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曾国藩
百家讲坛——精选推荐

百家讲坛历史(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国、宋、元、明、清)政治军事1、春秋战国华夏春秋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吴国风云录范蠡战国说客双雄名相管仲2、秦吕不韦李斯汉汉代国策风云汉武帝的三张⾯孔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汉代风云⼈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王⽴群:项⽻、吕后)东汉开国3、三国两晋南北朝⿇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近曹操解码关公⽵林七贤4、隋⼤隋风云(“隋⽂帝”杨坚、“隋炀帝”杨⼴)5、唐诗歌唐朝⽞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奘西游记武则天唐⾼宗真相太平公主侠⾻柔情陆放翁狄仁杰真相6、五代⼗国南唐后主李煜7、宋两宋风云⾦⼽铁马⾟弃疾塞北三朝(辽)千秋是⾮话寇准清明上河读宋朝王⽴群读宋史(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8、元9、明⽑佩琦细解明朝⼗七帝⼤明第⼀谋⾂刘伯温⼤明名⾂(风⾬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永乐⼤帝万历兴亡录郑和下西洋600年祭⼤明嘉靖往事10、清明亡清兴六⼗年清⼗⼆帝疑案正说清朝⼆⼗四⾂(正说和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太监李连英)康熙⼤帝喻⼤华评说嘉庆王朝苦命皇帝咸丰囚徒天⼦光绪道光与鸦⽚战争末代皇帝溥仪清朝陵寝之谜清东陵密码11、其他⼆战⼈物李云龙杨⼦荣抗⽇名将杨靖宇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拿破仑15、历史上的悲剧⼈物⽂学于丹《庄⼦》⼼得于丹《论语》⼼得解读《三字经》解读《弟⼦规》先秦诸⼦百家争鸣风雅百代存⼤风歌易中天品三国唐诗的故事(李⽩、杜甫)⽩居易唐宋⼋⼤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苏轼、苏洵、苏辙、⼤结局)长恨歌⼤话西游品读⽔浒鲍鹏⼭新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新解《红楼梦》周思源也说秦可卿红楼六家谈红楼梦⾥的配⾓刘⼼武揭秘《红楼梦》(林黛⽟、薛宝钗、贾宝⽟、史湘云)周岭解密曹雪芹《红楼梦》⼋⼗回后真故事说聊斋⽼舍的⽂学地图鲁迅张恨⽔系列《钱钟书》系列我读经典经典中的爱情孔庆东看武侠⼩说新解三⼗六计西厢记唐伯虎苏轼李清照张爱玲王国维成语趣谈周汝昌眼中的四⼤名著三⾔⼆拍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从司马到司马纳兰⼼事有谁知教育系列⽂化传承的神韵当茶遇到咖啡传奇紫砂壶⼈的⽣与活与健康⼿拉⼿郝万⼭说健康古埃及⽂明失落之谜系列语⾔的⽅程彭林说礼⾝边的礼仪⾦正昆谈现代礼仪地域⽂化的形成中国电影百年胡阿祥说国号客家⼈(⼟楼⽂化)⽂明的驻⾜地中华孝道艺术建筑不是房⼦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器、瓷器、漆器、杂项)梅兰芳京剧⼤师程砚秋⽔墨齐⽩⽯中国民间四⼤爱情传奇⼤故宫(第⼀部、第⼆部、第三部)哲学智慧的痛苦⽼⼦与百姓⽣活⽅尔加讲孔⼦⼼灵鸡汤孟⼦的智慧破解幸福密码孔⼦是怎样炼成的易经的奥秘传奇王阳明经济社会的源动⼒——经济⾃然科学地球成长史(上、中、下)昆⾍系列⽣命的奥秘时代的加速器——数字探寻宇宙⽂明的发动机——科学物理的挑战相识数学《海洋⽣灵》系列蜀地探秘其他⼥⼈说话(上、下)传奇太后回⾸开国⼤典红旗渠的故事焦裕禄⽩蛇传奇名⼈酒故事中医千古中医故事解读中医梅毅话英雄(鲜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国医(王孟英、钱⼄、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李治侍奉唐太宗接近以了解,不能唯上⽆为的策略,表演给别⼈希望看到的形象正⾯,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政治选择⼤于事实148、⿇辣说三国(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149、⼤国医(王孟英、钱⼄、李东垣、缪希雍、朱丹溪)150、⼤风歌15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下部)152、名⼈酒故事153、⼤隋风云(“隋⽂帝”杨坚、“隋炀帝”杨⼴)154、中华孝道155、信仰的⼒量156、春秋五霸157、彭林说礼158、万历兴亡录159、囚徒天⼦光绪160、⼤话西游161、千年⼀笔谈162、千秋是⾮话寇准163、⼤故宫(第⼀部、第⼆部、第三部)164、从司马到司马165、纳兰⼼事有谁知166、清明上河读宋朝167、拿破仑168、清东陵密码169、汉武帝的三张⾯孔170、战国七雄171、王⽴群读宋史(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172、郝万⼭说健康173、春秋吴国风云录174、狄仁杰真相175、客家⼈(⼟楼⽂化)176、胡阿祥说国号1、不停息的旋律(弟⼦规)2、智慧的痛苦3、传承的神韵4、当茶遇到咖啡5、地球成长史(上、中、下)6、昆⾍系列7、风雅百代存8、撼天之旅9、华夏春秋志10、建筑不是房⼦11、冷眼看热点12、⼥⼈说话(上、下)13、古埃及⽂明失落之谜系列14、品读⽔浒15、⼈的⽣与活16、⽣命的奥秘17、时代的加速器——数字18、探寻宇宙19、⽂明的发动机——科学20、⽂学的个性21、物理的挑战22、相识数学23、与健康⼿拉⼿24、智慧的痛苦25、清⼗⼆帝疑案26、论争象⽛塔27、⾯对缪斯⼥神28、企业的⽅向盘——管理29、社会的源动⼒——经济30、新解《红楼梦》31、语⾔的⽅程32、⾝边的礼仪33、⾦正昆谈现代礼仪34、周思源也说秦可卿35、《钱钟书》系列36、地域⽂化的形成37、红楼六家谈38、⽼舍的⽂学地图39、《海洋⽣灵》系列40、李云龙41、鲁迅42、⽼⼦与百姓⽣活43、说聊斋44、张恨⽔系列45、吕不韦46、⼆战⼈物47、红楼梦⾥的配⾓48、中国电影百年49、正说清朝⼆⼗四⾂(正说和珅、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正说鳌拜、正说吴三桂、⼤太监李连英)50、⽂明的驻⾜地51、经典中的爱情52、孔庆东看武侠⼩说53、明亡清兴六⼗年54、唐诗的故事(李⽩、杜甫)55、易中天品三国56、⽑佩琦细解明朝⼗七帝57、于丹《论语》⼼得58、于丹《庄⼦》⼼得59、王⽴群读《史记》(汉武帝、秦始皇)60、贞观之治61、我读经典62、⽞奘西游记63、我⼼⽬中的陈嘉庚64、新解三⼗六计65、武则天66、马未都说家具收藏(家具、⽟器、瓷器、漆器、杂项)67、诗歌唐朝68、唐⾼宗真