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小冠花等35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的杀卵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花椒精油抑制赤拟谷盗虫卵孵化作用的研究

花椒精油抑制赤拟谷盗虫卵孵化作用的研究
研究 在 国 内外 已有 报 道 , 具 有忌 避 、 熏 蒸 与 触 杀 作
养 , 待成虫大量出现时 , 每日 筛 出供试 1 1 3 虫卵。 筛卵方法 : 将小麦和酵母粉粉碎 , 过1 0 0目分选
筛, 配 制 比例 为 2 0 : 1 、 粒径小于 0 . 1 5 m m 的饲 料 , 调 整 水分 1 3 %左 右 ; 将 成虫 接入 饲 料 中 , 产卵 2 4 h后 , 先 过尼 龙纱 网 , 将成虫 筛去 ; 取 混有卵 的饲料过 8 O 目筛 , 筛上 留下 的是 卵和 少 量 的饲 料 , 筛下 的饲 料 中 无卵遗留, 可重新 饲 养成 虫 ; 将 载有 卵 的少量 饲 料 再
性主要的储粮 和干货 类害虫 , 尤其在 高温高湿情况 下, 极 易 发生 虫蛀 危 害 。 目前 , 主要 采 用磷 化 氢 熏 蒸
防治 , 但 长期 过 度 使 用 导 致 其 产 生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抗 药性 … , 而 且也 无 法 避 免 在 之 后 的 运 输 贮 藏 过 程 中 的虫害发 生 。近 年 来 , 植 物精 油对 赤 拟 谷 盗 的活 性
过6 0目筛 , 分选筛上 留下 的即是 1日龄 卵( 筛下 的
饲料 去除 , 不再 回收入 成虫 饲料 中 ) 。
1 . 1 . 2 供试 药剂
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 筛选出效果最好 的精油 , 并对其
杀虫 活性进 行 了进 一 步 地 研究 , 为 开 发 新 型无 公 害
东北 青花 椒 、 江津青花椒 、 汉源红花椒 、 韩 城 红 花椒 : 安 国市祁 奥 中药饮 品有 限公 司 。
用 - 8 ] , 它低毒、 绿 色; 且 由于 精 油 的独 特 作用 机 理 , 不 易产 生抗 性 , 既 能 拓 宽精 油 的 用途 , 又 能 开创 防虫 包 装 的新途 径 , 因此具 有广 阔 的应用 前景 。 本 研 究 提 取 了不 同产 地 的 4种 花 椒 ( Z a n t h o x y — l u m b u n g e a n u m Ma x i m) 精油 , 通过 对赤 拟谷 盗虫 卵孵

菊苣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

菊苣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

o i ce c ,N r w s A r utrla d F rs yU iesy agig7 2 0 ,C ia , f f S i e ot et gi l a n oet nvri ,Y n l 1 10 hn ) Le n h c u r t n R su.& E v o .2 1 1 ( ) 3 一 6 eor n i n 0 0, 9 4 : l 3 r
率均最高 , 别为 5 .0 分 7 8 %和 5 .5 。各处 理 组试 虫 的幼 虫 期 与对 照组 也 有 显 著 差 异 , 别 较 对 照 组延 长 了 20 % 分 36 .2~1. 8d 17 。各处理组对试虫 的拒 食作 用显著高于对照组 , 其中 , 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组的拒食率最高 ; 乙酸 乙 酯、 乙醚和石油醚 提取 物处理组 7 2h的拒食率分别为 8 .3 、6 4 %和 1 .7 4 4 % 7 .6 6 6 %。研究 结果显示 , 菊苣 叶片 的乙 酸乙酯 、 乙醚 和石油 醚提取 物对 粘虫均有致死及抑制生 长发 育的作用 , 尤其 是乙酸 乙酯提 取物 的生 物活性更强 , 可
提取物 ; 并应用饲 喂称重法及叶碟法研究 了这 3种提取 物对粘虫 ( yhm as aaaWakr 幼虫生 长发 育的影 响 M tin p rt le) e 及 拒食效应 。结果表 明 : 菊苣叶片 乙酸 乙酯提取物 的得率显著高于 乙醚和石油 醚提取物 , 3种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 4 3 % 、. 6 .6 19 %和 10 %。在实验期 内( ) 3种提取物处理组 的试虫个 体质量 均显著低 于对照组 ( < .5 , .8 9d , P O 0 ) 且
Bi a tv t f d fe e t s l e t e t a  ̄ f o c o i o c i iy o i r n o v n x r c r m Ci h rum n y us l a n M y hi i t b e f o t mna spa a a S e r t UN

