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共31页

合集下载

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HBV-DNA转阴率的影响

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HBV-DNA转阴率的影响

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心率、胎心等波动,关注子宫形态、羊水性状和是否出现子宫下段疼痛等,产时准备充分,可随时抢救输血,随时中转急诊剖宫产以预防突发事件产生,确保分娩顺利进行z综上所述,对于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选取分娩方式可缩短住院时间,少出血3产生发,对新生Apgar分,利于保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1]韩肖燕,杨桦•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6):411-414.[2]玉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7,39(5):719-720.⑶王安,徐优文,吴晓荣•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研究[J]•西部医学,2817,29(5):666-669.[4],,.剖宫产分娩响因素回顾性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817,33(3):184-186.⑸方建红,梁金丽,,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预测研究[J].中国妇幼保1,2819,34(12):2688-2683.[6]伍绍文,时青云,陈奕,•产程中使用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分娩产程时限结局[J].中产,2828,553)194-197.[7]吴兆晴,徐金霞•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819,28(3):247-248.[8]陈晓燕,邓卉,王瑞•孕期风险评估及管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中的指导意义[J].中国妇幼保|,2817,32(15):3428-3431.[9]劳丹青,史春,韩燕媚,•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指征及对孕产妇预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2817,23(6):1224-1226,1238.[18]李,权祥菊.子宫分娩的安全性试产的适应证[J].检验医学与临床,2818,15(3):397-399.(收稿日期:2821-82-12)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汤小辉(余干县人民医院,江西余干335100)【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的影响。

观察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

观察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

观察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和观察组(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治疗方法)。

结果:两组慢性乙肝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在治疗结束后,针对其临床效果有关指标进行评价,根据临床结果可得知,观察组患者的HBV-DNA与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大,具备比较好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治疗慢性乙肝的过程之中,通过采用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治疗方式,临床效果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当中全面推广。

【关键词】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慢性乙肝乙肝病毒的传染性特别强,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患者会产生很大心理压力,长时间发病,容易诱发肝脏并发症,故及时治疗特别重要。

在临床治疗层面,慢性乙肝主要采用干扰素治疗方式,常规的短效干扰素临床治疗周期比较长,药物应用次数也比较多,患者依从性较低,为进一步提升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研究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报道的主要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和观察组(长效干扰素派格宾治疗方法),对照组之中共有16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年龄是(22-64)岁,平均为(38.65±2.13)岁,病程在(1-2)年,平均为(1.12±0.41)年。

观察组之中共有17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年龄是(22-654)岁,平均为(38.69±2.1243)岁,病程在(1-2)年,平均为(1.19±0.38)年。

对两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得知,无差异没有意义(P>0.05)。

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干扰素α-2b+恩替卡韦)和对照组(干扰素α-2b)各22例。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P<0.05)。

两组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2b;恩替卡韦【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140-02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

高达40%的CHB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等严重肝脏疾病[1]。

目前临床上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是治疗CHB的两大类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耐药率低,且费用较高,而核苷类药物无免疫调节作用,仅有抗病毒作用。

因此本研究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干扰素α-2b+恩替卡韦)和对照组(干扰素α-2b)各22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2.23±3.56)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53±3.12)年;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3.15±3.62)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61±3.32)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乙肝

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乙肝
并感染的疗效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2 0 1 0 , 3 0 ( 0 6 ) 7 4 1 .
灌 洗联合 局部抗生 素进行 治疗 , 能 够有效提 高治愈率 , 增强 治疗效果 ,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值得临床推广 。
[ 3 ] 郭华 . 支气管肺泡灌洗加局部抗生 素治疗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的
患者 明显提高 , 差 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尸 < 0 . 0 5 ); 实验组 与对照组患者 不 良反应发生率相 比 , 差 异厄统计 学 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核 苷类 似物联合 干扰 素可 以明显提 高乙肝治疗效果 , 改善肝功 能指杯 . 减 轻患 者痛苦 。核苷类 似物联 合干扰素治疗 乙肝具有十分重要 的临床 意义 , 值得推 广应用 。
疗效 . 西南 国防 医药 , 2 0 1 2 , 2 2 f 7 ) 7 2 9 .
核 苷 类似物联 合 干扰素 治疗 乙肝 物联合干扰素治疗 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 2 0 1 1 年3 月