相69、西厢记70、唐伯虎71、苏轼72、于丹《论语》感悟73、李清照74、红旗渠的故事75、范蠡76、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77、先秦诸⼦百家争鸣78、刘⼼武揭秘《红楼梦》(林黛⽟、薛宝钗、贾宝⽟、史湘云)79、汉代风云⼈物80、解读《三字经》81、传奇太后82、张爱玲83、⼼灵鸡汤84、王国维85、⽞武门之变86、教育系列87、⽅尔加讲孔⼦88、杨⼦荣89、汉代国策风云90、焦裕禄91、郑和下西洋600年祭92、传奇紫砂壶93、千古中医故事94、喻⼤华评说嘉庆王朝95、蜀地探秘96、历史上的悲剧⼈物97、李斯98、班墨传奇99、鲍鹏⼭新说⽔浒(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宋江)100、两宋风云101、⾦⼽铁马⾟弃疾102、梅兰芳103、诗歌唐朝104、周岭解密曹雪芹105、周汝昌眼中的四⼤名著106、抗⽇名将杨靖宇107、苦命皇帝咸丰108、⼤明嘉靖往事109、汉代风云⼈物(易中天:晁错、袁盎、窦婴、韩信、刘邦;王⽴群:项⽻、吕后)110、⼤明名⾂(风⾬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救时宰相”于谦)111、京剧⼤师程砚秋112、康熙⼤帝113、⽩蛇传奇114、⽩居易115、解读中医116、红楼梦117、清朝陵寝之谜118、道光与鸦⽚战争119、战国说客双雄120、孟⼦的智慧121、⼤明第⼀谋⾂刘伯温122、唐宋⼋⼤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苏轼、苏洵、苏辙、⼤结局)123、长恨歌124、破解幸福密码125、孔⼦是怎样炼成的126、易经的奥秘127、⽔墨齐⽩⽯128、中国民间四⼤爱情传奇129、胡雪岩的启⽰130、名相管仲131、《红楼梦》⼋⼗回后真故事132、永乐⼤帝133、南唐后主李煜134、⾛近曹操135、解码关公136、解读《弟⼦规》137、⽵林七贤138、东汉开国139、末代皇帝溥仪140、梅毅话英雄(鲜为⼈知的杨家将、隋唐英雄志)141、成语趣谈142、太平公主143、回⾸开国⼤典144、塞北三朝(辽)145、传奇王阳明146、三⾔⼆拍147、侠⾻柔情陆放翁。
百家讲坛

2010-07-30:大明名臣之抗倭英雄戚继光(录制15集,播出14集)【郦波】2010-08-13: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录制11集,播出8集)【郦波】2010-08-21:大明名臣之“救时宰相”于谦(录制10集,播出8集)【郦波】2010-08-30:大明嘉靖往事(15集)【方志远】2010-09-14: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4集)【康震】2010-09-28:唐宋八大家之曾巩(录制4集,播出3集)【康震】2010-10-01: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9集)【王树增】2010-10-10:竹林七贤(录制14集,播出13集)【刘强】2010-10-23:东汉开国(录制29集,播出21集)【魏新】2010-11-13:末代皇帝溥仪(录制23集,播出21集)【喻大华】2010-12-04:梅毅话英雄之鲜为人知的杨家将(6集)【梅毅】2010-12-10:传奇王阳明(录制18集,播出14集)【董平】2010-12-24:三言二拍(录制12集,播出11集)【韩田鹿】2011-01-04:侠骨柔情陆放翁(10集)【杨雨】2011-01-14:麻辣说三国之向诸葛亮借智慧(录制9集,播出8集)【赵玉平】2011-01-22:大国医之王孟英(5集)【罗大伦】2011-01-27:名人酒故事(5集)【张大千】2011-02-01:中华孝道(7集)【朱翔非】2011-02-08:大国医之钱乙(5集)【罗大伦】2011-02-13:大国医之李东垣(4集)【罗大伦】2011-02-17:大国医之缪希雍(4集)【罗大伦】2011-02-21:大国医之朱丹溪(录制4集,播出3集)【罗大伦】2011-02-24:大风歌(录制48集,播出45集)【王立群】2011-04-10:英雄项羽(10集)【李清泉】2011-04-20: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录制21集,播出14集)【郦波】2011-05-04:商贾传奇(10集)【李晓】2011-05-14:大隋风云(上部)隋文帝杨坚(29集)【蒙曼】2011-06-14:王树增解读辽沈战役(录制9集,播出5集)【王树增】2011-06-19: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9集)【王树增】2011-06-28: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4集)【王树增】2011-07-02:信仰的力量(6集)【厉华】2011-07-08:梅毅话英雄之隋唐英雄志(17集)【梅毅】2011-07-25:写实徐悲鸿(录制8集,播出7集)【吕立新】2011-08-01:麻辣说三国之跟司马懿学管理(10集)【赵玉平】2011-08-11:春秋五霸(29集)【李山】2011-09-09: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22集)【康震】2011-10-01:彭林说礼(录制12集,播出7集)【彭林】2011-10-08:万历兴亡录(录制25集,播出21集)【方志远】2013-03-22: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张锡纯(3集)【罗大伦】2013-03-25: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皇甫谧(3集)【罗大伦】2013-03-28:明太祖朱元璋(36集)【商传】2013-05-04:盛唐的背影(录制26集,播出25集)【韩昇】2013-05-29:成败论乾隆(上部)(11集)【张宏杰】2013-06-09:端午时节话屈原(录制15集,播出7集)【杨雨】2013-06-16: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录制17集,播出16集)【姜鹏】2013-07-02:千古一后(录制20集,播出18集)【周思源】2013-07-20:三国名将·吴国篇之周瑜(3集)【方北辰】2013-07-23:三国名将·吴国篇之吕蒙(3集)【方北辰】2013-07-26:三国名将·吴国篇之陆逊(3集)【方北辰】2013-07-29:三国名将·吴国篇之朱然(2集)【方北辰】2013-07-31:三国名将·吴国篇之陆抗(1集)【方北辰】2013-08-01:三国名将·吴国篇之吴将回眸【方北辰】2013-08-02:隋唐考场风云(录制27集,播出23集)【王士祥】2013-08-25:末代皇族的新生(上部)(录制8集,播出7集)【贾英华】2013-09-01:女皇武则天(32集)【蒙曼】〖重编节目〗2013-10-03:心怀天下范仲淹(录制12集,播出3集)【王启涛】2013-10-06:清代皇陵谜案(10集)【李寅&赵英健】〖重编节目〗2013-10-16:王立群读宋史(第2部)