2022农业昆虫学试题库(答案全)

2022农业昆虫学试题库(答案全)

2022农业昆虫学试题库(答案全)一、名词解释1.综合防治(IPM):运用综合技术防治可能为害作物的各种潜在害虫的一种策略.2.全部种群治理(TPM):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防治方法。

3.生物防治法(广义):利用有益生物及代谢产物防治害虫的方法。

4.农业防治法:根据农田环境、寄生植物和害虫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的改变某些因子,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的发生。

5.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昆虫(EIL):有防止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

6.经济阈值(ET):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害虫达到该密度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害虫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7.化学防治法: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

8.地下害虫:指在土中生活的害虫,它们为害农作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靠近地面的嫩茎以及果树和苗木的地下茎和幼根。

9.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虫的方法。

10.植物检疫:根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防止认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早传播扩散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11.防治指标:接近但未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时的害虫种群密度,达到该害虫种群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12.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其目标是在大面积上将害虫种群数量控制下ET以下,即将害虫控制在危害之前和农田之外,以避免大田防治。

13.不选择性(植物抗虫性):植物使昆虫不趋向其上栖息、产卵获取食的一些特性。

14.抗生性(植物抗虫性):引起昆虫死亡率高,繁殖力低,生育迟缓或不能完成生育的一些植物特性。

15.耐害性(植物抗虫性):植物受害后具有很强的增值和补偿能力而不致在产量上有明显的影响。

16.气调防治:通过改变环境如仓库里的气体组成和气压来控制仓储害虫、虫螨和微生物的生长和发生,以保证储藏的安全。

17.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稻收获作物前的时期,即自施药到残留量降至允许残留所需的时间。

75种植物提取物对萝卜蚜杀虫活性的测定

75种植物提取物对萝卜蚜杀虫活性的测定

d t r n d b o ia p l a i n 2 p a t( u a me a e a a, t ) e t a t a i h c n a t e e mi e y t p c l p i t . l n Bl me g c ph l e c x r c s h d h g o t c a c o
r c e o t lt i g beow 0 . nt c o c te ft e e t a t f5 p a swe e f t r t s - e t d m r a iy be n l 5 Co a tt xiiis o h x r c so l nt r ur he e t e Th xt a tf o br n he nd l a e fBl d. e e r c r m a c sa e v so ume e c phal d t g s c i iy l v la am ga e a ha hehi he ta tv t e e —
t a x r c s we e a olo he 5 plnte t a t r sf l ws:Bl me e c phal u a m ga e a> Pie av e i i Ab u e at r us l a c alr e > r spr c o i L. Co x a r yma o iL.> Os e k a o par Y. u tC. > i lco b b c i pi a C. W e Che n.
Ke r s:Plnte r c ;Li y wo d a xt a t paphi r i iK ale a h; Co a ta tv t se ysm t nb c nt c c i iy
g i s p p i r smi Kat n a h, t C5 v l eo . 5  ̄ / e l. lt et xct so an tLi a h se y i l b c wih a L o au f3 9 97 g fmae Rea i o ii e f e v i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

2023-11-07CATALOGUE目录•杏球坚蚧壳虫的危害与识别•杏球坚蚧壳虫的监测与诊断•杏球坚蚧壳虫的防治方法•杏球坚蚧壳虫的防治方案与实施•防治效果评估与监测•总结与展望01杏球坚蚧壳虫的危害与识别杏球坚蚧壳虫的危害杏球坚蚧壳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杏树、桃树等果树的枝条和叶片。

该害虫在寄主植物上大量繁殖,导致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的蜡质层,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使树势衰弱,产量下降,甚至导致枝条枯死。

杏球坚蚧壳虫的排泄物还会诱发煤污病等病害,加重对植物的危害。

杏球坚蚧壳虫的形态特征杏球坚蚧壳虫的成虫雌虫为球形或扁球形,体长4-6毫米,宽3.5-5.0毫米,有硬化表层,背中央有4纵脊,脊间有横纹,呈网状纹;雄虫为长椭圆形,体长2-3毫米,有翅膀2对,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

