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及试验台开发
动力电池系统DV测试浅析

动力电池系统DV测试浅析DV(Design Verification)设计验证,目的是验证产品设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而进行的测试活动。
另一个经常提到的概念,PV(Production Validation)生产确认,目的是确认制造状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V和PV通常是一组平行的测试计划,且DV测试内容包括了大部分的PV测试。
总得来讲,一份好的DV或PV 测试活动,需要以法规要求为基准、以功能需求为驱动、以真实使用场景为背景并配合适当的测试技巧来进行。
本文主要围绕DV进行简要阐述。
一.动力电池系统DV测试概述1.1 对于开发流程与样品状态的对应关系注1:手工样件与工装件的主要区别在于结构件是否通过工装模具加工得到(开模件);半工装件与工装件在于动力电池系统是否由正式的生产线组装。
注2:因为国内各公司对零部件的开发流程定义不同,这里提供的仅是笔者遇到的某个案例。
1.2 对于测试活动与对应的开发流程对应A sample:对于零部件供应商来说,需要进行功能测试,比如BMS的采样精度,控制策略,SOC算法等等的验证。
也有供应商会利用A样的产品进行DV的摸底试验。
另外,整车厂还会使用交付的A样件动力电池系统进行基本的实车装配以及通讯联调,简单启动等测试。
B sample:对于零部件供应商来说,需要进行DV测试、设计整改等等。
另外,整车厂还会使用交付的B 样件动力电池系统进行实车标定、匹配、路测等。
C sample:在经过B阶段的设计整改后,电池包的基本结构、工装夹具均已定型。
此时,随着生产线的建立,C样件动力电池系统出现并适用于PV测试。
1.3 责成划分A sample:一般由公司(SW)TE主导进行,工作内容偏研发方向,如精度验证、控制策略及算法调试等,需要熟悉动力电池系统及软硬件设计的人员充分介入。
B sample:主要由公司TE主导进行,工作内容大多为型式试验。
技能需求上不仅需要对BMS软硬件设计上有一定的理解,还得扩展到其它如电芯特性、材料力学等。
华为锂离子电池测试规范

锂离子电池测试规范目录1范围: (3)2简介: (3)3关键词: (3)锂离子电芯、电池 (3)4规范性引用文件: (3)5定义和术语: (4)5.1电芯 (4)5.2电池 (4)5.3标称电压 (4)5.4充电限制电压 (4)5.5终止电压 (4)5.6额定电压: (5)5.7标准充电: (5)5.8快速充电: (5)5.9基准电流 (5)5.10截止电流 (5)5.11额定容量 (5)5.12剩余容量 (5)5.13恢复容量 (5)5.14鼓胀 (6)5.15泄漏 (6)5.16泄压 (6)5.17发热 (6)5.18起火、燃烧 (6)5.19破裂 (6)5.20爆炸 (6)6测试条件及设备 (6)6.1测试条件: (6)6.2测试设备: (7)6.2.1测试仪表及设备的精度要求 (7)6.2.2测试设备 (7)7锂离子电芯电池测试原则: (8)7.1抽样数量及规则 (8)7.2判定规则 (8)7.3验证原则 (8)7.4协商原则 (9)8电芯样品信息,测试项目和要求: (9)8.1电芯样品信息: (9)8.2电芯测试项目和要求: (9)8.2.1外观: (9)8.2.2外形尺寸: (9)8.2.3电芯电性能: (9)8.2.4电芯安全性能: (10)8.2.5用X-Ray观察: (12)8.2.6SEM和EDS分析: (13)9电池样品信息,测试项目和要求: (13)9.1电池样品信息: (13)9.2封装形式: (13)9.3标签: (13)9.4外观及尺寸: (14)9.4.1外观: (14)9.4.2尺寸: (14)9.4.3FPC弯折测试 (14)9.5电池电性能: (14)9.5.1电压: (14)9.5.2内阻: (15)9.5.3额定容量: (15)9.5.4高倍率放电容量: (15)9.5.5平台: (15)9.5.6高温性能: (15)9.5.7低温性能: (15)9.6安全性能: (16)9.6.1保护板要求 (16)9.6.2BREAK要求:要求过LPS测试8A60S (17)9.6.3PTC要求:要求过LPS测试8A5S。
整车电器功能测试试验室及台架环境搭建

(供
主机
厂零 台架 台架 台架 过道 台架 台架 台架 过道 台架 台架 台架
部件
工程
杂物区及
师及
预留区
供应 台架 台架 台架
台架 台架 台架
台架 台架 台架
商等
技术 支持 人员 临时 办公
过道 A 平台台架区及 A 平台
测试人员办公区
B 平台台架区及 B 平台 测试人员办公区
过道 C 平台台架区及 C 平台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
时代汽车
整车电器功能测试试验室及台架环境搭建
