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岳山隧道资料.

合集下载

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圆百年交通梦想

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圆百年交通梦想

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圆百年交通梦想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圆百年交通梦想一个百年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它就是宜万(宜昌至重庆万州)铁路。

从1903年晚清政府动议修建川汉铁路至2003年12月1日宜万铁路开工,几代人翘首期待了整整一百年。

一条高速公路正在挺进深山。

它就是沪蓉西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宜昌至恩施段)。

2004年8月20日,沪蓉西高速公路开工,正式吹响了向武陵山区进军的号角。

宜万、沪蓉西桥隧比都在70%左右,公里造价分别是青藏铁路、京珠高速的两倍以上,堪称“天路”。

“两路”开工以来,各路建设精英会师武陵,逢山凿隧,遇水架桥,在被地质专家称为“宜万铁路:终圆百年出川梦很少人知道“铁路坝”这个地名和一条铁路的渊源。

眼前这个占地5.52万平方米的夷陵广场所在地,过去叫“铁路坝”。

尽管这里现在被繁华的商业中心环绕,早已不见一毫米钢轨,但100年前它却是川汉铁路建设指挥中心,川汉铁路宜万段东端起点—宜昌车站。

铁路坝见证了川渝鄂人民修筑川汉铁路的百年梦想,明年4月这个梦想将圆—宜万铁路全线通车。

但让简兴安气馁的是,川汉铁路的百年故事正在被人们遗忘。

7月9日早上,站在宜昌市夷陵广场边上,60岁的简兴安感到有些气馁。

他刚用近1个小时完成了一项调查。

调查结果却让这位宜昌市资深文史专家大跌眼镜:广场上晨练的市民很少有人知道“铁路坝”这个地名和一条老铁路的渊源。

老简1987年起就多次踏访川汉铁路遗址,对这条著名铁路的历史了如指掌。

多年来,他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陪人眺望川汉铁路已然远去的背影。

7月8日,时代周报记者在简文兴的带领下,沿原川汉铁路遗址线路,从铁路坝、小溪塔、黄金卡、晓峰、张家口一路看去,并翻阅发黄的历史资料,力图揭开百年川汉铁路的神秘面纱。

百年前的出川梦1903年7月,一份奏折匆匆从四川送往北京,摆在了光绪皇帝的案头。

这份奏折由四川总督锡良拟就。

此前一个月,锡良由直隶正定府去四川赴任,行抵宜昌后舍舟而陆,对入川路途的险恶感触极深。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供电电源:均由 110kV 变 电站出线,用 35kV 架空线路分 别供至两洞口,在两端洞口各设 35/10kV 变电所向隧道供电。在 三个竖井中各设 35/6kV 变电所一座。隧道两端洞口电源互为备用(单 回路供电)。本隧道照明、通信、信号、监控、报警、监测、消防、通 风等电力负荷均为一级负荷。洞口及洞内风机房变配电设施均设置防雷 接地设施。
系统由紧急电话、电视监控、广播和无线通信组成。紧急电话系统: 洞内 250m 一处,设于前进方向右侧。有线广播系统:间距 160m,设于 前进方向左侧。无线通信:由四信道基站、光中继器、天线、光传输设
备等组成。 环境检测系统
CO 检测仪:间距 500m。 VI 检测仪:间距 500m。风速风 向测定仪:间距 1500m。 供电系统
6. 风 管百米静
压损失∆P
≤70Pa; 7. 隧
道内粉尘 浓度,含 有 10%以 上游离 Si02 的水 泥粉尘为 2mg/m3 , 含有 10% 以下游离 Si02 的水泥粉尘为 6mg/m3,Si02 含量在 10%以下不含有毒物 质的矿物性和植物性粉尘为 10mg/m3; 8.隧道内气温不超过 28℃; 小结 施工通风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掘进速度,最主要的是它直接关 系到工人身体健康。应用中,由于通风系统安排合理,加之对通风工作 的严格管理,取得了良好的通风效果。也证实了这样的通风系统布置是 切实可行的,既解决了风机安装地点的矛盾,又有效地防止了污风循环。 施工通风作为施工中重要一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选择合理 的施工通风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பைடு நூலகம்防灾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 ①手动报警按钮:50m 一处,设于消防栓箱上。②自动报警装置:
50m 一处,设于消防栓箱上。③火灾检测器:贯穿全隧道的感温光纤电 缆。④紧急电话:50m 一处。⑤交通信号灯、情报板:按有关上述规定 设置。 消防系统

