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抓住关键品味语言——《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实录、点评及反思

教学内容分析:

《烛》是选自《左传》的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春秋三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它艺术特点明显,题材上长于描写战争,语言上简洁而不简单。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次迭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烛》一文重点写烛之武言辞,表现它的机智及爱国情怀,但晋、秦从围郑到解围而去的全过程,也相当完整地写出来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本文安排在必修2第三单元第一篇,本单元的阅读鉴赏侧重于“思考与领悟”。“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侧重于“领悟”的过程与方法(如“提要钩玄”,“质疑解难”、“融会贯通”等)。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领悟语言内涵,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文言文阅读有一定的了

解,但初中所学的篇目有限,学习本文的词类活用及句式有些困难。第一课时教学应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整理“分类式笔记”,理解掌握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练习中涉及的词语,达到诵读中的“读准、读通”目标;第二课时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言辞,了解《左传》的语言特色,领悟古人高超的语言技巧,达到“读好、读精”的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充分预习,了解《左传》的相关文学、文化知识;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过涵咏体会,在诵读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学习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辟,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教学重点

一、疏通字句,诵读课文(第一课时)

二、阅读鉴赏,领悟精髓(第二课时)

教学难点: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比较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预习作业:借助工具书,通读;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第一课时

导学重点:疏通字句,诵读课文(读准;读通)

本文的文言文句式多变,学生通顺翻译有一定的难度,须授之以法(任教学生系普通班学生)。

在第一课时须完成以下四点:

(一)听课文录音时,进行听法指导:1、思想专注;2、在句中停顿处划“/”,在重音下加点;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调和感情。

(二)学生自由朗读时,进行读法指导:1、眼到、口到、心到、手到、;2、用不同的语言和感情,读出故事叙述人和故事人物的对话。

(三)课堂训练时,强调掌握翻译的要领:信、达、雅

依据“信、达、雅”翻译要领,要求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原句列表制成“分类式笔记”。(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为“理读”,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文言文学习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学习时应将分析规律与知识迁移相结合,在语文课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

动)

四、理清叙事脉络

(抓住“课眼”——“退”,结合练习一)

为什么要“退”?

退怎样“退”?

“退”的结果如何?

课文主线的提炼,教学思路的设计,必须依据作者的“文路”、编者的“思路”、学者的“学路”、教者的“导路”综合而成。(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练习一设置,使学生读中有思,思中有得,真正做到有理解、有吸收地诵读。)

附:分类式笔记

一词多义:夫/之

词类活用:军/东/封/西/远/阙/鄙/图/夜/盟/赐/退

古今异义:东道主/行李/去/夫人

通假字:知/共/说/已

敬词:子/君/执事

谦词:寡人

文言句式:(1)省略句:

(2)判断句

(3)被动句

(4)介宾短语后置句

(5)宾语前置句

Jue 消减、侵损

备注:阙que 古代宫殿门外左相对的高建设物;前面的石碑que 姓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目标必须建立在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同时,在预设目标时,不能机械地套用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三维分立,而是三维统一,统一在过程、方法这个维度上。以过程、方法为主线,或以探索性的、体验性的、过程性的目标作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

不能简单地说要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而且,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的目标,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

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感,要讲究逻辑性,表达要规范。

建议这样描述教学目标:通过这样一个行为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来体现三维目标。)

教学重难点

探究烛之武说辨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圈点批注法;比较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文本对话法)

教学辅助手段:幻灯片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听课老师(点击幻灯片1即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梳理了字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烛之武的说辞,通过对烛之武说辞的揣摩、品味、鉴赏、评析、体会《左传》语言的简洁而不简单的艺术魅力。

秦晋联盟,大兵压境,郑国命运危在旦夕,非常时期烛之武被推到拯救国难的风口浪尖上。肩负非常使命的烛之武只身赴秦,智所秦君,仅仅10句话,125个字,就使得秦伯不但“去郑”,而且还帮助守卫郑国,其辞令之妙,不愧为《左传》语言的典范。

那么,烛之武怎样巧舌如簧,劝说秦伯退兵的呢?文章又是怎么写的呢?这就要我们细细的品味,认真阅读。

关于阅读,我们说就是要走进文本,跟作者进行对话。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阅读就是把不在跟前的作者叫到跟前,把去世的作者唤醒,叫到对面来,与他促膝谈心。

我们也希望今天这节课大家能够透过文本,穿越时空,真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