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艺术风格论

合集下载

第八章艺术风格流派思潮 艺术概论

第八章艺术风格流派思潮 艺术概论
种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而且也表现在同一艺术家的 作品之中。客观世界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艺术家的 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使自己的创作特色与风格也处于不断发展、亢善和变化 的动态之中,一位成熟的艺术家,应能在保持一种基六的、占主导地位的风格的同时,创 造出具有别种风味的作品。一些艺术家在自己创作生涯的不同时期,表现出多种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的风格特色,正是其艺术造诣较高、风格成熟的表现。倘若一位艺术家固守 一种风格,笔调单一, 是不会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的。
艺术风格是艺术家个人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只有那些有着较高的才智、有 着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利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并孜孜不倦、锐意创新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在 不断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一陈陈相因,缺乏独创性且才智平平的艺术家, 是很难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
第一节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欣赏者认识艺术家的重要依据。 般说来,风格往往会通过主题意念的 开据、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工具材料的运月、艺术语言的提炼等方面体现出来。 鲜明、独有的艺术特色会给欣赏者带来特有的魅力,召唤欣赏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欣 赏的过程中逐渐熟悉艺术家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他的理解和认识。一些优秀的艺术家正 是以自己特有的风格来赢得广大欣赏者的仰慕与赞佩的。
中国历史上称为“汉魏风骨”、“建安风力”的建安诗歌以及与此相关的绘画、 书法等艺术,正是那时特定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影响、渗入和作用的结果;而盛唐时期 灿烂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也无不浸染着当时宏伟、博大、开放、雄阔的时 代风貌
第一节 艺术风格
二、客观因素
第二,民族因素。艺术家从属于一定的民族,在定的民族区域中生活,那些民族特定 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状态、风土人情、审美要求就会反映到创作中 来。这种买族囚素的影响有时会在不由艺术家自主的情况下渗透于他们的创作之由。 许多艺术家不仅着眼于对民族的社会生活、风景画风俗画的描绘和体现着民族性格的 艺术形象的塑造,而且更注重对民族语言、民族体裁、民族传统的结构方法、艺术手法 的运用上,我们从世界各个民族艺术家的创作中,均可清晰地看到每个艺术家所受到的自 身所属的那个民族的刻影响和强大的作用力。

艺术概论艺术六大论

艺术概论艺术六大论

艺术概论艺术六大论艺术是人类创造和表达情感、思想和美的一种方式。

艺术概论是对艺术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讨的学科。

在艺术概论中,有六大论点被广泛接受和讨论,它们分别是审美论、象征论、表现论、创新论、形式论和传媒论。

审美论是艺术概论中的重要论点之一。

它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体验。

审美论认为艺术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美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来引起观众的审美享受和思考。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的运用和组合,创造出令人愉悦或震撼的视觉效果。

象征论强调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和符号体系。

艺术家通过各种符号和象征手法,表达出对世界和人类的思考和理解。

艺术作品可以是对现实生活的象征性描绘,也可以是对抽象概念和情感的象征表达,通过符号的选择和组合,艺术家传达出自己的意图和观点。

第三,表现论关注的是艺术作品对现实生活和情感的真实、生动的表现。

艺术家通过对人物、风景、事件等的描绘和再现,将观众引入到作品所表达的情境中。

表现论认为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和传达生活的真实性和深刻性,通过艺术作品,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类的情感和命运。

第四,创新论强调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和突破。

艺术家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和技巧的改变和创新,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创新论认为艺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艺术家应该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推动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形式论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

形式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是艺术家表达意图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艺术家通过对形式元素的选择和运用,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效果和内在结构的艺术作品。

形式论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和结构美,通过对形式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传媒论着重于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方式。

传媒论认为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接受受到传媒技术和媒体环境的影响。

艺术家和观众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来传播和接受艺术作品,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不可忽视。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之父:费德勒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

模仿再现说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客体:社会生活。

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

B主体性。

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第二章,艺术的起源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

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

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研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艺术语言答: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艺术风格答: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3.艺术意境答: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4.艺术流派答: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

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5.形象思维答: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6.造型艺术答: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7.艺术直觉答: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8.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答: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9.意境答: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客观精神说,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研究提供的启示:1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2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3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则启示我们,应当全面地研究艺术活动的全部过程,把创作,作品,鉴赏这三部分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来进行综合的研究。

正真揭示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主体性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艺术起源: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

游戏说: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2个方面,1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2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希勒进一步认为,人的这种“游戏”本能或冲动,就是艺术创作的动机。

斯宾塞认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比低等动物有更多的过剩精力。

艺术和游戏就是人的这种过剩精力的发泄。

劳动说:1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2劳动先于艺术。

(总结)将劳动生产实践与艺术起源联系起来的学说就是劳动说。

艺术起源的多元定论:阿尔都塞把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观点用于说明社会的发展,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

黑格尔的辨证法是一元论,而马克思的辨证法是多元论。

在此基础上,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于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综上所述,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与哲学1.艺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哲学影响艺术家,艺术作品,促进艺术潮流形成)2.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相互影响):1.把艺术完全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更本区别。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艺术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它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文学、戏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

在人类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

从古希腊的美学理论到现代艺术思潮,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定义不断发展与变化。

然而,总的来说,艺术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表现性、审美性、传达性、交流性等。

2. 艺术的分类艺术可以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被分为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等不同形式。