鹰嘴山隧道

鹰嘴山隧道

一、隧道概况:鹰嘴山隧道位于岳阳县境内,地形起伏较大,线路里程:DK1418+006~DK1420+102,全长为2096米,隧道进出口内轨顶面设计标高分别为95.978和73.843,洞身最大埋深约195.7米,最小埋深约3米(位于进口附近)。

二、地形地貌测区属丘陵区,自然纵坡20(°)~50(°),相对高差200~220m。

丘陵地势起伏,植被发育,辟为杂树林.山体顶部及山体左侧基岩裸露,左侧辟为采石场。

三、气象特征区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最高气温36(°)~40(°),最低气温-1.2(°)~-10.5(°),全年降雨量为906.6~2336.5mm(1960年~1975年),年平均降雨量1302.4mm,集中在4~8月,年平均蒸发量1290mm。

四、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公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动反应谱周期为0.35s。

五、地层岩性丘坡地表为:(1)Q[4](dl+el)黏土、粉质黏土,夹少量碎石,棕黄色,硬塑~坚硬,厚2.5~6.6m;下伏基岩为:(2)DK1417+997~DK1418+480为震旦系下统莲沱组(Z[1])石英砂岩、变质砂岩夹硅质砂岩,进口右侧局部夹板岩,浅灰白色、灰黄色,中厚层状,钙泥质胶结,裂隙较发育,全风化~弱风化。

弹性波速为3700m/s。

(3)DK1418+480~DK1419+150为元古界冷家溪群(P[tln])砂质板岩夹泥质板岩、绢云母板岩,深灰~灰黄色,中厚层状,钙泥质胶结,节理较发育,强~弱风化。

弹性波速为3700m/s。

(4)DK1419+150 ~DK1419+850为燕山期(γ[0])花岗岩,灰黄色,全风化~弱风。

弹性波速为4000m/s。

运输案例分析

运输案例分析

北良公司:中国粮食物流的领跑者
• “在中国,最大的粮食物流港口就是大连的北良港。 ” 大连北良港背靠东三省大粮仓,是中国‘北粮南 运’粮食物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 “北良港粮食物流是‘无缝对接’的,在这里,你看 不到传统码头上繁忙的装卸作业场景,而都是由主控 室内电脑自动完成的。
• 大连北良港主要由港口粮食中转、粮食储备库、铁路 运输三大部分组成。
• 1987年,连接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海底隧道即 将开通,从欧洲铁路直接向英国运输成为可 能。但是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的铁路 规格要略小一些,不适应欧洲大陆的火车。 STVA抢先开发出了适合英国铁道规格的货运 车厢。 1993年底,STVA设计了一种新式的双层 货车保护措施。有大约2,400节货车安装了 这种被称之为“Wincar”的设施。
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墨脱公路
Driving in Bolivia
(玻利维亚的山区快速道路)
2010年12月宜万铁路开通
• 全程仅377公里的宜万铁路,因工程难度之高,屡 建屡止,从筹建到通车竟历经百年。
• 经过反复勘测研究,2003年宜万铁路终于重新启 动。总投资225.7亿元,可使武汉到重庆的铁路运 行时间缩短为8个小时左右,比现在少了10个小时
公路修建于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日本侵华期间,蒋介石为了撤退运送军用 物质和军队方便。并亲自抓湘川公路的选线和修建,1936年9月9日全线竣工。
如果你是第一次乘车攀矮寨这一段公路,肯定会产生非常奇特的感觉。 你仿佛离开了地球,遨游在天上,不知目的地何在。每一次转你都会以为投向地狱, 作好“永劫不复”的准备。弯转过来了,你会长长暗舒一口气,感谢上帝保佑逃脱死 亡。 白云常在车窗边浮荡,岩鹰扑打车窗玻璃啪啪乱响。