卵呈椭圆形,长0.3-0.4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

若虫初孵时为淡黄色,后变为淡褐色,体表被有白色蜡粉。

杏球坚蚧壳虫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该害虫寄主范围广泛,包括杏树、桃树、樱桃树、梨树等果树,以及桑树、茶树等经济作物。

杏球坚蚧壳虫的分布与寄主范围02杏球坚蚧壳虫的监测与诊断对杏树进行定期巡查,注意观察枝条和叶片上的虫害情况,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繁殖高峰期要加强监测。

监测方法定期巡查在杏园内选取代表性植株,设置监测点,定期观察并记录虫害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防治措施。

建立监测点利用诱虫灯诱捕杏球坚蚧壳虫成虫,观察并统计成虫的数量和活动规律,为防治提供参考。

使用诱虫灯观察症状:注意观察杏树叶片、枝条和果实上是否有白色、灰色或褐色的蚧壳虫虫体,以及是否有流胶、枯萎、树势衰弱等症状。

鉴别形态:了解和鉴别杏球坚蚧壳虫各虫态的特征,如卵、若虫、成虫和蛹等,以便准确诊断。

诊断工具与材料放大镜:使用放大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蚧壳虫虫体和症状细节。

采集工具:使用采集工具如镊子、毛刷等,可以采集蚧壳虫样本,以便进一步鉴定。

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刘超毛建辉陈宇肖科军伍兴隆黄琼蒲德强摘要: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茶区,发生量较大。

目前在生产上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

为探索3种生物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采用不同浓度0.5%藜芦碱可溶液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5%桉油精可溶液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研究。

结果说明,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倍液、200倍液、100倍液药后7d内防效无显著差异,均在药后3d防效到达最高,100倍液的防效为51.37%;0.5%藜芦碱可溶液剂600倍液与300倍液防效接近,药后3~7d的防效为63.04%~66.45%,且显著高于900倍液;5%桉油精可溶液剂防效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在药后7d100倍液的防效到达最高,为82.02%,200倍液与100倍液的防效无显著差异,但100倍液与300倍液的防效有显著性差异。

3种相对高浓度的生物农药中5%桉油精可溶液剂的防效相对较好,0.5%藜芦碱可溶液剂防效次之,1.5%除虫菊素水乳剂防治效果较差。

关键词:小贯小绿叶蝉;植物源杀虫剂;高虫口密度;藜芦碱;除虫菊素;桉油精植物源杀虫剂是利用提取植物次生代谢物制成具有杀虫活性的杀虫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害虫有忌避、拒食、触杀和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有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7]。

在生物药剂开发利用上国内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由于试验条件的不同存在很多不一样的研究结果。

郭名春等对小贯小绿叶蝉采用了5种不同药剂处理,发现0.6%苦参碱水剂、1.5%天然除虫菊水剂与25000mg/L联苯菊酯乳油药后7d的防效均保持在78%以上,具有良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尤其是0.6%苦参碱水剂药后7d的防效仍在85%以上[8]。

但田向容等研究了5种植物源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说明,0.6%苦参碱水剂、1.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等3种药剂对假眼小绿叶蝉几乎无防治效果[9]。

23种马缨丹精油成分对玉米象的毒杀作用

23种马缨丹精油成分对玉米象的毒杀作用

23种马缨丹精油成分对玉米象的毒杀作用姜洪;袁忠林;刘兆良;徐伟丽;孙骊珠;韩萌;罗兰【摘要】To clarify the 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Sitophilus zeamais, 23 constituents from Lantana camara essential oil were identified in lab by filter paper film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reated for 72 hours, the 22, 16, 8 and 4 constituents had obvious toxic effects against adult Sitophilus zeamais at the doses of 3. 5, 1. 4, 0. 7 and 0. 35 mg /cm2,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cted mortalities were 100%. Among them, the corrected mortalities of geraniol, terpinen-4-ol, (±)-camphor and p-cymene reached 100% at the dose of 0. 35 mg /cm2 after 72 hours, which had the further research values.%为明确马缨丹精油中的杀虫活性成分,以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为试虫,采用滤纸片药膜法,对23种马缨丹精油成分进行了室内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在剂量分别为3.5、1.4、0.7、0.35 mg/cm2时,分别有22、16、8、4种精油成分对玉米象成虫有显著毒杀作用,72 h对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其中牻牛儿醇、松油烯-4-醇、(±)-莰酮和对伞花烃在0.35mg/cm2时,72 h对玉米象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0)004【总页数】3页(P102-104)【关键词】马缨丹精油;成分;玉米象;毒杀作用【作者】姜洪;袁忠林;刘兆良;徐伟丽;孙骊珠;韩萌;罗兰【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1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5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是一种重要的仓储物初期害虫,被列为“头号毁灭性贮粮害虫”。