宋太宗【上部】(录制25集,播出20集)【王立群】2013-11-05:大明脊梁张居正(20集)【郦波】〖重编节目〗2013-11-25:特别节目:寻找曹操(2集)【韩昇】2013-11-27:唐玄宗与杨贵妃(15集)【蒙曼】〖重编节目〗2013-12-12:司马光(第1部)从砸缸少年到政坛新星(录制17集,播出8集)【赵冬梅】2013-12-20:雍正和他的甄嬛们(6集)【李寅】2013-12-26:话说聊斋(第1部)(录制10集,播出8集)【韩田鹿】2014-01-03:国史通鉴(第1部)天下大势(录制25集,播出1~6集)【方志远】2014-01-09:大宋谜案(录制15集,播出10集)【李强】2014-01-19:发现上官婉儿(5集)【于赓哲】2014-01-24: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2部)(24集)【钱文忠】2014-02-17:崇祯那些年(第1部)(录制15集,播出14集)【傅小凡】2014-03-03: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2部)(第1~14集)【钱文忠】〖重播节目〗2014-03-17:马骏品读《孙子兵法》(上部)(15集)【马骏】2014-04-01:《诗经》中的不老爱情(录制20集,播出1~5集)【李山】2014-04-06:崇祯那些年(第2部)(11集)【傅小凡】2014-04-17:大唐英雄传(录制26集,播出24集)【于赓哲】2014-05-11:吴建民评点《战国策》(5集)【吴建民】2014-05-16:刘备的谋略(16集)【赵玉平】。
有关曾国藩家训的范文

有关曾国藩家训的范文有关曾国藩家训的范文曾国藩总结其祖父星冈公平日"家训"之言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永为家训"。
今天就来分享有关曾国藩家训的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清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二十九日,曾国藩给其在家的四弟曾国潢写信,信中写道,他曾经与九弟曾国荃论治家之道,一切以其祖父曾星冈为法,大约有八个字诀。
前四字为书、蔬、鱼、猪,后四字为早、扫、考、宝。
对这八个字,曾国藩自己作了简单的解释。
“早,起早也;扫,扫屋也;考,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
星冈公生平于此数端最为认真。
故余戏述为八字诀,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
此言虽涉谐谑,而拟即写屏上,以祝贤弟夫妇寿辰,使后世子孙知吾兄弟家教,亦知吾兄弟幽默也。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便是曾国藩的八字家训。
曾国藩的八字家训,初看起来,卑之无甚高论,稀松平常到很多人一看就会忽略过去。
然而,作为一代名儒、治家有方的楷模,曾国藩为何要选择这八个平淡无奇的字作为家训呢?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品味,确能发现其奥秘。
先看“早”。
早,就是早起。
曾国藩认为,早起能使人强打精神。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早起!古人不是有闻鸡起舞的故事吗?鲁迅还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
李鸿章年轻时候喜欢睡懒觉,曾国藩为了改变他,就立下一条规矩:自己要和身边的幕僚一起同时吃饭。
因为曾国藩本人是起得很早的,这样就逼迫那些年轻幕僚跟他一同起早。
有一天早上,曾国藩和其幕僚们已经坐在餐桌上准备吃饭了,一看,李鸿章没来,就打发人去叫他。
这一天早上,李鸿章实在想睡一个懒觉,就跟那人说,你去告诉我教师,就说我生病了,今天早上就不吃早饭了。
没有想到,曾国藩一听,放下筷子,对身边人说:少荃不来,我们大家都不吃啊。
百家讲坛目录

百家讲坛目录(从开播至今的所有节日)百家讲坛2001-2003_人的生与活百家讲坛2001-2003_建筑不是房子百家讲坛2001-2003_论争象牙塔百家讲坛2001-2003_冷眼看热点百家讲坛2001-2003_时代的加速器——数字百家讲坛2001-2003_企业的方向盘——管理百家讲坛2001-2003_社会的源动力——经济百家讲坛2001-2003_文明的发动机——科学百家讲坛2001-2003_与健康手拉手百家讲坛2001-2003_生命的奥秘百家讲坛2001-2003_地球成长史百家讲坛2001-2003_撼天之旅百家讲坛2001-2003_探寻宇宙百家讲坛2001-2003_物理的挑战百家讲坛2001-2003_相识数学百家讲坛2001-2003_不停息的旋律百家讲坛2001-2003_面对缪斯女神百家讲坛2001-2003_智慧的痛苦百家讲坛2001-2003_当茶遇到咖啡百家讲坛2001-2003_传承的神韵百家讲坛2001-2003_清十二帝疑案百家讲坛2001-2003_华夏春秋志百家讲坛2001-2003_文学的个性百家讲坛2001-2003_语言的方程百家讲坛2001-2003_风雅百代存百家讲坛2001-2003_新解《红楼梦》百家讲坛2001-2003_品读《水浒传》百家讲坛2002-2004_女人说话百家讲坛20041230-1231_吴建民盘点2004百家讲坛20041221-1229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百家讲坛20041130-1217_红楼六家谈百家讲坛20041123-1125_教育系列百家讲坛20041109-1112_传奇太后系列百家讲坛20041102-1105_王国维系列百家讲坛20041026-1029_解读张爱玲百家讲坛20041020-1022_钱钟书系列百家讲坛20041014-1019_昆虫系列百家讲坛20040929-1013_张恨水系列百家讲坛20040921-0928_钤记中华百家讲坛20040916-0917_杜甫的文化意义百家讲坛20040907-0914_心灵鸡汤百家讲坛20101224-1231_三言二拍_韩田鹿百家讲坛20101210-1223_传奇王阳明_董平百家讲坛20101204-1209_鲜为人知的杨家将_梅毅百家讲坛20101113-0203_末代皇帝溥仪_喻大华百家讲坛20101023-1112_东汉开国_魏新百家讲坛20101010-1022_竹林七贤_刘强百家讲坛20101001-1009_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_王树增百家讲坛20100830-0913_大明嘉靖往事_方志远百家讲坛20100821-0828_“救时宰相”于谦_郦波百家讲坛20100813-0820_清官海瑞_郦波百家讲坛20100730-0812_抗倭英雄戚继光_郦波百家讲坛20100708-0729_解读《弟子规》_钱文忠百家讲坛20100628-0707_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_王树增百家讲坛20100619-0627_解码关公_梅铮铮百家讲坛20100612-0618