孔艳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摘 要:整车电器电子功能测试是整车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每个整车项目开发过程中都需要对整车所有电器 电子功能需求进行测试,验证实际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暴露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处介绍电器电 子功能测试实验室及测试台架的搭建。
图 2 各种测试设备
3.2 台架环境组成 一个完整的台架环境包括:测试台架, 台架环境的载体,用于放置及固定台架线束、 零部件及台架环境所需的供电电源(用于整 个台架环境的供电)、各类监控设备(如示 波器、总线监控设备,测试电脑等)。台架 线束,需根据规划配置,选取合适的系统线 束或整车线束。台架零部件,需根据规划配置, 选取此配置下的的电器电子零部件,见图 2, 图 3。 3.3 台架搭建过程 在所有样件及设备都到位之后,可开始 台架搭建。台架搭建步骤为:1. 物理台架环 境搭建,2. 台架上电及台架调试。 3.3.1 物理台架环境搭建 物理环境搭建即将所有样件及设备铺设 固定并按照原理连接完成。主要有以下要求: 1. 参考实车位置,将线束摆放完成并固 定在台架,所有搭铁点就近搭铁。 2. 台架所需零部件与线束对插位置一一 对应并固定在台架,对插电器端与线束端插 件,确保插件不受力。 3. 将稳压电源或程控电源固定在合理位 置,将电源分配回路搭接完整。 4. 检车整个台架,确保不存在短接现象。 3.3.2 台架上电及台架调试 所有物理台架环境搭建完成之后,台架 上电,即通过已搭接完成的稳压电源或程控 电源模拟实车蓄电池供电要求,给台架提供
battery-锂电池测试及测指南

电池的可靠性测试有哪些一、二次电池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主要包括电压、内阻、容量、内压、自放电率、循环寿命、密封性能、安全性能、储存性能、外观等,其它还有过充、过放、可焊性、耐腐蚀性等。
二、充电池与碱性电池的比较:在大部分情况下,镍氢电池均可以完全取代一次性电池,当中尤其是用于高耗电器材的时候。
虽然碱性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5伏特,但会于开始放电后电压会不断下降。
综观整个放电过程,碱性电池的平均电压约为1.2伏特,与镍氢电池非常接近,主要差别在于碱性电池的电压于开始放电时为1.5伏特,最终下降至不足1.0伏特,而镍氢电池则会于大部分时间保持约1.2伏特的电压。
三、电池的可靠性测试项目有哪些1.循环寿命2.不同倍率放电特性3.不同温度放电特性4.充电特性5.自放电特性6.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7.存贮特性8.过放电特性9.不同温度内阻特性10.高温测试11.温度循环测试12.跌落测试13.振动测试14.容量分布测试15.内阻分布测试16.静态放电测试四、电池的安全性测试项目有哪些1.内部短路测试2.持续充电测试3.过充电4.大电流充电5.强迫放电6.跌落测试7.从高处跌落测试8.穿刺实验9.平面压碎实验10.切割实验11.低气压内搁置测试12.热虐实验13.浸水实验14.灼烧实验15.高压实验16.烘烤实验17.电子炉实验五、什么是电池的额定容量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放电至截止电压时放出的电量.IEC标准规定镍镉和镍氢电池在20±5℃环境下,以0.1C充电16小时后以0.2C放电至1.0V时所放出的电量为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5表示. 而对于锂离子电池,则规定在常温、恒流(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充电3h,再以0.2C放电至2.75V时,所放出的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电池容量的单位有Ah,mAh(1Ah=1000mAh).六、什么是电池的放电残余容量当对可充电电池用大电流(如1C或以上)放电时,由于电流过大使内部扩散速率存在的“瓶颈效应”,致使电池在容量未能完全放出时已到达终点电压,再用小电流如0.2C还能继续放电,直至1.0V/支时所放出的容量称为残余容量.七、什么是电池的标称电压、开路电压、中点电压、终止电压电池的标称电压指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电压,二次镍镉镍氢电池标称电压为1.2V;二次锂电池标称电压为3.6V;开路电压指在外电路断开时,电池两个极端间的电位差;终点电压指电池放电实验中,规定的结束放电的截止电压;中点电压指放电到50%容量时电池的电压,主要用来衡量大电流放电系列电池高倍率放电能力,是电池的一个重要指标.八、电池常见的充电方式有哪几种镍镉和镍氢电池的充电方式:1.恒流充电: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为一定值,这种方法最常见;2.恒压充电: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一恒定值,电路中的电流随电池电压升高而逐渐减小.3.