公路隧道运营期监测及检测报告

公路隧道运营期监测及检测报告

公路隧道运营期监测及检测报告目录1 项目概况 (1)2 项目特点 (2)3监测及检测工作程序与方法 (4)3.1工作依据 (4)3.2工作程序 (4)3.3工作内容、方法、试验频率 (5)3.3.1 隧道变形监测 (5)3.3.2南区加油站、收费站监测 (17)4本阶段监测成果与分析 (18)4.1监测成果 (18)4.2本次监测结果分析 (18)4.2.1 监测报警值的确定 (18)4.2.2 沉降分析 (20)4.2.3 断面变形分析 (22)附表1 隧道左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26)附表2 隧道右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31)附表3 收费站处主线道路右线沉降监测成果表 (36)附表4 右线加油站立柱沉降监测成果表 (38)附表5 右线加油站油泵沉降监测成果表 (39)附表6 右线加油站围墙沉降监测成果表 (39)附表7 收费站地下通道沉降监测成果表 (40)附表8 左线水平收敛监测成果表 (40)附表9 右线水平收敛监测成果表 (45)附录1 长江隧道南区加油站、收费站沉降测量水准线路 (50)附录2 长江隧道沉降测量水准线路 (51)1 项目概况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三桥之间,南起南京市主城区的滨江快速路,北至江北收费广场连接线,是江苏省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中的隧道工程,对于缓解南京市跨江交通压力、促进沿江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该隧道工程采用“左汊盾构隧道+右汊桥梁”方案,其中左汊隧道采用双管单层盾构方案,平面分左右线单独设计。

隧道由浦口引道段、明挖暗埋段、浦口盾构工作井、盾构段、梅子洲盾构工作井、梅子洲明挖暗埋段、梅子洲引道段组成,隧道全长3837m(见图1-1)。

引道段采用“U”型结构,明挖暗埋段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盾构段结构为圆形混凝土管片拼装衬砌结构,圆形隧道内径为13.3m,管片厚度为0.6m,结构外径为14.5m,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之一。