_走近曹操_于涛百家讲坛20100610-0611_成语趣谈_吴桐祯百家讲坛20100510-0609_永乐大帝_商传百家讲坛20100416-0509_塞北三朝_第1部分_辽_袁腾飞百家讲坛20100402-0415_鲍鹏山新说《水浒》04_宋江百家讲坛20100328-0401_名相管仲_董平百家讲坛20100311-0327_《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_刘心武百家讲坛20100304-0310_水墨齐白石_吕立新百家讲坛20100214-0303_孔子是怎样炼成的_鲍鹏山百家讲坛20111115-1231_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重放)_王立群百家讲坛20111029-1114_囚徒天子光绪_喻大华百家讲坛20111008-1028_万历兴亡录_方志远百家讲坛20111001-1007_彭林说礼_彭林百家讲坛20110909-0930_唐宋八大家_王安石_康震百家讲坛20110811-0908_春秋五霸_李山百家讲坛20110801-0810_麻辣说三国:跟司马懿学管理_赵玉平百家讲坛20110725-0731_写实徐悲鸿_吕立新百家讲坛20110708-0724_隋唐英雄志_梅毅百家讲坛20110702-0707_信仰的力量_厉华百家讲坛20110628-0704_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_王树增百家讲坛20110619-0627_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重播)_王树增百家讲坛20110614-0618_王树增解读辽沈战役_王树增百家讲坛20110514-0612_大隋风云(上部)_蒙曼百家讲坛20040714-0716_海洋生灵百家讲坛20040623-060331_金正昆谈礼仪及身边的礼仪百家讲坛20040629-0702_文明的驻足地百家讲坛20040608-0617_老舍的文学地图百家讲坛20040527-0528_千年少林_马明达百家讲坛2004_未成系列百家讲坛20050713-080301_正说清朝二十四臣_纪连海百家讲坛20051226-1230_周思源也说秦可卿百家讲坛20051220-1221_古代希腊_赵林百家讲坛20051122-1125_地域文化的形成_葛剑雄百家讲坛20051116-1118_经典中的爱情_刘扬体百家讲坛20051108-1216_正说三国人物_周思源百家讲坛20051101-1104_方尔加讲孔子_方尔加百家讲坛20050913-0916_情商与智商_曾国平百家讲坛20050709-0712_郑和下西洋600年祭_毛佩琦百家讲坛20050531-0601_探秘中国汉字_赵世民百家讲坛20050524-0527_汉代国策风云_方尔加百家讲坛20050419-0902_汉代风云人物01-12_易中天百家讲坛20050412-080118_明十七帝疑案_毛佩琦百家讲坛20050402-080201_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百家讲坛20050329-061230_老子与百姓生活_姚淦铭百家讲坛20050308-0311_爱的四重奏_周国平百家讲坛20050301-0907_二战人物_马骏百家讲坛20050202-1209_中国电影百年百家讲坛20050120-0128_《红楼梦》里的配角01-06_周思源百家讲坛20050111-070316_说聊斋_马瑞芳百家讲坛20050104-1208_孔庆东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百家讲坛2005_未成系列百家讲坛20061211-1219_唐史系列01:玄武门之变_孟宪实百家讲坛20061106-1116_唐宋八大家_苏轼_康震百家讲坛20061030-070315_秦代政坛双星——吕不韦、李斯_孙立群百家讲坛20061001-1007_于丹《论语》心得百家讲坛20060917-0930_慈禧(上部)_隋丽娟百家讲坛20060831-070217_明亡清兴六十年_阎崇年百家讲坛20060629-0704_唐伯虎_孙丹林百家讲坛20060612-0615_陆游_孙丹林百家讲坛20060605-0610_鲁迅_孔庆东百家讲坛20060601-0603_《西厢记》中的爱情_李昌集百家讲坛20060418-0628_汉代风云人物13-32_王立群百家讲坛20060327-0801_另类英雄李云龙_徐放鸣百家讲坛20060320-0324_《红楼梦》里的配角07-11_周思源百家讲坛20060212-070901_易中天品三国百家讲坛20110504-0513_商贾传奇_李晓百家讲坛20110420-0503_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百家讲坛20110410-0419_英雄项羽_李清泉百家讲坛20110224-0409_大风歌_王立群百家讲坛20110201-0207_中华孝道_朱翔非百家讲坛20110127-0131_名人酒故事_张大千百家讲坛20110122-0223_大国医_罗大中百家讲坛20110114-0121_向诸葛亮借智慧_赵玉平百家讲坛20110104-0113_侠骨柔情陆放翁_杨雨百家讲坛20121024-1115_唐宋八大家_三苏_康震百家讲坛20121016-1018_吟诵李清照_康震百家讲坛20121003-1023_大国医_罗大中(重播)百家讲坛20120824-1002_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百家讲坛20120731-0823_战国七雄_李山百家讲坛20120711-0730_大故宫_第2部_阎崇年百家讲坛20120612-0710_汉武帝的三张面孔_姜鹏百家讲坛20120529-0611_清东陵密码_李寅百家讲坛20120514-0528_拿破仑_马骏百家讲坛20120506-0513_清明上河读宋朝_苏升乾百家讲坛20120428-0505_纳兰心事有谁知_杨雨百家讲坛20120330-0427_大隋风云(下部)_蒙曼百家讲坛20120315-0329_从司马到司马——西晋的历程_孙立群百家讲坛20120224-0314_大故宫_第1部_阎崇年百家讲坛20120205-0223_千秋是非话寇准_赵冬梅百家讲坛20120127-0204_千年一笔谈_钱斌百家讲坛20120114-0126_大话西游_韩田鹿百家讲坛20120101-0113_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_郦波百家讲坛20131226-201412话说聊斋(韩田鹿)百家讲坛20131220-20131225雍正和他的甄嬛们(李寅) 