2 0 1 3 年l 2月在 本院进行治 疗的 1 2 0例 乙肝患者 , 随机进行 分组 , 分 为对 照组 和实验组 , 每组均 为 6 0 实验 组患者 A L T 、
标、 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 。 肝功能指标包括 : A L T 、 A S T 及T — B i L 。
疗效 判定标 准 J : 显效 : 完 全应答 , HB e A g 血 清 出现转换 , H B V D N A转 阴低 于 1 0 3; 有效 : 仅部分应答 , HB e A g血 清 未 出现 转换 , HB V D N A转 阴低于 1 0 3; 无效 : 完 全无 应答 ,
说 明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预防
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 血清学检测: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 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 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 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 接种过疫苗或虽接种过疫苗但抗-HBs<10mIU/ml 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 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20g,于1 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3针乙肝疫苗各20g
主要内容
认识乙肝病毒 乙肝的危害 抗乙肝病毒治疗指征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及选择
病原学
电镜下HBV颗粒
HBV病毒结构示意图
乙肝病毒发现历史
澳抗:美国科学家Blumberg于1964年从澳 大利亚土著人血中发现一种特殊的抗原, 叫做澳大利亚抗原
肝炎相关抗原:澳抗是一个与肝炎相关的抗 原,英文缩写是HAA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 年12 月10 日制定
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 HBeAg阳性者治疗指征为HBV DNA≥105 拷贝/ml, HBeAg阴性者为HBV DNA≥104 拷贝/ml,ALT 正常 或升高。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 - 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 - 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 - 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 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
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 接触传播。但日常工作和生活等无血液暴露的 接触无传染性。
慢性乙肝感染的自然史
痊愈
病情稳定
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感染
慢性肝炎
肝硬化Biblioteka 肝癌死亡慢性携带者

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赵爱英
【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0(012)003
【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B组均用一般保肝药物,A组加用a-1b干扰素300万u肌注,每周3次,无环鸟苷口服,每次0.4g,每日3次,疗程3个月~6个月。

结果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对症状、体征改善及肝功能恢复及HBeAg、HBsAg转阴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而且副作用少。

结论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是很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赵爱英
【作者单位】荷泽医专附属菏泽地区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2
【相关文献】
1.重组α-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J], 丁虹
2.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 高泽立;张振华
3.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性疱疹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J], 周志平;乔亚利
4.基因工程—干扰素与无环鸟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 经继生;蒋士浩
5.干扰素、无环鸟苷、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 [J], 方兴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 能性治愈)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标准与评估 • 治疗方案选择与优化策略 • 患者管理与随访监测策略 • 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 总结与建议
01 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现状及危害
流行情况
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疾病,尤其在亚洲地区 。我国是CHB的高流行区,患者数量众多。
多学科协作在推动临床治愈中作用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 学的紧密结合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需要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紧密结 合,通过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 相互作用机制、免疫应答机制 等,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方 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多学科团队协作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涉及多个 学科领域,如感染科、肝病科 、免疫学、药理学等,多学科 团队协作能够充分发挥各专业 领域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 治愈率。
制定目的
本专家共识旨在明确CHB临床治愈的定义、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导,促进 CHB治疗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同时,通过推广和应用本专家共识,提高CHB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0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标准与 评估
临床治愈标准定义及内涵
临床治愈定义
指患者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肝脏组 织学改善或恢复正常,且无明显临床 症状和体征的状态。
免疫治疗新策略
免疫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如治疗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正在不断研发 中,有望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编辑患者基因组中 的病毒基因或宿主基因,有望达到治愈的目的。

中药乙肝Ⅱ号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中药乙肝Ⅱ号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正常, 排除近半年 内曾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控药物和失代偿 肝硬化患者。
12 一般 资料 . 所选病例均为本院 中医 内科及传染科 患者, 临床表现为乏 力 、纳差 、腹胀 、恶心 、肝 区痛 、尿黄 。按 数字表法将 2 0 8
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2组 : 治疗 组 10例 , 1 9 , 7 例 , 龄 8 男 0例 女 1 年
分 ;症 状 持 续 出现 且 较 重 者 计 3 。 分
1 ̄6 岁, 9 7 病程 0 5 3年; . ~1 对照组 10例, 6 例 , 3 例, 0 男 1 女 9
2 2 2 肝功 能及病毒指标检测 于治疗前和治疗 3 6个月及 .. 、
3 讨论 中 医 认 为 , 性 乙 型 肝 炎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属 “ 黄 ” 急 慢 阳 、“

7 ・
C i e o n o I f mat o o T M hil J ur al f n or es in n C
N v 01 V .1 N 11 o .2 0 o1 o. 7
中药 乙肝 I号 联合 Q一 扰 素 治疗 I 干 慢 性 乙型 肝 炎 临床 观 察
2 2 观察指标与方法 . 2 2 1 症状 、 .. 体征 改善情况 于治疗前和治疗 3 、6个月及疗
程 结束 后 6个月分别对 临床症状 、体征 ( 乏力、纳差、腹胀、 恶心、肝 区痛 、尿黄等) 进行计分, 无显著症状者计 0分 ;症状 较 轻仅偶尔出现 者计 1分;症状 时轻 时重或反复出现者计 2
的 o bF )0 2 I N 30万 u 皮 下注 射 , 周 3 , 月 为 1 , 每 次 6个 个疗 程 。
I I 病例选择 .
诊断标准参照 19 9 5年第五次全 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