马缨丹提取液对杨梦尼夜蛾和春尺蠖的活性测定

马缨丹提取液对杨梦尼夜蛾和春尺蠖的活性测定
鞭 草科 马缨丹 属 植 物 ,直立 或 蔓 生 灌 木 ,以种 子
1 . 2 试验方 法
将从 野外采集 的新鲜枣 树叶浸 入药 液约 4 S 后 迅速 取 出 ,晾干后 放入垫有 滤纸 的直径 9 c m烧杯
繁殖为主 。马缨丹 原 产 热带 美 洲 ,曾被 作 为 园林 花卉引人 中 国 ,在广 东 、海 南 、福 建 、 台 湾 、广 西等地广泛栽 培 。其 生 态适 应 性 强 , 目前 已经 为 野生 ,且 蔓延 迅 速 ,已危及 本 地 物种 的生存 ,成 为南方广 大地 区危 害严重 的入侵植 物之一 L l J 。
选取 入侵 植 物 马缨 丹 整株 分 别 洗净 ,放 在 干 燥箱 中 ,在 4 5 ℃ 下 进 行 干 燥 处 理 。干 燥 完 成后 ,
将其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末状。用分析天平秤取 马缨丹 的粉碎物各 1 0 0 g ,共 4 份 ,分别加 甲醇、 乙酸乙酯、氯仿、蒸馏水 ,并在室温条件下密封 浸提 2 4 h ,期间振荡 5次 , 使其充分浸提 ,然后 过滤 ,重复 2次 , 合 并滤液 , 4 5 ℃减压浓缩至水 相, 蒸馏水定容至 2 0 0 m L ,即浓度为 1 0 0 m g / m L , 放4 ℃冰箱 中备用 。
结果 表 明 ,马缨 丹 4种 溶 剂 提 取 液 对 杨 梦 尼 夜蛾
和春尺蠖具有 良好 的拒食活性,其 中乙酸乙酯提
取液 ( 1 0 0 mg / mL )对 杨 梦尼 夜 蛾 和春 尺 蠖 拒 食 活性 最强 ,蒸 馏 水 提取 液 对 杨 梦 尼 夜 蛾 和 春 尺蠖 拒食 活性次 之 , 甲醇和 氯 仿 提 取 液 在 4种 提取 液
第3 8 卷
第1 期

业 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蛇 床 种 子 氯 仿 提 取 物 、 麻 种 子 甲醇 、 油 醚 与 乙 酸 乙 酯 提 取 物 、 球 小 冠 花 根 甲醇 、 蓖 石 绣 乙醇 、 酮 与 乙 酸 乙 酯 提 取 物 丙
对 粘 虫 具 有 很 强 的 杀 卵 作 用 , 5d的校 正未 孵 化 率 均 达 10 ; 当归 根 7 甲醇 与 石 油 醚 提 取 物 、 当 归 种 子 甲 0 欧 5 欧 醇 与 石 油 醚 提 取 物 具 有 较 强 的杀 卵 作 用 , 正 未 孵 化 率 分 别 为 3 . 5 与 3 . 1 ,5 9 与 3 . 1 , 球 小 冠 校 9 6 5 3 5. 9 4 5 绣 花 根 、 陀 罗 种 子 和 苘 麻 种 子 石 油 醚 提 取 物 具 有 一 定 的 杀 卵 作 用 , 正 未 孵 化 率 分 别 为 1 . 5 , 1 7 和 曼 校 1 4 1 . 9 1. o , 他 提 取 物 杀 卵 作 用 很 弱 或 无 杀 卵 作 用 。绣 球 小 冠 花 、 当 归 、 床 和 蓖 麻 4种 高 效 杀 卵 植 物 具 有 研 究 o 6 其 欧 蛇
19 8— 2 O5