恒流恒压充电:电池首先以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升高至一定值时,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电流降至很小,最终趋于0.锂电池的充电方式:恒流恒压充电:电池首先以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升高至一定值时,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电流降至很小,最终趋于0.九、什么是电池的标准充放电IEC国际标准规定的镍镉和镍氢电池的标准充放电方法为:首先将电池以0.2C放电至1.0V/支,然后以0.1C充电16小时,搁置1小时后,以0.2C放至1.0V/支,即为对电池标准充放电。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结露测试方法-2023最新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电池系统 (1)3.2电池单体 (1)3.3电池模块 (1)3.4结露/凝露现象 (1)3.5扩散和渗透 (1)3.6呼吸作用 (2)3.7露点温度 (2)3.8电池系统自由容积 (2)3.9电池系统压力平衡能力 (2)3.10温度平衡 (2)3.11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 (2)3.12电池热管理系统 (2)3.13额定容量 (2)3.14电流倍率 (2)3.15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 (2)4技术要求 (2)4.1一般要求 (2)4.2与结露相关的工作方式 (3)4.3结露检测点布置方法 (3)5试验条件 (4)5.1一般条件 (4)5.2测量仪器、仪表及准确度 (4)5.3数据记录和记录间隔 (4)5.4样品要求 (4)6试验方法 (5)6.1试验前准备 (5)6.2测试流程 (5)7评价标准 (6)7.1评价标准 (6)7.2风险等级评价标准 (6)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结露测试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结露测试要求、试验及评价方法。
目的是验证电池系统内部结露风险及影响,评估电池系统长时运行绝缘性能及可靠性。
本文件适用于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低压蓄电池系统及其它类型电池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GB/T2423.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ISO16750-4:2010道路车辆-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Road vehicles—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Part4:Climatic loads)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氢氧未来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清洁能源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氢氧燃料电池作为氢能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氢氧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特点,我们开展了氢氧未来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氢氧燃料电池的性能测试方法。
3. 分析氢氧燃料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4. 探讨氢氧燃料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实验内容1. 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氢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动产生电能。
氢氧燃料电池主要由电解质、阳极、阴极和集流板等组成。
2. 氢氧燃料电池的性能测试本次实验主要测试了氢氧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能量密度、工作效率等性能指标。