隧道工程技术标

隧道工程技术标

目录第一章工程总体认识1.1编制说明1.2工程概况1.2.1 工程概述1.2.2 主要技术标准1.2.3 主要工程量1.2.4 自然特征1.2.5 施工条件1.3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及对策1.3.1 临近既有隧道及建(构)筑物保护难点分析及对策1.3.2 环境保护难点分析与对策1.3.3 平层软岩、浅埋不良地质段施工难点分析及对策1.3.4 近接施工时与轨道、铁路等产权单位的协调1.3.5 超前地质预报1.3.6 隧道防排水1.3.7 工程安全风险控制1.4施工总体目标1.4.1 工期目标1.4.2 质量目标1.4.3 安全目标1.4.4 环保、水保目标1.4.5 文明施工目标1.4.6 职业健康目标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部署及规划2.1施工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2.1.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1.2 组织保障措施2.2施工总体组织部署2.3施工准备及平面布置2.3.1 施工技术准备2.3.2 施工现场准备2.3.3 施工平面布置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1施工通风、供水、供配电方案3.1.1 通风方案3.1.2 供风系统方案3.1.3 供电方案3.1.4 供水方案3.2施工测量方法与措施3.2.1 施工控制测量与施工测量的组织3.2.2 施工复测3.2.3 施工控制网的加密3.2.4 施工放样测量3.2.5 建立控制基桩导线平面和高程控制网3.2.6 竣工测量3.3隧道工程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3.3.1 隧道总体施工方案3.3.2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3.3.3 附属工程及附属洞室施工3.3.4 隧道监控量测3.3.5 超前地质预报3.3.6 富水段及平层软岩段施工方案及措施3.4爆破施工方案3.4.1 爆破单位的选择及爆破方案的审批3.4.2 施工方法3.4.3 爆破设计3.4.4 爆破参数设计及示意图(附图、附表)3.4.5 爆破减振措施3.4.6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3.4.7隧道爆破作业的专项安全措施3.5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3.5.1 地下管线的现状调查及处理方法3.5.2 管线保护措施3.5.3 地上设施及周围建筑物调查与保护措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4.1工程质量目标4.2质量保证体系4.2.1 组织保证体系4.2.2 施工保证体系4.2.3 制度保证体系4.3工程试验检测4.3.1 试验人员及仪器设备配备4.3.2 试验检测计划4.4质量控制程序4.4.1 施工计划质量控制程序4.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4.4.3 施工竣工质量控制程序4.4.4 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4.5质量保证措施4.5.1 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5.2 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控制措施4.6成品、半成品保护4.6.1 成品、半成品保护管理措施4.6.2 具体分部分项工程保护措施4.7保修工作管理措施及承诺4.7.1 工程交付4.7.2 工程质量回访计划4.7.3 工程保修服务及承诺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5.1安全生产目标5.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5.2.1 安全组织机构5.2.2 安全保证体系5.2.3 安全管理职责5.2.4 安全管理制度5.3安全技术措施措施5.3.1 危险源及重要危险源清单和作业风险分析5.3.2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4各类突发事故应急预案5.4.1 突发事故救援组织及管理5.4.2 隧道火灾救援疏散应急预案5.4.3 隧道坍塌应急预案5.4.4 隧道突水应急预案5.4.5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5.4.6 突发性停电事故预案5.4.7 脚手架、模板垮塌事故应急预案5.4.8 既有隧道开裂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六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6.1环境保护目标6.2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6.3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6.3.1 洞口工程施工保护措施6.3.2 洞身工程施工保护措施6.3.3 隧道通风与防尘措施6.3.4 废水处理措施6.3.5 固体废弃物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7.1工程开、竣工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7.2主要分项工程进度指标及工作循环时间计算分析7.2.1 施工准备7.2.2 开挖支护7.2.3 衬砌进度安排7.2.4 施工协调7.3施工工期安排7.3.1 分阶段工期安排7.3.2 施工进度关键线路7.4工期管理保证措施7.4.1 组织措施7.4.2 技术措施7.4.3 经济保证措施7.4.4 资源保障措施7.4.5 合同保证措施7.4.6 节假日、雨季及限期工程施工保证措施7.5重点照母山隧道工期保证专项措施7.5.1 组建经验丰富、高效的项目指挥部7.5.2 配备隧道先进设备、机械化施工7.5.3 建立项目工期激励措施7.5.4 优选战略合作专业队伍7.5.5 指标化控制保工期7.5.6 资金投入保障第八章资源配备计划与先进性8.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8.1.1 机械设备配备原则8.1.2 先进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8.2劳动力配备计划8.2.1 劳动力保证措施8.2.2 劳动力投入计划8.3材料供应计划8.3.1 主要材料进场及供应组织8.3.2 供应组织保证措施8.3.3 材料供应的应急预案第九章其他应说明事项9.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9.1.1 文明施工组织体系9.1.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的硬性规定9.1.3 文明施工保证的其它措施9.2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9.2.1 夏季施工措施9.2.2 冬季施工措施9.2.3 雨季施工措施9.2.4 农忙季节施工措施9.3相关方协调9.3.1 与业主的配合协调9.3.2 与设计的配合协调9.3.3 与监理的配合协调9.3.4 与市政、管线等单位的配合协调9.3.5 与当地政府、附近单位、居民的配合协调9.3.6 与分供方、材料设备供应商的协调9.3.7 项目部内部协调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总体认识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北部新区照母山大道北延线(照母山隧道段)施工招标文件。

四面山隧道地质特性及其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四面山隧道地质特性及其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工程技术DOI:10.16661/ki.1672-3791.2017.11.061科技资讯 2017 NO.11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四面山隧道地质特性及其围岩变形规律研究①郭加付 1 焦永宝 1 任松 2 欧阳汛 2 (1.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江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 400260; 2.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0)摘 要:四面山隧道属于典型的砂泥互层围岩隧道,其软硬岩层性质差异较大,导致其层间结合力差,层理效应明显。

通过对四面山隧道工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阐述了四面山隧道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特点、地质构造、各种不良地质条件等方面,掌握了四面山隧道工程概况并进行了地层岩性总结,分析了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性,并提出了四面山隧道工程地质评价;基于上述内容,以四面山隧道近水平砂泥互层段为工程依托,采用数值模拟,进行软硬互层围岩变形规律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支护参数设计建议,保证安全施工,研究成果对类似隧道施工及相应支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四面山隧道 软硬互层 围岩变形 支护中 图 分 类 号 :U 4 5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061-05目前,重庆市西南区域和贵州北部交通落后,高速公路网相对 较不完善,为改善地区间交通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 建设重庆江津至贵州习水高速公路。