百家讲坛20131212-20131219赵冬梅《司马光》百家讲坛20131128-1212_唐玄宗与杨贵妃(蒙曼)百家讲坛20131125-1126寻找曹操百家讲坛20131105-1124大明脊梁张居正(郦波)百家讲坛2013-1016王立群读《宋史》第二部-宋太宗百家讲坛2013-1006清代皇陵谜案(李寅、赵英健)百家讲坛2013-1003心怀天下范仲淹百家碗讲坛20130901-0927_女皇武则天(蒙曼)百家讲坛20130825-0831_末代皇族的新生(贾英华)百家讲坛20130802-0824_隋唐考场风云(王士祥)百家讲坛20130720-0801_三国名将_吴国篇(方北辰)百家讲坛20130702-0719_千古一后(周思源)百家讲坛20130616-0701_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姜鹏百家讲坛20130609-0615_端午时节话屈原(杨雨)百家讲坛20060125-0127_楹联的故事_孙丹林百家讲坛20060109-0113_从悲到喜说西厢_李昌集百家讲坛20060102-0411_唐诗的故事_康震百家讲坛20071119-1231_武则天_蒙曼百家讲坛20071107-1116_李清照_康震百家讲坛20071026-1029_传奇紫砂壶百家讲坛20071001-1003_焦裕禄_周文顺百家讲坛20070828-0904_范蠡_孙立群百家讲坛20070701-0705_杨子荣_张望朝百家讲坛20070627-1223_新解三十六计_乔良百家讲坛20070519-0608_我读经典百家讲坛20070507-0517_唐史系列02_贞观之治_孟宪实百家讲坛20070505-0506_我心目中的陈嘉庚_陈毅明,易中天百家讲坛20070501-0504_红旗渠的故事_李蕾百家讲坛20070319-0930_玄奘西游记_钱文忠百家讲坛20070218-0227_于丹《庄子》心得_于丹百家讲坛20070201-0202_慈禧陵寝_赵英健百家讲坛20070115-0131_慈禧(下部)_隋丽娟百家讲坛20070106-0730_王立群读《史记》01_汉武帝百家讲坛20081224-1225_大变动中的中国_甲午风云_王晓秋百家讲坛20081210-1212_范进中举_高日晖百家讲坛20081201-1209_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_毛佩琦百家讲坛20081110-1128_四大爱情传奇_段怀清百家讲坛20081105-1107_京剧大师程砚秋_胡金兆百家讲坛20081103-1104_道光陵寝之谜_赵英健百家讲坛20081013-1031_道光与鸦片战争_喻大华百家讲坛20081011-0126_先秦诸子百家争鸣_易中天百家讲坛20081001-1010_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_王树增百家讲坛20080904-0927_太平公主_蒙曼百家讲坛20080804-0822_胡雪岩的启示_曾仕强百家讲坛20080718-0731_李煜_赵晓岚百家讲坛20080630-0704_抗日名将杨靖宇_张望朝百家讲坛20080623-0625_康熙陵寝_赵英健百家讲坛20080608-0501_王立群读《史记》02_秦始皇_王立群百家讲坛20080607-0125_《红楼梦》中的节日_周岭百家讲坛20080602-0606_解读中医_王新陆百家讲坛20080506-0528_千古中医故事百家讲坛20080501-0505_梅兰芳_翁思再百家讲坛20080414-0424_唐史系列03_唐高宗真相_孟宪实百家讲坛20080331-0411_周岭解密曹雪芹_周岭百家讲坛20080317-0321_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_周汝昌百家讲坛20080302-0601_康熙大帝_阎崇年百家讲坛20130529-0608_成败论乾隆(上)(张宏杰)百家讲坛20130504-0528_盛唐的背影(韩昇)百家讲坛20130328-0503_明太祖朱元璋(商传)百家讲坛20130307-0327_名医是这样成名的(罗大中)百家讲坛20130220-0306_曹操的启示(赵玉平)百家讲坛20130208-0212_长恨歌(蒙曼)(重播)百家讲坛20130127-0219_百家姓_第一部(钱文忠)百家讲坛20130103-0126_大故宫_第三部(阎崇年)百家讲坛20141218-20141229甲午甲午(马俊杰)百家讲坛20141212-20141217三国名将-曹操诸葛亮(方北辰)(重播)百家讲坛20141128-20141211末代皇帝的新生.下部(贾英华)百家讲坛20141122-20141127红楼梦丝绸密码(李建华)百家讲坛20141103-20141121朱棣身后那些事(赵中南)百家讲坛20141022-20141102郝万山说健康第二部(郝万山)百家讲坛20141014-20141021解码汉字(张一清)百家讲坛2014104-20141013王立群说成语(王立群)百家讲坛2014925-2014930六大古都(程遂营)百家讲坛20140917-20140924三国名将(方北辰)百家讲坛20140830-20140916国史通鉴之春秋战国篇(方志远)百家讲坛20140809-20140829王立群读宋史(王立群)百家讲坛20140728-20140808司马光第二部(赵冬梅)百家讲坛20140716-20140727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百家讲坛20140704-20140715成败论乾隆下部百家讲坛2014620-2014603风云唐太宗(韩昇)百家讲坛2014613-2014619名相晏婴(李任飞)百家讲坛2014601-2014612清十二帝后宫疑案(李寅)百家讲坛2014516-2014531刘备的谋略百家讲坛2014511-2014515吴建民评点战国策(吴建民)百家讲坛20140417-2014510大唐英雄传(于赓哲)百家讲坛20140406-20140416崇祯那些年第二部(傅小凡) 百家讲坛20140401-20140405诗经的不老爱情百家讲坛20140317-20140329孙子兵法(马骏)百家讲坛20140217-20140302崇祯那些年(傅小凡)百家讲坛20140124-20140216百家姓第二部(钱文钟)百家讲坛20140119-20140123发现上官婉儿(于赓哲)百家讲坛20140109-20140118大宋迷案(李强)百家讲坛20140103-20140108国史通鉴第一部(方志远) 百家讲坛20141230-20150113马骏品读孙子兵法第二部(马骏)百家讲坛20150114-20150116 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百家讲坛20150118-20150124 清案探秘第一部(唐博)百家讲坛20150125-201502xx中国故事·爱国篇有需要这些视频资源的,请与我联系(wxy885888@),本人免费提供!需要者需懂得百度云盘的使用!。
曾国藩 人生三乐

曾国藩人生三乐清末名仕曾国藩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材,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曾国藩写这段话的时候,已经四十六岁了。
身居高位,依然念念不忘读书,甚至把读书放在人生至乐的高度上,着实令人折服!在大多数人看来,从平头百姓到朝廷大员,书早已经失去了其“敲门砖”的价值,这个时候的曾国藩,已经不需要读什么书了,只要研究一下怎么当官,怎么当大官就行了,还读什么书!说说曾国藩读书的事吧,在《百家讲坛》上郦波老师讲过曾国藩借钱买书的事儿。
归家之后“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庭户者几一年。