在这些分类下又有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等。

此外,艺术还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被分为抽象艺术、写实艺术、实验艺术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与审美特征。

3.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艺术的风格与流派是指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与流派传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环境中,艺术作品会受到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印象派的法国印象派艺术流派等。

每一种风格与流派都有着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与艺术特点。

4. 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的历史背景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艺术发展状况与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作品会受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风貌。

比如古希腊的古典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艺术、现代主义的现代艺术等。

每一种历史时期的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史诗背景与意义。

5. 艺术的意义艺术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意识形态的表达。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语言与形式,来表达着艺术家对于生活、情感、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解与表达。

艺术还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传播与交流,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艺术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是对人类与世界的理解与表达。

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艺术的多个方面,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与思考。

《艺术概论》教案——第八章 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

《艺术概论》教案——第八章 艺术风格、流派与思潮

教案(第一次课2学时)一、授课题目:《电视画面编辑基础》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镜头,了解视听语言,理解电视编辑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掌握电视画面编辑的三级单位,逐渐培养学生的画面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电视编辑的性质、任务,电视画面编辑的三级单位。

2、难点电视编辑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内容】(导入)一、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也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分不开。

1、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

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原因:(1)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艺术家的性格、气质、禀赋、才能、心理等各方面的特点,会自然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即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化到精神产品之中,)如"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如莫奈的印象派绘画《日出♦印象》,画自己对港口日出的印象,印象派由此得名。

印象派追求通过光和色来表现,把光线和色彩结合起来,在西方画坛上有很高地位。

另:《花园里的妇女》《青蛙塘》(画了一个度假胜地,以船屋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从而扩大了画的境界。

)《阿让伊特的秋天》《火车站》(反映工业革命给当时带来了巨大污染)印象派另一位代表人物雷诺阿《包厢》《磨坊街的舞会》(每个人身上都有星星点点的光斑)《拿喷水壶的小女孩》△早期印象派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中期印象派代表人物: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天》(点彩派,一点一点点上去的)后期印象派三位大师:塞尚、梵高、高更塞尚《静物画》高更《塔希提岛的妇女》免高《向日葵》《悲痛》(素描)(2)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1)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它对艺术家的影响。

(2)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

(3)从哲学与艺术的关系看,西方现代哲学成为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现代派艺术又用艺术的方式宣传了西方现代哲学各流派的思想。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原因之一就是对文艺的利用。

(1)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2)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

(3)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

(4)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还表现在宣扬宗教思想上。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1、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

2、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

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

将道德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化善为美,具有审美的教育作用,才能真正对欣赏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1 )艺术与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第二,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风格
• 民族风格是指特定的民族艺术风格。来 源于特定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精神特性、审美 观念以及艺术积淀等各种要素。 • 民族风格是民族艺术的标志。 • (多哈亚运会开幕式) • (民族风格的商业运用)
艺术流派
• 艺术流派是指艺术史上一些思想观念、 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相近或 者相似的艺术家群体。 • (扬州八怪、岭南画派、印象派、俄罗 斯巡回画派、边塞诗派、创造社) • 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大多在19世纪后 (如未来派、达达派等)
艺术思潮
• 艺术思潮是指在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 响下,发生在艺术领域里的重要美学潮 流和创作倾向。 • (60年代西方摇滚乐与文化观念解构) • (90年代中国艺术思潮,玩世现实主义 等) • 艺术思潮的兴起、生长和衰落过程。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之间的关系 • 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艺术流派是 艺术家集团,艺术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艺术 潮流。 • 艺术流派有自己的风格,艺术风格不一定是一 个流派。 • 一个艺术流派可能是一种艺术思潮,一种艺术 思潮常常包括多个艺术流派和风格 • 艺术思潮可以是跨越艺术门类的界限,艺术流 派一般限于一个艺术门类。
自然环境因素
• 地理环境、内容、素材等 • (信天游、蒙古长调、秦腔、豫剧、越 剧等) • (《走西口》《采茶舞曲》《黄河船夫 曲》体现地域风格) • (中国画北宗与南宗风格)
民族文化因素
• (印度电影、意大利电影、伊朗电影) • (吴哥与高棉民族文化)
社会历史
• 文革与文革艺术风格
异域文化
• 艺术风格既是一种个人风格,也可以是 集体风格,如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 派风格、阶级风格。 • 只有成熟的艺术家和成熟的作品才具有 自己的艺术风格。 • 艺术风格应该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多 样性。
影响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
• • • • • • • 自然环境 民族文化 社会历史 异域文明 个人学识修养 个人经历 个人兴趣
• 历史上宗教文化对其它地区艺术风格的 影响 • (敦煌等案例)
个人学识和修养
• (林凤眠艺术成就分析)
个人经历
• 八大山人(朱耷)艺术风格与经历。
个人兴趣
时代风格
• 时代风格是指特定时代的艺术风格。它 是一个时代的主导艺术风格,以此区分 与其它时代的不同。 • (拜占庭风格、罗马式、哥特式、巴洛 克、洛可可等西方主要时代风格)
艺术概论• • 艺术风格 艺术流派 艺术思潮 个人风格 民族风格 时代风格
艺术风格的概念
• 一件艺术作品区别另一件艺术作品的特 质 • 18世纪以前(书写器、刻刀、修辞、笔 调、文风、文体等) •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 的具有一定稳固性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 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