四面山隧道是重庆江津至贵 州习水高速公路中的一段,隧道左洞长为4 880 m,右洞长为 4 875.35 m,属于特长隧道,该隧道建设对区域经济及交通的发展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加科学地对四面山隧道进行施工,且 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类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因此,针对该隧道地 质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围岩变形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1 隧道工程地质特性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中低山地貌区。

3、世界上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3、世界上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专家技术委员会
成立由孙钧、王梦恕、郑颖人、钱七虎等4位院士领衔的13位专家组成秦 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专家技术委员会。
孙钧
王梦恕
郑颖人
钱七虎
运营通风技术、防灾救援技术、监控技术已有 多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通风、防灾救援、监控、定额、环保、运营管理、信息
邀请了香港柏成公司、瑞士瓦特公司、挪威辛泰夫公司和 北京交通科研院等4家知名公司对运用安全等技术方面进行 了多次交流和咨询。
234.96m
QDSZ-3 420.20m
(m) 2500
2000 1500
1000
AK65

M
l
i

M
Gn i
N30 W







人 岔
一 号

MiGn
Mi
M
Gn i
fq4
h=195m
F4
fq7 F5
AK70
含绿色矿物混合花岗岩 Mi
混合片麻岩
二 号 井
水 洞 子 沟
h=710m
M
Gn i
fq 9
8.行人横通道
主隧道设45道,隧道每250米设1处,在行车横通道位置公用。
宽度2.00米,拱角高度2.01米,拱顶高度2.51米。
9.路 面
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交通量12855车次/日(单洞) 28天龄期设计弯拉强度5.0MPa 隧道路面横坡2%的单向坡 路面板厚度计算采用25cm(根据专家咨询意见改为28cm) 面层下设15cm(12cm)厚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层 排水层下设15cm厚C15水泥混凝土调平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当隧道穿越上述地段 时,对围岩体进行地应力测试,并加强围岩量测, 根据测试结果及掌握的参数,对围岩体进行稳定性 评价。 施工中,采取设置超前锚杆及格栅钢架,减震爆破, 加强锚、喷、网、钢架综合支护体系,成功克服了 隧道的高地应力,顺利通过了隧道高地应力段。 总体上按照“加固围岩、改善变形、先柔后刚、先 放后抗、变形留够、底部加强”的原则进行施工。
得胜场槽谷地质纵断面图
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案
❖ 高地应力地段 平导掘进至PDK371+125~PDK370 +878段, 正洞掘进至DK371+096~+046 段时,隧道 最大埋深为670m,由于深埋导致地应力释 放产生岩爆和软弱岩变形,洞壁发生剥离、 片帮掉顶。
高地应力地段
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案
❖ 高地应力地段
工 程 概 况—风险
❖ 断层破碎带,破碎、饱水、高水压。 ❖ 斜井长度长、坡度大,运输能力有限。 ❖ 长大隧道通风困难,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 长大隧道危险源多,防范压力巨大。
工程及水文地质
❖ 齐岳山隧道工程地质极其复杂,集溶洞、暗河、 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瓦斯、煤层、高地应力和 石膏岩地层等多种不良地质于一身。
含煤地层
瓦斯地段
瓦斯检测设备
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案
❖ 瓦斯地段
针对瓦斯段,首先通过钻设30m的超前探孔进行瓦斯探 测和超前释放,在掌子面安装自动瓦斯检测报警系统, 安全员24小时轮流值班,每小时检测1次,认真作好记 录,随时掌握瓦斯发展动态,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其次加强通风措施,不间断对工作面进行通风,及时稀 释和排出了瓦斯气体,使隧道的瓦斯浓度始终控制在 0.45%~0.5%。