第 2 卷 1
第 4期
21 O 2年 8月
ACTA PRA TACU LTU R AE N I SI CA
Vo . l No 4 I2 , .
绣球 小 冠 花等 3 5种植 物提 取 物 对 粘 虫 的 杀 卵 作 用 研 究
刘 敏 艳 , 冠 芳 , 海 涛 , 胡 余 牛树 君 , 玉奇 李
合治 理 中 , 利用 化学 药剂 毒杀 昆虫 卵 的研 究一 直倍 受关 注 , 研 究发 现 尼索 朗是 一 种强 力 杀 卵 剂 , 螨 类 卵 具有 如 对 很 好 的防效 , 维 因乐 果合 剂能杀 三化 螟 ( r p r z n et li) , 西 T y oy aicruas 卵 灭幼 脲 1号能 杀 二化 螟 ( h l s p rsa— C i u p es l o i 卵、 s) 亚洲玉 米螟 ( sr i r aa i) 1。近年 来 应用 化 学农 药 产 生 的负 面 影 响越 来越 广泛 , 药 的 毒性 、 O ti a n c l 卵_ n s ] 农 残 留和污染 问题 给人类 健康 带来 了严 重 隐患 , 且造 成生 态环 境 失衡 , 并 引发有 害 生 物产 生抗 药 性 和 害虫 再 猖 獗 ,
和开发利用价值。 关 键 词 : 球 小 冠 花 ; 物 提 取 物 ; 虫 ; 卵作 用 绣 植 粘 杀 中图 分 类 号 : 4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5 5 ( 02 0 一180 1 0 —7 9 2 1 ) 4O 9 —8
昆虫 卵对 于卵生 昆虫 来说 是个 体发育 的第 一个 阶段 , 一个 静 止而 不取 食 的 虫态 , 构造 复 杂 , 壳 外有 蜡 是 其 卵 层保 护 , 卵孔表 面 常被粘 胶层 封闭 , 而且 大多数 昆虫 卵 的表面 常有绒 毛 、 卵囊包 裹 , 在防 治 中十分 困难 。在 害虫综
( 肃 省农 业 科 学 院植 物 保 护 研 究 所 , 肃 兰 州 70 7) 甘 甘 30 0
摘 要 : 用 浸 卵 法 测 定 了绣 球 小 冠 花 等 3 种 植 物 提 取 物 对 粘 虫 的 杀 卵 作 用 。结 果 表 明 , 当 归 种 子 丙 酮 提 取 物 、 采 5 欧
c r a 生 物 碱 对 粘 虫 、 香 ( u e i a y p y lt ) 赤 拟 谷 盗 ( ioim c s n u )l 、 草 ( b“ ap ) 丁 E g na c r o h l a 对 a Tr l at em E] 茜 b u a 1 RM i
导致 害虫 天敌及 其他 有益 生物数 量 下降 、 畜 中毒 。为 了提高 人类 的生存 环境 质量 和食 物质 量 , 界众 多科 学 人 ] 世
家们 已把 寻找 高效 、 毒 、 低 低残 留和 与环境 和谐 的生 态合 理农药 ( 尤其 是植 物源 农药 ) 作为 农药 的研 发方 向E 。植 s 3 物源 杀 卵剂 的研 究也 是如 此 , 植 物提取 物对农 业 害虫 的杀 卵 活性 研究 方 面 , 内学 者先 后研 究 了肉桂 ( in 在 国 C na mo m c si ) mu a s 油对 黄粉 虫 ( nb i moi r 、 公藤 ( rp ey im wi r i) 生 物碱 对 粘虫 ( ti a a Teero l o ) 雷 t T i tr g u f d i 非 o Myh mn sp r t )5、 落 回 ( cey r aa 和雷公 藤 乙酸 乙酯提 取物对 斜纹 夜 蛾 ( rd nal u a [ 博落 回和 雷 e a aa _ 博 ] Ma la ac d t ) o P o ei i r ) t 、 公藤 乙酸 乙酯 以及 苦参 ( o h r a ecn ) 油 醚 提取 物 对 卫矛 尺 蠖 ( a op ls u p ca ll紫 茎 泽 兰 ( — S p oa vse s 石 C ls i s et )7、 os Ag eaiaa e o h r ) r t d n p oa 乙醇提 取 物对 棉 铃 虫 ( l o ep r g r [ 、 柏 ( பைடு நூலகம் l d n rn“, rne 和 黄 连 n Hei v r aa mi ea) ] 黄 c 8 P el e d o ,u e s ) o 2 ( o ts hn n i) 提取 物对茄 二 十 八 星瓢 虫 ( , s zc n g 0 c n [ 小 果 博 落 回( zc0 C p i c ie s 水 s He 0e 口 n z c0 o ) 、 M. ir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