”坐拥图书消暇日,真是人生至乐也!这是考上进士之前的曾国藩。
曾国藩读书有一套学问。
总结如下:读书要“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一句不通,不看下句。
今日不通,明日再读。
今年不通明年再读”“读书不二,一书不点完,断不看他书”,“每日读史十页”终身不断……这是为官之后的曾国藩。
曾国藩读书强到什么程度呢?在他五十六岁的那年,依然可以背诵出《离骚》《上林赋》,更为让人叹服的是他可以读出自己的发现“惟读书可变化气质”,乃至对生活的感悟,并以此来浸润和融入人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2、宏奖人材,诱人日进古代评价一个人不看身前看身后,自己成功那不算什么,让别人跟着成功,那就是了不得的成就。
和平时期“平天下”是什么方向,培养人才,各行各业都有你培养的人才,你公司出去的,你教出来的,说出去真是一件自豪的事。
百家讲坛全集目录(2001年7月-2016年

主讲人
莫砺锋 毕淑敏 毕淑敏 刘心武 董平 袁腾飞 商传 吴桐祯 于涛 梅铮铮 钱文忠 郦波 郦波 郦波
15 16 17 18 19 20 21
大明嘉靖往事 竹林七贤 东汉开国 末代皇帝溥仪 鲜为人知的杨家将 传奇王阳明 三言二拍
15 13 21 21 6 14 11
avi avi rmvb avi avi mkv avi
集数
9 38 2 7 4 3 4 2 5 5 3 3 4 4 4 3 12 6
视频格式
rmvb avi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rmvb
音频mp3音质
128kbps 128kbps 128kbps 32kbps 128kbps 96kbps 128kbps 96kbps 128kbps 128kbps 32kbps 32kbps 32、128kbps 32kbps 32kbps 128kbps 96kbps 32kbps
主讲人
鲍鹏山 周岭 钱文忠 喻大华 李炜光 王启涛 傅佩荣 姜安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两宋风云 金戈铁马辛弃疾 回首开国大典 易经的奥秘 风雨张居正 班墨传奇 苦命皇帝咸丰 伶界大王谭鑫培 长恨歌(第40集)
30 8 6 15 25 3 10 3 41
avi avi rmvb avi avi avi avi、rmvb rmvb avi、mkv
音频mp3音质
96kbps 96kbps 32、128kbps 128kbps 96kbps 128kbps 96kbps 128kbps 128kbps 96kbps 96kbps 128kbps 128kbps 96kbps 32、128kbps 96kbps 96kbps 96kbps 96kbps 96kbps 96kbps 128kbps 96kbps 96kbps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篇一:读《曾国藩家训》有感勤与谦的勉励——读《曾国藩家训》有感徐莺以为《曾国藩家训》是和《傅雷家书》差不多的书。
因此最初买《曾国藩家训》是为了希望能学一些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内容,以便在学校教育中弥补孩子们家庭教育的不足。
谁知买回家粗粗浏览翻阅后却发现书中的内容与班中那些蓬头稚子的生活相去甚远。
《曾国藩家训》多为曾国藩写给自己的弟兄的信函,说的是如何出世做人的大道理,与孩子们的生活差距太大,而且也实在是找不出什么写给年幼孩子的信。
然而在失望的同时,我却意外地发现,这是一本值得成年人去阅读的书。
曾国藩,一个恶名与美誉参半,被章太炎评价为“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的显赫人物。
却又是一个被年轻毛泽东佩服,被蒋介石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的特殊人物。
暂且把他的政治功绩放在一旁不说,作为一代能善始善终的出世圣人,在他的修身之道、修心之道、劝学之道、交友之道、兴家之道中不乏精粹。
在书信的字里行间中,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勤字和一个谦字。
修身需勤。
每日两餐饭后要步行;兴家要勤,每日要多劳动,不可睡懒觉。
读书要勤,每日要阅读书籍。
修心要谦,不与他人争名利。
交友要谦,懂得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兴家要谦,与家人相处要和睦。
身处于浮躁的社会中,这两个字深深地震撼了我。
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了。
这些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似乎在很早以前曾翻阅过,而在如今却已是尘封的记忆。
在书后的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在紧张而又忙碌的生活后,仍不爱摘下自己的面具。
在浮世的繁华与喧嚣中弥漫了自负与虚伪。
现在好象很流行自信,做什么事情都要自信,要懂得赞美自己,鼓励自己。
好象说自己不会和不行是很丢脸的事情。
于是悠悠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虚”被大多数人遗忘了。
好象作为社会中的人,我们应该紧紧跟着时代进步的节奏,更准确地说是应该走在时代的前面才不会落于人后。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谦虚的人更受我们的欢迎。
因为谦虚中有一份真诚,有一份恭敬,有一份积极向上在其中。
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曾国藩家训读书笔记1本书是家训的下篇,识事、识道,个人觉得不如上篇的识人、识己更为直观、有说服力。
识事篇讲的是“刚柔并济”,两个印象比较深的曾公的个人案例。
一是国藩斗咸丰,咸丰20岁做皇帝,还是很想励精图治的,于是让大家给他提建议,但三分钟热度过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曾公却并没顺坡下驴,而是写了一道批判咸丰个人的奏折而且当着满朝文武当场背了出来。
结果可想而知,被咸丰连骂十几声“狂悖”,还要定罪,幸亏有大臣出班跪求,才免遭惩罚,但却让咸丰从此对他抱有很大的成见,导致多年后曾公带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得不到咸丰的支持,甚至让他回家丁忧。
“刚柔相济,刚其实是目的,柔其实是手段。
在实践行动中,柔的手段比刚的手段更为可取。
”女性管理者,刚会被认定为“铁娘子”,柔可能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被认定为“没有原则”,刚与柔有时很难拿捏与平衡。
二是“宽一与干爹”,讲的是干爹因为个人的事去找做大官的儿子帮忙,曾公只字不提,就是各种好招待,在了解干爹占理后,才用一把扇子很隐晦的去帮助他。