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氢氧燃料电池进行了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测试,包括不同氢气流量、氧气流量、温度和湿度等。
3. 氢氧燃料电池的优势和不足氢氧燃料电池具有以下优势:(1)高能量密度: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约为液态氢的3倍,能够满足大规模能源需求。
(2)零排放:氢氧燃料电池在反应过程中仅产生水,无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友好。
(3)快速启动:氢氧燃料电池的启动时间短,适用于应急电源和移动电源等领域。
然而,氢氧燃料电池也存在以下不足:(1)成本较高:目前氢氧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2)氢气存储和运输困难:氢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需要特殊的存储和运输设备,增加了成本和难度。
(3)电解质性能不稳定: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性能不稳定,影响电池寿命。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性能测试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以下是对实验结论的总结:1. 氢氧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蓄电池标准欧标)EN50342 测试方 法及要求(中文)

4.2.2 阀控铅酸电池充电方法除非厂家规定,否则电池应按如下参数充电:- 恒压14.40 V ± 0.01 V限流最大5 I n 充电20 h,- 接着以恒流0.5 I n 充电4 h。
充电温度应保持在25 °C 至 35 °C。
如果需要,使用温控系统,如水浴槽。
5.1 20小时率容量C e5.1.1在整个测试期间,电池应放置于恒温水槽中,温度保持在。
端子根部在水面以上的15-25mm之间。
如果多只电池在同一个水槽中,电池侧壁之间距离不小于25mm。
5.1.2 电池以I n电流(I n=C n/20(A))恒流放电,电流精度± 2 % ,终止电压10.50 V ± 0.05 V. 记录放电时间t (h)。
电池放电开始时间应在充电结束后1-5h。
5.1.3 容量C e = t x I n (Ah).5.2 储备容量C r,e5.2.1 电池像5.1.1一样放在水浴槽中。
5.2.2 充电结束1 h 至 5 h ,电池用25 A ± 1 % 电流恒流放电,终止电压10.50 V ±0.05 V。
记录放电时间。
5.2.3 储备容量C r,e = t (min).5.3 冷起动性能测试5.3.1 充电结束24小时后电池放入-18 °C±冷柜中,直到电池中间格达到-。
备注:一般认为,电池放入冷柜中至少24小时电池会达到需要温度。
5.3.2 然后电池进行放电, 在冷柜内或外都可以,冷冻结束2 分钟以内,电流为I cc 。
放电期间电流精度为 ± 0.5%。
5.3.3 在10 s 时,记录端电压U f ,同时停止放电。
端电压U f应不低于7.50 V。
备注: 5.3.1 至 5.3.3 条款构成起动性能测试第一阶段。
5.3.4 静置10 s ± 1 s后继续后面的测试。
5.3.5 电池用0,6 I cc放电,放电期间电流精度应保持在 ± 0.5%。
锂电池及电池组测试方案

上限温度及 80℃中的最大值。待样品表面温度稳定 EB
后,保持 7h。
注:若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的时间大于 7h,可将
高温试验时间延长至本次充放电循环结束。
将电池放置在试验工装的钢丝网上,用火焰加热电
池,待电池完全燃烧或爆炸或持续30min未起火时停 EB
止加热。
将充满电的电池继续按最大充电电流充电至n*阻燃
外观内阻测试 标准充电 最小容量
荷电保持能力
低温性能
高温性能
恒定湿热 循环寿命
将充满电的电池放在70度鼓风恒温箱中7h,然后取出 样品回复室温。
EB
按阻燃试验进行
EB
1表面光洁,无变形,无明显划痕、机械损伤,无锈
蚀,无漏液。内阻测试,符合规格书要求。
EB
2外形尺寸符合规格书要求。
3
不得穿透铝网
3
不起火,不爆炸
3
不起火,不爆炸, 不漏液
3
不起火,不爆炸
3
不起火,不爆炸, 不漏液
3
不起火,不爆炸, 不漏液
3
不起火,不爆炸, 不漏液
3
不起火,不爆炸, 不漏液
3
不起火,不爆炸, 不漏液
3
不起火,不爆炸
3
不起火,不爆炸
19 20 21 22 性能测
试 23 24
25
环境测 26 试
电池按标准充满电后放于自然或循环空气对流的恒温 箱中,温度以5°C/分钟±2°C/分钟的速率升至130 EB °C±2°C并保持30分钟。
测试项目来源 CQC1134-2018 CQC1134-2018 CQC1134-2018 CQC1134-2018
CQC1134-2018 CQC1134-2018