在各项指标达到开挖要求时,严格遵守瓦斯隧道施工安 全规定,实行“一炮三检”制,采用煤矿专用炸药和电 雷管起爆,使用防爆型的机械设备、照明灯具和防瓦斯 的个人防护用品。
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案
❖ 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地段
齐岳山隧道出口段共有F15-F11等五个大断层,目前已 成功穿越F15-F12四个大断层,尚有F11大断层待穿越, 该断层均位于得胜场槽谷地段。
齐岳山隧道
2020年7月Leabharlann 1日宜万铁路33标齐岳山隧道出口
施工情况介绍
2020年7月11日
工程概况
❖ 宜万铁路33标齐岳山特长隧道,位于湖北省利川市 境内,全长10528m,是宜万线上第三长大隧道,位 列全线五座Ⅰ级风险隧道之首。
❖ 在线路前进方向隧道左侧30m处设集施工中地质超 前预报、通风、排水、增加工作面及运营期间排水、 消防、救援、人员疏散通道等多功能的贯通平行导 坑一座,全长10581m。
得胜场槽谷地质特征
❖ 地层岩性:三叠系嘉陵江组四段 (T1j4 )下部白云岩、白云 质灰岩、白云岩角砾岩,中部溶崩角砾岩,局部含硬石膏;T2b1 钙质泥岩、钙质页岩夹薄层泥灰岩地层;F11断层中的断层角砾岩、 碎裂岩、断层泥等, 胶结物以钙泥质为主, 胶结松散。
❖ 地质构造:得胜场槽谷地段构造上处在齐岳山背斜及箭竹溪 向斜的交界地带,槽谷内发育有F9、F10、F11三条断层,其中F11 断层规模大,成分复杂,构造作用强烈,所处特殊位置使其成为 隧道施工安全和环境造成影响的高风险地段。
工程及水文地质
❖ F11断层破碎带的工程性质 F11断层以破碎岩体为主,上、下盘接触带附近围 岩强度较高,破碎但不松软,构造裂隙发育富水 性和透水性较核部强,主要的地质困难是高压涌 水伴随局部坍方;中间核心地带以类似于含碎石 粉质黏土或碎石土状的破碎松软物质,饱和富水 泥质含量大,透水导水能力偏弱,工程性质表现 为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在隧道的施工开挖中 ,将会面临涌泥、坍方的严重威胁。
❖ 得胜场槽谷的F11高压富水断层及得胜场暗河,断 层规模大,发育着多条次级分支断层,沿断层带 溶洞、漏斗、泉水等十分发育,预测该段正常涌 水量值为13.98×104 m3/d ,最大涌水量56.54× 104 m3/d,该段发生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规模和 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是本隧道乃至全 线最困难地段,也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
不良地质及处理方案
❖ 瓦斯地段
正洞掘进至DK367+150-DK366+358、平导掘进至 PDK367+150-PDK366+365时,开挖揭示为砂岩夹 炭质页岩和煤线,局部见窝状煤,存在逃逸型 天然气,设计按三级瓦斯设防处理。 经钻设超前探孔检测,瓦斯最高浓度已达到 16.3%,作业区空气中瓦斯最高浓度达4.35 % , 国家规定现场掘进工作面的瓦斯含量允许最高 浓度为2%。
该段由于岩层间的层间裂隙和规模宏大的得胜场断裂及 次级构造的影响,深部岩溶裂隙水与上部暗河水具有水 力联系,受上部得胜场暗河岩溶裂隙、管道流的补给, 是隧道受水威胁最严重的地段。由于隧道开挖排水、构 造、溶蚀裂隙,尤其是F11断层破碎带较宽(DK365 + 340-+100 ),断层逐渐畅通而与管道流贯通,可能导 致隧道发生大规模涌突水突泥。该段隧道洞身埋深260m, 地下水头高约230~250m,水压高达3.4MPa。
❖08年7月调整后,正洞出口段6683 m、平导出口段 6716m。
齐岳山隧道
隧道出口
隧道斜井
工程概况
❖ 在DK367+521处,设有轨运输斜井一座,斜井与线 路平面交角为28°,倾角为23°27′,斜井全长 752.2m,高差299.3m。
❖ 隧道设计为单面下坡,坡度分别为-15.3‰(长 5271m)和-6‰(长1412m)。
F11断层取芯样本
工程及水文地质
DK365+100~DK365+110段为三叠系嘉陵江组四段灰岩、白云质灰 岩,有小型溶蚀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是隧道遭遇局部溶蚀裂隙高 压突水的可能地段,另外注意硫酸根离子的侵蚀性,围岩等级IV级。
工程及水文地质
DK365+110~+355段为F11断层破碎带,岩性成分复杂,具有饱和含水的 含碎石粉质黏土或碎石土的类似性质,其下盘、上盘裂隙发育带导水能力强, 核部地段导水能力一般,其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受水的浸泡软化,工程 性质更加恶化,是隧道遭受突泥、坍方的高风险地段,围岩等级为V~Ⅵ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