成年后,特别是有了一定的社会关系、职务,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如何处理才不会有失偏颇、不会占用过多精力,只能总结为一句话:这是一门艺术。
识道篇讲的是“明强挺经”,更多讲的是刚的艺术与智慧,“刚”的哲学在于它是一种临事之刚,自胜之刚,克惰之刚。
碰到事情别空发言论,要能挺起胸膛负责任,即是临事之刚,自胜与克惰之刚,我认为可以理解为自律的韧性。
做事往往只着眼于眼前的问题与矛盾,深陷其中,曾公的做法会给我们启示。
曾国藩帅湘军与太平军鏖战10余年,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能够有着眼于全局的战略眼光,他不轻易的被对手所惑,在整个晚清与太平天国的作战阶段,可以说只有曾国藩做到不为对手所惑,坚持稳扎稳打、压缩太平军生存空间的战略决策。
因而他从来不会被太平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计策所迷惑,也不会被暂时的困难说动摇,而其清军将领则跟在太平军的后面疲于奔命,终究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成了那场时代大竞争中的失败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主讲人简介:郦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
中共党员。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
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
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和《大明名臣:海瑞》。
为官要学曾国藩专题讲座(洱吧下载网提供)国学堂:曾国藩克已修心智慧(梁冬、栗强解读曾国藩修身十二法)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MP4视频点播下载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MP3点播下载《曾国藩家书》里的教育智慧(郦波)历史人物传记:曾国藩传晚清名臣曾国藩:治世与自省(陈仲丹)晚清两江名臣之——曾国藩:在道德与事功中挪移(陈仲丹)城市传奇:不近人情曾国藩(牛贯杰)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隋丽娟)曾国藩与传统文化(唐浩明)影响中国百年的师徒:曾国藩、李鸿章(唐浩明)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唐浩明)向曾国藩学用人(唐浩明)抗倭英雄戚继光从农家子弟到封侯拜相——曾国藩评说(唐浩明)曾国藩全集中的修齐治平理想(唐浩明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演讲视频)论道:评点曾国藩(唐浩明)城市传奇:曾经愤青曾国藩(牛贯杰)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隋丽娟)晚清名臣曾国藩:治世与自省(陈仲丹)曾国藩的“官道”之变(董丛林)曾国藩:《讨粤匪檄》与湘军出战后的胜负顺逆(董丛林)曾国藩:编练湘军——湘系势力崛起的奠基(董丛林)曾国藩的科举历程与京官生涯(董丛林)曾国藩的家世概况(董丛林)近代文学史:曾国藩与“桐城中兴”(王飚)曾国藩与湘淮派系(董丛林)清代后期人物:曾国藩——“旧教育之特产人物”(杨东梁)凤凰大视野:近人曾国藩(梁文道)曾国藩与晚清文化(史革新)马骏谈晚清军事变革(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晚清重臣曾国藩(隋丽娟、今波讲述)|文化中国谭伯牛说湘军传奇--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湖湘讲堂曾国藩和他的同时代人(王澧华)|湖湘讲堂唐浩明评点晚清重臣、中兴名臣曾国藩|湖湘讲堂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一)《谁来拯救笨小孩》(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
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可见《曾国藩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
在当今社会,教子成才一直是困扰天下父母的最大难题,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好就会被贴上“笨小孩”的标签。
就连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小时候也被看作是不会读书的“笨小孩”。
)公元1825年,一个腊月里头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的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
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
这应该是富人家,也少有吃苦的后代。
这小偷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这孩子也正读一篇普通的文章。
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
他在底下背这篇《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来,半天才吭哧一句下来。
倒腾来一遍倒腾去一遍,弄了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
这个小偷到后来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必须得有所行动。
所以他极其恼火,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着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
他被背诵背顺了,再指着他骂他,“瞧你笨的,还读什么书呀?”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
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人人都说他事业惊人,小时天纵奇才,要不然没那么大名头,要不然后来那么多人佩服他。
像毛泽东说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平生最佩服也是曾国藩,据说蒋介石床头只放《圣经》和《曾国藩家书》两本书。
不能因此说他小时聪明。
他小时真笨,有史料证明,后人也有评论提到过。
像梁启超说过:“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挫。
