动、退休等方面的体制和规章制度。英国的文职官员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官员队伍之一,廉洁与高效为其赢得了巨大声誉,也成为世界各国文官制度建设的样板与楷模。然而这一切的都源自于其构架良好而又合理的文官制度。 在英国,文官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即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而仅指“事务官”,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在内阁发生经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的存在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高级文官还时时准备为大臣提供咨询,向其提供必要的情报、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显然,服务的年限越长,他们的影响也就越大。这样,他们不但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而且对于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的制定还有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发言权。正是这后一项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国家机器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了“永不更迭的幕后政府”。前台是两党轮流秉政,后台则永不更换,这是英国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 二. 中国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18章88条,规定了10种制度:职位分类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申述控告制度。重总的来说政府应该推动研究改革以人为本关心公务员成长,制定措施吸引优秀人才, 精简机构和人员、分散下放权力强调制度的灵活性,,加强能力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竞争机制改革分类制度改革业绩评估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灵活的工资制度提升道德标准。 三.英国文官制度特点 英国文官制度是西方国家建立最早的,其主要特点有: ①具有稳定的传统。文官从进入政府到退休为止,在政府内部流动较少,与外界接触不多,容易滋长墨守成规的倾向。 ②重视通才教育。文官考试着重大学文化课程,录取人员来自少数贵族学校,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有专业教育的呼声,但因各方面阻力未能实现。 ③强化职业道德。文官有严格的职业道德和纪律,有利于树建良好的政风和法纪。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有以下特点: 1、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浅析公务员制度

浅析公务员制度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浅析中国公务员制度 摘要:改革开放32年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所有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中,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签署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的诞生。公务员制度的横空出世和不断改革、发展无疑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射虎的发展,现在又越来越对的人参与到公务员考试中,这也就说明公务员制度已经深入民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公务员,意义,考核,发展,特征 一.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意义: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包括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使用管理与“出口”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本质特征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的管理原则。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推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产物。1870年6月,英国政府以法令形式正式确立了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标志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产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个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产物。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酝酿到现阶段,20多年来历经准备、决策、试点、推行与发展、依法管理五个阶段。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推行。我国的《公务员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管理步入依法管理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总的指导思想,这贯穿在公务员法的总则、权利与义务及各个管理环节中,是公务员制度的灵魂。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

国家公务员制度

1. (单项选择)我国公务员的申诉时限,是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本题2分) A. 十五日 B. 三十日 C. 五十日 D. 六十日 答案: B 解析: 无 2. (单项选择)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之间的交流属于(本题2分) A. 行政机关内部交流 B. 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的交流 C. 其他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交流 D. 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 答案: B 解析: 无 3. (单项选择)下列哪项不是监督的功能(本题2分) A. 优化 B. 督促 C. 制约 D. 保障 答案: A 解析: 无 4. (单项选择)“配偶的父母”属于我国公务员回避范围的哪种关系(本题2分) A. 夫妻关系 B. 直系血亲关系 C.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 近姻亲关系 答案: D 解析: 无 5. (单项选择)我国公务员晋升的资格条件不包括(本题2分) A. 品德 B. 学历 C. 资历 D. 身体状况 答案: A 解析: 无 6. (单项选择)下列哪项不是公务员管理机构的作用(本题2分)

A. 决策 B. 执行 C. 监督 D. 反馈 答案: D 解析: 无 7. (单项选择)下列哪项不是公务员培训效果、质量不佳的表现(本题2分) A. 培训动机不明 B. 学生基础差 C.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D. 教材、师资水平不高 答案: B 解析: 无 8. (单项选择)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公务员工资构成(本题2分) A. 职务工资 B. 级别工资 C. 奖励工资 D. 基础工资 答案: C 解析: 无 9. (单项选择)“及时适度原则”适用于(本题2分) A. 公务员的录用 B. 公务员的考核 C. 公务员的奖励 D. 公务员的福利 答案: C 解析: 无 10. (单项选择)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本题2分) A. 功绩制原则 B. 公开原则 C. 平等原则 D. 竞争原则 答案: A 解析: 无 11. (单项选择)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公务员辞职的程序(本题2分) A. 提出书面申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