”一般人都传他小时聪明,那是胡扯,哪有天才?他比一般人都不如。
当时名人中他最笨。
这不是瞎话,那篇文章叫《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
文章是极力推崇曾国藩的。
这说明是实事求是的。
那么,这么笨的怎么就成就了大业吗?再看他除了笨还有什么缺点?1830年十九岁,父亲觉得他真教不出来,送给朋友汪老师来教。
他也认同太笨了。
一次汪老师指着就骂他,天生的蠢货,将来有出息,我给你背伞。
曾国藩也一点反应也没有。
笨没考上科举,但是发奋,第二次考中了进士。
回乡,去汪老师家,得谢师呀。
大晴天,曾国藩特意带伞。
老师来迎接。
曾国藩把伞放在身边,汪老师送出来,一口一声大人,出了大门了,曾一拍脑门,忘了伞了,赶快去拿,老师说我替你去拿。
出来交给曾国藩,曾笑着说谢谢恩师了,今天你替我背伞了。
汪老师哭笑不得。
这个胸襟不怎么样,不仅对老师对别人对自己气量都不大。
太平军攻下湖北弄昌,林绍璋南下湖南,直逼长沙,当时诏书再来,曾国藩坐不住了,带着湘军出发,准备决一死战。
曾国藩有自信,所以他第一次出战,构想的是直扑林绍璋,有人出主意,说不如分兵去偷袭靖港。
曾听着不错,让塔齐步去攻打湘潭。
他率水师去偷袭靖港。
到了后,水师攻城,曾让陆营搭浮桥。
结果是诱饵,太平军正等着他。
火烧靖港。
一下子水师乱了套。
没经验的湘军乱了,不得了。
这些新兵全往后跑。
曾国藩急了,让亲兵拿着令旗站到浮桥上大喝,过令旗斩。
他斩了一个。
大家愣了。
还接着跑。
他够不着斩了。
气得无可奈何。
手下都急了,叫他跑。
把他拖上战船。
太平军人不多,但跟着掩杀,曾国藩被杀得大败。
曾国藩看着江水,发呆。
手下人不敢说话。
他发了一会呆,往前走,掉到水里了。
春寒时,他情急下,想投水自尽。
当时人回忆说,“文正衣湿衣蓬首跣足,劝之食,不食。
乃移居城南妙高峰。
再草遗属,处分后事,将以翼日自裁。
”好不容易救上来,让换衣服不肯,吃饭不肯吃。
大家劝他想开点,他还想不开,写遗嘱,还想去死。
成大业者不拘小败。
这不过小败,至于寻死吗?后来人家嘲笑他没大将几度。
最后不自杀,说起来也是他实在没眼光,湘潭那儿是主战场。
那边大败林绍璋,大获全胜。
消息传来,他不死了。
靖港之战看,他不算指挥若定吧,不能眼有全局吧?除了愚昧,性格有缺点,还有着人生遗憾,最大的是天津教案。
直隶总督时,当时大案,几十个小孩失踪,当地嫌疑人是王三,是法国一个教堂的教民,当时去要人,天主教堂说没这个人。
对质时,情绪失控了。
市民放火烧了教堂。
天津领事馆许多人死亡。
慈禧下令让曾国藩去处理。
当时他在领导洋务运动,特别不想开战。
他处理时软,没想到百姓情绪办。
天下人都骂他是卖国贼。
后来一再声明,但是临死前也后悔最大遗憾是天津教案。
有人说他影响中国后代历史第一人,有人说是传统儒学得以延续的关键。
谁又知道他是笨小孩,有个性缺陷,甚至有巨大人生遗憾?这么普通的曾国藩怎么就成就了非凡的人生呢?首先是自我教育。
最大的教育正是自我教育。
曾国藩是有这么多问题,但是有一个平常人不具备的优点,正是这个优点成就他,这正是对自己对生活中的点滴对缺陷做到切实的反思与学习。
我们很少有人能做得实在。
一个崇高的信仰要求自己,正是修齐治平的思想与仁爱的精神。
像当年的小偷哪里知道这个笨小孩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笨,所以才通宵地读书。
这对曾国藩是常态呀。
他也反思最多的是小心眼,怎么做到气量不小。
他是越来越胸襟博大。
像天津教案是遗憾,临死前,儿子曾纪泽陪他散步,他还说这事。
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
要不卑不亢。
儿子正是这样成了伟大的外交家。
只身入沙俄,谈回了伊犁。
所以梁启超认为正是这种自我教育让他的一生是华丽的转身。
难得的是这些心得都记下来,在日记在家书里。
更难得了。
包括的内容丰富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
梁启超说:“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
”别人说的都是空话,他写的都不是空的,比唐宋来许多人说的话,对我来说,对后代人来说都让人终身受益。
不仅是清中兴名臣,也是教育家。
我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重新审视这个家书的内容。
他和他的家书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是标准的家训。
影响大而深远。
这部书大多写在他当官之后,不仅写给儿子,还有家人。
教育家人做人和做事两块。
这是儒家强调的核心。
孔子强调仁,讲人与人的关系。
曾国藩从这个字上获得什么启迪呢?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二)《无一日不读书》“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读书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获得专业技术。
我们说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是和他以儒学作为毕生的信仰和信念分不开的。
所以一个人只有精神世界强大,才能在现实世界强大。
事实上曾国藩原来也只是一个资质很普通的孩子,当然后来有很多人传说他少年时怎么聪颖、聪慧。
事实上人出了名都这样,名人出名之后,大家就会传说他怎么天资聪颖,怎么小时候就是个天才。
哪儿有那么多天才啊?一般孩子资质差别不大,都不大,但是为什么非常平常的曾国藩就能培养出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信仰来呢?这就要从曾国藩的科举说起了。
我们知道明、清两朝的科举非常难考,所以最有名的范进中举大家都知道,考了多少年一直考到50多岁,都考疯了,才考上了一个举人,最低级的乡试才算过关。
但是有一个人比范进中举还不容易呢,谁呢?就是曾国藩他爹,叫曾麟书。
别看这名字起得很雅,麟书,看上去很有学问,但是这个科举考试可要了他的命。
不说乡试,考秀才这一级他整整考了16次都没考上,好不容易考到17次,大概17是他的幸运数字,总算考上了。
这时候他已经40多岁了,曾国藩都20多岁了。
所以实在是考不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不考了,然后把希望都寄托在他儿子身上,就回家了。
曾国藩比他爹强,为什么他爹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因为他明显比他爹强。
23岁就考中了秀才,比他爹提早了20年。
然后考这个乡试,也不知道他运气怎么那么好,第一次就过关了,一考就考了个举人。
这时候以前学习不好我们说过的笨小孩,以前老被人骂,结果平常考试不咋的,一大考考得特别好。
曾国藩信心大增,背起行囊,入京参加第二年的会试考试。
备足盘缠提前半年就到了北京了。
当时找了特便宜的地方,湖南的驻京办,与现在不一样,是由当地的商会或者在京的名人出资建的。
当时叫会馆,他就住在长沙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